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06: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经典读后感10篇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本由[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 元,页数:6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一):史迪威怎么成功的

史迪威自己不会认为自己成功的,并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不能否认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取得了别人不能企及的成功,在公众眼里,他也是个英雄,是胜利者。

史迪威其实是这样的一种人:我们非常佩服的那种人;我们很难成为的那种人;我们不愿成为的那种人。所以我们能感觉出他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

从史迪威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特质,聪明、务实、勤奋、勇敢、坚韧、激情、冒险、高傲,看到这些华丽词藻用到了这位将军身上,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具备了这些特质就会成功了吗?不一定!

他还有大部分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质,偏执!--对于自己军人职责的偏执。正因为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即便是妥协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并不是政客)。加上偏执的史迪威是不是就一定能成功吗?不一定!

“ 伯乐”才是关键!有个好领导才是既充分也必要的条件。可以假设一下,没有马歇尔的话,史迪威的前途会怎么样的呢?他可能早就以上校的军衔被强制退休了,更谈不上中国的任命了。好领导也到位了,该成功了吧?不一定!

运气!你会发现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日本人的“帮忙”,进攻英帕尔平原,盟军也不会加入到战斗行列里来,史迪威的结局会怎样呢?没有宋室的内斗,史迪威能留在中国吗?.... ---但是大部分时候“运气”并没有被公平对待!人们成功了的时候,就是天赋+努力,跟运气无关;失败了,都怪运气不好!

对于史迪威,我更愿相信是他的成功是“努力➕特质”的结果!如果一个务实的人因为没有“好领导➕好运气”而失败了,真的会让人感觉到悲哀!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1911-1945,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黑暗且又混乱的日子,国内关于这一段历史的书也很多了,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恐怕难得有很客观的观点,能有一本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外国人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国的书,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拓展下思路。
这本书前面几章一直再讲史迪威的生平,行文节奏多少有点拖拉,初读还以为这本书干脆就是史迪威的个人传记呢。然后随着史迪威的来到中国,终于开始了所谓“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的叙述。对于史迪威这个人,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关于他指挥的滇缅之战。本书也有很多的篇幅都是围绕这缅甸之战展开的,期间穿插了各种人物关系、中美双方所涉及的国际关系。文章写得很细致,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有具体的人物对话、表情、情绪等等,读来更像一本生动的小说,而不是枯燥的政论文字。同时也配发了很多的珍贵照片,不过书中这英文版的老北京地图还真是看得人很纠结啊。当然作者也有自己的预设立场,有一些文字还是比较有倾向性的,比如对于缅甸之战,国内的看法更多的倾向于史迪威指挥上的失误,不过这也很正常,我们还是应该各方观点都看看。
总体来说吧,这本书更多的是像史迪威的个人传记文学,我个人觉得如果把题目中的“与美国”三个字去掉更贴近文章的内容。不过这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颇可一读。内页一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三):观史明鉴,需客观观之

读此书,不可过于迷信这位声名赫赫的抗战英雄史迪威先生。原因无他,作为当时中国战区蒋委员长的“总参谋长”,他的战术依然是屡战屡败,依然脱不了人海战术,无可避免的大量精锐人员的伤亡;他的中缅战场,中国也是最开始和最终的大输家,是他那条“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的大陪衬。然而这本自传又是有价值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巴拉•W.塔奇曼说,“我的目标是要使历史作品令读者着迷并且像我那样对题材激动不已、神魂颠倒。这样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着迷并有一种要传达魔咒的难以抗拒的冲动。”作为“以理事为题材的作家”,她的文笔流畅晓白,笔下的故事非常有可读性。此书也获得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其次,本书也因为对20世纪40年代中美战时合作的描写,也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美国战时对中国的意图,对华政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可能,在此书中也可窥见一二。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四):抛掉学术的“通俗历史”

    相较于一战,二战,民国,抗日等值得大肆渲染的选题。本书从开始就关注史迪威的个人经历与美国在战争发展中对中国态度的复杂多变。由于时间上的绝对性,所以作者参照不同时期的文献记录,相对客观的描述中美关系。史迪威作为个人,由于亲历很多,由他折射出的那段岁月便更加可信。
    相对旧版,新版的目录单纯按年代分类,前期以几年为跨度,当战争来临或遇到突发状况,则以月份描述。虽缺乏对具体占据的详细描述,但当时国际形势大多收进本书。史迪威作为第一主角,不负重任的收集了很多他个人的情报素材,让我们透过一个西洋人的视角再度审视被压迫的混乱中国。
    对于史迪威的性格,作者拿捏的精准异常。这个从小就活力充沛的好动分子,从不肯乖乖当学霸,出色的语言天赋让他快速适应各国的风土人情,对于好的,他钦佩。对于坏的,他鄙视。但身为军人,他能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譬如,奉命收集情报过程中,虽然自己险些被中国人危害,途中由于交通不便更是彻夜未眠。但这些困难史迪威都未曾放在心上,只是专注于汇报本身。
    对于国家,民族的敏锐感觉也让他轻易描述出日本这个民族隐藏的侵略性与疯狂,从而预示二战期间的中日战争。对蒋介石这个人的了解,也让他愤恨当时中国的当权阶级。他用自己的理解力解释了对中国怀有希望的缘由,却因为局限性而忽略政治上的妥协。
    当然,史迪威还是个好父亲好教官,自己5个孩子的生日,他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在教训期间的教程改革,也让他威名远扬。总体上,他确实拥有独特的魅力与经验,乃至在他去世很久都很难找到与他相媲美的人。
    由此可见,身为标准美国士官的史迪威,拥有杰出的军事眼光,严谨的革命态度跟固执的个性。但他对政治的方案导致与蒋介石的对立,过于理想化的预判也败给了现实。可作为军衔最高的“中国通”,他希望中国更好的心愿未曾改变,对此做出的付出也值得铭记。
    除了个人,书中对美国政府的描述相对通俗平和。不同于国内史书,就美国观点讲,其实是国会与民众的争执导致不同时期对中国态度的不同。虽然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有失偏颇,但足够真实,视角也很独特,了解了很多条约的签署背景,也叹息那时中国的脆弱。
    个人感觉,本书偏政治,但足够通俗。用史迪威的日记贯穿全篇,以至于经常在阅读途中被他一声大喝,被督视的感觉确实不赖!透过这个洋人的观察,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动荡时期的混乱,与民众的乐观。较于高层的考虑,作者也写的足够直白,某种程度说,确实相当通俗了。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五):别了,史迪威

好伐,挺奇怪的发现,似乎国人记录和反映那段时期社会情势的相关书籍很少见,大都把注意力直接放在了具体的战局战争上。这方面反倒是外国人写得比较多一些。不知是否是出于那段时期太过混乱,太过悲哀,太过痛苦,才会令得置身其中的人们,过去后便再不忍碰触,始终不愿提及的缘故?
怎么说呢,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当他不想看的时候真的会看不见,当他不愿意思考的时候就真的不会去想。尤里乌斯·凯撒说同样的话:一个人,无论是谁,不可能看到现实中的一切。更多的人看到的只是他想看的现实。但即便如此,今天的人们依然很难想象,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才造成了这种对过去这段历史的集体性失忆,这种比集体性的缄默更可怕的集体性失忆。
应当说,这是一部令人读来深感荒唐与悲凉的作品。正如某些评论所言的,不迎合历史学,态度分明的传记记录。因此,既可做是介绍史迪威其人的一部传记,又可视作记录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的一个侧写。鉴于作者一贯将历史看作是具有可读性的故事。书中采取的是个人传记作品中较为少见的,将史迪威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中国历史两者作为双主线并行不悖的架构来书写的,也是应有之义了。
此外,大概是转译的二手关系,细读下来书中的疏漏并不少见。好比书中P.029的一处,我情愿相信是翻译的疏漏和审核编辑的不细致,也没法想象中国人还创造了精美绝伦的纺织品和陶器,作者确定她写的是中国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地方?——书上写的可是“陶器”而不是“瓷器”啊!诚然,精美绝伦的纺织品不只是毛织物也可能会是丝绸,陶器也可能会是更高大上的蛋壳陶,但是陶器和瓷器是不能混淆的。
再有类似正文最后一页的“并非被引入方社会和文化的固有要求”,联系上下文怀疑应为“东方社会”,但是少了一个字,不知是被漏印了还是怎的。还有许多的小问题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虽然这些都无碍大局,却多少是会影响到阅读体感的,希望下次再版时能够加以修正。
不过,大家大可以抱着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去阅读这本书,因为作者实质上仅是在讲一个故事,并非是想要证明什么。毕竟以作者的本意来看,也不会是为了给史迪威做传,而是藉由史迪威个人的经历,可以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当年美国的对华政策,不要误读了。“另外,聚焦史迪威使得她可以探求美国与其盟友中国国民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才是关键所在。”(P.序 004)
作者认定对史迪威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最确当的评语无过于卡尔森上校那富于特色的极致说法:“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没有再出现一个像他那样对中国人民忠心耿耿的朋友。”(P.639)在这里首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史迪威的确不是没有感情的,毕竟他曾对此寄予希望;但是,这份感情绝没有深厚到像司徒雷登那样情愿死后归葬中国的地步。
在当年那种特殊形势下,为了保障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不被损害,美国政府出钱出枪,让蒋介石出人,在亚洲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代理人战争。这期间,史迪威自然也是尽心竭力,掏心掏肺。但是到了后来要打内战了,史迪威见势不妙,就开始对美国政府唱衰国民党,告诫国内的冤大头们最好尽早撤出了。这倒真是明智的选择,否则说不得美国人真就得被卷入“二战”后的中国,从而提前了几十年招致了一个更加致命的“超级越南”!
如果说,毛泽东嘲讽司徒雷登是“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史迪威甚至是连装都不屑一装的。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史迪威精明强干,刚直不阿,本性里无法让自己去讨好一个自己不尊重的人,同样的他也“有出于本能的开明豁达和同情心,但在思想上他是保守的。”(P.023)更重要的是,史迪威在作为一个不坏的人之前,他先是一位无比忠诚于自己国家的军人才对。
无论他身在何方,美国国内还是远在中国、缅甸,他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就像他对中国事物的尽心竭力,完全只是出于自身所负的使命,他是尽忠职守的,但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和他的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或者说,他的这种行为的前提必须是不会因而损害到他的国家的利益。仅此而已。战士的天性,令他急切地想通过战场上的胜利,用战胜者的荣誉来装点自己,……可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但至少,作者给了史迪威个公允的盖棺定论,从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努力可以看出他的确配得上作者所称道的:“他竭尽全力,这是本性使然;他从未懈怠,更没有放弃。”相比之下,书中述及的某些人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想想看,我以前看到过太多关于抗战时期活跃在天空上的外国飞行队“飞虎队”的溢美,还以为他们的创建者陈纳德也是个好人来的,可惜他在在此书中的言行,实在是,不正直,不坦率,根本不像个战士,倒像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狂信者了눈_눈
其实,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有过好几个备选的标题,如:《荒唐与悲凉》、《往事烟尘》、《致史迪威之书》……结果最后雀屏中选的,正如大家所见的这个名字。灵感嘛,自然是师法自那篇国内无人不知的《别了,司徒雷登》。在这里建议大家或可重读一遍那篇文章,相信参照此书,会对两者的内容都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
“对于美国怀着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们,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的话:‘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为什么不采取第一个政策呢?艾奇逊说:‘我相信当时的美国民意认为,第一种选择等于叫我们不要坚决努力地先做一番补救工作,就把我们的国际责任,把我们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统统放弃。’原来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和‘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做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做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节摘自《别了,司徒雷登》)
通过这种持续性的金援行为,得以令绿油油的美钞最终取代了英镑,成为了当时乃至现在中国的硬通货。当然,更多的还是武器装备。试问,如果美国人真是抱着单纯帮助中国人民的目的,那么些的巨额赞助的投入无论是用来帮助中国进行基础建设,增加教育资源,搞慈善做扶贫都是很好很好的。大可不必万里迢迢的隔着个太平洋一船船的往中国援助武器。
说白了,美国财团的势力是很强大的,尤其那些将武器生产为主营的大财团,战争时期他们肆意膨胀,战争结束了,随着欧洲的硝烟散去,他们此前全力增加的产能该怎么办?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东西生产出来总要有个地方可卖,鉴于这个目的,他们巴不得中国人的内战持续得长长久久,绵绵延延,最好没有任何的绝对胜利者才妙呢!
结果,“1946年史迪威突然死于癌症后,国共直接的搏斗挣脱了美国的影响爆发了,美国国内政坛因此充满了抱怨。”(P.序 004)此处应为美国国内政坛自以为的“影响”才对。事实上,如果不是我的误读,就是由费正清所代表的美国人所惯有的自大认知,到了让人不忍卒读的地步。考虑到该书出版的时间,这篇序言很可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的,倒也没那么令人接受不能了。
不是我刻薄,费正清这么说就好像史迪威的存在就能够改变什么了似的,但在美国政府错误的下注之后,就注定他们丧失了这方面的发言权……史迪威们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美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已然不能再左右改变些什么了。有句老话讲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官僚与满心利欲的政客坐在一起,面对的却是为能干和敢干的人所领导的一群满心愤怒的民众,骰子一经掷下,结局已然注定!
现在虽说还没到民怨沸腾的地步,不过看样子也快了,某些网络上的网民热议,明显就是肇因于社会不公平现象,所造成的公众普遍性对公共制度和政府机构缺乏信赖,甚至会敏感到将周遭的任一不平事直接上升为政治解释的缘故。但是,这并不应该成为某些人轻率的说出,“当年被赶到台湾去的明明该是共产党,是毛泽东才对”的理由!
认为说不定当年蒋委员长胜利会更好,国民党执政会更好的人,真应当好好读读这本书才是。在他们随意做出任何假设前,先过来看看,当年那些立场和国民政府一致的美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位蒋委员长的呢?
在某位大使的报告中是这样写道的,“蒋介石及其小集团‘无法在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国家’,也没有进行战后重建的‘合理计划’。蒋介石本人的能力和视野都很有限,中国的未来‘在他的领导下一片黑暗’。……只有蒋介石的死亡或者成功的革命才可能扭转当前的局势。”(P.564)
如果说,国民党留着当个反对党还成,蒋介石个人么,按照史迪威辛辣讽刺的说法,“蒋介石叫起来了:‘我们在为全世界而战。看在基督的分上,干涉一下吧!’”在读过这本书后,我们至少再不用怀疑之前被灌输的既有观念中的蒋委员长,是经过了丑化和矮化后的形象了。我的意思是说,他所做的事情已然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小丑,很不必再画蛇添足的进行艺术加工了,不是么。
估摸着就算是有再进行过艺术加工,也不过是为了提升了蒋委员长的个人形象,免得他在人们眼中显得太过不堪吧。毕竟,就算老一辈革命家个个都是壮怀激烈、精力充沛、追寻中国革命未竟之业且尚未被权力污染的人,结果面对的就是这么个太过不堪的对手,还几度三番的被其逼入绝境,难道还能有多光荣咋的o(≧⌒≦)o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七):一位美国人的中国故事

一位美国人的中国故事
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由于种种原因,1911年-1945年的那段历史在如今的中国还不是非常清楚,去了解那段历史中发生的故事,外国人的传记成为了一个手段,《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提供的是美国人的视角,它以描写一位美国人史迪威的中国经历为题材,侧面反映了中国政治和对外作战、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的历程,一位美国作者站在一位美国将军的角度去看待中国,不一定非常客观,但也为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提供了一个视角。
史迪威先生的中国经历颇为传奇,年轻时的一次造访,没曾想却成打开毕生奋斗之地的门。他深受马歇尔将军的信任和喜爱,却一直遭到蒋介石总统的猜忌和排挤。他意志专一且拥有无尽的热诚,在履职之初信心满满且万分努力,在中国浸淫了多年的政治和斗争,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人,但他却无法摆脱意识的禁锢和历史的魔咒,成为了美国利益在中国的棋子。中国作为反攻日本的基地,打通中印公路和铺设中印输油管也被提到了重
要的议事日程,修筑后来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的中印公路才步入正常轨道。我们说,史迪威将军具备完全的军事素质,但在政治谋略上却远远不足。作者用播放大片的方式讲述史迪威先生的传奇,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的看法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史迪威将军在中国的悲剧,其实也是美国利益的悲剧。现如今的美国利益之旗帜在到处飘扬,可在当时,美国政府仍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不断地变换嘴脸,来获得他认为最大的利益。对于中国的美国利益,美国政府不仅在于英国政府虚与委蛇,想同英国政府同进同退还想获得更多利益,也同时在看日本政府的作为相机而动,既想避免和日本的正面冲突又想获得中国的更多利益;即便是确定了对中国进行援助,也在援助的数量和方式上不断变化。史迪威将军是一颗棋子,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博弈平衡的棋子;史迪威将军的中国故事充满了悲壮,就像他的西方军事理论无法得到东方站场的发挥一样,政治欺骗和同僚排挤让他无力回天。
如今再让我们阅读一位将军的故事,我们发现到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利益之间的勾连与矛盾;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贸易中,个人的力量似乎可以左右或者影响甚至是主导一个集体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历史的车轮之下,掩盖了多少悲剧的故事。
2016-5-20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八):正义使者还是钦差大臣

       两度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的获奖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1945》),如今又一次再版了。之前本书曾经由新星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以及商务印书馆等多家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发行过。
       纵观全书,文字畅达,语言简洁干练,配图丰富,无疑显示出了芭芭拉女士作为美国专业作家的能力,获得美国的普利策奖也无可厚非。
       然而,对于一本历史题材的书来说,正确的历史观和详实确凿的考据才最为重要。那么芭芭拉女士写作本书的材料从何而来呢?据她在书中所言,主要的材料来源于史迪威日记(本人去世后由他人整理出版),与史迪威相关的人员的回忆口述,以及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等等。
       那么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是“史迪威日记”。该日记收入了史迪威将军从1941年底到1944年10月所写的日记。记叙了他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期间的经历。在他本人去世后,由《时代》周刊著名新闻记者西奥多•哈罗德•怀特,即白修德,整理后出版。可见这一材料由两人共同打造。如果这本书只是史迪威本人的生平传记,不带有任何的政治色彩,这本日记作为重要材料倒无可厚非。但现实并非如此,书中有颇多涉及政治观点的内容。那么这份材料就不应该作为主要参考。毕竟这份日记完全是史迪威自己的主观记叙,恐有王婆卖瓜和抓背锅侠的嫌疑,并且还经由白修德整理后才出版,而在当时史迪威是在美国是被作为战争英雄追捧的,白修德难免有阿谀逢迎。
       其次,作者所找的与史迪威相关的人员也基本全都是美国人,毕竟在当时的年代,中美关系不允许她正常的到中国进行这种采访。而中美关系的缓和也是在成书之后的事情了。这种完全由美国人单方面的回忆组成的材料必定会有失偏颇,可信度不足。
       最后是史学领域,在成书前后,关于史迪威的评价,最著名的就是剑桥大学担任第十任汉学教授方德万称作“史迪威-白修德模式”的史观,直到现在,这个观点依然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而这个史观完全就是在抹杀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忽视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却为史迪威带上光环。
       在美国人的眼中,史迪威将军是一位传奇的孤胆英雄,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完全符合美国人一贯对英雄主义的认知。然而这只是他利用媒体的表演罢了,或者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他的危机公关。
       他一系列的神话始于1942年5月20日。在这一天史迪威一行百余人从缅甸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辗转了20日成功脱险。这之后史迪威便被塑造为一个老而弥坚的硬汉。然而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是史迪威指挥不力,不听劝阻,失利后弃部逃亡,将中国十万远征军扔在了瘴气缭绕的野人山,最后仅生还四万人。这之后他不断利用自己在话语权方面的垄断优势,替自己的过失粉饰,并顺应美国时代的需求,将自己打造成了二战英雄。
       当然,史迪威将军在华期间也并非无功。然功过并不相抵。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本人更像是一位到中国来镀金,捞取政治资本的官二代。因为他是美国陆军长马歇尔的亲信,但是一直未上过战场,寸功未力。这与某些官二代的经历何其相似。
       说了很多,最后还是回到原书。读完全书我归纳出了了两个要义:一,落后就要挨打。二,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也算是自我勉励吧。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九):见证历史性的相遇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生动的传记,但却不是单纯地讲述史迪威的人生经历,尽管史迪威的日记贯穿全篇,但实际上也是借助史迪威这个人物,阐述美国对华政策,将其他政治人物一并串联,概述了整个二战的历史。
1911——1945这十四年,是中国摸索建立新政体的时期,美国人史迪威在这个时期走进中国,面对的是中国复杂多变的局面。作者笔下的史迪威,坚强、果敢、睿智、沉稳,对家庭关怀体贴,对工作敢于担当。史迪威的个人经历,实际也是用美国人独有的视角,去看待中国内部和国际形势的争端变化,故事挺精彩,但美国人的主观视角还是让这本精彩的史书变得失去了味道。
当然,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碰撞”,让我们在书中见证了这次历史性的相遇,两人彼此都看不上对方,相互排斥、相互争斗,蒋介石始终想着为嫡系部队保存实力,史迪威看不懂蒋介石的作为,史迪威对蒋介石的了解,让他愤恨当时中国的当权阶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美之间的博弈。
史迪威的日记尽管很主观,但毕竟很真实地记录了他当年在中国经历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民众生活等。这些日记在书里不仅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幽默地展现出来。对于史迪威的性格特点,巴巴拉还是拿捏得比较准确的,敏锐的感觉让他觉察出日本的侵略性,冷静的审视二战期间的中日战争。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读后感(十):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史迪威、中美关系与中国历史的选择

      文/吴情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是革命的世纪。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1927年,中国国民革命等等。革命总与战争相联系,而战争往往是政治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就中国而言,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但革命党并未能够实现统一,反而因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让野心家袁世凯攫取了革命果实,目睹中国走向分裂的状态。古老的民族和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着数之不尽的挑战和危机,仁人志士为她的前途奔走呼号。
在这些仁人志士中,有一个美国人颇值得人反复阅读。他叫约瑟夫·华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费正清眼中“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以往或现今的史学研究中,关于中国现代史的研究都脱离不了现代化史观的引导,且容易导致单一进化论倾向。近些年,透过外国人的视角,也即第三只眼反观中国二十世纪的史学研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或趋势。二十世纪,中国国土上生活着众多的外国人,商人、银行家、传教士、外交官及家属、军人,不一而足。他们一方面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程,一方面因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带有一种旁观者的意味)。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美国史学家芭芭拉·W·塔奇曼的代表作之一,获得1972年的普利策奖。在这部史学著作中,塔奇曼放弃了以往史学家旁征博引式的写作,代之以流利晓畅的文字和扎实深厚的学养描述了1911年至1945年间军官史迪威的个人生平、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历史的选择。为此,她认真研究了史迪威去世后出版的经由整理的日记,与史迪威相关的人员的回忆口述,以及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等等,资料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她选择了史迪威作为解读这一时期中、美两个大国(不过,中国的大国地位长期未被承认)的线索,原因在于史迪威“在工作上专注于中国问题,但其背景和个性又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因为他与中国的联系所跨越的那段时间影响了今天的中国”。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于1883年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帕拉塔卡(Palataka),家境富裕,父亲为本杰明博士,当地著名的公众人物。史迪威昵称为“乔”,有时也被家人唤作“华伦”。认真说来,“乔的军旅生涯与其说是乔自己的选择,倒不如说是他父亲一时兴起强加给他的。”幼年的乔活泼机智、四处捣蛋,即便中学毕业,照样未改变爱玩的天性,甚至“胡作非为”(史迪威之父看来如此),本来打算将他送往耶鲁大学的父亲打算送他进西点军校“改造”。史迪威并非反对,欣然前往。在西点军校中,在日复一日的规训培养中,史迪威锻炼出个人的坚强意志和思考能力,顺利毕业,并在1904年成为一名步兵少尉。不过,升迁并不容易。天性好动的史迪威选择去菲律宾服役,这是他第一次与亚洲国家亲自接触,而非借助书本。在菲律宾,他第一次参加了武装战斗,尽管身心俱疲,但最终凭借顽强的毅力硬挺了下来。十四个月后,他被调往美国担任西点军校任现代语言系教官。不安分的他依旧寻找一切可能外出考察,了解美国之外的世界。1910年10月,史迪威与安妮步入婚姻殿堂。
1911年,史迪威访问了革命浪潮后的中国。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从书本之外接触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新的历史情境中艰难喘息,美与丑不安地交织着,繁华与疲弱两相并存。兴奋之余,他也领悟到了中国人的思维世界和价值观念。史迪威游历了北京、香港、广州、梧州和上海,最终返回美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尽管浮光掠影,却意义重大。而后,史迪威多次访问并驻守中国,他帮助过中国人进行修路运动,与普通工人同吃同住,也曾试图为蒋介石的军队训练出现代式的军事素质优良的军官。就个人素质和军事才能来说,史迪威无疑当得起“优秀”二字。另外,他富有战略眼光,在外界对蒋介石报以极大期待时,他能识破蒋介石旨在维护个人权威、无意于挽救国家危亡的个人企图。尽管未结交共产党,他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共产党形象宣传的优势。“他有信仰,是个实干家。”然而,在中国国内,在美国政府为他安排的蒋介石麾下,他的作为极其有限。蒋介石一方面希冀得到美国援助,另一方面担忧美国政权干涉过多,因而对身边的美国人百般忌讳,以与他们打交道为耻辱。
史迪威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毋宁说是中美关系的历史投射及中国对美国的想象。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跟随列强步伐侵入中国,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攫取中国的财富和权力。然而,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亚洲(尤其是中国部分)在她的战略蓝图上的地位日益显著。美国不甘心落后于英、法、日、俄,又无时无刻不忌惮着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战争的风险。在中国人的想象中,美国尽管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但并不像仇恨日本人那般仇恨美国人。孙逸仙博士的“三民主义”便是取自美国这一大洋彼岸的共和历史经验。美国的国家制度为中国人所效仿,也被中国人所期待。然而,美国人辜负了中国人的想象,未曾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争取合法权利,也未曾组织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非法权益,也未曾在中国抗战陷入僵局时及时援助。美国人当然有美国国家利益的考量,有现实阻碍,却无法否认这一历史带来的沉重遗憾。
选择是自由的,选择又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你必须主动承担选择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选择,也是如此。从山东问题上默认日本做法的合理,到二战期间的“独身自好”、“与世无争”,再到中国问题上的被动提供援助,及支持蒋介石政府为实现一党专政而发起的国内革命,美国人一直在做出选择,也须为此承担起历史责任。曾几何时,中国一度将美国视为国家政治制度建构的典范。而1949年后,中、美分道扬镳,一个倒向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个坚决实行杜鲁门主义。直至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才真正承认了中国革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一部难得的历史著作。芭芭拉女士并不掉书袋,而是通过强有力的历史叙事为读者描绘了动荡时代的历史细节,为我们窥探那一时代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角度。在宏大叙事背后,发掘出了个人的辛酸悲喜,融历史真实于个人经历之中,为那一多声调的复杂时代留下了生动的剪影。作为一名史学家,芭芭拉多客观描述和阐释,而少个人的主观臆断,以材料说话,让人物为自己代言,以客观性代替了纯粹的主观臆造。对于历史中诸多不确定性,资料未能解答的部分,她予以保留,如史迪威如何认识贺龙等等,体现了一名优秀史学家的素养和见识。总而言之,史迪威既具有典型性,体现了一代美国人在中国的经历,又具有个人的传奇性。他希冀帮助中国摆脱落后,最终在有生之年未能如愿,无疑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他的身上则体现了上世纪中美关系的缩影以及中国人的历史选择。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航线不至于迷失方向,如何凭借本国力量走向富强,每一个中国人都须认真思考。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