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往,哪种性格是硬伤?
一点击上方蓝字加关注一
Jenny乔 的公众号
我是个口红控,常年迷恋口红。据说,情侣之间,口红引发过不少事故,我没体会过,不过最近遇见了一起。
最近,看上一个新款,于是,周末拉着闺蜜去商场试色,等着售货员来招呼我们的时候,看见一对情侣。
女孩在口红架前绕来绕去,试了一款又一款,却始终拿不定主意。男孩木纳地站在一边,催她赶紧选一个,买完好去吃饭。
姑娘纠结了半天,选了一支口红,问多少钱。售货员查了一下编号,说三百二。
男孩“啊”了一声,把女孩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了起来。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么回事,男人听说女人的化妆品多少钱,一般都是这个反应。真正考验两个人的是接下来几分钟的互动和表现。
出乎我的意料,女孩没有发火,反而轻声细语地拉着男孩的手,一边撒娇一边说“我上班用”。
男孩却始终一脸严肃,嘴里念叨着“我就觉得没必要,还不如吃顿饭”。
女孩耐心地说了半天,男孩死活不同意。最后,还是拉着委屈的姑娘气哼哼地走了。
这种场面司空见惯,别说一支口红,因为一棵白菜分道扬镳的夫妻恐怕都不在少数。有些人说是三观不合,钱花不到一起。
我同意,但这种表象之下隐藏着的其实是性格问题。有的男人不懂女人想什么,但他们愿意学习了解这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也愿意接受哪怕我们想法天生不一样这个事实。
但也有一种固执的男人,完全活在自己的逻辑里,刀枪不入,死活不听,嫁给这样的人,真的会输一辈子。
目送走了那对小情侣,闺蜜睁着大眼睛问我,三观不同,真的不能结婚吗?
我瞪了她一眼,回了一句:“别人不能,你能。”
过去,我一直相信,三观决定一段婚姻能走多远。可看见闺蜜和她那个小男友,我就改观了。他们俩属于朋友圈里典型的三观不同,非要强融的一对。
从里到外,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一个重庆人,一个大庆人。
一个无辣不欢,一个看见辣椒就胃疼。
一个每天拿着小账本算钱,一个“垮垮”地请朋友吃饭。
重庆的是小男友,大庆的是闺蜜,两个人站在一起各种反差萌。
就这样两个人,有一天突然跟我说要结婚,我当时就回了三个字:别闹了。
结果,人家不仅把婚结了,孩子生了,到今天,一点没有要离婚的迹象,真是邪门。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到闺蜜家借住,终于被我发现了小俩相处的秘诀。
有一次,闺蜜加完班回家,心情特别差,一看就是在公司受了委屈,她把白天的事儿跟我们一唠叨,原来是一个团队成员不愿意加班干活,害得其他人要加班加点。
闺蜜老公这时突然来了一句“加班是情分,不加班是本分”,闺蜜一听就炸了,不服气,两人开始了一场家庭辩论赛,加班到底有没有必要。
夫妻吵架见过不少,辩论没见过。只见这俩人你一句我一句,不仅认真听着对方说的话,还有理有据地反驳,最后没分出输赢,得出一个结论:好像都有点道理。
闺蜜被老公说服了加班本来就是帮忙,要感谢。她老公被闺蜜说服了,团队里不能有寄生虫。
这一幕看下来,忍不住让人感叹,所谓三观一致其实只是一种幻觉。生活里,即使大方向一致,小步骤里也是千差万别,就算是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也会性格迥异,更何况夫妻之间还有性别这个天然阻碍。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三观再合的两个人本质上也有很多不同,唯一能让这两种生物在地球和平共处的方法只有一个:我虽然不懂,但我愿意听。
李笑来在讲人生计划的时候,提到他选择伴侣的一个标准,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他说,结婚之前,我问自己,到底一个人身上的什么特质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长得好看,是挺不错,但仔细想想,总觉得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家境、学识也很重要,但好像又不是最重要的。
最后,终于被他发现结婚最需要的一种品质:讲道理。
这三个字真的很妙。知易行难。
谈恋爱的时候,总觉得有钱、身材好,长得美就够了。相处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一段长久的感情里,所有优秀品质都比不上讲道理。
讲道理,意味着愿意听,想去学,而不是守着自己认为特别对的那一套理论和神逻辑,逼着另一半认命。
无论是光明正大地的认知固化,还是表面迎合,骨子里打死也不改的倔强,男女交往里,固执都是最可怕的硬伤。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姑娘吐槽自己固执的老公。无论她怎么游说他健康饮食、按时吃饭的好处,熬夜对身体不好,他都不听,坚定地相信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几点睡几点睡,人生就是图个高兴。更何况,那些医生说的也未必对。得了病,总觉得自己就能治。
比三观不合更可怕的是,根本不愿意听。
看看今天支离破碎的婚姻里,有多少是女人说“我想要”,男人却还执着地认为“你不需要”。如果性格太固执,再合适的人,也会把日子过得既痛苦又难受。这个道理,其实男女都一样。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却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维系一段婚姻,爱或者合适都不够,它需要的是一双能看见对方的眼睛和一颗开放的心,因为每个人都在改变,时时刻刻。
评价一个人适不适合结婚,有很多标准。但有一种性格,真的是硬伤,就是固执。
往期好文
《男人怎么介绍你,就怎么爱你》
《心智成熟的人,都有这三个特点》
《“我把儿子养得这么好,不是给你洗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