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路:人上人的妄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王路:人上人的妄想

2017-10-14 10:31:26 作者:王路 阅读:载入中…

王路:人上人的妄想

昨天,朋友转了篇帖子,帖主没有署名,也是个搞写作的人。他叙述了写作者的艰难:一年收入只有2万多块钱,曾经救过自己命的发小结婚,随了100元红包,妻子说,“家里什么情况你不清楚吗”。我看了也很感慨,假如不是有微信公众号,能发广告赚点钱的话,我的状态大概也不会比他好到哪里,唯一好的是,我没有妻子和女儿,没有养家的负担。

我现在没有财务压力,但这丝毫不是拜写作所赐,而是赶上了一波公众号可以赚钱的时候,运气大概占90%,如果说我的能力占10%,还是有夸张的嫌疑的。在去凤凰网之前,我给十几家媒体写稿子,每年的稿费收入也就是2万多块钱。

很多创作者有种妄想,就是认为自己只要足够努力,付出的代价足够大,坚持下去,就必定会创作出好作品,并赚到钱。

其实,不要说赚到钱是妄想,就连创作出好作品,也是妄想。你有什么资格比人家写的好呢?并没有。这种妄想来源于不肯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自己和芸芸众生没有区别。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感受到自己的诸多痛苦和遭遇,就把它视作唯一,视作独特。那么,就要为这种傲慢付出代价。

前天,一个朋友来我家,喝了一下午茶,天黑的时候,跑到书桌前写了几笔字,然后说:你需要一个台灯,这里光线太暗了,不适合看书。他又看了我的冰箱,空荡荡的,却开着电源,他说:你应该把电源断掉,把冰箱冲洗一下,敞着门换换气。

第二天,我睡醒午觉,收到一条短信,某照明旗舰店说“您的宝贝已发出”。我一开始以为是广告,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儿,发微信问朋友:是不是你给我买的?他说是。

感动之余,我又想了点儿别的:假如不是我运气好,能够养活自己,还有些盈余,我的生活大概会在别人看来很失败。如果一个人没钱,吃穿又不讲究,别人会说:哎呀,他混得真差。如果一个人并不缺钱,却不讲究吃穿,别人就会说:他没有那么在乎物质。

有句话叫“一白遮百丑”,假如一个人某方面还可以,别的方面纵然有瑕疵,也会被限制住,不会被放大。不然的话,一个人的瑕疵会被放大很多倍的。

小学的时候,老师讲陈景故事。但是这种人,难道不是个生活上的废材吗?只是因为他有数学天才,那些糟糕的故事就成了轶事。但我们是没有数学天才的,听他的故事能学到什么?学他生活不能自理吗?

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或者简单地讲:自己不是天才。不仅不是数学方面的天才,也不是文学方面的天才,不是任何方面的天才。自视为天才只是一种错觉,只是因为一直在和业余者比,没有被扔到同行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厨子里边最会开车的,司机里边最会炒菜的,但要在厨子里面比炒菜,在司机里面比开车,自己什么都不是。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当成和别人一样的人的话,就会发现,自己身上洋洋得意的东西,引以为傲的东西,都不是优点,而是缺点,不是长处,而是瑕疵。一个专业人士没有办法靠他在领域内的辛勤耕耘得到大众知名度,却能凭轶事增加传奇色彩。没有几个人熟悉陈景润的论文,却有很多人记得他缺乏生活经验的种种轶事。如果把那些轶事安到一般人身上,人家就会觉得他失败极了,充满了毛病。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地方,往往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但是很多人追求“成为自己”,追求“有自己的风格”,这种妄想和顽固就容易让他与所处的时代环境格格不入。在这种格格不入下,他又容易幻想自己是梵高那种天才,至少是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梵高——的确有很多天才曾经呈现出和时代的格格不入,但是,我们和梵高唯一的相似之处不在天才,而在贫穷

佛教里说,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是没有什么属于他自己的特色的。他所有的功德,别的佛都有。菩萨里还有区别,有重悲的观音、重智的文殊,但到了佛的境地,都没有了。一切佛都是一样的。认为佛有优劣高下之分,有不同的特色和殊胜,只是源于众生的歧见,源于自家心地的不平等。

很多人追求“成为自我”,而向上的修行人追求消泯自我,唯一留下的是功德。在功德中,是没有自我的,没有一丝一毫个人习气在。牛顿留下了三大定律,三大定律里,没有夹带半点儿牛顿的脾气和嗜好。

我中秋节在老家,看到地产商的标语:“住城上城,做人上人”。做人上人,这是多么大的妄想啊。想做人上人,莫说做不到,即便做到,也是必定要堕落的。大海中的浪花,哪有翻腾到空中而不跌落的呢。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