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网上》经典语句
1、我一直坚信,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虚伪做作的娱乐明星,不是那些尔虞我诈的政客,不是那些昧着良心挣钱的企业家。而这个社会最不需要的,就是我这种没本事还天天扯淡抱怨的傻逼。
2、碰到一个认识的人,想一起聊聊天。她说自己去香港和希腊玩了,又买了苹果和化妆品。我不知道怎么回应,因为我很久没有出去玩和买东西了。我又说我最近思考了人为什么活着和出身的问题,她也沉默,因为很久没有思考这样的问题。此后再也无话。
3、优雅女人的美并不是一个框子,每个女人都可能成为她,她来自你的内心。但她却不是刻意学来的,停止表面的模仿,找到自己的内心,你就能够找到她。
4、一个富豪可以坦然的骑自行车、穿布鞋、喝粥,因为他什么都买的起。穷人却要努力去赢得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的不满只是因为无法选择,如果能轻易杀死敌人,你可能就宽恕了他,不屑去做。如果随时可以逃离,你反而更安于现状。
5、身处高位而平易近人,富而行善,是比较简单的。身处低处,要做到这点却很困难。
6、每天显得无聊或寂寞了,去找朋友一起吃饭和逛,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与人交往的需求,算不上是社交。
7、女孩们,你们失恋了,会找自己的好朋友吐苦水,然后在大哭一场,之后就又可以说爱了!可是男孩呢?他能找谁倾诉呢?他只能在没人的角落里,抽着烟默默的落泪,在夕阳下回忆曾经相爱时的情景,或许在回忆的瞬间里,才能感受到爱的含义!
8、以前我嫉恨那些有家庭背景的人。后来发现,原来人家跟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完全威胁不到我。所以,我转而嫉恨那些没有背景,但是能力强又肯吃苦的人。
9、基因是你给的,成长环境是你给的,社会阶层是你给的―还有脸埋怨自己孩子没出息
10、你若安好,去死可好
11、网上有两拨学生在激烈争论。一方认为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去旅游,去流浪,去支教,尽情体验生活;另一波认为业余时间应当用来学英语,考雅思,做实习,为事业做储备。其实,他们的业余时间都去上网了。
12、在发现自己不太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后,一部分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修改为“尽情地去体验,做想做的事情”,另一部分人改成了“努力,让自己不后悔。”
13、上了公共车,看见一个抱孩子的妇女,我主动让了座。她激动的说:“谢谢你!”我当时怒吓道:“先谢国家!”
14、从前有一个一事无成的人,看正能量看多了之后有一天终于顿悟,明白正能量就是坑爹,跟传销有什么区别?还是负能量真实,能够帮助他认清现实。从此他开始看负能量,他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然后,他还是一事无成。
15、为我所爱,我愿意牺牲
16、毛主席说过:做一天的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有钱人。
17、女孩子希望你有上进心,是想看到你做成事情赚到钱的结果,而不是态度坚决忙乎半天一事无成的过程。
18、我有位家境一般的朋友,一直觉得如果自己有钱一定会更幸福。后来他妈做婴幼教育发财了。快十年后我见他,问:现在你倒是有钱了,你真的幸福吗?他回答:爽翻啦!我默默地走开了。
19、有些人没有好的出身,聪明的脑子和善于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妄图通过单纯的努力获得成功,就和只靠面粉就想包出好吃的饺子一样可笑。
20、年轻的时候开始工作,不要只看薪水,特别是头三年,不要老比钱,应该看看学到多少东西,收获才是真,要知道头三年的年轻人其实不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充其量是个跑腿的份,就不要老想着赚多少钱。当企业HR给你讲这句话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十有八九是黑心企业。
21、风过花飞,斩不断的是对你无数的牵牵绊绊。没有人会知道,这种想念是如何的痛彻心肺,如何的将心彻底掏空,再无情的撕碎。你的身影总在心中飞,让我醉
22、我大学宿舍的一个女生,每天要花半个小时拌狗粮拿到外面去喂流浪狗。可她半个月才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她家是三线城市的工薪阶层。同学们都说她是爱心小天使。
23、在人流中,我一眼就发现了你。我不敢说你是她们中最漂亮的一个,可是我敢说,你是她们中最出色的一个。那欣长健美的身材,优雅迷人的风度,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24、以前每当有人问我‘为啥不买XX'或者'不去XX玩“,我都直说没有钱。但可能是我大方的态度产生了误会,让他们以为我其实是有钱才能自信地这么说。因此后来我改说;XX哪好啊,我不用不去是因为觉得不值,不适合我,并非没钱;我只是崇尚另一种风格的生活罢了。终于,大家由此洞悉了我的经济状况。
25、爱情开始时都差不多。但当两个人平淡到左手牵右手时,是加班挤地铁还房贷然后给他农村父母寄钱假期在屋里大眼瞪小眼,还是开小车朝九晚五住大房子周末采购装点自己的小家出国旅游,区别就非常大了。
26、我照着黑暗中男人的睡脸轻轻亲了下去,他哼了一声,翻了个身,掉床下去了。
27、所有抱怨社会不公和制度的人翻译过来只有一句话:请给我金钱,女人和社会地位!
30、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细腻敏感而且脆弱的年轻人逐渐在社会选择中被淘汰。在被淘汰前他们在SNS上振臂高呼: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