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白石的座右铭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齐白石
●齐白石先生去世后,他的手稿、草图和晚年的精品,全都捐献北京画院,几个月前,我有幸亲眼看到这批珍贵的文物,总有上千份吧,居然还像半个世纪前那样,以最简陋的方式,就像我们家里收拾早年的信札账单那样,折叠着,放在旧信封或破烂的塑料袋里。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没有这笔闲钱,也没有心思好好整理,装裱,展示,还幸亏靠着画院保护着,珍藏着,动也不敢动。看完丹青先生这段描述,不禁悲从心来。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贫瘠的国度.. ----陈丹青《退步集》
●齐白石常用写意的大笔挥洒花卉树木,却又用很工整细致的笔法来画很细小的蜻蜓、草虫。 ----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作画是寂寞之道。耐得寂寞,百事可做。 ----齐白石
●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齐白石
●不教一日闲过 不求一日难过 ----齐白石
●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齐白石
●我一直在找关于齐白石的反对意见,但我发现很少,越是有文化、有成就的人就越佩服齐白石,反而一些名头小的画家在不停地挑刺,我想是他们看不懂。曾经有人说齐白石的诗是“薛蟠体”,这点齐白石自己是承认的,认为自己的诗是有什么话就直说。还有一些人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天籁”,“天籁”这两个字就是不读书的人拿来作幌子掩盖自己的,是胡说八道,这个齐白石就不承认了。当我们看到小马生出来、麦苗长出来的景象,那真的是一种天籁。这些读书是没有用的,是人对生命的直接感受。一般的人不会像艺术家那样去细腻地表达,假如这期间出现一个艺术天赋非常高的人,那这个人就非常了不得,他就是齐白石。 ----朱新建《打回原形》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升华为美妙的精神享受——这就是创作。 ----舒乙《五段和六段》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齐白石
●如果把卢娜的家比喻成一幅图画,构图是毕加索的,用色是梵高的,内涵是高更的,意境是齐白石的,气氛绝对是伊藤润二的。 ----打酱油而已《hp和玛丽苏开玩笑》
●秋,
是蔡琴的歌,
是沈周的山水,
是颜真卿的书法,
是齐白石的国画,
是郭沫若的诗词,
是阿炳的二胡声声,
是折柳寄情的笛声,
是苏绣上的莲花,
是开在清秋里南国的芙蓉,
是裂锦上的暗纹蜀绣,
是浮在田野上的薄雾,
是枫林里的烟火,
是尽染的霜色,
是丰收的喜悦,
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是唐诗宋词里那最美的描述:
唯见江心秋月白!
●安居花草要商量,
可肯移根傍短墙。
心静闲看物亦静,
芭蕉过雨绿生凉。 ----齐白石《雨后》
●一生只愿做闲人。 ----齐白石
●现在有的男青年,穿得花枝招展,你讲他不好,他觉得蛮漂亮,你讲他好吧,实在不高明。齐白石老先生曾画过一只雄鸡,上面提了十个字:“羽毛自丰满,被人唤作鸡。”用来讽刺他们,讥笑得很得体。有些人盲目学外国人,男的留长发,也不得体。理得短一点英俊一些有什么不好呢? ----陈从周《园林清议》
●作画先阅古人真迹过多,然后脱前人习气别造画格。乃前人所不为者,虽没齿无人知,自问无愧也。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之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现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 ----齐白石
●心静闲看物亦静,芭蕉过雨绿生凉。 ----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