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村何时不再自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村何时不再自卑?

2016-11-07 作者:万家灯火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村何时不再自卑?

  闲暇时回到农村老家小住几日,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很落寞。真正走进村庄,才意识到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虽然生活全球化了,虽然电视、网络,各种信息都以同步的速度抵达到了这里,但是,在精神上,这里依然贫困,乡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依然很远。一幢幢贴着明晃晃瓷砖的高楼在村边地头林立,却无人居住,屋里还是用了几十年的旧家具,床上随处散落着旧衣服。许多人用一年的血汗钱赶紧买回一辆哪怕一年只开一次的明晃晃的汽车,或者只是停在院里装点一下门面,满足一下虚荣心。年轻人以拥有一个苹果手机为荣,女孩子一进城就把乌黑油亮的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年轻人回家几天就会想念城里的霓虹,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

  打工潮把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席卷一空,成千上万的农民春节前后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等待,在风雪里吹着,在广场上蜷缩着,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幸福、渴望?焦灼、愤怒?对于那些打工者而言,一年之中仅有的几天相聚、几天轻松也是如此的艰难,对于遥远的村庄而言,那也是一年中仅有的热闹、充实、满足的时刻。

  义务教育终于得以实施,农民再不用为交书杂费而发愁。但是,当真正可以轻松上学的时候,孩子上学的热情、农民让孩子上学的执著却不如以前了。中小学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地缩小,这固然有人口减少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与乡村文化氛围的淡薄有很大关系。小孩无心上学,觉得到十几岁出去打工就可以了。这形成了一种矛盾状态,农民拼命打工挣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孩子却往往不想上学,希望更早地走进城市打工。曾经传出悠扬上下课铃声的农村小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锐减,乡村小学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村庄文化氛围的消失,一种向上的精神的消失。

  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敞圃,把酒话桑麻”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荡然无存。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么就是朝着穷途末路狂奔了,会被人嗤之以鼻。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诗意世界。

  那个时候的乡村多么自信,听听豫剧《朝阳沟》里的唱段就知道了:“老嫂子你到俺家 ,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 。你到家里看一看 ,铺的什么盖的什么 。做了一套新铺盖 ,新里新表新棉花。吃穿不用她粘手 ,现有巧真俺娘俩 。老嫂子你放心吧 ,婆婆不会难为她 。一天到晚有开水 ,茶瓶暖壶有俩仨”。 城里来的知识青年银环不认识农作物,不会干农活,闹出许多啼笑皆非的笑话,栓保充当了她的导师:“那不是蓖麻是棉花呀 ,它不是荆芥是芝麻 。希望你到咱家 ,知道啥再说啥 ,别光说那外行话 。街坊邻居听见了, 不笑出眼泪也笑掉牙”。不认识农作物,不会干农活,是要被村民笑话的。如果你出生在农村,又生长在农村,你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中,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村头大槐树下的午饭饭场中,在下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乡亲们的幽默、智慧无所不在。那不时发出的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为沉默的村庄增添着一份生机和活力。(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从什么时候开始,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他们的自信与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网络上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向他们暗示着,那种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

  中学生已经无法理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世界最庞大的旅游团总是潮水般地朝着幸存的穷乡僻壤涌去,朝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剩水残山涌去……过去,我们“落叶归根”,我们“衣锦还乡”,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一直有一种困惑,也许,现代并非都是好的,都是适应这一片土地的。难道乡村就一定要按照全球化的模式来发展?这种“熟人式的”、“家园式的”乡土文化模式,为什么一定要被“陌生人的”、“个体式的”城市文化模式所代替?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

  回望历史,农耕历程恰如一首厚重磅礴的歌谣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间流传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画了读书人对积极人生理想追求

  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事实证明这一技术知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经济安全稳定增长、协调平衡增长、持续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不能理想化。不能一讲新农村,就给农民在脑子里勾画一个欧式别墅,蓝天白云,出行有车,干干净净,这样一种模式叫新农村,这容易理想化。理想化带来的问题是急于求成,我们在农村工作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理想化。譬如说五八年的人民公社、大跃进,甚至文化大革命,都是理想化的东西。用理想化的东西代替现实,容易带来绝对化,带来一刀切,带来形式主义。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从理想化派生出来的。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度和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我们的后代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盛夏的村庄,蝉儿在浓荫间嘶鸣,庄稼在地里拔节生长,村庄安静的像一个童话,只是缺少了人气与活力。我在想:什么时候村庄不再自卑,找回曾经的自信?有没有可能,农民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的生活?什么时候他们不再在城市人拒斥冷漠的白眼中讨生活,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城市里获得生存的空间,夫妻可以团聚,子女可以入学,他们也可以享受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等这些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这一天,离我们还很远吗?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