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叱咤快乐时代
每年1月1看叱咤,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情意结。虽然近十年以来的商业电台越来越“商业”,对叱咤“专业造马、数字游戏”的批评越来越多,但是对比于其他三台颁奖礼明目张胆的杯葛及分奖,叱咤似乎仍在死守香港乐坛的最后一道风景线。光凭这点,笔者今年实在不愿意再去批评这个依然在努力回报好音乐的颁奖典礼。
今年的叱咤的确亮点不少,奖项上既有对小众歌手的扶持(ToNick凭《长相厮守》获得叱咤十大及我最喜爱的歌曲),有推陈出新(力捧卫兰接棒女歌手金奖),也有致敬(李克勤首夺男歌手金奖),算是保留了一贯以来商业电台积极推动乐坛的初衷。唯一遗憾的就是,在平衡唱片公司的同时,侧田成为了牺牲品。正是因为叱咤致力于推动乐坛的初衷,所以这个奖座依然有公信力,依然值得歌手就算捧蛋也愿意坐足5小时。
一座“叱咤乐坛组合金奖”,可以使得LMF从异流晋身主流;一座“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组合”,可以使得乐迷明白用心唱好歌的at 17是可以击败Twins的;一座“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歌曲”,可以使得大家明白我们是有权去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不管是《撑起雨伞》,抑或是《年少无知》。叱咤30年,依然创造更多传奇。如果5年前笔者跟大家说5年后的我最喜爱的女歌手是方皓玟、我最喜爱的男歌手是陈柏宇,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痴人说梦,但是,叱咤就是有勇气、有胆量成就。
当晚另一个亮点,也是笔者认为最精彩的,就是表演环节。一个以overrun闻名的颁奖典礼,居然可以从中插入三段合共长达30分钟的表演,足以证明叱咤以音乐为先的初心照旧不变。开场的band show率先玩起摇滚,而背着结他的谢霆锋更是将摇滚本身独特的叛逆不羁最大化,这一环节是向乐队致敬。
中段的十六人大乐团是向唱作人致敬,同时也是展现最多曲风的一段,有Dough-Boy的hip hop、有侧田的R&B、有卫兰的爵士风、有林奕匡的萨斯风、有王菀之、冯翰铭等音乐人的crossover。整段表演绚烂艳丽,既是一次难以忘怀的音乐体验,也是叱咤尊重包容各种不同风格的体现。
最后一段,同时也是感受最深的,是陈奕迅、林海峰和何秉舜的“叱咤快乐时代”,这一part既是对陈奕迅的致敬、对歌手的致敬,更是对我们港乐迷的致敬、对叱咤30年回忆的致敬。“长路漫漫是如何走过”,看着片段中青涩的陈奕迅,听着林海峰关于青春的旁白,笔者突然明白到,广东歌的价值本来就是替我们唱出所思、替我们创造回忆的。对社会不满,我们可以高歌《鸡蛋与羔羊》;情路不顺,我们有陈奕迅杨千嬅的治疗;坚持小众,我们有王菀之方皓玟的勉励;若取向不同,我们有黄耀明何韵诗的同行。因此,当叱咤30周年的片段回放的时候,我们怀念那时候的陈奕迅,怀念那时候的叱咤,怀念那时候的香港乐坛,甚至怀念那时候的自己。广东歌不仅记录了时代,还记录了我们自己。
感谢叱咤,愿意花10分钟,为我们延续对广东歌美好的念想,而我们港乐迷也愿意,再花30年,去见证下一个属于叱咤、属于香港乐坛,更精彩绝伦的30年。
文字/ CyrusLee
美术编辑/ 阿布
(这是盏搞音乐的第1189次推送)
2017叱咤乐坛卅·为明日回忆2017年香港乐坛的这几首999+,也是你的心头好吗?at17:回到三分钟前,那时我们穷的只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