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发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发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2018-04-27 09:45:03 作者:Olly 来源:心理公开课 阅读:载入中…

不发朋友圈的那些人去哪了

  文 | Olly

  来源 | LinkedIn(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说朋友圈是人性的放大镜和万花筒,一点不为过。

  有专业微商连续刷屏,就有兼职代购欲盖弥彰。打标签、设分组填补掌控欲,对XXX开放、仅三天可见则满足征服感。

  围绕着个人生活的零碎琐事,大家可是过了把“大权在握”的瘾。但所有这些,都在一件事面前变成了小儿科——

  对朋友圈,不闻不问、不发不看。

  在这个“秀场”般的大杂烩里,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01 

  不屑

  人类悲欢并不相通”

  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有这么几种心态。其中一种是“我清楚自己喜怒哀乐,我也不需要所谓的感同身受”。

  鲁迅先生的《而已集·小杂感》一书中描写过: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面对其他人,我们的怜悯、雀跃、悲伤、愤慨可能终究只是表面功夫,所谓感同身受,也只是虚浮的体会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Kerry觉得自己每天朝9晚9、无止尽被甲方打压的生活堪称悲惨,急需发到朋友圈传播一点负能量同情

  可比她更惨的投行女Mo根本懒得稀罕她的抱怨,没她惨的国企公务员小宇最多只会花一秒时间看完这条朋友圈吐槽,再花半秒嘴角微微上扬。

  网友们以大数据形式总结了朋友圈状态的几种典型。比如:

  喜欢晒自拍的80%是18-30岁的45度右上角侧颜P图女;

  成天晒孩子的以28-38岁的女性为主,刷频次数多得跟微商一样,晒的孩子年龄在0-7岁;

  这世上的悲欢情绪各不相同,有些人需要宣泄、需要找到出口、需要获得关注,可换来的往往是别人表面的附和直至渐渐厌倦。

  另外一群不屑在朋友圈里得到理解的人,索性不发。

  02 

  不敢

  思前想后不如落个轻松

  另一种人,他们可能是完美主义者,对朋友圈也十分严格。

  意识到朋友圈已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可以随意撒欢的地方后,开始仔细斟酌每一次想要发出的状态。

  这个词会不会不太好?

  这个表情该不该换一个?

  图有没有p到位?要屏蔽哪些人?

  所有细节全部严格审查后才能发出去。然后呢?30秒一次地查看点赞和评论。没几个赞的情况下就算明知别人看不到,也会自尊心受不了最后删除。

  废了这么大功夫,就为了一条100个人里,可能98个人都不关心的朋友圈,太累了。

  最近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删朋友圈癌”,具体特征包括朋友圈发布十分钟没点赞必删、发朋友圈前想很久且一定有好友分组等等。这些举动也都被网友归到了“病态”的范畴

  我可能更应该被归为这一类人。如果旅游一次拍的照片总数是1000张,那么我会先挑出9张最佳点上收藏,再一张张p好。有朋友出镜的,还要给她们都p到满意为止。

  选择一个完美的时间发出后,就进入了焦灼等赞环节,在增多的红色数字和满频的评论中获得满足,反之则是在“怎么没人点赞?!”中怒火中烧。

  几次这样的周折过后,我醒悟了,不再心累个半死发条朋友圈。

  那些精彩的瞬间,就算只是留在相册里,我也知足了。因为不需要期待别人的评价和对我来说其实没太大意义的自我审视,反而落个轻松。

  03 

  不信

  “朋友圈和生活是不同世界

  还有一些对真实性抱有高期待的朋友们认为:“哪里有社交,哪里就有伪装”。

  朋友圈里发出来的,往往都是最好的一面,要不然就是想被看到的一面。

  所有锁住的,删掉的,还有分组可见的心情,一些不想被新朋友看到的的过去,生活中落寞时刻,通通不在朋友圈里出现,展露出来的,是最好的,“三天可见”的你。

  为这个话题,我不深度采访了一个完全没有朋友圈的大学闺蜜。她是基督徒艺术史专业,业余生活非常丰富文艺,长得也清秀。我问她为什么从不发朋友圈,她说:

  “最开始用微信只把它当作一种联系工具,后来偶尔想过发朋友圈,但又觉得表达自我、纪念事物方式很多,发朋友圈让我觉得,发的东西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给别人看的,这样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早前国外一部社交网络讽喻短片虚假的你》被大量转发,这部带有讽刺意味的短片揭露了网络社交的虚假,以及各国网友的社交网络成瘾共通性。

  就像视频中展现的:

  打完厚厚的粉底,做着刚睡醒的摆拍;

  开车到郊外,却假装在做着户外运动

  ……

  这种情况造成的反效果可能会导致自己与现实生活脱节,在自己的虚荣心渐行渐远

  也有人说“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我都不打算公开的社交场所毫无保留地向人敞开。”既然没办法在朋友圈里找到真实,自然也就没有了相信必要

  04 

  不发朋友圈的人

  干什么去了

  所以,这些选择不发朋友圈的小众群体们当然不是过的不好,只是换了方式。

  需要宣泄心情的时候,他们不需要在朋友圈里找共鸣

  生活中的精彩时刻,他们不是不记录,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要么把美妙的瞬间留在相册里、日记里、脑子里,要么让这些回忆珍藏在心里,成为生命组成部分

  我有一位很神的朋友,人称“香山女王”。她的朋友圈里没有别的,只有每月一次的“登香山打卡”。来北京一年多,她已经登上香山23次。据我了解,她的业余生活还有每周固定的插花课、油画课、持续的体育锻炼以及偶尔和朋友仪式感的小聚。

  她告诉我说:“有自己坚持事情我就觉得生活很充实,朋友圈用来打个卡记录一下就够了,其它时间,我更愿意花在我喜欢的事情上。

  我的本科室友是个黑人女孩,学的是我们学校著名海洋学专业,初次见到她我就感受到她散发的学霸气场。难得的是,在Facebook几乎100%普及的美国大学校园,她竟然几乎不用,甚至连其它社交网络也不太关注,这一切太令我好奇了。

  后来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无比外向的人,热衷于组织小学术和非学术(party)活动,极具感染力以及领导特质,怎么说呢,就算我们各忙各的很少见对方,我也觉得她存在感很强。

  她经常去海边采集研究样本,还要写大量的报告,所以没有social的时间里,她要么泡在图书馆,要么在房间里看书。一个学期下来,她在保持丰富课余生活的情况下还拥有超高GPA的事实深深震惊了我。

  关于不玩fb这件事,她的理由简单fb会使她患上拖延症,耽误她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所以她戒掉了。

  05 

  发朋友圈没错

  认真生活更美

  近期《视觉志》的一篇文章写到了主持人亚妮的故事

  十几年前,这位曾被封为“主持界全能女神”的女孩消失在了朋友圈和大荧幕中,却将最珍贵的十年留在了太行山里。她与当地的十一位“没眼人”朝夕相处,切身体会他们的生活,深度挖掘这群与世隔绝盲人队伍

  亚妮说:

  “我要记录这支队伍,把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和传说,包含战争悬史,观乎人文失落,逼向人性,逼向一种活着和死去的生态蜕变的诘问,全部记录下来。”

  于是她用十年时间的跟踪拍摄出版了《没眼人》一书并筹备了同名纪录片

  除了亚妮的例子,我们身边不乏许多认真生活的人。

  他们会去最真实的生活里,关注想关注的人。需要帮助,需要获得关注的时候, 即使没有“万能的票圈”,他们也总能找到可以真正帮忙的朋友;

  想保持社交的人,也不一定需要通过朋友圈维持社会关系

  充实自己,紧跟潮流脚步的人,朋友圈并不是全部;

  而那些不看朋友圈的人,花更多时间去生活,却从没有忘记想要关心的人。真正的牵挂,不会止于朋友圈。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也不是互相记得的方式。

  发朋友圈是一件很中立的事,但因为目的性不同才引起了大家褒贬不一看法

  希望你的朋友圈,是你认真生活的一部分

  - The End -

  最后 

  无论是发朋友圈也好,过真实生活也罢,目的都是让自己活得更好。

  而想要自己活得更好,提高情商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

  如何在意见不和时说服他人?

  如何得体拒绝别人?

  如何应对别人不友善的挑衅?

  如何礼貌恰当地表达愤怒

  这些问题答案都可以在武志红力荐的课程——人际交往中,如何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里,由“最懂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告诉你。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LinkedIn(领英)创建于2003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5亿,每个《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心理公开课从0到1,每天学点心理学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