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寒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寒夜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寒夜读后感10篇

  《寒夜》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夜》读后感(一):无尽寒夜

  从妻离家开始,汪文宣的家就染上了重病。这病却是有些没来由,以至于零星的几个人组成的小家看起来和患病前一模一样

  很多人说汪文宣软弱,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种生如死灰的日子容易有办法去改变吗?在漫长到窒息的争吵中,这一家人不以这种方式互相磨损着对方的情感直到整个家彻底毁灭,又能怎样做?这种平淡的冷漠究竟要怎么去排遣呢?

  我以为,解决的方法看起来是存在的:树生和陈主任调去兰州任职,文宣母就不会再因为儿媳发生争吵,整个家庭经历了变革的阵痛之后终会获得平静。这种结局最后也许会给汪文宣带来深深的痛苦,但是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我忽略了一个事情,汪文宣才是整个家的核心。只要他痛苦,就没有别人能愉快地过活。

  那重病是汪文宣埋积多年的病,这种病一直都在悄悄地噬着他苦心维系的平稳生活妻子母亲无休止的吵架,同事们阿谀奉承的嘴脸,拿着无法补贴家用的微薄的薪水。他只是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罢,甚至有些得意自己的清高和冷静,颇有些文人的自负。他了解自己的生活中出了问题,却惧怕改变。

  疾病爆发了,而他仍浑然不觉,妻子早已成为了整个家庭矛盾的顶点,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旧家庭的第一个“叛逃者”。但是汪文宣将这一切理解为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争吵,甚至每一次他都选择理解为再正常不过的争吵。他不知道这一切生活就要崩塌了吗?我想他是知道的。汪文宣有着文人的软弱和敏感,妻子和整个家庭的变化他绝不会毫不知情。但是他选择的却是熟视无睹,这是潜意识里的自我欺骗。假如能不去改变,汪文宣绝对不会去改变,这一点不论给他多少次机会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他一个区区文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就算是想要去改变,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在这种绝望之中,他做出了愤怒的独白:“我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没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他的自我主义使他只感受到其他人对于整个家的冷漠和自私,但是他却不肯多想:或许这个家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为他牺牲了一部分,才能勉强苟延残喘到现在。

  但是,这所有的愤怒在他看到树生和另一个男人说笑打趣之后全部消失了。那份光景不让他惊讶也不让他愤怒,就像他早已经知道了一样,只是第二次又看到同样的画面。他感受到的是心痛和对失去恐惧,这种内心的自卑感使他无力去反抗事实。于是在那几秒里,他的潜意识已经对那个男人妥协了。

  不,重新去考虑的话,那真的是自卑吗?纵使他深深明白自己不能带给树生充满西方浪漫色彩的爱情,他也绝不至于这么快向另一个男人低头。实际上,使他认输的不是那个男人,而是他的妻。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以至于在母亲面前一直为妻子辩白,他又怎能不知道树生是自由多情的女人呢?大学时对自由的追求,树生又从未失去。又如女人对虚荣一向毫不反感,那一刻他感觉到是自己束缚了树生。

  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虽然是主动地放弃,但是在放弃中又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的愿望。也就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幸福,完全割舍了自己的底线。有的人说这是软弱。但是不对,这是情到深处的愉快牺牲感,这和英雄主义一样。

  在放弃中他又是怕。理智的时候他愿意让树生离开自己,感性的时候又像一个小孩一样央求她不要离开。他对于树生的爱怎么能和对母亲的感激去相比呢?汪文宣也很清楚,在树生的回信中树生自称“忙”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他盼望的树生是他的黎明,是他在寒夜里唯一的光。

  然而终究是这光摧毁了他。事实最后也确实证明了,“忙”这个措辞只是一切内心复杂独白的掩饰。树生的长信使他由期待激动到疑惑到痛苦万分。最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像是死了一样。难道树生还有什么说的不明白吗?汪文宣终于从漫长的自我欺骗中走了出来,一切也正合了他母亲的话。他陷入了更寂寞的寒夜,而且这寒夜里没有光。

  不论树生是否离开汪文宣,他的母亲都会是至始至终的失败者遗憾的是,他的母亲终未能晓得这一切,她赌气的话刺穿了汪文宣的心:“我原说过,她不会和你白头偕老的。现在怎样!我早就看透了她的心了。”。人生多么可笑啊,真正的伤害竟如此都来源于最爱自己的人。汪文宣心如土灰,他的母亲却忘了同情自己的儿子,而是露出了胜利的笑。

  我真的很喜欢汪文宣给曾树生的回信,因为假如是我自己写的,恐怕也是这个样子。这里也想以此解释一下用情的深度。我们并不是要去评论在这封信中汪文宣有点心机还是怎样,就是单纯地欣赏一个男人面对着一份失去了的情感的最后告别:

  收到来信,读了好几遍,我除了向你道歉外无话可说。(虽然是开场的道歉,但是这道歉中却带着爱情中特有的妥协。即我知道虽然是你放弃了我,可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先向你道歉。读了好几遍,用以表明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对树生的尊重)

  耽误了你的青春,这是我的大不是。(客气地责备自己,便于引出给后文一个原因。其实汪文宣虽然不觉得是自己耽误了树生的青春,但是他已经深刻了解自己和树生没有任何未来。内心里因为爱情,带有了莫名的愧疚。)

  现在的补救方法,便是还你自由。(“还”这个字用的多么可笑,他多么希望树生陪在自己身边。而且,就算是树生要离开,何必用他来还呢?文宣只是没有什么别的可说的,他尊重树生的决定,也无奈地被动地接受树生的决定。或许看了回信以后,树生并不会很难过。然而这简短的一行字,需要文宣下多么大的决心啊。)

  你的话无一句不对。(文宣已经绝望到放弃了自我的一切主观感受。他太累了,也不想去争辩,之前的封封长信只获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岂不悲哀至极?)

  一切都照你所说办理。我只求你原谅我。(他深知两个人的距离已经使树生遗忘了自己,这种遗忘不是思维上的遗忘,而是情感上的遗忘。也因此更为恐惧,实际上这种原谅已经不重要了。他深知,不论曾小姐是否原谅他,她最多也就只剩下心怀愧疚了。)

  公司已允许我复职,我明日即去办公,以后请停寄家用款。我们母子二人可以靠我的薪金勉强过活。请你放心。(叙述近况,理性而富有奉献精神,让树生安心地追求自由的生活。后来也确实是证明了,树生只是用自己寄回款的做法来减轻良心上的负担。在文宣看来,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也不愿意让树生看不起。)

  这绝非赌气话,因为我到死还是爱你的。(最后的表白,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许再也没有这样说的机会了。便以此告白来表示自己的真心。)

  祝幸福!(富有完全牺牲精神的三个字,自己的幸福已经彻底毁灭了,还努力地祝别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爱实际上已经放下一切了,完全不求任何回报。)

  文宣**日

  也不晓得树生小姐理解到什么程度,或许她也不必理解吧。残酷的是:你何必去强迫一个快乐的人思考活着的意义呢?

  作者:思勉

  2017年冬日寒夜

  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声明出处,谢谢。

  《寒夜》读后感(二):只因为是巴金

  "要活得有生命力敢于直面现实,不要把苟且终生妥协懦弱写入人生字典。"巴金的这一篇《寒夜》。

  一字一句看的挺认真的可是越看越着急难过心疼生气,为男主人公汪文宣为人处事处处忍耐心里想说的话不敢说出来口中说出的话又总是令人失望着急,为女主人公树生在走与不走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不够决绝勇敢难过,为汪妈妈一心只为儿子着想无法朝前看无法和媳妇和平相处生气,为小宣在那么小的年龄本该拥有快乐童年却处处流露出不符合其年龄的老成心疼。

  还有那些人那些拥有美好短暂的开始却因斗不过命运争不过现实使自己走向死亡的人。正是因为汪文宣总是在对公司妥协,母亲和妻子日复一日的争吵他没有用行动解决反而是用老好人的方式企图和解,以至于妻子远赴他乡,而他自己也因肺病而死葬礼也草草了事。

  看了结局真是一个寒冷的结局,树生回来得知丈夫去世,婆婆儿子不知所踪,只剩下她一个人漫漫长夜走在寒冷的大街上。

  《寒夜》读后感(三):树生:巴金笔下的女性

  巴金是一位难得的对女性角色非常友好的男作家。

  在《憩园》里他对渴望自由却又被深深束缚的姚太太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在《寒夜》里他让树生最终鼓足勇气离开了那个让人压抑的家,塑造了一个经济上独立、精神上亦独立的女性。虽然树生的离开对于小宣是一种不负责任,但她留下来可能只能白白牺牲自己。一个人想要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有时不得不为此辜负一些责任、抛下一些人。我没法指责那些不愿意为了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人,这是道德绑架。一个人只有成全了自己,才真正有力量去成全别人。

  树生已经尽力帮助这个家庭了,她汇款,为小宣付学费,劝说树生去医院。没能做到面面俱到,这让人惋惜,树生自己也愧疚、痛苦。但我依然敬佩她追求幸福的勇气,更喜爱她热情的、蓬勃的生命力。唯有她与陈主任合伙做囤积的生意,发国难财,于大德有亏,让人无法苟同。

  《寒夜》读后感(四):无关批评,一点感想罢了

  想要对这篇小说写点什么的时候,脑中忽然想起不知谁说的“小说是没法概括的”,当时我并不认同,因为这与我在叙事学里学到的知识相矛盾。然而当我提笔想要写个《寒夜》的故事梗概时,却突然不知该从何写起。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巴金笔下的那些人物:汪文宣、曾树生、陈奉光、唐柏青、小宣、母亲、钟又安,他们苟活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饱受着现实碾碎梦想的沉重打击,每天提心吊胆唯唯诺诺只为了能在乱世安身立命。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故事因为时代背景的烘衬而更加使人感概惋惜。否则一个不得志的肺结核患者的中年危机又能引来多少人的关注呢?然而在战机不时在头顶飞过,警报随时可能拉响,日本军队随时可能进城屠杀,人们朝不保夕的时候,汪文宣的遭遇则被打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汪文宣,曾树生,一对思想先进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生子。他们怀着共同的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战争的炮火撼动了美好的希冀。汪文宣到报社当校对员,每个月领着微薄的薪水。曾树生,在银行任职,每日应酬不断。刚开始他们还是有希望的,他们相信,只要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前线传来的或好或坏的消息,公司同事街坊邻里焦躁不安的议论猜测像是慢性毒药,侵蚀了两颗年轻鲜活的心。他们的心,一如重庆寒冷而雾气弥漫的冬夜渐渐地变得冰凉,简直要结成冰。

  汪文宣是无计可施的。懦弱的性格叫他只会逆来顺受,纵然他心里叫嚣着控诉者不公平的时代,不公平的生活,却不敢付诸一点点的行动。这样的他总是被叫做“老好人”,这个称呼有时是称赞,有时却像是讽刺。公司里面对上司的欺负,同僚的讥笑,他声也不吭。在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他更是夹心饼干,只能一味地劝说,一味地妥协,却不能狠下心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被一个女人深爱是幸福的,被两个女人同事深爱着是痛苦的,尤其当这两个女人代表着新旧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

  曾树生和汪文宣终是不同的。生活让她绝望,可她却挣扎着想要摆脱这种绝望的境地。她厌倦了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厌倦了同汪文宣的母亲吵架,甚至厌倦了“战争结束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说辞。他想要改变,她需要一扇能让她看到生活希望的窗,他还年轻,她需要感受到血液流淌沸腾的活力和生机。我想她是爱着汪文宣的,然而现实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相比于爱,她更希望好好的活!陈奉光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她一面享受着在陈奉光为她编织的理想的生活前景,另一面她的情感和良心不断的谴责她的“自私”,紧紧地把她捆绑在三楼那间常常断电的破房子里。她犹豫着,彷徨着,不断地在“希望”和“绝望”中徘徊,她拿不定主意,只有上头下了明令调她走她才愿意跟着陈奉光到甘肃。她本能地想要为自己的“背叛”开脱,她不愿为着她的离开承担一点点良心上的不安。我也是被逼无奈,上面的命令下来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真的要我辞职不干,那么文宣的病怎么办,小宣的学费怎么办,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办,我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我没有做出一点点对不起文宣的地方。是的,我是坦坦荡荡,清清白白的,我离开反而可以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于是在无数寒夜中的一晚,她走了。

  曾树生走了,带走了汪文宣生活最后一点儿光明。此后的离婚书信,渐行渐远不过是让一个冰封的心冻得更加结实而已。汪文宣不愿再受树生的救济,他回去上班,偶尔唐柏青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完了,我完了”,他的病一天天的加重,有时候他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可有时候,他有感到愤懑不平,觉得为什么自己就要受着命运的欺辱,凄凉的死去。唐柏青死了,现在他公司里唯一的朋友钟老死了,霍乱这样轻率的夺走他的生命,没有预告,也不留一点痕迹。钟老这个在故事中迟迟未露名字的人,第一次以全名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重又安。又安,谁说不是呢,在这样的世道下,唯有死才能再次给人带来平静和安息。而汪文宣也未逃离他一死的结局。那一晚,人们欢天喜地,燃放鞭炮庆祝抗战的胜利,在三楼的那间小破屋里,在母亲和小宣的悲凄中,汪文宣,他也走了。

  或许,汪文宣不敢奢望曾树生会再回到那间小屋。但她回来了,或许是想起了“战争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希望,或许是是为了曾经的一点念想,她接着两周的假期回来了。她敲了敲门,应门的却是二楼的张太太,物是人非,她得知了文宣的死讯,母亲和小宣不知所踪。或许他们回了昆明,去投奔不知是否健在的亲人,她想到她的儿子,犹豫着是不是该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犹豫着该到何处寻他。她得知他们为了筹到船费,摆地摊儿变卖家当。她要去寻他们吗?向当初无法决定要不要离开一样,她再次拿不定主意了。战争结束了,生活不是该好起来了吗?然而曾经的那个男人不在了,现在身边的那个甚至不是道她还有个儿子。她在一片黑暗中下楼,她看见楼下的地摊儿,她突然不解自己有什么理由要在地摊前忍受寒风吹打。再一次,她选择推脱,还有时间,她这样想,她不知道这不过是为心中做好的决定延迟了执行的一点点可怜的时间而已。然而,她又有什么错呢?她求的,不过是这漫漫寒夜中的些许温暖罢了。

  《寒夜》读后感(五):知识分子在旧中国时代的坎坷命运

  巴金的作品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重感,而这部《寒夜》则将这种沉痛感发挥到了极致。

  故事讲得是抗战期间,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在当时社会里只是分子的社会地位和艰难处境,也通过汪的母亲表现出了旧思想的人的愚昧和顽固。

  汪文宣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曾经与妻有着教育事业的理想,年轻时抱负远大,充满了理想。可是,日军打来,国家陷入战争,多地失守。又由于社会上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汪文宣处境落魄。他又是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他的妻子和母亲不和,他夹在中间无法处理,只是一个劲的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发现妻子和她单位里的陈主任走的很近,可是,他却不敢前去质问,最后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都是自己不出息。他在公司里,老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就怕丢了饭碗。他常常苦恼,妻和母吵架,他甚至痛苦的直打自己的头。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抗战胜利,他认为造成他现在的局面的是因为时局,只要抗战胜利,他就一定会变好。可是,最可悲的是,最后,抗战胜利了,而他却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那个晚上,在痛苦中死去了。

  汪文宣在故事中是个典型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悲惨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里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他的好友唐柏青也是悲惨的先于汪文宣死去。

  汪文宣的妻子树生是一个挣扎在旧中国里的女性形象,受过良好教育,也曾心怀梦想。可是,动荡的时局并未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在艰难的生活中,在与婆婆的争吵中,她觉得自己在消耗青春,她想要逃离,想要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她想要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爱着汪文宣,又同情汪文宣。她觉得他太老实,太懦弱,看到他的隐忍,看到他生病,她常常狠不下心来离开。但是,与婆婆的争吵最终逼着她选择了离开。她跟陈主任去了兰州,在那边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在不久后和汪文宣离婚。抗战胜利后,她回到了之前住的地方,才发现汪已经死了,甚至不知道他被埋葬在了哪里,婆婆和自己的儿子已经不知去向。故事的最后,她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寻找婆婆和孩子,在我看来,她还是会选择独自一人回到兰州,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于她来说,她再也不要跟婆婆过那种毫无意义的争吵的日子,而她的儿子对她也从未有过依赖感。

  对于树生以及她的选择,我想也无法说出对错来。在那样的时代,她的矛盾是必然的。要么选择追求幸福,要么选择在漫长且毫无希望的等待中逝去青春,等待生命的枯竭。不论选择哪一种,她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汪文宣的母亲是个十分顽固的老人。她不甘心媳妇分去了儿子的爱,她看不起媳妇的工作和行为。她虽然爱儿子,但事实上却是爱她自己,她是自私的。她从来不知道她的儿子要的是什么,她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给儿子她的爱和关心,可是结果常常是让儿子陷入更深的痛苦。她从没给媳妇好脸色,总是喜欢用难听的字眼咒骂媳妇,每次骂赢了她心里就觉得痛快,可是却不知道这给儿子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媳妇被她气走了。她却仍旧不知悔改。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儿子,最后,儿子在痛苦和绝望中悲惨的死去了。她也只能典当家产,独自带着孙儿离去。

  汪文宣的母亲顽固不化,常常让人觉得无语。造成她这种性格的,是旧社会的思想。她接受不了新潮的媳妇,我想这其中也许是因为她嫉妒媳妇的年轻和充满希望,而她却在时局和旧思想的残害下步向死亡,失去希望。

  汪文宣的儿子跟他一样,沉默寡言,懦弱忍让,他对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十分冷淡。他专心于学业,是个十足的书呆子,没有思想,更无理想,他只是跟着其他的孩子,麻木的学习。虽未提及他的结局,但是从对他的描述来看,很有可能步入他父亲的后尘。

  《寒夜》是一部悲剧,从头到尾都贯穿了深深的沉重感。汪文宣的一家只是那个时代里的冰山一角。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到底埋葬了多少人的理想,多少人的青春,甚至多少人的生命,我想,无人知晓吧。

  《寒夜》读后感(六):寒夜:安全的老实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是像汪文宣这样的书生兼老好人。百度老好人:表面上处处为别人着想,实际处处为自己。简直是心机boy代言词。个人认为时代改变了老好人的意思,寒夜里的老好人我认为可以解释为:以他人眼睛看自己世界、逆来顺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老实人。所以说老好人约等于老实人。汪文宣人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并把自己的无能解释为对他人的成全。比如主动提出让妻子离开自己,即使妻子暗示如果被挽留就不离开,结果老实人还自我安慰为离开自己会让妻子过更好的生活,把对自己的懦弱看做无上崇高的行为,甚至升华到时代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说到底就是自己的无能!打心底看不起这种人,说男人要养家,一股大男子气概,其实呢,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拼搏不愿改变,不愿正确认识自己,逆来顺受。进击的巨人中说“最危险的莫过安全”,汪就是这样沉浸于所谓的安全中的广大群众的一员。不在安全中爆发就在安全中灭亡,呵呵。

  书里的心理描写还是很多的,不过这段时间看国外小说比较多,觉得书写得还是很直白,不如村上春树的婉约,不如马尔克斯的震撼,,情节上也略显单调套路略多。不过当初准备看这书就是因为里面出现了感兴趣的一类人“老好人”,四天看完后多少有些失望,老好人的意义变味了。不是很推荐这本书。

  《寒夜》读后感(七):从曾树生角度看寒夜中的矛盾

  在苦难战乱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顽强挣扎,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战火弥漫中也彰显的更加突出。

  曾树生与汪文宣这对夫妻,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青年,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两人的结合是建立在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但在日本侵略、国家动乱、生活困苦的生存环境中,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便突显出来了。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她的爱更多的与自由、理想交织在一起,她无法为了成全爱而舍弃自我,更无法忍受在贫困平庸中丧失自我。她害怕黑暗、孤独与寂寞,不甘心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浪费青春,而渴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

  然而这些,汪文宣都无法给予,丈夫怯懦的性格决定他一味地向命运妥协,向不公退让。汪文宣对妻子有着极为深沉的爱,可现实生活却一步步地将他推向困顿的境地,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对爱的承诺,而是选择通过深深的自责来平衡这种心里矛盾,只能通过一味地牺牲自己、妥协命运来拼命挽留这个破落的“家”,痛苦的是,这种牺牲根本无法粘合家的裂痕。另一方面,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感情已由爱慕衍生出亲情、怜惜乃至同情,作为女人自然有对丈夫的依赖心理,但丈夫的软弱使她在家中看不到希望,“家”成了她追求未来的牵绊。她不忍抛下丈夫丢下爱,但对自由、幸福、理想的追求又使她不甘心留下来过这种困苦的生活,她本应有着更美好的未来。于是,当战争逼近,矛盾走向极至时,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曾树生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不仅是简单的婆媳矛盾,更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一方面,婆婆对儿子表现出占有性的母爱使她自然而然的与树生为敌,很难接受与另外一个女人同时分享儿子的爱的事实。另一方面,婆婆思想保守,无法接受树生的思想与作风,她看不惯树生自由、平等、开放的个性,看不起她“花瓶”般的工作,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妇孺之道与儿媳平等自由的思想发生强烈碰撞,矛盾不可调和。事实上,汪母也是无助的、可怜的,饱受生活折磨,每日缝衣做饭,料理家务,同时忍受战乱迫害,为生存担忧,她将全部的爱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是她的所有。婆婆和儿媳都深深的爱着同一个人,然而这种逐渐扭曲的亲情演绎出了一种爱的怪圈——既相互体恤又相互伤害,既相互抚慰又相互折磨。从情节安排上看,婆媳间的矛盾很好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家”最终走向破碎的直接原因。

  《寒夜》读后感(八):有什么好悲哀的?

  故事一开始矛盾就已经发生了,无从了解汪母跟儿媳冲突的源起。

  但是一个不上进不努力各种消极的人,生活过得穷困落魄,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是别人耽误了他吗?还是别人坑了他?

  还说什么理想,热情,我呸!他也配?

  这种人放哪个时代都是那个样子,别把责任推脱到什么社会什么制度上。

  只举一个例子,一次停电,引起曾的抱怨,问汪什么时候可以不过这种生活。汪是怎么答的?他说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我去,这尼玛放到今天,不就等于说是等到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吗?(当时战事正是最艰辛已经退无可退,连他供职的单位都准备再迁往兰州。)各位,如果现在真这样忽悠妹子,你们觉得合适吗?尤其考虑到曾的个性。

  “我烦得很。宣,你说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不过这种生活?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过得好一点?”

  “我想,总有一天,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

  《寒夜》读后感(九):苦到骨髓的爱

  读来只有无尽的凄凉。虽然故事很简单,可是看得我浑身发抖。 刚开始我是嗤笑的,汪文宣就是一个“妈宝男”,爱着时髦且崇尚自由的妻子,可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被母亲照料着。心里有时候会因为母亲对妻子的指责(部分正确,但部分过于尖刻)而愤愤,却只有沉默,最后害了肺病还死去了。 开篇是寒夜,结尾也是寒夜。故事发展是抗战后期,作者写到了抗战胜利,可是胜利以后宣却死了。重病期间他们都一直在说:好人的命,不会那么短,也不会那么苦,然而…… 看得出来作者希望抗战胜利,但同时也带有对抗战结束后未来该怎么生活的焦虑。 最记得的一句话: “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 唉。 他放走妻子,究竟是软弱,还是大爱? 而妻子的出走,又究竟是不是真的不爱他?婆媳关系的纷争让她难受,她的选择离婚又是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刚开始我是觉得树生(宣妻)太过自私,但其实到后来我觉得她为了自己的幸福也并没有错。 汪母是爱自己儿子的,这点无可厚非。 树生、文宣、汪母、小宣,都是可怜人罢。

  《寒夜》读后感(十):巴金《寒夜》观后记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

  一个懦弱、压抑、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汪文宣,一个自恃清高、爱子胜过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旧婆婆,一个生性犹豫、追求物质、自由、浪漫的花瓶曾树生,还有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小宣,古道热肠、善良热情的老钟,以及代表压迫、刻薄、自私的科长、主任,代表冷漠、嘲讽的同事们,代表掌握权势、金钱、绝对自由的陈经理。《寒夜》最先夺我眼球的是懦弱的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周主任们”的刻意刁难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内在世界的抱怨中,而这种抱怨也只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少的可怜的两个好友也从未真正的将这些话说出口。他的内心抱怨着、咒骂着、不平着,却依旧行为上不差一点分毫。旁人的一声咳嗽,他人的一瞥眼神,都是“他们知道了”“他们都在取笑我”“他肯定讨厌我”的内心回应。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以及老好人式的自我压抑是导致他最终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样的心理状态都是极不正常的。

  《寒夜》其次让我叹息的是婆媳之间的战争。为儿子牺牲了一切、爱他大过天的婆婆,将“姘头”媳妇儿视为夺了儿子的爱的敌人,而媳妇的名头不正、行为不端,是她对分走儿子关爱、且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树生的反击名头。母亲对文宣的爱一点都不伟大,而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怜的。母亲对文宣说“我不恨,我从来没有恨过她。”其实她对树生的感情并不是恨。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树生夺走了儿子的爱,这对将儿子视为一切的母亲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而儿子对树生时时的爱——无论母亲从中说过多少“坏话”,文宣依旧被她“迷了心”—— 更是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失落;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母亲作为旧时代的媳妇,处处守规,处处吃苦,好不容易才熬成了婆婆,对她而言,媳妇就是听话的,只有经过千重万苦的媳妇才能过上稍微好点的婆婆生活。而树生作为新时代的媳妇,不从规不依矩,依旧潇洒而年轻,生活地比她这个婆婆还好,这样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姘头、花瓶、不守妇道等名目,只是母亲失落之感、嫉妒之情的幻化武器。

  而树生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时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而精神上她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接处的失落之魂。她唾弃旧时代的思想——如她对婆婆想法的不屑,但并未真正了解新时代自由、自我的思想。她为汪文宣而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不定,可她犹豫的关键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是应该与不应该;得知汪离世消息的那个夜晚,她徘徊在街头,“我会有时间来决定”,而其实“事情是不难决定的”,如何抉择她早已心知肚明,却始终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悦服旁人的借口。她离开汪文宣是因为汪的病衰、婆婆的恶意、儿子的寡情,他们推走了她;她选择兰州是因为多金多情的陈经理、轻松而浪漫的生活工作,他们拉近了她,而她其实从未真正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她的离开有借口,她的选择有理由。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这也是她总犹豫、徘徊的原因。她就像邯郸学步里没有找到自己步伐的人,也像偷穿妈妈高跟鞋和长裙的小女孩。她为自己装饰上新时代的外壳,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时代的血肉。

  《寒夜》的结局的确耐人寻味。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一直以胜利作为好生活曙光的他们却在胜利的鞭炮响起之时离别,这一衬托不禁让人抚掌叹息;而树生在得知消息之后徘徊于街头,也同样听到关于“胜利”消息的议论之声。从代表光明、遥遥不可期的胜利,到映着死之光的胜利,再到真正胜利后百姓的窃窃私语,“胜利”一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也就颇多意味了。巴金在后记中总说,书的主旨不在于批评主角们,而在于批评那个黑暗政府的统治,他强调这个政府导致了社会的紊乱,导致了好人无好报的恶果,导致了凄凄惨局。多重原因让我不喜在作品中以政治为因谈论评析,但是不同时期作品必然烙印着不同时期的痕迹,而在那样的年代,政治是无可磨灭的烙痕;但我也不赞同巴金将政治因素全扩至小说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三人的性格状态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虽然他们的性格多少受时代影响,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以这样的的性格剧本,恐怕也会重演这样的结局。政治是一个因素,但不应该被过度渲染。

  其实从这个角度,应当重新战时评定作家们的价值,重新评定小说、作品的价值。如序作者叶兆言所言,《家》是否真的好,还是因为表现着斗争而好,而好又应是什么标准?冰心、林徽因、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等等作家,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只是被捧出来的,哪些人只是时代的片面缩影?或许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也不应该让别人给,而应该自己谈,自己揣摩,自己评析。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寒夜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