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豆瓣 9.3 分的纪录片里,那群人一年到头不肯回家,到底是为
Simple Clan Vol.866
你为什么住在你所住的地方?
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后文简称《我住》)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数百位普通人的生活中。
竹内亮,这位顶着一头卷发,脸庞上总挂着笑容的日本男人,就是《我住》的导演。
竹内亮
他们的生活,突破了日本和中国间复杂的联系与纠葛,历经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和分裂。
当扎根于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时,他们曾凭借怎样的理由选择此时此地的生活?
01
他是日本鬼子?不,是「文化双面人」
「小日本鬼子来了。」
那时是 2010 年,竹内亮正在长江拍摄纪录片,听到长江边的居民把自己叫做「鬼子」。
他对这句话感受到尴尬与不堪,即便鬼斧神工般的长江天堑近在眼前,他的内心依然充满纠结。
他没想到,竟然还有中国人对日本人抱有如此「古旧」和「本能」的看法。
竹内亮渐渐收起了那标志性的笑容,努力屏蔽「日本鬼子」这条不友好的信息。
滚滚长江冲击着竹内亮的内心和脑海,他想起 2007 年因为偶然机缘而第一次来到长江边的场景。
他顺着这条江的源头和流向,将脑中对于中国的印象碎片一片片地重组。
这片土地,俨然他心中的梦之岛。
「高仓健现在还好吗?」
高仓健
「山口百惠怎么样?」
山口百惠
如果这就是他们对日本的记忆的话,竹内亮一定会怀疑,这条雄伟壮丽的江河可能有凝固时间的威力。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居民们对日本的认知还停留在很远的过去,更现代的日本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不存在的国度。
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中国的年轻人,更现代和更有趣的日本是怎样的。
也因为这次长江三峡之行,竹内亮结识了演员阿部力,他将在日后成为竹内亮的好搭档,也是《我住》的一块「招牌」。
阿部力
02
《我住》剧组来到日本羽田机场,为了拍摄这一集的主人公,新津春子。
她是一个不起眼的女人,可能在任何场合都不起眼,甚至还会是遭到旁人冷眼的人。
她是机场的保洁员。
春子是一名中日混血儿,曾生活在沈阳的她有一个中文名,叫做郭春燕。
她穿着一身红色的制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800米长的机场大厅走道上。
同时,她犀利的眼神扫视着地板和墙角,寻找着任何一个被遗漏的垃圾。
1970 年出生的春子,在保洁这一行做了 22 年,她是羽田机场成为世界上最洁净机场的重要原因,春子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保洁员之一。
她 17 岁时来到日本,她坦言,自己是一个毫无归属感的人。
作为中日混血,她在中国的小学里曾遭到同学的欺负,来到日本后也受到了高中同学的排挤。
在日本结束学业后,她的日语很差劲,为了活下去,她只能选择做保洁员。
而这一做,差不多就过去了 20 多年。
她跑到摆放灭火器的角落里,把灭火器械上的灰擦了干净;她绕到楼梯脚,把扶手下端的几乎没人会去注意的边边角角,打理了一阵。
可为什么春子要留在日本并选择一直做一个保洁员?
春子坦言,热爱这件事本身是最重要的。
另外,她擅长于此。
在春子手上,保洁是一项充满技术要领的活计,而不是一种低级的体力劳动。
春子出了五本关于自己和保洁技术的畅销书,马上还会有产品专利。
可马上,这位 48 岁的女人脸上,出现了让人难以预测的表情变化。
她像是在笑,那笑容在继续,立刻,她咧开的嘴角像是刺进了悲伤的边界。
春子没能忍住,最终哭了出来。
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别人对她、对保洁员的轻视。
她想要证明,她的人生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清理垃圾,也能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充满意义的事情。
说完,春子守住了眼内的泪水,再度急切地回到 800 米的大厅走道上。
春子走远了,但她的身影十分明显,她是机场里唯一一个穿着红色制服的保洁员。
她右手臂上绣着一个徽章式的标识,这表明春子独一无二的身份:「环保师」。
03
这是东京一家 Live House 里的化妆间,四个年轻女孩正在为自己化妆。
其中年龄最大的她,叫纱利亚,是一位在东京工作和追求偶像梦的中国女孩,也是《我住》镜头下的另一名主人翁。
在前往 Live House 的路上,纱利亚坦言内心很烦躁,她预言晚上的演出会是一场「酷刑」。
她正在前往一个战场,那里没有她们组合的粉丝,而自己内心的忐忑也成为了面前最大的敌人。
这种不安伴随了她一天。
白天,纱利亚在公司里奔走的小碎步透露了她内心的紧张,她承认更多的是害怕,因为她从没在舞台上面向观众表演过。
她们组合的实力并不是很突出,但面对排练室的镜子和自家楼下的镜子时,纱利亚从没吝啬过自己的汗水。
她的执着更像是一种自然,慢慢趋近于人生目标的那种自然,而不是非得逼着自己去追求一个梦想的不纯粹的热切。
这场表演绝不是一次受刑。
过后,这个四人组合显然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这一刻,纱利亚算是触碰到了偶像的光环了。
一位戴头巾的大叔十分喜欢纱利亚,他说,纱利亚的未来是无人知晓和难以预计的,就像中国大陆那般广阔无垠。
她说来到日本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最重要的事。
纱利亚在日本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不悔付出的事。
竹内亮被纱利亚打动了,几乎哭了出来,他说: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她却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太令我感动了......」
当这位「地下偶像」转身走入了地铁站的下行楼梯口时,我们希望,也许某一天,她能成为走上地上的真正偶像。
04
竹内亮:梦想最好不要实现
竹内亮曾说,如果《我住》能播到 100 集,那么第 100 集的主角将是他自己。
如今,他兑现了这个承诺。
如果不是当年在日本遇到了来自南京的姑娘赵萍,竹内亮的命运轨迹就不会是这样。
竹内亮出生的那一天,是中日友好条约正式生效的日子,1978 年 10 月 23 日。
夫妻二人本生活在日本,有正式的社员工作,有一个孩子,生活的节奏十分稳定。
但为了长江所激起的那个灵感,竹内亮执意要来中国生活。
他苦苦哀求妻子,求了两年之久,希望二人回到她的家乡继续生活。
两年,赵萍被这个男人的坚定所打动。
他实在太执着了,这是他活着必须要做的事。
长江江水,猛然地撞开了他内心中紧封的石墙。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这就是竹内亮该做的。
他如此笃定地相信并付出着。
「《我住》,既是我追求的梦想,也是我献给你的情书。」
平时嘻嘻哈哈的竹内亮,第一次对着妻子吐露了内心深藏已久的话语。
竹内亮用幽默和轻松的方式,消解了文化间巨大而严肃的现实意义,他带我们走一个个普通人家中,挖掘最地道的真实。
一个人为什么要生活在那块土地,一定有着很深层的理由。」
这个深层的理由,终于问到了竹内亮头上。
他说,「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就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他慵懒地躺在背靠椅之上,保持着《我住》最核心的风格要素:随意、真实、有意思。
竹内亮希望,梦想还是不要实现的好,实现了的话,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他很坚定,跟其他任何时候都一样。
在《我住》的世界里,生活是简单的,现实中那些复杂的因子都被隔绝了。
对于那些真正在追求自己生活的人来说,生活本身就是梦想。
想看这部纪录片,在「简族」公众号后台回复 「我住」,即可获得观看地址。
· 简 · 族 · 星 · 标 ·
三步快速设置星标
▼▼▼
豆瓣 9.7 高分神作,一亿人哭着打分
请回答,2018
撰文:石久 设计:若兰
排版:石久 监制:简浅
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