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阶级斗争的语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阶级斗争的语句

2018-02-09 22:59: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阶级斗争的语句

  ●关于权力的运用,人们往往将其通俗化庸俗化甚至神秘化。通俗化的体现,将权力说成是斗争,曾经一度风行的阶级斗争理论,便是登峰造极的产物。庸俗化的体现,将权力说成是权术,诸如所谓的官场厚黑学之类,便是这种观念的直观表达。神秘化就极其不神秘了,这种表达的直接方式,是所谓的清官和贪官理论。简单地将官员分成清官或者贪官,实际上掩盖了官场本质。 ----黄晓阳《二号首长》

  ●如果某国法律条文中含有模凌两可的条文,我就敢断言该国法律要么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要么是被不成熟的政党所确立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5篇)人不狠站不稳。从前有个富翁,临死前,对两儿子说,你们两去砍柴,看谁砍的多,又快,一早,大儿子就拿刀上山砍柴,二儿子把刀磨的锋利也去了,晚上,果然二儿子砍得最多,富翁看了,对二俩儿子说,家产给老大吧,反正老二那么能干!靠,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故事说明老实人常被欺,能干者常被压迫。故事结尾倘若老二一板斧劈掉老大一条腿,领导也便怕了。阶级斗争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必须有反抗,长期的容忍是助长压迫的基石。反之精明+能干才可以长存。并非说让人需有恶的心态,而是警告自己要懂得适当时刻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告诉对方人不狠站不稳,老实、能干未必是没斗志。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但绝对不可以没血性。

  ●不久,也从老上海的出版品中发现了茨威格。我首先着手组译他的《异端的权利》,一九八六年出版后影响也很大。这本书刻画了一场为“异端”争取权利的“苍蝇撼大象”的斗争。尽管说的是西方五百多年前的事件,原书出版也已有七八十年,但对刚从“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清醒过来的中国人有巨大吸引力。……接着,又出版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政治家的肖像》、《昨日的世界》。 ----沈昌文《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这时开始的划分阶级成分并由此提升的阶级斗争学说,是20世纪下半页最可笑也最悲哀的虚构。在一个号召平等自由社会里,人却被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当局故意蛊惑的仇恨和阵线,迫使所有的人与邻为壑,互相撕咬。传统的仁义礼信等美德荡然无存底线伦理从此不再。大家一起崇尚假恶丑,以穷为美,整个社会充满了打家劫舍的气氛
人性之恶花一旦开花结果,那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遏、浇灭的,为了平等自由的新社会,已经有无数的志士流尽了鲜血,我们还要等待多久?难道这就是中国的宿命?我不相信,但又深深疑惑……也许,隐遁是最佳的抉择……只有这样,人生方可不受世俗之恶的玷染和污浊,人性的本真方可保存在内心,永不磨灭! ----野夫《尘世·挽歌》

  ●传统西藏的阶级分化达到相当程度,总体上却不存在阶级斗争,是西藏社会的奇特之处。西藏的历史记载通篇只有上层社会的倾轧,以及与其它民族的斗争,基本没有下层人民的暴动或起义。藏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天命,是前世因缘的报应,而不将其归结为现实不公,把解脱苦难希望寄托于来世,只有今世服从天命,把苦难当成必要的修行,才能在来世转生为好命,对现实的任何反抗都是忤逆神意,将遭惩罚,所以逆来顺受。 ----王力雄《没有阶级斗争的阶级社会》

  ●我太害怕那些认为艺术只是哲学和理论思潮衍生物教授了。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无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了阶级斗争,它在现象学家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对人类处境本质的探寻)。在不认识任何现象学家的普鲁斯特那里,有着多么美妙的“现象学描写”!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婚姻久了,彼此就成为血脉相连的后天亲人宽容慈悲的尺度,有时甚至超出道德所能承受的范围。出轨的男人,就像她们贪玩的孩子气急败坏了,体罚了,警戒了,还得领回家。从一个锅子里舀一碗汤一碗饭,怎么都还是“内部非阶级斗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周围的同学不要那么敏感,不要总是绷紧着神经,也不要拉着“阶级斗争”的弦。对待别人比对待自己宽容一些,对人的信任比怀疑和提防多一些,这不仅是交往的要旨,也是人生要意境

  ●我的灵魂一半放在马克思主义了,但我只放在历史唯物主义这部分,没放在阶级斗争那一部分里。另外一部分,我放在了普世价值观,我的灵魂也有点纠结。我没有信仰传统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应该说,我的灵魂三分之二在马克思主义,三分之一在普世价值观,这就是我今天的精神世界。 ----《我们这拨人》

  ●我所谓的“权力”,不是说谁在欺负谁,谁在受欺负。说破了,所谓体制,就是饭碗。四十多年前毛主席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体制警告大家,并成功地使大家随时随地自我警告:“千万不要忘记饭碗。” ----陈丹青《退步集》

  ●"伟大领袖号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的结果是,直面现实而产生了怀疑。怀疑意味着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从来就被归因于「敌对势力」的影响。按那种逻辑,凡开始独立思考的人,大体上就不再是「自己人」了。前述「中央精神」里断言的「阶级斗争新动向」,其实指的就是在一代青年出现了独立思考的「动向」。" ----北岛《七十年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