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愚蠢的一代》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愚蠢的一代》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愚蠢的一代》的读后感10篇

  《最愚蠢的一代》是一本由马克·鲍尔莱因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要更快成长,应当习惯性做总结,这是大学老师给我们的一则训言。

  对于每一次新事物的获取,我很少做自我系统性的总结。这一劣根性毛病理应尽早革除、燃尽、掩埋,以致作为新生的肥料。

  从刚看完的一本书<最愚蠢大一代>开始,愿长此以往,挣脱愚蠢的禁锢,向独立性思考人格迈进。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这本书是一种论证性的书籍,以各种数据、调查试验结果来论证全美青年痴迷于电子产品,导致历史、公民学等各种知识的匮乏,恐惧读书以及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面对屏幕,甚至在线学习只成为了一种借口,导致的结果并非是课业成绩和知识的提升,而是一无所获。书最后两章作者的观点则是站在社会角度批评精神导师背叛传统以及文化斗士的不复存在

  我想以文中观点和我实际生活的片段对应来说:

  文:

  生活就是两极化需求之间的一场拔河比赛,兼职工作要求他们必须准时和勤奋,而伙伴们却敦促他们一起返回学校一同玩耍。中期考试迫使他们留在家里学习,而朋友们却召唤着去看恐怖片。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与同学们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确保身份安全的唯一办法。于是,他们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苦苦寻觅有关服装、俚语、音乐、体育、名人、学校八卦以及其他青少年事务的最新消息。数字技术让这一切变得易如反掌

  昨晚,朋友问我你在干嘛,我说我在读《最愚蠢的一代》,她是这样回答的:(一个尴尬的QQ表情),你不玩游戏,不看电视吗?你看<小时代>了吗?<天台爱情>呢,你要是不看怎么与别人交流呢?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二):最愚蠢的一代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于我自己来说,大一大二几乎是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课程什么的在考试前一周临时抱佛脚就能合格,优秀与合格也没有多大差别,反正评奖学金都是以学分制来,最后折算的差距仅仅在小数点后第三位,关键的是活动加分。所以我完全忽略课堂,教师,沉迷于课下的网络空间。现在想来,我错失了很多的东西:我没有把握时间到图书馆阅读那些经典的书籍,也许以后我也不太可能回去阅读。我没有把握机会和我的那些老师讨论关于我的专业,关于学术的问题,我错失了发展自己,重新认识我的专业的机会。而这些都缘由我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社交,网络娱乐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爸妈在我才上高中的时候就给我买电脑,我是否还能考上大学?

  即将走上讲台,我面临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已经拥有电脑,手机,便捷的网络让他们的世界充斥着这种信息,这样的状态无法避免。他们的课下时间因为网络变得五彩缤纷,他们从网络获得的信息比在课堂上获得的更具吸引力,他们从那里学到的东西将是在课堂上得到的数倍。但是网络所传递的,他们所得到的,将要融入他们认知体系的东西却不一定是正确的、有用的。这一切如何发生,如何改变青少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美国马克•鲍尔莱恩的《最愚蠢的一代》通过整理来自相关研究所、基金会、协会等等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美国当代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已经目前的教学模式,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指明了可行的道路。

  作者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论战,让我们接受应该更多的去鼓励青少年的创造和奇思妙想,而不是总是批评。在中国,这样的改变似乎正在发生,我们禁止惩罚教育,要求老师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去过多的指责学生的缺点,我们推崇鼓励教育,我们要教师学习表扬的技术,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作者的调查发现,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进步,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表现每况愈下,他们纪律散漫,时不时翘课,并且在课堂以外全然忽略老师的存在,教师的权威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削弱。除此之外,据我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表扬不一定都具有积极作用,,表扬的效果会因为表扬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产生天壤之别,也有研究显示被表扬的学生变得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和缺乏独立精神。(相关内容参考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6681/)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谈,从小学到高中,成绩还都不错,几乎没有被老师批评过,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我会恐惧老师的批评,每件事都要尽量做好,遇到有疑问的事情或问题,我更倾向于不做而不是去承担做不好的风险,因此在工作的时候导师对我的评价是只做好自己的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愿意去尝试和冒险。现在看来我秉持的态度是“多做多错”也更倾向于与一群人一起做事,可以分担责任风险。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个阻碍我前进发展的缺点,它的建立也许不是那么简单,但的确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联系。我相信不止在我的身上有这样的体验。

  马克•鲍尔莱恩认为精神导师,文化斗士的缺失是导致这种文化氛围如此繁荣的原因。“鼓励教育”的风靡,精神导师背叛了传统经典,纵容青少年,于是在这一代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成长起来,他们被网络变得肤浅而浮躁,既不能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也不能塑造自己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鼓励教育”需要反思,“娱乐至死”没有到来,但是“网络至死”可能并不遥远,我们也许会走向一个赫胥黎所描述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该怎么做?教师改革是必要的,但是这个改革要如何进行呢?我信奉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相信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我相信一切的改变都是自下而上,我相信社会生活的改变不是政治的更替就能改变的,他需要无数被历史遗忘的人做出努力,就像埋下一颗种子,历史看不到,但它总会生根发芽。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三):"美丽新世界"不远矣

  最近看电视,一则新闻,一则公益广告:

  新闻说,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带动电脑,网络,智能终端等信息产品消费,促进信息服务消费。这说明人们将越来越方便的享用与网络相关的高新技术,生活方式将越来越与网络、屏幕联系起来、人们面对”屏幕“的时间也将更多。

  公益广告说,一人做了许多小人,装进瓶子里,每个瓶子象征着键盘上的按键之一,用以象征现在的家庭社会关系里人和人之间是被”键盘“隔离了,每个人终日做的事情就是对着电脑、敲打着屏幕,正所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玩手机“。越来越的人似乎终日就是在和一块或大或小的屏幕在交流着,所以该广告提醒观众:不要让键盘阻碍了你和家人的距离。

  看来一方面在提倡着加大信息产业建设,一方面又在提醒着不要让技术捆绑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很矛盾,也确实很矛盾,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如能做到既利用了技术,又不被技术利用,这绝对需要极其强大的自控力——而这也正是人类所最欠缺的天性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满眼可见的恰好是被”高科技“玩弄于鼓掌的人——网络浪费了人们无数的时间、精力;吞噬着人们健康的身与心——某些方面,与毒品何其相像?!

  本书的封面上写着”数字时代如何麻痹年轻一代并危及他们的未来“,作者冒着被扣上”老古董“帽子的危险,发出并非”耸人听闻“的疾呼——日趋严重的”技术迷恋症“导致我们正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读图屏幕长大的一代并没有被科技开阔世界,反而日益沉迷于自我的小世界,成为了“最愚蠢的一代“。但作者在振臂疾呼的同时,似乎也感到束手无策——”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唯一能做的,是让父母把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他们的子女。但这恐怕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另一方的力量太强大了——数字技术与青年力量的合谋。我想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知识、理性的传统,也许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只有娱乐和成功。像我这样的人,一心要维护书本和阅读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只会显得越来越奇怪,不是错误,只是不合时宜、古怪,但我仍然不断尝试。“

  《1984》的作者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迷恋的东西。当世界走到今天,人类或许可以发现,原来我们憎恨的东西不仅不会毁掉我们,反而会增加我们的探索真理的勇气、超越自我的力量,君不见文革时期文化生活何其荒芜,但却激发了青年们的求知若渴,他们想方设法的找书读、想方设法的的学习,难怪陈丹青在《退步集》里曾说现在的艺术教育甚至不如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那些年代,人民对艺术,对文学......满怀向往和信念。而现在在一个图书、学习资源最丰厚的时代,人们却不再去阅读书籍,不再去关注文学、历史、艺术.....只剩下在信息的海洋里被裹夹着漫无目的的前行,成为”最愚蠢的一代“。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不远矣,人类将毁于自己迷恋的东西。其实,我们古老中国的孟子,在很早之前不就已经警戒过了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大概这是人类的天性决定的——不被感官享乐打败者寥寥,具备抵制诱惑的高度律己之心者寥寥。在衣食无忧的高科技时代里,我们的文化终将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人类——终将毁于自己的欲望。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四):阅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没必要为它规定出动作和难度系数。

  写在前面——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引用大声疾呼,号召人们意识到读书(学习数学、科学、技术、公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对于我来说,他部分做到了。P43有一句话和我对我的下一代有着同样的担忧,即“青少年生活中日益丰盛的物质条件似乎对他们智力的发展有害而无益,其负面作用不仅表现出牵扯精力或者分散注意力……”。记得小时候的娱乐方式只有摔四角、摔胶泥、弹球、拍洋画儿,吃饭前看会儿动画片还必须让路各种XW联播等等。回想起来,如果娱乐方式像现在这么多,估计也就废了。

  然而,尽管此书带给了人们相应的警示作用,但仅从书名来看,作者为免有些标题党(the dumbest generation)了。仅仅为了获取关注还可以理解,可如果作者真的这么认为,我却认为不太合适。

  原因有如下几点:

  1.外部因素,文化差异和翻译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便在部分章节和段落中,与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分歧。经过思考和结合上下文语境,我认为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出在翻译本身,即使再精准的翻译也免不了因无法找到最恰当的词语而退而求其次,找同义词来代替。而这就出现了因语气、程度不同带来的理解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不光是语句是否通顺的问题,还有关键词或者次关键词影响语义表达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书中“智力”一词的用法和相对位置,部分语句中提到屏幕阅读或新技术对青少年的 “智力”有影响,我认为有些欠妥。(例:P149“精神上令人愉悦的东西往往会有损于智力”)

  2.概念分歧。另外的分歧在于对“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 “读书”实现过程是否多样化的接受程度。文中很多段落都表现出作者过分强调了“书籍(纸质)”的重要性,甚至过于计较“去图书馆”和“看书”这个动作,这就带来了不可逆的分歧,即“屏幕和书本就像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这直接导致了像我这样的读者产生“作者是老顽固,kindle也是电子设备,但同样能培养阅读习惯,锻炼阅读能力啊,为毛这么固执”的想法。

  还有,作者称“电子识读能力的所有者拒绝书籍,其行为与eBay网购的痴迷者拒绝实体店如出一辙。”抛开文化差异,在此仅将eBay换做某宝,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我自认拥有电子识读能力,即电子识读能力所有者,但我不拒绝书籍。相反,我还有“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病。由此观之,作者的这个结论可能有些武断。

  3.部分引用数据可信度不高(小细节,但影响整体效果)

  书中有些数据样本量只有区区十几或数十人,还有个别数据将在线阅读、查阅参考知识统统划为屏幕时间,以此来得到更高的百分比或数字,作为一本“描述一代人”的书来讲,作者为免太过于珍惜数据了,在我看来,对待这样的数据,态度应该是宁缺毋滥。反而提升了整体数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部分现象未深入挖掘原因(将shi盆子强行扣在青年人身上)

  比如调查学生平时和周末电子娱乐、看电视、阅读、学习时间分布的数据,只说了学生浪费在屏幕上的时间过多,但对于原因——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失职则一笔带过。作为家长,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可取的(这也牵扯到中西方教育方法和家长因素,再次不做过多表述)。我妈是毕业班班主任,小时候经常因为学习的事不由分说,一顿毒打。我虽不信奉此种教育方式,但“适当”干涉对于处在自制力不强阶段的青少年来讲,必。不。可。少!

  当然,作者的本意是好的,可能仅仅是措辞犀利而已。书中好的观点不一一说明,只把我认为最有道理的部分文字罗列如下,与各位同好共享:

  A. 恐惧阅读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基础扎实、词汇丰富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老师指定的阅读作业,并掌握其中的新词汇和生僻词汇,如此一来,他的既有优势就得到进一步加强。而那些基础薄弱、词汇匮乏的学生为应付更加的词汇已经痛苦不堪,无心理会那些复杂的词汇,并最终对阅读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无论是我阅读外文文献还是引导孩子产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 如果不是迫在眉睫的情况,应该遵循这个原理。

  .阅读能够接触到过去的伟大思想和言论。

  C.书籍和艺术丰富了他对另一种(好的)命运的想象,让他认识到漫无目标、不务正业和阶下囚的命运并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D.到学校(泛指)里学习知识,到企业中学徒实习,去经历各种艰苦的事情,才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E. 浏览图书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孩子们经常会发现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故事。

  F.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其中的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

  毕竟,阅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没必要为它规定出动作和难度系数。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五):“闭塞”的自由 ——浅谈《最愚蠢的一代》之青年问题

  在马克·鲍尔莱恩笔下的最愚蠢的一代,初听之时似乎骇人听闻。作者在著述中通篇贯穿着一个悖论,即在信息化时代,面对迅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在数字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为什么不但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智力增长,反而在读写能力、人文素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呈现着倒退的迹象。

  有趣的是,作者书中所述的对象是美国青少年,而在现实中这种行为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上演:从手机依赖症到信息焦虑,从社交媒体的泛滥到电子游戏的狂欢。我们生活的小舟似乎裹挟在信息狂湧的洪流之中,但无论如何,技术的革新已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一个看似随手可得的世界——更加广泛的自由,更充分的权利,更便捷的沟通。这一切似乎都按着人们的预期发展,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而又掌握着更多的资讯,更丰富的技巧和能力,更高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的一代即将到来。可期盼如约而至?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姑且不论作者所引述的大量数据和资料并由此推导出的“愚蠢”结论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又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所留心的是这样的一种现象背后,主导着这种行为模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则是青年心态中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群体,甚至一代人对生命、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探寻它,了解它是对一代人的人性解剖,解剖其背后的意识因素,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条件。是什么导致了今日青年的“愚蠢”?这种“愚蠢”背后是什么?这是仅仅局限于年龄区段上的青年,还是普适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现象?

  这就不得不提及青年心态。在书中的前四章,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刻画出了这代青年的剪影:在电脑屏幕前耗费大量时间却没能在休闲时刻增长半分知识,热衷于同龄人间的相互交流却对长辈的劝导充耳不闻,被寄予厚望却在各种测评中表现糟糕,忠于社交娱乐却蔑视阅读,分心有术却无法专注······这一系列的行为之中其实包含了青少年自身的一个重要特性,即观念领域的模糊导致的对身份认同的热切渴求——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正在用新的视角和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和他所属的社会。然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又是一个急遽变更,时有动荡的社会——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信息爆炸,文化领域的流行化使得大量浅化信息泛滥,多元的价值又加剧了选择与分辨的难度。他们缺少一个恒永的价值参照和精神向导,因而时时在困苦之中打破自我,又不断在痛苦和挣扎中重塑。这种精神上的困顿、恐慌和断裂导致了青年对自我认同感的极度渴求。而这种认同感的主要来源则是与自身境况相类的同龄人。

  我们不妨称这样的现象为“圈子效应”——即在相同或相类的文化氛围之中,人们很容易获得归属感,进而加深对自身的认同。在同一个“圈子”之中,人会表现出对群体价值的依附心理,由此,整体产生了强大凝聚力,整体中的每一个体又会自发在共性之中寻找差异,标榜个性。但不同的“圈子”之间的差异又彰显着矛盾与冲突的意义。同时处在多个不同“圈子”之中的青年由此可以在同与异的辩证关系中,得以不断发掘、认识并强化自我价值。简言之,则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

  而学习意味着开放的心态。这本应是一个积极的过程。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圈子”的交流却被部分阻隔和扭曲了。更便捷的社交通讯带来了大量信息不仅使青年耽于其中,沉浸于同龄人间的相互臆想和备受关注而带来的成就感之中,而阻隔了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即与文学,历史,公民政治以及成人世界等的接触,而且使青年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肤浅化,成为了娱乐社交和嬉笑戏谑的代名词。数字化网络世界所营造的“圈子”,范围之广,吸引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可以在这个“圈子”内轻易获得他所要的一切资讯,一切用于更新观念和塑造自我的原始材料。而虚拟的联络形成的无限度膨大的自我意识依托群体内的密集交流而日益封闭。或者说,这一虚拟网络把真实的细节无限放大后形成的“圈子”大到令人身处其中却无人觉察到狭隘或困窘。躁动轻浮的信息铺天盖地,青少年在看似自由的社交中乐此不疲,无形地给自己戴上了镣铐,自主地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系。

  然而人格健全的前提是自我探索的不止,即是人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之中发现自我。而有效学习的前提则是有足够多,性质不相类的学习对象。但数字化时代提供的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元,在人本能的惰性驱使下,并没有转化为充满着撕裂与重组的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而是成为了现代青年群体内自我欣赏和自我封闭的工具。它使青年们获得了极大的与同沟通与交流的自由,又在这种自由上放弃了与外界相通的权利。由此,十分吊诡的是青少年成长于一个由数字化时代催生的既自由又封闭的光怪环境之中。

  特定的青年心态——不读书,不学习,便可在广阔的社交圈中博得眼球和关注,实现对自我的认同,以及特定的环境——技术的迅速革新和数字化时代带来娱乐社交的信息洪流营造出的特定文化氛围,共同造成了数字一代对书籍的抛却,对学习的厌恶。这种历史上青年们共有的情绪在信息化的作用下,在当代青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这种观念也已经在个群体中蔓延开来,不再局限于年龄区分的青年身上,而成为了整个社会群体性的通病。但是否信息化必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信息的畅通导致了信息的闭塞?选择的多元导致了无可选择的窘迫?

  这一文化现象不因只归结于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因素,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心态的原因。一个崇尚技术,张扬个性和绝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不会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后必然是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的结果。正如在书中的第五、六章中作者所提及的文化战争这一概念,作者认为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决裂式的文化战争导致了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和时代的文化断层。这就意味着,六十年代是一个绝对的分水岭(至少在美国如此),它标志着传统与现代的分离,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化由此在历史的道路上分道扬镳。而这正是导致了当今青少年漠视传统,厌恶读书而沉迷于社交网络和现代娱乐中无法自拔的滥觞。

  从作者的角度看来,这种割裂具有某种遽变的偶然性和特例性。他不断强调两代人间的巨大差异,以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文化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在他看来,那一代年轻人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出现,是文化史上最具变革力量的——他们蔑视传统价值,张扬人的自由和个性,主张人性的彻底解放,并对一切既定秩序的合理性都持有颠覆性的质疑态度。

  然而,我们在这些带有强烈现代性的价值观念中不难觉察到一个重要的历史脉络,即从中世纪以来,人在自我解放道路上的演进过程。换言之,作者所不断强调的代际差异,及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战争所引发的文化割裂,并非是某个断裂性的划分点,而是在连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紧密一环,它是现代性发展到某个阶段的一个历史节点,是渐变的过程中一个质的跃升,在整体的演化过程之中具有普遍而特殊的意义。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这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或是说当下数字一代与成年世界之间的差异并非是全然割裂的,他们之间有着紧密而微妙的关联。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了更好地跳出代际偏见,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探寻这两代人之间差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在第六章《精神导师,背叛传统》中作者提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文化战争开始之时,面对着学术理论根基并不扎实的青年们所发起的思潮,传统的文化阵营“不战而降”,拱手让出了文化阵地,这成为了当今一代青年无知的滥觞。然而作者却并没有进一步挖掘“不战而降”背后的原因,也没有交代这文化思潮发展历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到底是哪些因素致使“不战而降”的结果。

  这就可以归结到前文提及的连续性问题。这一现象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青年所提论点的特性;二是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性。在六十年代那场论战中,青年的观点带有强烈的颠覆性,是对世上所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的颠覆,对建立在工业革命以来巨大的技术成就之上的人类理性彻底而决绝的颠覆。但根据作者在文中所述的文化战争理论,论战双方都在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内就某些核心价值和基本信仰进行小范围的讨论。但在那场论战中,这样的体制似乎失效了——论战的平衡并打破,青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论战的思潮也绵延至社会各个领域。

  事实上,这场关于价值观的核心讨论已经失去了文化战争的意义,或者说这并非一场论战。之所以,一方大获全胜,一方不战而败,归根结底,在争论的开始,它就已经处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即特定的历史条件已经注定了它最终的结果。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核恐怖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带来的创痛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中的文明形态,即是对现代社会本身的一个剖析。正是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心态上的恐慌焦虑和精神上的困顿贫瘠为新的思潮诞生并迅速蔓延至各个阶层,甚至包括即将发生的文化论战中的双方。这种社会环境所催生的思潮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普适性和融合度,甚至于在特定的阶段中成为了整个社会共同体唯一主流的价值,正正是基于这种特定社会环境的高度一体,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面对的生存危机。它给每一个单独的人带来的冲击和灾难是毁灭性的,对一个人类的整体而言同样如此。在这种集体恐慌的情绪之中,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文明的秩序和体系,对理性主义的质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性开始初露端倪。

  这一时期所谓历史发展阶段特性,即是文艺复兴以来现代性发展到了后期现代性。它是各领域长期在现代思想和观念引导下连续性发展积聚的产物。其时间跨度也并不局限于六十年代,而是在更为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连续而紧密的一环。它最主要的特性,同时也是那段历史时期的特性正是颠覆性的反叛。这种反叛与往常的批判传统理念的某一部分,而宣扬新的理论信仰,在社会中建立新的主流价值不同。它否定一切既定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对传统的蔑视,对历史的摒弃均是彻底而决绝的。而最为吊诡的是后期现代性反对的一切包含着孕育其成长的土壤——现代文明,甚至还包括其理念自身。这便带来了一系列的悖论。

  其中最突出的是反价值与价值重塑之间的矛盾。后现代性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表现为对历史传统、价值秩序等的不信任,甚至于敌视态度。而把这种反价值当作价值信条的行为本身就具有某种虚无的涵义。为了建构现代人的价值体系,自由的概念被再次解读——自由成为了现代人性中的基础,也是价值信条的标准之一。当一切外在的偶像和由历史文化架构起的传统理念在现代价值的鞭挞下慢慢消融,变得一文不值的时候,现代人亟需寻找可依附的精神寄托,这就是人本身。这是自由意义狭隘化的结果,是将自由解读为纯粹个体的自由的体现。人学习的对象只有自己,相信的只能是自己,灵魂可依托的也是自己而已,这便是现代人的自由,现代人的逻辑,纯粹而暴力。

  由这种自由的定义,我们不难推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传统和文化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自由也开始因其绝对和彻底而开始变得闭塞,人的自恋心理不断膨胀,愈加趋向于封闭在自我中心的自由世界中。这样的文化形态助长了一代人自我膨胀心理,尤其是在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同时又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的青年时期。

  在这一历史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数字技术的诞生由此引发的数字革命。以电脑、电视、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屏幕媒体凭借着强大的技术优势迅速挤兑了书籍等传统媒体原已狭小的生存空间。即时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交网络的发达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峰。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改变,大量流行文化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方面也日益迎合社会需求而走向了浅显化通俗化。以新式通讯为媒介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传播即时、迅捷和显浅的信息,或者说人们更倾向于在这类媒体上找寻这样的信息。而文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等凝结着人类情感和思智的隐晦,敏感,细腻,奥妙的文化作品在这些媒体上的传播确实是极其有限的。

  在传统价值日益消弭的今天,虚拟网络似乎迅速地填补了传统价值留下的精神空白。它为人们重建了对现实的信心,尤其是强调自我与自由的青年一代在网络社交和娱乐活动中获得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并沉浸其中。而在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多元体现为每个个体所强调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往往在青年群体之中又是相类的,即有其共通性——对历史的淡漠,对传统的轻蔑,对外在价值的排斥,对自我的固守。这些价值取向把他们导入了日益封闭在自我及自我外延的狭闭空间中。

  最后我们不妨回到最初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今日青年的“愚蠢”?这种“愚蠢”背后是什么?这是仅仅局限于年龄区段上的青年,还是普适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现象?作者提出了青年时期向成年世界的过渡是一个“幼稚—不成熟—成熟”的过程。在这其中历史和传统能为青年心智的成熟提供价值参照,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师。在后现代性的价值冲击下,传统的力量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二十一世纪技术层面的数字化——大量的社交娱乐信息填满了青年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人被抛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漩涡却乐此不疲。青年过分自我的世界观以及文化既定的社交圈子更延长了他们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青年”和“成年”的概念,它们并不是单纯的年龄区分,而是文化心态的变更。而在当下,这种代际的差异更像是时代的通病,它蔓延到社会的各阶层(尽管在世界观尚在形成过程的青年身上显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同一时代的生存体验是相类的,对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未知的恐惧、彷徨与无助心态是具有普遍性的。现代社会孕育的现代意识——自我的自由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激荡而急速变化的现实中飘摇,陷入信仰缺失的精神困窘境地。在技术无休止地发展、变革的现代社会中,只有重新重视传统的价值和地位,在传统的理念中重新挖掘出人性亘永的价值,不灭的精神,才能引导着这一代人走出精神的困境,走出“闭塞”的现代性自由。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六):愚蠢的一代

  最近有看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英所写的一本得罪了美国8700万青少年的《愚蠢的一代》一书,颇有些感触。

  迥异于“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笔下的所谓的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生活简单、不修边幅,且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永远寻求新的刺激与自由的那些瘾君子嬉皮士不同,马克笔下的“愚蠢的一代”,并不带具有当时的自暴自弃的嬉皮士的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其思想与精神上,也并不存在束缚与冲破的渴望,可以说,马克笔下的“愚蠢的一代”,是生活在数码产品,社交软件下的一代。

  马克在《愚蠢的一代》书中写到:现在的一代是最愚蠢的一代,他们只会上社交网站,看看其他人最近都在做些什么,然后赶紧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进他人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自己的立场。当别人否定了他们所喜爱的事物时,就如同否定了他本人一样让他觉得羞辱。这一切的对抗都打折娱乐精神的旗号。因为在娱乐中没有善恶对错,只有人多势众。

  看完了马克如上的这段话,再翻看一下手机中的各类社交软件的朋友圈,突然有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般的感触。诚然,科技的进步,数码产品的盛行,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之前很多许久不见,业已失联的诸多老友,也能够在这类软件上能再续前缘。无论多远的距离,也能够通过一个小小的波段,来让彼此的生活更加的贴近。而所谓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生活,一时间也是风靡一时。而与此同时,接踵而至的也是令人烦不胜烦的各种朋友圈廉价心灵鸡汤,一众已婚妇女晒娃晒夫,在提心吊胆夫君是否出轨的同时,也是在告知天下,宣誓主权。而另一种大龄未婚妇女,则是钟情于把自己包装为徐娘半老的文艺青年,标榜所谓“说走就走的旅行”,挂着信用卡刷来的单反,走几趟丽江,拉萨这类好似已被无数个大汉压在身下蹂躏过千百遍早已清纯不在,今非昔比的景点,就自我感觉心灵和精神都隐隐然的与众不同,自我进行升华起来了。而另一类,则是无非整日自觉颇有经济头脑的,在诸多社交软件中利用自己的人脉优势,迅速的开展一系列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代购”业务起来,在彰显了自己真假不知的奢侈品一般的品位时,又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自己的交友广泛与超前的经济头脑。而综上几类,便是如今社交圈的几大毒瘤。

  更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还有无数的人在前仆后继的加入这几类人群之中。

  雪莉-特克尔的在其《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将现在的诸多年轻人定性为“电子土著”,因为缺乏自身的被认同感,安全感而又渴望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转而借助为社交软件来达到这一点虚幻且又可以充分自我进行保护的方式来满足。那么简单而言,现实中的你其实已经并非是你,在众多的朋友圈中的那个你,才真正的是你。是“你”,且“非你”,当然这个我个人理解为佛洛依德人格理论中的“自我”与“超我”体现。简单而言,今日晚间加班,你都累趴下了,且挨了一顿臭骂,但是你还是依然踟蹰到楼梯间找了一个最美的角度将大厦外的夜景拍下,并发到朋友圈,文不对题的感慨一句“今儿加班好累,心好冷”。加班很累的,那便你的“自我”,而那个朋友圈中独站灯火阑珊高处不胜寒的,那便是你的“超我”。当然,诸如此类的行为数不胜数,譬如星巴克里比比皆是的三百六十度摆拍却不知眼前星冰乐已化的一众男女,再譬如十一黄金周人潮人海,一厕难求,苦不堪言却依然朋友圈晒出游,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一般,在虚拟社交圈中,你永远无法看到他人的“自我”,仅仅是在羡慕他人的“超我”而已。

  再譬如说,现今很多人可以在微博上一面频频的为某某某不公的事件感慨甚至于拍案而起继而发动人肉搜索,而却另一面依然可以冷漠的面对公交站牌钱伸手掏个一块半角的老人。他们也可以在平日里给父母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的鲜有一个电话,但是到了某某所谓父亲母亲节,却在网络上频频转发对父母的祝福,俨然一副网络孝子的模样。所以在虚拟的朋友圈里,正如雪莉《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所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隔岸相望。

  当然,如此所说,并不带代表我是一个路德主义者-对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报以悲观的态度,认定是造成道德沦丧的诱因。但是,工匠在使用手中的工具时,也仅仅能使用工具所能作用到的范围,我们应该学会更好的使用工具,而非是被工具消费。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七):一代人的标签--愚蠢

  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收获。

  首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封面,还有一个书名。本书一共有6章,第一章主要是大部分的数据构成,调查研究发现现代的年轻人和调查者那一代人的日常活动的差别。第二章叫做恐惧读书,第三章叫做屏幕时间。我想将他们放在一起去论述,这两章说明了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主流观点:对读书的恐惧、对学习的嗤之以鼻。对一切屏幕的依赖。后三章还是着重写了在编者眼中的我们这一代人的一切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从来不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相较于上编者一代者而言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新兴的产业中,大部分来自电子产品制造业。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无法摆脱一种"生活不电子化"。

  但是,大浪淘沙尽,这些数据只能代表一些学生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但是从另一种的方向看待这本书警醒着我们十分扑应当审视一下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对我们有利,或者说高度电子化意味着我们会丧失一些创造力、阅读能力等等。

  总之,作为一个调查报告去读,应该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八):大人物关注未来,小人物关注现在

  一本有趣的小书,虽然数据都来自美国,但是很多事实和特征适用各国于互联网一代,很容易找到样板。实际上,由互联网带来的弱龄化,以及一大批躲在二次元时间不愿出来的少年,又何止在美国。今天中国互联网人群衍生出的语境变化,对传统文化和严肃文学又多少影响我无从预知,不过各种奇葩文体,的确有数量可观的读者,恶搞视频的病毒传播速度的确也更快,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没有门槛的娱乐,最容易传播。

  不过,美国以民主和自由为本,认为只有公民普世价值观提高,才能有优质的选民,并在未来的各种民主决议中不至于因为明显愚蠢的选择影响今天美国的地位和未来。某国则是精英教育,不太在乎大众弱龄只要上层建筑稳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网络对这个世纪的人的生活的全面改变,也算是对这个时代的考验吧。老样子,总有人买多,也有人唱空。大人物关注未来,小人物过好现在。无需放弃阅读,也要学会驾驭便利才是吧。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九):愚蠢的自傲

  《最愚蠢的一代》专门骂了目前电子网络时代的年青一代。书中说:他们愚蠢无知,对书籍、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等毫不兴趣。他们只关心交际玩耍和其他同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认为成熟与知识、智慧无关,只与社会交际有关。他们不耐烦长时间的专注,习惯跳跃的扫描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直言网络将取代传统图书,可是他们的知识和智力并没有什么进步。他们不去讨论文化问题,因为他们都太无知,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观点去讨论。他们把流行音乐、电影、游戏看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他们崇拜技术,却不甚了解。他们自恋、不接受劝告、不能接受批评。他们追求个性,却没有创意,观点平庸。他们每天面对屏幕,浏览大量信息,却依然无聊空虚。书中所说的是根据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美国青年一代的状态,这些年青人与网络科技相互作用,共识制作出最愚蠢的一代美国人。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却让国家的综合实力走向下坡。同样也对后代人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书中呼吁成年人需要出手干预了,指导年青一代走上正途。

  书中虽然说的是美国年青人,但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人。如果你发现你也有上述的问题,那么你就是书中所说的那种人。如果你有自省的能力,建议阅读此书,也许它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世界正在向着一个无限愚蠢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比周围的人智能一点点,也许就会得到很大回报。我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愚蠢的一代》2014年2月读

  《最愚蠢的一代》读后感(十):我们有拒绝微博的自由

  木匠拿起锤子的时候,只要不是心不在焉,锤子就成了手的一部分。战士举起望远镜的时候,大脑就会通过一双新的眼睛去看东西,它能立刻适应截然不同的视野。在会使用钳子的猴子身上所做的实验表明,具有可塑性的灵长类动物大脑可以轻易地把工具融入自己的感觉图谱之中,使人工工具感觉非常自然。

  但习惯了现代社会给我们创造的便利工具的同时,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在消费工具的时候,工具也在同时消费着我们。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无时无刻不是双向的。就在技术成为我们自身的外延时,我们也成了技术的外延。

  木匠把锤子拿在手中的时候,他用手能做的只有锤子能做的事情。那只手变成了钉钉子和拔钉子的工具。战士把望远镜放在眼前的时候,他能看到的只有镜头允许他看到的东西。他的视野变远了,却对近处的景象视而不见了。尼采使用打字机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例证,可以说明技术对我们发挥影响力的方式。这位哲学家不仅逐渐认为他的球形打字机是个“像我一样的东西”,而且他还感到自己正在变成像它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他的打字机正在塑造他的思想。艾略特在放弃手写诗词散文而改用打字机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经验。他在1916年致康拉德·艾肯的信中写道:“用打字机写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正在抛弃过去钟爱的长句。简短、不连贯,就像现代法语散文似的。打字机有利于文章清晰明朗,不过我可不敢肯定它会使行文微妙深奥。”

  所有工具在开创种种可能性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限制。工具用得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对我们本身的影响就越大。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极具洞察力地写道,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当我们用人工方式延展我们自身的某些部分时,我们同时也在让自己远离那个被增强的部分以及这个部分所具有的自然技能。

  为了利用技术的力量,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疏离。使用智力技术的时候,代价尤其高昂。在微博所塑造的大众时代,大众思维与认知模式在这种社交网络的影响下正发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微博的语言有着简洁、明快,或是幽默的特征。它快速地给予我们某种确认,在那些不足150字所塑造的自由之中,我们自认为这种方式加深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更加高效地认识了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表面上的简洁和高效割裂了我们与人类伟大的知识传统之间的联系,我们习惯于为某些人对于某些词汇的阐释而热血沸腾,却从来未曾想过去认真阅读埃德蒙·柏克、马克斯·韦伯、穆勒、亨利·罗伯特的作品。它让我们习惯于去接受某种教科书式的思维与解决方式,在言语的冲动之间塑造了一个个“知识”和“理念”的偶像,却摧毁了我们深入独立思考与想象的动力和能力。太多人认定通过微博可以迎来一个启蒙的时代,实际上我们的情感与智识却面临着一个更深的困境,马克·鲍尔莱恩眼中只懂得Google、twtter与facebook的“最愚蠢的一代”可能正在前方招手。

  我如此表述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路德主义者——认定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只是道德的溃败。我只是想说明,疏离是技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尤其是在微博这种智力工具的使用上。它在增强我们某种能力的同时也在麻痹了我们能力中最本质、最人性化的部分——用于推理、领悟、记忆和情感的能力。因此,对于微博这股汹涌的潮流抱有某种冷静甚至警惕无疑是必要的态度。至少,我们拥有拒绝微博的自由。

  不管我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能对外部世界施加极大控制力的工具,我们都会改变自己跟世界的关系。正如麦克卢汉所表达的那样,实事求是地评价任何一项新技术,或者一项新的进展,需要对所失和所得具有同样的敏感性。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允许技术的荣耀蒙住内心的双眼,完全无视我们自身某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将陷入麻木状态的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