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新的余秋雨名言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最新的余秋雨名言大全

2018-02-27 22:38:09 作者:余秋雨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新的余秋雨名言大全

  1、历史上的很多罪名,是不正常人对于正常人的宣判,而不正常人总会以超强度的道义亢奋,来掩饰自己毛病。 ----《欧洲之旅》

  2、文化,在它的至高层次上绝不江水洋洋,终年不息,而是石破天惊,又猛然收煞。最美的乐章不会拖泥带水,随着那神秘指挥的一个断然手势,键停弦静,万簌俱寂。
只有到了这时,人们才不再喧哗,开始回忆,开始追悔,开始纪念,开始期待。 ----《奇怪日子

  3、一次次等待,直等到长眠在一处。

  4、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人格废墟。 ----《借我一生

  5、真想为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在我生命终结前,你没有抵达,只为看你最后一眼,我才飘落在这里

  6、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又缺少了那些温馨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浩茫。 ----《山河之书》

  7、觉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是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岁、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界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终点。 ----《霜冷长河

  8、用污泥涂脸,求得寂寞安宁。 ----《行者无疆》

  9、贫困因为失去了多种选择可能在真正变的不幸,所以必然单调划一,而所谓幸福也就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各有不同。 ----《千年一叹》

  10、以空求实,无异于以假求真。

  11、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
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村上春树: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12、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是。 ----《千年一叹》

  13、虽叹行路难,亦作逍遥
如此身寄星云,行及八荒 ----《霜冷长河》

  14、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阳关雪》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
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文化苦旅》

  16、爱尔兰不再是绅士浑身质朴的力,满脸是通俗的笑

  17、她想攥住每一个孩子,却不得不一个个放手,攥住间和放手间的母亲的心,无法度量。直到晚年,她呼叫我们众孙子名字时常常失口,叫了一个她的死去了的孩子的小名,看我们发傻,她立即更改,更改出来的又是另一个死去了的孩子的小名,一换好几个,一群她没能攥住的骨肉,我们无缘谋面的长辈。 ----《借我一生》

  18、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 ----《摩挲大地

  19、人们为种种界限敏感的生存,既警惕有人越界而入,又警惕有人越界而出,即便在界内,又何尝有一刻安心结果难免把从业同行逐个当作了或隐或显的对头。 ----《霜冷长河》

  20、千万不要对自己的智商有过高的判断。大愚若智,大智若愚。世上真正的高人单纯的像个婴儿。天道无欺,大成无伪,自古以来一切巨匠胜业都直白坦然
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涤诈念,鄙弃谋术,填平阴沟,拆去暗道,明亮苍穹下的诚实岁月,才是一种无邪的享受。 ----《君子之道》

  21、还历史以真相
还生命以过程。 ----《文化苦旅》

  22、一个真正拥有文化的人,不会扮演“当代名士”。他不会写着半通不通民国文言,踱着不疾不徐的遗老方步,数着百年文坛的散落残屑,翻着笔迹草率的谁家信笺,又矜持地抖一下宽袖。 ----《何谓文化》

  23、一切无序的行为至多得利一时,不能立业于长久。 ----《山居笔记

  24、君子,是选择的结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设定的错误答案。 ----《君子之道》

  25、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虽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芳香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极端之美》

  26、十九世纪末,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文化像水,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 ----《中国文脉》

  27、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信客》

  28、人生就是这样,年少时,怨恨自己年少,年迈时,怨恨自己年迈,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处于一种相对冷静的疏离状态和评判状态,思考着人生的怪异,然后一边慰抚年幼者,一边慰抚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义上的魅力,就在于这双向疏离和双向慰抚吧。因双向疏离,他们变得洒脱沉静;因双向慰抚,他们变得亲切有力。但是,也正因为此,他们有时又会感到烦心惆怅,他们还余留着告别天真岁月的伤感,又迟早会产生暮岁将至的预感。他们置身于人生涡旋的中心点,环视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万千。 ----《文化苦旅》

  29、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做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为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在他们的血统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传代者,但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他们的精神酷刑中开始屹然自立。 ----《山居笔记》

  30、在这一点上他像一个最单纯、最执着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骂他、损他、毁他,都可以,只要让他做这件事,他立即可以破涕为笑。 ----《文化苦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