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1: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经典读后感10篇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由王伟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一):一本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书

《从诸侯到帝国》是时政作家王伟最新的历史题材著作,书中从地缘、经济、政治、文化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了从中华民族兴起到秦朝灭亡的这段历史。是一本与众不同,能够开脑洞、炼思维、铸精神的历史书。
       本书的作者王伟之前的著作——《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我每本必读,还曾极力推荐朋友。看时政书,是因为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经济、政治大势已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国的零售油价调整机制就跟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挂钩)。但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我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上学时历史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堆枯燥的人名、地名、年代、事件以及那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规律,所以买《从诸侯到帝国》这本书,我是做好了交“粉丝税”的准备的,但是真的读起来,却会有手不释卷之感,好几次只是想睡前翻几页,结果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困得不行才合书睡觉。历史书不同于小说,叙事多是白描性的语言,也很难设置草蛇灰线的伏笔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能产生这样的阅读体验,我觉得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开脑洞。《从诸侯到帝国》中的很多观点颠覆了所谓历史常识,让人脑洞大开。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纣王帝辛并非荒淫无道的昏君,反而是一个非常有见识跟作为的君王,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华才酿成了他之后的悲剧。作为纣王罪行之一的“酒池肉林”其实是韩非子的刻意“抹黑”,既没有周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也没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当时未发明出蒸馏技术,一大池子低度酒放上两天就变成醋了)。第二个,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上演过“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并非是有勇有谋、才具过人,反而是一个徒慕虚名,招致实祸的庸才,他的眼里只有赵王的面子以及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玉璧,对于玉璧之争、面子之争背后的战略格局浑然不知。第三个,被小说、电视、电影演绎过无数次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并不是弱国抵抗暴秦、正义不惧暴力的故事。刺杀的起因是太子丹在秦朝当质子期间,未受到他认为应得的礼遇而心怀不满。被释回国后,太子丹对内不整肃朝纲,对外不连横合纵,寄希望于靠行刺来扭转乾坤。结果不仅行刺失败,而且断了秦国“和平统一”的念想。不久秦国大败燕代联军,太子丹的亲爹燕王喜主动斩杀太子丹乞降,秦国表示拒绝,不久,燕国被灭。太子丹为泄私愤而行刺最后身死国破,称得上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坑爹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像上面这样的脑洞书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品读中慢慢挖掘。
        二、炼思维。《从诸侯到帝国》中的脑洞虽然多,却并非天马行空,凭空地捏造想象,而是作者根据史实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得出的,书中的观点虽然颠覆,但读起来逻辑严密、彼此自洽,可谓丝丝入扣。作者在讲述前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的时间与空间,贯通古今中外,注重发掘历史事件中的共性。比如讲李悝变法时推行的的平籴之法,就联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实施的物资本位制,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如何解决房地产泡沫。讲围魏救赵时,则联系到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讲长平之战时,又联系到了淮海战役国共双方的战略战术。将不同时空的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既让读者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也不禁使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复盘推演,提炼出不少可以反复适用思维模型,并通过书中的案例加以详尽的阐释。比如:将田氏代姜时提出的“利心互换”模型——“上位者给百姓以利,百姓还之以心,而人心聚拢多了,天下自然就是你的”;讲商鞅变法时提出的成就事业的“道、势、术”模型(篇幅所限,不引用了,详见该书P104);以及附章《帝国之道,通合为本》里的三权之说——政权(暴利权)、意识形态权、经济控制权。以上这些思维模型无论是对于从政、经商还是做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读史使人明智,不过如是!
       三、铸精神。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必然有其强大的精神内核。作者在书中记述,中华民族自商代开始就是极富尚武文化的战斗种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从5000多年前一直活到今天。当然尚武不是野蛮和嗜血,而是保护自己国家和种族时的不屈不挠、甘愿牺牲。这种尚武精神在书中有多处体现:战国末期,秦赵之战,双方都死伤惨重,秦国驻扎在上郡防御匈奴人的10余万精锐秦军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守卫北境,未被调用。而秦国与赵国也自始至终都没有试图与匈奴异族合作,民族大义可见一斑。公元214年,秦帝国与匈奴正式开战,秦军捐甲免胄(赤膊血战),死不旋踵,一战即重创匈奴,头曼单于率残部北逃700余里,直至秦亡不敢再犯。也正是这支九原秦军后来在秦帝国到了存亡边缘时,依旧选择让大部分兵力坚守北境:宁亡秦,不伤华夏。诚如作者所言:2000多年来,能有如此担当和胸怀的军队,在此之后可谓凤毛麟角,而放纵乃至利用异族者却不胜枚举,每每看来,既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唏嘘不已。
       读完《从诸侯到帝国》,我的心中即自豪又愧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历史精彩纷呈,而我却对其知之甚少,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读到作者后续的历史著作,以便补上自己之前落下的课。也推荐各位朋友读一读这本书,一同去探寻那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灭的强大基因。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二):以史为鉴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在读史这条道路上走了十几年的我才刚刚明白这个道理,我相信很多人最初接触历史以及对历史产生兴趣绝不会是历史教会了我们多少治国之道,而是喜欢看各种历史事件,如;硝烟滚滚的二战、秦统一六国、新中国成立等等,这些大历史如荧幕上放映的影集一般穿梭在我的脑海之中,但这些历史片段并没有并没有整合成知识,或许换个说法是我不知道如何将这些背后挖掘出的历史细节变成我的知识积淀,直到我看了这本书《从诸侯到帝国》。
我并不是刻意吹捧,但我觉得前段时间《罗辑思维》中罗胖对历史的态度就知道我们每个人借鉴,我们不断挖掘历史背后的细节,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这些细节推理出其背后的逻辑思维,然后将这些道理或前人经历转变成我们自己的经验。这本书也是如此!
作者将目光放在了从西周诸侯分封制到秦始皇封建帝制这段历史上,以大历史观,战略思维的角度,分析地方诸侯国之间微妙博弈,秦统一六国以及秦国的建立,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历史大戏。
人们常说,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这句话并不矛盾。成王败寇这个道理让我们鲜有关注过程却十分重视历史结果,但站在历史的全知视野,我们可以根据其经济、地形、形势等等条件判断其必然结果;而突发事件又会改变这种战略平衡,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如;当时的魏国周边形势与二战的德国是一样的,始终无法避免两面作战的情况,即使魏王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强国如果没有解决好内部矛盾和周边外交的前提下开战始终避不开“围魏救赵”的困境,事实也证明魏国就在重重内部矛盾与外交困境中消耗了本国国力。但试想一下,如果当年魏王重视贵族公孙的话重用商鞅结局是不是大有不同呢,但历史就那么无情,我们局中人很难看清身边一个人、一个小事件对大局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从历史中能够学到了教训与经验。
通过这本书,我更明白一个道理,即不能简单的从人物事迹中评价一个人的功绩成就或过错失败,了解与评价一个人,要深入其时代与背景。如;周文王与周武王在《封神榜》中一直都是正义之士的代表,而姜子牙也是为了辅助明君而踏入朝廷。但本书作者观点恰恰相反,相比之下,商朝才更得民心,也正因为改革的内容不符合诸侯们的利益,再加上商朝此时的统治力度大大削弱,才让周氏有机可乘,历史鲜有平民为主导的,周取代商同样也是一次诸侯贵族轮流坐天下的历史。
看烦了高谈阔论的历史小说、看腻了毫无观点的历史小说,本书真的给我历史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这次看完了从周到秦的历史,希望作者加把劲,让我们看到更精彩的续集。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三):破解历史的密码:从诸侯到帝国

《看懂中国的第一本书》,以此作为本书的名字,是否言过其实,或者多少显得冒失?在种种疑问之中,开始了我的悦读之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阅读过程充满了好奇、愉悦、探究,一本这样的历史书让人眼前一亮,这得益于作者王伟独特的视角。工科出身的王伟,作为时评人、自由撰稿人,还做过金融公司的投资顾问,使其能站在几个领域的交叉点上,擅长以历史、地缘、经济等多样的视角,对国内外战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把中国置于世界大格局中,以先秦史作为突破点,抽丝剥茧,大开大合,以大历史观、战略思维的高度,分析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博弈、以及中央与地方诸侯之关系,并把中国历史的真实情况与欧洲历史做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联系当下世界格局,结合地缘政治因素、大国博弈、大国与小国关系,以及政权(暴力权)、它制意识形态权、经济权等方面,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解中国格局的形成以及未来之走向。

《附章》所言的“帝国之道,统合为本”,正是作者识见的集中体现,足以让人震撼,更让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治史需要有“识见”,这是确定无疑的。

唐代史家刘知几在回答为何自古多文士而缺史才的提问时指出,“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被当时的人们誉为不刊之论。章学诚则进一步提出了史德的概念:“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所以史识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清末民初的梁启超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史德”,概括为“史家四长”,作为衡量历史学家一个基本标准。 被为史家推崇的“史家四长”——即“德、才、识、学”,已成为当下历史研究的共识。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从世界格局入手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又从先秦入手,先秦之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博弈,中央和地方诸侯之统合,各种战争、纠纷、矛盾异常纷乱,难以综合概括,然而作者紧紧抓住一条总领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脉进行梳理、分析,然后把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加以比较、中国和欧洲诸国加以对比。治史为现实服务,脱离现实的历史研究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缺乏现实指导意义与价值;脱离历史研究的指导,大战略大格局何去何从,学术研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

正因为此,王伟之《看懂中国的第一本书》正是这样一部“非常及时的书”,可遇不可求。在当前世界处于大转折、大调整、大变动的时代,这样经世致用的历史研究,正是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的方向所在。过去的一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叙利亚问题、朝鲜核问题、东北亚局势、萨德问题,反全球化浪潮、美国退出tpp、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国家战略、中日问题、台湾问题、香港占中问题,中国历史研究更应该彰显,现实也是正在过去的历史,未来也将成为历史,正确的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或者是从历史研究中找到当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方向。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重任。

何为帝国,帝国兴盛的根源何在?帝国何去何从?欧洲作为文明的整体特征又是什么呢?欧洲文明和中国文明差异何在?中国明清以后能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和欧洲历史划分有何不同?奴隶社会是以多数的生产者来划分的,封建社会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模式,资本主义是社会运行的根本目的所在,从分类学的角度,一个体系下各个类别的划分标准谁都不挨着谁,这是多么矛盾的问题?!按照作者的认识,贵族本位主义——教士与贵族双本位制——资本家本位制(军政商的统合)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是五四以来的学者特别强调的,1858年之前的东印度公司名义上是一个公司,其实是一个小号的军政商联合体,从理论上讲,印度并非属于英国政府,而是东印度公司财产。只是到了1858年后印度才有英国政府接管,这完全是老鼠吃大象,这就是高度统合的威力。

正是这样的统合之力,正是作者不一般的识见,正是历史细微处的小心求证才使这本历史研究著作熠熠生辉,倍感诱惑。这正是此书的魅力。

从这个意义上,向本书作者王伟致敬,向时代致敬!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四):春秋战国和近代欧洲的相似度……

欧洲各国的征战其实就跟春秋时期一样,欧洲分裂后依旧奉神圣罗马帝国的教皇为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国王都要去神圣罗马帝国进行加冕。他们也没想过打破这个。这可能就是跟他们宗教有关吧,不过他们每个国家的国力很接近,最后谁都没征服谁,结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而中国不同,当时春秋各国虽然也奉周朝为天子,但是中国人的信仰跟欧洲人不同,中国人的信仰其实是祖先崇拜,而不是类似西方的那套圣子圣父的玩意,而且战国时期各国也很清楚周朝的权利实际上也是从商朝抢过来的,他们当然知道其实自己实力到了也可以抢。
  中国这种大一统的观念应该来自于秦朝,首先战国七雄实际上除了韩国外,别的国力都比较接近,如果不是因为秦国变法后国力大增,可能中国最后的结果也是跟欧洲一样分裂成七八个小国家一直征战到今天。不过就是因为秦国强大到打破了这个规律,他统一了全国,结果造成了东西方的走向开始不同。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五):有态度的书写

有态度的书写
《从诸侯到帝国: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是一个工科男王伟的作品。作品具有独到的观点,不拘泥与现实教材和一些常规说法,还有自己特色的说法,态度比较鲜明。
  正如前沿文字中所书写:那些让我们头脑保持清醒的事情,通常被称为——“历史”。历史的真正价值在于给予我们逻辑和斗志,而不该是对古人“狗仔队”式的“八卦”,更不应该是粉饰当下错误的遮盖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非常反感以那种看似幽默,实则仅仅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显示自己小视野、小格局的所谓“历史”;我同样不赞成那种把“历史”放在神坛上,不许碰只许拜的所谓“维护传统”——这就好比你不能说,法医不尊重逝者一个道理。有趣的是,审视历史有时恰恰很像是法医解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原则:“抓大放小。”
   那些纸上的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吗?或许有时是,但在大部分时间,“历史”一直都是由写历史的人在写。中国的传统史观本质上是士大夫史观,亦或说是文人史观 , “ 道德”的解释权历来是这个群体手中最大的资源。为了最大限度放大自己的权重,由这个阶层执笔的史书往往倾向于将关注焦点放在细节上,将王朝兴衰的根源最终简化为“德”与“不德”、“贤”与“不贤”、“昏君”与“明君”、“忠臣”与“佞臣”……我并不否认其中积极的一面,但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模式会使得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落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桎梏。似乎,历史大势似乎是决定于少数人的一念之间。
   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历史本质上是由无数个“偶然”所组成的“必然”,我们可以对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政治、经济事件作出预测和评估,并非是因为我们对某个领导人的私德有多少了解,而是因为我们手里有大量基于技术、逻辑乃至人性的理论依据,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放在几百、几千年前,其实同样是适用的。法医常规解剖,标准程序要开颅、胸、腹三腔,其实解剖历史也是差不多:地缘、经济基本盘、权力分布以及文化,这几条是最基本的切入点。也可以说,历史其实就是一份王朝的验尸报告。
   这套思路在分析现代国际政治中并不新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来看数千年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呢?从生理结构来说,现在的我们和一万多年以前的人类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对于古人,我们既无需高估也不能低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所有人的都会作出差不多的反应,这和他所处的年代其实并没有太多关系。
    中华文明与同处于这个世界的基督教文明以及伊斯兰教文明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文明疆域与政治疆域是基本重合的,并且在两千多年中,这种大一统一直是常态。而后两者则恰恰相反,在多数时候她们都是在一个文明圈内存在数个国家,统一的大帝国对她们而言仅仅是历史中的一小段插曲而已。换句话说,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她的“大一统”。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一统华夏,由此开始,中华文明彻底与其他文明“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诸侯封建到统一的秦帝国,再到汉帝国,这段历史铸就现在中华文明的基本框架。这其中蕴藏了大量我们民族或许暂时处于沉睡状态的记忆,透过它,你将会看到一个有别于通常印象、不太一样的“中国”……
   一直忙于上课和讲座,没有仔细按照章节来读,但是还是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节来阅读,很有态度,很有趣味的一本书,足见作者的功底。打算寒假里面再仔细的阅读下。总体上来说,《从诸侯到帝国: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书写很大气,但是有一点不太赞同的是,可能议古论今,并非真正的能够预测或者看懂现在中国的格局,毕竟时代和环境都发生了。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作为纯阅读的文本来说,这本书还是可圈可点的,值得推荐。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六):从诸侯到帝国 文明成长史

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有一部非常出名的电影,叫做《英雄》,依然记得梁朝伟写下的“天下”两字,加上我们从小的爱国理念宣传,骨子里便认同祖国大一统的概念和优越性。但是两千年的战国时代,那时候的先贤便能认知到大一统的优越性,几代人付出心血和生命去努力,作者给出的动因是文明发展,大多是为了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麻烦,不得已只能往前走,而非出于追求什么理想,我并不是非常认同,应对麻烦和追求理想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完全是可以兼顾的。

摊开我们的地图看一下,华夏文明受地域影响太大,西南云贵山川阻拦,西北荒漠,北方严寒,把我们的文明包裹在里面,作者终究是把战国七国看成文明的整体,而匈奴犬戎等看作异族,对抗外的军队也颇为推崇,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国家之所以拿出很大精力来对付异族,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非家国情怀。

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的笔触去描写战争,因为战争本身是经济力量的较量,酷爱三国志系列的游戏,尤其是三国志11,偏真实风的战争游戏,的确是这样,面对要统一这样的大任,绝非靠一人之谋可以胜任的,后世三国诸葛亮的悲剧也莫过于此,蜀中地区的经济毕竟比不上中原地区,再多奇谋也无法弥补差距。

政体的演进过程更多的是皇族同贵族阶级的彼此制衡,战国各国的变法都是基于削弱贵族的权势,不过商君有幸成功了,而吴起、李悝等人却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关于收权,发动战争进入战时国家也是收取军权非常好用的妙招,然后通过大项目的投资把经济权益收到皇室,确是不错的方法,这样的事情历史也进行了无数个轮回。

作者提到了很多我们对于历史的误解,算是翻案吧,逻辑论证都是比较严密的,比如赵括是否真如历史上只会纸上谈兵,比如蔺相如是否如课本中说的一样功高志伟,虽然以现代的价值观和眼光来看待两千年前的事情略感牵强,但是还是比较能说服人。

我觉得副标题《从诸侯到帝国》更符合本书的内容,看懂中国格局,有些夸张了,毕竟秦汉历史只是我们历史很小的一部分。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七):政治角度看历史之古今对比——《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有感

秦朝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因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的政治完全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前的诸侯混战的局面基本上都已经成了过去式。虽然后面的朝代里面中国基本上都是以一个统一的王朝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中,即使改朝换代陷入混乱之际,陷入割据之际,过不了多久这个局面还是会很快恢复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可以说从秦始皇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当时的中国之后,这个统一帝国的观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后世的这些王朝再也难出现想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难以出现那种各种思想自由的相互碰撞的黄金时期了。
          可以说,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对于现在的中国读者来说还是很有神秘感的,例如周王朝时期诞生的周易,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成为了一个玄学的流派了,而且春秋战国所流传下来的那些兵法也受到现在海内外很多专家的重视。记得之前在听有声小说的时候,还专门听了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声小说。但是对于里面的历史,可以说我们普通读者其实有很多还是不要太明白的。例如那个时期的孔子,也就是被后面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尊崇的孔圣人所提出的儒家思想的诞生过程到底是怎么样,仁者无敌这个口号真的管用吗?真的武王伐纣的时候,是因为仁者无敌,是因为商纣王真的荒淫无道吗?
          可以说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的话,多问几遍的话,可能回答的人都不是那么确定了。因为历史的书写者也只是人,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而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那样混乱的局面下流传下来的历史,可以说很多都只是后人后期通过回忆或者其他渠道记录下来的,这里面可能也会存在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思考起来不合逻辑的地方。
          今天我拿到的这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从诸侯到帝国——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作者是鬼谷工作室的王伟,可以说这个工作室的名字就比较有特色,容易让人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的师祖‘鬼谷子’。作者在书中通过现在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方法来研究当时的春秋战国的局势,并将其与现在的中国偶尔进行了一下对比,可以说这是非常有新意的。
          本书正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里面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包括秦王朝从兴到衰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了分析,可以说本书的重要关注点还是在政治军事角度上,这里面可以说基本上是从历史史料+逻辑的结合方式来进行分析描述,可以说其中分析出来的结果已经颠覆了我从小在历史教科书还有常规的历史科普书籍上的一些早期在我心中埋下的自认为正确史实。例如在第一章“风起陇西”里面谈到武王伐纣的这起重大历史事件,在之前的历史教科书和电视剧《封神榜》里面都曾经讲过商纣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荒淫无道的原因,但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版本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这一切,本书中分析商纣王帝辛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看清楚当时国家局势,其在国内的改革可以说虽然拿到现在都是非常开明,但是在当时的贵族阶级统治时代却是自掘坟墓的行为。书中援引《尚书》提到的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之前历数的帝辛的六大罪状,其中真正致命的却是:“二、不任用贵族、旧臣;三、任用小人;六、不祭祀祖先”,如果有人看到里面的‘不任用小人’的罪状时举手赞成的话,请注意一下当时的‘小人’指的到底是什么,可以说在看到这一节的时候,我更愿意相信本书说的倒是真的。因为不管是所列举的史实还是作者的逻辑推理,可以说几乎都是无懈可击的。
          当然我所列举的只是本书中的一部分,身为读者的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阅读本书,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很多思想的闪光点,还有很多天斩传统历史观点的地方。历史现在的成语‘纸上谈兵’的出处战国时期的赵括,真的是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只会纸上谈兵吗?当时的廉颇抵御秦兵的战略真的正确吗?真的符合当时的局势吗?相信这些问题在您看了本书之后会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
          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写先秦以前的历史书,也是一本讲述政治格局军事局势的小型国际政治分析书。相信这本书对于那些对历史,对政治感兴趣的读者是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八):历史的正名——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高中学的六国论,到现在我还能背得出几句,也因为这篇文章我一直以为燕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直到看了王伟先生的《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从诸侯到帝国》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真相并非如此,燕国并非最后灭亡,那么流传下如此文字用意大约还是要用证明作者的立论吧。
正因为这种种立论,历史在这千百年里有太多的误读和湮灭,再加上新文化运动以后,大众对于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基本等同于0,所以那些写在竹简铜鼎上的文字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看到的历史听到的真相往往都是二手的,甚至是转述的转述。当然这本书也并非是历史典籍原文摘录,他同样也是作者对于所见史料的分析理解,但是与以往所看到的关于春秋战国历史的书籍相比,这本书在内容上细节更为丰富。本书只为还原真实,不为政治正确,虽然书中的内容和我们这些年来接受的教育有所冲突,但我认为历史的讲解与普及就该如此,遮掩的隐藏的终归有一天会被人们知道。
作者由华夏之初写起,中国历经夏、商、周,而后为秦统一。在夏、商这两朝作者尽是略述,虽然是略述,作者依然给商纣王翻了案。商纣王名帝辛,算的上是一位能文能武精明强干的王者,然而在朝代的末期,有时候暗弱无能的君主反而能够生存的更久一些。商纣王因为能够看到统治的弊端,所以将改革的刀斧对准的贵族。在秦朝以前,一直都是王与贵族共天下,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王权并没有我们后世所习惯的皇权不可动摇,大贵族很容易就能取而代之,比如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就是大贵族取代王权的例子。商纣王触动了本国贵族的利益,又加上周的崛起,内外勾结,商纣王成了亡国之君,谥号也被灭掉他的周朝人定为纣。从这时起,改革的风险已经完全展现,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国家利益的改革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抵抗,有人送命有人亡国,但也有人因此获益得以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到秦国完成统一而后灭亡的这一段历史是本书的重点。在这500年的历史里,有太多值得我们纪念仰望的人物,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典故和传说,更有我们中国能够成为中国的根本。但这些流传下来的历史中也存在着太多的扭曲和粉饰,以至于我们在虚假的历史中学习多年还一无所觉,但真实总会被还原。
作者在本书中为我们还原了一场从诸侯到帝国的过程。我们曾经熟悉的商鞅变法其实更该称为卫鞅变法,只不过后来因为变法的功绩,得封商地,卫鞅因此更名为商鞅,而这一名字就此流传至今。纸上谈兵的赵括和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在本书中都有新的面目。蔺相如的外交在作者由原文所见并未能达成战略的意义,只是维护了国君的面子,于国于民实则无益。将和氏璧的偷运回国,挑衅了秦国,言辞交锋上的则暴露了赵国的暗弱,秦国后来的数次进攻未必于此无关。赵括的纸上谈兵被人讥诮了几千年,然而按照作者的考证,赵括并非未曾接触军事的年轻人,赵括曾经担任参谋参加过麦丘之战和阏与之战,并且获胜,因此在廉颇败退坚守西垒后,赵括被换上战场。后人总是假设如果廉颇不被换走,按照他的坚守政策,赵国未必会亡。但是根据作者的分析结合当时赵国的内政,赵国和秦国打消耗战也一样是必输无疑,而且国家将被全面拖垮。因此才有了换将的举动,也因此背黑锅的人就成了赵括,纸上谈兵也就跟了赵括两千年。
秦朝以法治兴国,后人诟病秦朝是也总说秦朝法令严酷。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大雨导致失时,士卒怕被严峻的法令惩罚才不得已起义。然而作者查找秦朝法令却发现,秦律写道““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盾;过旬,赀―甲。水雨,除兴。”也就是说失期时间短也就骂两句,时间长罚一盾牌,或者一副盔甲。下雨之类的根本不必受罚。因此过秦论里的所讲的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的陈胜吴广根本就是蓄意的谋反,而他们后来的行为也根本称不上一个义字。他们伙同旧贵族兴兵伐秦,根本目的是为了反对郡县制和君权集中,让权力重回贵族阶级,如果他们成功了大概如今的中国就像欧洲一样,出个省都得办个签证。
作者在书中为许多人和事都做了新的定位和判断。但作者更主要的是对国家的兴亡做了更高层面的分析。一国的成败往往不是由一两件事情左右的,后世的我们所不能理解的选择在当时都有他不得不选的道理。革新毕竟造福国家和人民,革新也必将触动既得利益的集团。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人一姓国家,皇帝、贵族、士族、平民各种阶层在利益面前你挣我夺,有时是代表了国家利益的皇帝和平民胜利,有时却是贵族、士族胜利,在这一来一回中,中国兴乱交替,王朝轮回不休。
诸侯也好,帝国也罢,甚至于欧洲各国,国与国间你来我往,都是利益在驱动,都是政治在选择。这本书选择了中国最混乱也最精彩的事情,讲述了那一段离我遥远却又深刻的影响找我们生活的历史,在这些讲述中,有许多颠覆,有许多正名。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种论调,但真实的总会被发现,不在这时也会在未来。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九):法、术、势

林亦霖
这本不厚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半月有余,与以往的那些政治类的书略有不同,文章中的很多观点颇为新颖。
西方的政治起源是基于理念的理解,中国的则侧重于与实践的结合。战国时期的思想迸发,为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定下了基调。儒家作为表象,维护统治的权威性;法家作为内部,巩固统治的合法性。儒家和法家思想相融合,构成了政治发展的基本格局。
书中的内容以先秦为主要的叙述对象,通过剖析那一段历史来印证历史变革的部分相似性;在文章的末了,又用概括性的术语对全文予以总结,使书的中心思想跃然于之上。作者通过文字的叙述达到了他想要的借古醒今的作用。归纳起来,政治要符合简单的几个字眼:法、术、势。
他对于《秦律》的看法与之前的学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秦朝的短暂,二世而亡,很多优秀的东西被选择性的忽略;同时,又因暴政而亡,部分政策被夸大,最为明显的例子就如焚书坑儒。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确对一部分儒生进行了不合适的处理。但,数目据考证并未有那么众多。《秦律》作为其中的瑰宝,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负面的影响下渐渐被掩盖,实际上很多条文对于现代仍有借鉴的意义。法的本质含义是予人以警示,它划出一道红线,告诉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更为甚的是,它可以间接影响那些想为或者不想为的事情。《秦律》涉及的内容很多,规定的方面很多,法律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了提供各种借鉴。当遇到权利受侵时,其可以进行调节。法律不是一切,但没有法律的保障,就没有一切。

  《看懂中国格局的第一本书》读后感(十):诸侯博弈

中国在西方人眼里,自古就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身为一名中国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深刻的明白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但是要了解中国,不能盲目的去了解当下的社会主义,而是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西方或者其他古国不同的是,中国的文明一直沿着岁月长河传承,乃到至今还一直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历史的字符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灵魂中代代相传。或许正是因为传承从未断过,一代代的影响之下,铸就了神秘之符。
《看懂中国格局的一本书》,细数了从诸侯争霸到秦帝国统一。作者以夏朝开端为切入点,按照历史事件的顺序推进撰写。让人觉得感到有趣的是大禹治水的牵头是由四大部族组成的联盟,四大部族的领导核心是,大禹、契、稷、伯益,有意思的是这四位分别是夏、商、周、秦的祖先。作者以此为起点,再进一步的推进,从部落的国家转变的一个框架。这是一个道与理的一个过程,在本源中解释其变化原理,历史向来是记录文化积淀的重要步骤,而战争则是刺激文化进步的一个产物,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的走向灭亡。
书中记载了很多趣闻,如商业一词的由来,商的起源,诙谐中带着严肃。个人觉得历史的根本就如武则天的无字碑般,笔墨由后人来挥洒。历史是什么?这是个问题,不了解历史的人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的,但是那只是少部分历史,大部分历史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事件,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现如今的封建思想使人们把一切都想成是美好的,只要是稍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就用尽全力去排斥。其实只有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它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历史给世人的是警醒作用,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个目标。
内文虽只是346页,但是记录事件的时间跨度不小,难免有些地方会略有缩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要的事件点在其中都有所记载。既然是一本记录历史事实的书,就必然会把未经考证或者含糊不清的内容写入正文,不过作者依然用只言片语作为过渡。其他历史书一定会从神话开始,但是本书直接从人文时期入手,对内容做了精化。一个王朝的诞生就必然是前一个王朝的衰败,然而这些衰败也不是几个人或几件事决定的,而是一种长期的积累终于得到爆发,这些导致衰败的原因尤为重要。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对现时代往好的方向发展,历史永远不能成为第二次失败的原因。作者笔风大开大合,引入诸侯之间的博弈,带入读者站在战略的角度思考历史,使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格局形成的由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