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去趟民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去趟民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0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去趟民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去趟民国》是一本由刘仰东 编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趟民国》读后感(一):微博体也要有根有据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此书并非读者们眼中的所谓”微博体“,我倒觉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的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所传承的”笔记体“写法。只不过作者对那些所谓“八卦”进行了分类,更接近《太平广记》那种类书的风格。但是北宋初年的类书编纂者,几乎无一遗漏地在每个段子末尾,给出文献的出处。说到这里,我都替《去趟民国》的作者汗颜。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浮躁时代,许多历史读物完全恪守着他们”当婊立牌“的原则,把读者引向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经受够了。
       用现在某些人流行的口头禅来说,过去人的私人生活,和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一个负责任的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不是简单的将历史呈现,更要将其与当下人的生活建立联系。
       马克布洛赫说过:”历史不是博学游戏“。普通大众读史,在获得一种阅读快感的同时,不是为了多一些和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要获得一种启事,这点已无需再赘言。

  《去趟民国》读后感(二):快速湮灭的历史

好像是美国的科学家研究说,现有的世界如果就此停止,那些高楼大厦、那些繁华文明将在三万年的时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实在令人有些感伤。但与过往的历史比,其实三万年已经够久的了,想想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又有几件我们能够记住的。
读了[去趟民国],这种感觉尤甚,这才几十年,民国的历史已经早成为一个符号,几个教科书里干瘪的文字了,过去读的书给我的感受使民国抽象成贫困、混乱、凄惨的代名词,还好,去趟民国这本书里短短的一些片断、碎忆又使民国能够稍微鲜活起来,原来世界并不是自我们现在才开始的。
有些曾经令人可憎的人原来还有可爱之处,有些无趣者其实趣味盎然,有些这样的故事其实是那样的。。。。。。
所以,学习历史,只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去趟民国》读后感(三):飘零离散的故去碎片

我家的书柜中曾经有一本古早的小书,叫做《世界时人秘辛》,讲的是当时的名人故事。讲述名人故事,不算是件稀奇的事情。《去趟民国》的选题,则关注了1912-1949年间的名人轶事,或者按照编者的命名,称其为“私人生活”。
这本书没给自己定义成“史”,自然不用把它当作“史”这么严肃的命题来对待。民国间名人的生活大抵如何?看这本书也未必能了解到全貌。阅读这本书的重点在于,理解衣食住行发散开来的各种点滴,渗透了一种怎样的民国式精气神。
民国是一个与共和国气质非常不同的时代。陈丹青先生曾经提出过“民国范”的概念。有范儿,而且是和现在极为不相同的范儿,这也是这么多学人如今仍旧对民国“心向往之”的原因吧。这种气质,很难一时定义,它流淌在每个人的身上,却不尽相同。
刘仰东先生编著这么一本书,即将这种“民国范”更加具象化,更加言有所指。我认真地阅读着《去趟民国》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则故事,直到最后一页。其中发现了几段曾经在其他书中见过的故事和叙说。虽然曾与部分的故事有过一面之缘,但还是感叹编成这么一本书所需要耗费的精力之多。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寻找关于民国的章节,其实并不是难事,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则需要极大的耐心。这些小故事,如果不趁早抓住,恐怕时日久远后, 这些过往的碎片真的会化作一缕缕青烟飘散得无影无踪。
有的人称这本书为“民国八卦集”,我倒觉得格调远高于“八卦”。此书不是“八卦”这么娱乐和浅薄的集合,而是民国范儿的集大成,虽然琐碎繁多,看后记不住几条,但却适合时不时拿来翻阅,对比今昔,感叹过往,感慨今日。

  《去趟民国》读后感(四):轻松的民国小八卦

当初被此书封面吸引(胡适在花园喂金鱼),翻开发现里面的内容和这封面是一个调调,轻松闲适。随手一页都能接着阅读。民国三十多年,出现的无数风流人物,他们不是黑白的纸片,他们也有私人生活家长里短,本书从衣食住行性格交游等方面分类了18个题目,供读者从这吉光片羽中一窥民国生活。 从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开始我就对清末民初的人们怎么花钱,收入如何挺感兴趣,可惜《银元》太厚尚未啃完,不妨在《民国》里找到对照。任何时代都有穷人与富人,两者泾渭分明无从逾越界限。在家国动荡的年代,有人要从小满大街捡煤核供家人取暖,也有人夜夜笙歌华服每套不重样。闻一多子女众多,一家八口(连老仆)靠一份教员工资根本不够温饱,常需接点文字活或者朋友接济,到西南联大时期分到了一个带空地的宿舍,家人赶紧种上作物,勉强能过下去。清华北大的教授们工资不过两三百元,但凡家中人口多些,或者朋友往来较多,日子便很紧绷了。这时候,一技之长显得很有必要。能当教授必然笔杆子了得,因此卖文最是普遍,如果还能刻个金石印章,则再好不过。西语系的理所当然是搞翻译副业了,然而翻译大部头虽然报酬可观,却非常耗费时日。经济的困难没有影响他们做学问的认真,多少日后如雷贯耳的专业巨著,都是这样的斗室油灯下一点一点写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