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如乐:而我们奏的大多是过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人生如乐:而我们奏的大多是过门

2017-10-16 09:02:16 作者:胡富 阅读:载入中…

人生如乐:而我们奏的大多是过门

以下为原创文章,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音乐启蒙,来源于家乡雷州半岛的雷歌。小时候,正是万物凋零,一片荒漠的匮乏时代,看一场电影比过年还令人兴奋不已。大约到了70年代末,雷歌的戏班终于又可以走村串户了。于是,我们便能够肆无忌惮的坐板在凳上,从晚上看到天明。其间,还可以享受大人给的少许零钱买来的小吃。

那个时候的雷剧,有调无腔,唱来唱去,都是那几句,弄得男女老少一听就会,而且都能咿呀咿呀唱的不亦乐乎。没有演戏的日子,母亲倘若有空,晚上睡觉前,也会在院子里唱起来。而我们,却是在迷迷糊糊中听着入睡了的。

我到镇子(当时叫公社)念初中以后,镇子所在地的那个村子,每年照例也是要演几个晚上的。那便是我的节日了了。心不在焉的上完晚自习(更多时候干脆不上)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奔出教室,赶到那人山人海的戏楼前。

看戏的时候,我很少去关心里面的故事,而是反复听着那单调而有趣的旋律,尤其是那种死去活来的“哭腔”。后来我发现,雷州戏里的“哭腔”,甚至可以与秦腔的“迷胡调”相媲美。

于是,我渐渐便有了一点音乐的感觉。在学校,也是有音乐课的,但都是老师用毛笔抄下某一首“流行”歌曲,挂在黑板上教我们唱,其他的音乐知识,却是不教我们的(或许他们自己都不会)。而我们,也只是会唱而已。有集体活动了,大家“预备齐”就开唱。而且唱的时候,大家都拼命你追我赶,全然不顾什么节奏和速度。我一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曾经多次说我们:你们哪里是唱歌,简直是在“讲”歌。

到了后来,我居然开始对二胡有了兴趣。我的初中老师,还有我的邻居,都能够拉上几段。不过,他们都没教过我,是我在旁边看着他们拉,慢慢自己琢磨出来的。我缠着父亲给我花了8块钱买了一把二胡(那个时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自己鬼哭狼嚎的拉了起来。

到了现在,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了。有时候,拉着二胡便想着二胡以外的事。比如说,昨天我就忽然觉得,人生跟音乐是何等相似。

首先,所有音乐都有过门,或者叫做序曲。过门演奏完了,才能进入主旋(音乐主体)。我们的一生,也是如此。所有的储备和付出,就是人生的“过门”。不同的是,有的人,过门很短,有的人过门太长。更多的人,甚至只有过门,而没有主旋——一生都在忙忙碌碌,疲于奔命,而很少体验到主旋的高潮和激荡。

第二,音乐有节奏,人生也有节奏。一首曲子,如果节奏把握不好,该快的时候快不起来,该慢的时候慢不下来,不是拍子不够,就是拖拍。这样的曲子,听起来就很不舒服。人的一生,其实也是如此。该好好学习的时候,玩去了;该好好工作的时候,才知道知识的宝贵和文凭的嚣张。该好好恋爱的时候,干起了“事业”,想谈一场恋爱了,却已经人老珠黄,高不成低不就了;该下海拼搏的时候,留恋着体制内的种种好处,看到公务员也不好当了,却没了这个胆子。我们许多人,好似一生都没踩好节奏,不是快了,就是慢了,要么就是时值不够,要么就是拖拍,老踩不到点子上。所谓的一地鸡毛,便是如此。

第三,音乐讲究音准,人生需要正道。学音乐的人都知道,音准是演奏或者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五音不全的人,唱歌跑调的人,是没法在这条道上吃这碗饭的。我们许多人,其实一生中也经常跑调。本可以很幸福家庭,却不珍惜,非要搞得鸡飞狗跳;本可以享受一个普通人的快乐日子,却不满足,非要违法乱纪锒铛入狱;本不是当明星的料,却非要成名成家,最后弄得身败名裂

第四,音乐强调轻重缓急人生要张弛有度。美的音乐,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错落有致,强弱分明。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忙忙碌碌了一辈子,钱挣到了,却没命去享受;有的人一生好吃懒做,白活了五尺身躯;有的人白天在办公室拼命,晚上在网络里沉迷,整个人浑浑噩噩,人鬼不如。

跑调也好,乱拍也罢,倒也是人生的一种风景。最怕的,是过门太长。没有序曲的人生,是没有根基的人生,都是序曲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人生就像音乐,序曲,主旋,结尾,一个都不能少。

 

-- END --

关于作者

胡富

Fu Hu

广东雷州人士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曾担任北京多家报社总编辑;

2007年弃文从商,于国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