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带给人如此快乐,你可曾有过?
这是一个有趣有味儿的公号,很多读者都置顶了(点上边蓝字关注)
90多岁的杨绛,她沉溺于读书
文 | 丁小村
因为大学时读的中文系,工作了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和文学编辑,同时也是一个业余作家,二三十年来,我在一堆好坏参差不齐的书籍中生活着。我并不特别关心别人都读不读书,都在读什么书,都有些什么新鲜的感受。
说到底,读书这件事,有时候是学习工作需要,更多的时候依然是一份私人性的乐趣。
人在幼年的时候对世界有充分的好奇心——读书是满足好奇心的一种途径。
人在年轻的时候会有十分的好胜心——读书是一种挑战:一本推理小说,比如福尔摩斯探案故事,让人琢磨半天,猜测其中的每一条线索;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小说,满是想象的迷宫,让你脑细胞瞬间拥挤;那些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诗歌,不是谜语胜似谜语,考验着你的想象力……
我有着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我读书。我还想从书中学到点儿什么,比如某些我未曾涉猎的学科知识,比如那些有智慧的人对于人生的思索与处理方式,比如那些大文豪,他们精妙的文学手艺……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以有很多乐趣,小到喝酒打牌、爬山和钓鱼,大到博物收藏、钻研学问和发明创造,哪一种乐趣都是我们生而为人有权利去享受的。不读书也可以享受人生别的乐趣,就乐趣而言,读书与别的喜好,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
有这种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我们才能真正思考何为人生乐趣,当然也才能因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些快乐。
▼
作为一个农家女,二十岁上学出来,有了一份独立工作,得以支撑自己的生活。工作就难免有劳累有不耐,有烦恼有痛苦,多数人从工作中得到的不愉快和快乐往往是掺杂的,这跟我们享受人生的私人性乐趣完全不同。
身为女性,还有更多的劳累和烦劳:
你得养育孩子并且照顾亲老,这两件事你身边的男人都可能做得比你少得多;
你更愿意当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但我们这个社会中想要达到这份理想很难;
你得满足一个男权社会的所有价值体系,比如它要求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是女汉子又是女妖精,你既是工作上的能手又是家庭中的天使……
这几乎不太可能,因此屈从于这种价值体系,让你半生犹如在一座逼仄的房间里四处碰撞,最后恍然发现,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你已经青春不再,美貌如花热情似火的年龄,只能在偶然的回想之中。
到某一天,把孩子养大了,有了他的独立生活;把至亲安顿好了,不负他们养育之恩;把工作也可以放弃了,你忙碌劳累大半辈子,无非就是为了这份退休后的待遇……
于是你开始健身,美容,从一个生手变成内行,可以给别人讲经验推荐方法……但是无论多少努力,你都敌不过岁月——十八岁的少女素面朝天,瞬间就战胜了你一周美容的努力;二十三岁的你可以放肆做的事儿,你已经无力去做;某个“小三”一个媚眼,就把你三个月辛苦做大厨做服装模特儿和女妖精的努力,瞬间摧毁……
这真是让人崩溃的年龄啊:最小的孩子把你叫奶奶,少女们管你叫阿姨,少妇们称你叫姐姐……最后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叫做啥。
▼
有这么一位至亲好友,刚好就处在这样的年龄。她和我聊到这个话题,说到可以找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我们异口同声说,读书。
这件事并不特别,正如我开头写到的,从我们少年时代就开始了。但读书与世界上很多事可能不同:你在不同年龄段,得到的快乐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这位好友,她最后选择了一堆书:从《论语》到《红楼梦》,从《茶花女》到《安娜卡列宁娜》……她选择的是文学书,她向我征求意见,我没有表示异议。作为女人,更偏于感性,更富于情感,因此对她来说,读文学书的好处可能超过哲学和历史。
过了一阵子,我和她交流这件事的感受。她说出了一番令我动容的话。
她说,这些书,年龄小的时候都看过。但是现在重新读,感受之不同,连自己也觉得惊奇。
“前天晚上我看安娜的时候,忽然有种很幸福的感觉,感觉有好书可读真幸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想来,我们算是幸福的,有这样的好书随时可以看到。”
“相比前辈,我觉得现今的写作者越来越狭隘,甚至,走向猥琐了。”
▼
第一,我真切感觉到一个人读书的私人快乐。我立即想到了杨绛老人,在她90多岁的时候,女儿和丈夫已经离去,身边是一些隔代的人,可能除了被照顾,已经没有别的交流了。她寻找快乐的方式,是读书,从《论语》到《圣经》,到这个年龄,她读书不是为了做学问也不是为了学技艺,她是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乐趣。她得到了。
第二,那些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家,让我感到山一样的崇敬。一位普通读者,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奔着文坛而来阅读,她给那些优秀作家以无尚的荣耀。当很多文学圈的人在谈论某个过去的作家“过时了”时候,是多么的肤浅和无知啊。不管是杜甫还是曹雪芹,但丁还是托尔斯泰,他们已经成为高峰,所有后辈的轻狂,在他们脚下,都是小丑的表现。
第三,作为当世的写作者,很多人已经陷入肤浅和狭隘,甚至低级和猥琐,却不自知,这太荒诞可笑了。我们今天的某些作家们,在为这样那样的奖而沾沾自喜,在为这样那样的主席身份而自感高大,在浪费一堆堆纸也可能是一片草木而印了无数的书……但他们需要想一想的是,你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汰么?多少年以后,还有人为读你的书而感觉到这种朴素而亲切的幸福和快乐么?
想到这些,我忽然有了和她同样的感动:哪怕我不写一个字儿,有那么多好书在那儿,我依然可以享受到一种普通的私人性的乐趣。
每一个人都会老去,但那些书不会老。因此,我们油然感觉到一种此生可以独自享受的快乐,也因此而不觉岁月已逝,人生易老。
梁启超,一生博览群书,著述无数
he End-
(阅后请点赞!最好的支持就是将我的文章分享给其他朋友,谢谢!)
点下边的题目链接,阅读公号最新热文:◆我们在城市里的亲戚
◆我看破,我不说……
◆妇科病房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丁小村言(微信号—dxcn916)
这世界太嘈杂,因此我读书和写作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长按上边二维码关注我,点下边“阅读原文”看前一天
▼苹果用户想赞赏就按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