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姻里,你为何成为过度付出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婚姻里,你为何成为过度付出者

2022-03-20 09:48:41 作者:赵宇芳 来源:潘幸知 阅读:载入中…

婚姻里,你为何成为过度付出者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赵宇芳

全文音频版,共计10min,帅哥播音你来听 ↓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会让自己与对方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

欣月今年三十二岁,她是朋友、亲戚眼里百分百的贤妻良母。欣月从事会计行业,平时工作很忙,有时候甚至会加班到凌晨,但即使这样,第二天早晨,她一定会早早起床,为老公和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

国庆的七天假期,本来欣月想要带全家人去云南旅游,但老公稍微一表达有回家看父母的愿望,她马上放下自己的计划,陪着老公回了河北老家。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每次当她自己的需求与别人的需求有冲突时,她总是压下自己的愿望去满足别人。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觉得她善解人意,她的付出与牺牲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欣月不是圣人,她对于自己的付出与牺牲其实有很多委屈,尤其是在她也想让老公做出点让步,照顾她感受,而老公却熟视无睹的时候,她就会非常愤怒,她会对着老公喊:“平时我对你那么好,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无独有偶,四十岁的刘耀也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好先生。他既会挣钱,又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在家里,他对妻儿关怀备至,媳妇胃疼他会一两个小时地为她揉肚子,儿子学习困扰他会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同时,他还要照顾着小叔子的工作,关照着丈母娘的身体。他是媳妇儿子的情绪梳理机,朋友亲戚的“号码百事通”。

其实,只有刘耀知道这样的自己有多累。有一次,当他试着把自己的遭受的压力和难过说给妻子听,妻子冷冷地回应他:“别把你工作的情绪带回家里!

从那以后,刘耀就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都压了下来。“男人就是要多承受一些,”他常常这样对自己说。但是不管赢得多少夸赞,不管怎么宽慰自己,刘耀还是有种说不出的委屈与愤怒。

他们内心总是怀着一份说不出的心虚感,一种始终无法偿还彻底的责任感,一种没有理由的愧疚感。这些感觉时时缠绕着他们,就像一条无形的鞭子,逼迫着他们压抑、牺牲自己,去满足和照顾别人。这样的心理与行为,我们称之为过度付出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过度付出呢?

1. 你的付出是别人主动提出请求的吗?     

一般来说,健康的付出是一种别人明确表达需求或请求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的行为。过度付出则是从自己出发,认为自己应该做,或者自认为对方有需要而主动做出的行为。

而且这种付出,已经超过了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比如,欣月早起准备早餐的行为。她的家人其实并没要求她不管多累都要做早餐,她却认为自己应该那样做。

2. 你可以承受自己的付出被拒绝吗?      

一般来说,付出被拒绝是一件很正常,也是一件经常会发生的事。健康的付出是以尊重对方的意愿为前提的,这种尊重不仅包括理解对方目前的需要,也包括对方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别人给予的东西。

比如,一个人觉得榴莲特别好吃,就一定要让别人也尝尝。当别人拒绝后,他觉得很受伤,很难过,又很愤怒,觉得对方不识好歹。这个时候,他的行为就是过度付出。

3. 你享受付出这件事本身吗?         

健康付出的人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是心甘情愿的,他们并不热切地期待别人的回报,因为付出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让他们感到满足。

而过度付出的人呢?他们的付出是期待有回报的,而且往往要求隐性的、高额的回报。比如,一个用全部心力照顾家,满足全家人吃喝拉撒的妻子,也许她不要物质的回报,但她却希望丈夫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她身上。

如若丈夫做不到,这位妻子就会感觉到莫大的委屈,她会抱怨:“你看我都做了这么多,你却……”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过度付出的人。

那接受付出的一方会对这种尽心竭力的付出心怀感恩吗?答案是No!当一个人在关系中总是过度付出的时候,其实他有一种对对方的不信任。

他不信任对方有能力解决问题,也不相信对方有学习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对方不能明确说出这种轻视,但他们确实会感受到不舒服,甚至会很愤怒。

有人可能会疑惑:明明过度付出让自己这么委屈,让对方也不舒服,那他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那么,是哪些人在玩过度付出的游戏呢?

1. 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         

很多过度付出的人内心是贬低自己的,他们认为自己不重要,而别人才是重要的。当他们满足这些重要的人的需求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我是有用的,我是有价值的”的感觉。

他们企图通过做这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来获得赞扬与肯定,以缓解感觉自己没有价值的痛苦与焦虑。           

2. 希望获得更多控制权的人     

东方的文化中高度赞美任劳任怨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值得肯定的,值得认可的。

所以当一个人在关系里总是处于付出方的时候,他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控制对方,进行情感勒索:“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难道不是应该听我的吗?”他挑剔那些他认为付出不够的人,指责他们不如自己用心,由此来获得自己在关系里的控制权。                 

那么,如何觉察这种破坏关系,委屈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呢?其实,每当你忍不住想要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问问自己下面的几个问题:  

如果我得不到任何实质性(或者我想要)的回报,对方也不会为此感激我,我还愿意这样做吗?

如果他拒绝了我的付出,我会感到受伤吗?      

   

我这么做,真的是为了他好吗?还是我只是想要获得他人的好评、自我价值感的满足、或者对方的依赖呢?

如果答案是No,那就请停下来吧!付出没有错,但是有度。当一个人不委屈自己的时候,他也会慢慢地放下对别人的苛求。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也给别人付出的机会。

任何关系的长久之道,在于平衡。

赵宇芳,女,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在读,尤擅婚恋情感问题、家庭治疗、青少年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精通精神分析,积极心理治疗。

你也许还想看:

爸爸辛苦买的房,我来考成学区房

一个报复出轨丈夫的女人

幸知学院

离婚时,男人都在想什么?

课程形式:在线语音+微信群答疑

答疑时间10月26日20:30—21:30

课程费用:原价39元,优惠价29元

  

哪些人不容错过这门课?

1.存在夫妻矛盾,(曾经)产生离婚想法的女性2.已经离婚,但依然想知道前夫怎么想的女性3.再婚家庭,苦恼于丈夫与前妻还有连接的女性

报名方式

1.扫描上方二维码完成支付

有问题?微信咨询幸知客服哦

●     有一种欣赏叫点赞     ●

 嘿,这里有你成长的秘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