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5 21: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4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东北的日头东北的痛

  一开始是因为萧红是民国才女,因为呼兰河就在家附近,所以读了起来,没想到这么喜欢萧红的文风,很平静,但是却很有画面感,真实的东北风貌,真实的那个封建时代的温情恐怖。团圆小媳妇的悲剧好像是血淋淋的发生在我面前,这时我才认同了鲁迅先生《狂人日记》的思想,很有趣,鲁迅先生更多的是批判精神的文字,他的文字有力量,但总有种直接读鲁迅思想的感觉,总是找不到这思想的根,看了萧红的小说,却是看见了那个真实的吃人的社会,才觉得,鲁迅说的对。除了团圆小媳妇,萧红和祖父的亲情童年,也是让我多次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院子里和姥姥长大的时光,具体事情已经不记得什么了,但是那种午后的温暖,却能被唤起。冯歪嘴子的媳妇和儿子,也让我心酸,被邻居嫌弃的人们,却煎熬又相爱的活着,像是土地缝里的不出名的作物,被所有人鄙视着,丑陋却就是那么艰难的活下去,越来越瘦、最后死了的媳妇,小小年纪就帮父亲干活打水的大儿子,什么也不会发育也没别人快的二儿子,这三个人,却给了冯歪嘴子一股单薄却又有韧性的支撑,苦难人生,就多了一点点的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到底是时代成就了萧红呢还是毁了她呢?

  最初知晓萧红,竟是因为她和萧君鲁迅等人的情史。

  可是通篇读完《呼兰河传》,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萧红,竟然让80后的我感同身受童年记忆。有一个自己的后花园,翻家里的藏的旧东西,把音乐盒拆开却装不回去,还有一次在柜子里看到一窝刚生出来的白白嫩嫩的可爱的小老鼠,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还有记忆中的奶奶,会把别人给她的糖藏起来给我吃的奶奶,会在天快黑的时候叫我回家的奶奶,因为一次意外跌入冰天水沟而去世的奶奶。。。

  想起来都会心酸。

  然而庆幸的是,今天的我过的比萧红幸福

  可是到底是时代成就了萧红呢还是毁了她呢?

  那平白朴实的文字读起来,竟是一个个伤,究竟要经历什么才能如此伤及骨髓?

  除了孤绝品质,绝世才华,她一无所有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朝花夕拾,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我其实是先看了电影,黄金时代,才看了呼兰河传。

  其实也是先看了电影的海报,记得有一篇上面写着——“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呵,如此大气的描述,洒脱,桀骜;在当时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是这样的壮烈感,一下子让人心生敬畏。

  呼兰河传是作者的童年,可以拆出来分章节看,都是极好的散文。作者就这么闲来信笔,质朴不加渲染的感觉,可偏生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直击人心。

  她无疑是寂寞的,所以可以把周遭的事物观察的这样细致,也之所以对抚养她的祖父充满了深情。一天一天又一天,充满了尝试与自己相处,尝试在时间流逝里找规律,也尝试在有特殊时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欣赏。会让人想到”阳关灿烂的日子“里那种无所事事无聊感,可能更惨?的是,同萧红一样,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一般也没有夏雨大院里面的小伙伴。所以很多时候,植物动物都仿佛有了情感

  我很喜欢她写她家的后花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矮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没有人问它似的。

  当然,有更加萧瑟的时候。下雨了,就像草上发了烟。夜晚的时候,“漫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但是真正的悲凉,更多早慧的少女看这个闭塞的小城,看落后的观念,看传承下来的陋习,己所不欲施于人的封建迷信,嚼舌头爱攀比的小市民……好像在这个小镇千百年的时光都不会改变

  一个清醒的人在一个混沌的社会,苦闷彷徨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我最喜欢她写她的祖父,第三章。不过,不想多说这个话题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人生何如,如此这么悲凉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他们毫无方向的,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似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冷。

  断断续续从夏天一直看到了冬天,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看时的感觉总是荒凉的。她写童年的小院子,繁盛而又荒芜;她写团圆媳妇,活泼泼的一个小姑娘啊,就在旁人一次次热闹的旁观下,活活地被折腾死;她写童年那一户户人家,一家家商铺,如此狭小,如此生活得艰难的一群人,却快乐不怎么快乐地活着……这一切都淡淡地描述着,好像这些人都与她无关,可是她却说“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生由不得你,死也由不得你,命运自有它的安排。这满满的回忆,落在白纸上,尽是萧索。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没给五星不是这书不好,是我不喜欢这样看着热闹读着悲观的书,萧红漂泊了一生,这书里的味道也是凄凉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浑然天成

  我读小说很快,也读了挺多。这部是个例外。

  首先这本书快不得,需要慢慢品,不然消化不了文字里融入骨血般的荒凉和孤寂。但它并不会让人觉得沉痛哀伤。虽然它全文都呈现出那么多那么明显的疼,可这疼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你偶尔也会为之沉默、为之叹息,甚至也会哭天抢地说命运不公,可愤恨没有的,哀怨也很少,更多的会因为这疼陪着你长大,你日也看夜也看,便能无奈地笑着说:咳,真有点疼啊。但依旧唱歌,依旧追鸡撵猫过日子。日子怎么不是过,日子怎么都能过得去的,祖祖辈辈不都如此,也挺好的吧。它也陈述愚昧,而且那愚昧会致死,可它并不是揭露更不为批判,只是陈述而已,因为这种愚昧也是传承下来的,谁都习以为常,谁都不以为意。它当然也说快乐,小孩的视野本来就充满大人理解不了的快乐,所以我们会看到鲜活光亮的祖孙情,会不由自主乐出来。只是在全书荒凉的大基调下,这快乐也会转瞬即逝,就如祖父的去世会到来一样。

  其次,这是我读过最不像小说的一部,其实若不是搜索信息,我会以为这是一本散文。萧红以小孩的视角,细致地工笔画一般地一笔一笔地描述着呼兰河的大街小巷,描述着街上的大坑、巷子里的人家、家里的后院、邻里周遭,以及各种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一切都栩栩如生,宛若发生在眼前,但全书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线索,也没有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可不会让人不耐生闷,场景转换也并不显突兀,写人叙事描景也不会杂乱无章,好像淡就是它的纹理,缓就是它的节奏,散就是它的精髓,呼兰河天生就是这般相貌,而萧红只是把它描下来了一样,自然而然,浑然天成。

  再次,以往的小说,我看过就忘,也很难因为一部小说就推崇作者,并找ta的其他书来看,顶多看时赞扬下罢了(马尔克斯、金庸也是例外)。可萧红真的让我很喜欢。

  最后,摘几个句子吧。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是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否苦多乐少。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悲伤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越觉得荒凉。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萧红的呼兰河 我后知后觉的童年

  第一次看萧红的文章,印象并不深,因为经过初中高中语文的“洗礼”后,对鲁迅类的文章本能的产生抵触。大一时了解她和萧军的那段烟尘旧事,开始对她产生兴趣,于是借阅了《呼兰河传》,仍不明白这么一本描写穷乡僻壤、语言平淡的回忆录凭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看完后,突然觉得她的文字就像一个深渊,让人心甘情愿的往下沉。也许就像林夕歌词所写的,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就像苦瓜,到了一定年纪才吃得出甘苦中的那缕清香。而对萧红的感觉,就像一位读者所描述的:她是一朵伤残的花,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合时宜的绽放。

  在萧红回忆中的呼兰河,一年四季都是热闹的,呼兰河的人,一年四季也都是快活的,麻木的快活着,路上的一个大泥坑,就可以看好多场快活的“演出”和快活的享用“淹死的猪肉”,一个染缸房的故事,就可以成为他们好几年快活的谈资,甚至一片被丢弃了的膏药,都可以让拾得者的手和心灵快活一整个冬天。

  在呼兰河,一切不幸者,都是叫花子,人们对待叫花子是很平常的。但是却擅长把不幸者的遭遇添油加醋无限放大,越是能把鸡毛蒜皮的事描述得像神话一般,讲述者在听众中越显得有威严。但仔细想想,这也怪不了那些夸张的讲述者吧,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年可能都发生不了几件小事,所以不把别人进监狱的“大事”夸张成神话,就没话可讲啦。

  萧红的童年里,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爱,但得到了祖父最深的爱,所以,对祖父的回忆成了灵魂最温暖的寄寓之地。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下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的溜平,哪里会溜的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籽踢飞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我们这群“在温室里成长的90后”提起童年的时候,脑子里就开始出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宠爱、小伙伴环绕....而我之所以对这段文字尤其钟情,是因为一直觉得我的童年除了太奶奶给我的那片云彩之外,都是黑白的,即使听者觉得有颜色,那也是我讲诉的时候加上去的。我并没有怪谁,也没有因为得不到很多人的爱而伤悲,反而越加珍惜那一份满满的爱。在农村生长过的孩子对萧红与祖父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陌生,小时候,太奶奶上山,我也跟着上山,太奶奶去拔草,我也跟着去,把太奶奶刚拔起来的草再种上,太奶奶去找别的老人聊天,我就在旁边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经历过战争年代和饥荒时期的老人身上,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所以从小我知道的事情总比别的小朋友多得多。

  与萧红一样,在我家乡的那个小村庄里,以前住着我的太奶奶,现在埋着我的太奶奶。生我的时候,太奶奶八十岁了,我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太奶奶就九十岁了,她九十岁那年的最后一天,还没来得及和她一起吃最后一个年夜饭,她就死了。她死后我常常梦到她,梦到她突然又变年轻的样子,梦到她变成一堆白骨的样子,梦到我牵着她的手走在田野的样子。。。。前段时间奶奶去世之前,我又梦见了她和我那个后知后觉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小记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开头不太喜欢,内容琐碎,文字也啰嗦。第二章开始就好多了,后面越来越有味道。呼兰河是个并不美丽也不发达的地方,萧红戏谑的描述了那里的街道,商铺,文化活动,尤其是封建愚昧的乡民们。还有她慈爱的爷爷和天堂一般的后花园,虽然没有明确表达写作时的情绪,但是字里行间满满对亲人的怀念,对无忧无虑童年的追忆。团圆媳妇,有二爷,冯歪嘴子,萧红对他们既有调侃,又有深切的同情,同时刻画了热衷八卦又见不得别人好的乡民们,批判了看着风光热闹实则冷漠变态的社会风气。整体流畅,灵动,读起来很舒服。想到萧红的人生经历,能有这样丰富纯净的内心,有能力这样准确生动的表达,有条件完整的写出来,着实不易。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燃烧之后只余凄惶

  读上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的小说,语言上总有点别扭,感觉这也许就是时光的距离吧,那时的人也许就是这样的。但是萧红《呼兰河传》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书中完全是北方白话,居然和今天身边的语言如此接近,甚至那些幽默的笑点都是一样的。

  除了这个发现,这本书让我惊叹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一篇故事性不强散文集似的小说,却能吸引人手不释卷。远离故土数十年的她,如此细腻和生动地表现出故乡的风土人情,那么灵动真实,趣味横生。

  也格外喜欢书中散发的情绪,在整篇无法抹去荒凉孤寂的底色上,冷幽默让人忍俊不止,短暂的温暖和美好令人感动却更令人感伤。

  也许作者感觉到人生已到尽头,才会在这样的情绪中怀念故土的四季风景和人情故事,好像在最后的时刻把人生的悲叹都投入其中,悠悠的,带着一丝嬉笑,最终还是满腹遗恨、满面泪痕。

  这本书写在她人生即将落寞的前两年,也是她死后评价最高的作品。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萧红,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初识萧红,缘于《呼兰河传》,第一眼,便惊叹于行笔构文之轻。春来了,花开了;秋尽了,叶落了。世界就是这样。 萧红的文字,简单到让人不安,同时又有着超越生死的质感,对世界的认知与描绘,充满了孩子般的迷惑,又有一丝远观者的冷漠。呼兰河的大世界,除了好奇,自己好像什么都搞不懂,日出日落,生老病死,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懂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后花园的小世界,是自己能懂的另一个世界,积雪会化,蝴蝶会来,同样的春夏秋冬,在这里就容易搞明白多了。 《呼兰河传》很轻,《生死场》却很重。 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的一个人来书写,读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可能有人把这叫做写作手法不同吧,我不是很懂这些概念,只是从感性的读者角度来揣测: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写作时的心境不同罢了。 《生死场》写作之时,萧红23岁,在文坛并没什么知名度,生活经历的有限,让她对苦难的感受还没有到深入骨髓的程度,文字表达较为直接,小说结构的把握明显是用了心的,此时正是与萧红与萧军交往的”二萧”时期,生活整体比较平稳。 写作《呼兰河传》之时,萧红26岁,因为成名作《生死场》和鲁迅的力荐,萧红早不再是三年前的萧红了,文坛声名的环绕,与萧军感情之间的不合日益加剧,加上日本、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动荡辗转的生活,使得萧红对人生的思索自然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时写出来的文字和三年前相比更有一丝云淡风轻之感,也无需刻意安排文章的结构了,见过太多的苦难,对苦难便不再那么敏感,信手拈来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呼兰河传》就多了一些冷眼旁观的上帝视角。 萧红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抱紧。艺术源于生活,萧红的生活无疑是凄凉的,诉诸于文字,本应体现的是生命之重,而经过萧红之手,却没有在字里行间留下任何幽怨哀伤的痕迹,苦难化作烟尘,均匀散落于整部小说的所有角落,寻之不见,却又挥之不去,读完之后压得人久久喘不过气来。 这,便是萧红。 上天总是极度的不公,最美好的年龄,生命却嘎然而止。 1942年1月19日夜里,萧红在香港玛丽医书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不甘又能如何?生活总是经不起造化的作弄,萧红的一生让人唏嘘,即使是在临终前的几天,由于日军攻占九龙,萧红也被迫两次转院,最终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离世,享年31岁。 喜剧使人莞尔,悲剧才显深刻,苦难是文学史上最大的功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罪过,如果说在苦难的摧残中诞生的文学作品才有力量,那么这股力量到底值不值得被保留延续? 原文链接:

  http://luogg.club/xiaohong/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其实我还没读完

  说起看这本书的原因,长这么大,总是会看到,萧红,才女,这样的评语,看到推荐这本书,于是找来了一看,一开始看,很简单的话语,好像一个孩子在喃喃自语,我蹲在她旁边,听她慢慢道来,很安静,她带着我走过她眼中的世界,每一条街,每一座房子,商店,小巷,围在路上那个大坑那看,是不是又有猪掉了下去,又来到她家,会看到她的祖母,有些刻薄,看到她的祖父,那么慈祥和蔼,,看她又偷偷溜进了后屋,又偷了什么吃的玩的,那么开心,她又领我进后花园,长满了花花草草,可爱的孩子,却又偷着些许凄凉。

  故事里有很多的人物出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童养媳—团圆新娘,12岁的孩子因为长得壮实,要说自己14岁,天性不泯,却奈何来到了这个日夜跳大神的家里,挨打挨骂,折磨到最后,被开水烫,一群人还假惺惺舍不得,最后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还有一个就是有二叔了,一开始看的时候,还好奇怪,有二叔是有个二叔的意思吗,后面才看到,这个二叔好像很穷,常常寄住在这家,又寄住在那家,也会偷东西出去变卖,还被小孩子抓到了,有二叔不喜欢别人叫他有子,乳名,有二叔也会和别人吵架打架,我到最后都没太看懂有二叔是个怎样的人,或许是我看的太粗虐了吧,看完再看一下。

  我其实还没看完,我跟着这个孩子,看她眼中的世界,她好像没有什么玩伴,她看尽身边的好好坏坏,这些人的一辈子,那磨坊打梆的,那被丝瓜黄瓜缠满的房子,有开心,却一切都好像没有生机,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好像没有什么色彩,难过。

  继续看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