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4: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丝绸之路》是一本由[英] 彼得·弗兰科潘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28.00,页数:6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丝绸之路》读后感(四):我们为什么要读《丝绸之路》这本书?
其实看到熊猫出版这本《丝绸之路》还挺意外的,毕竟平时感觉熊猫家的书还是小说更多,而且这本书如果仅仅从书名来看,似乎又很主旋律,直到一大本沉甸甸的精装书摆在我面前时,才真正感觉到这本书蕴含的厚重。这本书的作者是个英国人,而且纵观全书的观点也未见如何亲华,所以担心“打官腔”的小伙伴尽可以放心去读。作者并没有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去写这本书,而且更具全局观的纵观世界,以这条贸易大通道为引,分为几个主题来逐一论述,并且不着痕迹的将沿线各国各地区的历史与变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可以说,如果你以为他只是再讲贸易通道,那未免的看轻了这本书。它纵览千年,且叙述且分析,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在读者的面前徐徐展开,同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继续向纵深去推演分析事件背后的逻辑。着实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当然读起来可能也并不算轻松,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比较流畅的读下来。各种宗教如何纷至沓来的传播与变革,十字军东征的血腥厮杀,各个游牧民族的纵横无忌……在读这本书前最好都有些许的了解,需要否则恐怕需要再拓展阅读很多的参考资料。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丝绸之路》呢,这绝不是为了围绕主旋律去追求噱头,而是要深刻认识丝绸之路背后的陆权与海权之争,贸易规则的制定权之争,这不仅事关当代,更是我们国家突出重围,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未来发展之路。简单只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贸易交流或者什么西部开发的口号来看待就流于浅薄了。我们通过这本书也可以看到,看出这一点的也绝不只有中国人,西方的很多学者也都看到了这点,他们不仅在关注更在研究,而作为主要的推动者之一的中国人,我们当然更需要了解。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地球村,国家的战略发展其实已经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深刻相关,个人的行为也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世界。我们开阔眼界是为了自身的明天。
《丝绸之路》读后感(七):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在阅读本书之前已经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渠道关注到这本书了, 的这本《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古老丝绸之路的著作中,这本可以说是最公正、客观的,它展现了那段灿烂历史丰富多彩的侧面。与前人的作品相比,这部全新的世界史是在全球史观的新史学转向下的研究成果,即放下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关注其他地域的地方性知识。西方不再是世界中心,也不是唯一权威与最终话语权,更不是评价一切的标准制定者。这本书将焦点放在欧洲与美国之外,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区域,这种围绕一个固有主题而选定的区域来践行全球史观是非常恰当而明智的选择。
作者围绕着丝绸之路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宏大的故事,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历史学家,不仅因为其严谨的学术作风,以及各种不同视角的描述,而且还能做到雅俗共赏,既能兼顾学术又引人入胜,可谓难得之极。其对于历史的叙述,令我们大开眼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顺着他的思路来,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他的观点。虽然我不熟悉丝绸之路的历史,也不知道作者的书写是否完全符合史实,但通过作者严密的论证和恰当的证据支撑,我们完全能够顺利接受作者的观点。这个伟大的游戏,正如英国人所说的,从来就不是一场游戏。资源,财富和安全,权力,宗教和身份,混合创造一个动荡的地区,影响世界。
可以说这是一本野心膨胀和雄心勃勃的书,带我们通过层层迷障到达那段的历史,打开门,理直气壮地揭露了背后的利益和阴谋。因为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外在实力与强大的内在信心,那无数历史事实告诉你软弱与谦卑往往不能获得同等的尊重,而是意味着在这场生存斗争中你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中被淘汰的结局也许就是最好的归宿了,你也许会委屈,也许会不甘,但事实如此不会改变。
我强烈推荐这精美的和引人入胜的历史叙事,读起来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纪录片。
《丝绸之路》读后感(八):丝绸之路之崭新世界观
书一拿到手,不禁让人望而生畏。捧在手上,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仿佛捧起了那个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满满的精髓与记忆。足足五百多页,二十五个章节,也正是从二十五个角度来深度剖析丝绸之路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从不同国家不同方面全方位总结这条古代贸易交流路线这个贯穿世界的巨大商业圈。书中还有不少插图以及地图,让人更直观的了解丝绸之路的内容与经过。先前对于丝绸之路的了解不过是高中历史课本上对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等一些著名人物事迹的介绍。只记得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是中国通向世界的一条关键之路。读过此书,才发现丝绸之路这段历史远不是我先前所了解的那样,而是一段重要的世界史。而此书,全新的书写了这段历史。
读完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部视角崭新、波澜壮阔、魅力超凡的世界史。虽然只能算是囫囵吞枣,但我绝对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下得这个结论。就像《全球通史》说的一样,世界史不是每个独立国家历史的组合,而是一些能影响世界进程的历史运动与历史力量。世界史的特点,是让读者可以开启上帝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在宏大的历史面前是都是渺小和短暂的。也因此,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不拘泥于一国一土,而是类似于地球之外的旁观者,对丝路历史的演化进行复盘。
在这条漫长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的道路上,少不了商品的流通,文化的传播,国家之间的交流以及在人们逐渐膨胀的野心驱使下引发的种种战争。从古至今战争无非都是利益领土之争。再有就是有关奴隶的买卖,许多当地土著受到外来入侵,毫无人性的把人像牲口一样放在圈笼里买卖。这让我想起电影《为奴十二载》里的场面,奴隶效忠于主人,处处听从主人差遣,任其使唤与打骂,毫无尊严可言。同样,那也是一个霸权与强权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超级大国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各方势力交织,局势复杂动荡。总的来说这是一条积极变革之路,是各国打开国门互通往来之路,也是一条改变世界大格局的胜利之路。
本书内容丰富,各角度剖析深刻,我们要正视一段历史时期的变革,要辩证看待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犯下的错误与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