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10篇

  《艺术的去人性化》是一本由(西) 加塞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一):艺术的大众与小众——《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螺旋真理

  中西之间的思想,差异性是颇大的。

  西洋绘画到印象主义之前,受本体论影响,都在孜孜以求的复现,力图实现照片的效果。即使是宗教画和偶现的虚构,也是以现实为模仿的对象,直到印象画派的出现。

  印象画派成熟之后,内容已不再重要,追求的是艺术的体现:色块之间的激荡、线条打破与被打破的和谐与违和,现实事物被扭曲的程度。这时候艺术“几乎”脱离了 “物”本身。换句话说,艺术确是站在思想先锋的,在主流思潮还在呼吁以人为本的情况下,艺术已经开始抛弃欣赏者对于作品的背景经验、内容认识和感情代入,开始追求纯粹化。

  相形之下中国绘画中很难找到“照片”和“还原”这种理论方式,"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视透视法,越古的画,越在告诉观者,“这是绘画艺术,不是照片”。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贵族的艺术,总是循规守据,遵守法度;平民的艺术,则充满了个人色彩的灵动,辛辣而讽刺。

  回到本题,追求内容、感情和大众的艺术形式,其欣赏方式往往是代入体验。囧瑶阿姨的爱情小说,凡是青春期年龄以上者,都可以把自己对号入座,去感受感情的跌宕,男女之间的纠结;而追求纯艺术的艺术形式,往往要观者具备一定的欣赏创作能力才能完成艺术欣赏过程,因为不能全部代入或者根本不能代入的去“体验”,而是要采取冷眼的“观察”,这是基本上不需要感情的。但是艺术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人群被皆然分成了两类:具有这种能力的和不具有的,或者说懂的人和不懂的人,再或者说“选民”和其他。当然,这里并不是歧视和族群划分,在艺术面前,你必须承认人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这和智商是一个道理。

  人唾弃艺术大概有两种原因:其一是看懂了之后不喜欢,其二是看不懂之后为了找回尊严的过敏反应。第一种姑且不论,第二种情况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大众艺术形式的生产者是艺术家,消费者是整体社会。由于大众艺术的受众广大,恰好和商业发展有一定的共性,于是现代社会中,商业渗入了大众艺术的每一个毛孔,流行艺术顿时粉墨登场,艺术角色开始分工明细,艺术生产者可以分化为创作、表现、烘托等多种分工,传播者也被分化出来,艺术理论却并不一定层次很高;而纯粹艺术受到攻击之后开始形成欣赏圈子,生产者往往是艺术家,甚至是兼职艺术家,消费者是特定人群。如果门槛很高,有可能出现艺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一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理论的发达甚至将会上升到哲学层次。

  当然,大众艺术和小众艺术并不是完全的对立面,由于小众艺术理论的成熟和大众艺术市场的成熟,二者往往会在交流中各取所需,形成简单的合作关系,但往往不会走入深层次交流。风雅颂虽然整合入一本《诗》,但是懂得的人会读出其中壁垒森严的分野。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二):颇有洞见,妙趣横生

  如今的社会,已完全步入了一个由乌合之众左右的民主暴政阶段。“文学不过是书写而已,作品不过是字符的堆砌。”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地体现了继上帝之死后,作家也死了。从BBS到博客,再到微博,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晒自己的“文采”。不再需要严格的筛选与淘汰机制,更不需要任何学术或技能训练,一夜之间,谁都可以成为网络写手。继淘宝体之后,又有咆哮体,各种新风格,走马灯似的粉墨登场。然而,这到底是对语言的蹂躏,还是激发了语言的活力。恐怕现在还难以断言。不由得想借用狄更斯那句被引用滥了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写了这么多题外话,其实只是想说: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奥尔特加对“大众”和“小众”的区分,断言新艺术“无法通俗”,可能并不适用于今天的环境。今天的新艺术依然在追求各种形式化的技巧,力求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熏陶,普罗大众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新形势。但这里的新艺术,必须将“文学”这一类型排除在外。如今的文学,已经从庙堂走向山林,絮絮叨叨地表达普通人最平凡的吃喝拉撒以及情感纠结,只求达意,很少讲求技巧的提炼。当然,在普遍化的庸俗之下,有两个可称为艺术特色的因素:幽默与反讽,即搞笑与搞怪。就此而言,文学不是“去人性化”,而是“更人性化”了。

  奥尔特加的另一论点:去人性化即风格化,是颇有见地的。毕竟,人们所经历的现世生活都是类似的,若是从现实主义入手,那么作品会大同小异。一旦抛开现实,进入技巧的世界,便可风格迥异了。奥尔特加还认为:“对话,是小说中的精华所在,就像绘画中的光一样。小说,就是对话的排列组合。”这也是很独到的见解。他从希腊的传统出发来论证这一点,但仔细考究近代小说的兴起,对话又仿佛只是小说艺术的很小一部分,存疑。在分析人们为何会对一件艺术品“不懂”时,他指出这“正是画在向我们展示它背后这一方看不见的精神土地的时候”,一针见血。任何艺术品,表现出来的只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若是没有对这些观念的了解,是看不出所以然的。

  在这个文集里,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艺术的去人性化》与《两个世界的艺术》。前者是作者最重要的观点,论述得逻辑清晰、井井有条。后者讲述了我最喜欢的哥特艺术,将人类的进化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原始人(崇尚线条,将纷乱的世界抽象化)、古典人(崇尚理性,认为自然一切和谐),当然还有现代人。又根据地域分为东方人(超现实境界)、地中海人(肯定俗世价值)与哥特人(日耳曼人的传统)。《美学随笔,权当序言》评价新诗集《过客》,对诗人主体性的分析,也颇为独特,很有启发性。尤其是那句“一门语言或一个表意符号体系若是不以叙事为目的,而旨在展现行为主体,它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样的语言就是艺术。”奥尔特加似乎特别擅长作出这类充满智慧的论断。《论艺术中的视角》,也是相当精彩的一篇文章,从视角的转换勾勒出整个西方绘画史,很见功力。其他的一些文章,由于本人对绘画完全是门外汉,就难以窥见其精妙了。

  总而言之,读奥尔特加,是一次精神的奇妙旅行。他知识渊博,而又风趣幽默,很懂得把握写作的分寸与尺度。他也深知自己工作的不易,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要求运用哲学、心理学,甚至生理学方面极复杂的技巧”,“而评价一种艺术风格,则是一种分析工作,需要对概念的准确把握,所用到的特殊技巧与绘画技巧完全不一样”。然而,他将这一切融合得天衣无缝。精当的见解、简约的文字,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伟大作家。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三):《艺术的去人性化》简介

  这是和一位友邻讨论这本书的部分豆邮,半夜突然想起来可以添加到这里来,希望对别人有些帮助。也感谢这位友邻当时迫使我在看完后把这本书重新理了一遍。

  书主要讲了两点,其中重点是第一点,后一点只是一笔带过

  1.现代艺术让一部分人完全不懂的原因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注对象完全不同。现代艺术不再像传统艺术(20世纪以前)关乎人性,不再来自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艺术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经不堪重负,难以发展,所以现代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做出了重大剧变,只关注艺术创作本身:空间、色彩,概念、比喻,讽刺,表现的手法......,现代艺术品不再承受传统艺术品的美育德育的重任,现代艺术是艺术家们自己的自娱自乐的游戏,艺术对大众来说已无关紧要

  2.变化后的结果

  “现代艺术作品就像一股社会力量,将芸芸众生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群”。理解的人和不理解的人,而作者把能懂的人看着是精英分子,“有些人具有另一些人没有的理解官能”“他们不一定比别人更优秀,但是他们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人”。

  当然,作者1883-1955,没有看到后现代发力的部分,不过他的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启发。例如下面这段:

  “人们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就像一系列的同心圆,圆心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最深层的渴望都起源于此,其半径则代表着事物与圆心的动态距离。各类事物——现实中的或是好文化上的——都在离情感核心或近或远的不同轨道上运行。可以说,以前的艺术,就像科学和政治一样,很靠近情感核心——这个核心即是我们人性的基础;如今的艺术却已滑向了边缘。艺术的自身特征并没有改变,它只是被拉远了,变得次要了,也变得轻松了。”

  ——————————————————————————————    

  至于这本书虽然书名是《艺术的去人性化》,但书其实是个集子,其后面很大部分是作者其他的一些评论。论述“艺术的去人性化”部分只有50多页,但已很超值。

  而后面部分的《两个世界的艺术》《蒙娜丽莎》《论艺术中的视角》《真理并不简单》这几篇也非常有启发性。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四):艺术只是艺术,无关其它?

  奥尔特加总能让我惊喜。昨天一口气读完《艺术的去人性化》,这才明白他观察的视角远不仅仅是大众(《大众的反叛》),哲学给了他高屋建瓴的眼光,于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奥尔特加在艺术的花园里也筑起了自己的小径——引领我穿越所谓新艺术的迷雾,看看在这个世纪,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之前对现代艺术、先锋艺术,我看不懂也从来不打算看懂,对它们甚至感到不屑,总觉得这是“艺术家”们的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对于自己不理解事物的仇视想来是一种普遍心态吧,正如作者所言新艺术注定是反通俗的,它将观众分为两类:具有足够艺术感理解的人和不能理解的人。毋庸置疑,我属于后者,而对于我的不快作者也慷慨地给予了解释:“若是因为不懂一部艺术作品才感到不快,人们就会觉得像是受了侮辱似的,暗暗觉得自卑。人们必定要对作品口诛笔伐借以肯定自我,才能感到扬眉吐气。”“新艺术讲究天赋,讲究天生的高雅品位和纤细直觉,因此,面对新艺术,习惯高高在上的大众觉得自己的‘人权’受到了侵犯。所以,新艺术所到之处,大众总对它大加践踏。”

  反省了自己的“不快”,我更加好奇作者对新艺术的理解又是怎样的。通读下来,奥尔特加对“去人性化”的论述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传统的艺术作品立足于现实之上——“艺术中所追寻的目标、所关注的对象和其日常生活中的并无二致:即人类的形象与情感”,而人们之所以能够欣赏、理解是因为被这些作品唤起了共鸣——那些动人的情感、复杂的剧情、丰富的色彩、变幻的音符都能在观众有限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投影,朦朦胧胧的,你不是被作品打动,而是被你所能理解的那种“似曾相识”打动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美学享受与他们在生活中通常的好恶态度没有本质区别”。换句话说,“审美主体的快感不是源于艺术品,而是因为他自己。在这里,艺术作品就像酒一样,只是引起快感的原因”。

  然而这种作品与经验的交融并不是真正的美学享受。奥尔特加指出“原则上,关注作品中的人性情感与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快感是无法相容的。”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你透过一块玻璃眺望屋外的花园时,若花园时视觉目标,那么你就会自动忽略玻璃,玻璃越干净你越是不会注意到它;而当你将视线转向玻璃时,花园就消失了,“转而变成一团像是粘在玻璃上的模糊色块”。新艺术所追求的的正是去除人性化后的“透明的艺术、纯粹的幻想”,它建立在艺术家创造出的封闭的神秘空间内,与现实保持着冷静、客观的距离,换句话说,它要“凭空创造”。如此一来,新艺术就成了一种“艺术化的艺术”,它主张去除人性化的元素,尽力变得“绝对客观”,以诗人为例就是要“消失,蒸发,把自己变成纯粹的无名声音,不断吐出话语,因为话语才是诗歌创作的真正主角”。奥尔特加还补充道这种逃避现实的新艺术并只是胡言乱语或信手涂鸦就够了——“要有所创造,而又不是‘自然’的翻版,还要有真实感,这可需要卓越的才华”。

  对于这种观点,我不由感到怀疑。艺术可以是客观的吗?当人彻底消失了,所谓艺术还剩下什么?那种机械运动的美感,精确和谐的音律——一切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得出,连人的创作都不需要了,这样的是艺术吗?它的价值何在呢,纯粹的“审美快感”吗?我不能相信艺术只是纯粹娱人的工具,它必然应该带来某些沉重的思考,带来人类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它应当能唤起一种伟大的情感,源于现实却又超越现实的琐碎……艺术的创作是双向的,由作者和观者一起完成,而在这过程中人始终是位居核心的。怎么能够做到“去人性化”呢?仿佛是为了印证我的疑惑,文章后面提出新艺术是一种“如玩笑一般、以自嘲为精髓的艺术”,它嘲弄的是艺术本身,只嘲弄艺术吗?不,后现代的种种表现都透漏出一种深深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权威的质疑,谁敢自称掌握了真理?那在高台上指手画脚的不再是领袖,只是小丑。这一切这与科学界绝对真理的沦陷有关,牛顿经典物理定律带来的安全感、笃定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一切确定都变成了不确定——对世界如此,对人类自身也是如此。若此刻将全人类浓缩为一个人的形象,我想到了李白,他正仰望着深邃无语的苍穹,从心底的碎片间挤出几声无奈的苦笑。天梯被断绝了,人类永远是泥地里的蛆虫。新艺术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处境才努力使自己变得“无关紧要”,用奥尔特加的话来说:“对纯艺术的渴望,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源于自负;正相反,这是莫大的谦卑。艺术将人类情感因素尽数去除之后,变得无关紧要——它只是艺术,无关其他。”

  作者对传统艺术与新艺术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有趣的论述。奥尔特加指出艺术家并不是直面世界的,隔在他们中间的还有艺术传统这一媒介——它可以是高墙也可以是一座桥梁。对传统艺术的态度无非两种:继承与发展;否定、批判基础上的全面创新。而“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往往须经由对传统风格的有意识而巧妙的否定才能形成。”新艺术显然是走了后一条路线,欧洲艺术也正是这个情况:“在其灵魂中,有一种崇尚未来的本能,战胜了无可救药的东方式的传统至上和以过往为尊的思想。”

  奥尔特加还有一处论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指出我们通过观念认识世界,“对于真实世界,我们能拥有的只是我们对其形成的观念而已。”但观念与现实显然不能相等,可人们却习惯了把现实与观念混为一谈,用观念替代了事物本身。新艺术则来了个“大逆转”,它干脆将现实抛到一边,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观念的世界中——“任观念停留在它的虚构世界中,就是尽可能地还原虚构因素的真实原貌。这样,我们就不是由大脑看向世界,而是正相反,我们摆脱了桎梏,得以客观地思考,使内在的、主观想象中的示意简图更为纯粹”。具体来说,一个肖像画家如果不是根据人物相貌,而是根据自己对真人的观念、印象来作画会是怎样呢?在新艺术看来,这才是传达了绝对的真实,“因为一旦绘画不再模仿现实,它就还原了本真:它是一幅画——本就是虚构的。”换句话说,绘画的对象已有事物变成了观念,艺术家无视外在世界,专注于主观的内在图景。

  这让我想到了在泰特现代艺术馆看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画作,我不能理解它们,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不能理解那些背后的人。如果我熟知那位作者,譬如让某位老友来画一幅充分表达其内心的抽象画,或许我还能根据色彩、图形猜测出其中含义,至少能读出那隐藏的情绪。可当作者对我而言全然陌生时,我止步不前了,既不能理解,也不想去了解,除非他本人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对人尚且如此,对那种专业的表现手法,也就是纯艺术本身,我便更加意兴阑珊了。起码在人生这个阶段,我对新艺术丝毫提不起兴趣。

  我这种态度或许并不少见。在奥尔特加那个时代,“新艺术还没有创出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来。”如今怎样,门外汉的我无力评价,但在对待新艺术的态度上,与我的漠不关心形成对比的是奥尔特加“探索的快感”。他在文章最后写道:“无论新艺术有多少错漏,我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已无法回头了。也许,人们加在新艺术创作上的谴责全都言之有理,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应该就此判新艺术死刑。除了谴责,人们更应该为艺术指出另一条路,即无需摒弃人性,也不需重走早已走过、走滥的老路。”

  这是一种妥协吗?或许是还年轻,一方面觉得妥协是一种智慧,以更开阔的眼界通融全局(但妥协也有一种是“和稀泥”的,应加以区分);另一面又觉得这等于什么都没说,犀利的观点就应该像一把刀直插对手心脏,胜也在其偏颇,败也在其偏颇,这偏颇正是建设性所在,哪怕就是用来当做靶子被人抨击的也是极具意义的。我能做的又是什么呢?面对这奥尔特加欲言又止的难题,我能贡献些什么?或许就是写篇书评让更多人看到吧?我当然还想做得更多,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思想只是个孩子,甚至尚未睁开眼睛。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五):艺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文/马梦捷

  奥特加是二十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哲学、美学和文学上见解独到,被加缪称为“尼采以后最伟大的作家”。这本书收录了奥特加最著名的美学散文《艺术的去人性化》和若干当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批评文章。

  奥特加说,人人平等的思想是虚假而混沌的。新艺术把观众分为两类:极少数人喜爱新艺术,绝大多数人痛恨新艺术。

  这是一种比个人喜好更深层的差异。庸碌大众因看不懂而厌恶新艺术,奥特加称他们为“一群无力创作艺术精品、对纯粹的美也毫无感受能力的可怜虫”。

  19世纪为大众而生、受大众喜爱的浪漫主义已经成为过去式,新艺术只为一小撮天赋异禀的精英存在,奥特加称之为新艺术的“不可通俗性”。

  绝大多数人面对艺术作品时,总爱寻找作品内容与自身的联系,以此试图在情感上与作品融为一体,而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快感是相悖的。若把窗户比喻成艺术作品,透过窗户看到的景色比喻成作品内容,那么,奥特加说,我们没法同时既欣赏景色,又把视线聚焦在窗玻璃上。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六):奥尔特加的承担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1《艺术的非人性化》,一篇成于1925年的文章。《其他美学随笔》,里面包括Ortega y Gasset论及艺术的其他文章。

  面对“新艺术”,Ortega y Gasset首先肯定了“新艺术”的不可通俗性,并基于此,将公众区分为两类人:1 不能理解的 2 能够理解的。Ortega y Gasset

  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归属于第二种人,这本书正是他试图理解新艺术的努力,而他是否真正喜欢恐怕无关紧要。

  理解而不必喜欢正是Ortega y Gasset将“感受”与“审美”区分的结果。通过一个透过玻璃看风景的比喻,Ortega y Gasset说明了感受人性化现实与艺术形态根本上不可相容,或者只能透过玻璃看清风景,或者只能看到玻璃而风景模糊一片,不可能既看清风景又看清玻璃。

  “玻璃”喻示的审美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审美快感是有意识有动机的快感。审美的理性本质要求去人性化。人性化的作用对象是观看者,要使观看者感同身受,人性化的作用对象也是创作者本身所寄托的个人情感,在人性化因素作用下,人们欣赏的并非是艺术本身。“去人性化”需要将个人情感连根拔除。方式是逆转,比如比喻的逆转,Ortega y Gasset不断提起比喻与恐惧之间的关系,在新艺术中,比喻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再优化真实事物,而是贬抑。视角也有反向的改变,从诗意的升华转为低于现实的琐碎。Ortega y Gasset尤其强调新艺术中“现实”与“观念”亦即“真实”与“虚幻”的逆转。我们可以看到,“逆转”无非是一种主次颠倒,这表明Ortega y Gasset对于“新艺术”观点,是基于二元对立的观念发展来的。

  Ortega y Gasset认为新艺术里面呈现了对真正生命形态的厌弃,其产生的动机在于艺术家逃避现实的欲望,“否定现实、藐视现实”。这种欲望或许来源于他们对传统的反动。在理论角度,这些似乎都是可以反驳的,但是从这本书,尤其是比照后面的散碎文章,我们能看出Ortega y Gasset的真正诉求。

  《其他美学随笔》论及了很多观点,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1 一件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表现出了生命。这是Ortega y Gasset的基本艺术观点,以这个作为标准,被他评价为“厌弃真正生命形态”的新艺术恐怕很难获得他的喜欢。2 “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就是西班牙的现代化进程问题,Ortega y Gasset在这个问题上,与他喜欢并一直赞赏的苏洛阿家,这位在画作中绘出了西班牙民族悲剧性生命的画家相左。正是在对苏洛阿加所代表的地中海人和所谓的脱俗的“北方人”尤其是哥特艺术的评价中,Ortega y Gasset寄托了一种政治态度:西班牙必须像那些北方民族一样,放弃自我,改变性格,以此换来便利的生活、强盛的国立与高尚、睿智的人民。

  这就是Ortega y Gasset的“理解”过程,尽管他内心深处更加认同传统西班牙的民族特性,并总是从中找到力量。但这个“理解”过程,正如对新艺术的“审美”本身,是理智的,有意识的,有动机的,完全独立于“喜欢与否”这种直观感受。

  Ortega y Gasset对“新艺术”的关注,也在于“纯艺术”的改变是一切变革的先声,它永远是政治领域变革的风向标。当“新艺术”区分开“庸众”与“精英”,理解它的人,亦即“精英”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承担加于肩上的重任。从98年一代到27年一代,他们这样做了,尽管从未成功。

  《艺术的去人性化》读后感(七):超前的奥尔特加(编辑手记)

  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是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文学和哲学上都有深厚造诣、独到见解。有评论家将他誉为西班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则将之视为自尼采以后最伟大的作家。为什么策划引进他的美学名著《艺术的去人性化》,或许要追溯到笔者的大学时代。

  大学时上第一堂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份调查问卷,第一道题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记得笔者当时的回答是后者,因为我觉得古典主义那种被道德和宗教的崇高光环所笼罩的、充满所谓价值关怀的东西离我们已经太远了,而且我们看待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还存在着文化背景的差异;而现代主义绘画中,像凡·高、毕加索那充满激情的、热烈的、抽象的,甚至病态的东西更能契合我们现代人苍白无力的心灵,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是当时缺乏理论基础的笔者凭着直觉而得出的主观感受,被老师一口否定了。他说,恰恰相反,现代主义并不愿与大众为伍,它不以关怀大众的心灵和灵魂为己任,新艺术的秉性注定是不流行和不通俗的,换言之,它们注定是与大众相抵触的。于是,当笔者注意到奥尔特加写于1925年的发轫之作《艺术的去人性化》时,发现早在现代主义的萌芽期间,他就已经对这一观点作了鲜明详细的预见性解释,不禁为他的超前性深为叹服。

  这本书是奥尔特加艺术、美学随笔中的经典之作。文中闪烁的真知灼见,由奥尔特加用诚恳、谦逊而略带戏谑的口吻娓娓道来,没有故作高深的辗转呻吟,只显出了兼容并蓄的大家风度、入木三分的见识、眼力,以及客观、缜密的逻辑推理。这种深邃的智慧与清新的文风,让本书即使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十分引人入胜。在此书中,奥尔特加提出了“艺术的去人性化”这一概念,对现代艺术创作及批评影响极深,文中的“新艺术”指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欧洲大陆上出现的先锋派文学、艺术。奥尔特加在作品中将新艺术解释为“小众艺术”,并总结出了新艺术在美学上区别于传统艺术的众多新颖特色。

  奥尔特加对现代主义艺术最超前、最犀利的发现是,他把民众分成支持理解新艺术的少数人和对其不理解的有敌意的多数人两大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人的不支持并非是由于个人趣味的差异,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理解现代艺术,没有这种特殊的“官能”,即少数人的那种“特殊天赋”。这种说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显得十分激进,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芸芸大众来说,不能不说是刺耳的。但事实的确如此。那些先锋艺术家的所作所为,都带有明显的“精英主义”、“贵族主义”色彩,隐含着一种文化的权威。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排斥和颠覆日常生活的常生态,其基本受众仅是热衷于此的少数人,他们有意与大众拉开距离。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艺术只有使人惊愕万分才能成其为艺术,而对那些甚至连温饱都尚未解决的普通大众,或者是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艺术理念影响的自以为有艺术品位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疯狂的、不可理喻的举止,面对这样一个艺术世界,他们难免或望而却步,或无动于衷,或嗤之以鼻,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即使在现代艺术的地位和成就已经得到历史的肯定的今天,还是很少有人敢说真正理解了现代艺术,更有不少人至今未接受它。这就导致现代艺术的影响力只局限在一个窄小的圈子里,并导致精英和大众的一种漠视和对立,从而打破了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一种原始和谐,而这种对立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得到了消解。

  奥尔特加的另一个超前性恰好也是他对现代主义艺术把握不够到位的地方。他对精英与大众的区分,实际上是为了追求艺术的纯粹性、独立性,即艺术的净化,“为艺术而艺术”。所谓“艺术的去人性化”,就是把艺术仅仅看成是艺术而不是别的什么,把艺术从意识形态、道德教化、价值关怀等层面中间剥离出来,让它复归其自身。这也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奥尔特加在其中过多关注了艺术的反讽性和游戏性。反讽固然不错,现代主义的另一重要特征即是隐含着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现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割裂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像奥尔特加所说的厌倦了传统艺术的“生动形式”,是艺术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一种推陈出新,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反叛。奥尔特加自己也提到,艺术对于人类精神季风的拂动异常敏感,那么,它根本不可能脱离了整个社会大气候的背景,而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套,可是他笔锋一转,把“反讽”定义为本质上是“对艺术自身的戏弄”,最后还是被局限在了艺术的自身当中,艺术成了脱离了任何责任感的精英小圈子内部的一种纯形式的“游戏”,一场无价值的“闹剧”,这就偏离了现代主义的终极方向,即批判性的一面。

  而笔者之所以说他“超前”,是因为“游戏”、“闹剧”、“反讽”恰恰是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到了后现代大众文化时代,其突出特点就是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追求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娱乐性感官享受。然而,即使是真正的后现代艺术,在其消解一切的表象背后,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一种对无奈现状的抗争情绪,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比现代主义更极端的手段,以自己无价值的毁灭展示世界的荒诞与无价值。所以有人说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延续,从这个角度看这话并不为过。因此,奥尔特加对现代艺术批判性一面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许是他认为矫枉必须过正,他想改变过去把艺术奉作救世主的观念,解下背负在艺术身上过重的包袱,让艺术重返其澄明之境,结果把纯艺术的概念极端化了。如果艺术真的成了他眼中的小圈子内部的游戏之作,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这也不就反而背离了艺术的初衷吗?所以他不无忧虑地问:“攻击以往一切艺术,这是否意味着转到反对艺术本身呢?艺术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大概这也意味着他意识到自己的理论还有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不完善之处吧。

  《艺术的去人性化》中译本,不仅收录了奥尔特加这篇著名的新艺术理论文章,还收录了他于1908年至1926年间发表的许多艺术评论,尤其是画作的评论。奥尔特加不仅仅是一位理论家,他还是一位将理论提升到艺术层面的超前的思想家。因此,他的这部分析艺术之作本身便是一件艺术品。奥尔特加用鞭辟入里的阐释和一针见血的点评,清晰地梳理了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思潮,为读者指明了一条品味艺术实质之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美学的书,还对现代人类的境况和未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时至今日,“艺术的去人性化”仍是现代艺术批评史上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源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