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神曲(全三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2:18: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10篇

  《神曲(全三册)》是一本由但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页数:8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一):《神曲·地狱篇》中的比喻

《神曲·地狱篇》中的比喻
2011.11.26
    在结束以前,我只想强调一点,那就是谁也没有权利剥夺自己享受《神曲》的权利:天真的印象阅读。第二步才轮得到评注和解释——以满足了解其神话内涵、但丁如何借鉴维吉尔或者通过翻译使后者获得升华的热望。但第一次必须是孩童式的,让自己被它带走。这样,它将会终生陪伴我们。
    多少年过去了,《神曲》依然陪伴着我。我知道,每一次打开它,我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我知道,这本书必将超越我的梦幻,超越我们的梦幻。
    ——博尔赫斯[1]
    《神曲》中的但丁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信徒,他在人生的中途迷失了正路,他为灵魂在地狱中所受的公正判罚落泪,他怀着卑鄙的愿望听人争吵,他面对炼狱之火的考验驻足不前。支撑着他站起来,用精神克服气喘的力量源自与维吉尔的友情和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情。可是正因如此,无论过了多久,但丁的恐惧、疑虑、哀伤和希望始终能在每个翻开《神曲》的读者的心湖里泛起涟漪。这部神圣的喜剧将天上金色的光线化作地上饱满的麦穗,因为沾染了世俗的气息而显得格外亲近。
    但丁多次指出,这部作品是在游历归来后根据记忆写下的。“至今回忆起来,还使我恐怖得血液都要凝滞”(第二十四章)[2],“当时我感到悲痛,现在回想起我看到的情景,我重新感到悲痛”(第二十六章),“所以,如今一看见结冰的渡口,我就发抖,今后也将永远如此”(第三十二章)。我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就像堂吉诃德愿意相信铜盆是头盔,尽管但丁的游历最多不过是凌晨时做的将会应验的梦——因为我们希望用粉笔在墙上画扇门就能逃离战火硝烟,希望分隔真实幻想的屏障不过是一团潮湿的雾气。童心未泯的卡尔维诺在《弄错了的车站》[3]里描写了马科瓦多先生走出夜间影院,在回家路上遇到浓雾,结果误登飞机的奇妙经历。博尔赫斯同样醉心于模糊真实和幻想的界线,他用看似确定无疑的口吻讲述了一位教授和某位女子(或许是想象中的)邂逅,“我的故事一定忠于事实,或者至少忠于我个人记忆所及的事实,两者相去无几。”[4]
    维吉尔带领但丁离开幽暗的森林,后者在一座门的门楣上读到一段颜色黯淡阴森的文字,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第三章)。维吉尔告诫但丁,“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惧,这里必须清楚一切畏怯”(第三章),马克·莱茵·哈根在《死亡之相》[5]里重复了维吉尔的声音——“切莫被恐惧征服。如果你被黯影控制,我将无能为力。如果你坠入裂隙,我将无能为力”。随后,他们站在阿克隆河岸,看着卡隆挥舞船桨驱赶鬼魂上船,“如同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直到树枝看见自己的衣服都落在地上一样”(第三章)。这个比喻源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可是但丁赋予它更多的含义。鬼魂没有重量,仿佛叶片;它们背离了对上帝的信仰,犹如脱离母体的枯叶;最后,褪尽树叶的树枝好比空无一魂的河岸。
    不久,他们下到地狱第二层,“一切光全都暗哑的地方”(第五章),犯邪淫罪者在此受罚。他们的灵魂被风刮着撞向悬崖,永不停息。但丁开口请求一对灵魂和自己交谈,由此展开地狱篇中最感人至深的一幕。“犹如斑鸠受情欲召唤,在意愿的推动下,伸展着稳健的翅膀,凌空而过,飞向甜蜜的鸠巢,同样,那两个灵魂走出狄多所在的行列,穿过昏暗的空气向我们奔来,因为我那充满同情的呼唤是如此强烈动人”(第五章)。倦鸟归巢的比喻营造出黄昏的温馨,这对灵魂毫不犹豫地迅速奔来不是因为思乡之情,也不是为了打听人世间的消息,或者拜托但丁送消息回去,而是为了倾诉,在倾诉中回忆甜蜜的过去,即便“再没有比不幸中回忆幸福时光更大的痛苦了”(第五章)也在所不惜。弗兰齐斯嘉感谢但丁的同情与善意,向他说明两人的身世,与此同时,她身旁的男子始终一言不发,啼哭不止。面对灾厄,女性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负担,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在霍桑的《红字》里能找到这个故事的影子。海斯特·白兰因为非婚受孕遭人白眼,倍受欺凌,含辛茹苦地抚养珠儿长大。丁梅斯代尔牧师是孩子父亲,他被波士顿的清教徒们视作上帝虔诚的信徒,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真相,仿佛河底的暗流,从河面上看不出丝毫波纹,直到最后。“现在,在这临死的一刻,他站在你们的面前!他叫你们再看一看海斯特的红字!他告诉你们,那红字虽带着它一切神秘的恐怖,却不过是他戴在自己胸上的那个红字的影子罢了,而且就连他自己的那个红色的烙印,也不过是他最内心里烙印的表征!站在这里的人们,有谁怀疑上帝对于一个罪人的惩罚吗?看哪!看这一个怕人的证据!”[6]
    弗兰齐斯嘉告诉但丁,他俩在共同阅读朗斯洛如何被爱情俘虏的故事时“明白了彼此心里的朦胧的欲望”(第五章)。在《傲慢与偏见》里,经过一连串闹剧般的风波后,达西先生告诉伊丽莎白,“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使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7]博尔赫斯指出,“有一点但丁没有明说,但又能使读者体味得到(这也是一种德行):他以无限的同情心讲述了情人们命运,使我们感到他是多么羡慕他们的命运”[8]。死亡已经把但丁和贝雅特丽齐分开,天国不受人间律法的约束,全部的灵魂都爱上帝,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这对情侣却能永远相伴。同情、羡慕、哀伤和恐惧令但丁“像死尸一般倒下了”(第五章)。田德望在中译本的注释中提到,“原诗e caddi come corpo morto cadde连用五个两音节的词,其中四个是由颚音c构成的双声,读起来使人仿佛听到死尸突然倒下的沉重声音,这种音韵效果是译文无法模拟的”。博尔赫斯曾在自己的诗中引用过这句话——
    李的一名士兵(1862)[9]
    一颗子弹在河边追上了他,
    这条清澈的河流,名字
    无人知晓。他扑倒。(这个故事
    是真的,这个人是许多人。)
    黄金的空气激荡着松树林里
    懒散的针叶。那只耐心
    蚂蚁攀上漠然的脸。
    旭日东升。许多事情已经改变
    还将无穷无尽地改变下去
    直到某个将来的日子,我要歌唱你
    歌唱无人哭泣的,失败的你,
    你倒下,如一个死人倒下。
    没有一块大理石守卫你的记忆;
    六尺黄土是你黑暗的光荣。
    有时,奇妙的比喻会被一代代人不断模仿和改写。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提到树会说话,流黑血,但丁受此启发,让自杀者化身为黑色的森林。他出于好奇折断一根树枝,令树木哭泣叹息。自杀者告诉但丁自己遭受着何种磨难——鸟身人首的怪物哈尔皮“吃它的叶子,给它造成痛苦,并且给痛苦造成窗口”(第十三章)。博尔赫斯拾起痛苦和窗口的比喻,在一首诗中写道——
    在约瑟夫·康拉德的一本书里发现的手稿[10]
    在飘散出夏季的颤抖的田野里
    纯粹的白光将日子隐没。日子
    是百叶窗上一道流血的裂口
    海岸上的一片光辉,平原的一场热病。
    在另一首诗中也有类似的比喻——
    维拉·奥图萨尔的落日[11]
    最后审判一样的傍晚。
    街道是天空中一道崩裂的伤口。
    但丁在自杀者森林里遇见来自佛罗伦萨的故人,“被爱乡心所驱使,我把散落下来的嫩枝收集起来,还给了声音已经暗哑的幽魂”(第十四章),森林外是一片景象奇特的旷野。此时,几种情绪同时浮出他的心湖,对故乡思念,对上帝的敬畏,或许还有新奇——因为他这样描写所见之景,“整个沙地上空飘落着一片片巨大的火花,落得很慢,好像无风时(阿尔卑斯)山上纷飞的雪花似的”(第十四章)[12]。火雨的描写源于《旧约》,上帝降下火雨惩罚所多玛和蛾摩拉;雪花一句改写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挚友圭多·卡瓦尔坎蒂的诗句,“纷飞的白雪”[13]。但丁的创意在于指出飘雪的具体地点,并用“无风”着力强调雪花重量轻盈、飘落缓慢。卡尔维诺指出,“但丁的诗中,一切都那么实在,那么缓慢,具有精确的重量。即使讲重量轻微的东西,但丁也似乎要准确地说明它分量轻”[14]。博尔赫斯借助描写重量勾绘出手持武器的人谨慎的样子,“他们警觉地、沉着地、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他们低垂着眼睛,似乎武器的重量压弯了他们的身子”[15]——该比喻的另一妙处在于颠倒了主客体的关系,不说人弯腰持枪,却讲武器使人弯腰。回到《神曲》,但丁揉合了《圣经》和挚友的诗作,在一个比喻中使用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火和雪),正如马尔克斯让奥雷利亚诺摸到冰块时脱口而出,“它在烧”[16]。和他们相反,博尔赫斯找到了用事物比喻其自身的秘密,“后来他‘死了’,他那淡淡的形象也就消失,仿佛水消失在水中”[17]。
    流亡期间,但丁看见心爱的佛罗伦萨“犹如躺在羽绒褥子上不能安息,而以辗转反侧来躲避她的痛苦的病妇一样”(炼狱篇·第六章),因此他决心写一部足以传世的作品,指明历史发展的方向。旅途中,他怀着敬仰和感激遇见了许多为他的作品提供过灵感的作家们,然而在地狱第八层,但丁的得意之情溢于笔端。“让卢卡努斯今后不要提可怜的萨贝卢斯和纳席底乌斯的故事,等着听现在我要讲的吧。让奥维德不要讲卡德摩斯和阿瑞图萨的故事,因为,如果说他在诗中使前者变成了蛇,后者变成了泉,我并不嫉妒他”(第二十五章)。盗贼们在此被毒蛇缠绕,第一条毒蛇缠住鬼魂,与他一同化为灰烬,又恢复原形。第二条和人“就好象热蜡一般粘在一起,他们的颜色互相混合,现在谁的颜色都已经不和从前一样了:正如在纸燃烧前,纸上有一种昏黄色向上移动,还不是黑色,而白色已经消失”(第二十五章)。现在轮到第三条蛇了,要如何描写才能超过之前两幕?蛇刺穿盗贼的肚脐,“那个被刺穿的注视着它,却一言不发;而且立定脚跟不动,直打呵欠,好像睡魔或者热病在侵袭他似的”。这个细节恐怖到足以令人血液凝滞。最可怕的不是磨难,而是对磨难麻木不仁,因为这说明受难者的心已经被最深沉的绝望所笼罩。被刺穿的鬼魂明白,他永无被救赎的希望,即便到了末日——因为“一件事物越完美,就越感到幸福,这样也就越感到痛苦。虽然这些受诅咒的人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完美,但是在最后审判后,他们期待着比现在更接近完美”(第六章)。
    但丁从未远离我们,他经历过的苦难坚持着的信仰与今天的我们别无二致,但是他见识过的美丽却已消失殆尽。《神曲》中的比喻仿佛一群鸽子,无论飞了多久多远,终究会在读者的心巢里筑窝。诚如博尔赫斯所言,“古典作品并不是一部必须具有某种优点的书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18]。
附:《神曲》的中译本
    我手头有四个译本:
    朱维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1995年10月第6次印刷。根据英译本译出,诗歌体,共一卷,插图六十幅。
    王维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3次印刷。根据意大利语原文译出,散文体,共一卷,无插图。
    田德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011年3月第4次印刷。根据意大利语原文译出,散文体,共三卷,插图较少。
    黄文捷。译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2006年8月第2次印刷。根据意大利语原文译出,诗歌体,共三卷,插图一百零八幅。
    《神曲》的中译本按体裁可分为散文体和诗歌体两种,前者更忠于原文,后者行文更流畅。我个人建议初次阅读可选择黄文捷的译本,优点在于每首诗的开头都有几个小标题概括本首诗的内容,而且插图很漂亮。该译本的注释中规中矩,可能是直接翻译意大利语版本。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更加准确,少数句子略显拗口,注释中除了历史典故,还有一些译者个人的心得体会,适合精读。王维克的译本注释很少,不做推荐。关于不同译本的区别还可参考这位卓越用户的留言[19]。
[1] 《神曲》,译者:陈众议。《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2] 译者:田德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2011年3月第4次印刷。如无说明,所引章节均出自地狱篇。
[3] 《短篇小说八篇》,译者:吕同六。《卡尔维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003年3月第3次印刷。
[4] 《乌尔里卡》,译者:王永年。《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5] 《死亡之相(The Face of Death)》是白狼公司(White Wolf Company)为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出版的一本书。
[6] 译者:侍桁。《红字·福谷传奇》,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7] 译者:王科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1995年5月第13次印刷。
[8] 《神曲》,译者:陈众议。《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9] 译者:陈东飚。《博尔赫斯文集·诗歌随笔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10] 同上。
[11] 同上。
[12] 在较旧的,王维克和朱维基的《神曲》中译本里,均包含“阿尔卑斯”,而在较新的,田德望和黄文捷的译本里只保留山或高山。
[13] 《美国讲稿》,译者:萧天佑。《卡尔维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003年3月第3次印刷。
[14] 同上。
[15] 《等待》,译者:陈凯先。《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16]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1版。
[17] 《另一次死亡》,译者:王永年。《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18] 《论古典》,译者:王永年。《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1月第1版。
[19] http://www.amazon.cn/review/R2LOXMG4231Z4U/ref=cm_cr_dp_perm?ie=UTF8&ASIN=B001F51D8W&nodeID=&tag=&linkCode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二):勉强看完

要想顺畅地读完这本书有3个基本条件:熟悉基督教经典,熟悉希腊神话传说,熟悉中世纪意大利史或者最起码佛罗伦萨地区历史。不然的话,尽管作者想象力丰富,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由于作者写的是诗歌,翻译是以散文形式,所以不大能看出作者的文笔。尽管此书在欧洲评价甚高,我只能猜测是由于欧洲人笃信基基督教的甚重或者作者文笔优美,但估计此书在非基督教甚至非伊斯兰教国家很难获得欢迎。就像在中国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把它奉为经典的人更多,但老外不大能理解,是一个道理。
更何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从这3本书不难看出,第一,作者笃信基督教;第二,作者政治上失意,用文字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希望;第三,作者迫切希望改变自己被流放的命运,想要回到祖国,甚至东山再起;第四,作者通过这本书,吓唬虔诚的教徒和自己的政敌。一旦掺杂了这么多复杂的甚至有些偏激的东西,此书便不再是一个纯文本文件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怪怪的东西。让人看起来,心里也怪怪的,总觉得像是宗教宣传的小册子,或者像是不大入流的神婆或神棍用来唬人的东西。这就是夹带太多私货所带来最大的问题。
往往,都是作者偷偷地控制读者,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这叫代入感强。但是,一旦读者发现了这一点,作者就很为难了。
另外,我一向不喜欢考据者。把一本书里的内容全部考据,不知真是出于对此书的喜欢、学术的严谨还是只是借着“文学名著”这课大树,在下面乘个阴凉,讨碗饭吃。注释对理解一本书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很有帮助,但过度注释以致变成了考据,就有点烦人了。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三):如何阅读但丁?

http://mp.weixin.qq.com/s/a9V5l0mO2XPch0SH64SLow 原文地址(尚未修改,比较粗糙)

一、陌生的但丁及其《神曲》的读法

但丁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高贵的,他和贝雅特丽齐的柏拉图式爱情至今使人向往。不过,今天我首先要呈现一个不够完美的但丁,或者说一个“需要成长”的但丁形象。

根据现代科学手段的考察,通过对但丁骨骼的测量数据来看,他的身高在1.644到1.654米之间,长脸、大眼睛、鹰钩鼻。脑颅容量为1700立方厘米,脑重量大致1470克,均超过常人。薄伽丘也曾描述过,特别指出他略有驼背、步履沉缓,永远都装束得体,表情永远沉郁多思等特点。但丁的生平实际上还存在许多争议,《全新的但丁》著者芭芭拉·雷诺兹谈到,几乎关于但丁的每一个事实性说法都被争议过,很多迄今为止仍未盖棺定论。《神曲》天堂篇的完整性也值得怀疑,相传,但丁的儿子彼得罗和雅各波着手整理父亲遗稿的时候,无法找到《天堂篇》的最后13章,绝望中,他们打算自己完成父亲的最后部分,但这项任务远非他俩能及。某一个晚上,雅各波做了个梦,梦中,但丁牵着雅各波的手,在一栋房子的墙壁中找到了这份手稿。相当离奇的一个故事。同样,但丁思想中的核心人物贝雅特丽齐,尽管学界普遍认同她为福尔科·波尔蒂纳里的女儿,与西蒙·巴尔蒂结婚,死于24岁。但也有人证明此人根本不存在,只是象征神学的寓言式人物。另外还有一个线索,据称但丁有两个女儿,安东尼娅和贝雅特丽齐,目前学者只能确定其中一个即安东尼娅,不过,传闻她在成为修女后改名为苏·贝雅特丽齐,但这或许只意味着但丁对初恋的挚爱而起的名字。由于史料的缺乏(往往只存在与但丁的作品中),人们通常只研究其人物的象征意义,而不追究其现实存在。

但丁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特点。比如,15世纪的但丁传记作者莱昂纳多·布鲁尼说但丁极擅绘画,确实,但丁在《新生》中提及过他在木板上画天使,此外,《神曲》中但丁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巧妙,在《炼狱篇》中,他所描写的帝王谷中的花朵艳压诸色:“新开的花朵有金银、胭脂虫红、铅白、靛蓝、清爽之祖母绿等色”,足见对同时代画家所使用颜色甚为了解。但丁身材不高,但很健壮,练过作战马术、舞过长矛、宝剑、狼牙棒等,24岁时曾服役于佛罗伦萨骑兵第一梯队,于坎帕尔蒂诺之战中抗击阿雷佐皇帝党人,并相传手刃了皇帝党战士蒙特费特罗。但丁多次参加战役,故在《地狱篇》中对死亡做了辛辣的描写。但丁确实精力充沛,投身诸多体育运动,在他的一首诗中,曾责备自己在这些粗蛮的男人娱乐活动中耗费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女人:

置性爱之欢愉而不顾,于野外追逐粗蛮之趣。我不愿此想传到爱人耳中,羞愧又加心情沉重。

但丁忽略女人的说法很可疑。他虽然在《神曲》中表现出对浮华与粗鲁的排斥,但是年轻的但丁周围从不缺乏美女相伴。年轻时的但丁,只要条件允许,亦是尽情享乐。他的好友圭多·卡瓦尔坎蒂曾在一首诗中批判他白白浪费才华:

我常常白日至你处探访,而你脑中已存太多卑劣。我为你丢失的文雅哀伤,诸多美德也已抛你远去。你竟拒良品伴身旁,情愿赶赴乌合之约。

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爱情也并非传说中的柏拉图式,在写给他的诗人朋友奇诺·达·皮斯托亚的诗中,但丁坦言自己对她的情感肇始于性欲,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也并非仅仅是我们所臆想的精神恋爱,这我们后面再谈。此外,但丁写过不少粗俗不堪,在性方面相侮辱的诗歌,这在当时是一种被称为“戏谑诗”(tenzone)的文人游戏。这些诗在19世纪被曝光时,但丁的研究者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拒绝信以为真,但最后只能无奈接受。1995年这些诗歌出版,题为《但丁与弗莱赛·多纳蒂的戏谑诗》。由此可见,至少是年轻时的但丁,还并非一个德行高尚之人,显然后来的但丁自身也经历了地狱-炼狱-天堂式的修炼。

但丁最重要的作品《神曲》虽然伟大,但却不可口,它并不好读。在此,我提供一个阅读神曲的门径,可以说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如何读但丁展开的。

首先,《神曲》中充斥着太多的历史政治宗教背景和人名,记不住也辨不清,按照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这是一本“只能重读”的书,我这里也不打算全部澄清他们,何况许多人物具体是谁并没有定论,田德望的译本已经相当详细了,我们只须明确两点:一,这些人物不仅仅是他们自身(后面详谈);二,仔细看注释。

其次,我们要明确历史上的但丁是一个表演者。在但丁的时代,手抄本十分昂贵,人们常在公众场合大声朗诵作品,很少私下研读。但丁的许多著作最初是由讲座、在很好的音响效果伴随下的吟唱构成。我们看到,在《神曲》中,那个叙述者但丁也反复介入文本,地狱篇开始便可见到,在《天堂篇》第五章中,但丁似乎在与读者互动:

读者呀,假如我在这里开始的叙述不继续下去,你想你会感到多么痛苦的欲望,要多知道一些呀;你自己也可以想见,这些灵魂一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多么愿意听他们叙说他们的情况。

这样的声音始终提示我们,但丁正在进行某种演讲、朗读,甚至是某种布道。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但丁在《神曲》里已经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来抓住读者的心,使其着迷,并暗下送出自己的教诲。但丁的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视为一种道德和政治的传声筒,他确实也这么做了。不谈其《论俗语》《飨宴》《帝制篇》,但就《神曲》而言,但丁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其写作《神曲》乃出于十分强烈的政治动机。这在《地狱篇》《炼狱篇》中十分明显,而《天堂篇》则就是献给他最大的赞助者坎·格兰德的,且每完成几个章节便分批送给他过目,如果他有时间阅读,便一定能明白,这本书是符合他的利益的。实际上,流放期间的但丁寄居他的赞助者坎·格兰德家,此后但丁有了诗作的抄写员,坎·格兰德还为但丁组织了公共朗诵,并安排分发作品,他知道但丁作为宣传者具有多大的说服力。实际上,君主依赖诗人为自己生前身后树名乃自古已久的传统,这样的庇护关系使双方都从中受益,但丁在其中得以与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精英交往,并迫使他去面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然而,在随后的世纪中,这一互惠体系却堕落成一种一味的谄媚统治者的宫廷文学。可能但丁早有料想,在《神曲》中已有区分。首先,但丁非常强调主体意志,从他自身的角色对《神曲》的不断介入就可以发现端倪,他在《帝制论》中称自由意志为“上帝赐予人性的最伟大的礼物”,正如但丁以贝雅特丽齐口吻在《天堂篇》所言:

上帝在创造时,出于慷慨而授予的最大、最与其本质想称而且最为他所重视的礼物就是意志自由,只有一切有理智的被造物以往和如今都被授予这种自由。(《天堂篇》第五章)

此外,但丁为人十分高傲,即便在晚年佛罗伦萨政府发布大赦,允许回归故土,但须满足一种身穿麻布、头戴牧冠、手执蜡烛的赎罪仪式。但丁觉得受辱、冤枉,甚至宣言宁愿永不踏入故里,由此可见但丁十分重视荣誉,不可能进行谄媚。因此,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政治的传声筒,是依据其是否有主体意志的思考,如果有,对于一个诗人而言,我们宁可将他看成是一位柏拉图意义上的“诗人立法者”,当然,这在《地狱篇》的字里行间已有所体现(《地狱篇》第一章)。

阅读《神曲》,还需了解两个方面,一个是但丁的作品并非凭空想象之作,而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造;另一个我们要明白但丁的意图以及作品的主题,同样,他的主题也并非凭空想象,也是基于某种传统之上。

二、传统里的但丁

但丁所继承的每一种传统实际上都有其意图。

1.三位一体与神的秩序:但丁对数字3(或3的倍数)情有独钟,他的作品中总有一些强烈的数字结构特征,这当然源自于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传统,对数字结构痴迷最早肇始于毕达哥拉斯,中世纪时奥古斯丁、马提诺斯·卡佩拉等人传承延续。三位一体的理念使得基督教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总以3的角度进行观察,并以3的倍数模式进行创作。但丁最早作品《新生》的结构便是如此,其中31首诗结构安排如下,用数字标示为:10+1+9+1+10,中间是9;或者是1+9+1+9+1+9+1,共3个9,且两两相加为象征整全的10。在《新生》中,但丁透露贝雅特丽齐去世的时间1290年6月9日9时,也与三位一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神曲》的结构更加明显,神曲分为三篇:《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地狱篇33章,炼狱33章,天堂33章,再加上序章,凑成整全的100章。这100章皆以但丁自创的“三行诗节押韵”写成,形式为ABA、BCB、CAC……一环套一环,直到最后以一个孤立句子结尾。《神曲》里充斥着各种关于3及其倍数的安排,或隐或显,隐藏的结构如《地狱篇》中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九章,即进入下层地狱,而《炼狱篇》中进入炼狱的转折点也发生在第九章。可见,3在作品中富有严格意义,甚至象征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秩序。这一意义到了《天堂篇》中,但丁借贝雅特丽齐之口传达了出来。

2.历史人物群像及其超越性象征:《神曲》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但丁对诸多人物的刻画,但这源于中世纪的人物传统,当时许多(甚至大部分)创作者缺乏历史纵深感,早期的画家们会在同一画面中混合时间上相去甚远的场景,他们把眼前的和遥远过去的,历史的和虚幻的混为一谈,创作者们并没有把不同起源和性质的场景、人物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放在历史长廊中,而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即英雄史诗的传统,这一传统最终在但丁《神曲》这里集大成。并且,在《神曲》中,前面提到,人物绝不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还代表着某一种美德或劣行。

3.地狱:在但丁的时代,人们一直都喜欢听离奇的故事,一些很受欢迎的便是描写游历亡灵世界,里面充斥着不知悔改的罪人以及遭受惩罚的骇人描写。流传最广的是圣保罗在一位天使的陪同下游历地狱的故事。实际上这些故事最早的源头是古代传说,例如荷马关于奥德赛的故事,其中有俄耳甫斯下地狱拯救他的妻子欧律狄斯,还有维吉尔笔下埃涅阿斯下地狱寻求父亲安喀塞斯的故事。但丁在构思自己的创作时,必然使用了这些材料。然而,但丁的主题要高明得多,很显然,对于但丁而言,地狱是其“练习死亡”的场所。

4.迷途:根据但丁所处的历史实情判断,但丁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是迷茫的。这种陷入迷途也是当时文学作品的传统,迷失正途的意象出自《圣经》,波伊提乌在《哲学的慰藉》中也反复提及。在但丁的《飨宴》中描述了一个灵魂走上一条崭新的、迄今未有人走的人生道路,但这个年轻人“走进一座错误的森林,若没有老人的指点,无法找回正路,”,但丁评论道:“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岔路,其中一条是正路,另有一条是邪路,其他路则均有所偏离。”在但丁《地狱篇》开端中这一迷途便出现了:在人生的途中,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但丁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个迷途并非什么外在环境,而是内在与自己的恶。《地狱篇》中,但丁用三个动物豹子、狮子、母狼代表三种欲望肉欲、骄傲、贪婪,可见一斑。

对于但丁的处境而言,正如《天堂篇》所言:“如今人间无人治理,因此人类走入了歧途。”在《炼狱篇》中,但丁便追问:世间的邪恶到底因何而起?

世界确实像你对我所说的那样,一切美德荡然无存,内外充满了邪恶;但是,请你向我指出原因,使我能看到并晓示给其他的人;因为,有的认为原因在天上,有的认为在下界。(《炼狱篇》第十五章)

但丁的回声回答道:

你们活着的人们总把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只归之于天,仿佛诸天运转必然带动一切。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你们心中的自由意志就被毁了,因善而得福,因恶而受罚就无所谓公正了;诸天引起你们内心最初的冲动;我并不是说一切冲动,但是,假定我这样说的话,你们还赋有可以辨别善恶的光和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在对诸天的最初的战斗中遇到困难,若是有良好的修养,最后就能战胜一切。你们是自由的,同时又受一种更大的力量和更善的本性支配;这种力量和本性创造你们的心灵,心灵是诸天不能影响的;因此,如果现在世界离开了正路,原因就在你们,要在你们自己身上去寻找。……你可以明确地看得出来,使世风邪恶的原因是领导不好,并不是由于你们的天性已经败坏。(《炼狱篇》第十五章)

换句话说,如今的社会有两方面问题:一是领导者不好;二是盲从的群众。这里,我们已经能明白但丁的意图了,一,找一位明君;二,提供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

三、爱情诗人与正义诗人

不过,但丁具体是如何践行他的拯救之途的呢?我们还得一步步分析。

1.爱情诗人与正义诗人

但丁首先是一个浅薄爱情诗人。他对女性的恭维与赞美我们不用多说,但常不为人知的是,每逢但丁不写以女人为主题的诗时,对她们的态度似有不敬,在《论俗语》中有一段令人大跌眼镜:

关于高级事物和低贱事物的结构会让后者得以提升的说法,如果结合得当则自然不错,比如金银的混合;但如果结合不当,低贱事物则会变得更加低贱,比如,当我们将美丽的女人和丑陋的女人混于一起时,或者,当丑陋的女人戴金银着丝绸时。(《论俗语》第二卷,第一章)

此外,但丁曾区分三种体式的词语,分别是幼稚体、女性体、男性体,而女性体意味着阴柔、乡村、粗野。但丁对女性的能力也表示轻视,其《飨宴》(《筵席》)中说方言是“连女人都能说的”,在一首诗中但丁对女人说道:

若非我的话或许对你有用,我不会舍弃抽象之表达,借助细节并简朴描述,免得你觉得遥不可及。因为晦涩的表达,极难进入带着围巾的额头,对你而言需用朴实的言语。

然而,他对美人的爱情,尤其是贝雅特丽齐的描写却总是美好的。其实,但丁的《新生》以及当时爱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写作模式:饱受单相思之苦,为爱慕对象的芳名保密,设计一个“幌子爱人”来蒙混好事者,将死神比拟为青春的残忍摧毁者与爱慕之人之间有误解,在爱慕之人身边时无比欢喜,被她嘲笑时痛苦不堪。按照此模式,但丁描写了某天教堂中的情景,贝雅特丽齐也在,但丁坐在可以盯着她看的位置。另一个女人也恰好坐在他的视线内,以为但丁在看她,但丁借此把这个女人当做“幌子爱人”,且或许确实向这位可怜的姑娘表了白,而这个幌子,如果真的是幌子的话,据但丁自己所说,持续了“若干年若干月”,真够久的,且当“幌子爱人”离开佛罗伦萨时,但丁比想象中更伤心,还写了首哀歌。不过,但丁最终以另一位“幌子爱人”取而代之,并展开热烈异常的追求,以至于恶意的流言蜚语传到了贝雅特丽齐耳中,不久,贝雅特丽齐在街上与但丁相遇,但漠然而过。但丁深受打击,回家以后在哭泣中睡去,在梦中,他见到爱神站立床边,以拉丁语说道:“孩子,到了该抛开假象的时候了。”其后又向但丁解释贝雅特丽齐未和但丁打招呼的原因:他对“幌子爱人”的过火举动已经招惹了非议,她担心自己的声名也同样受累。显然,贝雅特丽齐已经知道但丁暗恋她,但又怕自己也是但丁的“幌子恋人”。因此爱神劝但丁表白,于是但丁作诗表白,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她的感受未发生太大变化。一位朋友邀请但丁陪他参加婚宴,贝雅特丽齐也在,但丁在看见她之前就感觉到了她的存在,因而有些眩晕,不得不“靠在一副环绕房屋的带状壁画上”,其他女人看见了,对但丁大家嘲笑,贝雅特丽齐也在其中嘲笑之列。但丁难过至极,朋友不得不带他走了。其后,但丁写了三首十四行诗,第一首就责备贝雅特丽齐不该嘲笑自己:

你和同伴无情将我嘲笑,可曾想我为何这般慌张。在你眼中,我形同陌路,在我眼里,只有你可爱的形容。你若知晓我的苦衷,怜悯之女神必将卸下伪装,温柔以对;因为,我每当向你靠近,爱神便对我大耍神威。

过后某天,婚礼现场的那群嘲笑但丁的女人问他,既然在爱人身旁就会昏厥,那他的爱还有什么意义呢?但丁的回答当然是诉苦。不过其中一个女人反驳道:“若是那样的话,你的诗歌不应该这样写。你迄今写的诗都是自怜自爱之辞。”但丁总是从男性的视角描绘女性,以上关于贝雅特丽齐的表现,全部是但丁自己的猜测。经过一番思量,但丁终于意识到,他应该忘却自己的痛苦,开始创作诗歌以颂扬贝雅特丽齐的美貌与美德。不过但丁细思极恐,不敢贸然动笔,但这里已经走到了《新生》的结尾,但丁认为:“我希望能为她写出迄今世上还没有人为任何女子写过的诗句来。”这时,女人,或者贝雅特丽齐在但丁看来已经不是传统的爱情中的某个角色了,在思考颂扬贝雅特丽齐的诗句时,他意识到她代表的已然不仅仅是她自己了:理想的美德、无与伦比的美貌、天使与圣人等等。由此,但丁迈向了一种新式寓言的创作,即后来我们能够在《神曲》中反复看到的,将具体之人物视为超越其自身的某种品格。

我们看到,在《新生》以后,但丁不再是一个浅薄的爱情诗人。在《飨宴》中,但丁似乎已经预示到了这种转变,他说:“那些甜蜜的爱情诗歌,我曾为之绞尽脑汁,如今我必须放弃。”同样,在《炼狱篇》中,但丁借炼狱监管者卡托之口,表现出对人间之爱的诀别:

我在世上时,玛尔齐亚在我的眼里是那样可爱,无论她要求什么,我都照办。如今她既然住在那条恶河的彼岸,根据我从那里出来时制定的法律,她再也不能使我动心了。但是,如果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天上的圣女感动了你,指引你来的,那就无需说什么恭维的话:你以她的名义来要求我就够了。(《炼狱篇》第一章)

但丁新的事业在《论俗语》和《飨宴》中开始了,他转而成为一位道德和正义的诗人。但这两部书都未完成,因为他长篇累牍的讨论道德、法律、历史、哲学,即便加入了诗歌的阐释,也终究未能抓住读者,因而反响平平。但他为写作这些作品所准备的大量材料和知识并未白费,但丁学会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包装,隐微地写出了自己的政治观念,这就是《神曲》,不过到了《神曲》这里,但丁又提升为一个爱的诗人与正义的诗人之结合,并打造一个雄心勃勃的道德和教化事业。

2.温柔女郎vs贝雅特丽齐

贝雅特丽齐之死给但丁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彼时的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悲伤,相反,还刻意公之于众。当他深情哭泣时,看见一位美丽女郎从窗内向他投以无比怜悯的目光,她的姓名但丁从未告知,仅将她称之为“温柔女郎”(la donna gentile),于是但丁又陷入了爱河,但后来又责备自己不忠。“温柔女郎”对他的怜悯,正恰似波伊提乌在《哲学慰藉》中将哲学视为女人之形象。在《飨宴》中,但丁明确将“温柔女郎”阐释为哲学。实际上,对但丁而言,他此后确实不再描述贝雅特丽齐,直到他完成一段潜心研究后,由此,“温柔女郎”似乎取代了前者。实际上,这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女人取代另一个女人,而是一种行为(写情诗)被另一种行为(哲学研究)暂时取代,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但丁从一个爱情诗人过渡到了道德正义的诗人。确实,此后但丁娶妻、建立家庭,已经不再给贝雅特丽齐写诗,而致力于研究哲学,并开始创作有哲学与社会意蕴的颂歌,且不断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

不过,并不能简单的说但丁放弃了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一个可以说得通的说法是,当但丁在研究哲学时,一种新的爱(超越世俗)的爱启发着他进行诗歌创作(《神曲》)。但丁最显著、最富有创造力的寓言运用于后来创作的《神曲》中。他对“温柔女郎”寓言式的阐释的发现,最终引导他理解了贝雅特丽齐的意义,并创作了《神曲》。那么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对“温柔女郎”只字未提?表面上确实如此,但不要忘记了,“温柔女郎”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身份,它的象征意义即为哲学。我们发现,但丁在《神曲》中引用了他写给“温柔女郎”合组歌中的两首,这也是他在《飨宴》中解释的两首。不过,在虚构的空间里,女主人公尚在,“温柔女郎”自然要隐去身份。不过,可以想象,哲学在但丁那里不会缺席,我们从《神曲》中对亚里士多德作品超过三百处的引用便可知端倪。在《神曲》开篇处,维吉尔告诉但丁,圣母玛利亚指示“所有残忍之敌”卢齐亚(lucia),督促贝雅特丽齐去解救那个因爱他而迷路的但丁。按照传统的解释,卢齐亚即锡拉丘兹的的圣卢齐亚(可参见《地狱篇》田德望译本p13),因信基督教受酷刑殉道,是视力虚弱者的保护者,常象征着启迪人心的恩泽,换言之,它也就代表着启蒙人的心智的哲学。其实,卢齐亚在《神曲》中的角色并不仅限于派遣贝雅特丽齐去拯救但丁,正是她将熟睡的但丁背上炼狱山,让它在通往7个檐口的门口醒来。通过哲学这一“智慧的福音”,她“温柔地将那些走了歪路的人们领回正道”(《飨宴》)于是,我们可以将贝雅特丽齐看成是天启神学的象征,而“温柔女郎”或《神曲》里的卢齐亚则是哲学的象征。神曲三部都以星空结尾,其实就暗示着哲学,在但丁看来,星空是高尚的象征,而高尚乃哲学之友。(参见《全新的但丁》p117、126)

3.爱与正义的教化、世俗与彼岸的合流

《神曲》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正义,简单的说,上帝如何分配你去哪一层的问题。在地狱入门便写道: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此外,但丁曾自己阐述《神曲》的意义,“从寓意的角度来解读,主题便是人类根据其在形式自由意志中所呈现的美德或恶行接受奖赏或遭到正义的惩罚。”也就是正义的问题。不论是写出《新生》的那个爱情诗人,还是写出《飨宴》的正义诗人,又或是二者兼有之的《神曲》,但丁的野心和意图在于以爱的方式施以教化。不过,除了基督教的种种教义,但丁想传达的是什么呢?此前,我们说了,但丁期待一位明君的到来,不过当时主要受到教皇统治,因此,但丁在《帝制论》中,以抽象的论证说明了皇帝的权威直接来自上帝,而不需要得到教皇的法令,这一不容易被接受的观点到了《神曲》那里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继续讲述并确立其合法性,但丁经由上帝之声,表明人间必将有某个帝王出现。只是,在《神曲》里面,有一个更高的主题,此前关于代表哲学的“温柔女郎”以及代表天启神学的“贝雅特丽齐”已经有所表现。但丁承认,国王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臣服于教皇,正如世俗的快乐低于超脱的快乐。为了达成人类的两个目标,即实现精神与智力的美德以及实现神学的美德,需要两个向导。如果国王与教皇能够达成完美的合作,那么人类在俗世则可获得短暂的宁静,而在死后则可获得永恒的宁静。这是但丁的愿望,也是神曲的目的所在。但丁毕生期望的教权与皇权均衡,竟在他的子嗣的职业选择上得到了惊人的映射:雅各波成了牧师、彼得罗成了法官、安东尼娅成了修女。

四、《神曲》的叙事与但丁的成长

但丁拯救的第二个路径是提供一条普世的成长路线,这一条路线完全可以以《神曲》的全部内容为线索,但丁自己口中的《天堂篇》便是以“让人摆脱此生之苦,抵达幸福”为目标。不过,我们也可从但丁的叙事中看出端倪。《神曲》的叙事十分丰富,且不说《神曲》大部分由对话和独白组成,但其叙事结构也非常丰富复杂:其中塞满了次要的故事;甚至故事中还蕴含着故事,以对话或者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有些事出自神话人物之口,但大多数是通过哪些刚刚死去的人或知名人士的灵魂之口。不过,但他们都受到了但丁的干扰。实际上,《神曲》最复杂的要数他的叙事主体。

1.两个但丁:反思式成长

故事中的但丁胆怯、迷惑,需要不断的指引和鼓励。而作者但丁却恰恰相反,他自信满满,他操控者每一个说话者,操控者整个地狱、炼狱、天堂的全部格局,并且自己还不时露面。《神曲》中贯穿了但丁的私人报复计划,尽管《神曲》的主题之一是正义,但是很明显,这一正义正是作为作者但丁所理解的正义。在《地狱篇》中,但丁只是个观察者,而到了炼狱山上,但丁成了一位参与者,他额头上的七个字母p逐渐消失,暗示着但丁的成长历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神曲》的结构与但丁的现实生活,会发现,但丁通过《神曲》不断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正如奥尔巴赫在其《摹仿论》中谈到的那样:

这种自我实现既是真实的,又在回忆中,它包含着整个过去的生活,它是一个个体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独特的生成史,它的结果虽然作为完成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它的各个阶段在许多事例中被描述得非常详细;它在我们面前从未完全隐匿起来;我们再无时的存在中经历着内在历史的形成,而这经历要比古典作品所能描绘的要详尽得多。

因此,但丁的这种“反思”式的成长为普世成长提供了第一种方式。

2.但丁与维吉尔:辩证式成长

一直以来,大家倾向于探讨《神曲》中的维吉尔象征意义,象征诗歌(如哈罗德·布鲁姆)、哲学或者理性。但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是,维吉尔的身份究竟为何?维吉尔一直以来扮演着但丁的慈父角色,我们可以看出但丁对维吉尔的尊敬。《炼狱篇》第十八章这样描述但丁对维吉尔的看法:

“我的学识高深的教师已经结束了它的论述,正在注视着我的眼睛,看我是否露出满足的神情;我呢,受到一种新的焦渴的求知欲刺激,外表似乎沉默着,心里却想道:或许我发问太多会使他厌烦。但是那位真实的父亲看出了我由于胆怯而未敢表示的愿望,先说了话,使得我鼓起了说话的勇气。因此,我说,老师在你的光照耀下,我的心智的视力增强了,使我得以清楚地理解你在论述中区分或剖析的一切。”

可见,维吉尔增强了但丁。不过,要知道,维吉尔的扮演着是谁,正是但丁本人,尽管但丁本人通过阅读维吉尔的作品得到不断提升,《神曲》中超过两百处对《埃涅阿斯纪》的引用,但至始至终,进行学习和提升的只是但丁自己。可以说,维吉尔的身份实际上就是但丁自己,或者但丁曾经想成为之人。而但丁学习的这一媒介正是通过书籍,在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中分析了但丁关于书籍的象征体系,并作出结论:“在但丁的作品里,书籍意象不再是匠心独运的游戏;它具有重要的思维作用。”(p452)《炼狱篇》第二章写出了但丁与维吉尔的亲缘性:新来的几个灵魂看到但丁的呼吸便知晓他是肉体之身,其中一位伸开双臂,走向但丁,但丁亦伸出双臂,但尝试几次都未能抓住,只好空手叠放在胸前,而只有维吉尔可以和他相触。其实,除了维吉尔,但丁的父亲、向导这一角色,在《神曲》中比比皆是,《炼狱篇》中阐释身体与灵魂的斯塔提乌斯,将但丁浸入遗忘河、尤诺河的玛蒂尔达等等,那一个个父亲般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出现,并教育那个无知的但丁,但丁就此而提升自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教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Bildung,即教化,是自我的内在的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第二类,Upbringing,是指父母、老师对儿童的教育。但丁《神曲》的高明之处,正是表达了这种通过他者化的教育,不断形成一个新的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称这种通过“书本”进行思维的成长方式为辩证的方式。

3.贝雅特丽齐:直观式成长

到此还没有结束,按照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维吉尔是众诗人中最古老,最独特的寓言,所代表的不是理性,而是诗歌之父,是但丁必须超越的教导场景,倘若他想要到达朝向贝雅特丽齐的旅途终点。”(《史诗》p91)这里,我们不考究贝雅特丽齐贝的象征意义,而考究她更为复杂的身份。在书中,贝雅特丽齐有时是一位严苛的检察官,这实际上表明但丁在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她有时尖锐批判人类的恶行,用市井的语言批评无能的牧师们布道,脱离了固有的温文尔雅的角色,这实际上暗示着上帝的惩罚;不过更多时候,她是一种不可用人类的方式理解的存在。

天使们口中叫喊的“奉主名来的将受到福佑”,其中“奉主名来的”指的是贝雅特丽齐,但是,但丁没有改动象征男性气概的后缀“-us”,意为在这样的至高时刻,贝雅特丽齐代表的不仅是一名女子,还代表着超越性别的东西。超越的东西,即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不能言语的东西。但丁在许多地方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了贝雅特丽齐,但也在许多无法形容其美丽。但丁相信,那些最高的真理是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所表达的,但丁不相信地狱、炼狱或者天堂里的所见可以直接被人所理解,在《天堂篇》的第四章明确表示:

你们所见的这些灵魂出现在这里,并非由于这个天体被分配给他们,而是为了形象化地向你说明,他们在净火天中所享的幸福程度最低。对你们人的智力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讲解,因为它的认识只能从感性开始,然后提高到理性认识。因此《圣经》迁就你们的能力,把上帝携程有手和脚,而别有所指;圣教会把加百利和米迦勒以及使托比亚双目复明的另一位大天使给你们描绘成人形。

看来,所有具体的形象只是“道成肉身”,而在贝雅特丽齐的眼中,但丁看见了光,即上帝。贝雅特丽齐不过是那个神圣之光“强为之名”的结果,正如但丁谈到:

自此以后,我所看到的一切超过我们的语言表达力的极限,我们的语言对之无能为力,而且记忆力对所见的如此繁多的情景也无能为力。犹如梦见什么的人,梦醒以后,梦中的经历留下的印象还存在,其他一切都回想不起来,我就是这样,因为我所见的一切几乎完全消失,从其中产生的甜蜜之感还滴在我的心中。(《天堂篇》第三十三章)

值得注意的是,《神曲》中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都是突然消失。在此预示着但丁的成长,他的成长也是维吉尔与贝雅特丽齐的重合,更是宇宙万物在上帝的大设计之中的重合,但丁最终目睹了这一切:

在那光的深处,我看到,分散在全宇宙的一切都结集在一起,被爱装订成一卷:各实体和各偶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好像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熔合在一起,致使我在这里所说的仅仅是真理的一线微光而已。(《天堂篇》第三十三章)

这样一种直观式的成长在晚年但丁那里表现为“冥想”,这似乎又回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谓最高的生活——沉思的生活那里了?

至此,但丁的成长结束了。

参考文献:

但丁《神曲》(田德望译本)

芭芭拉·雷诺兹《全新的但丁》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史诗》

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吉尔伯特·海厄特《古典传统》

奥尔巴赫 《摹仿论》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四):《神曲·地狱篇》个人短评

        阅读本书时所花的心力已然大大超越了我的预期,更不要说其后尚有《炼狱篇》和《天堂篇》。《神曲》的篇幅相较于《战争与和平》这等巨著来说算是短的,但是阅读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书博大精深,包含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神话、文学、医学、风俗等等内容,颇有十三、四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百科全书之感,已到了三句一注释,五句一典故的这等令人发指的程度,如若不是对古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化略有涉猎侥幸可读,恐怕阅读已到举步维艰之地步——只读故事梗概的可以除外,无需自讨苦吃。书中涉及到了大量当时意大利贵尔弗党与吉伯林党、神权与皇权的政治、宗教派系斗争,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文学性,使今日之读者觉得久远而晦涩。从文学角度看,但丁善于应用大量的比喻和隐喻,其对于地狱的开创性描述可以说前无古人,而同时他也表现出自己固有的矛盾世界观,既以理性和哲学(维吉尔)为前导,又将信仰和神学置于其上(贝雅特丽齐),八卦一下,《神曲》的创作诱因即是但丁哀恸自己的女神贝雅特丽齐婚后英年早逝,红颜命薄,因而立志要用“人们关于任何一位女性都从未讲过的话”来歌颂她,好一曲壮丽的恋歌!而关于阅读有一个很切实的问题:翻译。本书译者田德望先生以七十三岁高龄,呕心沥血十八年方才将《神曲》由意大利语直接译为中文,译成后两个月即告别人世,由此也可见本书翻译难度之大。田先生的译文极为忠实严谨,考据详实可靠,注释事无巨细,以至于注释甚至比原文都长,非常感激田先生的努力。但译者自己也坦诚,由于语言差异和能力所限,加之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他只能使用散文体翻译,这使原著的诗体的韵律、音节以及格式美之神韵消失殆尽,而但丁本人是用意大利俗语以严格的三韵句写成的,想要体会原著语言之美务必要去读意大利文原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前几日与锋哥探讨,若非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此等巨著应是少碰为妙,然欣欣然这些年的书还没有白读,勉强囫囵吞枣完成此斩,亦算是一点微小的进步,当以此共勉。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五):好看程度:《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

85万字,终于看完了,看了好久,越往后看,越不好看。
我看的是田德望先生的翻译,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皇皇巨著,费尽心血。除了翻译正文之外,注释的文字又是正文的几倍。如《地狱篇》正文7万字,注释文字16万字。
我特地选的翻译成散文的文体,有不少人认为翻译成诗体的版本更好,我以为不然。翻译过来的文字本来多少都隔了一层,这是一个说烂了的问题,而将诗歌翻译成诗歌,尤其是长诗,多少都会出现为了追求押韵而用很多与原作者文风不符的句式和词语,这是我在长期看外国翻译诗歌作品的一点感悟。为什么不读原文?哦,英语的还可以读一读,但俄、法、德、意大利、葡萄牙等语,我实在没有本事都去读原文。
还是回到《神曲》上来。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很到位。因为占统治地位一千来年的宗教和神学终于要动摇了,人们已经受够了背负着原罪,对神的无条件服从的这种压抑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中,人的欲望和创造力是被压制的。再者,人们也看到了教会的贪婪和腐败,对世俗权力的不断染指,这也使得人们反思,教会所说的一定都是对的吗?
尽管但丁依旧是个坚定的基督徒,并且认为上帝对人类的爱是宇宙运行的一切动力,但是他仍然以“人”的标准来衡量了一切,他用自己的标准制定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准则,说明了谁会入地狱,谁会在炼狱,谁会上天堂。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详实系统地刻画了这一切。此前这些都是教会规定的,普通人只需要接受宗教的观点,不需要思考,思考也仅限于允许的范围之内。
《地狱篇》是《神曲》的精华,你看到但丁在这里肆意地挥洒想象力,那些在世时不忏悔、造下罪孽的人,在地狱里受着各种苦难和酷刑。比如犯下情欲罪的人“这里犹如大海在暴风雨中受一阵阵方向相反的风冲击时那样怒吼。地狱里的永不停止的狂飙猛力席卷着群魂飘荡;他们就在那里喊叫、痛哭、哀嚎,就在那里诅咒神的力量”。再比如犯贪食罪的吃货们“这里下着永恒的、可诅咒的、寒冷的、沉重的雨;降雨的规则和雨的性质一成不变。大颗的冰雹、黑水和雪从从昏暗的天空中倾泻下来……残酷的怪兽刻尔勃路斯站在淹没在这里的人们上面,用三个喉咙像狗一样对他们狂吠……它抓那些亡魂,把他们剥皮,一片片地撕裂。雨下得他们像狗一样号叫,他们用身体的一个侧面掩护另一个侧面;这些悲惨的罪人经常翻身。”诸如此类的描写贯穿整个《地狱篇》,这些文字惊心动魄,富有张力,因而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但丁把教皇、教士、国王、贵族和自己的政敌放在地狱里,可以理解。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把自己一位非常敬爱的老师也放在这里,原因是犯暴力罪(鸡奸行为是施暴于自然,而且注释里提到关于这位老师的同性性行为证据不足),但丁对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心痛。(那你为什么把他放在这里!郭德纲说:收徒弟有什么用!)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古希腊的英雄也有好几个在这里。但丁着墨最多的是尤利西斯(奥德修斯),尽管尤利西斯身处地狱(因为木马计犯了欺诈罪),火焰在他的全身燃烧,但他在世时的冒险精神和追求的勇气丝毫不减,“坐在绒垫或睡在被窝里只能虚度一生”,“人生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尤利西斯抛弃安定的生活,历经千难万险,鼓励他的追随者升起风帆冲出直布罗陀海峡,向西方的大海中寻求新知。虽然尤利西斯的航船在大西洋倾覆,但是人类的探索精神在闪光,他鼓舞着后世的英雄们继续追求,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地狱的门是不锁的,你要就进来,明摆着表示到地狱很方便,而且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炼狱的门则不然,每个门都有天使把守,要你自己要求,赎完相应的罪才能往上走。
《炼狱篇》就开始不好看了,因为《炼狱篇》里的灵魂没有那么悲惨,他们也有诸如火刑之类的酷刑,但他们不诅咒、不哀嚎、不想办法逃避,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切。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赎完了罪,最终就可以抵达天堂。因而他们是有希望的,所以内心是平和的,即使他们在人间有深仇大恨的人,在这里他们也对那些人没有了怨恨,这都是因为爱。这一点正好与地狱相反,地狱里是没有希望的。
从炼狱开始,灵魂们和天使们就不断地唱赞美上帝赞美圣母赞美天使的歌曲。
《天国篇》是《神曲》中最难看,艺术水平最差的篇章。由于天国的每一层天都相似、每一层天的灵魂都有雷同之处,无外乎每层天都亮得不得了,每个灵魂和天使都全身发光,跳舞排成各种形状(”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个字形)。于是但丁只好用大量的经院哲学、神学来做填充,大段枯燥乏味的说理令人不知所云,严重地削弱了这本伟大的文学作品的魅力。而且但丁在天国里,不断地诉说自己五体投地的崇敬,见到每个天使和圣徒都恨不得匍匐在地,并且几乎隔一阵就要发出类似“我的文字无法描述我所见到的景色”的感叹。以至于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发出终于看完了的感慨。
最终但丁也没有直接描述上帝的样子,结尾只表达了自己在永恒的光芒中,感到了无限的幸福。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六):《神曲·地狱篇》读书笔记

引言
        最近一个多月都在重读《神曲·地狱篇》(田德望先生的译本),到本周一终于读完了。阅读时记录过零散的想法,原本没打算整理成文,但是周末状态不佳,睡得昏昏沉沉,四肢乏力,于是周日晚上打算写几个字,提神。
        我想把但丁的修辞技艺自底向上分为三层。在修辞“系统”的底层,他以细致的观察和翔实的记忆为基础,用文字精确地复述所见所闻。到了中间层,他通过海绵般的联想能力找到事物间隐秘的相似关系。最后是读者接触到的上层。借用博尔赫斯的评论,我们在《神曲》里看到火的激情与代数学的精确——理性与信仰引发的巨大的情绪变化,贴切传神的描写,令人惊讶的比喻,即便遭到译者改写与背叛,依然蓬勃跳动的富有节奏感的句式。他是一位信徒、学者、政客,也是一位对写作技艺要求严苛,同时把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的老师。
        下文按章节顺序,摘录少量原文,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第 1 章
        “可怜我吧,不论你是什么人,是鬼魂还是真人!”
        他回答我说:“我不是人,从前是人,我的父母是伦巴第人,论籍贯,他们俩都是曼图阿人。……”
        无论句子多长,维吉尔的回答都会落在“人”字上,回应但丁的提问,让他宽心。
第 2 章
        我的朋友,但非时运的朋友……
        我是贝雅特丽齐,是我让你去;我是从我愿意返回的地方来的;爱推动我,让我说话。
        贝雅特丽齐的第一段话与维吉尔前一章的答复类似,均以“朋友”结尾,表达对但丁的关切之情。她的第二段话首先在“我是”和“是我”这种 ABBA 的格式间来回变换。接着,“我”先是做“爱”的宾语,又当了“说话”的主语,表现出因果关系。后文还会不断出现这类表现因果的句子。
第 3 章
        他像个老练的人似的对我说……
        
        为什么不是“老练地对我说”?因为但丁努力唤起我们对具体的“人”的印象,“像”把视角局限于但丁本人,他只能根据维吉尔的语音声调推测他的想法。
        第 4 章
第 5 章
        现在悲惨的声音开始传到我耳边;现在我来到许多哭声向我袭击的地方。
        和第 2 章类似,依然采用了 ABBA 的格式。
        再没有比不幸中回忆幸福的时光更大的痛苦了;这一点你的老师是知道的。
        
        维吉尔在《炼狱篇》里谈过“这一点”。“我是维吉尔,我失去了天国,不是因为什么别的罪过,只是因为我没有信仰。”
        我就像一面哭,一面说的人那样说给你听。
        见第 3 章的分析。
        第 6 章
第 7 章
        泉水汩汩地倾注到被泉水自身冲成的一道沟里流下来。
        但丁特别提醒我们注意,泉水受到沟渠的限制,但沟渠本身正是泉水冲刷形成的。泉水和沟渠彼此包含,互相影响,这种奇妙的包含关系还出现在另一句博尔赫斯专门分析过的句子里:
        ……凝聚在直到第一环都明净无云的天空上那种东方蓝宝石般柔和的颜色……
        东方的天空呈现出东方蓝宝石的颜色。
        《天国篇》里有一句性质类似的描写。
        这颗永恒的宝石容纳我们,如同水容纳光线射入,而自身并不裂开。
        这条凄惨的小溪流下去,流到险恶的灰色的陡坡脚下,积成了名为斯提克斯的沼泽。
        回到《地狱篇》。这句话好比电影里的长镜头。
        第 8 章
第 9 章
        这阵风冲击森林,所向披靡,把树枝刮断、吹落、裹走……
        “冲击森林,所向披靡”是大场面的描写,紧接着连用三个动词,细致描写一根树枝被风吹走的画面。
第 10 章
        甜蜜的阳光不照射他的眼睛了吗?
        常见的说法是,“他再也看不到甜蜜的阳光了吗?”。把阳光放在句首,让听众的情绪在一句话里由喜转悲。“他的眼睛”比“他”更精确。
        当你到了那美丽的眼睛闪耀着温柔的目光洞察一切的圣女面前时……
        眼睛闪耀着目光,目光洞察一切,三个层层递进的描写。
        第 11 章
第 12 章
        这个又深又污秽的峡谷四面八方震动得那样利害……
        第 71 页有错别字,“利害”。
第 13 章
        涅索斯还没有到达对岸,我们就开始走过一座不见任何一条小路痕迹的森林。
        不直接说时间短,而是描写别人的行动。
        于是,我把手稍微向前一伸……
        
        “稍微”这个词绝不是累赘,它与前文提到的“繁密的树林”相呼应。
        我们将把自己的遗体拖到这里,挂在这凄惨的树林中,每个都挂在它自己的、曾经与它为敌的灵魂长成的荆棘上。
        拖到这里,挂在树上是两个连续的动作,接着拉近镜头,细致描写荆棘与遗体的关系。参考另一个有点类似的例子:
        我已剪断我的发 / 剪断了牵挂 / 剪一地不被爱的分岔
        前两句都描写动作,但第一句的宾语是实物,第二句的宾语是比喻,第三句混合了现实和比喻。
第 14 章
        整个沙地上空飘落着一片片巨大的火花……一会儿从那儿拂去身上的新火星。
        这段内容丰富,连绵不绝的比喻描写了火雨降落的全过程——缓慢地飘落,落地后依然完整,点燃沙地,受苦者拍打身上的火星。中间穿插着自然景观、历史事件和生活现象。
        即使朱庇特使他的铁匠累得精疲力竭……即使他像在弗雷格拉之战时那样呼喊……他也不可能对我实现称心如意的报复。
        前一个“即使”引导的句子概述朱庇特降下的惩罚,后一个“即使”详细描写他与手下的行为,两个“即使”就像越来越激烈、密集的鼓点,迎来最后斩钉截铁的态度。
        河底、河两边的斜坡以及堤岸都是石头做的……
        精确的描写,通常很容易忽略“斜坡”。
第 15 章
        当我还未到人生的预点时……
        第 92 页有错别字,“预点”应该是“顶点”。
第 16 章
        你看见我正踩着他的脚印走的这个人……
        比直接说走在他后面更形象,同时表明他们正在沙地上行走。
第 17 章
        他们的痛苦正从他们的眼睛里迸发出来……
        故意省略显而易见的、可以推断出来的词——眼泪。
        他们的眼睛似乎都在饱看自己的钱袋。
        “饱”原本是形容食欲的词,现在修饰“看”这个动作。
        第 18 章
第 19 章
        善良的老师一直把我抱到那个用腿哭泣的人的空洞附近,才从腰间把我放下来。
        见第 17 章的分析,这里再次故意使用不合常理、但是符合当前情境的描写。
        第 20 章
第 21 章
        如同一群狗跑出来,向一个走到哪儿一站住,就立刻就地乞讨的可怜的乞丐扑去时那样凶猛狂暴,这些鬼卒从桥下跑了出来,把铁叉统统对准他……
        这是个内外嵌套的比喻。外层把鬼卒比作起焰嚣张的恶狗,内层把维吉尔比作可怜无助的乞丐。
        他就把自己的屁股当做喇叭。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6.5.2 处提到,主语是人称代词,宾语(包括动词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复指主语时要用自己,不能重复这个人称代词。照此看来,这句话如果改成“他就把他的屁股当做喇叭”是不合适的。但也有例外。
        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王道乾先生的译文营造出循环往复的声音效果。
        再比如,
        你说你 / 好孤独 / 日子过得很幸苦 / 早就忘了如何寻找幸福
        第 22 章
        第 23 章
        第 24 章
        第 25 章
        第 26 章
        第 27 章
第 28 章
        一个被砍去双手的鬼魂在昏黑的空气中举起两只残臂,滴下来的血都弄脏了他的脸……
        这幅画面格外触目惊心。因为按照惯例,当人举起双臂,表示悲伤时,我们期待看到他的手势和泪水。但是在这里,双手不见了,血液取代了泪水。
        第 29 章
        第 30 章
        第 31 章
        第 32 章
        第 33 章
        第 34 章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七):我看到的是你所看不到的

神曲
1.它的贪婪欲望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它在饱餐后会感到比在饱餐前更加饥肠辘辘。(欲望是沟壑)
2.这猎犬食用的不是土地和钱财,它据以为生的是:智慧、美德和仁爱(吞噬美好)
3.伤害你的心灵的是怯懦
4.
我要救你从这猛兽面前脱险,
这猛兽竟敢阻挡你径直登上那壮丽的高山。
那么,你这是怎么了?
为何,为何你又踟躕不前?为何你心中仍让那怯懦的情绪纠缠?
为何你仍无胆量。你仍坦然?
5.
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6.嫉妒、贪婪、骄横,
正是燃烧人们心灵的三个火星。
7.你的学说认为:事物越是完美,
就越会感到快乐和伤悲。
8.
我现在只希望您能明白,
只要我的良心对我不加责怪,
我已经准备好听任命运女神随意安排。
这种预示对我的耳朵已不新鲜,
因此,我让命运女神任意移动她的轮盘,
就像让农夫任意把他的锄头挥动一番。(我已认命)
9.x奸罪?!
10.但愿你的灵魂能长久地把你的肢体指引,但愿你的声名在死后仍能大放光明
11.这也是为美狄亚报仇雪恨
12.
“现在你该改掉这偷懒的毛病”
老师这样说道:“因为不论坐在羽绒垫上还是躺在被子下,都同样不能天下扬名;
一旦没有声名,虚度此生的人
就会在世上流下自己这样的残痕:
犹如水中的泡沫,空中的烟云。
因此,站起来吧:用打赢
一切战役的精神来战胜辛劳,
只要不想萎靡不振,随沉重的身体倾倒。
应当顺着更长的阶梯向上爬;
13.
我拥有的气息比你感觉到的还要足,
并且说道:“走吧,我是刚强有力,无所畏惧。”
14.伟大的哲人们曾这样宣称:
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15.便抬起双手,用手指做出淫秽的嘲弄手势(想知道是怎样的手势=_=可以教我么)
16.
自从我的母亲给了我血肉之躯,
我所从事的活动
就不是狮子的勇猛,而是狐狸的奸计。
我精通种种狡诈伎俩和阴谋诡计,
我如此神妙地运用机谋,
声名甚至远扬到世界的尽头。
17.因果报应
18.
正像一个人梦见自己遇上不幸,
他尽管已在梦中,却仍渴望做梦,
他希望那是梦境,却又好像那并不是梦,
19.
他们以为我这样做是想吃东西,
便立即纷纷起立,
说道:‘父亲,倘若你要把我们吃掉,
这会使我们的痛苦大大减少:
你曾把这些可怜的血肉给我们穿上,现在就索性把它们剥掉。’
20.
魔鬼一心只想用智力作恶行凶,
这邪念一旦产生,便会用他的本性赋予他的魔力,
掀起浓雾与狂风。
21.维吉尔与但丁...好CP?
22.他用那宽大的剑锋在我额前划了七个“P”字(七部哈利波特吗*、*)
23.
因此,读者啊,我不愿你
因为听到上帝要人们如何偿还孽债,
便把良好的心愿丢弃。
你不要计较受苦的形式,
要考虑事后的补偿;要想到: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
受苦的期限也不会超出那伟大的审判。
24.
我活在世上时绝不会如此礼让,
因为我一心所追求的
就是出类拔萃的伟大理想。
25.
尘世的声名无非是一股清风,
时而吹到这里,时而吹到那里,
正因为它变换方向,也变换人名。
26.
当时,她对居鲁士说道:
“你既然如此渴血,我就用血来把你灌饱。”(好设定0'0)
27.身前孽,死后偿。这倒是和中国古代思想相合
28.
这就使对美食之爱不致
在他们胸中引发过度的欲念,
对凡属正义之事则永远饥饿难填。(某人你懂了么)
29.因为严厉的怜爱味道就是带有辛酸苦痛。
30.
倘若由于我的死去,你就丧失了最大的欢愉,
那么尘世还有什么东西
该使你产生要把它获取到手的情欲?
31.生命不过是向死亡奔驰。
32.地狱,天堂,宇宙
33.既然我是肉身,而世间无法设想
一个体积如何能把另一个体积容忍,
这就必然是使物体渗入物体之中,
这也便会进一步燃起我们的热望(脑补...)
34.经验往往是你们的艺术长河的起源
35.但是,他却说:“你要缄默,且让岁月流过”
36.生命毕竟苦短难长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八):林勃中的神曲 – 田译《神曲》初探

最近老看到一个说法,说时人之作别读太多,那些现在风靡一时的作品,价值当中水分太大, 百年之后不知什么德行。更有饱学之士开出书单,说有几本书值得每几年就拿出来通读一遍 (1),这当中就有但丁的《神曲》。
说来最初对《神曲》感兴趣还是高中,张雨生歌词里一句“谁不在等待他的贝德丽采?”让我想一窥这部中世纪古书的神采。那时只有新华书店里朱维基的译本可看,买来之后,发觉自己明显对里面多雷画的插画更感兴趣(那么多扭曲的人体!),以至于要借着这些插画把那满篇的意大利人名、婉转的修辞和晦涩的引经据典囫囵吞下去。第二次遭遇《神曲》是在大学的欧洲文学史课上,当时用的教材是Norton的文选,具体哪段早已不记得了。那时候,读《神曲》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丁和塞万提斯弥尔顿们一起被塞进了笔记本。
重新拿起《神曲》一是受了上文所说的饱学之士的启发,二也是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一套田德望先生倾十八年心力从意大利语直译的版本,在汉语世界里可以说绝无仅有。相比起之前从英语转译的版本,相信中间隔膜又少了一层。因此趁着三十岁的当口,把重读《神曲》作为今年的一个任务。
打开田译《神曲》,最先注意到的自然是这个译本采用的散文体。《神曲》是但丁用三韵句写成的中世纪史诗。既然是诗歌,为什么到了田先生这里变成了散文?这一点田先生自己在序言里说的很清楚,“就主观条件来说,译者不是诗人,而《神曲》却是极高的诗,如果不自量译成诗体,恐怕画虎不成,使读者得到错误的印象,以为但丁的诗也不过尔尔。”田先生甚至说,暂且把它翻成散文,等将来我们国家出了诗才与语言能力兼备的翻译家再把这部杰作译成诗体,这种谦卑恐怕会令现今那些动辄号称“最好的译本”的译者们汗颜。
欧美的译本中也有散文体的精品,比如美国但丁大家辛格尔顿的译本。所以说译成散文本身并不是个问题。但田先生自己也承认,把诗译成散文“等于是用白水代替存放多年的美酒,”味道必有不如,这一点我在阅读中也是深有体会。比如“地狱篇”中有两处公认的经典,一是第十歌中所描绘的吉伯林党领袖法利纳塔,二是第二十六歌中表现的尤利西斯的最后旅程。前者把一个受到但丁尊敬的领袖人物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更是全诗人文主义光芒的闪耀之处,被称作“马勒勃尔介泥潭中矗立的金字塔。”
但单纯从田译的散文中,很难体会出这两处的美。比如对法利纳塔的描述“只见他昂首挺胸直立,似乎对地狱极为蔑视;”以及尤利西斯的自述“对我的儿子的慈爱,对年老的父亲的孝心以及会使潘奈洛佩喜悦的应有的恩爱,都不能战胜我渴望阅历世界,体验人类的罪恶和美德的热情,”与下面的诗体英译本比起来,在力量上都逊色不少:
“My eyes were fixed on him already. Erect,
he rose above the flame, great chest, great brow;
he seemed to hold all Hell in disrespect.”
“Aeneas came and gave the place that name,
not fondness for my son, nor reverence
for my aged father, nor Penelope’s claim
to the joys of love, could drive out of my mind
the lust to experience the far-flung world
and the failings and felicities of mankind.”
尤其是尤利西斯这段,我在阅读这个英译本时几乎是第一时间被它吸引,反复重读几遍。我想这便是诗歌的力量 。(2)而且我读的这个John Ciardi的译本不一定算得上是名家名译,不过他探讨体例选择的文字也值得参考。首先他果断放弃了严格的三韵句(即aba, bcb, cdc…),因为英语里面没有那么多韵来完成地狱篇的约1500个三韵句。但同时他又认为“留一些韵是必要的,”因为但丁的思维倾向于以每三行为一个小结,这些小结决定了整部诗的节奏。因此他选择了一种较松散的押韵方式(aba, cdc, efe…)来保持这种节奏。
形式的问题在讨论《神曲》时几乎是绕不开的。但丁把它分成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一部分为三十三歌(加上介绍性的第一歌整100歌),每一歌由一个个三韵句组成。但丁作为一个中世纪诗人,对于三位一体在诗中的数字化表现持着一种几乎神圣的态度。因此,这种形式的失去,对于全诗的表现来说,自然是有损失的。但丁自己对于全诗的形式与内容的匹配也有多处明确的表达,比如在“地狱篇”第三十二歌的开头,他就写道:
“假如我有粗旷刺耳的诗韵,适于描写这个被其他各层的岩石阴惨的洞穴,我就可以把我的构思的结晶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而在“炼狱篇”中他干脆用诗句直接提醒读者,他马上要开始采用更高华的风格。对他来说,全诗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如果说,把《神曲》以另一种语言完美地呈现出来的难度不亚于但丁从地狱到天堂的艰难跋涉,那么田德望先生的散文译本就如同是把她放在了地狱门外的林勃之中,那里有人类理性之光照耀下的高贵城堡,但诗性的“贝德丽采”还没有眷顾她。中文世界需要一位维吉尔把这部诗歌带到璀璨星空之下。
说田译《神曲》以理性之光照亮了这部史诗是毫不夸张的。读过这个译本的人,一定会对全书注释之精、之厚、之博印象深刻,以至于阅读田老师的注释成为了与阅读诗歌本身同样令人愉悦的事情。这些注释不仅采各家之长(包括时人的注释,如卜迦丘、佛罗伦萨无名氏;当代意大利学者如萨配纽以及英美学者如辛格尔顿),而且还加入了译者自己对于这些注释的辨析与思考,充满思辨的光彩。这与一些译本偏重于某一种注释(如万戴里)有很大的区别。以这样翔实的注释,几乎可以说田译版本是中文世界中《神曲》的百科全书。
我2000年入学时,恰逢田德望先生辞世,当时还记得院里发了讣告、举行了追悼。只是那时,大一新生的我并不知道,田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一笔财富。
(1)据说彼德.德鲁克每五年把莎翁全集拿出来读一遍
(2)这并非是要说田译在文字上是糟糕的。比如田译的开头“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就是极好的文字。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九):但丁《神曲》中的空间性

但丁的《神曲》对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进行描绘,这三个地点产生于但丁的幻想,并非现实存在,但有现实世界的影子。这三界依据基督教教义中的“恶”“丑”“善”原则进行区分,这一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其实就有着其背后深层的含义。在《神曲》中, 每一界包含有九层,有些层里还有不同的环。罪人依据所犯罪行的轻重被投入到不同的圈层中,越接近地心处的犯人所犯的罪越重。例如第一层林勃里是未领受洗礼和信奉异教的人,第二层是犯淫欲罪的人,第三层是犯贪食罪的人,第四层是犯吝啬罪和浪费罪的人。就像这样一层一层往下到达地狱的最底点,也就是罪孽最深重的人所在之处。这个层层叠叠的复合体无不体现着《神曲》中的空间性。
在文章里有学者谈到,空间和时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不管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根本不能脱离空间与时间。然而在人们言谈、思考和写作时,毕竟会有所侧重,有各自的切入点。例如在现代主义运动中,人们就会更关注时间维度而忽略空间。而在后现代主义思潮里,空间则成为了人们反思现代性的一个角度甚至一种武器。就我们所见,一般的叙事文学大多以时间为主要的线索,情节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铺开的。但在《神曲》中,时间这一概念明显是被弱化了的,从作品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有这样的感觉。在作品的开篇便是这样的一句话“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这里明显强调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即空间,而对当时的时间没有作具体的说明,只模糊地提到是“人生的中途”。而从整部作品来看,三界是完全不同的并列场景,三个场景都分别有各自的入口,出口,彼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联系的。这便体现了《神曲》想营造的不是时间序列,而是空间结构。《神曲》所营造的空间感是无处不在的,在字里行间都有所体现。例如在第十八首这里,“深井和高耸而坚硬的峭壁之间的,那个环形地带,自然是圆的,它把底部分成沟壑十层。犹如条条壕堑围绕城堡···”这段文字把恶囊里深井的构造情况非常具体地描绘了出来,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的脑海里似乎就可以浮现出一幅逼真的图景。
除了具体的空间外,《神曲》还营造了一个文学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在神曲里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像是带领但丁的维吉尔,以及荷马、贺拉斯这些名人。还有就是《神曲》中随处都有许多碎片故事。但丁就是把大量的人像、物象、故事都放置在了一个空间里,由此营造出了一个由但丁建构的新的独特的文学空间。
总而言之,《神曲》的写作是依赖其本身营造出的空间而展开的,空间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我们无法脱离空间去谈论《神曲》。

  《神曲(全三册)》读后感(十):一点读书感悟

“如果受强迫者对强迫他的暴行毫不妥协时,才是受暴力强迫,那么,这些灵魂就不能因此得到原谅;因为,意志如不愿意,就未熄灭……世上独一无二的真理,若不照耀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心智就永远不能满足……”
但丁将真理比喻作神圣的溪流,清晰地表达出了当自己心中疑虑得到解答后的豁然——而贝阿特丽切就像是一盏明灯,瞬间将周遭混沌的黑暗打破,为但丁指引了方向,也揭示出关于真理的探讨,更是强调了人类应具有的“绝对意志”,不应为恶,更不应屈服于任何暴力或其他因素。在暴力驱使下的行为无法得到谅解,一样带有深重的罪孽。
可以想象,当一个社会禁锢着真理,在那无形的暴力之下,驱使着人们相互残杀,在人的心中播下罪恶的种子,理所当然地为恶,没有了是非黑白,那是比炼狱更可怕的世界。然而,勇敢说出了真理,捍卫着真理的人,却会到达天堂。
只有天堂九重天,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只有为了捍卫真理的灵魂才能到达幸福的天堂。
但丁对天堂的歌颂与赞美,是带有梦幻性的。高唱着颂歌的天使,潺潺的流水,绝美的鲜花,耀眼的光芒……善与真是永恒的存在。
“根据哲学的论证,根据这里向下界所启示的真理的权威,这种爱必然印在我心里:因为善意被人理解是善,就在人心里燃起对它的爱,善越大,人对它的爱就越大。因此,每个洞察这个论断所根据的真理者的心,都必然爱那至高无上的实体超过它爱其他的事物,因为在这一本体之外的每一种善都只不过是其光辉的一种反射而已。”
但丁所赞扬的善与真,这其中的道德含义是深刻的——启迪人心,召唤着世人摆脱迷惘,寻觅善与真,重建道德堡垒。无论是“我”或是天使,或是天堂里的任何一个灵魂,那长诗般的话语中,都带着隐喻性与象征性,但对于善与真的表达,却是直白的,虽带有对现实的批判,却并未否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因为善与真不单单存在于天堂,而在于每个真理者的心中。善与真相辅相成,这是对现世世界未来的乐观展望。
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诗人,并未延续中世纪文学中隐晦庸俗而虚幻缥缈的描述,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与真实富有深意的笔调,揭示了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然而,他的思想却是充满了矛盾的——
他鼓励世人创造自己的命运,肯定奥德修斯远航探险的英雄业绩,却又强调上帝的意志;他鼓励世人遵从自己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却又将对上帝的信仰至于理性之上;他揭示现实世界的蒙昧与黑暗,揭露教会的劣迹,却又奉行上帝的指示,将神学看得高高在上;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却又以上帝的旨意解释一切。
而上帝的旨意究竟如何呢?《神曲》的终篇,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忽然我的心被一道闪光照亮,在这道闪光中它的愿望得以满足。至此我的崇高想象力缺乏能力了;但是我的欲望和我的意志已经在爱的作用启动下好像各部分全受相等的动力转动的轮子似的转动起来,这爱推动着太阳和其他的群星。”
傲慢、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当罪孽被洗净,他找到了天堂所在,迷惘之中,终于找到了那一束照亮心灵的光。那是真理的光束,带着博爱与智慧,拥有推动世间万物前进的永恒力量。
这样的结局仿佛是从开始便已注定。然而,读完之后,却依旧有着豁然开朗的感受。
《神曲》描述的是从地狱到天堂的三重境界,展现在眼前的是截然不同的色调——地狱是幽森而黑暗的境地,惩戒罪孽,凄凉哀婉;炼狱是宁静而沉寂境界,忏悔罪过,希冀新生;天堂是善与美境界,在永恒的璀璨与辉煌中,灵魂得到了救赎……
梦幻与真实的结合,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的是中世纪神秘的黑暗中,透出那一缕人文主义之曙光的希冀与悲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