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9 22:0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在路上》是一本由[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路上》读后感(一):脱缰的灵魂——《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这个形容是极好的,他们是一群追求真实灵魂,而又无法控制自己灵魂的人。只是,叛逆,刺激,疯狂,怕也是无法拴住灵魂,唯独读书写作给他们带来一点点自我的肯定。虽然他们甚至有些邪恶,但是,他们的不羁,他们的才华,也不是几个世人能达到的。在路上,脱缰灵魂的另一种人生。”
《在路上》一书,读得很是辛苦。评论者吉尔伯特·米尔斯坦评论这本书时有一句话是“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而我就是在支离破碎的时间里,用支离破碎的注意力读完这本书的。原本,我很无知地以为,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信仰的我像当年“垮掉的一代”那样,读完这本书,再一次证明,无知是多么地可怕。 我想,我是没读懂这部巨作的,虽然我很认真,很缓慢地进行阅读,即使是支离破碎的。是的,我不曾知晓美国的历史,对其中的人文精神更没有任何地接触,生活在完全另一种文化下,了解的只是很表皮的东西。
 
在路上,确确实实描写的是在路上的故事,里面只是一个个横穿美国大陆的经历,几乎不曾有所停留。它与我所有曾经认知里的旅游或者探险故事都不一样,我曾经认识的故事的着重点是“目的地”,是为了到“目的地”去看风景,探险,而这本书展示的是实实在在的“在路上”,主人公们狂躁地希望上路,搭便车也好,自己开车更好,一直在车上,不停歇。而开车的时候,最希望的是发疯一般飙车,极限地挑战迎面而来的大车。他们贫困潦倒,虽然主人翁之一,也就是作者本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但因了他们的狂妄不羁,不停上路,所以只能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基本不能养活自己的收入,因此为了他们管不住的灵魂,也为了“在路上”,他们也会干起偷车的营生,或者说偷鸡摸狗,在他们眼中,没有世俗的善恶之分,或者说他们以世俗的“善”做对为乐。在路上的时候,他们经常衣衫褴褛,蓬头盖面,食不果腹,但他们却对这种极速在路上赶,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讲述自己奇异的经历为乐趣。
 
在路上,还有一个笔墨很重的部分,即是女人,主角狄恩是离婚两次,结婚三次,有四个孩子,但是身无分文,索尔也是离婚之人。而在路上,他们沾染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女人。性,似乎成了他们的不懈追求,也成了他们仅有的乐趣之一。但是他们又不愿意为女人所羁绊,像狄恩,前后几个人都请求他留下,给他生孩子,他却控制不住自己不停上路,最后,他甚至可以抛下每次和他一起“在路上”的高烧的索尔,自己独自在路上。
 
他们恶习重重,酗酒,吸毒,找女人,但他们也都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追求高深的信仰,或者说只是追求心的向往,所以,其实他们都是一群疯子般的作家。
 
我试图去理解这个自传式的小说,确实,不同的人文环境,和我浅陋的人生阅历,我是无法读懂这些脱缰的灵魂的。只是,我忽然想起那段不堪回忆痛苦经历,那个时候,我唯独是在铁路上,可以暂时做一个无心的人,又或者说可以真实放肆地泪流满面,所以那个时候,我喜欢“在路上”。我的这种心境,与作者们的在路上的心境是否有一丝丝触类旁通的东西呢,他们是不是在家或者任何一个停歇的地方,灵魂无处可放,于是只好不停地奔波于路上,也许,他们以为,不停奔波,最后就能找到让灵魂回归的地方,但是却总也不能够,只有继续上路。即使在路上,脱缰的灵魂也狂躁不安,只有以飙车、音乐与中途站的女人来暂时安慰
  
“垮掉的一代”这个形容是极好的,他们是一群追求真实灵魂,而又无法控制自己灵魂的人。只是,叛逆,刺激,疯狂,怕也是无法拴住灵魂,唯独读书写作给他们带来一点点自我的肯定。虽然他们甚至有些邪恶,但是,他们的不羁,他们的才华,也不是几个世人能达到的。 在路上,脱缰灵魂的另一种人生。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下午读完此书,心中很是感慨,却无法言语,为自己的空洞羞愧万分。
  

声明:
原文发表于FAVOLOVE.COM,作者是Betty。本文由FAVOLOVE.COM在豆瓣douban.com注册帐号favolove转载发表,遵循豆瓣版权规范。
原文出处:http://www.favolove.com/on-the-road-reading-notes-soul-in-wild-116/

  《在路上》读后感(二):为《在路上》平反

《在路上》完美的诠释了垮掉的一代的内心世界,我看的是王永年译本,翻译非常好,不懂那些人在喷译者什么,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就别怪译者,我是读得非常流畅的,希望众读者还是从自身找原因,还有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不好然后给你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你也在那乱掰。
许多人在说《在路上》是本流水账书,是本无聊的书,而我却在里面看到了人世百态,“我”在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不同,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但是内心却有着同样的空洞。如果大家抱着一种猎奇,刺激,历险的心态来看这本书,那我抱歉让你们失望了,你们不适合看这本书,你们看这本书是对它的亵渎。
解释一遍,《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它是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的小说,是垮掉的一代最真实的直观体现,想要表现的是那代人内心的焦灼。
在极度无聊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变得支离破碎。迪安没有梦想,没有固定工作,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活着,浪荡在社会上,以无言的行动践行着自身的信仰,他们只活在当下,不考虑任何事,不担当任何责任,只是任意挥霍自己。他们一直在路上,已经迷失在了路上。这便是这代人精神领域最集中的体现。世界已经在现实中把他们击垮,所以他们只能寻求精神上的意义
文中透露出一种绝望,文中无处不透露出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不断的在路上往返,心灵不断的在探寻,多么焦灼的心灵!可直至本文最后一页,也没有个结果,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_?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会知道。他们始终“在路上”。突然觉得迪安很可怜,一个抛弃了一切的男人,一生都“在路上”,他想得到什么?他在探寻什么?他只是个孤独的旅人。
这是我所理解的,希望大家能够尝试思考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带入感情去阅读这本书,你就会渐渐发现书中人物的“痛苦”,如果你能和他们产生共鸣,就绝不会说这部小说无聊,我觉得这部书是一部悲剧,实在是让人痛彻心扉。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这样,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当你和我讨论时,至少证明了你在某个角度理解了这本书。而不是因为觉得没意思而一味的批判。同时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另一本小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先提个醒,这本书更是无聊,闲人可以早早凉快去了。

  《在路上》读后感(三):有些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传奇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被引用的已经烂大街了。开篇就引用它确实有损于逼格,但没办法,因为只有这句话最能体现凯鲁亚克的精神实质了。这是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中的一句话,其实原文并没有这么煽情,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到了译者梁永安先生这里,就成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了,不得不承认,汉语读起来更给力些。这句话不仅是《达摩流浪者》的题眼,其实也是凯鲁亚克其他作品的题眼。
艺术家尤其是作家,所能表达的东西,都摆脱不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桎梏。这也是某些作家处女作一鸣惊人之后,余作多平平的原因。他们本身的生活(包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太浅,就像含金量太低的矿藏,再怎么深挖也徒劳无功。但有些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传奇。凯鲁亚克就是如此,而他又是自传色彩颇为浓厚的作家,所以不光是生活遭际炫酷到让后来者艳羡不已,小说本身也十分好看。
当一个整日囿于狭小的办公室中的蛰伏人类,翻阅凯鲁亚克时,读到酣畅处,热血沸腾之际,也一定会跳出放下一切去流浪的念头吧。只是热情会很快散去,冷静下来的读者,接下来还是照样在办公室老老实实地干耗着。没法子啊,要照顾家庭啊、没钱啊、没时间啊等等,我辈平凡人,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平凡开脱。说来说去,我们还是放不下,不敢去疯。
正如金斯堡在《嚎叫》中为他们这群人的评价:“我看见这一代最优秀的人毁于疯狂,食不果腹、歇斯底里、衣不蔽体……”我觉得,凯鲁亚克这群人,不只是最优秀的,也是最勇敢的。“我还年轻,我要上路。”凯鲁亚克在《在路上》写道。这种说走咱就走的气概,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兜里根本没有几毛钱。但是萨尔和迪安就这样混不吝地上路了,背着背包,到处流浪,搭顺风车,打短工,每到达一个城市,就和朋友们扎堆酗酒、吸毒、泡妞。想要我照顾家庭?没门儿,我不拖累家庭就不错了;没钱?找爸妈要,找朋友借,抗蒙拐骗啊;没时间?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看见没?他们这群人就是这样,不在乎旁人的冷眼,无视道德和法律,就这样疯狂,这样洒脱。
当然,路上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开心,因为毕竟没什么钱。所以忍饥挨饿、受寒受冻是难免的,如果这就是自由和流浪所必需的代价的话,他们乐意承受。《在路上》写的最好的篇幅之一,就是萨尔在旧金山饥饿至极时的幻象:
我踟蹰街头,捡拾烟蒂。……刹那间,我达到了一直想达到的心醉神迷的地步,那就是彻底跨越年代学的时间,进去亘古的阴影,在凄凉的凡人的领域里惊异地左顾右盼感觉到死亡在催促我往前走,幽灵追随他自己,而我匆匆奔向所有的天使起飞投入圣洁虚无空间的跳板,明亮的心灵要素中发出强烈得难以想象的光芒,无数安乐乡在星球像飞蛾似的旋转的太空中纷纷坠落。我听到一阵难以形容的、沸腾似的轰鸣,这声音不但在我耳际,而且存在于西面八方,其实同任何声音毫无关系。我领悟到自己已经死去复活了无数次,但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因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转变像变戏法似的异常容易,同千万次的入睡醒来一样随便而完全没有理由。我领悟到正因为心灵的坚定,这些生与死的涟漪才像微风拂过平静如镜的水面。我感到一阵甜蜜眩晕的欣喜,就像是脉管里注射了一大针海洛因;就像是傍晚喝了一大口酒,它使你颤抖;我两腿发软。我觉得自己好像马上就要死了。可是我没有死,我走了四英里路,拣了十个很长的烟蒂,带回玛丽卢的旅馆房间,把拆出来的烟丝装进我的旧烟斗,点着了抽。我年纪太轻,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我在窗口闻到了旧金山所有的食品的气味。卖海鲜的地方的小圆面包是热的;放面包的篮子也可以食用;菜单本身软软的,仿佛在肉汤里泡过,然后烤干,也可以食用。只要让我看见海鲜饭馆菜单上蓝雨闪烁发光的鳞片,我就要吃;让我闻闻奶油酱和龙虾酱的味道吧。有的地方专门经营又厚又红的原汁烤牛排,后者用葡萄酒腌制后的烤鸡。有的地方的汉堡牛排在烤架上吱吱作响,咖啡只卖五分钱一杯。还有,啊,从唐人街吹进我房间的炒面的香气,与北海滩的意大利面条调味汁媲美。还有渔人码头的软壳蟹——不,还有菲尔莫尔的插在烤肉叉转烤的小排骨。这些香味都从窗口飘进来互争短长!加上市场街火辣辣的辣椒豆子,港口的法式炸土豆,海湾对面索萨利托的蒸蛤蜊,那就是我对旧金山的梦想。 (《在路上》,P220-222)
没有真正挨过饿的人,实在难以写出如此精彩的文字。
有次流浪途经底特律,萨尔和迪安没钱住旅馆,为了避寒只好躲到贫民区的午夜电影院,熬过通宵的人应该知道,当身心最疲劳的时候,头脑中的奇思妙想反而十分活跃,《在路上》那段萨尔似睡似醒时的臆想,堪称绝妙:
到了底特律,迪安和我灰头土脸邋里邋遢地下了公共汽车。我们决定待在贫民区的通宵电影院里。公园里太冷了。……我们每人付了三毛五,进了那家破旧的老电影院,占了楼上的包厢,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赶下来。进那家电影院的都是一些穷极无聊的人。听了误传信以为真、从阿拉巴马州来底特律汽车工厂打工的穷苦黑人;老白人流浪汉;留着长头发,郁郁不得志而开始酗酒的年轻艺术家;妓女,普通夫妇,无事可干、无处可去、无人可信的家庭主妇。假如你把全底特律的人放进铁丝篮里过一次筛,收集的又粗又大的渣滓还比不上通宵电影院里的这批人。……人们就着瓶子呷几口酒,在黑黝黝的电影院里东张西望,看看有什么事可做,有谁可以攀谈。大家头脑里一片空白,谁都不说话。灰色的黎明像幽灵一般缭绕在电影院的窗口和屋檐下,我的脑袋靠在座位的木扶手上,电影院的六个工作人员把昨晚观众抛弃的垃圾扫拢来,形成一个大堆,我耷拉着头打鼾,垃圾堆的尖端差不多要碰到我的鼻子——坐在我背后,离我有十排远的迪安后来告诉我说他们差一点把我也扫了出去。所有的烟蒂、空瓶、纸板火柴夹、杂七杂八的垃圾都扫成一堆。如果我给扫了出去,迪安就再也看不到我了。他只好走遍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翻遍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所有的垃圾桶,才能发现我像胎儿似的蜷缩在我的、他的,以及一切有关或者无关的人的生活的垃圾里。我从垃圾的子宫里对他说什么呢?“别打扰我,老兄,我十分满意现在的处境。一九四九年八月的一个夜晚,你在底特律同我失散。你有什么权利到这个臭气熏天的垃圾桶里来扰乱我的记忆?” (《在路上》,P312-313)
“你看看你都混成什么样了。No zuo no die, 这么穷,你就不要作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平常人,大概会这样评价凯鲁亚克他们吧。连顿饭就吃不起,连个小旅馆都住不起,说他们混得又穷又挫也不为过。但凯鲁亚克他们这群人的内心深处,我不能说不屑,最起码是无意去过安稳平淡的生活。就像迪安跟萨尔说的:“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路就在那里,你打算怎么走呢?
我自己的身体,我乐意让它垮掉,我自己的生活,我乐意糟蹋。不仅如此,他们还互相祸害:迪安把萨尔领上了路;当迪安在丹佛和卡米尔生了女儿,暂时安顿下来时,萨尔又浪了过去,敲开了他家的门;其他如蹭吃蹭喝、借钱不还、开车飙坏只是寻常事儿。更恶劣的是,在墨西哥,萨尔“发高烧,说胡话,失去了知觉,”害了痢疾(其实是吸毒过量,身体机能严重受损),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时候,迪安居然抛下了他,自己一个人开车回美国了。原文中凯鲁亚克在这里很吊诡地用了一个词“高尚的迪安”。而沃尔特•塞勒斯这个迪安黑,在他导演的同名电影中,又添加了一个迪安慢慢地把桌子上的钱包揣到兜里的镜头。总之,高尚的迪安,这次做的太过分了!但这又算什么呢?他就是这样自顾自地特立独行,在深陷于庸常生活中的朋友看来,他们曾经很熟识的迪安,在路上踽踽独行的迪安,已经渐行渐远,望尘莫及了,甚至他的背影,也因为远去而变得神圣起来。所以即使是被祸害过的朋友,如果久未谋面,也会真心实意地深念他。《在路上》的结尾,凯鲁亚克就借萨尔之口说道:“我想迪安•莫里亚蒂,我真想迪安•莫里亚蒂。”总有一两个特殊的朋友,让你厌倦而又喜欢

  《在路上》读后感(四):在路上

2008年的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我买了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书。小时候的幻想,曾梦想仗剑走天涯,自己是天外来客,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己的特异功能。随着慢慢的长大,才懂得我所拥有的与众不同,原来是司空见惯。自己所谓的天外来客,原来是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所拥有的幻想。特异功能原来就是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月亮跟着自己移动。嘿嘿···原来小时候的一切一切都随着年龄而慢慢变得消失模糊不见了。连最后的曾梦想仗剑走天涯都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了。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不知道未来怎么样,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偶然的相遇,让我看见了《在路上》一群怀揣梦想的人,坐着别人认为脑子坏掉的事情。不误正业,酒色,吸毒,抢劫在他们身上发生。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只是他们并不想让自己的青春悄悄的溜走、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虽然有些事情,在现在不能做,但是为了我的青春,一颗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心,提起那颗曾经颤颤巍巍的小心脏,走吧。在路上吧···我的青春,要等待未来去诉说···

  《在路上》读后感(五):80年代中期美洲大陆垮掉一代的精髓

第一次读凯鲁亚克的作品,这是其系列的第二部。断断续续的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读完。对于北美大陆这个开发自有的国度的了解,多是从电影中得来,阅读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也仅限于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凯鲁亚克的这部作品初读的时候迎面而来的美国式的自有让我嗔目结舌,没有抵触,却很想去体验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我们的祖先,在那个荒芜的年代里,就曾以不同的目的往返于这颗绿色的星球。
    作者的年代属于20世界中期,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经济颓废,文化多元化,对这一代年轻人作者经历着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重复,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不停地奔波,故事交织在音乐,汽车,大麻,女人,朋友和亲人。他们以我们感觉混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属于美国式的自由生活,在其文化、社会动荡之后的复苏。

  《在路上》读后感(六):我们的路

很震撼,影响很深刻,看着《在路上》&《月亮和六便士》
《在路上》的疯狂不羁,旅行中的孤独,怒气,快乐........换取了我们最后的留恋的怀念。“在黑夜完全降临大地,隐没河流,笼罩山峰,遮掩最后一处堤岸之前,夜晚的星辰一定会向大地挥洒下她那璀璨的点点萤光。除了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老,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我甚至想念我们从未找到的老狄恩·莫里亚蒂。我想念狄恩·莫里亚蒂。 ”这种留恋让我们感悟着青春的热血,这是一种放荡之后的,让读者回归的一种人生的思考。这注定是年轻人的进行曲!
《月亮和六便士》书中的主角作为作者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活,引出的一种人生地思索,让最后社会难以置信的结局的一种震撼,让我想气了一句话,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生前没有名,事实也是存才着,但是一种执念长存,执念更比“生后名”!看着画家,看着医生,我好像看着光明!
没有在我这种特定的时期,没有正好同时在看这两本书,或许很难理解这两本书一动一静结合所带给我的震撼!每一本书正常分开看的话,也许也都可以给个七八十分,但是,两本书同时看,对于我,至少对我来说,他们值得我给出满分,人生必须要看!

  《在路上》读后感(七):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

   如果‘垮掉的一代’是对当时那时的美国人来说,那么我庆幸生活在当下。我们刚好年轻,在用一种崭新的目光看待世界,这很棒,我们也可以去追求。书中最后结局让我感觉有种宿命论的意味,仍是对这个世界带了一丝希望,年轻人可以更自由,可以去更加追求自我。
如果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我出生,我不会碰到这么多音乐节的今天,我不会拥有这么多的自由。如果我出生在二三十年后的明天,我又会因为物质的日渐充裕化,感受不了对于自由的巨大渴望。
书中对于现在人的意义来说 是更加积极的 是越来越多普遍共识的。
浅浅的谈谈吧 对于‘垮掉的一代’也不敢多说什么更深一层的意思
但是包括影片中带有的一丝悲剧宿命论让我深思和恐惧。
还记得高三那年身上带了一千不到做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云南,在那里带了半个月,搭车,徒步,逃票。在路上的时光真能叫人变得沉静下来和谦虚,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是柔软。 喜欢自由,喜欢在路上,是喜欢那种可以任由自己控制的人生。
有些跑了,就当写给自己看了。

  《在路上》读后感(八):NAUSEA

读的过程挺煎熬的- -分了没几次读,一下子几十页上百页的就读掉了,所以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几本很快就读完的书。
当时读过的朋友说,王永年的版本千万不要买,译的很差,感觉他不怎么喜欢这本书一样的感觉。我说那他怎么吃得消译的下去啊,就拿着已经买好的王永年开始读- -
读着读着发现正文开始就感觉挺别扭的,一些本身蛮好的词儿被他翻译地硬生生,比如“特斯塔蒙特”就是一个很烂的翻译。读的过程不太容易让我安静下来,这点让我比较不舒服。这也许是我不太喜欢读书静不下来的感觉吧。
但转过身来想想这好像正是这本书带来的。Dean的生活充斥着暴躁、疯狂,他的行动的紧凑让人没有办法抗拒他的安排。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时候我刚生过一场病,病因就是缺睡。可Dean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一丝睡眠。泡姑娘,喝酒,跳舞,开车到处闯,这一切甚至不能让人躺下来睡着,not when one is crossing the country. 这其实在我眼里是无法承受和忍受的,于是我读着读着就开始恶心起来,读着读着就开始恶心起来。读完之后,恶心就结束了。这些似乎还带着王sir的恶心的词句激发了我的恶心,让我接二连三地翻页,疯狂地啃完这本书。
可以说我不理解hippies追寻自我的方式吧。我不会说我不认同,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办法沉入到她们的脑袋里去感受相同的东西,沉醉于相同的酒精和姑娘。至于旅游热什么的,我拒绝平庸的旅游,而Dean的行为方式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相反地,它可能让你觉得恶心。

  《在路上》读后感(九):自由与责任

      不懂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没有责任两个字,他们一心想追求自己的那种自由,但因此给身边的人带来了痛苦。我不是这种人,不知道他们所遭受的痛苦,不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只是觉得你不是一个人,你有家人有孩子,你走了,他们由谁来照顾。
    我也是那种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不想被束缚,但是在生活中又被种种的条条框框阻碍了自己的脚步,因为我要生存下去,我就必须按照这个社会的生存准则来。
    看到关于这本书的评论的一句话,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去计较别人的不解和指责,因为他内心有着国王般的骄傲。所以在朋友们数落迪安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低着头说是啊是啊。
    这估计是我看得最快的一本书,其实有时候看书不要咬文嚼字,不然即失去了阅读的快乐和享受。这里面的对话翻译的有点生硬,但是描写风景,人物的刻画,内心的描述,都很好。这样的文字功底怎么练就呢?我想在文学上我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正如书名,在路上,我们始终在路上。没有终点。终点就是我们的生命停止的那天。
 

  《在路上》读后感(十):只是喜欢随意走走而已

    作为一个宅男,最初我是很难想象在路上流浪的行为,因此我也对驴友对旅行的热爱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就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而言,由于作者将内容流水账化,导致读者在观看的过程中,也在拼命地扫描着情节的发展。于是读者也就跟书中主角一样,有了在路上的感觉,不同的是主角在小说中流浪,而读者只能通过飞速的阅读去体会相似的风驰电掣。奇怪的是,对于宅男的我来说,这种感觉还不错。
    本人自幼就喜欢窝在家里读书,没事也不会到外面去撒野,就算出去也只是从自己家去到朋友的家,路上还想尽快结束在路上的时间,早日到达目的地。或许那时的我也只是对起点和终点感兴趣,而路上的风景是如此的无趣,没办法吸引我半点注意力,最终只能完全消失在风驰电掣之中。
    这一状态持续了好些时间,直到高中前往外地读书。由于那时一年才回几次家,于是那时离家或归家都带着复杂的心情,在长途客车上就免不了瞥几眼路上的风景,窗外满眼的青山和田地也因此染上了游子的乡愁。记忆比较深刻的是高考后离校回家,心中想着这生活了三年的城市,或许没有机会再回来了,而这条来回了三年的公路估计也不会有机会见到了,于是一路上都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享受着以往的每一寸时光。或许路上的美好还是因为有留恋。
    儿时对目的地的渴望,让我想起了之前一位同事趁周末双休,买了机票飞去成都的事情。两天一夜,光是机票就花了一千多元。或许路上真的是如此的无趣,以至于花高额金钱去跳过路上的过程。或许跟《在路上》的主角们相比,坐飞机显得太不洒脱太“功利”。但想想自己当初坐火车穷游的时候,又何尝有欣赏窗外美景的心情?身体的疲惫早让人睡到天昏地暗。毕竟洒脱是不能刻意强求的。
    《在路上》之所以吸引人,是一种前往未知地方的刺激感;公路电影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也是因为路上有无限的可能性。就小说和电影方面而言,“在路上”的情节让人在阅读/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无限的兴奋感,于是吸引人的貌似都是“在路上”,而不是“在终点”。而意味着“the end”的终点只会让读者感到沮丧。不过这些情景引起的兴奋感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因为现实中的情景是一出远门,车上必然是呼呼大睡,等到恢复知觉或许已经到站了。而整个旅行也只剩下个终点,过程只属于睡眠。
    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在路上的时间也逐渐被“效率”所消灭,大众的眼光几乎都聚焦在各个城市各个点,而连接终点的“线”却逐渐消失在视线内。为了弥补这点,现代的人只能通过增加“点”来追求到“线”的感觉,于是旅程也就成为了一个个城市的注脚。现代的旅行貌似成为了猎奇心理的选择,与之对比,《在路上》的搭车行为却成为了一种古典的诗意,没有计划没有方向,有的只是随意。这是被金钱压得透不过气来的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于是《在路上》被封为了圣经,旅行成为了心灵体验,出走成为了一种姿态。
    或许没有终点的前提下,旅行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加的纯粹、惊喜。在报社实习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采访,整体奔波在外。到了下班时间踏出报社的那一刻,顿时身体充满活力,仿佛获得新生。由于住处除了床,几乎啥都没。于是下班后的我只能徘徊在城市中,无计划随意地走着。正因为没计划,所以也不存在压力,如果生活的计划和秩序也被随意地打乱,我想随之而来的是恐慌和不安吧。既然心态无法做到彻底的坦然,那么只能用无计划地行走来作为一场另类的反抗。不过跟所有旅行都一样,终点到达时,一切都回归秩序之中,或许怀念的只是随意走走的那种感觉,无关距离,无关方式,无关目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