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钱币的不需要懂钱币,是浮躁之纠,还是炒作之祸?
(清·五帝钱)
问我钱币以何入门?
我说应该选择清钱或是宋钱,从普通的玩起,慢慢积累泉识和功力。
豪哥选择了清钱,因为清钱看得懂,也因为清钱入门不难。
(乾隆·背)
比如花钱的真假,又比如顺治的行情...
我们再次相遇是在年末的一次交流会上,他开着中级车,抽着中华烟,看来小有成就。
我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事业有成啊。
他一边颠着腿,一边说“没什么,一直在鼓捣清钱和苏花罢了。”
“花钱两年涨了五六倍,清钱也至少两三倍了,千万别玩冷门,不来钱,没意思。”他与我推心置腹。
(康熙)
从聊天中我发现,
他虽然不知道山鬼的面文怎么读,
虽然不知道同治和咸丰谁前谁后,
更不知道康熙二十局是哪二十局,顺治五式是哪五式,
可是那又怎样,
他可以什么都不懂,照样是别人眼里的老师,清钱大佬,
(清)
他说:“揭露圈内现象不用太犀利,大家发财岂不更好?”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在玩清钱。
他们在圈内都有头有脸,有影响力,有号召力。
有些人看不上我这样的货币史拥趸,也没有共同话题,最多也就是照面之情,
也有些人亲如兄长,也支持我的文章,也会抽时间和我坐一坐,聊一聊文章和钱币。
前辈会跟我说:“你文章涉及的钱币还是冷门,多写写清钱,炒一波行情,大家都受益。”
前辈还会跟我说:“你文章还是太过犀利,清钱火热是好事,如果你能跟我合作(推广他的钱币),大家发财岂不更好。”
我尊重前辈的意见,但是我一不靠平台卖钱币,二没忘记自己的初心,
我们为什么喜欢钱币?
真的只是因为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暴利?
(清钱)
他说:“你的眼光不行,若是当初买花钱,现在还愁没有钱?”他说清钱只涨不跌,花钱买到赚到,
我说玩钱币还是得看历史,究形制,
两年时间,他陆陆续续买了十几个花钱,我则是历朝美品都在涉及。
再次相遇时,他跟我说:“你的眼光不行,若是当初都买花钱,我们早发财了。”
(清钱)
他说的没有错,他的十二生肖,当初600来的美品,现在要卖3600。
他的山鬼八卦,当初800来的,现在要卖6000。
他的顺风大吉一本万利,当初2000来的,现在要卖10000。
他的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当初3000来的,现在要卖13000。
虽然他现在仍在混地摊,还在用借呗,
虽然他要卖的价钱,至今没人接盘,
但是他很看好这一块的行情,并且矢志不渝。
(清)
彪子就建议我,买俩顶级的苏花,或者买上十几个罗汉,
我说算了,我还是给朋友买点两宋的名誉品吧。
彪子笑我没眼光,我也笑笑不说话,
(北宋·大观)
他说:“玩钱币资源为王,懂钱币没有卵用。”前几日身边一个明钱大佬,一时心血来潮,要摆拍他顶级的明十帝。
还特地打电话问我“万历和天启哪个在前,弘治和嘉靖哪个在后。”
毕竟他也不想发朋友圈时沦为笑柄。
(明清)
身边一个币商朋友,一时脑热买了点徽宗名誉品。
他长期经营清钱,从未接触过宋钱,他心里慌,毕竟没销路还压钱。
可是转过头去卖,二十分钟工夫,照样挣个了千儿八百。
(北宋·徽宗)
我还特意提醒他,这个东西好歹一千多,吃个药可不值。
他无不得意的回我,已经卖掉了,还挣了300。
(历代)
明钱大佬不知道钱币的铸造顺次,
不玩宋钱的人第一次买徽宗名品,
买到假钱的人不究真假再去转卖,
他们照样在挣钱,照样为人敬仰,
那天和朋友聊到这个,朋友长叹一声:
“玩钱币现在资源为王,你有货源有客户就行,不懂钱币照样挣钱”。
我竟无从反驳。
(南北朝)
卖钱币的人不需要懂钱币,
卖钱币的人热衷于炒行情,
只要有资金,有魄力,哪怕什么钱币知识都不用懂,都可以为人师,为前辈。
(南宋·绍兴)
有时候在一些学术群里,我也懵逼,
我只能默默的做笔记,然后记在心里,
身边一个玩花钱的朋友跟我说:“玩了花钱才知道,花钱最有文化。”
我只知道,中国的钱币文化,至少是3000年!
......
本文图片由
大象,毗陵漢少,笨笨,任双伟
许宁,Wang我,吕星,pain gau 等人提供
支持的粉丝们可以点击一下
品一会得到0.1元的广告分成
多点无效哦!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钱币
因为你连“品一藏泉”都没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