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伯庸名言
1、古人们认为,人类和大自然是紧密相连、须臾不可分的,并且这种联系和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不是无缘无故天降大旱、洪水导致人间歉收,或者天上打雷人间不孝子遭雷劈,而是人类不修德、不敬神才引来灾害,人间出了不孝子才引来天上打雷。尤其是普天下的唯一君主即“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那么天老子的意愿就会随时传达给儿子,而儿子的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天老子的各种异象。所以我们读历史书,经常看到只要哪儿遭灾了,皇帝就赶紧又是下“罪己诏”写检讨,又是节衣缩食停建楼台馆舍的。最不济,也得勒令他的主要助手,也就是宰相们辞职。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2、“综合这些说法,诸葛亮的住所应该位于古成都西南方向。” ----《文化不苦旅》
3、欲跨秦岭,必须走这五条通道中的一条,没得商量。于是这一场战争,不再是面对面,而是点对点,甚至可以说是变成了一场猜心游戏。诸葛亮的整个北伐策略,可以简单归纳为:“猜猜看我从五条通道中的哪一条穿秦岭?”而曹魏的防御战略,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何堵住这五条通道?”
谁能猜到对方主力的主攻方向,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不苦旅》
4、和人间世事不同,大自然是不会轻易变化的。秦岭之间的地势通路,区区千年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动。如果我现在去的话,大体和诸葛亮所看到的景色差不多。 ----《文化不苦旅》
5、当你排除掉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的即使再离奇,也是事实。 ----《古董局中局》
6、可越是风光,荀彧发觉离自己的理想越遥远。一门心思的隔绝汉室,一门心思的告诫雒阳系不要与曹公对抗,看似是出自爱护之心,可荀彧忽然发觉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名臣所为,反与史书中那些权奸越发相似。 ----《三国机密》
7、抱怨上司是与同僚增进感情最好的手段。 ----《风起陇西》
8、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去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为了一个事业着迷。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殚精竭虑,穷尽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并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文化不苦旅》
9、唯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只有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小的改进,或者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众所周知,魏国的技术储备不足以做到这一点,拥有成熟弩箭技术的只有蜀国。但这种敏感技术蜀国甚至不会告诉它的盟友东吴,遑论死敌曹魏。 ----《风起陇西》
10、我这一次出行,重点是考察山河形胜,以便更深入了解古人决策的背后动机。但一路看到朝天峡,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古人对地形的理解,而是他们面对自然险阻的勇气和坚忍。 ----《文化不苦旅》
11、开始的时候,如羽化登仙般快乐。刘协感觉自己正握着一支如椽巨笔,在一张白洁绵软的佐伯纸上挥毫作画。笔端蘸饱了浓墨,挥洒间汁液四溅,在光滑的纸面上留下斑斑印记。纸边娇羞地卷起,似要抗拒,却被强势地压直铺平,任凭长而坚硬的笔杆运转自如,横、撇、竖、捺、勾、回,每一画的笔势,都那么苍劲有力,力透纸背。 ----《三国机密》
12、我们同时回头,骇异地发现,小空姐推着一辆餐车从后舱工作间冲出来,那狭长餐车顶上还堆着许多锡纸包饭盒,饭盒在冰冷的空调里冒着蒸蒸热气,有如一辆蒸汽机车,车头还绑着一把小马扎,四支不锈钢脚如牛角般横立。
真亏她在这么短时间内准备出这么多武器……
我和刘挖挖缩着身子闪过,小空姐推着餐车往前舱冲去,所向无前,边跑边把炽热的锡饭盒朝尸王扔过去,恶狠狠地嚷道:“先生你要牛肉还是要鱼肉啊!你要面条还是要米饭啊!来杯咖啡怎么样!把手机和电子设备都关了啊混蛋!”英姿勃勃,有如一尊脖悬白云观开光金佛的王尔古雷女战神。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13、我拿起桌上的酒盅,双手举起,恭恭敬敬道:“付爷。我这第一杯酒,是为今天的鲁莽道歉。”然后一口喝光,又倒了一杯:“我这第二杯酒,是替我爷爷许一城敬您这位好朋友,这么多年,还一直惦记着他。”我再次一饮而尽。
我本来不大擅长喝酒,到这时候脑袋已经有点晕了,可我还是坚持倒了第三杯:“这第三杯,是谢谢您给我指出一条线索。这对我爷爷,对我们许家的名誉,至关重要。” ----《古董局中局》
14、西方讲究“君权神授”,中国讲究“受命于天”,两者虽然表面上瞧着意思差不多,不过具体操作起来区别可就大了。西方的神再怎么无形体无容貌,三位一体,终究有其实在的一面,而中国的“天”则彻底是个虚的概念。就好像“道”一样,虚无缥缈而又无处不在,仿佛《一九八四》里的老大哥,随时偷窥着君主的行为,假如君主做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这天就会刮风下雨打雷,或者闹点洪水瘟疫什么的;如果君主多做善事,老天爷自然阳光普照,天下太平。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15、我的一个朋友就要去草原玩了。作为内蒙人,我给她讲解了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比如当她孤身遭遇野狼的话,不要转头逃跑,人类永远没法和狼比速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原地不动,与狼的目光正面接触,死死盯住,不要移开,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这样会死的比较有尊严一点。
16、在那一瞬间,有的人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代;有的人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有的人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还有的人,想起了自己暗恋、初恋、失恋、移情别恋等诸多阶段的欷歔往事,大家都浮现出追忆的怀旧神情。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17、无聊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它可以稀释掉人类的一切情感。 ----《古董局中局》
18、鱼肠自幼在灵武附近的守捉城长大,没人知道他什么来历什么出身,只知道谁得罪了鱼肠,次日就会曝尸荒野,咽喉一条极窄的伤口。当地守捉郎本来想将鱼肠收为己用,很快发现这家伙太难控制,打算反手除掉。不料鱼肠先行反击,连续刺杀数名守捉郎高官,连首领都险遭不测。守捉郎高层震怒,撒开大网围捕。鱼肠被围攻至濒死,幸亏被萧规所救,这才捡了一条命。
张小敬心想,难怪鱼肠冒充起守捉郎的火师那么熟练,原来两者早有渊源。如果守捉郎知道,他们险些捉到的刺客,竟然是鱼肠,只怕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长安十二时辰》
19、《周易》的道路走不通了,那么中国古代还有没有别的相对比较形而下一点儿、比较好理解一点的宇宙论呢?是否有地、水、火、风那样比较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元素理论呢?虽然出现得晚了一点,不过还真有,那就是五行学说。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20、赶尸和做爱差不多,一回生二回熟,一开始战战兢兢觉得是多大的事儿,干得多了,也就不觉得紧张了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21、"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假意投降?"
"这件事我会判断!"萧规怒道,"就算是假意投降,现在周围全是我们的人,又怕什么?"
这个解释,并未让鱼肠有所收敛:"他羞辱了我,折断了我的左臂,一定要死。"萧规只得再次强调,语言严厉:"我再说一次,他现在是自己人,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鱼肠摇摇头:"这和他在哪边没关系,我只要他死。"
灵官阁外,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诡异。张小敬刚刚转换阵营,就要面临一次内讧。
"这是我要你做的第九件事!不许碰他!"萧规几乎是吼出来的,他一撩袍角,拿起一串红绳,那红绳上有两枚铜钱。他取下一枚,丢了过去。鱼肠在半空中把钱接到,声音颇为吃惊:"你为了一个敌人,居然动用这个?" ----《长安十二时辰》
22、讽刺的是,当正式战役打响后,却正是马谡导致了整个北伐战役的崩溃。这一次并不只是军事行动的失败,也是蜀国情报网的毁灭。三郡反正的时候,马谡出于炫耀或是急于求成的心态,一反情报工作低调的铁律,命令当地情报人员明目张胆地高调行事,而且动员规模十分巨大,用一位已经退下来的前情报人员的话来说,“那简直就是一次秘密情报人员搞的公开武装游行。” ----《风起陇西》
23、所谓“德性”,这个“德”就是指的道德,所谓“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可见咱们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在讲以德治国了。至于“性”,指的是属性。德性就是道德的属性,国家政权的属性。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24、这些杂志就像从前一样,居高临下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我还特意撕下每一期杂志刊登笑话的那一页,作为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明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25、其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多少烦恼,无非就是三个字:想多了。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26、音乐的力量缭绕在四周
这不是仇恨的力量
也不是沉沦的麻木
这是单纯的意志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27、陪媳妇待产,她疼得撕心裂肺,我抓着她的手直掉眼泪,一半是心疼一半是害怕,从没见过她露出那种绝望痛苦的表情 。等她生完推出来,已彻底虚脱。我没顾上孩子,先去摸她的额头叫她名字。真的,看到那段经历后,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争吵和不如意都微不足道,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爱护她 。
28、“喂,对上司撒谎可不是个好习惯呐。” ----《风起陇西》
29、做事奸邪纵然烧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30、这次文化不苦旅的主题是诸葛亮北伐自驾游,先简单地说说北伐中原的地理要素,算是个前置说明吧。详细的说明等我开车到了再讲,今天先说个大势。
从蜀汉建兴六年开始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口号,对曹魏发动北伐。对诸葛亮来说,曹魏的兵马不是最大的麻烦,最麻烦的是横亘在汉中和长安之间的秦岭。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秦岭就像是一面巨大的叹息之墙壁,极难逾越。
幸运的是,这面叹息之壁并不是完全密不透风,还留出了一些通道。这么多年来,秦岭山势未有改变,这些通道也依然存在,即使是现代公路,也不得不依当年的小路走向修建,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指引标记。 ----《文化不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