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下无疾经典语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天下无疾经典语录

2017-08-12 22:52:01 作者:天下无疾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下无疾经典语录

  1、营养不良的患者本身并不需要经过任何“努力”,完全通过外界的“输血”,就可以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与此不同,中医所谓的补气、补阴药,所用的药物本身,并不是人体的“气”或者“阴”。药物发挥的补益效果,必须借助于人体,才可以实现。也就是说,药物的作用只是激发和促进,气阴最终得以补充,仍是靠人体“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实现的。
……只有唤起人体自身的力量,人才可以说真正地实现了健康,而不仅仅是活着。 ----《零起点学中医》

  2、当今中医学术界内最火爆的门派,无疑当属火神。书架上火神派临证治验随处可见。中医学术复兴,须有火神崛起以重振声势。·崇尚经典,重视实战,勇临大证,是火神兴起的内在原因;抗生素的滥用,一味强调人为的力量,不重视人体自身的正气培养,导致人体阳气的日趋衰败,是火神兴起的外在原因。
无疾只在想:有火神何以无水神?其实据无疾所见所感,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近乎阳亢的社会,而非阳虚。备受关注的学问不是修身养性,而是励志成功;大家追求的不是怡然自得而是感官刺激;不是心灵充实而是思想麻痹。如此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精神压力巨大,神(中医指的精、气、神中的“神”)每日疲于思虑,大量地消耗精血;学习工作之余,所谓的放松,又是纵情娱乐,各种欲望,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触觉 ----《零起点学中医》

  3、抗生素灭杀细菌,其实并不需要人体自身作出任何太多努力。细菌作为生命体,同样需要呼吸,不断地从外界获取养分。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明确了细菌在呼吸过程的关键环节所在,再以药物切断此环,细菌即被灭杀。
中医则不同。……中药清热药的作用就在于此。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环境对于致病细菌的生长非常有利。此时以清热药改变人体内环境,细菌失去了有利的环境支持,即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必然被正气赶出人体,从而得以痊愈。 ----《零起点学中医》

  4、除了扶正、祛邪两方面的思路上有差异外,中西医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治疗靶点的选择。西医基于点对点的线性思维逻辑,追求针对单一靶点的精准攻击。中医则立足整体的和谐,在动态的消长变化中寻求个体的安详。 ----《零起点学中医》

  5、风的现象对于现代医学的启发恐怕十分有限。然而在中医理论中,风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风邪位列六淫邪气之首,被称作“百病之长”。那么中医又是如何来认识风的呢?首先,中医发现,微风是自然界正常的天气现象,于万物有益无害。春日里和风细雨,生机盎然,自是一派祥和景象,可以称为“气”。然而一旦风力过大,飞沙走石,树倒屋倾,风就成了一场灾难,被称为“邪”。风气对万物有益,对人体也无害;风邪对万物有损,对人体也有害。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经典美文 www.wenzhangba.com)

  6、一句话,不信则神秘、鄙夷,信则深奥、赞叹。无疾前文讲的“木喜条达”、“肝主疏泄”便是五行理论在医学方面的运用,看似浅显,却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所在。又如五行在命理学方面的应用,甲乙木、寅卯木,春季木旺,东方木,木形人质朴自信、体格修长等等。阴阳五行理论可谓博大精深。 ----《零起点学中医》

  7、四气五味
四气:寒凉温热
五味:酸(收敛,但易敛邪),苦(清泻,易损胃气阳气),甘(补益,易造成臃滞),辛(发散,易耗损气血)、咸(软坚,伤阴血)
火邪主要来源有三:外感邪气,饮食积热,情志化火。热病总需寒药治,但随其部位不同,治法也有别。在表则清透,在里则清泻;在气则清气,在血则凉血;在脏则清脏,在腑则通腑。
临床常见凉药主要用于以下方面:辛凉解表,以解在表风热之邪;甘凉清,以治阴血不足所致的内生燥热;宁血凉血,以治血热躁动。 ----《零起点学中医》

  8、有些脏器的功能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肺脏,解剖之后,古人发现有一根气管把肺脏与鼻子连在一起,于是很自然的想到肺“主气,司呼吸”;比如胃肠,古人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连接着消化道的两端,它的作用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负责运化、传导食物。通过同样的方法,心脏主血液,肾脏主水液的基本功能也被发现了。 ----《零起点学中医》

  9、人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都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中医又是如何发现这些功能的呢?
我们的祖辈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发现人体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头、四肢和躯干三个部分;在层次上从浅到深依次有皮、筋肉、脉和骨几类组织。再通过对尸体的进一步解剖,发现了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有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以及脑、脊髓、子宫等所谓“奇恒之腑”。接下来就开始对这些脏器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 ----《零起点学中医》

  10、五脏是藏精之所,神常居之,宜静不宜动,静则神安,动则神乱,与三阴三阳的“阴”对应。肺、心居膈之上,与手相近;肝、脾、肾居膈之下,与足相近。肺、心相比,肺在上,在外;心在下,在内;肺心之间存在心包。由上至下三脏依次是:肺,心包,心。对应上肢内侧就存在这样的关系:肺–手太阴,心包–手厥阴,心–手少阴。同理,脾–足太阴,肝–足厥阴,肾–足少阴。
六腑都居膈以下,因此均对应足阳经。胃–足阳明,胆–足少阳,膀胱–足太阳。另有,大肠–手阳明,三焦–手少阳,小肠–手太阳 ----《零起点学中医》

  11、服药时间
1,治脾胃的药饭前吃,伤脾胃的药饭后吃。
2,治阳的药白天吃,治阴的药下午晚上吃。
3,治上焦心肺的药饭后吃,治下焦肝肾的药饭前吃。
4,安神药睡前吃 ----《零起点学中医》

  12、中药治病,旨在以偏治偏。前者之偏,是中药性味之偏;后者之偏,是人体阴阳之偏。如以寒凉清热,所清之热,并非细菌病毒,而是改善了体内阳热亢盛的环境。这些细菌病毒必须在阳热的环境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用药后体内环境改变了,细菌的致病能力下降,人体正气就可以将之排出体外,从而治愈疾病。
配伍的基本思路有二,一是两种功效主治相近的药物配在一起,相得益彰。二是以一种药物的偏性,来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作用。 ----《零起点学中医》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天下无疾经典语录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