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堂十字路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堂十字路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7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堂十字路口》经典读后感10篇

  《天堂十字路口》是一本由[英] 埃里克·克莱普顿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一):克莱普顿爵士:从音乐到男人

  克莱普顿爵士老了,欧美音乐黄金时代的传奇们也正在迅速消逝,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感伤的时刻。我们,属于大多数的错过黄金时代的人们,不应该对此熟视无睹。因此,《克莱普顿自传》的出现,不仅仅是传奇人物在缅怀自己经历,而是要带我们重新去游历一番六七十年代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弥补我们对这个时代音乐的苍白带来的感情上的遗憾。这种感情的热切、自由、诚挚,以及无处不在的异国情调,都有益于人们挣脱这一机器时代的局限。

  作为亲身经历这一时期的传奇人物,克莱普顿几乎与每一位同样传奇的音乐人物们相熟,也走过了与他们几乎相同的音乐轨迹。但不要以为,看过了《列农回忆》,看过了《像一块滚石》,便能将克莱普顿的故事想个八九不离十。克莱普顿就是克莱普顿,在诸多的传奇人物中,他几乎是音乐生命力最为长久的人物之一。从布鲁斯,蓝调,爵士,摇滚,雷盖,以及加勒比海的黑人乐,他都是其中翘楚。

  一生当中,克莱普顿无时无刻不信奉着这样一句话,他要通过音乐让人们认识他,而不是因为他的名声让人们去听他的音乐。为此,在发行唱片的时候,他不惜使用其他的名字,或者不署上自己的名字。当然,在“克莱普顿是上帝”,“慢手”的赞誉声中,深受其扰的他也通过不停地退出、重组乐队来改换门庭,在音乐上、名气上重新开始。毕生的这一明确理念,让他成为唯一以三种身份入选摇滚名人堂的人物。

  即使是时光从六七十年代转到了二十一世纪,克莱普顿仍然用许多次夺得格莱美奖的事实告诉后辈们,他的成就并没有音乐年岁的增长而有丝毫的消减,相反,他仍然在用各种新方式让人们赞叹,震撼。当传奇的乐队、歌手们都在逐步谢幕的时候,是什么让克莱普顿拥有如此的力量?

  二战欧洲战场即将结束前的几个月,一个小生命在英格兰萨里郡里普利县的一个小村庄出生了。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离开了里普利,他被祖父母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大。祖父是他母亲的继父,依靠帮人造房子的本事养家糊口,工资微薄。家境贫寒,小时候的他在暑假就常常去狄更斯笔下的那种工厂开始做工赚钱补贴家用。但祖父母以及伯父艾德里安的勤劳还是让这个家庭衣食无忧,尽管小时候的他没有别人家的大浴室,但亲人们的爱还是让他感到幸福

  只是他听到的“你有他母亲的消息吗”这样的话还是让他感到心烦意乱,人们看到他时,都像是藏着什么秘密的样子。这让他恐惧、担忧。音乐成了他的抚慰剂,他总是从不错过收音机里的《Children’s Favourites》的音乐节目。九岁的时候,母亲回来了,但克莱普顿却并没有能实现和母亲团聚的愿望,克莱普顿写道:

  “现在,我可以叫你妈妈了吗?”接着是一阵非常窘迫的时刻,房间里紧张到了极点。没说出口的真相最后被说了出来。接着她非常温和地说道,“我想最好——毕竟他们养大了你,你继续叫你的祖父母妈妈和爸爸吧,”

  ……

  我对着她,大声咆哮,“我宁愿你永远不来这里!我宁愿你走开!”

  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事实未免有些残酷,一直到老去,克莱普顿都在为自己的私生子身份以及被母亲的抛弃感到伤感。这一切带给他巨大的痛苦,但却没有将他击垮,他还有着想象力以及对艺术的向往。

  他依恋着家里的狗,像所有的男孩一样将自己虚构为一个名叫“琼尼·马林戈”的无所不能的牛仔,他有一匹听话的小马,经常坐在马上,往夕阳走去。他也临摹各种绘画,从祖父母那里,他拿到了最爱看的漫画,然后乐在其中。

  在英格兰乡村,民谣,乡村歌曲兴旺发达,酒吧里乡村歌手模仿着明星歌手的声音,让小时候的克莱普顿非常着迷。而听着祖母弹钢琴时唱歌,让他自然地也学会了哼唱。到了中学时,他听到了猫王的第一张唱片,他如痴如醉,同时也明白,呆在里普利这样的地方,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转学到了金斯顿艺术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爵士、摇滚,也是在这里,他买了第一把吉他,并且在上面写下了“LORD ERIC”的标记,一个成为民谣歌手的想法从此生根发芽。

  在学校里,克莱普顿经常逃课去弹吉他,或者呆在酒吧里,学校生涯将近结束时,克莱普顿到了必须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刻。他先跟着祖父干了一阵子建筑,这个时候,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歌手罗伯特·约翰逊、穆迪·沃特斯、查克·巴瑞的歌曲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苦练起来,立誓要达到他们的成就。

  1963年,机会终于来了,Roosters乐队的吉他手离开了,克莱普顿得到同学推荐,加入了他们。作为一支以布鲁斯为基础的乐队,他们默默无闻,排练的时间远远超过演出的时间。而此时,整个英格兰的音乐界正在经历着革命,Beatles从利物浦开始席卷全英格兰,尽管年轻的克莱普顿认同约翰·列农等人的风格,但他并不同意自己的乐队为了多一些演出机会而改变自己的风格,或者靠在酒吧里演绎Beatles的歌曲为生。

  坚持了六个月后,Roosters解散了。克莱普顿有时候跟祖父一起在建筑工地,有时候收到一些邀请参加一些乐队的演出。他经常去布鲁斯爱好者们汇聚的酒吧,在Marquee,他结识了刚刚组建的滚石乐队的所有成员,并且偶尔在他们缺人的时候帮忙演出。很快,滚石乐队也像火箭一般窜升起来,在得到了Beatles乐队的支持之后,他们也被大牌的经纪人挖走,滚石乐队原来的经纪人Giorgio迫切需要一支能比得上滚石的乐队,他看中了Yardbirds乐队,此时,Yardbirds乐队的吉他手离开了,小有名气的克莱普顿于是得到了和Yardbirds同台的机会,紧接着加入了这支乐队。

  克莱普顿实现了自己成为一个音乐人的梦想。但这只是开始。

  在Yardbirds乐队的精彩演出让他获得了“慢手”的称号,Yardbirds乐队也名声大振。但是,Giorgio迫切希望他们能达到滚石的地位,紧密的演出计划和充满铜臭味道的流行歌曲让克莱普顿失望不已。在乐队风格和自己的追求产生矛盾的时候,克莱普顿决定离开,没多久他加入了Bluesbreakers乐队,这期间,他获得了与偶像穆迪·沃特斯合作的机会,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布鲁斯音乐人的理想。同样,他的名气也越来越高,伦敦的人们都在说着“克莱普顿是上帝”,建立一支自己的乐队的想法已经生根发芽。

  1966年,克莱普顿、金格尔、杰克·布鲁斯一起组建了Cream乐队,随后在布鲁斯音乐节上大放异彩。成名以后,克莱普顿迅速像当时其他出色的音乐人一样,开始了放纵生活女人、毒品、酒精,一件一件,都逐渐将他催折。他的朋友们将他从毒品里解救出来、他的朋友将他从酒精中毒中解救出来,但为了心爱的女人,他并不在乎这个女人已经成了朋友的妻子

  克莱普顿与帕蒂的婚姻是一段畸形的恋情,又是一场传奇,还是一幕欢乐的短剧和带着伤感的桥段,而双方对事件的叙述千差万别,尽管今日他们都已经老去,但对此似乎仍然耿耿于怀,各自在回忆录中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转着弯儿谴责对方的不忠。不管怎样,年轻的克莱普顿在经历了爱情的白日梦以后变得不再年轻。但还好,当《layla》响起时,我们都把这一切都忘了。

  而当他在后来亲身经历了幼子Conor的夭亡之后,更是陷入长时间的悲伤之中,《tears in heaven》更是将这种悲伤带给了每个人,在舞台下,人们疯狂地叫喊着,喊着他的这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tears in heaven”,看着观众的欢呼和喜悦,想起夭亡的儿子,他的内心对音乐舞台生起了怀疑,难道,他一辈子的音乐梦想,只是为了这样的时刻。

  陷入怀疑中的克莱普顿日渐开始迷恋家庭的欢乐,他先是找到了亲生父亲的坟墓,后来又结婚了。此时,按照一般人的说法,他已经老去了,从20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世界音乐潮流风云变幻,一代代歌王升起又谢幕,但克莱普顿仍没有止步,他仍然为自己计划了全球巡演,并于2005年来到中国上海,完成了世界巡演的旅程。

  这个以音乐为生活的指引的男人,在此刻,突然知道了,无论他在哪里,做出多大的事业,都不如看着家里的孩子们嗷嗷待哺到茁壮成长让他感到欢欣。“我有一个珍爱的家庭在身边,一个我不再感到羞耻的过去,一个充满着爱与欢笑的未来。能说这些我真的感觉幸运,因为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到了暮年代表着一切欢乐的终结,渐渐的衰弱和老态龙钟,对未能实现的生活充满遗憾。”

  而对克莱普顿来说,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音乐在这个男人心里仍然刚刚开始。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埃里克·克莱普顿自传》中文版

  吉他之神的记忆、噩梦以及所有 / Chasez(登于非音乐)

  这是摇滚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感情纠葛。60年代末埃里克•克莱普顿爱上了挚友乔治•哈里森的妻子帕蒂•波依德,克莱普顿1970年的经典专辑《蕾拉与完美情歌》(和当时乐队成员一起录制完成)正是献给帕蒂•波依德的。最后两人于1979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在相处将近十年后于1988年两人又分道扬镳

  这段传奇佳话正是本周(2007年9月)出版的传记《克莱普顿自传》所讲述的中心内容,此书由百老汇书局出版社出版。事出机缘巧合,克莱普顿的这本自传出版之前,帕蒂•波依德名为《美妙今夜》(书名取自克莱普顿为其写的一首歌曲)的书籍刚刚问世不久,这本书于九月份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的第一名。克莱普顿声称自己并没有阅读过《美妙今夜》,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些书的节选,他发现书中关于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描写有许多都有失真实

  如今,克莱普顿与妻子梅丽亚•麦克恩瑞还有三个女儿居住在伦敦的郊外。通过电话他向记者特意挑出波依德关于他与哈里森进行“吉他对决”当晚的描写。“关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显然我们有着不同的回忆。” 克莱普顿说。克莱普顿和波依德在一起约十年的时间里曾经历过感情的变化,吸毒以及婚外事件(其中包括大女儿的出生),但在书中他却没有对这些事情作任何的辩解。“最近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对我说,你对自己太残酷了,” 克莱普顿说,“我觉得这是误解,我只是想为我生命中的每一阶段的生活负责。”

  摇滚传记由来已久,常常是内容越惊人越受关注。但是随着摇滚大师们渐渐老去,他们开始自己动手写传记,鲍勃•迪伦和斯汀的自传都成为近几年的畅销书。今年秋天荣•伍德(滚石乐队吉他手)和 Slash(枪花乐队吉他手)的传记也将相继问世,凯斯•理查德更是于近日以七百万的高价签下出自传的合约。《克莱普顿自传》中记载了克莱普顿音乐生涯中的一些片段:他曾是几支著名乐队的成员(The Yardbirds,,Cream);曾与甲壳虫乐队、 鲍勃•迪伦 、玛缔•沃特斯还有霍林•沃尔夫合作过,专辑常常是独占排行榜第一名;演出现场的观众场场爆满。62岁的克莱普顿有着坚实的布鲁斯基础、嗓音柔和、吉他技巧层次分明,因此他成为最受人尊敬和最具影响力的吉他大师,成名之初“克莱普顿是上帝”的涂鸦就曾一度风靡伦敦街头。

  但是克莱普顿的生活中也免不了有不少悲伤和奇怪的事情发生。他在祖父母的抚养下长大,一直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而且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直到9岁前他一直相信他的姐姐就是自己的母亲。他还曾一度沉迷于酒精和毒品不能自拔。1991年克莱普顿仅四岁的儿子康纳尔从酒店的窗户坠楼身亡。(克莱普顿最著名的歌曲《泪洒天堂》正是写给康纳尔的)

  “之前我想当我拥有完整的一生后才会开始写作(自传)” 克莱普顿说,“虽然现在我还没有达到要求,但我的记忆已经开始活份起来,如果我现在不写,将来我也许就要依靠别人的回忆来完成它,这样所写出的东西就会有失真实性。”和其他明星不同,克莱普顿一向保持低调的生活态度,他说,虽然是别人“怂恿”自己写自传的,但其实自己也一直就有这个打算。

  最早克莱普顿想按照一般名人写传记的模式来写,即找个代笔人(好友克里斯托夫•西克斯)为自己执笔,但是这在他看来是行不通的,“这样写出来的书只是在为自己辩护,为自己正名”,他说,“这样其实很可怕。”身为克莱普顿自传的编辑查理•康纳德指出,自传的初稿“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即使这样“我们仍旧非常满意,其中的直白让我们感到吃惊,但他却执意认为那还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去年冬天正在进行世界巡演的克莱普顿决定自己执笔,他制定了严格的日程表,将自己“囚困”在酒店里,日夜写作。“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笔,” 克莱普顿兴奋地谈到,“我很喜欢写作,将句子和段落组织在一起的感觉很美妙。”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当数书中恰倒好处的语气,无论是描写心痛、戏剧性或是平淡的事情时,语气总是保持不过分的激动或者情绪化。(“我认为之前不理智的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书中后半部分这样写到“因为我的行为都得到了长辈的同意。”)现在看来,至少克莱普顿写作的语气是编辑对他自传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他们(编辑)打电话问我对于儿子的夭折为什么能表现得如此释然,” 克莱普顿回忆到,“必须承认,回到过去不是不可能,可是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我只能像个局外人一样远远地谈论它,以免再受伤害。”在书中他这样写到,当他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时他“向后退了几步”然后陷入“无尽的眩晕中”。他解释到并不是他无法记起以前的事情。“回忆本身不是件难事,伤痛不会消失,它轻拍下我的肩膀,然后就能一涌而回,但是描写它们就不免要扇情或是赋予它不恰当的感情,总之很容易落入所有人期待的俗套当中。”

  康纳德指出,刚开始他和自传的编辑感觉关于康纳尔那章的描写多少有点草草了事,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我们建议他可以写得更加详细些,但他最后只交给我们他想写的。”最吸引读者的无外乎是书中关于他和波依德婚姻的描写,波依德书中的描写引起不少小报的关注,其中两位吉他大师像中世纪骑士一般对决,以取得波依德欢心的描写尤其引人注意。克莱普顿回忆起波依德书中提到的那个晚上时说,“我只是去见见哈里森,当时他身边有两把吉他,我们就各自拿起一把弹奏起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这么平常的事情怎么可以当作炒作的噱头了?” 波依德曾在一封E-mail中提到她和克莱普顿现在还是“朋友”,正像他所说的“对于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回忆。”当初那段并不美满的爱请结束够让克莱普顿更加迷恋毒品,即使这样他表示现在并不在意,“那时候就像荡秋千,很难说谁对谁错,我们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分开后我么就马上意识到,我们对对方都不够好。”歌曲《蕾拉》中所表现出的绝望只是展现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并不是对其生活真实的记录,“那只是写情歌的技巧,” 克莱普顿解释到,“我疯狂地迷恋着帕蒂。但是为她写歌只是发泄心中的激情。”

  关于两人的关系波依德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她在书中写到,“艾里克魅力十足,善于言辞,而我跟乔治之间却存在很多问题,他的名声和对于精神生活(宗教)的迷恋都让我手足无措,很多时候让我感觉他并不在身边,更像是跟别的女人在一起。”

  克莱普顿与哈里森的友谊并没有因为波依德而受到影响,这位前甲壳虫成员就曾表示过,“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她离开毒品和克莱普顿在一起。”2001年,哈里森因癌症去世后,克莱普顿组织了一场名为“乔治的音乐会”的演出向哈里森致敬。“对于哈里森来说,‘空幻境界’(印度教术语)就是一切,” 克莱普顿说,“我们想到一些事情然后就在一起演奏,我们就是这样维持彼此的友谊,哈里森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们经常能超越物质世界的一切。” 波依德则总结到“乔治能仅凭思想想象出身边的一切。”

  如果说克莱普顿对于个人的经历能平淡视之,那么对于自己的音乐生涯他却抱有长久以来的遗憾,他提起过一件往事,当他还小的时候曾经想得到一把吉他,但当将它买回来后他却立刻失去了兴趣。“当我得到吉他后我就立刻生出厌恶,”他在书中写到,“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让我痛苦不堪。”

  无论是作为乐队主唱还是作为乐队的一员,克莱普顿都感觉到不自在,他经常无所顾及地说起加入乐队和退出乐队的经历,不管是多成功的乐队。因此从70年代起他就开始了个人的发展(他将自己的专辑称为“不成熟的半成品”)。最近让克莱普顿高兴的是他与一些老朋友的合作,包括,B. B. King 还有已经隐退的词曲作者J. J. 凯尔,他还在找机会与史帝夫•温武德合作,他曾是著名乐队盲目信念的前成员。“我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来发掘属于自己的音乐,现在我既可以做乐队的主唱,也能作为乐队的和声,或者和别人合作——再也不需要任何标识来标注自己了,最重要的是我能享受音乐,幸好我现在依然能做到这点。”

  克莱普顿坦言自己对于布鲁斯音乐一直以来的情结,从第一次接触到现在布鲁斯音乐仍旧是他音乐的导向,“实事求是地说我接受了布鲁斯音乐,接受是生活的真谛,它可以让你远离不必要的冲动、戏剧性还有极端情绪。”正是这样平静的心态塑造出了书中的语气。

  “为了写这本书我需要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克莱普顿有所体会地说到,“回顾以往生活的感觉很美好。”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三):书里有许多克莱普顿的“第一次”

  很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中有许多克莱普顿的“第一次”。对于这些第一次,他都有动人细腻的描写,而正是这些众多的第一次,开启了他以后的精彩人生故事:

  第一次拥有吉他,那是一把价格仅为两英镑的廉价吉他,那一年他13岁。46年后,他的芬达“黑仔”拍出了959,500美元,创造了吉他价格的世界纪录。

  第一次性,那是在一次淫乱派对。

  第一次亲历好友的死,这个好友是吉米•亨德里克斯。

  第一次见到妈妈,那时他已9岁。

  第一次开始受人注目,那是在金斯敦艺术学校,因为他的绘画才能。

  我第一次挨揍,“一伙新兵蛋子把我骗了出来,不由分说地把我暴踢一顿。”

  第一次用上避孕套,结果就因避孕套破裂导致女孩怀孕,“我不得不筹钱给她去做流产手术。”

  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

  第一次一夜接着一夜地演出。

  第一次和“披头士”打交道。

  第一次婚姻。

  第一次体验了迷幻药。

  第一次去海瑟顿戒毒。

  第一次为人父。

  第一次独自带康纳他出来玩,第二天康纳就从高楼坠亡。

  直到五十四岁时,“我第一次选对了人生伴侣”,那是他的梅丽亚。从此。家庭男人。克莱普顿。

  所有这些第一次连在一起,成了埃里克•克莱普顿的一次灵魂之旅——从放浪形骸,到自我接纳、复归平淡,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过程。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四):爵爷的一生是个传奇

  读完了eric爵爷的自传,爵爷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我不知道爵爷还是个私生子,尽管他的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很爱他,但是在爵爷幼年的时候,无疑是对他心灵极大的打击。爵爷在这本书的描写很真实,对于自己吸毒、酗酒、玩女人等等完全和盘托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保留。爵爷戒毒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戒酒的过程就更漫长。。。爵爷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坚持弹琴,除了他被带到戒酒中心,因为那个地方不让他带吉他。。。可以说是音乐在冥冥之中拯救了爵爷的灵魂,相比之下,爵爷的ex爱丽丝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最后她没有戒毒成功,晚年还是很凄惨的。爱丽丝是很爱爵爷的,但是纵观爵爷的自诉,不难发现,他没有爱过爱丽丝。。。在爵爷最困难的时候,爱丽丝在爵爷的身边,也是因为爵爷,爱丽丝才开始吸毒。爱丽丝的老爸挺好的,在爵爷沉沦于毒品的时候,他还写信给爵爷,孜孜不倦的教诲爵爷,劝爵爷和自己的女儿回头是岸,这样的老爸多好啊。。。爱丽丝没有爵爷那么幸运,爵爷沉沦了,还有音乐,但爱丽丝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只爱爵爷,爵爷离开她,她自己的内心什么都没有剩下了,最后郁郁寡欢的死去。。。

  我一直以为爵爷在一开始就喜欢fender st,其实不然,爵爷在成名之初用得最多的是gibson lp和es 335,最后在他复出的演出中,他才开始使用fender st,他自己拿了三把fender st的最好部分拼凑出blackie,这把爵爷的经典琴。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五):克莱普顿的爱与音乐

  原文刊于《新京报》

  我从来不是Eric Clapton的歌迷,尽管他从60年代起便被尊为了“吉他上帝”,至今已经三次入主摇滚名人堂、收获了十九座格莱美奖杯,在任何一个吉他英雄榜上都名列前茅,但我依然只把他看做杰出的吉他匠人而非具备超凡创造力的艺术家。加在Cream(Clapton为核心的三人布鲁斯乐队)这类乐队身上的“技术型摇滚乐队”的标签,当然是一种赞誉,却也多多少少包含了些揶揄的意味,在艺术的世界里,技术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对比60年代那些真正伟大的摇滚乐队,比如the Doors,或者Clapton看不上眼的Janis Joplin,技术卓绝的Clapton却从未超越过技术本身,他的音乐华美精妙,却甚少真正直抵人性深处的力量。

  所以当我开始读《天堂十字路口》时,我压根没有想到这个沉醉于美满家庭的中产阶级老头居然可以写出了这样一本汁液淋漓、血肉横飞的自传。技巧第一次在Clapton的作品中让位于生活的苦难与欢愉,他是如此的坦诚,我甚至可以触摸到直白文字下面挣扎的心灵与悸动的灵魂,尽管拿笔的Clapton和操琴的Clapton一样平静、淡定。

  一个广为流传的八卦是,这本自传最初也是按照商业名人传记的标准做法——Clapton口述、代笔人执笔来进行的。尽管由其好友代笔的初稿已经直白的让出版商和编辑的惊叹,但Clapton仍然觉得那不过是隔靴搔痒,并没有写出真正的自己。于是正在进行世界巡演的Clapton随身带上书稿,把所有的空闲时间用于自传的写作。在这本自传的末章,他描述了他全身心投入写作的疯狂状态,“我完全沉浸到写作中去了,我写个不停,除了没有灵感时我会像小鸡啄食般疯狂地啃自己的手指之外,再没有什么能让我搁笔”。

  我想我能理解Clapton对代笔的不满,也可以感受到他写作时的疯狂。作为一个根在60年代、生命已经完全融入那个绚烂而荒谬、美好又绝望的时代的人,他的一生不免已成为那个伟大时代的延续,正如后世的摇滚不过是那个摇滚盛世的回声。那个年代太强大了,每一次对它的回望,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对自身灵魂的拷问,尽管痛苦,却充满无可抵抗的魔力。

  作为60年代灰烬中的幸存者,Clapton其实算不上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人。论音乐,他的英国老乡Beatles、吉他同行Jimi Hendrix都好过他太多;论叛逆,不问政治的Clapton在一众社会斗士和妖魔鬼怪中间,简直可以叫做听话的乖孩子;论嗑药,比起LSD的祖宗the Grateful Dead的Jerry Garcia,Clapton只能算一个潮流的跟随者;论泡妞,有了Mick Jagger这样的天才,Clapton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昨夜枕畔的女友(即萨科齐之妻Carla Bruni)被好友带走。

  但如果说到爱、说到对音乐的执着,Eric Clapton却绝不输给同时代的任何人,当爱和音乐铺满整本《天堂十字路口》,传说中的60年代竟在Clapton简洁、直白又带着些英式幽默的叙述中还了魂。

  是啊,60年代从来就不是性与毒品、自毁自溺的时代,而是理想主义与爱的时代。

  Clapton说“好音乐与坏音乐的比例一直没变——95%是垃圾,只有5%是纯粹的好东西”,为了做出他心中5%纯粹的好音乐,他甚至犹豫着是成为一个乐队的灵魂,还是仅仅做一个伴奏乐手;为了做出他心中5%纯粹的好音乐,他在“稚鸟”(Yardbird,书中译为“新兵”)刚要起飞时离开了“稚鸟”,在Cream大放异彩时解散了Cream;为了做出他心中5%纯粹的好音乐,他参与、组建了Blind Faith、Derek & The Dominos这些名噪一时的超级组合,又快速地结束了他们。尽管我不认同Clapton的音乐理念,却不得不佩服他对传统布鲁斯近乎宗教般的追求。

  Clapton是一个执着于情感与爱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痛,童年之痛、成长之痛、求爱之痛、吸毒酗酒之痛、丧子之痛……,但他却总能让爱从痛里面生长出来。我想把他对George Harrison的妻子Pattie Boyd的爱称为伟大的,不然很难想象Clapton可以创作出《Layla》这样动人的求爱之歌(而收录这首歌、整张全为Pattie而作的《Layla and Other Assorted Love Songs》也堪称Clapton整个音乐生涯的最佳唱片)。

  读这本自传后半段,特别是他第二次戒酒以及他和Melia的爱情,我竟然觉得我在读的其实是又一个娜娜离家的故事,这或许也是整整一代嬉皮的缩影,所谓彻底的反叛不过是青春期例行公事的躁动,当荷尔蒙耗尽,他们发现能带给他们温暖,或者说他们一直在寻找的,竟然是那个他们一直在反叛的主流世界。

  我无力去判断Clapton的回归是他人生的成功还是对60年代的背叛,尽管我从心里更认同Syd Barrett这样的隐士或是Bob Dylan这样始终一意孤行的人。但成功或是背叛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了,他依然抱着他的吉他,他正在“赫特伍德”享受着天伦,他依然在为“十字路口”治疗中心奔忙,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音乐和爱。

  我们还是打开一瓶啤酒吧,就算我们的城市再也看不到星星,让我把《天堂十字路口》里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在最好的时代,在最差的时代,只要有爱、有音乐,就已经足够了。

  原文同发我的博客武城路下段,链接为http://dharmasong.net/2011/09/414.html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六):天堂没有十字路口

  十年前一个夜晚,骑车回家路上,经过一家很小的音像店,买下一张《reptile》。怪哉,那以后,这张专辑一直放身边。自然,eric clapton 成为我听布鲁斯音乐的起点。后来,还收集了一张他和BB King《 riding with the king》,两个布鲁斯殿堂里大师级合作专辑。再后来,去年在凤凰小城,一个小店里,竟然扒拉出来一张早期一些的《another ticket》,风格上和之前的两张差别有点大,听得次数有限。

  eric claption 说:实事求是地说我接受了布鲁斯音乐,接受地是生活地真谛,它可以让你远离不必要地冲动,戏剧性还有极端情绪。

  想起当年买reptile ,只是因为它封面特别英伦,喜欢背面小男孩那张纯真地脸。后来听了一遍又一遍,到现在为止,无数遍了,仍旧是我珍爱地一张唱片。

  爱屋及乌,eric claption 很长一段时间也占据着我音乐偶像的位置。

  《天堂十字路口》是他的自传。

  读完,有点无语。。。

  是音乐导致了这样的人生,还是人生成就了音乐?亦或,一个人,有了一个什么样地童年,便会过一个什么样地生活?

  私生子身份带来的伤害感,情感缺失,形成童年地孤独,自闭,自卑。它们跟随一个男人地身体和精神一起成长,变为忧郁,叛逆,黑暗。爱与被爱地渴望,性本能,精神世界对音乐地渴望,寻求认同,它们无序地形成一股力量推动着一个人自愿自觉地在黑暗世界堕落,然后自我救赎,释放,反反复复。

  前半生生活完全乱作一团。

  唯一执着的是音乐,要是看看他对音乐地追求,以及同时代地音乐人,一点也不会奇怪60-70年代怎么会涌现一批重量级人物,他们渴望成名,但成名完全不会被金钱和声誉,歌迷地簇拥所束缚,嗑药,吸毒,酗酒根深处也不完全能用精神堕落解释。这是个特别有意思地时代,他们热爱物质,放浪形骸,却超越物质,勤于训练,充满开拓力,精神属性无比独立,纯粹。

  冒险和伤害导致生活全线崩溃,先是和至爱离异,然后他地私生子小儿子康纳地坠楼,遭遇人生地最低谷,《tears in heaven》应运而生。eric 说,没有音乐,他就会走向真正地堕落,在酗酒和毒品中死去,但是有音乐,他可以尽情释放痛苦,思考人生。

  音乐是感性的,但是情绪的控制到位是理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激情澎湃,还是深陷无边黑暗,它有一种弹性,创作的人先要到达那个可以到达的极点,然后找到回去的路径,回弹到一个合适点,听者找到共鸣,感受里面的安抚,快乐,伤感,激情。。。每每听着,我总会沉浸在低high的感觉里。

  eric说,他用一生去探索音乐,blues。而今他已经不再害怕面对自己的身份,酗酒,吸食毒品的经历。他要尽量用意志力保持清醒。

  他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音乐甚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许大部分人,心里都住着天使和魔鬼,在没有充分认识自己之前,它们在我们内心交战,一个需要光明,一个需要黑暗,理性就是不停地思考,问,爱是什么,什么是真相,什么可以让内心安宁,直到找到一条路,悟道真谛,达成自我地和解。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七):天堂十字路口

  大年三十,没有帮老妈忙活,居然花了整整一天读了Eric Clapton的自传,朋友的祝福信息、空中一串接一串的礼花也没法把我拉回来,仍沉浸在他的人生中,品不够。

  庆幸这位爵士上帝年轻时读波德莱尔、读凯鲁亚克、读金斯堡,这使得这本自传的口吻呈现了一种惊人的诚实态度,同看Patti Smith的传记时一样,平淡有力地叙述,仅仅是叙述。

  Eric是个私生子,从小由祖父母带上,第一次见他妈妈时,他问他妈妈, “是不是从现在开始我可以叫你妈妈了”,那会儿她妈妈已重组家庭,并另有二子,她回答“祖父母一直照顾你,你还是叫他们爸爸妈妈比较好”。这一次被妈妈的拒绝对Eric影响很大,他说,“也许这就是在接下来大部分人生中,我总会去爱那些拒绝他的女人。”这儿有精神分析的味道,其实在整本自传中,Eric对自己的童年经历的回顾都有很浓的精神分析的味道,这可能和他后来戒毒戒酒时长期的心理治疗有关。这也增加了我对这本自传的喜爱,对Eric的喜爱。

  Eric这本自传与Patti Smith的《只是孩子》还有一个同共点,就是呈现了“披头士”、“鲍勃·迪伦”、“滚石”、“迷幻摇滚”那个摇滚的巅峰时代。只是那些名字就让人沸腾。只属于那个时代,只能回味。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一切,包括利用酒精、迷幻药、可卡因、海洛因去接近魔鬼,像浮士德那样与魔鬼做交易,而有的人就此没有回来。而Eric是上帝眷顾的那位。

  书中遇到很多句子让我湿眼眶,他的那些荒唐岁月一直持续着,到50岁也不肯罢休,而那些荒唐岁月也着实给我很大的触动。为什么荒唐,因为这一秒喜下一秒忧,这一秒爱下一秒倦, 放纵、欣喜、轻狂、沉沦,这就是年轻,恣意妄为。

  而当他遇到他的终身伴侣时 ,他这样写到“我试图在人群中找到梅丽亚。我看到了她,当我们四目相对视时,我再一次看到了那种微笑。一生中我看到过无数的笑脸,但总有其他的东西在里面,诱惑、冷漠、虚伪,或是心怀鬼胎。但这个微笑是如此的不同,在里面我只看到了坦诚和动人。”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我讨厌那些“老人家”来跟我传授“积极观”,我把其定义为伪善或是自欺。而在Eric去地狱游历一圈回来后还能写出这段话,我除了感动没能做什么,而事实是他在此后的日子里一直保持清醒,负责,那些平淡如水的生活同年轻时在舞台上的疯狂一样有力。

  现在回想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说我不相信了,可以说是故作老成。而惭惭地我发现,我还相信所有。说不准,我的人生还未揭开序幕。

  感谢这本书在新年第一天给予我新的力量。

  2014.1.31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八):吉它往事

  我对克莱普顿的音乐,实在不怎么感兴趣,不插电是不错,泪洒天堂也着实在播放设备里循环了小半年,但其余大多数作品则听不出味道。

  首先我不是一个纯正布鲁斯迷,而是一个摇滚乐爱好者。其次即使是摇滚乐范畴(不管真的假的,反正自打六十年代后一切流行音乐都有了摇滚血缘),我也对于吉他音乐的免疫力很强,比如克莱普顿,吉米,Stevie ray Vaughan唐朝老五,超载李延亮。

  然而这是一本不错的传记,作者保持了诚实,让我对摇滚老泡自己跨刀雕塑传记有了更多期待,谁人乐队吉他手Pete townshend 和滚石乐队Keith Richards 的自传仿佛也是?

  这本书有三百五十多页,当我读到一百四十页的时候(还不到一半)我就不知道剩下的还有什么内容了,除了那首泪洒天堂值得笔墨,其他还有什么?可见我对他实在不了解。

  本书的翻译陈震,还译过鲍勃迪伦女友苏西的作品,关于格林威治和六十年代的书,另外皇后乐队主唱的传记谁愿永生。

  本书中译者的序言很好的概括了通篇内容。

  本书中我的喜爱,led zeppelin ,pink Floyd 都有登场,前者与作者关系微妙,后者与作者关系不错。你还能看到live aid和乔治哈里森组织的义演中,克莱普顿状态迥异。克莱普顿汤谢德两位吉他大师演双簧••••••

  本书适合喜欢布鲁斯音乐,喜欢吉他,,喜欢摇滚乐的人看,适合有瘾,毒瘾酒瘾烟瘾性瘾的人看,适合喜欢摇滚乐历史的人看。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九):50年练就的男人

  一直以为长得老实巴交的Eric Clapton很老成,读罢《天堂十字路口》才知道完全是另一回事。原来相貌敦厚的Clapton年轻时也曾把一夜情对象的肚子搞大,始终热衷于追求时尚,伴随着音乐事业腾飞的是对毒品和酒精根深蒂固的沉迷,每次谈恋爱都像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很傻很天真,但饶是他始乱终弃,直到年过半百也没有安定下来。即便是中国听众最为熟悉的《Layla》,背后的爱情故事——传说中的史上最淡定三角恋——也远远不像曲子听上去那样荡气回肠,简直可以称之为一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Clapton爱上了好朋友George Harrison的妻子Patti Boyd,追求未果后甚至和Patti的妹妹交往,以求从痛苦的单相思中解脱;后来终于获得佳人芳心,带回家后却不珍惜,开始了充满了谎言、背叛与伤痛的十年婚姻,她从缪斯女神衰落成了被喊“Fuck Off”的家庭主妇,他也从小伙子熬成了老头子。

  与以往的摇滚音乐人传记不同的是,《天堂十字路口》并非由职业作家主笔,而是由曾经的文学青年Eric Clapton在稿纸上亲笔写就,文字平易近人,正如Clapton的音乐,气质虽淡然,处处藏华彩。Clapton是私生子,终生没有见过父亲,从小被当做外祖父母的孩子养大,十一岁时才与带着弟弟妹妹的母亲相见,却不能称她为妈妈。幼时的Clapton虽然没有受到过什么虐待,但这显然不是什么健康快乐的家庭背景,坎坷而充满缺失感的童年给予了他脆弱而敏感的性格,或许也间接赋予了他对艺术非凡的感知力。Clapton是吉他之神,但是相较于其他的神,他的明星气质要弱上很多,所以可以料想童年的Clapton自然也是个很平凡的小孩,既不是到处惹是生非的刺头,也不是要强得病态的好学生,各方面属中等水平,即便穿着时髦,站在人群里也立刻就被遗忘了。本以为对Clapton这种单亲家庭的孤独儿童而言,音乐应该是“我的欲望、信仰和寄托”,谁料翻遍全书,未见任何用以描述音乐的热烈字眼,他之所以开始练琴,一方面是出于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的女生的注意。大概正是这种毫不纠结、稳扎稳打的好心态,才使得他能够专心于享受音乐的乐趣,练就了一手前无古人的超凡琴技,正应了《吉他英雄》纪录片中Jimmy Page大师之所言:“只要会一个和弦,你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

  《天堂十字路口》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十余年,鉴于Clapton在音乐界的显赫地位,说这是一部摇滚断代史也不为过。喜欢老摇滚的读者们定可在其中Clapton在书中详细回顾了音乐生涯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虽然乐队不断变换,音乐风格也有所发展与拓宽,但Clapton独特的布鲁斯内核从未改变,足见这世上确实有些东西可以打动每个时代的人。不过《天堂十字路口》的最大看点,其实是在于Clapton所分享的人生体会。像很多摇滚明星一样,由于环境的影响、意志的薄弱以及性格的不成熟,Clapton曾吸毒酗酒十数年,经纪人甚至考虑过把他绑架到撒哈拉沙漠去强制戒断。他屡次寻求戒除方法均告失败,在毒品与酒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险些葬送了音乐事业。后来在正确的戒毒方法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之下,才得以走出毒品的深渊。这样的经历无论对谁而言都堪称是刻骨铭心,所以Clapton不吝笔墨,详细地介绍了这期间的重重挣扎,着重讲述了他在康复之家以及瘾君子互助组织的种种见闻,对于有类似经历,或者陷入其他人生危机的读者而言,极富启发意义。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本书的写作主旨:成长。时下音乐人传记越出越多,内容几乎如出一辙:一个吊儿郎当的穷小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听了几张唱片后抱起了吉他,意外发现自己很有天赋,集齐队友之后搞乐团,度过几年穷困潦倒的日子之后一炮而红,吸毒酗酒玩女人陷入人生幻灭,之后幡然醒悟重投家庭怀抱,最后归于平静安享天伦之乐。Clapton的人生经历,严格而言并未脱离这个模式,不过相较于此前出版的同样是着重自述心路历程的自传作品,如Dave Mustaine的《A Heavy Metal Memoir 》等等,Clapton的人生更为惨痛,口吻也更加成熟。代表着Clapton的质变的,便是他最著名的作品《Tears In Heaven》,这首歌冲破了时间、地域、文化的障碍,不仅是每个吉他学习者的必修课,而且即便是对西方摇滚乐一无所知,乃至生活中几乎没有音乐存在的中老年听众,也会为它深深吸引,旋律、技巧、歌词、意境、演绎统统无懈可击,正所谓是写歌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赏是也。

  《Tears In Heaven》是写给儿子康纳的挽歌。彼时Clapton仍然处于十分混乱的生活状态,常常通宵喝酒直至早上六点,康纳的出生令他终于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我思前想后,决定再次接受脱酒瘾的治疗。我告诉自己:‘酗酒到此为止。’为了康纳,我必须这么做。我不能以酒鬼的形象出现在儿子的面前。等到儿子长大以后,脑海里勾勒出的父亲形象竟然是个酒鬼,这我可受不了。”Clapton开始着手进行严格的戒除酒瘾的计划,但多年浸淫在摇滚圈以及童年父爱缺失的经历并未赋予他足够的勇气担负起为人父的责任,他仍然把康纳交给了妻子,自己投入到巡演和专辑制作中。直到酗酒症状改善,他才逐步意识到与康纳在一起对他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可是正当他打算拥抱新的人生时,四岁的康纳却由于保姆的过失从阳台上掉下来跌死了。终于,一生习惯了风流、逃避、自我放纵的Clapton一夜清醒,得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看待人生,用生命诠释布鲁斯音乐痛苦、忧伤的精神内核。

  在六七十年代涌现出的大师级吉他手中,Eric Clapton算不上最高最帅,甚至可以说是最不高最不帅的,然而他的事业却延续了很长时间,在其他大师纷纷衰老、退隐乃至过气的时候,他仍然在世界巡演的路途上跋涉着。究其原因,除却那颗始终为音乐跳动的心脏之外,或许就在于他的音乐一直在同听众一起成长,永远也不会成为被抛在身后的少年回忆。如今Clapton与妻子和四个女儿一起过着快乐而平静的生活,或许在许多人眼中现在的他实在是不够rock,褪去了往昔咄咄逼人的锋芒和理想主义的乐趣,但也正是因为肩负着整个家庭,他才得以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这般充满智慧的大幸福,大概是秉持着“与人斗,其乐无穷也”的摇滚小青年们一时难以理解的吧。

  因此传奇乐评人安东尼-迪柯蒂斯才会说:

  “给力!Clapton在本书中完成了一次灵魂之旅——从放浪形骸,到自我接纳、复归平淡,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过程。”

  THE END

  《天堂十字路口》读后感(十):我看进了父亲的眼睛

  埃里克·克莱普顿从来没有看见过父亲的眼睛,连父亲的影子都没见过。他母亲在未成年时和一个名叫爱德华·弗雷尔的加拿大士兵谈了一场懵懵懂懂的恋爱,就在1945年3月30日生下了他。自此,不仅父亲音信全无,母亲也不堪羞辱,远走他乡。于是克莱普顿成了距伦敦不远的小村子李普利的一个野小子,被外祖父和外祖母当儿子抚养。克莱普顿9岁时,母亲出现了,她已经结婚,对象同样是一个加拿大士兵,两人还生了个儿子。克莱普顿怀着满心幸福望着时髦、漂亮的母亲,对她说:“我现在能叫你妈妈了吗?”但是母亲拒绝了,她只愿作为“姐姐”而存在。

  即使伦敦和纽约的大街上布满了“克莱普顿是上帝”的涂鸦的时候,这个自幼失怙的天才还在拼命填补内心的缺失,拼命寻找爱和庇护的感觉。在他成功插足披头士吉他手乔治·哈里森的婚姻后,哈里森的老婆派蒂·博伊德就成了他的女朋友。但是,克莱普顿后来不得不承认,派蒂扮演的其实是“代理母亲”的角色。甚至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女朋友爱丽丝,也不自觉地成了他的毒品保姆,这个娇生惯养的驻美大使之女,时常在晚上到毒贩子出没的街角给克莱普顿弄一点海洛因。从克莱普顿的自传《天堂十字路口》中,大家很容易发现,只要那些稍为年长的男人对他表现出应有的关爱,他马上就会想到“父亲”这个词。

  父亲,是克莱普顿一生的心结。写到自己的儿子康纳出生的时候,他这么说,“我的人生中只有将为人父这件事是真实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像一个父亲一样带他,所以只好像个哥哥一样陪他玩耍。”康纳的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创痛,于是就有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泪洒天堂》,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康纳死后,他最先写出的是《我父亲的眼睛》。他说,“我在这首歌里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我凝视着康纳的眼睛,与此同时,我那素未谋面的父亲的眼睛,也突然呈现在眼前。”那时的克莱普顿,已经46岁。

  据说,爱德华·弗雷尔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有一个20岁时就名满天下的儿子,一个获得过19座格莱美奖、三度入主摇滚名人堂(获得这一荣誉的,迄今只有克莱普顿一人)的“吉他上帝”,以生命来演奏的布鲁斯大师。

  文/小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