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讲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学讲稿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讲稿读后感10篇

  《文学讲稿》是一本由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讲稿》读后感(一):通往孤寂文豪的笔记铁道(一) ¬——我们应该忠于自己的梦

  没人生来会写作,可是,写作的艺(审)术(美)基础肯定不在于技巧,那么这些笔记的意义何在?

  学习写作,就像学习“呼吸”,这很奇怪,不可能学,这是一个自然的事情,是心里真的有这份热爱,或者说是召唤,一念,就是要写,甜蜜时想写,崩溃时也要写,发现了什么更要写,因为目睹一个画面奋笔疾书,自己都不知道会写出什么来。一旦投入创作,会废寝忘食地炙热,除了必要的机械性的吃饭上厕所,甚至觉得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这就是写作的基础——不得不写。

  弗洛伊德说:『艺术产生了自我把握的幻觉。』

  这是不是说写作的人因为对现实无能为力,而逃避,进入自己的想象创造世界,从而获得自我把握的感觉?写作并非对现实的逃避,恰恰是投身于现实,在现实里获得启示,产生震动,拨开各种迷雾,寻找意义。世界没有单一的意义,是纷杂的,有太多,也许会瞠目结舌,也许会惊喜,多重意义,我们尽可能勾勒生活的模样,尽可能达到内心更广阔和深沉的范围,如果艺术(写作)让人梦幻,那也是终将让我们意识到——恍然大悟的梦。

  所以,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忠于自己的梦。』

  而写下的一切,包括这系列的笔记,意义,只能是在以后的突然间出现,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几个写作手法。

  『马头棋步』

  简·奥斯丁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用于描写女主角范妮对事情的反应,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称这种手法为『马头棋步』——『这是借自国际象棋的术语,用来描述范妮在事情上忽而向一边或另一边的突然偏转。』

  举例。

  『托马斯爵士要离开家,此时范妮的解脱感和欣慰感不亚于表姐们,可是她心肠软,觉得自己有这种心情忘恩负义,而且(此时出现马头棋步)她真的为自己没能伤心而大感伤心起来。』

  『范妮很想去萨瑟顿,渴望在林荫路没被改造前再看上一眼,不过既然那地方太远,她去不了,她说道:“哦,没关系,将来不管什么时候我看到那地方,(这里又是马头棋步),埃德蒙会告诉我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正当她处于真诚、纯洁的考虑,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参加演戏,(马头棋步)她倒真有点怀疑自己的重重顾虑的真诚与纯洁。她非常高兴接受到格兰特家吃饭的邀请,(马头棋步)“可是为什么要高兴呢?难道我肯定不会在那里看到或听到什么使自己痛苦的事情吗?”』

  这样,范妮这个人物活了,她有自己的性格

  『特殊笑颜』

  简·奥斯丁还有一个要素很显著,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称这种手法为『特殊笑颜』,是一种简单陈述里加入微妙讽刺达到特殊效果。

  举例。

  『一天到晚穿戴得整齐齐,坐在沙发上,做着做不完的针线活,既不好看,也没什么用处,心里想的常常是她的巴儿狗。……而不是她的儿女们……』

  这会增强立体感,自然。

  『多声部配合法』

  福楼拜有一种特殊手法叫『多声部配合法』,也叫平行插入法。(以下部分观点来自《文学讲稿》)

  举例《包法利夫人》中的片段。作者通过青年男子『赖昂·都普意』眼里看到的爱玛来介绍给读者——『壁炉的红色火光照着爱玛,似乎照透了她的身子。』,此时爱玛非常纯洁,而另一个青年男子『罗道尔弗·布朗』眼中爱玛要肉感得多。

  这种层叠感,不仅是体现在此,还有服装、景物描写,都会给读者展现层层叠叠的质感,裙子是一层一层,风景也是一层一层,整个文章的风格结合『多声部配合法』,就特别有风格。再举例。

  『罗道尔弗·布朗』和爱玛在一个政府性演说下约会,他们情意绵绵的对话和陈腐的官腔交叉呈现在读者眼前,这里没有善恶,有的是一种丑恶和另一种丑恶纠结在一起,在色彩上添加色彩。

  『多声部配合法』还有一种用法,就是通过A的视角观察到B,同时C也观察到B,这时的镜头会切换到C的角度,接着用C的视角开展下面的事情,然后再依照此方式转换成DEF……《包法利夫人》有这样用法,《追忆似水流年》也有,可以留意。

  『主题、标志、』

  还有一点,有关前后伏笔,需要有一种东西来贯穿。比如,《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和情人『罗道尔弗·布朗』树林幽会时候,带着蓝面纱,一切都是隔着透明的浅蓝颜色,这个颜色也是后来装毒药的罐子的颜色,出殡时候田野也是笼罩着蓝色雾霭。还有一个细节,爱玛在树林幽会时候听到了回声,像是远方的音乐,其实是乞丐的歌声被爱玛的幻觉美化了,这个歌声,在五年后爱玛临死前,也出现了。就是这样的小细节,可以支撑一部作品,可以令其成为经典。『马』在《包法利夫人》里也是一个主要的主题,前后多次出现,这些帮助一个作品在风格和结构的整合上达到完美

  卡夫卡《变形记》对『三』故意强调多次,三个房间、三个房客、三个佣人、三封信……,这些标志的象征意义并没有超越作品本身要表达的美,还有『门』也是一个主题,这都是理解故事需要明白的关键,需要读者和作者一起完成一部作品就是在此。

  其 他

  说到《包法利夫人》,我特别喜欢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因为一直一直在道德透镜下看她,觉得她那么附庸风雅,觉得她为什么那么肤浅虚荣,一整本书的世界我们都在厌恶她,可是她死了,她死的时候,我们都哭了,这很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其中有一段描写,我特别爱,就像一个缓缓移动的摄像机,一个长长的镜头——

  『人在布瓦席耶尔离开大路,顺着平地,走到狼岭高头,就望见了盆地。河在中间流过,盆地一分为二,成了两块面貌不同的土块,左岸全是牧场,右岸全是农田。丘陵绵绵,草原迤逦蔓衍,从山脚绕到后山,接上布赖地区的牧场,同时平原在东边,一点一点高上去,向外扩展,金黄麦畦,一望无际。水在草边流过,仿佛一条白线,分开草地的颜色和田垄的颜色,整个田野,望过去,就像镶一条银压边绿绒领子的大斗篷摊平了一样……』

  还有很多段这样的描写,福楼拜在用诗歌般的语言,写一个长篇小说。《红楼梦》有一回王熙凤看望秦可卿,往回走时有大段景色描写,(自行查阅),太令人叹服!!!这怎么学?没办法学。只能一遍遍体会里面的美,一遍遍感受,希望自己可以生出同样纯净的心。文学是照顾人心的,互相映照。

  同时这些描写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荷马史诗》曾用『葡萄酒』『玫瑰色』形容大海,多么美的想象才可以有这么精彩的比喻!狄更斯在《荒凉山庄》里有一句——『太阳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在幽暗的海面上凿出了一个个银光粼粼的水潭……』,这句话让我怦然心动,只有一颗纯真的、容易感到美的心,才能发现(注意)这些细节,并用文字记录。

  狄更斯在《荒凉山庄》描写大海时候原文用大量『s』『sh』开头的词,创造一种音乐性——风的嘶嘶声,后面接『船只忽明忽暗,变换诡奇』,就有一种奇妙的不安感觉,这是翻译无法表达的,还有福楼拜『;and』,这种相连的表达结构,为了展示连续的视觉印象,也是翻译无法抵达的,还有过去未来时态,也不好翻译。所以呢,我们是不是要开始学习英语,争取看看原著?恩。不能用德语看尼采,是很心痛的一件事。

  ��

  《文学讲稿》读后感(二):脊椎的战栗

  纳博科夫是在20世纪与普宁,布罗茨基齐名的俄裔流亡作家,作为小说家的纳博科夫以《洛丽塔》《微暗的火》等作品中复杂的多主题,多样的叙述技巧和精妙的结构而著称,被厄普代克称为伟大的革新者与创造者。此外,纳博科夫还经常以“蝴蝶研究学家”的身份被人津津乐道,他本人也对自己“蝴蝶专家”的身份乐此不疲。但在文学批评领域,纳博科夫在大多数时间是被忽视的。他的批评理论一直被学院派指责为“非道德的”“形式主义的”“虚无的”。这些对其批评理论的指责与对其作品中的争议纠缠在一起,直到纳博科夫去世,他的批评理论才逐渐得到重视,其中《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这三部讲稿的出版,也进一步抹去了笼罩在作家身上的神秘主义迷雾,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管窥其理论更清晰全面的视角。 他撰写文学讲稿的时期,正是形式主义批评盛行美国的时期,他运用细读法,对作品的语言、结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但纳博科夫并不停留在形式分析的层面上,他善于从这些分析总结出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的技法及其灵感的闪光,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作家创作的苦心和灵感,体味到艺术的无穷趣味。可以说,纳博科夫的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纳博科夫在本书的扉页写下:我的课程是对神秘文学结构的一种侦查。这就指出了他在进行文学批评时的着眼点:结构和风格。纳博科夫给他们下的定义是:“结构是指一本书的构成,包括事件的发展和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上题的过渡,人物出场的巧妙安排,或者引出一段新的情节,或者将各个主题联接起来,或利用它们推动小说的发展。风格是作者的手法,是他特有的词汇,以及那些足以让读者读到一个段落就立刻认出这是奥斯丁而非狄更斯的文字。”即纳博科夫的解读是一种纯艺术的,纯技巧性的解读,他所依据的只有文本,其他外在的现实因素对他而言都只不过是欣赏伟大作品的绊脚石。 首先,在结构的侦察上,纳博科夫将其看成一种具体的,完全技巧性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对于读者来说,“一个读者若能了解一本书的设计构造,若能把它拆开,他就能更深地体味到该书的美。”而在作者一方,就具体表现在作家对自己作品中所创造世界的掌控力以及逻辑的合理性与连续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逻辑性”“合理性”都是针对文本自身而言的,而不是作家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常识与逻辑。即所谓“虚构的逻辑”。

  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几乎在讲解每一部作品之前,都会向我们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文学的本质是虚构,就像童话一样,它只是作者想象力的产物,与现实无关。一部伟大的作品就是一个作家独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需要作家本人命名,指引。而作家对这个世界的构造过程以及对人物的掌控就是作品的结构所在。只要一部作品的结构完美无缺,它的发展进程不违背文本的内在逻辑,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而此外的思想,意义不过是附属品。用纳博科夫本人的话来说“风格和结构才是一步作品的全部,伟大的思想不过是废话”。因此,虽然“奥斯丁对英国乡绅的生活丝毫不了解”“狄更斯在叙述者的选择上简直是一大败笔”“化身博士在寓言意义上是极其无聊,陈腐的”但他们仍不失是一部伟大的杰作。因为“奥斯丁笔下的人物往往能自然的融入作品结构中去”“狄更斯流利操纵着众多的人和事件,把他(它)们交织起来”而“《化身博士》则是一个伟大的文体学现象”他们优秀的结构塑造使其在艺术宝库中持续释放着自己的光辉。 在结构之外,构成一部伟大作品的另一要素就是作家特有的“风格”,它建立在以严密的科学性对作品结构进行细致侦查后所感受到的作者个人写作特色和手法。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主要从语言特色、主题、叙事手法三方而对作家的风格进行了分析。例如“卡夫卡清晰准确的科学性语言和其强烈魔幻色彩故事形成的强烈对比。”“狄更斯善于运用强烈诉诸官能感觉的比喻,有唤起逼真感觉的艺术功力。”他多次强调:“风格不是一种工具,也不是一种方法,也不仅仅是一个措辞问题。风格的含义远远超出这一切,它是作家人格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或特性。因此,当我们谈 到风格时,我们指的是一位作为单个艺术家的独特品质及其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的 表现方式。”如果说结构的作用是走进文学的前提,那风格的功效则是通向文学的关键,是叩开狄更斯、果戈里、福楼拜、托尔斯泰和一切大师的作品之门的万能钥匙。 在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中,无论是对结构的侦查还是对风格的感受,其基本的行动模式和理论基础都是对细节的重视和观察,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拥抱细节吧!那些不平凡的细节!”这些“细节”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显的文学意象,而是真正的隐藏在作品故事中最平常不过的极易被读者忽视的细节。他认为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当把作品像掰橘子一样一瓣瓣掰开,观察它的色泽模样、嗅它的气味,尝它的味道。只有我们将书中的小部件、小细节玩味熟透之后, 我们才能明白一本书的设计构造,才能体会它的美。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到 两点:一是要能够准确地想象出细节亊物的形象和状态。比如,范妮的灰眼珠,艾玛的发式,格里高尔的虫身,查理•包法利花哨的帽子,乞乞科夫手提箱的内部构造。 想象这些细节,我们能体会到认知的激动和审美的愉悦。二则是要善于发掘细节之间的隐秘联系。纳博科 夫将它比作小说的祌经网,认为它才是小说真正的情节,包含着作品真正的意蕴。 纳博科夫也非常关心一些隐秘的细小主题,常常利用这些主题为我们褐示出小说结构上的精巧与完美。他在分析《包法利夫人》时,揭示了千层饼主题。查理·包法利少年时一顶层次复杂、花哨、寒碜的帽子,他当医生后格局复杂的居所,他与艾玛婚礼上层次复杂的结婚蛋糕,艾玛死后躺在层层棺椁华。层次的主题贯穿小说的始终,出现在查理、艾玛二人命运的高潮和低谷,花哨,庸俗、寒碜的种种层次,刚好与两人永无止境的庸俗、烦闷的生活相对应。他又在《变形记》中分析了三的主题,格里高尔和三个人(爸爸、妈妈、妹妹)生活在一起,他的房间有三个门,小说中共出现了三个佣人,三个留胡子的房客。反复出现的三,使得小说具有了类似三连音符、三和弦、三幅联的图画之类的形式美。在纳博科夫看来,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只有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探索那些特意设下的细节和结构,感受作家创作的辛苦,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当时刻记住,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的,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研究这个新天地,研究得越周密越好。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所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我们只有仔细了解了这个新天地之后,才能来研究它跟其他世界以及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种极度科学化的精准阅读下,他发现了简·奥斯丁“带笑靥的‘风格的描写’。”对狄更斯的嗜好的衷心的认同,到他对福楼拜的对照法所壁行的虔诚的细致解释,以及他以可爱而又可敬的态度把乔伊斯那繁杂但分秒不差的时间上的同步展示出来,就像一个男孩子第一次拆手表时所表现的那样。

  当然,纳博科夫对读者的要求不止局限于科学般的精准细节考察,对美的敏锐感觉以及强大的想象力也是他所重视的,即他所谓“敏感的脊椎”。他多次向他的学生呼吁:“用你们的脊椎骨去阅读。”“心灵、脑经、敏感的脊椎骨,这些才是看书时真正用的着的东西。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作品 的真谛,并切实体验到这种领悟给你带来的兴奋与激动。 在纳博科夫看来,我们在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脊椎骨微微的震颤就是对“美”的感觉,即一种纯粹的审美性体验。他要求一个优秀读者在阅读时应当保持一种非功利性的,超脱的艺术想象能力与纯粹的审美能力,这种想象力能帮助读者不受个人欲念的束缚,真正自由全面的体会作品的美。他毫不留情的讥讽那些“投入太多感情,在书中寻找个人的寄托或发泄式的自恋”的读者。“只有平庸的读者才喜欢看到自家的心思在小说里于一种令人愉快的伪装下得到反映。”因此,纳傅科夫要求我 们做一个明智、超脱的读者,具有“不掺杂个人情感的想象力和艺术审美趣味”。既能够声泪俱下地享受作品,也清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控制自己的想象”,始终与作家保持艺术上的平衡。具备这种想象力的 读者,不仅对作品的形式美非常敏感,而且能透过形式,体悟到作者创作时的苦心和 灵感,最终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在讲稿中,他以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种最佳的阅读状态:“在艺术家独创的天地里,挺立着一座巍峨的高山,作家沿着山沿艰难的攀援。当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看见对面跑来的竟是兴高采烈,气喘吁吁的读者。于是两人心怀感激的抱在了一起。如果这部著作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 毫无疑问,纳博科夫坚决反对文学能客观地反映现实,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道德说教不以为然,对故事性较强的通俗小说也加以贬斥。他崇尚艺术,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虚构,文学创作就是运用各种复杂的技巧进行虚构。在他看来,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远比作品的故事性、思想性重要。但如果我们仅仅从技术层面上去肤浅的理解他的理论,就很容易歪曲他的思想,将他视为一个“非道德的,虚无主义的”作家和批评家,这实际上又陷入陈腐的学院派窠臼了。我们在理解纳博科夫的批评理论的同时,不能忽视隐藏于他冷静客观背后的一颗热诚的怜悯者的内心。事实上,在每一篇讲稿背后,都隐藏着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讲解者,他憎恨庸俗和残酷,赞美怜悯与美德。 他和斯蒂文森一样,视毫无怜悯心的残酷为最大的罪恶。在哈佛大学讲学时,它曾当着几千师生的面,将一本《堂吉诃德》当场撕碎,纳博科夫唾弃《堂吉诃德》,称它是一本绝无仅有的“残酷,卑劣,无耻”的小说,他以堂吉诃德和桑丘所遭受的欺辱作为笑料,在这本书里看不到一点来自内心的怜悯。而这种残酷的基点正是人类内心的庸俗,因为缺乏想象力,缺乏个性,人们便无法想象被压迫者被欺侮者的感受。对他人的痛苦缺乏想象,对自己的恶性毫无自觉,怜悯也就无从产生了。而在纳博科夫看来,纯粹艺术的享受则是消解这种庸俗的最好药方。文学的道德性就体现为拒绝庸俗,拒绝残酷。它不需要抽想的道德说教,也不需要宣扬什么道德理想(这种理想最后往往会转化为群体对个体的压迫)。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出庸俗和残酷的愚蠢、丑态,“当作家注意到杀人犯的下唇极愚蠢地低垂时,或当他看见一名暴料独自一人在他奢华的卧室里用短粗的食指挖他肥胖的鼻孔,他的眼中便有一道光闪过,这种光比蹑手蹑脚的谋叛者的手枪更能惩罚他们的恶行。 总的来说,纳博科夫的批评理论固然有其局限性,在批判方面也较为激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文学批评在我们这个崇尚功利化,越发媚俗的时代,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从小时候开始,我们的阅读就是弥漫着功利化色彩的,为了成绩,为了表扬,为了虚荣,我们才去阅读。而由于应试化的语文教育,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以一种固定化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去阅读。事实上这种阅读方式是极其危险的,它将伟大的文学作品变成了一个个僵化的陈腐的思维符号,而在这种阅读理念成长起来的读者也毫无疑问是庸俗的,缺乏审美感受的。纳博科夫的伟大正是在于他驱逐了陈腐的思维气息,将纯粹的艺术感,美的享受还原到了文学作品当中。他告诉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幼儿式的目的,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人物也不是为了少年人的目的,学习如何去生存更不是为了学术的目的,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概念当中。我试图教给你们为了作品的形式、视角和艺术去读书。我试图教给你们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去分享那份作者的情感,而非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那种创造的喜悦与艰难。我们没有围绕着书去谈论关于书的事,我们直接走到一部部名著的中心,走到作品活生生的心脏当中。 正如他在课程最后对学生所说的一席话:令我们吸收了养分的这些小说不会教给你们用来处理生活中显而易见的问题的方法,它们也不会在办公室或军营、厨房或婴儿百帮上什么忙。事实上,我试图和你们分享的这些知识不过是纯粹的奢侈品。这些知识既不会帮助你去理解法国的社会经济,也不会帮助你去明白一个少女或少男的内心秘密。但是,如果你听从了我的教导,感受到了一个充满灵感的精致的艺术品所提供的纯粹的满足感,这些知识就帮到了你们。而这种满足感转过来又建立起一种更加纯真的内心舒畅感,这种舒畅一旦被感觉到,就会令人意识到,尽管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跌跌撞撞和愚笨可笑的错误,生活内在的本质大概也同样是灵感与精致。

  《文学讲稿》读后感(三):冗长的智者

  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还是一如既往他絮絮叨叨的风格,长篇累牍地分解小说,这时便可以清晰地瞧见他在《洛丽塔》中叙述冗长故事神经质般的模样。但不管怎样,他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透彻见解还是让我钦佩。

  在讲解《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章节,他解释了书信体式的写作如何帮助支撑小说的结构。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写作形式的绝妙之处。

  他还把奥斯丁式讽刺称为“特殊笑靥”。他说:“我们可以把这类句子叫做带笑靥的句子,它是作者白皙纯净的面颊上一个具有微妙的讽刺意味的笑靥。”确实,在读到奥斯丁那看似平常但内含讥讽的句子时,你不会马上反应过来;但当你意识到她在开玩笑的时候,你的嘴角也会浮现出一抹微笑,感受到她独特的魅力。

  纳博科夫的创作离不开薇拉。我时常想象薇拉在为他提建议时,是否像是一位母亲在为年幼的婴儿擦拭嘴角的汤汁。他改不掉一些婴儿的习性,但毫无疑问,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智者。

  《文学讲稿》读后感(四):名家文论

  作为一家之言,纳博科夫的文学造诣可见一斑,当初只是略略翻下书末的跋,觉得说得很中肯,于是才特地找了来读。读罢觉得受益匪浅。

  作者洋洋洒洒数万字,其实探讨了不过七部名著,篇篇脍炙人口,由于我不大喜欢简奥斯汀其人其文,以及《追忆似水年华》的浩繁巨大,所以关于这两部分跳过未阅,不提。

  余下六部小说,从作者原文引用来看,不啻为庖丁解牛一样,无论是结构还是艺术手法,都被分析地丝丝入扣,更为神奇的是,同样是文论,较之于其他多如牛毛的小说文论而言,少有如此“科学的精准和诗意”。

  作为纳博科夫眼里的“一般读者”,或者“坏习惯读者”,我不得不腆着脸承认,我更倾心于明快诡谲风格的小说长篇,狄更斯的语言自不必说,可是我不知道他描写贵族方面的语言瑕疵如此明显。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纳博科夫对其充满溢美之词,又重新看了一遍《变形记》,觉得草草阅读此类厚实的小说,如果不净几焚香,简直太对不起作者的良苦用心。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属于很久前当打发时间一样看的,按着纳博科夫的思路,重新梳理下情节,深感精妙,阅读文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重新深入你读过的书,并内化为一种吗啡样的欣快感,更别提那些本身就是小说大家的文论,读了之后,通体舒畅。

  忍不住窃喜,我等鼠辈,原也可一尝如此灵魂精华。

  夸了这么多,心情似乎舒缓不少,再冷静下来,撇开纯文学角度的分析,按照结构,风格一个个梳理小说的脉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所有文论里最喜欢的一篇,克制而清醒地看待一个悲剧,才是伟大的情怀。

  纳博科夫骨子里是浪漫的,在他看来,读书就是为了从书里读出快乐来,别的什么也不为。单单为这么纯粹的想法,就开始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脱离了现实的单纯想法,相比于热销书里什么成功法则,这种收获和满足才是不可估量的。这种想法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然而再退一步想,文学的影响力,如果仅仅是读出快乐,不用之宽慰和理解现实,那也实在委屈了作者的呕心沥血了,文学不该自私,该关心更多人的生活,所以,饶恕我对纳博科夫的些许微词。

  此外,还想赘述一下意识流,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客观地评价:“只是一种文学方式,诚无优劣之分,意识流能够自然表达想法,的确比“一字千斟”的古典文学来得轻松些,读者也不至惶惶然觉得亏读了作者心血。”——大赞这句平实之语。

  当然作为“一家之言”,偏信则暗,个人觉得这本书纳博科夫的文学鉴赏是很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是则是,没有大概也许可能的商量余地。书中提到托马斯·曼,作者认为他与卡夫卡相差甚远,但是在我看来,也许阅历有限,我不觉得能写出《魔山》这样作品的作家与卡夫卡逊色多少,也许是,也许不是。

  最后,本书有必要再读再体会。

  《文学讲稿》读后感(五):读者和作家,怎样做到一流?——读《文学讲稿》序言《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有感

  《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是美国小说家和文体家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一书中的序言。在这篇文章中,纳博科夫提出了优秀读者所具备的条件和优秀作家所应达到的要求。对于这些观点,我既有认同,也有一些异议和补充想法。我将在下文中进行浅显的分析讨论。

  首先要谈一谈优秀读者。也许有人认为,读者有极大的自主权,既可以凭己所需去自由选择作品以充实自身,作品本身不会对读者有限制性要求。然而纳博科夫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有一些品质是必备的。

  纳博科夫首先要求,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和欣赏细节,不要先入为主,而是要“研究这个新天地,研究得越周密越好”。他曾经一再对学生说:“拥抱细节吧,那些不平凡的细节。”这就是要求读者以一个纯净的,没有成见的姿态作好接受一部作品和作者理念的准备,接受不等同于认同,而是要尽力将自己置身作品,全面地,没有遗漏地去体验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当一个人准备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排斥阅读那些与自己的观点或是阅读习惯冲突的文本,心里产生抗拒,拒绝心灵的投入,从而丢失了完善自我、享受不一样的世界的机会。但是,如果能够突破了心灵的束缚,去接触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将有可能进入到到一个未知的领域,感受另一番趣味。阅读要有胸襟去容纳。这是阅读作品的第一步,舍此,读者是无法体会作品的精髓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的。

  纳博科夫认为,想从书中寻找情感的寄托,或者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一个人物,或想学会如何生存的阅读,都是下等的阅读。好小说都是好神话,我们无法指望从神话中彻底了解世界和时代。在我看来,要求每个读者都做到这样是有些困难的。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达到让人花大功夫去品鉴的水品,也并不是每个读者的每次阅读都能做到一丝不苟,某些情况下,阅读也许只是享受生活的一种途径,并非为了获取什么。我想,我们所应当成为的好的读者只是在阅读某些作品是能够足够冷静成熟。这便是所谓的“超脱”,要让内心与作者形成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平衡关系,不能过分沉浸于作品,更不必将自身带入作品人物。

  同时,他又提出要善于享受,他提倡用脊椎骨阅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带来的兴奋与激动。 要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应该能够在反复阅读中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享受伟大作品的真谛。

  总的来说,读者的最佳气质应当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既要有艺术家的热情,又要有科学家的韧性。对此,我非常认同。作为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把握好情感与理智的界限,理性而不麻木,投入而不沉迷。

  在文中,纳博科夫具体提到了优秀读者的四个条件:有想象力,有记性,有字典,有一定的艺术感。

  首先谈谈想象力。 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仅能感知或回忆,还能对未发生的事物进行想像。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对于作家,想象力在文学领域都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在文中纳博科夫提出:文学巨匠当初运用想象写出了一本书,后来读这本书的人也要善于运用想象去体会他的书才是。作家借助想象可以超越自身的经验以及视野的局限,不受时空和任何外部条件所限。借助想象的力量,作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完整的艺术创造于不完整的生活之上。而作为读者,要想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就必须完全理解作者的想法,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一来,想象力变得格外重要和必要。读者应该都明白作品的的创作并非现实生活的翻版,而是作者通过想象力创作出来的。我们要能想作者之所想,这样才能和作者进行更亲密的接触,对文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纳博科夫认为,读者各不相同,因此想象力分为若干层次:最糟糕的是把自己当作书中的某个人物;还有一种比较低的层次是从书里寻找个人情感上的寄托,为书里某一个情节所深深打动是因为它勾起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纳博科夫指导读者,要有不掺杂个人情感的想象力和审美趣味。然而,有价值的作品无不带有主观成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带有着自己的主观色彩,读者需要做的,是尽力去再现作者的情感倾向以完整领悟作品。在需要运用想象的时候,要充分运用想象,这样有助于读者对文章更真切的理解。

  至于记性和字典,强调了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事实上,想要会写作,成为一个好的笔者,必然要先成为一个谦卑的读者。几乎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从一个会读书的读者做起的。对于记忆,应当是理解的记忆而非死记硬背,小和尚念经式的阅读绝不可能使人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

  谈到艺术感,纳博科夫说,艺术感很重要,他自己也在不断培养并常常向人宣传。我认为这里所谈的艺术感涉及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整体素养,与一个人所处的文化氛围也是分不开的。这种艺术感的培养,首先是要多读多写。同时,应当找机会多接触各方面的艺术,所有艺术都是水乳交融的,整体素养的提升会加强一个人在各方面的领悟力和鉴赏力。

  在《文学讲稿》这部书的扉页上有纳博科夫的一句话:“我的课程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 这是纳博科夫本人的阅读方式:从作品的结构与风格出发来探索优秀作品。 他对于文章的解读建立在多次阅读和缜密思考的基础之上。他能够做到真正进入文本,而不是用各种理论对作品进行注释。很显然,他很好地实践了自己对优秀读者提出的要求。

  关于怎样成为优秀读者,我还有一些补充的建议。首先,对于不好的文本,读者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鉴赏里 ,要能够筛选有价值的作品。所以,在阅读初始,不妨先浏览全文进行大概的了解,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值得玩味。同时,在阅读时,读者应注意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全盘相信。作者也是凡人,作家的观点同样有其局限性,好的读者不仅要能享受作品,还要学会对作品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在当今社会,随着读者自身个性的显现,读者已经不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其对作家作品的反作用力正日益强大。与曾经的作家有着高人一等地位的时代相比,读者已渐渐转化为部分作家的主导者。现今有这样的说法流行:读者决定作品。读者决定作家。读者成就作家。这些言论中,有的未免太过绝对,然而不难看出,读者的地位正一步步上升,读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我看来,文学始终是发自作家主体的感受。当读者凌驾于作家之上时,文学便披上了功利性的外衣。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作家能否坚守自己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家,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对此,纳博科夫的有很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伟大的作家集“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三者于一身,并且最要紧的是最后者。他称,最好的小说是最好的神话,他强调文学是创造,作家创造世界。他认为“狼来了”的故事就是绝妙的文学,因为在丛生野草中的狼和夸张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过滤片,一幅棱镜,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所需要的迷幻效果。他反复重申,“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这一观点似乎限定了好的作品必须虚构,这显然夸大了虚构的力量,是一种极为深刻的偏见。在作品创作中,想象力固然重要,但把小说家所应具备的条件使用所有作家身上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致力于纪实文学的写作的作家完全不顾现实而沉浸于自我的想象之中,只能说明他的道德沦丧而非水平高超。纳博科夫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他认为艺术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有别于早已界定的内容的生活与现实。而在我看来,有很多创造,需要作家拥有还原现实的本领,完全不顾现实的、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是不可能有巨大价值的。艺术产生于生活,其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为现实生活而服务,或提供精神享受,或指引人类发展。因此我认为,作家的思想性是最重要的。

  所谓思想性,并不是说一个作家必然要成为一个教育家,而是说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都该存在着思想上的闪光点,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并引导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社会中很多人无法正确将自己定位。作家如果把写作作为一种社会性职业,就有责任将人的处境进行反映和反省,并形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引导一部分迷失的人。优秀的作家应总是站在思想的前沿,不仅能够感知,而且能够思考后表达。好的作家,不仅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更要能让自己与众人有所联系,让自己成为航标。当然,在成为航标这方面,作家的人格也很重要。

  我认为写作虽须有价值,并不代表所有作品都要有明确的功利性目的。作家是人而非神,很少有作家是站在拯救人类的立场上去写作的。但如果退化为为了取悦读者而写作,写作的圣洁性就被完全破坏了。对于作家来说,应该明白文学创作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更重要的是提升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作家必须甘愿承受孤独和误解,甘愿为自己的作品做出牺牲。把心交给读者,把灵魂留给自己。我以为,作家是要对人类的灵魂做一点贡献,负一点责任的。

  《文学讲稿》读后感(六):评论的态度

  评论的态度

  把一篇说明文写的妙趣横生固然不易,把一篇文学评论写到惊心动魄想来更是为难。但纳博科夫做到了。

  准确的说,这本书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评论,要说文学分析似乎来得更确切些。不妨想象:纳博科夫在教室里踱来踱去,一脸神秘的孩子气。突然,他伸出胖胖的手指,嘘,大踏步返回讲台,并迅速翻开书本。(讲稿?)接下来大家要做的便是听他娓娓道来,抽丝剥茧般剖析大师们的作品: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 …一水的大腕儿全成了他的研究对象。纳博科夫并不象时下的小资们那样,把大师的名字挂在嘴边,把大师的著作摆在架上,却把大师的精神扔进字纸篓。他是道地的行家,写过《洛丽塔》的他,尽可牵了我们一群无知小子,闯进大师们的精神家园,尽情嬉戏而不至于损毁一草一木。重新搭建,却从不曾破坏美的完整。

  比较之下,我们所谓评论家老爷们,不由英雄气短,书未必认真看,看了也未必都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动笔,我把他们的手法按做鱼的办法分为三段:上来一顿乱棒,什么肉麻说什么,能把你吹上天,绝不让你在地面上好生呆着,仿佛一个天才横空出世,在你面前,托尔斯泰、曹雪芹全是白痴;中间一通瞎批,这时要板起面孔,表情要多严肃有多严肃,什么地方不主旋律,哪个比喻不合他老人家的心意,都给说道说道,都要指点指点,仿佛不如此不足矣显示他老人家深厚的学问功底;最后一堂教育,看到优点,找出不足,拍拍脑袋“小鬼,要加把劲,继续努力,那样才有出息”,一幅过来人的老气横秋。

  让他们折腾吧,我们跟纳博科夫走,从《曼斯菲尔德》到《荒凉山庄》,见过《包法利夫人》、《化身博士》,再见《尤利西斯》,在《似水年华》里体味《变形记》的快乐。让纳博科夫领了我们,缓步其间,研究这座座宏伟建筑,从外观到内部,从风格到结构,领略大师们或恢弘大气,或精细入微的手笔,品味大师们或尖酸刻薄,或宽厚仁慈的匠心所在。

  纳博科夫手段颇多,招招式式都透着功力,一会儿用望远镜,一会儿换显微镜,什么适合用什么,并不拘于形式,只为找到隐于其间的美。他在发现美的同时,为美所陶醉。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只要浑身放松,让脊梁骨来指挥… …让我们崇拜自己的脊椎和脊椎的兴奋吧。我们本来就是头部燃着圣火脊椎动物。”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读书是件很神圣的事儿,书评是件很严肃的事儿,只有认真读书,细心体味,反复把玩,才有可能写出切中肯綮的书评。这也是对一个写作者最起码的尊重。

  让那些不痛不痒,隔靴搔痒。甚至专挠痒痒的评论统统的见鬼去吧!在这个一切成为快餐的时代,给精神留一道慢餐享用,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文学讲稿》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定价:36.00元

  《文学讲稿》读后感(七):细节狂魔纳博科夫:向人类的智慧发起猛烈的攻击

  近日读完了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然后发现自己已然被圈至他的门下,抄录了许多书中的话语,并且将其奉之明堂。但这本书中的纳博科夫真正令我折服的不仅仅是那些目前对我来说有如金科玉律一般的话语,还有那份“向人类的智慧发起猛烈的攻击”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令我战栗,他使我想起了一篇心灵鸡汤里的话,“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有天赋,可怕的是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纳博科夫就是这样的人,有着超乎寻常人的天赋和超乎寻常人的努力。

  他的天赋,才疏学浅的我无法谈起,我也不愿意去让我自己显得愚蠢。而纳博科夫的努力,则彰显在他对于细节的痴迷上。他对于所分析的每一本小说都不竭余力地去探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常人读书有如在看绣图上的飞龙,而纳博科夫却在拿着放大镜一一地分析绣娘用了多少种丝线多少种针法。他会让你相形见绌。

  在《文学讲稿》之中,纳博科夫将他发现的细节都一一展示给读者,就像是一个高傲的学者将一摞一摞的资料甩在学生的课桌上,不发一语却在告诉着别人:“这样子才叫做读书。”纳博科夫甚至在谈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时候,还推测了主人公生于几几年,几几年入学,几几年当了医生,几几年娶了第一位夫人。但纳博科夫并不满足于这样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细节癖,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地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于细节的嗜好和推崇。

  “关于细节,关于细节如此这般地组合是怎样产生情感的火花的,没有了它们,一本书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当注意和欣赏细节。”

  纳博科夫狂热地爱着细节,这点毫无疑问。甚至于他在给学生的试卷中还出了这样一道题,一道令所有参加过或者准备参加中国高考的人都熟悉的题目。他问他的学生“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这和高考的名著阅读题里判断《子夜》中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里夹得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但是后者只是榨干了我的文学阅读的快乐,而前者却让我觉得羞愧,令我觉得自己囫囵吞枣地阅读是多么的粗鲁。为何?我想其中原因在于,一个是为了更好地探求文学的价值所以才对细节斤斤计较,而后者只是单纯地在计较着细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文学讲稿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