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仁德上人 观念 深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仁德上人 观念 深意

2019-07-09 09:23:40 作者:仁德上人 来源:仁德法语 阅读:载入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更可怜法界宇宙菩萨怜悯众生的同体大悲心啊!善良无私奉献无余的父母,若有十几个儿女,就会牵肠挂肚的操碎了心。由此推想而知,佛菩萨把尽虚空法界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挂在心中,承认为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胜过万万亿倍。这样的慈悲无量无边的真实不虚的超世间人的情爱,我们如何才能理解感受亿亿万分之一呢?常言说,能给别人当儿女,别为他人做爹娘。养儿才知母恩大,做父母才知父母难啊!世间人的小心量,只关心自己个儿女,能做到无私心的奉献都不容易。何况佛菩萨是大心量,把尽虚空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装在心中、爱在心中、挂念在心中,这真是难上加难,以至于我们从无始以来就修行菩萨道,可就是害怕、难行、难忍、难受,宁愿逃避到六道去受轮回之苦,也不敢承担佛菩萨的工作责任义务。这都是自我的私心、小心眼、小心量带来的不良后果,怕自己去掉了我执,会吃亏上当,会受苦受骗。实不知,真正骗自己的正是我与我的私心杂念

  没有结过婚、生养过儿女的年轻人,不懂得做父母是什么味道,成家后又增加一层恐怖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担心提心吊胆,唯恐怕自己当父母做的不合格,可在现实生活中,一旦真的有了儿女,也不用任何人教,也不用去培训学习怎样去关心爱护宝贝的儿女,在不知不觉的自然中就会生出来一颗无私、无我、无求、自然关心爱护的慈爱之心,甚至自己都不明白这一种无私无求、不能自控的慈悲之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从前见到别人的孩子,虽然也喜欢,但发不起自然的一种诚爱之心呢?不光人类是这样,就连禽兽、鸟虫、小动物都懂得爱护自己儿女。这种关心爱护不是学来的,是自然表现的,是本来具有的天性。有的父母为子女心甘情愿地去吃苦受罪,甚至去死,也毫无怨言。而父母最伤心难过的正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女,得不到幸福快乐,受到了危害,造下了不应造的罪业而受报、受苦受难时,父母这颗难以自控的自然慈悲心,就会牵肠挂肚、肝肠寸断,心中总在想,把儿女的这些罪业、果报,让自己来受,让儿女得到快乐自在。儿女身受痛苦折磨,父母心受痛苦折磨要比儿女所受的折磨难过大几千倍。假设若果报可代替的话,十对父母有九对九是心甘情愿为儿女受报的,所以才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才知道这个心。

仁德上人 观念 深意

  深意

  众生与佛性本同,差别只在我念生。

  妙用身心空无我,众生与佛性平等

  心佛众生无差别,离心求佛妄念生。

  自心本性知是佛,不认灵知名众生。

  众生诸佛是假名,灵知无佛无众生。

  众生烦恼求佛觉,只因着有才求空。

  佛性空有本不二,灵知无凡更无圣。

  凡圣分别妄心出,善恶皆由妄想生。

  回光见性认灵知,灵知是佛无众生。

  认知众生全是佛,是佛灵知起妙用。

  妙用身心空无我,全心全意利众生。

  众生诸佛本不二,众生成佛须见性。

  佛家歌

  名利虚荣皆是祸,执着不舍难解脱

  扪心自问看一看,还有多少不肯舍。

  舍身舍命再舍我,全舍全放不执着。

  只要一点放不下,必定轮回烦恼多。

  世出世间全放舍,化空心中我我我。

  只要我我有所求,必定生死出头

  只要心中有牵挂,粘粘黏黏放不下。

  只有彻底全放下,只有放下愿力大。

  细看自心还有啥,只要有我放不下。

  名闻利养全要舍,好心善心空无我。

  一切心念无所有,心中有谁要牵挂。

  成佛并无神秘处,彻底放下到佛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仁德上人 观念 深意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