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他自己走路
晚间一小时的发呆,让我的思维定格在与儿子的交流问题上, 儿子从小去国外读书,相对来说,受的是西方文化的熏陶, 我虽然也较尊重他的思想和理念, 但是对于渊源博大的中国古文化之根,那是绝不允许他忘怀的。
我们是华夏子民,是龙的传人,必需要有我们的民族感和自豪感!
发呆后我决定了要改变一下我和儿子交流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因为在以往和儿子的交流中,我习惯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方法。 所以儿子给我的这种交流方式定义为……妈妈召集开会了。
他不认为是交流,而认为我把工作中的一套模式搬回家了, 甚至于还会调侃我:
妈妈在外面的领导作风在儿子身上的再显——够呛! 我每周都必须要上一次政治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课——厉害! 我必须每周作一次思想汇报和生活台词理念的汇报——时尚!
细想儿子的调侃言语不无道理,现代孩子主张的是和父母平等交流和沟通, 而不是家长式的交流,这样孩子在交流中往往不会和父母交心。 今天一大早,我便驱车和儿子去了郊外, 想尝试一下我的换位思考交流的结果(经典人生格言 www.wenzhangba.com)
这次收获是我历次发呆后所产生的一次最丰厚的收获。
我和儿子走进了郊区的农田, 让他手捧一撮泥土放在鼻下闻一下泥土的芳香, 让他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大地的抚育,什么是人类的根。 儿子随口念了一首范成大的夏日田园小诗。
我当时的感觉特别高兴,这是他自己对大地的体会和对农耕的感悟。 远远胜过了我的说教之教育。
继而我又和儿子一起探讨了大自然的奇妙之话题, 呵呵…。他的兴趣可比我高了好多, 我感慨之余意识到儿子长大了,已经不是一个靠我扶着走路的孩子了, 既然他已是成年人了,我真的需要放手让他自己走路了。
这就是中国父母最大的悲哀,认为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 而全程跟踪他的人生旅途,殊不知是毁了他的独立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