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村里唱大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村里唱大戏

2016-11-15 作者:万家灯火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村里唱大戏

  “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拉闺女,叫女婿,宝贝外甥也要一起去……”,从我记事起,村里在阳春二月就会唱大戏,不知道唱了多少年,只为我淳朴善良的乡亲在清苦的日子里寻一些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过完元宵节,年才算正式过完了,家里该吃的能吃的好东西早已吃的差不多了,正月十五挑的纸糊的红灯笼也被父母高高挂起,于是,小孩子就开始扳着手指盼着一年一度的大戏。在望眼欲穿中终于等来了拉戏台服装道具的冒黑烟的拖拉机,村里的青壮力劳力齐心协力把戏台搭起,小孩子围着戏台欢天喜地的做游戏,常常忘记了回家吃饭,直到在大人的千呼万唤声中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去。

  戏台终于在村中央高高的矗立,但学是不能不上的,只好背上书包不情愿的向学校跑去。戏台离学校很近,上课时那铿锵的锣鼓声就会隐约传进耳朵里,弄得孩子们一个个人在教室,心却早已飞到了会场里。在度日如年中,终于等到负责打铃的李老头蹒跚的向办公室走廊下锈迹斑斑的铁铃走去,学生们像开闸的洪水向门口涌去。李老头好像故意急一急我们,拉着铃绳迟迟不敲响,只得又嘻嘻哈哈自嘲的跑回去。还没等坐稳板凳,那世间最美妙的宛如天籁般的放学铃声终于如期响起。学生们你推我搡不顾看麦田人的大声呵斥抄近路向会场跑去。

  气喘吁吁跑到会场,发现戏台上锣鼓铿锵,会场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我的乡亲们都脱下了臃肿难看的棉衣,换上了轻便漂亮的春装。熬过一个寒冬久病不出门的老头老太也被孝顺的儿孙搀扶着出来了,前排的最佳位置是留给他们的,大姑娘小媳妇穿的花花绿绿,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手里还不忘织着毛衣,纳着鞋底。

  那时的我不喜欢唱的声嘶力竭的黑头红脸,也不喜欢一字字都要誒半天唱的泪水涟涟的青衣,只喜欢看鼻头上抹一块白粉诙谐俏皮的小丑,只喜欢看莲步轻摇伶牙俐齿的小丫鬟。可是。小丑与小丫鬟毕竟只是小角色,出来一会儿就下去了,我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兴味索然。(文章吧 www.wenzhangba.com)

  这时,最吸引人的就是会场上卖的各色美食了,那煎的焦黄油嫩的水煎包,那蓬松洁白的棉花糖,那洒满密密麻麻芝麻刚出炉的烧饼都让我馋涎欲滴。妈妈给的五毛零花钱都攥出汗来了,还不能决定到底该买哪一样。最终看中了红艳艳的糖葫芦,小心的递上一角钱,左挑右捡,直到卖糖葫芦的爷爷快不耐烦,才挑了一串自己认为最红最圆的。拿在手里,先不吃,仔细端详一番,看够了,用牙齿小心的铲下一小块,让它和唾液充分混合,慢慢享受食物进入食道的快感。一串糖葫芦能吃上老半天,吃完后,再用舌尖在嘴四周扫上一圈,那美妙的甜香味儿就在嘴里久久不散。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到戏快结束的时候,儿孙辈就会为家里的长辈端上一盘用鸡蛋煎的水煎包或者几个炸的金黄油亮的糖糕,长辈们用仅剩的几颗牙齿细细品味着晚辈的孝心,再多的不满和恩怨也会烟消云散。

  快乐时光总是流逝的很快,曲终人散,五天的大戏很快唱完了,戏台被拉到另一个村庄,继续上演流传了千年的古戏。小孩子望着空空的会场,看着满地的花生壳、瓜子皮、甘蔗渣,怅然若失,那是童年的我第一次体会到繁华热闹落尽后的苍凉与忧伤

  日历不停的翻,这个世界早已经沧海桑田,谁还会望眼欲穿的期待乡村的简陋戏台上上演好戏连台。汹涌而至的打工潮把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席卷一空,即使唱戏,台下坐的也全是老态龙钟的白发老人,他们是戏曲最忠实的听众。寒冷的冬日午后,我敲下这些笨拙的文字,暖意萦怀,那铿锵的锣鼓声仿佛又萦绕在耳边……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村里唱大戏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