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免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免费》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5 22:4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免费》的读后感10篇

  《免费》是一本由[美] 克里斯·安德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免费》读后感(一):《免费》——免费的其实都能收到费

免费是互联网充裕经济的必然逻辑,这一点,作为在中国成长的90后,我已经深有体会。从系统软件、杀毒软件、办公软件到快递、送餐,所有能想到的服务几乎都有免费的供应商,而且品质都还不错。这就是免费对人类文明下一个时代的跨越性塑造作用。不管是用户还是供应商,自然没有躲开这个趋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你只能像黑船过后的日本人一样,拥抱这个趋势。
但是所谓的免费还是为了为了盈利的,所有的劳动都值得一些回报。我们先不论免费写文章做视频的人要的那种关注度回报,而是那种每个人都避不开,实实在在能养家糊口的回报。免费不过是这种报酬的一个噱头,你终究还是要找到一个机会把这钱赚回来的。可是与此同时,创业者也提供了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这一点只需要看安德森在本书最后附录提供的三种所谓的免费模式就能知道了:直接交叉补贴(比如买东西时候的赠品)、第三方补贴(比如杂志的广告)、免费加收费(试用软件升级专业版),最终还是把免费的成本转嫁到某处了。但免费本身的有点还是不容忽略:它消灭了我们头脑中那根始终绷着的,别人是不是在赚我钱的弦。这一点很重要。哪怕是一分钱,那也是我要掏腰包拿的,也许就因为这个麻烦我就不想再要了。可是如果是免费的,哪怕是垃圾其实也没有关系,大不了折损一点时间。这对年轻人和中国老一辈从匮乏经济走过来的人,是有奇效的。他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用免费先赚取眼球并无不妥。只要有一个合适的转化率,这种免费的手段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极其有效的盈利措施。反正对于线上产品来说,需要传输和储存的不过是一些字节,人类社会为它们提供的空间基本上可谓是无限而近乎免费的。也难怪实体厂商对此羡慕嫉妒恨,他们也想提供一些免费的产品又不让消费者感觉到啊。
所有在网上淘金的人都能用免费武装自己,获得收益。从一个知识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似乎在于一句话:“信息可以免费,但知识是收费的。”网络上信息并不难获取,铺天盖地的百科、新闻、资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随便一看,过眼不过脑子。这样信息收费不收费真的是无所谓,只能作为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就应该是免费的。加工这些信息,把它们变成有用知识的人,则应该获得报酬。尽管羊毛不一定要直接出在羊身上,但这样的工作终归是要收钱的,这可以成为一个知识从业者的操守:我只赚消费者靠自己省不下来的钱。这样,做分析报告的也好、做趋势预测的也好、做知识汇总的也好、做精品翻译的也好,大家都能在这个框架下有口饭吃。

  《免费》读后感(二):以“免费”之名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在书的引言中介绍了电动力汽车售卖和使用模式:消费者去某个汽车经销商那里签署一份协议,免费得到了一辆电动力汽车,而后再去汽车电池经销商那儿付费购买电池。在保证了充电站密度的前提下,汽车没电后消费者要做的不是在充电站里傻等个把小时为爱车充电,而是拆下电池换上一个电量充足的,交钱,绝尘而去。整个过程比在加油站里加油还快。
除了电池技术处于科技前沿外,老实说电池经销商的这种营销模式一点都不新鲜。每年秋季开学,各高校里到处都是电信、移动、联通的“预存X元话费、送某某牌手机”的广告。对于手机用户来说,目下的手机是不要钱的,而长期的话费是实打实的。这种“免费”营销模式的鼻祖是谁不太容易考证,可以追溯到的例子是在上世纪初。1903年,吉列公司的创始人坎普·吉列(King C. Gillette)发明了随弃式剃须刀后,首先做的是把刀架送出去——一战时他就以很低的折扣把几百万个刀架卖给了军队,结果使得士兵在战时养成的剃须习惯一直保持到了战后——而吉列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在高利的刀片上。利用这种付费和免费的互补组合,迄今为止吉列公司已经售出了几十亿块刀片。
经济学家在讲供给需求曲线时,经常分析两种互补品对各自需求曲线的影响,《免费:商业的未来中》则走得更远。克里斯·安德森在书中介绍了四种免费模式——直接交叉补贴、三方市场、免费加收费模式和非货币市场,它们统称为“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ation,让钱在不同的产品之间、人之间、现在和未来之间、不与钱打交道的市场和金钱市场之间转移)——上述卖电池送汽车、预存话费送手机、买刀片送刀架即是两种互补品之间直接交叉补贴的例子。
三方市场是指产品的买卖双方进行劳务和商品的交换,最终付费的是第三方。每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都要推出四五百页的巨厚版,定价却只有20块,远远低于杂志采编、印刷与发行的成本。翻开一看,满是名车广告,不难理解是广告商支撑着媒体的发展。克里斯·安德森戏称“它们(卖方)做的事其实并非是把报刊卖给读者,而是把读者卖给了广告商”。
在免费加收费模式下,免费的是一些基本版,收费的是比免费版功能更多的专业版。比如,使用QQ软件是免费的,但是要升级为会员、升级到钻石以享受到更多功能,就要另外付费。从新浪内部流传出的一份报告显示,腾讯公司声称自己已有五六亿的用户,但是其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5990万。正是这十分之一的用户,贡献了腾讯公司今年一季度总收入42.261 亿元中的80%。
非货币市场:经济学家喜欢讲“理性人”如何如何,克里斯·安德森则认为,利他主义的动机总是存在,总有些人愿意不计较成本地为别人付出。比如,确实有人保持电脑24小时开机,为的是给其他的电驴用户提供下载资源;比如,很多论坛贴吧的版主乐衷于维护板块、回答其他用户提出的问题,所得到的不过虚拟的论坛币和等级;再比如,Google从未向任何用户收取过使用费用,而用户在进行搜索时,实际上也在帮助Google公司提高精准定位广告的系统运算法则。
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前两种免费模式早已存在,时代发展,形变而神不变,后两种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免费之所以在当今大行其道,一是因为“尽管金钱经济已经成为社会范式,但是人们内心深处依然坚信有些东西是不应该收费的”。其二,智慧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帮助人类以比消耗资源更快的速度找到新资源,使得很多的商品出现了充裕的局面,“那么成本就会压低到近乎为零”,免费有了实质上的可能性。其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卖方想进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干脆免费,从利基市场(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寻找突破。其四,数字经济时代,发送、复制、粘贴,使得信息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据克里斯·安德森估计,全球范围内,各国企业运用免费策略,获得的收益至少可达到3000亿美元。可比较的数据是,2007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到2015年,哈计划将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3000亿美元。免费策略相当于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度。
免费策略的运用,不仅给企业、经济带来了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繁荣,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书中克里斯·安德森还特别总结了可供参考的50个建立在免费基础上的商业模式,但他同时也承认,仅有免费是不够的,免费模式必须与收费模式相匹配,“免费可能是最佳定价,但不能将其作为唯一定价”。原因何在?作者语焉不详。
在我看来,克里斯·安德森更多的是将目光对准虚拟经济,鼓吹在数字经济横行的免费策略,对于与之对应的实体经济则着墨较少(由此我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极少进行实地考察,只用Google搜索一番完成这本书)。科技的进步,使得商品成本无限接近于零,但是与此同时,一方面替代性的新产品总是源源不断地涌现,占据高价位,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成本刚性的产品,总是保持价格的坚挺。不惟如此,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收费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品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会迫使其不断进行质量升级,花钱就是买个放心。此外,对于有钱人来说,付费多少是身份的象征。爱马仕的包由一万一个直降到免费赠送,有钱人还会买吗?
所以,克里斯·安德森充其量是在分析某种经济现象,进而提供一种思路。免费模式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毕竟,《免费:商业的未来》定价39元,书商可没有免费白送的意思。

  《免费》读后感(三):免费时代是个体经济再度繁荣的时代

先说和这本书内容无关的。读书的重要性对于每个读书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来说,其中一条是能帮助我理解复杂世界背后的规律。当把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用相同的线索串起来的时候,这感觉集中了思考的乐趣——进行抽象一直都是人类喜欢的活动。
回到正题。这本书的几篇推荐序都提到本书有些啰嗦,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正是Chris Andersen的风格——善于把道理抽丝剥茧,讲得丝丝入扣。很多人看完本书可能都会有一种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冲动。我也按捺不住冲动,试试总结一下。
这本书讲了下面我们都能接触到的两种生意的区别,一种是买方便面的,一种是在youku上看视频。对于方便面的生产商来说,他要尽量用有限种类的商品满足80%的客户,而放弃20%口味非常独特的客户。对于youku来说,他要对80%的客户免费,而对20%有独特需要的客户收费(免广告、高清等)。前者的利润来自于口味大致相同的80%的客户,而放弃20%的小众客户;后者的利润来自于20%口味独特的客户,而对80%的大众用户完全免费。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前者出售的是“物理”上的商品,边际成本客观存在在那里;而后者出售的是“数字”和“信息”,其边际成本低到几乎为零——因为背后的支撑物:处理器、带宽和存储介质的价格一直在下跌。
非常巧的是,在阅读这本书的两三周里,从媒体上看到下面这些新闻,它们都具有一些“免费”经济的特征:
 * 张震岳免费发布自己创作的音乐;
 * 小米发布超低价电视;
 * 百度、高德几乎同时宣布旗下的地图、导航产品免费;
 * 北京公交公司开通了定制公交专线,乘客可以自己设计路线,只要同行乘客数足够多,就可开通这条线路。它虽然比乘坐普通公交贵,但是因为车辆可以行驶在公交专用道,因此极具吸引力;
 * 广东一家月饼工厂可以让客人现场制作DIY的月饼。由于报名人数众多,顾客需要等两三个月才能排到。
在上述的案例中,没有一个是类似于youku那样出售“数字”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大众需求维持低价甚至免费,对小众需求收取高费用。这也道出了免费时代的“生意经”,开始关注为小众、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在工业革命之前,生产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能力飞跃,产品被大量的制造,人们的需求正以越来越低的成本获得满足。然而这背后的代价却是消费者正在被标准化、格式化,再也吃不到真正的“手擀面”,找不到像自己母亲一样细心的月嫂服务。不过最新的工业革命似乎继续在打破这个平衡,生产同质产品和提供同类服务的成本不断降低,甚至到“零”。这个趋势不仅仅发生在互联网,就连工业革命的中心——制造业——也随着3D打印的到来而悄然改变。我相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再度繁荣起来,就像工业革命之前那样,但是其前提和程度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了。
结尾我想讲刚刚参加完朋友的一场婚礼上的事。这位朋友的婚礼上有一个甜品台,婚礼当天早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往上面摆放曲奇、Muffin、棒棒糖、奶油蛋糕、棉花糖等等,就像一个大大的童话乐园,大部分甜品是我从来没见过的。这个甜品台当天吸引了无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驻足和品尝。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些甜品都是那对夫妇自己做的,而他们也有自己的主业,公司白领和IT工程师。他们在网上发布消息,专门为婚庆、宴会提供甜品制作、摆放服务。虽然他们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他们能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比如用料、款式、品种等等,再加上他们的年纪和客户通常相差无几,生意做下来还能交些朋友。对于我来说,更愿意购买这种按照自己想法制作的、即吃即做的甜品,而不愿意去超市买保质期半个多月、千篇一律的商品。
在这个免费的时代,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先进的技术都能让你以极低的成本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将是一个个体经济、端到端服务再度繁荣的时代,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科技进步与享受到更符合个性需求的服务的时代。

  《免费》读后感(四):值得一读,最好和《长尾理论》一起读

《免费》这本书在2013年11月上中旬看完,再而在十二月又看了作者写的另一本书《长尾理论》。建议想理解互联网的童鞋可以将这2本书一起来看看。当然了解互联网的书很多,但这2本书描述互联网的角度更能让人看到一些原始性的东西。
当一个行业中的产品遵循学习曲线的变化规律,即产品的效能在增加,而价格却在下跌,直至边际成本永远为零,简而言之,“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计”,将会改变这个世界。而互联网正是在三种科技(电脑处理器、数字化存储器、和带宽)变得太便宜的情况下,被大范围普遍使用。而互联网的到来,迎来了与传统行业完全不同的新的经济模式。
两种免费含义
1.传统行业下的营销手段
在原子经济时代,商家大规模生产商品,并运输给供应商,供应商再通过各种渠道运输给销售商,最后再传给消费者。所以在这种商品成本比较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免费,所谓的免费赠送可能是商家推广营销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费用已经被算到其他商品当中,或者是通过免费商品吸引消费者去购买付费产品等等。总得来说在原子经济下,很少有真正的免费,因为其前期的巨大成本必要通过后期盈利收回来。
2.数字信息行业的充裕经济
而互联网的下的信息经济,由于复制数字化的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所以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下,免费成了必须条件。当然这是说的2个不同行业,也许没什么可比性。但互联网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售货方式,信息传播方式,长尾理论慢慢就形成了。商品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价格也大幅度降低,购物也变得更加便捷。所以在互联网充裕经济下,信息免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就成了赢利点),软件免费(通过Pro版本提供不同服务就成了赢利点),无限展示空间免费,创作工具免费(专业,个性化定制的工具就成了赢利点)等。

  《免费》读后感(五):免费模式的诞生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免费”。免费就是为了打消顾客的某些顾虑,为客户提供的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使用商品的一种活动,简言之,免费就是免缴费用,不收费。
互联网企业诞生之初并非免费。从传统经济发展而来,互联网企业理所当然的认为其向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应该有所回报,而且是直接收费,获得金钱利益。
互联网之所以会走向免费,是因为得到了两大趋势的推动。
第一个是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在急剧下降,“来自摩尔定律揭示的技术发展规律,成本的飞速下降正在指向一个方向:零”;第二个来自以吉列剃刀为蓝本的免费模式的普遍使用,这一模式的核心是购买剃刀,获得赠品,也被称为交叉补贴模式,“你可以免费获得某件产品或服务,只要你购买另一件,或者为其他服务付费”。(毛晓秋,2009)
四种免费的盈利模式
“免费不仅被作为一种营销或获取用户的手段,现在免费本身就是目的”(艾学蛟,2014),网络公司将产品和服务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也依靠免费获得利润回报。“免费派送,目的是创造另一种需求,换言之,‘免费’并不意味着无利可图,只是从产品到利润走了一条曲径通幽的路”(克里斯·安德森,2012)
免费为互联网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包括信息资产和客户资产,免费为公司带来了客户群,而客户群也可以作为一种资产,甚至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主要资产。(左军、杨建梅,2000)
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总结了四种免费经济的模式:免费增值模式、广告模式、交叉补贴模式、非货币市场。
1免费增值模式
免费增值模式也被称为免费加付费模式,即在基础产品和服务上免费,增值服务向用户收费这个模式的关键是产品和服务的版本划分(毛晓秋,2009)需要厂商有细分市场的能力,核心是在免费服务上亏损,在付费服务上盈利,同时把前者作为一种廉价的推广手段,将免费的低端版本作为高价格版本的广告,(张永庆,毛记云,2012)
“今天在互联网上任何一项增值服务都是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有一个巨额的用户群作基础,才有可能在上面构造一个收费塔尖的金字塔”,“若想获得商业利益,你先要考虑如何建立和创造用户价值,有了一个强大的用户基础之后才可能去构建商业模式”(周鸿祎,2014)
运用免费加付费模式的典型例子就是网络游戏产业,网络游戏从最初的游戏时间收费到免费提供游戏时间和客户端,只对游戏道具和场景等游戏商品收费(何苗,夏瑛,2011)。
2三方市场模式
三方市场模式中,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发生商品交换,但是第三方付费参与这个交换过程(张永庆,毛记云,2012)这个模式也被称为“双边(或多边)市场,单边付费”,双边/多边市场是一个或几个允许最终交易的平台,通过适当的从各方收取费用使双边/多边保留在平台上。
“免费经济循环论”便是基于三方市场理论模式:企业提供给消费者以免费服务,消费者在使用了企业的免费服务后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以及“注意力”,企业便可从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本,资本市场参与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换,为商品使用付费。(左军、杨建梅,2000)”
三方市场模式应用的例子有软件公司把免费的操作系统工具送给应用软件开发商使用,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这一平台界面。
3
广告模式
广告模式也被称为第三方付费模式,广告主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植入广告,并向企业支付广告费用,用户则可以免费使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附带着大量的广告,但消费者没有因为讨厌广告而放弃它。
4直接交叉补贴模式
在免费经济中发展历史最久的是直接交叉补贴模式, “企业和商家等卖方为了在一件产品上盈利而降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或使其免费销售的行为,从而用高利产品补贴亏损产品”(张永庆,王记云,2012)
这个模式来源于吉列剃刀的营销手段,将剃刀作为其他商品的免费赠品实现销量增长,继而依靠价格较高的刀片销售实现盈利,只是21世纪的交叉补贴模式更具颠覆性,将核心产品完全免费,只做附件产品的生意。
5其他免费商业模式:非货币市场等
除了上面几个在互联网经济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免费模式,还有其他一些引申模式,如零边际成本模式和非货币市场模式。
零边际成本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其复制成本为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说:传统产业中产品和服务的转化过程会不断产生成本,但随着互联网逐渐接近成熟的背景下,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同时用户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不断扩张的零边际成本经济将传统意义的“消费者”变成了“产消者”。
在非货币市场模式中,数字音乐制作完成并上传至互联网上后,其传播与下载不需要用户付出成本,而音乐的传播使音乐和歌手受欢迎程度提升,为其带来了声誉和注意力的增长,虽然唱片收入减少了,但声誉、注意力增长带来了商业演出等收入的增长,在非货币市场免费提供音乐产品得到的报酬在货币市场很容易转化为财富。
小结
免费不意味着企业无法获利、无法生存,免费可以为企业开拓市场,并赚取丰厚的利润,在互联网时代免费是一个总的大趋势,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独特的盈利模式,利用免费进行商业经营,通过系统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既壮大了自己,又大大扩展了消费者群体。
(转自狐说)

  《免费》读后感(六):收费是该和免费竞争,还是携手共赢?

收费是该和免费竞争,还是携手共赢?youku的电影现在也收费了,youku通过大量免费的视频获得了庞大的流量得到投资者们的青睐,然后和土豆合并成为行业内的老大,如今它以行业内近乎垄断的地位推出了收费的高清电影。你仍然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免费的电影版本,但是在画质上无法和youku竞争,我上周才花了5元在优酷看了蝙蝠侠。虽然互联网开始收费了,但是依然无损免费在这个商业模式中的地位,事实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免费+收费模式,用免费的方式为80%的客户服务,然后从20%的更高需求的客户身上获得盈利。、“免费”正、确实已经同时也正在改写着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无论你是觉得愤怒还是欢喜,这都将是个客观的趋势。本书值得一看,它重点探讨了如何使用免费这把商业利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盈利。

  《免费》读后感(七):现在确实比较流行这个

如果没有怎么关心企业运营方式的,可以看看这本书,有很好的讲目前流行的免费概念,在这种概念下,是怎么靠免费来赚钱和运营的。当然,还讲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起源的东西。
书中有个例子很生动:东京的一家店“体验工坊”,消费者每次最多可以得到5种免费商品,包括蜡烛,面条,面霜等,有时候还能得到高达50美元的电脑游戏软件。这家店每天可以吸引700个消费者。他的收入怎么来的呢?柜架租赁费,信息调查收入,会员费收入。1.会员费,只有支付了每年13美元的会员才能进入。2.因为这家店的人气,商家愿意支付柜架租赁费。3.他们常常会在店内进行不同的调查,同时把调查的信息卖给其他公司。
其实这本书,最主要就是讲了,你怎么提供给对方想要的免费的东西,然后靠其他方式来盈利。书后面总结了一些策略,再此提供一些。
免费加收费策略:1.限定时间(30天免费,之后收费)2.限定特征(基础班免费,高级版收费)3.限定用户数(一定用户免费,超过这个数目收费)4.限定客户类别(规模小,刚成立的公司免费,其余收费)
免费主要的商业模式:1.直接交叉补贴 2.三方市场(一类顾客补贴另一类顾客)3.免费加收费

  《免费》读后感(八):20140305-免费

关于免费的个人看法
彻底免费跟1分钱收费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客户的心理认知能力也千差万别。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扎根国内市场,不免费根本难以立足市场。这也难怪周鸿祎说360永远免费。
前两天,贾樟柯的新电影《天注定》的种子网上流出,大V纷纷要其公布网上账号,进行资助。电子产品尤其像小众电影这种时效性、客户体验要求不高的产品,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当然是能做到全球同步放映,另一方面损失最小化(保险?)或放映前达到基本盈利(广告、视频播放版权、衍生品开发)。
说到底,有朝一日,电影会不会像音乐一样,影院放映只是其收入的小部分,更多的是来自产品影响程度带来的系列收入。我想这完全有可能的。
本书个人认为有价值部分,一是可以看看克里斯对关于大众对免费的否定的解释,另外是其十大原则、商业模式。
十大原则总结如下:
免费是无法阻止的,而且迟早要与免费进行竞争。
数字产品迟早都会免费,实体产品也将加入免费行列。
通过市场范围、盈利模式改变,免费也是可以赚钱的。
能免费就不要收取低廉的费用,要接受免费带来的浪费。
免费使得部分商品价格更高,选择充裕市场而非稀缺市场。
免费+收费模式:
1.限定时间
2.限定功能
3.限定用户数
4.限定客户类别
免费商业模式:
1.直接交叉补贴
2.三方市场
3.免费+收费
个人摘录:
玩具公司的O2O营销模式:玩具厂商向孩子们赠送带有密码的玩具,是他们能够与其网站上免费在线游戏中的虚拟宠物玩耍。
免费音乐→传统金融的相似性
唱片免费赠送→获取乐迷邮件地址→音乐会目标人群

  《免费》读后感(九):免费的类型

为什么读这本书?
在豆瓣上发现这本书,推荐这本书加入本月主题书单,免费在讲的是一种营销手段和模式。作者在前言部分写到,他在写这本书之前做了次调查,调查大家对“免费”这件事的态度,结果大致分为两类,70年代的人会觉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消费者肯定通过某种形式将这笔钱付出了,但是80年代后的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因为真正享受过免费的产品或服务,在他们看来是有真正不要钱的东西。作者说,希望大家看完这本书,能够对免费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不要成为这两种认知中的任何一种。
读完之后有何收获/本书精华?
         21世纪的“免费“定义
这种新型的“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伎俩,而是一种把货物&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
         免费的类型:四类
1. 直接交叉模式
什么免费:吸引你掏腰包买其他东西的商品
谁享受免费:以某种方式最后掏腰包的人。
2. 三方市场
什么免费:内容、服务、软件等
谁享受免费:任何人
3. 免费加收费模式Freemium
什么免费:和付费版本相匹配的任何商品
谁享受免费:基本用户
4. 非货币市场
什么免费:人们选择 免费赠送的,没有寄希望别人付钱的任何东西。
谁享受免费:任何人
         定价的规律:三种价格
1. 正价格
2. 零价格
3. 负价格
负价格很有意思,在《怪诞行为学》中提过一个例子,将这样的负价格用在招聘中,Zappo是一家美国在线购鞋网站,他们的招聘会在挑选出一批候选者之后,免费为其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的时候,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进入公司,或者不加入,如果不加入的话,公司会给其2000美金的现金补贴。
         摩尔定律
如果更多的产品是由思想非物质构成的,那么产品降价的速度就会更快。
         信息-免费
一方面,信息想要变得昂贵,因为它很宝贵,在恰当的地点得知恰当的信息,能够改变你的一生。而在另一方面,信息也想要变得免费,因为发布信息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因此,这两种趋势在互相牵制。
书中的精华,你要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今后在自我消费的时候,了解了免费的模式之后,可以让自己的消费更理性并且有益。

  《免费》读后感(十):[读书笔记]免费

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是购买者不花费任何形式的机会成本而获得了利益。如果一种形式的免费又要以另外一种形式的付费还回去,免费就是假免费了。如果用张三为李四买单,未来为现在买单,商品彼此买单来解释免费,免费就是成本转移的循环支付,真收费、假免费的诡计营销罢了。
真正的免费不在于用零价格获得一个商品,而在于是否从一个商品里获得了不支付成本的利益。免费的本质不在于一个商品的零价格,而在于它能否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低于平均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比方一斤五个桃子的市场价为五元,顾客用四元购得,相当于其中一个桃子是免费的。这和一斤桃子完全免费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免费的计算单位不同。
两种商业模式可以做到真正的免费而赢利:一是生产者不花成本生产,全免费不亏,部分免费赢利;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创造新价值,免费用新价值支付,只要新价值足够大,全部免费也能赢利。
复制的追加成本即边际成本永远为零,随加盟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初始固定成本越分摊越薄,几近于零。加盟费为零不亏,不为零有赚。一切无形资产如知识、信息、文化、数码、软件、模式、品牌等都有这个特点。我把这类资源即边际成本永远为零的资源定义为边际非稀缺资源。
通过寻找和利用第三方与买卖双方的价值关联,进行三方资源整合创造新价值,再实施全部免费或部分免费而赢利的商业模式,叫做1P模式。Google、“超级女声”等一切通过整合第三方而创造全部或部分免费赢利的商业模式都是1P模式。
完全免费只是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的一个特例,商业模式和商业竞争不在于完全免费,而在于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哪怕免费1分钱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交叉补贴可以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比如,用付费产品来补贴免费产品,用日后付费来补贴当前免费,由付费人群来给不付费人群提供补贴。
“原始社会”的运转模式就同克鲁泡特金《互助论》中的互助很相像,而“礼品经济”比市场资本主义离人性走得要更近一些。通过行为经济学,并引入尼克·萨博(Nick Szabo)的“心智交易成本”(mental transaction costs)概念,说明了礼品经济的重要心理基础。
在任何信息成为产品主要构成物的行业中,都会遵循学习曲线的变化规律,产品的效能在增加,而价格却在下跌。
发现商品化的信息(人人都能得到同样版本)想要变得免费,而客户定制化(你得到对你而言独特、有意义内容)的信息则想要变得昂贵。
要追踪钱的去向,你就必须转换对市场的基本认识,从认为市场是买卖双方相匹配转变为一种更为开阔的观点,即市场是多方共存的生态系统,其中只有某些方面直接进行现金交易。对此要对垄断权重新进行认识。
赢家通吃的行业从所谓的“递增收益”(increasing returns)中获利,收益递增规律认为尽管产品的固定成本(研发、工厂建设等等)可能会很高,但如果边际成本相对较低,那么产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追求“最大化”战略的回报在于投资者的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单位中,从而使得每个单位的收益都有所增加。
搭便车远称不上问题,因为大量消极顾客正是对少数做出贡献者的回报—他们被称为观众。
两个非货币因素:“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和“声誉经济”(reputation economy)。
免费对应的是长尾的背面:如何大范围低成本协调(网聚人的力量),答案是资源共享,即所谓免费。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围绕分摊初始固定成本做文章。对应到长尾曲线,就是把长尾曲线所在的横轴,当做固定成本基础投入,在多品种业务间免费、共享这一基础资源。
这里说的免费,其实有所特指,专指互联网统分双层结构—基础业务平台与增值业务双层经营—中,平台那部分资源的共享(比如腾讯的QQ、盛大和巨人网络的游戏本身、Google的搜索业务本身),而非增值(如Q币、道具)那部分的共享。
to be countinue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