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路:交锋与真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王路:交锋与真假

2018-03-13 12:15:09 作者:王路 阅读:载入中…

王路:交锋与真假

  1、

  有天晚上,我在房间手机,我爸在客厅帖子。我听见他跟我妈聊什么,聊了好久。去吃饭时,才知道他聊的是帖子讲的,某名人家属的生活。他谈了很多看法

  我觉得不大靠谱,问他在哪里看的。他把手机递过来,我看了两眼,说:假的!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不是正规的号,没有来源,开头就把人名写错,肯定是假的。

  他不说话了。平常晚饭他喜欢喝点儿小酒,边吃边说话,比谁吃得都慢。那天,因为他谈的故事,被我一句“假的”否定掉,他也没什么可说的,酒也没喝,很快吃完了。

  回到房间,我想,其实真假是很复杂的。

  什么叫真,什么叫假呢?有些事情是真的,但其中有假的地方。比如某个细节张冠李戴,或者夸张了。依据假的故事,也未必不能得出正确观点。《庄子》的寓言,很多是假,道理却能给人启发。有些故事,虽然是假,假中有真。像《天龙八部》里,段誉跟着阿朱阿碧坐了半天船,下来后,躲到大树后面撒尿。《天龙八部》当然是虚构的,段誉也是假的,但撒尿这样的经历,并不悖于我们的日常。我们坐久了车,也会找个地方撒尿。

  我爸看到的故事,我之所以判断为假,最重要的一点,还不是发在小号上、没有消息源这些,而是它有悖于我所理解世界

  上流社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老百姓乐于想象的。但老百姓并没有接触上流社会的经验,想象难免失真。就像过去的老农想象慈禧太后吃饭,一碗红糖,一碗白糖,想舔哪碗舔哪碗。这就和真实偏差较远了。

  2、

  我没有告诉我爸那个故事逻辑上难以成立理由。一旦细说理由,就会显得不太友好。假如谈到那些,故事本身是真是假的重要性,已经退居其次了,两个人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和理解会形成交锋,呈现出来。

  很多人发朋友圈,谈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判断,真正重要的也许不是事情本身,倒是借事情来透露自己阅历知识积累、经验和逻辑。当你透露你的判断时,对那些与自己判断不同的人,已经是交锋的状态了。

  日常中,免去交锋是很难的。就像一个长得不太漂亮的人,穿上漂亮的裙子,问你漂亮吗。这就挺考验智慧实话说吧,裙子挺漂亮,但人穿上就不漂亮了。不说实话吧,态度又不诚恳。既诚挚,又不伤人,挺难的。

  也许两个人不想交锋,可只要相遇,就会有交锋。两个女生站在那里,面带微笑,什么都不说。只是你的包比她的包漂亮,这就已经交上锋了。有人说,我只是如实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想抬杠。但“杠”这个东西,不是你不想抬就可以不抬,你刚有自己的看法,就已经跟别人杠上了。

  每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判断,即便不说出来,也没有办法抑制住它从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流露。《红楼梦》里,贾母一进宝钗房间就感叹:太素了!宝钗一句话不说,意见就摆在这里了。探春住处叫“秋爽斋”,挂着颜鲁公的大字“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就是明目张胆地跟人交锋呀。

  3、

  那篇帖子,在我看来是假,说明什么呢?并不说明我比我爸的判断力更好。只说明,故事中描述的生活,和我爸的经验更接近。假如把故事的人物换一换,不是某高层人物,而是县城土豪,那就十分逼真了。

  虽然帖子讲的故事是假的,但它典型地反映出小县城的中老年人退休干部、小企业主对世界的想象。虽然它刻画的并非真实世界,但它刻画我爸那样的人对世界的理解与想象,是惟妙惟肖的。

  如果不能透过这一层去理解我爸那个群体的所思所想,只是简单地用“假的”两个字打发,未免有失轻率。透过一件假东西,也可以折射出一类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呈现出彼此的差异。就像清朝仿宋朝的瓷器,没有办法直接通过它理解宋朝,或者理解清朝,但是可以通过它理解“清朝人如何理解宋朝”,这反过来帮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宋朝和清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边界,见闻边界。在边界之内,总结出许许多多道理。只要不突破边界,它可以解释很多现象行为。一旦突破,就不成立了。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产生理解判断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意味着,彼此的知识边界、见闻边界不同;而只在很小程度上意味着,彼此的判断力、逻辑能力智商不同。可惜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分歧归结为后者。这样,事情就不再是事情本身,而隐含着交锋。

  有些事情上,我比我爸判断得准确。比如新闻的真假,因为我上网时间比我爸多好多倍,而且在新闻单位干过几年。另一些事情上,我爸比我判断得准确,比如酒的好坏。因为我不喝酒,我爸经常喝酒。

  我爸过年时拿出一瓶酒,朋友送的,说是二三十年前,茅台酒厂产的。我爸觉得不好喝。虽然不好喝,他并不怀疑那是茅台酒厂的老酒。直到有亲戚来,说酒的包装是做旧的,网上很容易买到。我爸会被包装迷惑,但不会被酒迷惑。而我相反,不容易被包装迷惑,但会被酒迷惑。

  4、

  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过于常人的辨识能力,主要是靠经验积累,而未必靠“天赋”、“品位”那些相对虚的东西。

  我看过一个节目比赛品茶。品茶这种事,很多人觉得有品位,一个重要原因是,你究竟从茶里品到了什么,别人是没法验证的。“禅茶一味”,“一期一会”,实在有道理。禅这个东西,跟茶一样,你到底悟了没悟,悟到什么境界,一般人看不出来。所以,禅、茶、书法——尤其是草书,特别适合“一期一会”。格斗就不适合——第一期你被打趴,第二期就来不了,会不成了。

  那节目比品茶,怎么比呢,盲喝,猜是什么茶,谁猜中谁赢。来了很多文人雅士,最后谁赢了呢?茶叶老板

  这种事情,很好地反映出想象和现实差别。想象中,似乎妙玉那种人才是懂茶的,“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现实中,“饮牛饮骡”的茶叶店老板可能比妙玉对茶了解更多。有人在网上看到政论文章,对各省大员如数家珍,刀刀见血,以为必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政客,实际呢,是二十岁出头的新闻编辑,他们面试时候要考这些的。

  5、

  我们对真假的理解,都是基于经验的。因为基于经验,信以为真的东西未必就真。古代的很多共识,在今天看来,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古人相信那是确凿无疑的。不是古人比现代人笨,是古人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今天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提高癌症发病率。这个看似简单的观点,医学界曾经争论过好几十年。一百多年前,谁说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得肺癌,别人就嘲笑他:你怎么不说喝牛奶有害健康,容易得肺癌呢?

  在佛教看来,世人据以为真的很多东西都是假的。比如,喝酒的快乐是假的。因为喝酒给未来造成的痛苦麻烦,远比当时的快乐大。所以,喝酒不是乐,是苦。以此类推世间很多享乐,都不是乐,而是苦。看到一个健壮的人,不要觉得他会永远健壮,他如果没有突发疾病意外死掉,将来就会坐在轮椅上老年痴呆、尿裤子。我们据以为实的东西,佛教认为是假的,是暂时的。

  这是根本佛教的核心思想。而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更强调另一面:万事万物的假有与暂时,必定依凭于真实与圆成。而背后的真实与圆成,必定通过种种缘起的假合来呈现。

  仅仅触碰到“真实”,并不是真正的“真实”。仅仅看到一件事情假,知道它是假,远远不意味着得到了真实。要了解这种“假”是如何有的,洞见假背后所依凭的真实,知道假和它所依凭的真实全不相悖,才算了解真实。

  仅仅了解真实,尚并不意味着通达真实。要通达真实,还要从真实中出来,重新回到万有缘起的假合世间,“真俗无碍”。如果不能“真俗无碍”,那就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只有交锋冲突,没有和谐裨益。

  因此,大乘佛教不仅强调“根本智”,还强调“后得智”。后得智就是从真中出来,回到假有缘起的世间,利乐有情。仅仅有“妙观察智”是不够的,还要有“成所作智”。要从万有的种种差别中,谛见平等的真实,还要从平等的真实中出来,回到万有差别的世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王路:交锋与真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