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何流行的仪式感总是从里到外透着土味儿?跟古人好好学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为何流行的仪式感总是从里到外透着土味儿?跟古人好好学吧!

2017-10-30 09:30:54 作者:罗屿 来源:新周刊 阅读:载入中…

为何流行的仪式感总是从里到外透着土味儿?跟古人好好学吧!

2016年10月,北京昌平区农业嘉年华现场上演汉服集体婚礼,不过古今混搭的场面,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图/视觉中国

文 / 罗屿

仪式感不是浮于表面的故弄玄虚,而是唤醒我们内心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尊重。

在新近热播的电影《王牌特工2》里,演员科林·费尔斯有一句口头禅:“人无礼,无以立。”(Manners Maketh Man)这句话塑造了整部电影的英式绅士气质。其实,中国的武侠片和警匪片,从《黄飞鸿》到《无间道》,核心无非也是一个“礼”字。

“礼”是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钥匙。相传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礼制纲领,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其后,经孔子和孔门七十二贤,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周礼》《仪礼》《礼记》不仅逐渐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

钱穆曾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古时,上至天子祭天,下至百姓婚丧嫁娶,都要遵从相关礼仪,甚至人与人交往,如何迎送、如何宴请,都有礼的规定。

2016年9月10日,西安,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上街,引来众人围观。不过这种“汉服”和行走方式,恐怕都不符合古礼。图/视觉中国

 

行礼如仪,体现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食、行走,都有礼仪规范。孝顺父母这一点,也有颇具仪式感的要求。

比如在《礼记·曲礼》就制定了详尽的“餐桌礼仪”:“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

对今人而言,不要把手中余饭放回食器、喝汤时不要倾流不止、不要把骨头啃出声响,类似这样的规定或许还能做到。至于不要用手扬去饭的热气、不要重调主人调好的羹、吃羹时不要连羹中的菜都不嚼就吞下去,等等,如此要求,一些人恐怕闻所未闻

2017年8月27日,南京,汉服爱好者用汉代七夕“乞巧”的方式迎接七夕节,但对面的吃瓜群众的坐姿却跟现代人一样随便。图/视觉中国

不仅有饮食之礼,古时人们坐定、行走,都有相应礼仪要求。

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坐着要起身时,应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可以表示敬意,如《战国策·魏策》说秦王“长跪而谢”。箕踞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

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着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战国策·燕策》说荆轲刺秦王不中,“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正表现了荆轲蔑视敌人的气概。

西安汉服爱好者集体巡游,主办方称,希望用行走的方式展示中华服饰之美,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但显然,错误的服饰和行走礼仪,带来的认知也是不正确的。图/视觉中国

至于行走,同样有礼仪规范。如西周时人们佩戴的组玉佩,就是用来约束人行走时的仪态。

人们将组玉佩挂在身上,行走时不能发出玉相撞的声响。级别越高的人,身上的组玉佩越长,行走时的步子就越缓和雍容。组玉佩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当如美玉,不是发不出声音,而是绝对不可轻易发声。古人认为,一天到晚“叮当作响”之人,是不值得别人尊重的。

你无法想象现代人的玉饰会土到什么程度。

成年和婚姻,都应该有仪式感

旧时生活起居上的种种礼仪,如今都可以从简,连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去民政局领个证便算是夫妻了。至于冠礼,如今已经完全消失。在古代,冠礼和婚礼都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仪式。

冠礼,即成人礼。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该男子也就是冠者,其家族要事先选定加冠日期及加冠来宾,即筮日、筮宾。行礼时,由来宾为冠者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表示冠者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表示冠者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冠者从此有权参加祭祀。

2017年1月12日,广东惠州一中学286名高三学生身着汉服,仿照古代习俗举行了成人礼。图/视觉中国

加冠之后,来宾敬酒,结束后冠者去拜见自己的母亲,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拜见国君、卿大夫以及乡先生。乡先生,指退休还乡的卿大夫。之后冠者一家向来宾敬酒赠礼品,礼成。

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换作今人的说法,就是冠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容貌体态、社交辞令的教育。比如在加冠之前,要由赞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冠者头发包好。为表示洁净,正宾都要先到宗庙西阶下洗手,然后上堂到冠者的席前坐下,亲手将冠者头上包发的帛扶正。

加冠后,贵族在一些场合必须戴冠,否则会被认为不合礼节。而贵族男子结发加冠后便可以取妻。

2017年4月8日,安徽黄山,模特身着汉式婚礼袍服。图/视觉中国

从《仪礼·士昏礼》可见,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也称六礼,其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新郎新娘各执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后世夫妻的交杯对饮,正是从合卺演变而来。

婚礼的六礼据说一直延续到唐代。到了宋代,六礼被简化为纳采、纳币(相当于古礼中的纳吉)、亲迎三种仪式,一直延续到清代。也有一种说法,古代婚礼上的六礼,其实只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2016年10月,北京昌平的一场汉服婚礼变混搭会,牛仔裤、高跟鞋、运动服乱入。图/视觉中国

 

仪式感是对自己、对生活的尊重

古人讲“礼藏于器”,也就是说,礼须借助器物才能进行。礼器的范围很广,主要有食器、乐器、玉器等。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今人了解,礼器中的食器通常有鼎、簋、尊、爵、罍等;乐器主要有钟、鼓、瑟、笙等;玉器则有璧、圭、璋、琥、璜等。

在时代演进中,很多礼器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鼎,最初古人只是在祭祀时用其烹煮肉和盛贮肉。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夏、商、周三代都把鼎视作立国重器,定都或建立王朝也就有了“定鼎”之说。另外,周代国君、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殷墟”特种邮票“后母戊鼎”。

还有一些礼器,虽不像鼎,最终成了立国重器。但它们在世事流转中,也焕发出新的美感与生命,比如杯。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说:“杯,古盛羹若注酒之器,通名为杯。”由此可见,杯是古代盛羹及注酒之器。而王羲之《兰亭序》中所描绘的“曲水流觞”画面,则讲述了杯的另一种“妙用”。

所谓“曲水流觞”,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小溪旁,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此人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吟出诗来。“曲水流觞”不仅丰富了杯的用途,也让饮酒这件事,多了几分雅趣与仪式感。

商代中期的兽面纹爵。图/上海博物馆

或许对中国古人而言,行礼如仪早就融入他们的血肉。比如古代的士相见,不是简单地拍拍肩膀客套几句。

《仪礼》中《士相见礼》一篇,记述了某位士初次去见职位相近的士的礼节。比如,求见一方不可贸然前往,要通过“将命者”事先转达求见之意。“将命”是“传命”的意思,指中间沟通双方意愿的人。求见一方得到主人一方同意后,方可带着“挚”(见面的礼物)前往拜访,到达主人大门时不能与主人直接见面,而要通过“摈者”(协助主人行礼的人)与主人对话。至于主人一方,若不经推辞就“受挚”,也就是接受礼物,则是自大的表现,所以要“辞挚”。两位士若想见面,接下来还需经过请返、再请返、辞挚、受挚等多个步骤。两人真正会面后,主人还需在次日回访,并把前日收到的“挚”奉还对方。一送一还,颇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

明代杜堇《玩古图 》。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时代的车轮轰轰向前驶去,包括“士相见礼”在内的很多古代仪式被今人舍弃,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沾满尘土,是一种腐朽。古时的礼仪仪式,对沉浸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究竟有没有意义

或许,我们无需做到和古人完全一致,但至少应当让生活多一些仪式感。仪式感不是浮于表面的故弄玄虚,而是唤醒我们内心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尊重。

不仁不义不礼,黄飞鸿就教你做人。图/《黄飞鸿》

在《微读节气》一书中,朱伟谈及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时说:“(它们)使本来平常的一个个日子都变得有滋有味,无论朝代更替、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被影响,一代代人复归为泥土,又一代代诞生,它们就支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滋有味地生生不息。”或许仪式感同样如此。如朱伟所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500期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