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篇雪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九篇雪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3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九篇雪的读后感10篇

  《九篇雪》是一本由李娟著作,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篇雪》读后感(一):塌垮的帐篷前,两行泪咬着嘴的倔强的女孩

  李娟最早的作品集了。想看看她是怎么走过来的。看了她从中选到《我的阿勒泰》中的几篇,才发现,那是仅有的几篇基调轻朗,乐观幽默回忆

  其实她早期大多数的回忆都是苦的,而且是像冰一样固态的苦,尖一样钻心。“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活脱脱的少女来说,真的是太煎熬了。住的房子在睡的时候会倒塌,下雨的时候雨水浸湿枕头湿漉漉的睡去,白天风沙风雨风雪肆虐牛群羊群鸡群嘈杂。躲在被窝哭,趴在地方哭,蹲着低头哭,还有含着泪写下这些文章,就只是她发泄的方式。

  但是后来文风就变了,变的温和,变的清亮。可能因为她挺过去了,她也发现,人生这么短,何不记下那些温暖的时刻,那些快乐的时刻,虽然只是苦中作乐,但是看了心里还是可以变得晴朗的。跟余华有点像。

  最后一部分“草野之羊”,都是她想象力的作品。那几篇晦涩难懂,思绪缠绕。敏感的人想象力,天马行空,下笔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想象疾驰的速度,这就是我大学英语老师对我的评价。想象的海很大,但是写作的出口只是很多出口的其中一个,而且口径很小。李娟也一样,她的那些梦,她的那些故事思想太多,像麻一样的缠绕,也很重。回忆是更清晰,更简单的,像一条静静的小河,所以更容易驾驭。

  总觉得自己过得太安逸了,安逸的有点后怕,但是太艰难的生活又怕自己受不了。所以选择看李娟的故事,看她的苦难,看她的坚强,算是自己经历了一番。

  喜欢李娟。

  《九篇雪》读后感(二):另一种真实

  在《九篇雪》书中,李娟写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但这种真实却是我们所无法靠近,无法想像,又无法忘记的。显然,这是不同于寻常生活的另一种真实。

  李娟和母亲曾在阿勒泰牧区里追逐哈萨克牧人做小买卖谋生,由于偏远地域的特殊生活,她并没有受到那些既成的文字观念的影响、规范和约束,她笔下如同山野精灵一般的文字闪耀着奇异的光泽,并被誉为“真正的‘绿色的原生态’”。

  经年历月之后,《九篇雪》中的许多篇章依然鲜活如新,究其原因,简单、质朴是一个方面,所谓“辞达而已矣”,真正的好文章正是这样自然的流露。除此之外,那些在我们的阅读中像童话一般的生活,其中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仿佛一道溪水,流淌进你的记忆之后,就再也没有涸竭。这样的文字根本无须多余的解读,它与你之间并没有隔阂,只不过你所感觉到的距离,原来就是在你与文字背后的生活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

  《九篇雪》中,李娟跟着母亲在牧区做裁缝、卖小百货,长年与牧人打交道的琐碎繁杂的生活,不仅因为她独特的叙述变得奇趣横生,于文字之中也暗暗地生发着一种透彻的力量。在《九篇雪》中,有李娟与牧区孩子交往的趣闻,有她们一家在寒冬暴雨、风刀霜剑里的艰难,有山野里吃穿住行的描摹,这些贯穿始终的生活写照,通过深藏于李娟身体之中艺术禀赋的自然流露,从而变得灵异而鲜嫩。

  李娟在《九篇雪》中铺陈的生活色调,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这些文字正像生活本身那样五味杂陈,冷暖交替。不过,冷色调之中却有着突然而来的暖意和温情,暖色调之中竟会令人感受彻骨阴寒。不知道是李娟还愿了山野生活本身的自然与和谐,还是山野的偏僻、宁静造就了她的天赋,她的文字中透出的快乐、冷静、热烈、忧郁烦恼扑面而来,就如同她正坐在你的面前娓娓而谈,而她与你之间,没有任何文字,只有她的讲述和你的倾听。

  李娟一家在喀吾图开商店时,牧业上的老乡们春天在临时商店的账本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拿走需要的东西。“从此千山万水,天遥地远,这个名字算是系住他了”,等到秋天转场回来,再四处打听这个小商店,还债之后亲眼看着那个名字被勾去。因为当地人在“欠债”、“还债”之间极为奇特的思维和方式——欠债时理所当然,被追债时的气愤委屈,还有“要偿还生前的所有债条才能入葬”的风俗,便有新寡的妇人带着孩子一家家替去世的男人还生前欠下的几十块钱,最终让李娟有了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他们在欠钱的时候,其实就知道这笔钱迟早会还上的,所以才会那么坦然。……我所知道的喀吾图人,都不是太执著的人(不过欠债的时候执著),随着生活而生活。”

  在许多被生活所累的人都苦苦思索所谓的本真与内涵之时,李娟一家则在山野之中日复一日地寄居与迁移,她在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之中安度岁月,当然,带着她自己的领悟与幻想,以及激情。《马桩子》一文中的描述,可以说是书中极为生动、准确的表达。她们在一个叫莎依横布拉克的地方“将就、凑合地安置了一个家”,生意的冷清令人无奈,当晾晒的衣服再一次被风刮走弄脏之后,母亲砍柴做了一个晾衣架,也由此成为牧民们的拴马桩子,为她家的小商店招来了生意。

  文中有这样一段:“她(母亲)一边做这些,一边冲着正为搬家而忙得不亦乐乎的那群人大喊:‘你们走吧——你们走吧!我要在莎依布拉横扎根了!‘又‘呯’地把木头栽入大坑,又喊:‘展开崭新的人生!’再砸一下,再喊:‘生根发芽!’”每每读到这里,都会觉得那木桩子就在面前直直地砸了下去,那喊声也直直地落进心里。

  李娟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牧场上的孩子和乡亲,进入她的文字之中,总是会带着一些情趣的色彩,即便她讲述的是处于窘困和艰难之中的生活,也会让人在苦涩之中品出更丰富的意味。比如,说话的声音像在镜子上面撒了一把又一把宝石的小孩努尔楠,以及在后来的《孩子们》一篇中出现的,有着银绿色眼睛的小孩子库兰,会弹电子琴的阿依邓,能一个人去四十公里外放牛的卡万家8岁的小儿子,竟是这些孩子使李娟明白,“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这其中生长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坚强、纯洁、温柔安静,还有易于满足,易于幸福——这也是自然的。”

  生活的魔术无处不在,在它面前,每个人都会有幻想,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离开的生活正是别人的幻想;每个人都有选择,即使你已经知道结果但还是要寻找答案。幸好,在李娟呈现给我们的《九篇雪》中,正有生活本身的赐予,一切都愈简陋,愈丰盛。

  《九篇雪》读后感(三):又见《九篇雪》

  作者的名字是李娟,和我一个同学相同。这本书是三四年前在中关村的一家书店以8元钱一斤的价格买回来的,买回来看了看,就丢在一旁,以为这作者会像许多作者一样,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这本书也是。因为文字干净,感情清澈,但并不出众。奇怪的是,后来又重新翻出来读过,我的解释是她讲的山里的故事我也经历过,冬天只吃肉,夏天天天吃菜,有时天天酱油,有时只有醋。真实经历起来,远没有书中写得那样有意思,但是过去了,还是会怀念~那是一种物质极度贫瘠时的丰饶。仿佛为一点白糖,一个冬瓜,一顿晚餐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在豆瓣看到她的新书,顺便看了《九篇雪》的评论,还不错,真是大浪淘沙,金子自然会显露出来。这样一本差不多10年前出版的,没有包装,没有广告,没有噱头的只是写字,只是记录,只是表达的文字也开始有人在网上寻找,真好。美好的文字果然不会散落在风里,不会终结在8块钱一斤的书堆里。

  新书貌似两本,《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一定会买来读。但是看她的简介,貌似开始在网站上班,而这次出版的动静似乎更大,网络书店也在卖了,我的想法是,大众化的她还是她吗?写字成为她的工作之后,生活本身怎么办?网站上班的她还能写出灵动的山里的故事吗?

  真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好不好,读了才知道,想是没有用的。而且自己在心里先划了界限,持了疑虑,怀了成见,十分的武断。不大

  《九篇雪》读后感(四):李娟的书静静的躺在书店就像落在地上的一片雪

  阿勒泰的作家

  没买到她的书时候就常常到书店问,有没有李娟的书,《九篇雪》或者《我的阿勒泰》,问了几次都没有。最近一次终于在书店的散文书架上看到了她的《阿勒泰的角落》,真是很高兴

  一方面为她的书开始受到重视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她将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那时候她将不在是我的一个秘密,我的神秘和兴奋都将更少一层味道。

  可是这种待遇和韩寒甚至小时代一些书比,还是太可怜了。她只是安安静静的躲在角落,从来不故意招揽你,不大肆张扬,像一姑娘静静的哼唱,直到你被吸引过来。

  李娟的《九篇雪》是2013年阅读中非常惊喜的收获。意料之外的好读。你完全看不出这位年轻的女作家文字风格师从何处。她的作品文风清丽脱俗,故事生动有趣,情感真挚豁达

  《九篇雪》是一篇篇简短的散文组成的集子,内容是李娟和她妈妈在新疆牧场开杂货店遇到的故事。

  阿勒泰的大人,小孩,特别的有趣,在李娟的笔下,连坏人也不至于坏到哪去。

  立马桩子,一家三口白天黑夜的围着帐篷赶牛,追逐掉在小溪里的衣服,作者有本事把一些枯燥的生活写的美丽不平凡

  李娟花了几篇来写她在山里的吃,穿,住,明明白白的物质匮乏、交通不畅,却仍写的多姿多彩,生动有趣。她和妈妈并不因物质贫乏而感到沮丧,相反却因和别人交换、分享食物而得到了不少乐趣。

  牧民用干奶酪来换杂货,最后奶酪堆成山一样,吃也吃不完。去牧民家吃手抓肉,轮流吃骨头时的尴尬以及吃手抓饭的兴奋。连着几天的雨季,没有进牧场的补鞋匠,没鞋穿而错过了阿肯弹唱会。被坏小子丢在进货的半路上,一个人冒着暴雨,带着2000块现金,穿过暴涨的河水,回到了家。

  住在旷野上,夜晚牧民的牛经常来舔帆布上的盐,而自己就常常挨着帆布睡觉。暴雨来的时候,一家人只好不断的用大大小小的盆子接水,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她又会和母亲一起欣赏落在帐篷顶上的麻雀。

  她的生活每一点似乎都可以写上一笔,却并不让人厌倦,重要的不是因为她过得多好(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是苦中作乐),而是她的乐观和幽默,故事的真诚和美丽,一直在打动我们。

  她有一颗美丽、纯真心灵,所以写小孩子努尔楠——黑白分明的眼、专注的神情、娇脆清晰的声音,写的让人生出无限怜爱来。

  她又很达观,热情,还很坦率、幽默。在巴拉尔茨,客人进商店挑货,她要出去帮忙牵马缰绳。于是自嘲是巴拉尔茨的马桩子。

  《九篇雪》是篇散文集,大多篇幅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一个热情的姑娘关于生活的热爱,对生活丰富、细腻的感受,成熟、真诚,她的性情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动人。

  《九片雪》是总会激发你的想象力的作品,看完之后,你会喜欢上这个年轻姑娘的一切,想立马收拾行装,去新疆那个叫阿勒泰的地方,过上和她们一样的生活。

  《九篇雪》读后感(五):融入于阿勒泰的四季牧场里。

  历来的边地题材作品,都是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说,与中原迥异的自然与文化形态,已形成了对中原文化一种持续的滋养和特殊的更新力量,一直到当代。但比较这些作家作品与李娟作品,有一个有意思的不同。在历来的边地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个有着成熟文化自我的汉人,来到陌生的远方,被感动,被吸引,哪怕是被教化吧,但在李娟的作品中,却不存在着这样一个固有的、已经完成的自我,她是一个多重意义上的他者,她是哈萨克世界的他者,她是社会体制外的野草野菜,可她却以一种始终在场的态度,真实地融入于阿勒泰的四季牧场里。李娟的作品呈现的是一个天然而干净的世界,她并没有试图向读者描述一个所谓的异域风情,她只是记录着一个跟随季节行走的赶生活的人,一个裁缝,一个在自然中漫游玩耍的孩子、一个把写作当写信当说话的牧人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阿勒泰。

  一、阿勒泰的风土为李娟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地素材

  新疆,阿勒泰,特殊的自然与地域风情,无疑是帮了李娟的忙。那些千百年不变的生活方式、千万年形成的山川气候,给李娟的作品带来一种牢靠的力量,作者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做裁缝、可爱的孩子、来来去去的陌生人。这些东西,只有阿勒泰能给她。

  在《有关酒鬼的没有意义的记叙》里,李娟在自家的小百货店里,当垆卖酒,观察来喝酒的哈萨克酒鬼们的胡闹——“他们喝酒的状态与程度往往有一定规律可循——在柜台边站着喝或坐着喝的人,可能刚刚开始喝或只喝了一瓶;盘腿坐到柜台上喝的,一般来说两瓶已经下肚了;至于高高站到柜台上面低头顶着天花板的,不用说已经喝到第三瓶。假如喝到第四瓶的话,就全睡在柜台底下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加那尔喝过四瓶,是一定会踩着墙头上房顶的,而秘列提喝到第四瓶,通常会跑到河边从桥上往下跳。”这篇看起来,像是胡闹一样的文章,却充满了生命的热力与奇妙的细节。

  《粉红色大车》,写那辆风雪中在乌河与恰库儿图镇之间穿梭的、半旧中巴车上发生的故事,不到两千字,众人挤在一处的情景,司机,孩子,老人,大声吆喝着送儿子上车的父亲,历历在目。李娟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地方等车,上来就不顾一切地往人多的地方挤,结果,却发现把自己硬塞进了一对老夫妻中间。两口子一直互相握着手,那握着的手没地方搁,就搁在李娟膝盖上,李娟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老太太看到了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对面引擎盖上坐一个两岁小孩,“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一连坐了两三个小时都保持同一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李娟大声问:谁的孩子?没人回答。她又问孩子:爸爸是谁呢?孩子的蓝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她。“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膊弯睡着了……”老的,小的,寥寥几笔,都活了,含着一股悠长的生命神气。

  如此鲜活的文字得益于阿勒泰风物的滋养,李娟作品的吸引人之处也在于这些独特的人情。

  二、成长背景与个性养成影响了李娟观察、创作的视角

  李娟自小跟着妈妈在四川与新疆两地生活,在阿勒泰夏季牧场中种地、开店、做裁缝。该是非常艰辛磨砺的生活了,有时,她们最近的邻居,也在一公里之外。这一对母女,有时还有一个外婆,就住在荒野里搭起来的帐篷中,守着她们的货品,等着远近的人,或转场的牧人来买。同时,她们还做裁缝、种葵花、养鸡、到森林里去捡木耳……她就是在这种生活中长大的。在这种环境下,寂寞与孤独,当然是有的,但如舒芜所说:“那底色是明亮爽朗的。”而李娟自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天性是悲观的,只是我的外婆和妈妈,从来都是高高兴兴的,她们的经历,让我觉得所谓“悲观”,在巨大的生活面前,实在不值一提。只要有孩子有老人,生活总有希望。生活应该是欢喜的,要不然的话多没劲……正因为生活本身相当吃力,所以我希望写得轻松一些。”

  她笔下的人物尽管贫穷,却怀抱善心与向上的快乐。她在自己住的地窝子的照片旁边,喜滋滋写下旁批:“谁不说,这是一个星级的地窝子呢?” 《<羊道>涉江》中讲述冬日将近,家人转场过河时发生的事。“ 我很乐意做烧垃圾的事,因为可以烤火。沙尘暴过后,紧接着就是寒流天气。这是冬天结束后的最后一场寒流。大风又猛又冷,刺骨钻心…… 因为垃圾里缠有许多塑料包装物、旧衣服和破鞋子,火烧得很猛,三四步之外就热浪滚滚,不能靠近。我在荒野里走来走去,每拾到能燃烧的东西就赶紧走向火堆扔进去。并不时冒着高温凑近火堆,用小棍扒拉一下,使之燃烧得更充分。做这些时,脸烤得通红,头发都快烫焦了似的。但稍离开几步,又被浓重的寒气袭裹了全身。太阳早已下山,旷野里的仅存的明亮在这团火光的照耀下如坠入大海深处一般遥远,这堆火焰像是从深厚的大地中直接喷薄而出似的,那么有力、热情。过了很久很久以后火光才熄灭,而余烬仍然耀眼地闪烁在厚重的夜色中,那一处像是有宝藏的大门开启了一道门缝。”在我们看来几乎有些难以忍受的环境,在李娟笔下也有一丝开朗的趣味在里面。

  三、“他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消除了异域的距离感

  李娟的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感悟: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就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融入来说,李娟无疑是在那之外的;就牧场的生活与投入的情感而言,李娟又是身在其中的。于是,在这两种身份中间,李娟打通了这个世界诸多隔膜,从热火朝天地劳动、谈恋爱的妹妹,笔头一换,就是九十多岁还发威的外婆:“白天来,老子也好看个清楚”。看她正夸赞着那些如瑰宝一样的孩子吧,忽然会接一句感叹“这也太、太、太、太……没有良心了”;你以为她写洗衣服是件快乐的事多爱劳动呢,末了她才说:“衣服嘛,扔在水里,拿块石头压着,自己就干净了”……文章中总是发生着诸多转折,从奇异,到寻常;从一个怀有惊奇与感动的外来汉人,转眼成为一个与人讨价还价的当地人;又从讨价还价的当地人,变成一个置身于无垠时空中的非当地人;一篇篇看下来,明明是阿勒泰的角落,可是,却没有千山万壑的隔阂,这角落和我们的世界,在她的笔下贯通了。

  四、题材相对单一,作品的活力持续性成为问题

  2010年7月7日,由上海作协、新疆作协、《文汇报》笔会等联合主办新疆青年作家李娟作品研讨会。会上安忆对李娟未来的写作提出一丝疑问:“写了十来年阿勒泰乡村旮旯里琐碎生活和纯粹自然之后,今后怎么写?”

  不难发现,李娟作品当中最动人的文章都取材于阿勒泰牧区的琐碎,在那里,李娟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可是一旦她走进城市,开始写一些人们日常所见时,文字便失去了那种魅力。

  可见,李娟的文字风格与阿勒泰牧场特殊的人文地貌之间有着密切的互相滋养关系,唯有保持这种“游牧精神”气质,她的文字才能保持活力。

  《九篇雪》读后感(六):如雪花般质朴的李娟

  我是在豆瓣上偶然搜得《阿勒泰的角落》, 不读则以,一读便不能罢手,第一次有了借了书不想还的冲动,于是干脆在当当上下了单,买下了她全套的书.

  从《九篇雪》开始,也是想看看她最早期的作品,有着怎样的文风和画面.事实证明,我没有选错.我有幸买到这本2012年9月才出的时隔十年的再版,除了李娟最鲜明的质朴、细致入微、幽默、对生活的积极热爱,更能够感受到她笔尖喷薄的激情。就像一个伟大的演员第一次的本色表演,也许技巧还不娴熟,对观众或者读者的把控还不够到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胸腔内那颗心破云而出的鼓鼓跳动、生命本质深处最诚挚地表达。

  这本书前四分之三部分,是李娟对生活中点滴的体味和感动,后四分之一也许揉入了她的想象,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她把脑中的画面和思流涌入笔尖,化为一个个文字,虽偶感抽象,但仍不妨碍一颗心被她吊着,跟着她走进她的想象世界。

  我实在读书太少,李娟是在2012年才走入我的视野。虽自感浅薄但仍觉幸运,我到底邂逅了她,没有错过她。

  《九篇雪》读后感(七):我希望 感动我的一直能是简单与平凡

  忽然得知近几年李娟出了两本新书,依旧是关于她的家乡阿泰勒。半夜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找来看看,但心里总有一种左突右撞的情绪——说是踌躇,到底来还是因为害怕而生的忐忑不安。

  最最早经手李娟书的还是无意之举。老爸装文艺,从夜摊那里淘了一箩筐破破烂烂的书。对,就是那种十块钱任你挑上个几斤的盗版书摊,里面夹了一本当时已经停印许久的《九篇雪》。说实话,这种与作家相遇的经历谈不上曲折浪漫,但足够让我捧着书,耐下心子通读一遍。

  《九》是李娟21岁时候的作品,看过她近年作品的人都说《九》的文字过于稚嫩,有很多“无端的感情表达”,让人难以投入到文字里去。但我以为,这确实是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散文,因为它吸引我的不是装帧豪华或是名家作序之类,而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生,深沉地念着家乡,简单地写着文字。这种质朴简单着实让身居快餐时代的我受宠若惊:不管是一个夏天都得靠白菜果腹,或是冬天死命吃肉,然后是酱油,然后是醋。这些描写活灵活现,生机勃勃地跳跃在纸上,也常常散落在西北无常的风里,但总能在风停霏开曦光里重新飘回到各自家的屋顶上,因为字里行间承载的是作者最原始的情感与回忆,好比封藏的老窖,十年后取出再品味,没有变质,没有与新时代的格格不入,残存的只有沁人心脾的酒香。正是这种白描式的质朴简单最让我感动,能让我摒弃无谓奢华的雕饰,用心追随作者故地重游。

  说到底这篇文章是我对《九篇雪》的感受,但引子终究是李娟的新书《阿泰勒的角落》和《我的阿泰勒》。因为我迟迟不敢阅读它们,又因为我惧怕这个时代。我怕这个时代会给她清新的文字强加修饰,增添无聊的噱头,险些凌乱在风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也许我还会坚持对李娟文字的第一印象。再或者会考虑去买新书来看看,不过就算买来,也许不久就会束之高阁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九篇雪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