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记光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随记光阴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2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记光阴的读后感10篇

  《随记光阴》是一本由乔海燕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78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记光阴》读后感(一):我们庆幸那个时代的结束,我们不要那样的时代突然到来……

  读乔海燕记录自己知青生活的《随记光阴》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听说一位朋友孩子,在大学毕业以后通过层层选拔去农村当村官去了的消息,这事在朋友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有很多如我一样持怀疑态度的。我们不相信这样一些根本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到农村去真的能踏踏实实地放弃原有的一切,而根本沉下心来做点什么。(虽然现在的农村各方面的条件都应当刮目相看了。但是,我们还是无法放下这份怀疑)。

  其实近年来,援藏、支教和当村官的越来越成为有志向、有想法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的方向,并成为一种趋势。虽然我们怀疑,我们不解,我们饶有兴味地说这些“新知青”到农村去是完成一种镀金或踏上仕途前以退为进,但是归根结底这是国家政策方针和时代潮流的引领,与当年上山下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不过同当年的一帮哄完全不同的是如今的新知青都是带着知识,又通过自己申请、考核和选拔才深入到乡村的,当年的知情则是完全被动地被卷入了其中,而成为千千万万知青之中的一员的。

  我对知青的故事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我的老师、我的文友、师友和亲人中,就有很多都是曾经亲身经历了上山下乡和返城的知识青年。那几年的时间,他们同时经历了失学、失去了城里人的骄傲和生活,又在扎根农村和返城与无法返城的痛苦之中反复浸淫……如《随记光阴》的作者乔海燕一样,虽然彼时的他们客居在不同的乡村,他们的经历和境遇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就是这段经历在他们的生命中所造成的伤害是相同的,现实的以及精神的枷锁在无可选择被卷入洪流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牢牢地绑定他们,他们同时失去的不仅是读书的机会和稍显优越的城市生活,更是风华正茂青春年华和身体上、灵魂上的自由……

  乔海燕的故事不仅仅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完全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说它是那一个时代中顷刻间就完成了从懵懂到沧桑的质的转变的知青们的共同故事,相信也不为过,但是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太多,甚至我以为无谓地控诉和讨伐对于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都已经根本失去了意义,很显然,乔海燕是深谙了这样的道理的。因而在《随记光阴》中,我们没有看到传统的文革和知青题材作品中泛滥的声泪俱下和愁肠百断,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所共同缔造的:在逆境中始终葆有的对这个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快乐幸福的无限憧憬以及追求的故事。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是做为深受文革贻害的知青,她已经完全放下了那种老知青普遍存在的可以理解、也符合了人性本能的补偿心理和要求,反而将自己的写作主张和诉求定位为通过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赋予自己的所有不可理喻甚至荒诞经历的完整记录,达到使大众对这个时代有一个更加具象的认识,和对现阶段政府执政党提出切实的警醒的现实意义上来,正如我喜爱的诗人作家马莉在评论那个时代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庆幸那个时代的结束,但我们不能确定那个已经过去的时代是否会在下一个时代突然到来……”

  是的,我们庆幸那个时代的结束,但是我们有必要警惕着,不要再有那样的时代突然到来,毕竟我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太大。

  《随记光阴》读后感(二):星星之火逢冬雪

  叔本华曾经说过:未曾彻夜长哭者,不配谈论人生。回望大乱周期的六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时光,有一项能让全民彻夜长哭的运动,那就只有文革,以及随之兴起的上山下乡运动,这一运动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使得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三卷本《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都显然有挂一漏万的嫌疑。乔海燕先生的《随记光阴》只以一个普通青年的身份去追述那个年代的荒谬与温情,带领我们回忆那个伤痛大于其他的年代的点滴。

  王小波在自己的杂文说过,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青年是正确的,知识却不知道在哪里。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词,但如果将当时的青年聚拢在一起详查,王小波的这句只是不知道在哪里就不显得突兀了。乔先生的这本回忆录中,给我以最深刻印象的,并非那些描写最为生动的篇章,他笔下的老砖头以及树桩子,那些个能人把式们。还有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争勇斗狠的生活气氛。看了几遍之后,我始终还记得的是那篇《被湮没的思想者》中的田同学,白同学的优雅睿智或许是乔老师想要表达的,照乔老师看来,白同学后来在四十多岁的“高龄”毅然奔赴大西洋彼岸正是为了自己当年胸中的点点理想之火,她是值得尊重的。而曾经同样在众人皆醉时,不肯轻易向众人妥协的田同学却已然被岁月磨蚀,被社会湮没。乔老师做出这个判定是因为田同学“一副不着边际的样子”说了自己要前来游说社科院允许自己申报的社科项目。我不敢质疑乔老师的论定是否正确,未曾在当时亲眼所见,轻易质疑是十分可笑的,我在心中叹息,在那样的年代里都能不苟且,如今却卖身求荣的“知识青年”并不算少了,但时至今日,当看到乔老师的描述时仍然忍不住要哀伤,曾经被奉为明灯与导师的那些人,那些曾经高贵的灵魂,如今已经成了被踩在脚下都觉得会脏了鞋的渣滓,前几天,我还看见《耻辱者手记》的摩罗在新浪上发表长微博吠叫着为当街殴打八旬老人的叫兽造势,虽然我在读那本手记的时候就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然而这位高级研究员为执政者歌功颂德的丑态仍然犹如一个重重的耳光,扇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笃信总书记的话,只有有着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的和平才是有脊梁的。几年后我才发现,一个只有国防力量而国民没有独立人格的国家是永远都不会站起来的,星星之火曾可以燎原,北方吹来的十月风最终却化成刺骨的冬雪,湮没了希望。

  《随记光阴》读后感(三):我也来段知青记忆

  我是纯粹的农村人农民的孩子,所以,对于下乡知识青年有深刻的记忆。乔海燕在《随记光阴》这本书中所捡拾的,是他当年下乡的记忆段片。这些记忆虽然发生在河南省,但他所经历的那些事,与全国各地的知青没有什么不同。作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见证者,虽然我那时还只是个孩子,却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另一个角度为乔海燕的回忆做一个补充。

  当年,知识青年下乡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每当有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来,我所就学的村小学都要停课,师生们去欢迎下乡青年的到来。从苏子河北岸的长途汽车站,一直到老城南门下新近建起来的青年点,沿途二里多地的大道两旁,稀稀落落地站着我们全校师生和一些社员,大家手里拿着彩纸扎成的花,呼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向坐在汽车里的知识青年们招手表示着欢迎。

  这些从省城等城市下放来的几十名男女青年,被分配到大队所属十个生产小队里。白天,他们和社员们一道下地劳动,锄地、薅草、扶犁,接受着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晚上收工后,他们则聚集在宿舍里,欢笑、嬉闹,过着青年人无忧无虑的生活。

  他们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几年里,各人的成长道路不尽相同,有的人像作家叶辛笔下的柯碧舟一样,心中的青春之火时刻不息,在蹉跎岁月里奋发学习,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县上或公社的干部;有的在极左的年代里,成了造反派的头头儿;有的则学会了小偷小摸,偷生产队的香瓜,偷社员的鸡、狗和黄烟叶,被社员们唾骂;有的则成了打架英雄,靠拳脚和哥们义气,成了闻名乡里的人物,这些人都有一个绰号,只要一提这些人绰号,十里八里的下乡青年、农村小青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青年们在农村是极受优待的,他们的口粮总要比社员们分得多,冬天烧火取暖用的劈柴也是大队买好后给堆在场院里。而且在全大队,他们第一个看上电视。这在当时是极其稀罕的东西,吸引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每当晚饭后,住在周围村子的社员和小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地到青年点来看电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名叫《阿夏河的秘密》的故事片,讲的是一个含而不露的林场工人,勾结另外两个坏蛋,企图盗窃公社林场的圆木,在他们做案时,却被三个小学生给抓住了。那三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把一个铃铛拴在木头上,坏蛋们一动手,屋子里的铃铛就响起来了……

  青年们经常组织文艺演出队到各个生产队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我记得在表演唱《大寨----亚克西》里,一位男知青扮演新疆老大爷,他用墨水画了八字胡子,又不知从哪里弄了一顶破毡帽,逗得乡亲们哈哈大笑。以后,乡亲们就叫他“亚克西”,反倒把他的名字忘记了。后来,他参军去了中苏边界,复员后,分配回了城里。如今,他已近50岁,在一个机关当着处长,不知还记不记得那些往事和自己当年的风采?

  一九七七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一年以后,高考制度恢复,许多知识青年考上了大学,留下来的,也纷纷办妥了回城手续,很快,诺大的青年点,成了空房子。再后来,那里成了村里的小学校,我当年的老师们,又在这宽敞的教室里,为他们的学生教“a、o、e”,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了。

  乔海燕的《随记光阴》里,还有一章记录的是他在医院工作时的回忆。依我之见,还不如将这一章不收录其中,毕竟这是他回城后的故事。与知青这个主题离得远了,使这段“光阴”不搭题。

  《随记光阴》读后感(四):时代的记忆

  儿时生活在油田大院中,到处都是说着不同方言、热情四溢的叔叔阿姨们,那个时候并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直到有一天家里停电,父母借着烛光给我讲起他们下乡插队的时光,我才对这群来自天南海北参加石油会战的知青们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父母的感情说来很浪漫,小学同学,初中下乡被分在一个队,父亲负责大队所有知青的事务,母亲被父亲安排给知青们做饭,刚开始父亲还批评过母亲做饭不好吃,日子久了,俩人慢慢暗生了情愫,先后回城后又响应号召来到油田参加会战,组建了小家庭,再后来就有了我……

  这两年看了不少关于知青的电视剧和书,似乎作者讲述故事的情感总是趋向于感慨与悲叹,就连“伤痕文学”一词,也是来源于作家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短篇小说《伤痕》,而在此以后,对于文革苦难的揭露成为一种潮流,人们压抑许久的愤懑即时喷涌而出,知青也就成为悲情的代名词。乔海燕的新书《随记光阴》也以其亲身经历的上山下乡运动为基础而写成的文集,不过在这本书里,虽也有些悲苦与荒唐的情节,但大多数文章却清雅淡泊,甚至有些诙谐,没有沮丧,也没有埋怨,更多的是积极。而这也给我们年轻读者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那段历史,去接触那些人。

  书中,我们能看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生产队长“老砖头”,上可从容应对各项政治任务,下可纵横捭阖管理乡里乡亲,“花四毛钱打半斤‘一毛烧’,再拌个萝卜丝儿。浊酒一杯,笑谈人间风月。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办不成的事”。也能看到熟知各类农谚,抬头望天便知风雨的大榾泏,风云间淡定怡然,而那句“跑啥!出来人还怕雨?”的问话至今掷地有声。书中还有不少非常有趣的农村生活,比如给轧棉花的工人可以吃到夜饭烙油馍,众人面对美食蠢蠢欲动却又矜持的场景,被作者描绘的惟妙惟肖;而春季的打莲菜池、夏季的垛麦秸垛,秋季的砍高粱、出砖窑,冬季的下粉条,这些带着河南农村特色的集体活动,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穷困带给人们的苦恼,只能看到从生活中品味出的无限乐趣。

  当然书中也有许多让人不忍落泪的人和事,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而被迫与他人换亲的春妮儿,用自己的爱情,换取了智障弟弟的幸福;默默将青春甚至生命留在那片土地的陈同学,死亡的孤寂令人唏嘘不已;被社长凑数最后关头打成右派的马叔叔,经历了多少坎坷风雨,却在能够平反之时发现二十多年饱受的折磨只是一场荒唐的玩笑,空白的档案抹杀了他们全家的苦难也断送了本该光明的未来

  读完全书,对于曹景行在序言中所说的话深以为然,“我们的后代和世界要研究中国,不可能避开这段历史。”是的,这段历史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期待有更多此类文学作品的出现,带给读者更多的真实思考

  《随记光阴》读后感(五):为那些被忘记的人们立传

  为《随记光阴》做文案时,我想过一些比较煽情的,比如“没有面孔的人立传”“为没有名字的人写诗”,等等,斟酌许久,没有放至封面。

  在首发微博后,看到ID“大石图夫”的评论:很多群体有人为他们立传,记录了时代给他们的苦难与幻想,民工、蚁族都有铺陈了他们的血与泪的史诗。但是,不是每个群体都有被关注被确证的机会,这个社会存在广袤的灰色地带,生存着不为人所注意的群体。也许,只有我们能为自己作传,亲笔写下世路行走的一路荆棘和满身刮痕。

  完全写出了我心中所想。

  河南南阳地区赊店,若非乔海燕老师的文字,谁会记得四十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和故事,他们的心酸、无奈、荒诞、有趣、鲜活、希望……

  春妮儿,村里最心灵手巧、知书达理的姑娘,弟弟天生智力有问题,被迫换亲,和心上人分离。对方听说不是一个聪明的正常人,要换的弟妹更是有些疯癫。换亲当天,她凄惨地尖声大哭,“救救我!我死也不去!你在哪儿?救救我……”(P.42《春妮儿》)

  话剧团支柱“周朴园”,被人往死里整,妻子揭发,无家可归,搬到动物园。强挪着去看病,遇见年轻的化验员虹姑娘,苦难和爱情连在一起。医院“革委会”批斗虹姑娘“乱搞男女关系”,却成了她的心路历程分享会,那个年代,人们看到太多夫妻反目、兄弟相残,这个爱情故事让大家如痴如醉。多年以后,虹姑娘说,他有什么罪,不就是戏演得好吗?怎么被整得连哭的地方都没有?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就是想叫他过上人过的生活!(P.165《爱情的故事》)

  郑医生,文革前医学院医疗系毕业,青春时节充满了理想、爱情和希望。响应号召,她和爱人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穷乡僻壤,咬着牙走过艰难的岁月,专业全丢,落下一身病。文革过后,改革开始,他们却被宣布落伍,面临着被时代淘汰。作者写道:当我们现在享受改革成果之际,应该向那些弱者,向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他们倒在泥泞中,我们从他们身上踩过去,走向远方……(P.239《落伍者》)

  知青陈同学,少言寡语,相貌平平,为人实在。省城来招工,陈同学被推荐,天大的喜事。欢声笑语中陈同学结束了最后一天的上山下乡的生活,晚霞映满天,众知青乘拖拉机返回宿舍。拖拉机手抄近路,从一块地里经过,在一道壕沟前,拖拉机没爬上去,颠了下,倒回来……回到宿舍,大家甚至没有发现,少了太过平凡的陈同学。第二天早上,众人发疯般四处寻找,看到陈同学静静地躺在田野里,睁着大大的眼睛,头上是一片黎明的蓝天。(P.134《女儿殇》)

  一个生命的消失,有时比不过鹅毛落地之音。

  不过,《随记光阴》又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里面有各色鲜活生动的人物,呼之欲出纸面来,最典型的就是“老砖头”。

  生产队长“老砖头”,精明能干,老于世故。县里掀起学大寨高潮,大跃进那年冬天,县里批文,干活要“热气腾腾”“挥汗如雨”,书记还要来视察“热气腾腾”。老砖头冥思苦想,终于有了办法。他重金许诺几位妇女,事成每家给小麦10斤。书记视察那天,只见老砖头这边工地上,“热气腾腾”表现得淋漓到尽致,生动鲜活:几位妇女脱光膀子,袒胸露乳,泼风般舞着铁锹,一时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围观者人山人海,鼎沸声直上云霄。县委书记几欲就近视察,怎么也挤不到跟前,急得把随从骂了数十遍,也没有用。还是到了晚上,老砖头受命率领白天曾经亮相的几位“主角”,专门给书记表演了一场“热气腾腾”。 (P.49《红旗飘飘学大寨》)

  春妮儿,“周朴园”,虹姑娘,郑医生,陈同学,“老砖头”,邱才子,洪医生,聪明的,有才华的,善良的,质朴的,狡猾的……他们是被时代巨浪挟卷、载沉载浮的小人物,常常只是统计数字中的分母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谁记得这世界他曾经来过”? 给那些名字和面孔已经被忘记的人们立传,因了这些文字,他们被确认,被见证,他们的七情六欲、音容笑貌,变得鲜活立体起来,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们也能些微感同身受。文学,可以成为普通人苦难命运的终极关怀。

  《随记光阴》读后感(六):一支笔·一代人 ——《随记光阴》的梦醒时分

  一支笔·一代人

  ——《随记光阴》的梦醒时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生与死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那里去?什么是人的价值?”当我们走进中学的大门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宽松的世界,一个能够让我们读万卷书的环境,没有套话、空话、洗脑、做题、死背,那么哲学课上曾经写在不那么重要的前言当中的引子,或许能够让我们走进象牙塔的人生变得没有那么迷茫。而四十多年前,年轻的父辈们,在他们曾经单纯的岁月里,因为一句话,一个人,开始走进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在政治的洪流下,成为背负命运的旅人,行走在他们未知的路途。今天,我们的叔伯们,未曾开启他们记忆的阀门,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影视作品里被美化了的青春,不过是一个又一个苍白而又无力的排比;而课本角落里未必写进的几个词,也无法让我们了解这样一段影响了一代人一生的故事。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曾经迷茫吗?他们后悔过吗?我们有太多的疑问,却无从解答。我们想要得到回答,不那么空虚的、真实的、给予读者平等视角的公正的回答。所以,我们阅读《随记光阴》。

  作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专栏作家,乔海燕先生的讲述,相信有和我一样众多的年轻人在阅读,每天等待更新,因为我们真心希望了解这些故事。没错,几乎所有的8090后都有或近或远的亲戚曾经为“知青”,而六度空间理论,又让我们相信,我们几乎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人得到联系,但是我想没有哪个长辈愿意和我们讲他们不那么光鲜亮丽的真实的一面,他们可能讲过他们的痛苦、勇敢、坚强,却未必愿意承认他们也曾经懦弱、害怕,也未必想要告诉我那个时候曾经也有过黑暗、挣扎,他们叫我们远离强大的某种力量,却从未告诉我们时代的变换里,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真实,荒诞又悲哀的真实。

  也许曾为医者的作家都有一双冷峻而犀利的眼睛,能够洞察一切;而他们的手,也永远会有如同行云流水般的练达,或是操作柳叶刀,或是一支直指人性的笔;他们思考的大脑,似乎总是能够从细微末节里,找出原罪。打开本书,你似乎进入了作者的冥想盆,走入那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代营,去见证知青和时代的记忆。

  “老奸巨猾”却又存着善的老砖头、被迫换亲而失了爱情的姑娘、为了友谊和快乐而下乡的朋友、才华横溢却守护爱人一辈子的风流才子……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而带着他们的标记,让人深深映刻在脑海;右派、学习班、批斗、平反……这些有着时代特征的名词,作者也不遮掩回答,他告诉我们这些故事,因为历史就应该是真实,我们也从中见到了善良、软弱、恶行、福报,也明白有些事情发生,而我们应该拒绝什么;烙油馍、下粉条、打采莲池、拉煤、扒车……带着乡土的气息,又有着荒唐的本质,让我们在见证当年农村的辛苦、生活的不易的同时,又不得不体会时代教给我们思考——“有时候,闪光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并不是在阳光下、在一帆风顺时产生的,而是在暗夜和艰难中产生。”

  “你说你爱了不该爱的人/你的心中满是伤痕/你说你犯了不该犯的错/心中满是悔恨/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你说你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陈淑桦的《梦醒时分》前面情意,也许正是这代人生死悲欢的某种写照,然而当我们以后人的视角看这段历史的故事,我想我们能够获得的,除了青春的印记,更应该是一双能够“寻找光明”的眼睛,从时代的影子当中,摸索出今天的答案、明天的希望。

  一支笔,一代人。千金重。当以光阴记之。

  y 林怿

  2012年9月7日20:25:30

  写于履坦巷19#

  《随记光阴》读后感(七):那是我们头脑中的年代

  80后或85后的人,对于上山下乡或是知青情怀,所有的记忆或者来源父母的讲述,或者来源影视文学作品。那是离我们不远不近的时代,但缺难以理解也不想靠近。

  初读乔海燕老师的文字,就是在华尔街日报网站上。专栏名字其实并不太新颖,随记光阴,但还有想打开的冲动。囫囵看了一篇,从第二篇起便开始细细品味和咀嚼。追了几期,在行文中莫名找到了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时的感受,尤其是那篇让我至今难忘的《春妮儿》。

  春妮儿是个太好的姑娘,她身上有传统女德的全部体现,她美丽倒也落落大方,她操持家务但一身洁净,她是投胎农村的富家小姐,有着现代的头脑,却活在阴差阳错的空间。春妮儿有个相好,但她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拗不过命运,她要为呆傻的弟弟换亲,看着如花似玉的自己换来一个更呆傻的弟妹时,她撕心裂肺地一声大喊,她受不了自己的使命被这般侮辱,她更受不了这就是她的命运,她连回嘴都无力的命运,她恨死了,这个时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在新社会,既然没有尊卑地位之分,那春妮儿是败给了谁呢?

  全书还没看过,很是很是期待。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真事儿,我期待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无论体制与否,压力与否,能看见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好的。

  以此为记,阅后再议。

  《随记光阴》读后感(八):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母亲作品)

  当看到《随记光阴》中作者写道,“这是一个知青的记忆,这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时,我仿佛找回了青春时期读书的感觉,舍不得落下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章节,顾不得一日三餐,恨不能一口气将乔海燕的心声读完。惊叹他文字的真实性,佩服他语言的贴切从而展现出的让读者如亲历般的场景,特别赞成他的看法。他关于那段知青生活的真实描写,弥补了我没有能力展现给大家,给我的子女以及下一代人的缺憾。

  “即使当年的知青进入老年,仍然会是视野和心胸最开阔的一代,也是仍然抱有理想主义的一代。”的确,“知青仍然是当今中国城市中境况较差的群体,一辈子都用尽力气追逐已经远去的希望。”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然而,作为一名老知青,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梦想都无法实现。

  乔海燕是向理想的大门直冲而去的人。而我们千千万万的人并没有这样勇往直前。因为我们受到勇气、机遇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迫使你不敢闯,不能闯,更确切地说,你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好多事情需要走迂回路线,这一绕弯甚多事情就都耽误了。

  作者在知青岁月一章中记述的篇篇故事都类似于我们在青海建设兵团的经历。如作者写道,“平日劳动,也总幻想着用近似自虐般的体力劳动换来一个‘脱胎换骨’。”我和我的战友“一帮一,一对红”就是这样,在歧视中求得理解,时时处处都在努力锻炼,改造自己。有一段时间,我们商量好利用午睡的时间,像“小偷”一样,悄悄起身,拿自己的铁锹(在连队,我们的劳动工具,便是白腊杆的一把铁锹)在茫茫戈壁上,在烈日的炙烤下,哇建议的露天厕所,厕所内聚集着大量恐怖的飞行物,苍蝇、蚊蚋、小咬,虽然你用防蚊帽武装到脖子,依然无法全身而退,每次离开你都会收获几个意料中的大疱,这都是小意思。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在厕所里铺面二老的恶臭,当你挖出第一锹粪后,那经过发酵的臭味直冲你的五脏六腑,一时间你会感觉天翻地覆,但是,这是没有人退缩,只能尽可能地屏住呼吸。可是,这根本不现实,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不但要喘气,还逼得人大口喘气,想呕吐,只能强忍着,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不就是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吗,想到这里,两个人异口同声地朗读起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边念着,一边扑下身子大干起来,结果,只用一个午休时间没我们就将一、二十个蹲坑挖干净了,还用干土把坑垫好,然后用干土将工具清理干净,为的是一不让它有臭味,再者不让它生锈,这可是我们手中的“钢枪”啊!

  自从1966年4月当上了支边青年,我每时每刻都想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岂不知,我们绝大多数战友,老知青们都能靠上“五类分子”的边,家庭成分好的子女,不管能力大小,早在踏上火车之前,就已经被授予了正、副班长的职衔。从表面上看,你失去了一些东西,实际上你比别人得到了更多锻炼,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多地磨砺自己。我们就这样一直提醒着自己。正如书中所写,“先是最能教育人,他毫不留情地把几百万天真、单纯的心灵放在烈日下曝晒,放在贫困中锤炼,放在愚昧中煎熬……”

  时光就这样流逝了,一代人的理想只能在这满含热泪的文字中寄予。

  《随记光阴》读后感(九):知青往事,岁月悲歌

  在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大批知识青年,因为国家自身的原因,他们不得不从城市迁徙到贫困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就是所谓的“上山下乡”运动。虽然这些早已经成了往事,然而所产生的影响和曾经的记忆却很难磨灭在那一代人的心间,个中的滋味,无论是辛酸或是艰苦,无论是悲悯或是荒诞,想来也只有亲历过的人才最有体会和发言权。作者便是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如今通过一系列的深深回忆,把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串成一大卷故事集,也许在现代读者看来这些乃是生动、带劲、好玩、前所未闻的故事,然而这些背后却又包含了多少不堪回首的血泪,不管这是激情的年代还是悲惨的人生,是无悔的青春还是岁月的蹉跎,终将成为一段永难忘怀的特殊篇章。

  当人身处逆境的时候,一方面会想方设法求得自我的生存,另一方面也会苦中作乐来获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有了书中那些看似荒诞的行为,其实那都是很真实的人性。比如为了“扒车”省去一笔路费而智斗列车员,为了给苦闷的生活添色彩那些普通百姓编制的荤素的段子,为了吃免费的公社饭而去卖力气的大场景,为了一本难得的书或者一首好听的歌可以痴迷的程度,为了苦难中的恋情甘愿奉献一切真人真事等等;自然还有很多悲惨的景象,像被迫去换亲,劳作中的意外死亡,惨不忍睹的“扒车”身亡,还有很多艰难困苦中的难言辛酸,总之,这里所有的故事里面都刻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作者用了当下最流行的语言去包装了那些故事,也更好地阐释了那时的状态,其实在这些看似有趣的背后也包含了多少的无奈!

  历经过艰难的人有承受生活的能力,也懂得在逆境中求存的法则,自然其中有一些人的确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锻炼了坚毅的品性,从而为今后的辉煌人生夯实了基础,为丰富的人生阅历添了宝贵财富,但那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青春、梦想,甚至生命永远都奉献给了那遥不可及的希望、也许还有被欺骗的信念!书中有一全篇引用的中国特稿社的报道《最后的知青》,让人读后有无限同情,无限感慨,也无限敬佩,主人公张芬说那样的人生不后悔,因为后悔也没有用!是啊,时代铸就的错误不幸被加在了他们那一代的身上,你如果无法反抗就只能承受了。从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广大普通百姓、不起眼的小人物和下放知青的坚毅、忍耐、淳朴、可爱的品格,那是留在岁月和记忆深处的一首歌,只希望不那么悲凉、凄惨、让人心痛!

  《随记光阴》读后感(十):后来,他们就没有弄了

  对于上世纪中叶的回忆俨然成为人们对待现世的态度。或褒或贬。然而我总不喜两种论调。一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军大院里孩子们那肆无忌惮的青春恰好证明了那个号称平等的时代里依然存在着所谓的特权,因此连带也不喜欢山楂树之恋,换作今日,不也就是一个灰姑娘爱上了官二代吗?而另一种则是对知青生活的忆苦思甜,与文革时的忆苦思甜建设新中国相比,这种忆苦带着一种很强的补偿索求,“老子当年受苦了,所以现在要拿回来”,与此类似的是章诒和对自己家世的回顾,忆苦变成了一种政治资本。

  因此,读刘慈欣的《三体》时读到正义审判那段时,我有种不可遏制的悲愤。下乡回来的女知青,将几个父亲旧时的学生约到操场,那是她们当年批斗父亲的地方。女知青等来的没有道歉,反而是一股子理直气壮。其中一位断了手臂的女学生说,我们不也是受害者,从红卫兵到知青,在乡下连手都断了,我们还要赎什么罪!或许,就如同纳粹之于欧洲,文革也必将成为中国日后讨论生生不息的话题。

  看乔海燕的《随记光阴》,那些故事脱离了隐含的政治主张,只是为了记录一段历史。一群有知识的青年来到农村,说是农村改造,实际上是双方都在改变。吃一个忆苦思甜饭,由于放了两滴酱油一下变得可口,而供销社的酱油也开始变得走俏。懵懂的少年郎也知道如果午饭时间遇到村民吃饭,然后还跟你很热情地打招呼,“搁这儿吧,搁这儿吧……”那不过是客气话,因为谁也没余粮请你吃一碗饭。

  《随记光阴》里写得最传神的当属“老砖头”,他是地道的农民,也是老于世故的生产队长,喜欢趴在台下,看着跳舞的姑娘是否露出大腿;人们喜欢拿“眯缝眼”来调笑他的房事,而当知青离开时,他说,你们来的时候就知道天要变了。乔海燕笔下的老砖头写尽了中国农民的狡猾与老实,善良与无赖。

  曾有不少人问当知青最大的痛苦,是物质上的吃不饱,还是精神上的苦涩。而乔海燕给出的答案是,“希望”只剩那么一点。乔海燕的故事里有一段关于《梁祝》的记忆,一边是政治活动后的大餐,一边是一首《梁祝》,乔海燕的选择是趴在床底听完最后一个音符。我有点明白几个知青听完《梁祝》后的沉默,就是你知道有好的东西,但你却从不敢奢望。

  作为一个与文革完全没有联系的孩子,我也曾经问过父辈,他们那时候的文革到底是怎么样子。父亲想了想说,“开始也去斗过‘高帽’,后来,大家都累了,也没有人去弄了。”是虚幻总会破灭,只有随笔记下的年华还留有一丝光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