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伦勃朗164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伦勃朗1642读后感10篇

2017-11-26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伦勃朗1642读后感10篇

  《伦勃朗1642》是一本由张佳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一):《伦勃朗1642》:不合时宜的艺术家


我没读过《莫奈和他的眼睛》,这本《伦勃朗1642》是我第一次读张公子的作品。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他的这个“艺术史”系列似乎会继续做下去。这也不赖,他的文字很适合掉书袋——掉得不令人生厌,不会让人昏昏欲睡。而在轻快的文字中,你还可以看得到“情怀”,这实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据说毕加索很伟大,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活着看见自己的作品入驻卢浮宫的人。这很难得,因为一个人,往往需要在“生前事”和“身后名”之间做一个抉择——“艺术家的死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可是这个活了九十多岁的名字很长的西班牙人,竟然在任性地选择了走在一条只有自己才会选择的小路的同时,也享受了来自尘世的礼赞,令人艳羡。
大多数艺术家都没有这样的好运,比如这本书的主角伦勃朗。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极具天赋的他,生在了十七世纪的荷兰。这个国家刚刚走出被统治的阴影,并且即将走上强盛之路。依靠航海和贸易,“海上马车夫”盛极一时,步入“黄金时代”。荷兰人对商业的天赋同样在国内得以表现,以至于在艺术领域,“商品化”程度同样空前,许多老画家像手工业者一样收纳学徒,庆典场面记录和私人肖像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些画作是商品,却不一定是艺术品。
对于伦勃朗来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是1642年。这一年他受阿姆斯特丹城自卫队之托,完成了一幅人物群像。自卫队员们原本想让当时已小有名气年轻人伦勃朗在豪华的宴会或欢快的娱乐中,表现自己的豪情和风姿——他们每人出了一百荷兰币,希望得到一幅通常意义上的肖像画——所有的人物在画上并列开来,按照身分和军阶分配到画面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可这位伦勃朗交出的却是后来名垂青史的《夜巡》:画面上的确有每个人的形像,但伦勃朗却采用了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把他们安排得错落有致,塑造了一个庄严有序的战士出征场面。看的人或许会受其感染,可是出钱的人却不买账——每人交的是同样的钱,为何有的是特写,有的只是陪衬呢?
这幅《夜巡》不一定是伦勃朗最杰出的作品,却一定是最有名的,这或许也勉强可以算作是一个讽刺吧。这幅画为他招来了很多麻烦,不仅预期的画款没有收齐,还惹上了官司,最重要的,这些“顾客”还到处败坏伦勃朗的名声,让他的生意日渐萧条。伦勃朗倒并不在乎,因为类似的情节在他的生命中反复上演,一步步引导他走向生命的尽头。因而将1642作为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倒不是说这一年的事有多重要,而是这个节点上的故事,竟成了他一生的缩影。
没人说得清艺术品与商品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本雅明倒是期盼着一个热衷于“收藏”的社会,这样“做着无用营生的人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有的人生来就是天才,那些美仿佛藏在他自己的心中,就像形象藏在石头里,他只要把无用的东西去掉就好。”这是里尔克对罗丹的表述,却也同样适用于伦勃朗。事实上,他所生活的时代对于他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只在乎如何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可是这时代,对于看故事的我们却分外重要。一面是黄金时代欣欣向荣的荷兰人民,他们感受着劳动和自由贸易创造的繁荣,以为这样的自己早晚可以主宰一切;另一面则是忧心重重的天才画家疲惫不堪地在画布上表达着自己的渴望,却要忍受世俗的无端指责与掠夺。这样的对照在全文中比比皆是,也便是我所说的情怀了——那些让人不免唏嘘,唏嘘过后也只能继续生活的情节。时间可以轻易抹去一个人的存在,可记录,却能让他永生。然而所谓情怀,其实与故事的主角是无关的。
伦勃朗的最后一幅画是《浪子回头》。这幅宗教画,如题所言表现了宽恕的主题。垂垂暮年的老画家在渴望得到宽恕吗?亦或者他是在宽恕这个不那么美丽世界?也许都不是,因为宽恕,只能施用于自己身上。
伦勃朗曾说,也许三百年后我的作品会被人认可的。这一次,他说对了

  《伦勃朗1642》读后感(二):非凡的画家,非常的苦难

同样是张公子的艺术家传,比起《莫奈和他的眼睛》个人更喜欢这本《伦勃朗1642》。读完真的为之动容,为伦勃朗苦难重重的一生。
张公子的语言一如既往的好,文字清新隽永,一气呵成,读来很是享受。伦勃朗那有如反转剧一般的人生,被描写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年轻成名,享尽荣华;一朝踏错,步步深渊。
觉得黑暗吗?
不,在1642年伦勃朗人生未知的前路上,只有更惨淡,更黑暗,更绝望,无休无止,没有回头路的深渊。
作者在书中几次用到了“恶意的命运”来描述画家每一次生活的起伏转折,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张俯瞰伦勃朗人生的狰狞面目,巨大沉重的阴翳压在这位后世最伟大画家的身上。
这一定是上天安排的试炼,残酷的将一个有才华的凡人,锤炼成超越凡尘与时间的永恒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三):艺术家,是特别的生命

  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段开头第一句是:因为经历过最璀璨的光明,才能领会最幽深分黑暗。私以为是对伦勃朗这位天才画家一生最好的注解。
  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享用无尽的珍宝和富丽的豪宅,从事他最喜欢的绘画工作,快乐得一如他在1635年给自己和妻子画的合影一般——脸都笑烂了。却不想那是他人生中仅有的最后的快活时光。1642年以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跌入黑暗,直到和黑暗融为一体
  张公子这本书,充满人情味,人文气息充斥其中,让人感到一种心疼的理解和爱怜。美则美矣,但如果算是一本传记,则只是一些大事记匆匆略过,缺少小细节的补充和故事性的描述;如果算作伦勃朗的欣赏和解读,又太过简单,比如书后面写到夜巡的价值最终被认可,那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人们的审美有何变化呢?大家是怎么恍然大悟的呢?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有点单薄。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想法。
   下面,是关于伦勃朗的。
   上学期上美术 鉴赏课的时候,陈学晶老师讲到梵高的割耳事件,她说了让我觉得非常感动的话。她说,艺术家,是和我们不一样的、特别的生命,我们要去理解他们。普普通通一句话,可放在梵高的精神病症之后,竟让人有种想哭的冲动,她说着平常,表情平常,可是充满无限的爱怜和疼惜,以及理解和尊重。
   说到伦勃朗,虽然已经知道结局,但是跟着张公子重温他的一生,我就像个穿越历史的旁观者,常常有忍不住说话的冲动。1642之后,伦勃朗的人生境遇开始改变,以后他每接一个订单,每画一幅新画,我都暗暗揪心。想隔着时空对他说,这一次就将就一下吧,迎合一下雇主的口味,你毕竟还是要生活下去的呀。特别是到了他最后的翻身机会《克劳迪亚斯▪西维利斯的密谋》,我简直要一边翻着书页一边对他说,麻烦你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行不行。但他不,他固执,即使生活越来越潦倒,他也不肯与黑暗妥协。
   我气死了,觉得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呢?明明你稍微妥协一下就能改变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固执呢?结果倒好,越来越穷困潦倒,越来越身败名裂(在当时)。
   看完合上书,突然想到陈学晶老师那句话,猛然惊觉,我错了。我跟他说的话,都是出于我的角度,我的立场。我,一个可以融入人群之中不惊起一丝波澜的一般人。而他,是伦勃朗,是跟我不一样的、特别的生命。若是以一般的思维来要求他,禁锢他,他就成不了伦勃朗,而最终泯然众人。其实仔细想想,他未必不知道什么样的画才会招人喜欢,但就是这份超越时代的自信和眼光,不屈服的固执,让他成了荷兰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这种时候,又总有几个人伴随在他的光芒旁边,就是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情人、他的女儿。他们像天使一样,爱护他、理解他、包容他、守护他,让他不为琐事所扰,让他可以安心作画。但终于,这些天使被召唤回去了,伦勃朗的时光也就到了。

  《伦勃朗1642》读后感(四):我读《伦勃朗1642》

荷兰的画家中,我对三位印象比较深:伦勃朗,梵高,还有蒙德里安。这三位大概也可以代表古典、印象、抽象三种不同时期风格。虽然文艺复兴的鲁本斯也是荷兰人,总觉得该把他归为意大利那帮“卖肉”的画家一类,少了点荷兰的小情怀。


对伦勃朗的敬仰是因梵高而起的,翻起梵高画册,早期的不少作品前面都写着“临伦勃朗”,也才了解到除了米勒之外的另一位影响者。而且他们同是是自画像的大神,若要画自画像时,总要把他们摆在一边,找找灵感。


张公子在继莫奈之后,又对伦勃朗倾注笔力,为这位荷兰画家揭开神秘面纱。1642年是荷兰奔往富足奢华的一年,却是伦勃朗从人生巅峰,走入低谷的一年,两条从1642聚焦的线越走越远。
书中讲尽了伦勃朗的一生,像是一幅人物画,又还随处可以看到一幅幅风景画:
“阿姆斯特丹的天气湿,运河水气重,房子墙外涂了沥青,又房子怕灰暗难看,涂了明亮的粗陶土,木制的窗门上涂抹绿色白色、红色、棕色的油漆,远看去,荷兰市区的房屋五光十色”,仿佛一段老胶片的电影,由近而远的镜头,还原出了17世纪荷兰的色彩光影。


张公子博识多才,笔下于欧洲的历史、民族、人文等等大处铺得很开,还对绘画作品的细处,雕的甚是精妙。尤其喜欢对于《冥想中的哲学家》一画

的解读:“整幅画清透在昏黄的色调里,不明晰,不美丽,但你能感受到光影和昏暗之中,直线、曲线各类图形的力量,一级楼梯和房间墙壁的沉厚质感,那黑暗尤其让冥思的老人显得蕴味无限。这是第一次,伦勃朗常识用熹微的光芒、黑暗和人的情绪做游戏......”

解读画的文字,不难于陈述内容,难在剖析出画家的创作意图,引发美的共鸣。
古典绘画,不乏玩光影游戏的,拉图尔、卡拉瓦乔,都是大家,不过都太锐,像高清数码相机出片,只有伦勃朗把光玩得有温度,恰好就是“熹微”这个温度。
还有一处写伦勃朗光的,更绝:“



整幅画面除了一个地方,其余尽是幽暗;笔触轻声细语,构成新的和谐。昏黄色、灰蓝色、暗红色是他的朋友,许多地方用厚笔涂抹,让人误以为自己眼睛无法适应黑暗。这是一种更尼德兰的光:在云翳之中,凡事都显得水分过多,幽暗但温柔,就像尼德兰水手海边所见,每天只从云间流下四小时的光。”文字就跟伦勃朗作画的笔一样,层层涂抹暗处,暗得有层次,有呼应,再从云间流光,瞬间美哭。
书中例举了很多伦勃朗的自画像,一张张从满志青年,到失意老人,字里行间不但有画笔光影,还有生世沉浮。其中伦勃朗1658年的一张自画像:
“光影依然浸泡着他的脸,但略显暗淡。但他的神色,仿佛一个看透世情的哲学家,似乎对一切痛苦不为所动。他当然不会刻意美化自己,也没有遮掩眉间那被厄运折磨出来的纹路,紧抿嘴角也多少显得痛楚,但他把一边嘴角藏在阴影中,压低帽檐遮盖多纹的额头,这就构成了公认的“他最冷静又最伟大的一幅自画像”。文字仿佛和画笔成了知己,深谙画家的内心
国外画家的传记,多是译本。
有时候真希望华语文坛能多添一笔,张公子的书便是!读来轻松舒坦,更能中西贯通,比如他拿书法来解读西方绘画的笔触:
“自由体笔触,仿佛草书,用的是直觉,快速粗略,笼统松散....约束体笔触,仿佛正楷,精确敏捷,耐心审慎,一笔一划......伦勃朗的笔触时而约束体,精切敏捷;时而挥洒,犹如鞭绳挥舞。他用的大率是自由体,所以线条优美具有活力,但在细部,比如人脸,褶皱、阴影初,则一转而用短线条,更自由精确。他能够在自由体和约束体之间,或松或紧,或快或慢,随心所欲地切换



”,快慢、松紧、气势,在张公子的笔下,东方和西方是不隔的。
全书看似以伦勃朗的一生与绘画为主线,却串引了很多丰富的内容,天文地理、饮食八卦、艺术模式、工艺技法等等,越读越有一种赚头!就像一代宗师里的王家卫,不光止是拳脚打斗,还还原出了一个艺术巨匠的时代气氛。读完余瘾未了,

更期待张公子写的下一个艺术家了!
(剧透一句P24页 第一张配图《伦勃朗24岁时的自画像》跟张公子本人到有几分神似,不用谢,哈哈。)


  《伦勃朗1642》读后感(五):艺术家内心的偏执小孩

我一直认为如果人生必要经历困苦,最好是在青年时候,年轻人自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生命奇迹里潜伏待发掘的力量,能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试炼,于中晚年赢得个人想望的成功,回首往事,可以心态淡然而没有遗憾。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人生历程,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的一生却恰恰与之相反。
伦勃朗青年成名,娶娇妻,成家立业,从事钟爱的绘画事业,赢得了阿姆斯特丹民众的广泛认可,一时无两。那时代,务实的荷兰人对所谓的艺术没有包容性,像如今的中国民众一般,只喜欢遵循常规。《夜巡》一出,挑战了民众的常规审美。恰如张公子评论绘画作品是富足荷兰人民装点门面之用,锦上添花之物,其后的落井下石也不过是人性之劣根。至此,伦勃朗意气风发的幸福生活与之彻底诀别。
或许,艺术家的内心通常都住着一个偏执的小孩,有些热烈,如梵高,有些沉静,恰如伦勃朗,汲汲寻求突破,不肯止步,对外在的生活环境太过钝感。于是张公子笔下的伦勃朗,终其一生都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这种不谙世事不是不能,而是出自不愿),只专注于手中的笔是否表达出了他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遵从内心的声音,对艺术不懈追求。伦勃朗的专注也是荷兰民族一大特色,荷兰人专注于财富的累积,踏实而勤劳,而伦勃朗专注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就显得单纯、脱离世俗。
传统审美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卓越的艺术家越是超前一步,越要承受不被认可的窘迫境况。苦难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从伦勃朗各个时期的自画像中或许能窥得一斑,值得细细品味。
张佳玮说,小说要写的有趣,在于情节的安排、节奏的把握。传记类文字更是如此吧。从漫长的人物生平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取舍决定情节,详略形成节奏。同讲伦勃朗,余秋雨有一单篇《自己的真相》,有明显不同。张佳玮以1642年伦勃朗生命中极重要的转折处下笔,前后穿插,对伦勃朗前半生的顺风顺水和荷兰社会现状的细致描绘,让转折更突显,对比成趣,却也合情合理。
张佳玮一向擅长对气氛的烘托晕染,拿捏的恰到好处,少一点显得稀薄,再多就有矫情之嫌。于是,17世纪荷兰质朴却沉暗的社会气氛和伦勃朗内心专注于绘画艺术追求的偏执小孩形象,似一股暗香,在阅读过程中无声无息的包围了你,恰到好处的引领观者情绪,产生共鸣。现下太多矫情黏腻的文字,对比之下张佳玮的文字更显风骨。
年纪渐大,原本看书的方向也愈偏向务实、知识类。我和朋友却一致认为纵然张佳玮的艺术家传记文艺腔调十足,包括这本《伦勃朗1642》和《莫奈和他的眼睛》,却依然能静心读下去。能读下去已是一本好书的评判标准,这种阅读现状值得深究。

  《伦勃朗1642》读后感(六):1642年 画家伦勃朗的转折点

对书名很有兴趣,为何会起名1642呢?却没有使用1606他的出生年,1669年他的去世年。
使用1642!正是由于伦勃朗36年来事业生活的顺利时刻,也是其自认为世界上最幸福之人。
之前36年的绘画生涯,他的绘画手法日益成熟。22岁就开始喜欢自画像的创作,而作品《冥想中的哲学家》(1632年)和《杜尔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年),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名声,手头的订单络绎不绝,不愁吃喝。同时第一个美丽的妻子也来到他的身边,结婚生子并搬入大豪宅,家庭无比幸福美满。
1642年,这一年,伦勃朗伟大的作品《夜巡》诞生了,这幅为其带来无比声望的作品,在当时却将他的生活彻底打乱。该作品被当时社会所讥讽,名声受到严重伤害,画家手中的订单开始下滑。同时妻子在产后由于未能及时修生养息,加上居住环境开始恶化(油画材料有毒成分的散发),健康状态不断下降,最终离开了亲爱的丈夫和孩子。
所雇来的保姆也心怀异心,处处刁难。1642年,也正是画家伦勃朗走入地狱的起点。
即使此后,画家又重新有了心爱的女人,孩子也不断的成长。在女人和孩子的鼓励下,伦勃朗还是在不停断地创作着。手法日益成熟,佳作不断诞生。然而其超前的创作还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最后只得悲惨地离开人世。
书中附有伦勃朗精彩画作的图片,有铜版画,也有大量的自画像,还有精彩的《夜巡》原版临摹版,罕见的裸子体画作《出浴的女人》《示巴女王出浴》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而不必四处寻找材料。只可惜自己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他的精彩原作。
书中同时还介绍了同时代和之前多位伟大的画家,如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维米尔(Jan Vermeer)等等,将他们的画作做了精彩地分析与对比,让你更能体会到到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画作的特点。
很好奇,伦勃朗的女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两位深爱的女人。也很同情伦勃朗,如果这位伟大大画家诞生于现代,不知其晚年还会穷困潦倒么?他的生活还会凄凉悲惨么?其还会与安迪·沃荷(Andy Warhol)、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等当代画家齐名么?

  《伦勃朗1642》读后感(七):黄金时代和伦勃朗

我曾经漂泊在异乡, 一个叫做尼德兰或者荷兰的国家,在一个叫做滑铁卢广场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小的房子。我常去一个叫CH的超市买东西,经常有游客在Jodenbresstraat上游荡,有人问,伦勃朗故居在哪儿?我会回答,就在你对面。伦勃朗故居门外并无特别指示,从外观看跟我租住的400年历史的运河边的房子并无不同。都是荷兰历史的一部分,几百年来静静地接受着世事变迁。 伦勃朗故居地参观人数远远比不上“安妮之家”,那个女孩地故居外总是排满了忏悔地德国参观者。伦勃朗故居基本回复了画家当年地原样。伦勃朗,一个在Jodenbresstraat买了豪宅的天才画家却在穷困潦倒中结束了一生。
这本书强调了1642,荷兰黄金时代的小尖峰;作者是正确的,要考量伦勃朗的命运变迁就考量荷兰的时代背景:黄金时代。
荷兰这个低地国家在黄金时代有很多天才画家,从鲁本斯到伦勃朗,维美尔。可惜除了鲁本斯,其余的大多命运多舛,大多在生前都被低估。伦勃朗热衷于创造,领先他的时代200年,一幅夜巡,这幅现在挂在荷兰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级画作,却给当年的伦勃朗带来了厄运。
荷兰是一个商人、投机者的国度;同时也是庶民的国度;他们资源贫乏,土地稀少;因此,他们发明了证券交易,也就给自己带来了动荡和沉浮。郁金香就是被狂炒的一个,一夜爆富到一夜破产,其中包括一些画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样的社会中伦勃朗这样的画家自然依靠订单生活,荷兰的绘画订单多数来源于市民阶层;伦勃朗因为夜巡丢掉了口碑,因为和女仆的关系丢掉了订单。他的光和影的魔术不为他的时代接受。他抗争过,最后臣服了,跟他的命运讲了和。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与1580年代来到阿姆斯特丹,他已是第17代, 走进他的家似乎就走进了荷兰的黄金年代,他的家几乎就是个博物馆,有几乎所有荷兰画家作品,其中一幅他的祖先,第二代男爵的画像就是伦勃朗所做,杨。西克斯先生时任阿姆斯特丹市长,他的朋友伦勃朗为他画了肖像,那是1654年。那位先生的头像夜巡一样,笼罩在阴影之中。

  《伦勃朗1642》读后感(八):神奇的腰封,无敌的存在

豆瓣、知乎万人追看——作者的名气之大
    文艺控×张公子——作者的愤青本质
    张佳玮神遇伦勃朗——此书的内核延伸之处
别看这本书披着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外壳,其内蕴含着精神满满的逗比文艺气质,从腰封的这几句言简意赅的简介可见一般。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豆瓣上遇见张佳玮,并为他的才华及文笔折服,继而甘心沉沦于“涨工资”的跌宕起伏中,读他的文字仿佛沐浴于黄昏的大片夕阳,很有一种温暖安谧的感觉,时而跳出的俏皮话儿又像一只搞怪的短腿儿猫,在你面前吐个舌头,打几个圈儿,滚几下,眨眼又不见。
而这本书继承张佳玮的一贯语言风格,细腻简明的刻画了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的一生,这个在他所处的17世纪籍籍无名,然而成名于后两个世纪的画痴。
伦勃朗1942——我刚看这本书很奇怪1642这个数字,为此,还百度了一下,伦勃朗生于1606,卒于1669,想,要取名字也要在这两个与之相关的数字中取其一,细读下去才发现,作者取名字的精妙,1642是伦勃朗的幸福光明的前半生与潦倒黑暗的后半生的交汇点,是他始作《夜巡》的这一年,也是荷兰史上最辉煌,荷兰人最骄傲的一年。再没有词汇比这个数字更能代表这一位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画家了。
作者以极大的篇幅介绍了伦勃朗的生活,可以说直到伦勃朗生命的最后一年,他都有亲人在身边陪伴他,他有一位陪他度过八年最美好时光的妻子,一位扶着他走过了人生最艰难时刻的情人,还有一个懂事成熟的儿子——虽然短命,或者这是上帝对他的眷顾和慰藉。
张佳玮笔下的伦勃朗脱离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还原自身,他酷爱自恋,因此他自己给自己画的肖像画就有百来副,作者将他的肖像贯穿全书,从天真的年少到饱经风霜的人生最后时刻,一路走过,好似一脚踏入时光机,我们看他的成长,他的成熟,他的人到中年,他的拮据窘态...但无论如何,他的离开是平静的,尽管命运给了伦勃朗不公平,他依然愿与命运握手言和。
作者曾写过一篇《大师和伟大作品,总会被时间检阅出来的...吗?》的随笔,他在开头这样写道:伟大艺术家在世界冷眼中贫寒度日,然后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励志故事的惯用套路,常拿来感慨世界的盲目、大师的孤独,以及无数死后成名的传奇。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伦勃朗的确像是这么一个典型的模范,如文中所言,到了1663年之后,阿姆斯特朗的市民已经不记得曾经是谁画过一幅叫人争先恐后欣赏的《杜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甚至他连光线稍微亮点的房屋也住不起了,得搬到更便宜的房子租住。作者在文中写道:在如今,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被写进了历史,成了公认的荷兰史上第一画家,世界史上最好的画家之一。

  《伦勃朗1642》读后感(九):梦想的偏执狂热份子

虽说张公子红遍豆瓣,但我却只知其人不知其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张公子的大作,文笔精简,没有任何的拖沓,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看得我心慌慌,心中呐喊,伦勃朗啊伦勃朗,你可别因此而堕入深渊啊——这是在伦勃朗的画不被人看好,从人人羡慕到过街喊打、妻子去世、仆人欺上头、恋人去世的时候,绝对真实感悟,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艺术家,却依然坦然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不得不说,伦勃朗是一个对于画画尤为热忱的狂热份子,甚至是到了偏执的地步,一门心思认定了画画。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是随笔集,记录或评论伦勃朗的画,翻开第一页,才知道,哦,这是一个故事,开始的大环境描写,并未让人着迷,渐渐就被吸引,最后到了不看完绝不罢休的地步。
看着伦勃朗的一生,起起伏伏,但无论遭遇或好或坏,他都沉醉于光与影的变幻莫测,就像一个作画之人,对于外面的风风雨雨全然不顾,偶有屋漏细雨,只抬眼一秒,继而又沉浸于个人创作中。伦勃朗曾经风光过,是因为一幅画,但跌入深渊,却也是因为一幅画,成也是败亦然,当然这成败只是众人赋予的,在我看来,伦勃朗先生绝对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让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同样有梦就去追,并全然不顾,一心为此。有人说,所谓的梦想,不是说要多坚决,而是把每件事做好,自然实现心中所想。
用小说一个个带入伦勃朗的画,细述伦勃朗的一生,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巧妙心思高明之处,你不会觉得谈论画作评论手法有任何的不合时宜,只是会惊叹于伦勃朗的狂热,画作手法一步步的精进,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有想到另外一个故事——《悲惨世界》,同样是以环境入手,写主人公的起起落落,我记得我那时看到中间的时候,还哭得很厉害。伦勃朗把画画做到了极致,而冉阿让却是坚持心中至善至美到灵魂消逝。

  《伦勃朗1642》读后感(十):与真实的伦勃朗相遇——美与丑的历史从不简单

绘画,在两大圣地——意大利和荷兰都有着最源远流长的传统和最精妙高超的技法,对少年来为一代又一代的后世所艺术家顶礼膜拜。一个大家的能脱离匠人的俗称,升华成为一代宗师,那么他必达到了超越前人、奠基后人的新艺术境界。伦勃朗正是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绘画中最闪耀的那颗明星。
虽然对于西方绘画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是对于伦勃朗和他的传世名作,我还是略知一二的。伦勃朗的看家本领,除了将笔下的对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之外,还能将光与影的效果充分运用,通过采用近似迷幻的独特手法,把光和影这对因果关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伦勃朗最伟大的之处,却也是导致了他一生悲苦命运发展的动因。
也许敢于冠上“实验的”、“先锋的”、“另类的”艺术之名的艺术家都有着和伦勃朗类似的境遇:有生之年以一己之力在艺术的道路上试图不走寻常路,却终究导致这条路只能走向那个时代的墙角;非要等到大众的审美趣味追赶上了大师们的艺术境界,才能让那些被尘封的作品在重见天日后熠熠生辉。
艺术,的确不是凡夫俗子能够玩味的东西。黄金时代的荷兰,不缺乏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郁金香大癫狂就是最好的佐证);可惜荷兰的“黄金一代”有了附庸风雅的物质基础和生活需求,却没有多少欣赏艺术、理解艺术的才识。以至于当伦勃朗的作品横空出世时得到的不是赞美和喝彩——这还要等到他死后几十年——而是口诛笔伐。回到今天,我们能给伦勃朗在艺术史里的地位做出公正的评价,但请不要忘记,在他的有生之年是如何被悲惨地抛弃在一边。有关于美与丑的历史,从来就不简单:艺术品是美是丑,是优是劣,是不朽是短暂,要用时间来检验。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的大浪淘沙,也许不是人的生命极限所能够承受得。
玮少对于文字的把握能力的确是驾轻就熟,能将伦勃朗的一幅幅名作之中最精妙之处表达出来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还得在这个过程之中穿插关于异域社会、政治、经济的历史讲述。也许生活本身和艺术就是一样,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非要“越欣赏”才“越懂欣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