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万历十五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读《万历十五年》

2016-04-29 作者:书村野丐 来源:书村野丐原创 阅读:载入中…

读《万历十五年》

  提及其他书籍,说“如雷贯耳”多少有些装腔作势的奉承,如果用来描述《万历十五年》倒是名符其实。黄仁宇及其他的《万历十五年》已经在耳边被念了若干年,一直很奇怪这到底是部什么天书。偏居边陲,书店里的书服务芸芸大众,难得有分量和对口的。

  网购别的可以,购书总觉得有些欠妥。到书店翻翻看看,仔细挑选、斟酌,自有买书的情趣。当今出版物泛滥,缺乏严格审核,欺世盗名、东摘西抄、拼词凑句出来的书彼彼皆是,不翻开看看极易被忽悠。很多名家成名后更是缺德至极,胡编乱撰,重数轻实,愚弄读者

  边城的书店实在没什么可买的,但早已嗜书成性,不读点书就憋得慌。饥不择食,就买了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也想见识见识这本声名远播的大作。才翻开扉页,就吓了一跳,自三联一九九七年印刷以来,截止二零一五年三月,共印刷了四十次。

  在自序中读道“当时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实录》,此书为明代史料的渊薮,自然在所必读。全书一百三十三册,又无索引可资利用,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在教书之余每周阅读一册。这一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就花去了两年半。”“此书自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七年”。

  读到这些句子倍感敬畏,为了写一本书览阅完一部一百三十三册的著述,而写作竟用了七年。相比较现今大部分大陆学者,写本书往往只需几个月,寻章摘句,东抄西袭,通读全书难见作者观点。靠炒冷饭,一个观点、一种看法反复出现在不同著作里的,也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名气大了之后出版一本书,自首至尾,只有序言、落款、后记是署名作者亲自写的,其他全部由所带学生代劳。大学时的一位教授就曾反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某本教材虽署名他的老师(一位知名北大教授),但实质上全部由他们师兄弟撰写。

  当今中国学术、写作早已踏破道德底线,下滥不止。学术无道德,抄袭、作假不断。各种“知名专家”“著名学者”充斥大街小巷。专家学者遍地是,偏偏把学术整没了。泱泱专家大国,一年到头难见几件、几篇撼动世界同行的发明、创新或学术文章

  前面闻讯,知网同北大终止合作,原因是知网要求的年费太高,北大需要再考虑。瞬间,各高校研究生怨声载道,纷纷表示没有知网难以写论文。知网确实是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查询、索引平台,为论文写作提供不少方便。但黄仁宇刚好证实没知网就无法写论文是不成立的。

  无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文学创作,优秀的作品总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构思、沉淀。学术与文学都需要长期坐冷板凳,板凳都没有焐热就想出成果,无异于异想天开,但偏偏众人就乐此不彼。先不论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写得如何,至少他的这种治学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序言中另一句话让我回味许久。“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而每一个皇帝又都是一个个人。”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职位,当然就有相应的职位要求和评价标准。但是皇帝又是不可以选择的,或者说选择范围极其狭隘、选择过程极其被动的。

  作为职位的皇帝和皇帝个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除了每个朝代的开创者以外,继承者往往别无选择,朱棣之流除外。不管继承者乐不乐意、反不反悔、能力几何、作为多寡,上去了基本就是终身。像海昏侯刘贺从诸侯到皇帝、再从皇帝到诸侯的极罕见。

  作为职位的皇帝对个人的皇帝有着极高要求,历数千古帝王,绝大多数继承皇帝只具中人之资,出类拔萃的只是少数。为了确保江山社稷在这些平庸的后辈手里能保持平稳,不至易主,统治集团自然而然的形成繁杂的宗法、成宪,守成就能保住江山。

  作为个人的皇帝一旦登极九五之尊,除非自身强大到足以改变规则,否则就只有受限受制的份。自身不够强大,又不愿受制成宪,就只有消极抵抗。时运好点,鬼混几年一命呜呼,把接力棒交给后人;时运不济,玩废江山,杀戮四起,社稷易姓更主。

  全书七章,分别讲述了万历(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全书讲述的居然是六个老男人,那些缠绵悱恻、卿卿我我应该是看不到了。不由想起另外两部都是男人的作品,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电视《士兵突击》。

  对万历皇帝没有太多印象,他属于中人之资,小时候一直被皇后和元辅张居正挟持。长大后,他也曾想要励精图治,立志做个好皇帝,但不久就发现他手下这帮鸟人老是和他做对,他还奈何不了他们。他偏袒心爱的女人封个贵妃,那帮鸟人就四处嚼舌头,颇为不爽。

  他尊敬的元辅张先生死后,被他手下的那帮鸟人撕逼。他一再示意差不多就够了,毕竟有段仿若父子的恩情,停手吧。可是那帮鸟人根本不听他的,像一群疯狗不停狂吠。果不其然,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从张先生那里死牛烂马的刨出了很多脏东西。

  万历直接傻眼了,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受这个现实。他尊敬的张先生,曾今在他心里是如此崇高,信任到大小国事全交给他打理。完全想不到这位表面光明磊落、勤俭正派的精神丰碑也玩阴的,也无耻、也荒淫、也腐败。万历的信仰从此崩塌,没有什么再值得他相信

  到了立储问题,群臣依旧和他做对。万历发现他玩不过手下的那帮文绉绉、满口仁义道德的臭流氓,虽然惹不起但还躲得起,他就采取消极抵抗,但他又没气魄玩到像他叔祖正德皇帝的程度,注定只能窝窝囊囊等死。他是个普遍性的皇帝个人悲剧,被群臣玩废了。 (职场励志小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张居正在大明朝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算得上是世不又出的能臣,他手里的一条鞭法更是响彻历史。虽然权倾朝野,嚣行一时,最终也玩不过同僚,一样被撕个粉碎,还来了个秋后算账。对于这位能臣,我却始终好感不起来,不知是受作者误导,还是心近他的同僚。

  倒是莫名的赏识申时行,这位默默无闻、左右逢源的首辅。他的恩人张居正,站着是足以洒下荫佑的大树,恰逢其时的倒下成了最好的镜子。他上台了,张居正是前车之鉴,他又熟知他的皇帝学生性情,也吃透了文官集团的心理和伎俩,也认清了无可更改的现实。

  用‘识时务者为俊杰’来形容申时行是极为妥当的。虽然通常说来有种投机倒把、见风使舵的贬义,但当一个人无力扭转大局、无力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又非想有所作为,识时务是唯一出路,不然还能怎样?

  申时行的不愠不火、左右逢源就像是一剂滑油,不断和稀泥,调解、缓和、润滑文官集团内部、与皇帝之间的摩擦。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和申时行很像,论资排辈时局中都不算最好,但都是最棒的润滑油,当蒙哥马利、巴顿的上司,也不容易。

  对海瑞,我实在没有太多好感,固守成规、戒律森严、自以为是、骄狂自大的读书人,总以为自己占据着律法、道义的至高点,总标榜正义的化身。只是写写书、讲讲学、喝喝酒、骂骂娘倒也罢,一参与政治,非搞得鸡飞狗跳不肯罢手,吃力不讨好。

  看谁不顺眼,就破口大骂,哪天活该对方倒霉垮台,到因站对了队,借着风口飞起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虽然被标榜、被尊重,但没人愿学习、效仿。屈原、李白之流,闲来发发牢骚也罢,如果真能博得一官半职、身居要位,则一定会搞得民不聊生。

  戚继光和申时行是一类人,他清楚时局,清楚很多现状不容改变,要想做出点成绩就只有充分整合、利用好仅有的那么点点滴滴资源。充分整合、高效利用,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张居正是他生命里的贵人,他也没有错失这样的机会。成也萧何败萧何,最后因张被罢免。

  机会来了,不抓住,也许一生都将错过。抓住了,就足以轰轰烈烈大干一场,扬名立腕、彪炳史册。可是机会总是人给的,不太靠近人就没机会,太靠近了当人身败名裂时又必受牵连,甚至殉葬。适度,永远只能是假想或理论值,现实里没有。

  李贽按理说来,应该是和我距离最近的,中国哲学史里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在这本书里,我和他的距离始终隔着十万八千里。总觉得他是社会逼迫、及其自逼结合下的作践产物,让人有些怜悯,又有些憎恶。

  他骨子里深深地固着着儒学伦理,又不堪忍受程朱纬戳后已成定格、不容思想自由呼吸的现实,内心隐隐有些觉醒,又被骨子里的固着给牢牢禁锢。似醒非醒,迷迷糊糊,想背叛没方向,想逃离没出路。传统还在紧紧束缚着他,不自然的发生了场畸形裂变。

  如果说之前和以后是两个世界,那么其间间隔着一堵墙。他已感受到了以前的窒息,也有了穿越的躁动,但又摆脱不了昨日、看不见明天。一通糊打乱撞,走进了穿越之墙,却被固着死死缠绕,挣扎不脱,死在了墙里。

  附录是万历与申时行的两次召对记录,得以亲自阅读皇帝与大臣的对话,感觉有些兴奋。言语间,感觉万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蠢,不说禀赋过人,至少也是中人之资,对答如流,有困惑,有疑问,有不满,有责备。感觉皇帝确确实实是个人,即不是神,也不弱智。

  写到这里,发现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申时行、戚继光这种投机倒把、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政治人物,在以往往往是被我鄙视的,但在书里却无不赞扬。海瑞、李贽这样的知识分子、文人,明明是和自己最接近、最像,偏偏遭到自己的唾弃。恍然间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是不是知识分子放到现实社会里,都会一定程度的自我唾弃、想脱离这一阵线,或者说意识到同类、自身的缺陷?有种自贬、自孽、自弃的倾向。还是悄无声息的落入到作者安排好的陷阱,身陷?踵鸲?蛔灾?

  这和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方鸿渐很像,那明明是一个到处有毛病、无不讽刺的角色,可是每一个读书人,乃至每一代知识分子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正是这部小说能够一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身在曹营心在汉,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也是知识分子的本色吗?

  自贬、自弃的自我分裂特别有趣。这本书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前后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类似字量的书最多一周就能结束。之所以速度如此之慢,和这本书的不伦不类有关,小说不像小说,学术又不够学术。当做小说来读,太乏味、太严肃,没有太多的小说因子。

  把它当学术著作来读吧,又缺乏明确的推理逻辑和前后必然关联,不够系统。表述也是拉拉杂杂,涉及方方面面,泛泛而论,不够精一。说不是学术吧,在某些章、某些内容上,作者又着实下了翻功夫,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这不但让出版社为难,也让读者为难。

  都是写几个老男人,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比起来,却又明显不一样,后者小说因子多、可读性强,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历史男人间的悲壮,当然学术因子就明显不如前者。

  如果按刚下笔时候的思维去写,本篇读书笔记字数可能会超过原著,想想都后怕,不得不做思路调整,大刀阔斧的进行斩杀,让它彻底精简下来。被掐掉的部分,等稍后有时间,构思更成熟,会以其它文题另述。这么一本书,能写的太多,本记只做大致梳理。

  丙申三月二十三

   写于家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万历十五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