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渴望爱又怕受伤害,是你最大的阻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渴望爱又怕受伤害,是你最大的阻碍

2017-10-15 16:30:15 作者:陈漫初 阅读:载入中…

渴望爱又怕受伤害,是你最大的阻碍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作者 | 陈漫初

『真正的独立,不是以讨好别人换取的』

身边经常有这么一群女孩儿

长得不赖,性格又很好,

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小鸟依人。

 

不管是御姐范儿,还是清纯如邻家女孩

都是善解人意又贴心的,

 

唯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她们都没有对象。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

她们也表示很无奈

 

A就是这群女孩儿中的一员,她不止一次问我:“我是不是不适合恋爱啊?”

 

每每听到这句话,既心疼又无奈。

 

1

A不是没有追求者,相反,很多。

只是每一次,别人表达好感之后,她就退缩,躲得远远的。

即使,对方是她喜欢的人。

 

她曾有过两段恋爱,最后都无疾而终。

两任男友一致说“你好像根本不需要我,你自己独立得能撑起一片天。”

 

A很无奈,她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

独立、坚强、自己能搞定一切。

她也不主动,有什么事自己先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找朋友,最后才是男朋友

她也很委屈,觉得“那有事情自己能解决的就不要麻烦别人了”

即使对方身为男友,也还是她的“别人”。

 

其实,她不是不想有个肩膀,让她可以依靠

只是,她害怕,

害怕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依靠对方后,对方就离开了;

害怕自己不够好,被发现了“不完美”;

害怕自己受伤。

两位前任的话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

她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不适合恋爱”,

于是,她躲得远远的,高高筑起了心墙。

不敢轻易推开心门,

让别人走近。

 

她在等,等别人主动前来,多番尝试,

对方做到了,她就把心门打开一点点,

当对方看到和触碰到她高高的心墙,既想靠近又无法翻越的时候,打道回府

躲在心墙后的她,想喊住那个转身而去的人,却发现自己无法表达。

于是,以此证明“看,我就是不适合恋爱。”

这个想法被一次又一次强化。

她更不敢随意推开心门,心墙更是加固了又加固。

 

躲在后面的她落寞又无奈,

只能竭力逃避亲密关系。

既渴望又逃避。

2

为什么?

这样的女生,明明身边不乏追求者。

却都没能进入亲密关系中。

 

我问她:“如果你不够完美会怎么样?”

她瞪大眼睛,说“对方就会离开啊。”

她在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被抛弃。

依恋是个体对重要他人形成的一种深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

心理学家Bowlby提出一个自我工作模型,指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的或者值得关爱和看护的。比如,当婴儿需要时,主要照料者是能给予爱的反应的,婴儿就会形成一种认为别人是可信赖的,自己是可爱的,自己值得被照顾的。相反,如果看护者的态度是拒绝的,或者矛盾的,那么婴儿就有可能发展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或者自己应该自我满足,不需要别人关爱。

 

特别在某些地方,

重男轻女思想还一直在。

这更加重了女孩的“我不值得被爱”“我只能自我满足”的低价值感。

 

A就是这样的。

她有个弟弟,在妈妈怀着弟弟那段时间,她还只是两岁,就被送去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她哭闹,作为主要照料者的爷爷奶奶也不能第一时间满足她,加上她还是个女孩,在爷爷奶奶家更不受待见。弟弟出生后她又被爸爸妈妈接回家。

童年里最深刻的画面是,只要襁褓中的弟弟一开嗓啼哭,全家人都心疼得抱抱亲亲,都堆在他身边照顾弟弟,而她在一旁孤零零的,没人注意。稍微长大了一点,爸妈工作忙起来了,照顾弟弟的责任就落在了她身上。

她害怕照顾不好弟弟,爸妈就会像小时候一样,抛弃她,不爱她。所以,她“必须”照顾好自己。她“必须”照顾好弟弟。她“必须”是完美的。

同时,她觉得,她就是“被抛弃的”,她自己应该自我满足,自己照顾好自己,别人是不会来关爱自己的。

所以,她很努力,很“争气”,从来不需要家里担心。这种“争气”,在家人眼里,就是“完美”。

这些深深刻在她的骨子里。

 

她把这些带到了成年,带到了亲密关系中。

即使后来父母对把照顾弟弟的重担放到她身上、对把很小的她放在爷爷奶奶家这些事情表示歉意,加倍对她好。

她的人格已然形成。

她也觉得自己就应该这样独立,有事情不应该“麻烦”到别人。

这种觉得,已经成了理所当然

 

如果不是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大概她觉察不到。

原来自己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爱。

这些模式也复制到了她的亲密关系中。

 

背后深深的恐惧,让她无法踏出这一步。

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似有若无的距离和被动也让对方体验到“毫无存在感”。

一个又一个地从她身边离去,更坚定了她的观念“我会被抛弃的”,

加深她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这种恐惧影响着她,让她既小心翼翼又委屈。

小心翼翼地不敢真正进入亲密关系,怕对方发现自己不够好,然后自己又被抛弃了;委屈是我都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有事自己也能解决了,为什么我还是被抛弃,不被爱?

 

她像一只小老虎,对外可以威风凛凛独当一面,

在自己的世界却蹲在城墙后,渴望被看见渴望亲密,

但别人靠近时,又被吓得跑得远远的。

3

所有的方法论都离不开觉察,

当你能觉察到自己对这件事的认知和情绪

你就能更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

 

人总是对未知产生恐惧焦虑,因为无法控制。

你不知道你进入亲密关系后会怎么样,

你认为自己不够好,就不会被爱,

就会被抛弃,就会被伤害

你就会被这样的未知以及你所认为会发生的事实所困。

 

有一位我很尊敬的心理学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选择,我承担,我承担,我自由”。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的。

也许你跟A一样,渴望真正的亲密关系,却苦于无法踏出那一步。

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亲密关系,也还是面临这样的困境。

 

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可以尝试着,在“预见”和“先知”不被爱下,把未知变成你的已知,

通过对自己的觉察,觉察到自己的恐惧,积攒自己的力量,

自己选择先踏出你的心门,那你就更能面对了,你会更自由。

这就是我对“我选择,我承担,我承担,我自由”这句话的理解。

 

大概你也很心疼那个怕不被爱怕被抛弃的小女孩吧,

所以你让她一直留到现在。

看到过去的真相,觉察自己,积攒你的力量,

尝试告诉她“我已长大,不用害怕”,

告诉她“我选择,我承担,我承担,我自由”,

抱抱她,跟她告别。

 

又或者,

当你实在被困于此,毫无办法之时,

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你。

 

结语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顾城

 

不要急,不要怕,

从内一点点积攒力量,

冲破过去设下的心防,

更自由地做自己、享受爱。

你值得。

作者:陈漫初,想要陪伴你一起走在成长路上的心理咨询师。个人公号:陈漫初(manchupsy)

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老胡轻心理课程,

有什么问题可添加小助手询问哦!

<The End>

亲密关系小组招募啦

抓住爱的手 | 一起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情和爱

(请点击该链接,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踏出自我成长的第一步,难在哪里?

谢谢你的赞赏和鼓励 ☟

☟ 戳阅读原文,购买老胡轻心理系列课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