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批评之思 |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批评之思 |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

2018-03-27 13:16:08 作者:刘艳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阅读:载入中…

批评之思 |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

  距离作家过近,文学批评往往难以出乎其外,造成把握失准失误;距离文学本体过远,不能入乎其内,导致文学批评基本功缺失职业判断失焦

  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是批评方法问题远,指评论者与作家距离适当远一点,才能葆有客观性;近,指与作品文本距离贴近一点,回到作品本身,回到阅读和文本细读上来

  长久以来,很多文学批评者恰恰把这两点作了一个颠倒:距离作家太近,距离作品太远前者表现为与作家熟私交好,下笔只有褒扬甚至溢美之词各类文学新作研讨会,往往是这一现象的放大镜和聚光灯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万部长篇小说出版和发表,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作品甫一诞生就泯然众生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度,不少作家出版社全力为新作召开研讨会,有的会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式研讨大多数研讨会上的评论都是捧场声叫好声,评论者也安心做赶场人,从论点到具体措辞基本不变,只是换上不同书名专业研讨本是检视和修正创作实践重要环节,是评论者思想交锋的平台评论者和创作者沟通桥梁遗憾的是,许多研讨会丧失文学批评功能,变成抬轿子抹糨糊,一方面浪费社会资源,一方面助长文学批评距离作家过近之风,不利健康评论生态养成

  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距离批评文本过远上世纪80年代外国文学理论尤其现代文艺理论涌入,虽有建设意义,但导致批评理论西化的高歌猛进,许多批评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来阐释解读当代作家作品,导致文风僵化不说人话的现象突出,无法被既有理论套用的创作实践即被弃释于是,文学批评成了项目体C刊体学报体,与文学本体关系松散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学界曾开展有关回到文学本身的讨论,呼吁批评回到文学创作本身遗憾的是近20年过去,这一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如何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本体?回归常识,从最基本的文学要素语言形式结构等方面着手,探讨作品价值和文学问题当前,部分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批评家正在通过自己的实践重建批评生态,如程光炜持续推出对近30年重要小说家作品细读式评论陈晓明用8年时间完成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此外,一些作家也拿起批评之笔,如苏童毕飞宇等人的文学批评甚或可以为专事批评者以启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的批评文章往往感性有余理论构架淡化,但恰恰是他们的批评实践为众人提供了一条批评回归文本细读的个人路径比如毕飞宇以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概括对蒲松龄促织的阅读体验,进而从小说背景架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将小说细微精彩处一一呈现如果说小说本身静水深流,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意象万千,毕飞宇的解读就如跳跃的山涧,奔腾起伏,跌宕有致他将原文细节不断放大并定格,帮助粗心的读者捕捉到原著的内在精妙文学作品中草蛇灰线般的伏脉,也逃脱不了作家敏锐感受力,这是作家独具的批评优势他们的批评文章往往不合常规套路别开生面,富于启发性和可读性,其创作谈本身也往往既是通往小说丛林的秘径,又是生动引人深思的批评文章可以说,近年来作家积极介入文学批评,对风行已久的远离文本的专业批评是有纠偏意义和启发的

  可以说,对远近的把握与掌控,既体现文学批评者自身专业素养,也是其职业素养的直观写照:距离作家过近,往往难以出乎其外,造成把握失准失误;距离文学本体过远,不能入乎其内,导致文学批评基本功缺失职业判断失焦中国当代社会充满着等待写作者去捕捉去发掘的生动素材,也不断催生出数量庞大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家既要具有对时代的观照能力,又要具有最基本的文学批评素养锤炼敏锐的文学感受力,用好手中这支笔,切实推动文学创作繁荣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