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9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精选10篇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是一本由[土耳其] 艾雪·库林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一):智慧人性的列车

  讲述的是二战中处于英德俄夹击下中立国土耳其为拯救居住在法国的本国侨民和其他犹太裔受难者,派出一列穿越德国开往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列车的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但本书不纯粹是讲故事和紧张的谈判内幕(或者说本人更多关注在其他方面了- -)。里面涉及了很多引人深思的内容。

  1>手足成长关系

  姐姐莎碧哈因为妹妹席娃的降生和内外的优越,从小对其爱恨交织暗流涌动的心理和行为的描述,其中隐隐的嫉妒/自卑/自责/补偿/内疚/纠缠/责任/关心/爱特别细腻深刻有说服力。也通过心理治疗师之口将这种手足间微妙又普遍的心理做了阐释和解答。

  2>亲子关系

  因为小时候类似的潜意识心理作用,女主人公莎碧哈对女儿特别冷漠,女儿也用儿童的方式来表达反抗。一家人中长辈爷爷奶奶/父亲等不同身份的人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责任与爱。席娃与父亲的关系。

  3>夫妻/朋友/男女关系

  书一开始就通过男主马德基与莎碧哈各自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夫妻在一方工作特别忙碌一方又特别渴望体贴温柔的情况下各自的内心所想所感。这对现实都有参考意义:忙绿的他不一定就没想过你的感受;冷漠的她也不一定就真的无理取闹不懂事。花痴下马德基每次疲劳回家时的“轻手轻脚”真的好体贴好有责任相当赞!另外莎碧哈与塔勒克间纯洁的友情和爱慕之情/与医生沙希尔的爱欲和责任之情。还有就是塔勒克对男女关系观念的变化,摘录一段共勉:“也许现在应该是他长大的时候了,而长大所意味的,首先是认识到生活不只是上下班,而爱情也不只是迷恋一个梦中的女人说不定,他会遇到穆利斯,正是真主所安排。穆利斯会不会就是那个引导他从蚌壳里走出来的人?他会不会透过穆利斯,认识到一些新朋友和一些新地方,并开始懂得享受巴黎的夜生活和有女伴的日子?”感谢际遇!

  4>责任和人性

  因为只有一节车厢,能安排的名额很少。在坚持原则与人性中,土耳其外使团队高风亮节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令人敬仰佩服!席娃对非土耳其人撒母耳和帕拉的救助。肯德追上列车让私车给予他人。一些使馆的通融和高效率以及在列车上发生的事情。玛德的红色羊毛大衣。等等等等!在灾难与逃亡中,因人性而得到自由/救助/美好

  5>社会责任

  席娃免费教书/费里特及其地下党等等等等。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感谢有那么一群人为了无辜的种族与可贵的生命所作出的努力

  6>宗教与信仰

  席娃不被祝福的恋情/漩涡中的土耳其/阿赛奥的生命小提琴/齐格菲的守护/老法泽尔的站台迎接等等。

  7>外交/历史/土耳其

  了解二战纳粹以及二战中犹太民族的地位遭遇。了解外交官以及外交事务-"外交是最优雅冷酷的战争,只有最睿智的精英才有资格参加,而他们赌下的,是整个世界。“土耳其人文名俗-土耳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处于欧亚要冲。(花絮: Istanbul & Betomok)

  读罢,那趟列车完成了使命。人性列车依旧在轰隆轰隆...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二):从此以后心里多了一个城市--伊斯坦布尔

  阅读看点:

  O.1 看二战时期保持中立的国家土耳其如何应战外交保护自己的子民

  O.2 看一对不被祝福的夫妇,由土耳其到法国,由法国逃离回家的故事,女主角席娃真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与比拟的勇敢,为爱情勇敢,为同情勇敢,为人情勇敢

  O.3 看莎碧哈看心理剧情,她的不快乐她的焦虑从何而来,如何化解,把对妹妹的嫉妒转移到对女儿的缺爱上面,首次看到这样的事例

  O.4 看父母之爱,列车最后回到伊斯坦布尔的那一刻,看到远远的那个白发绅士,我们一定被温暖

  O.5 看列车辗转回国途中的每个人,看纳粹的丑恶行径

  土耳其作为二战时期唯一愿意收留犹太人的国家,土耳其政府努力不参与战争保持中立,保护自己的子民;为了爱情跑到法国的土耳其女子席娃救助那些可能会遭到纳粹杀害的土耳其籍非土耳其籍妇女孩子

  姐姐莎碧哈在妹妹身处危险情景中时更是日日焦虑,她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她始终觉得时从小自己对妹妹的妒忌才造就了妹妹今天的命运。经过心理医生分析,莎碧哈的症结不是与妹妹的关系,而是与女儿的关系,她不喜欢自己的童年,于是便怪罪于女儿舒利亚,潜意识里把她当做小时候的妹妹,结果剥夺她的母爱。她却久久不敢去面对自己的软弱。

  土耳其的局势:就像在滑溜溜的舞池上跟三大首席女伶跳华尔兹,英国人扭着他的腰,想要把他拉向自己,德国人拉着他的双手,想要他璇向他,俄国人则用穿着巨大军靴的脚踩在他脚趾上。英国不打算提供援助,却想迫使土耳其进攻爱琴海的岛屿,俄国希望土耳其对德宣战,好让自己趁机对土耳其挥兵。

  纳粹把犹太人集中起来送到巴黎,再送到位于德国的集中营。法国地下反抗军做着同样的事,不同点是它们收留想要逃出纳粹魔掌的犹太人,然后想尽办法把犹太人从巴黎偷渡到友善的中立国。 故事的最后,它们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却拥有一样真真假假土耳其国籍的人坐上了来往土耳其的这列秘密命运列车,一路的恐惧焦虑欣喜温暖交织中,回到了土耳其。出火车站,席娃失望了,为什么没有父亲,关心和原谅是两回事吗?父亲永远都不会原谅他的背叛吧?最后,在人群最后面,有个白发绅士独立站着,他背靠一根铸铁柱子,手里扶着拐杖,一动也不动。这一刻好温暖,父母之爱永远都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不管你做了什么,在何方在何时,你都是他们挚爱的孩子。

  推荐阅读的一本书,封面引入,红色和黑色的主色调,我相信伊斯坦布尔一定是个美丽又静谧的城市,从此以后把它装在心里。

  :帕慕克的终结者,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因为不懂,所以百度了,嘿嘿。

  帕慕克是指土耳其的一个作家,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生于1952年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最畅销的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洲当代文坛三巨头”之一。

  创作:

  1974年,开始创作小说;

  1982年,首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发表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

  1985年: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他享誉全球;

  1990年:《黑书》,里程碑;1992年以电影剧本《隐蔽的脸》以此为蓝本;

  1997年:《新人生》;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

  2002年:发表小说《雪》,作者本人最为钟爱,也是最有争议的政治小说,还曾使作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2005年:《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6年:《我的名字叫红》,该书获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项 ;

  2011年:中国大陆版《别样的色彩》,其首版为1999年土耳其版,删减增补后于2007年出版英文版。此次中文版自2007年的英文版译出。这也是帕慕克继《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后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三):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

  好书~!!!!!!!!!!!

  ~~~~~~~~~~~~~~~~~~~~~~~~~~~~

  用Baidu Google一下:

  “反犹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

  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则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散居世界各地。

  在中世纪的西欧,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

  宗教感情演化成普遍心态

  犹太人在西欧遭到仇视还有宗教上的原因。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出卖了耶稣,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基督徒在情感上仇视犹太人。

  在欧洲,尤以德国的反犹情绪最为严重。德意志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犹太人自称"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则领导了欧洲长达数世纪,德意志国王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的历代皇帝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在普遍信仰基督耶稣、反犹的大环境下,德国统治者认为自己肩负着领导欧洲各君主国反对犹太教的任务。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普遍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从中世纪到近代,一直在德国恶性蔓延。

  公元13至15世纪,德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产生了利益冲突,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迫使大批犹太人被赶往东欧及美洲各国。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在德国一直"遗传"到现代。

  政治目的引发大屠杀

  19世纪中叶,德国的反犹开始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德国的政客们发现,面对当时的经济衰退,把犹太人定为罪魁祸首可以有效地消弭反对政权的声浪。当时在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一次大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希特勒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就成为必然。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国人民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希特勒将此理论蓄意"嫁接"后,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希特勒利用历史上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这一理论更加具有煽动性。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一上台,便顺利推行了一整套疯狂的反犹灭犹政策,造成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的罕见浩劫。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是"德国虚伪的政治家为其侵略战争对民众进行系统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结果"。”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读后感(四):一趟残酷与希望的列车……

  读过的书中,涉及到战争的小说不少,专门写战争的也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书让我对战争的感觉这么强烈,包括马拉拉的自传。

  马拉拉的自传,让我觉得我没有生活在战争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也让我理解乱世造就英雄。而这本书让我感到战争是多么令人厌恶的一件事!

  这本书是一本主要描写感情的小说。它也揭秘二战时期,土耳其政府为了拯救居住在法国的本国侨民和其他犹太裔受难者,为他们派出一列穿越德国开往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列车。为了与一名犹太青年相爱结婚,在几年前与自己的家庭决裂并远走巴黎的席娃和丈夫,以及其他犹太人在惶恐中焦急的期待着,他们知道,只有搭上这班列车,才有可能挣脱命运无情的安排。

  从小路知道犹太人被迫害、屠杀的历史,当时仅仅是对纳粹党的无人性感到震撼,对犹太人的遭遇感到同情,这本书让我得知无人性的背后还有着人性的坚持者,他们为正义而奋斗……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感受到一个真实战争的场景,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如此憎恨战争,也得知真正遇到战争与迫害时人们的害怕与恐慌,和一些人的勇敢与无畏。我也了解到为国家工作的人的辛苦与坚守。他们坚守着人性,坚守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也为了调节二者的关系而绞尽脑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