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0 11:1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精选10篇

  《天空的另一半》是一本由[美]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 [美]雪莉·邓恩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一):真实到怀疑真实

  今天看完了这本《天空的另一半》。这本书是由一对共同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记者夫妇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报道整理撰写的。 根据书名一看就是关于女性的,但是看完没想到内容会这么的触目惊心,有些案例震撼到我一直在怀疑这本书的内容有没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作者在很多地方都表述对慈善领域里夸大其词风气的担忧,而且在书的后面作者也说,很多案例在我们见到真实人物本人之前也在怀疑其真实性,所以我觉得,这个书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只是过于悲惨,与我们的认知存在太大的差距。 这种悲惨到让人生疑的恐怖案例是该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在非洲,东南亚以及伊斯兰国家的很多女性完全没有作为人的尊严,仅仅是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更有甚者,完全是男人泄欲的工具,以为被贩卖到妓院的未成年女孩冒死逃出到警察局报案得到的确实警察的嘲弄甚至是更严重的摧残,塞拉利昂的一位救助被强暴妇女的医生赛义德告诉本书作者说“我治疗强暴受害者时,都会告诉女孩不要去找警察,因为要是去报警,警察都会强奸她”。 书中类似这种悲惨遭遇还有大量案例。 读书另一个感觉,就是在志愿事业上(其实后来想想应该在所有事情都是如此)体现的事物联系的复杂性。 救助女孩,减少当地强奸案发生,以及减少艾滋病等疾病的扩散,一个有效的措施尽然是给女孩发一身校服。 因为当地贫穷,一套衣服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难得的,然后女孩的失学率就会降低,而较晚的辍学,自然就会让女孩被过早嫁人减少,从而让她们更晚或者更少机会被男人祸害。 同样的还有贿赂女孩家庭也是有效途径,比如女孩上学,父母则可以每周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助。 还有给女孩一些生理期用品并修建厕所,同样可以留住更多女孩在学校,应为这样少了很多生理期尴尬。 书中还给了很多付出金钱,时间甚至生命的志愿者事例,也有很多成功救助的案例,这种黑暗中的希冀,让前面令人压抑的阅读有所缓解。 津巴布韦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孩,因为有哥哥要上学,自己就完全没有上学的机会,通过每天哥哥带回来的课本学习最后帮贪玩的哥哥做作业每次都得到高分。 可惜她在十一岁出嫁后丈夫一碰到她学习就施以毒打。后来在国际救援机构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学习。救援机构要她们写下自己的梦想,她写下的被全村人嘲笑的“有一天我要去美国,还要得到硕士博士学位”。 现在,她正在西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都接到了美国。 全书作者一直强调教育,特别是女孩教育对改变女性生存环境,社会风气,甚至是对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我想对中国同样如此。 书中引用哈弗大学校长的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总之,一本十分值得一看的难得好书。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二):天空的另一半还是天空

  安又琪15岁来北京,为的是追梦,虽然艰难,却最终如愿站上舞台;柬埔寨姑娘拉思15岁来泰国,只为找份洗碗的工作,却被人贩子卖给妓院,被毒打被强暴,九死一生才逃出来。

  是的,当我们抱怨着女孩“北漂”的艰难,抱怨着就业“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歧视,《纽约时报》的伉俪记者尼可与雪莉,却把自己在中亚和非洲的见闻写下来,让我们知道,那个世界里,女性上街会被轮奸,女孩会被强迫割除外阴,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孕妇因缺乏医疗条件而死于难产……我们知道这世界仍在重男轻女,自打母系社会坍塌后一直如此,不过,《天空的另一半》里展示的女性残害,仍旧酷烈得超出想象。

  尼可和雪莉一直觉得,战争和经济这些高大上的议题才值得报道,却在看到女孩们遭受的一切后,毅然宣称性别歧视才是“21世纪最大的不平等”——过去五十年来,全世界被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战斗的男性还多。尼可说,这不是女性问题,而是全人类的问题,因为女权就是人权。不过,到底谁的生命值得珍重谁的又可以随意践踏,本来就是难以论清的问题:19世纪的白人真心认为黑人不算人,其真诚不亚于如今有些人相信动物有跟人一样的尊严。那女人呢?如果有些文化认为女人只是劣等人种,那谴责他们虐待女性,算不算强加于人?当非洲男人不得不接受西方对自己的指责并稍加收敛时,他们遵循的,其实与女性遭受虐待却忍气吞声时是一种模式:强者的话就是真理。

  只是,哪里有压迫,哪里确实就有反抗。满心热诚的救援团体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地人对外来的救助常常不感冒,还指责他们乱干涉。换做是我,大概会愤怒着“我本将心向明月”、慨叹着“存在即合理”,灰溜溜离开。但尼可展示给我们的故事却充满希望与力量:几个孩子凑钱捐赠的羊,让一个乌干达女孩得以继续上学,后来竟考上美国大学;西非团体“托斯坦”采取极度尊重当地人的方式,将外阴切除置于社区发展的大型架构中,几年内竟让超过2600个村庄宣布停止切除。

  所以说,《天空的另一半》是给虚无主义者的大棒和良药。如果你说,沙滩上这么多搁浅的海星,你救得过来吗?只要潮汐不改,总会有无数海星受难。这时尼可就会给你讲一个埃塞女人或印度少女的故事,故事里的她们受尽伤害,眼神隐痛,却因为幸运遇到救助者,而重新得以生活。海滩上的小男孩是真正的智者,他没放弃,继续捡起一只海星扔进海里,说,至少这只海星在乎!

  其实,该在乎她们命运的,岂止她们自己。毕竟,在这个力量决定观念的世界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天空的另一半还是天空,如果那边坍塌了,我们又怎么飞越千山,寻找更好的远方。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三):《天空的另一半》

  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性别问题跟薪资不平等、体育队伍资金不足或是上司不令人喜欢的触碰有关,而在世界许多地方,性别歧视却是致命的。比如,每四分钟,一名印度小女孩死于性别歧视;每一分钟,一名孕产妇死亡;每十秒钟,世界某处有一名女孩被强制切除外阴,而且大多没有打麻药。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四):妇女能顶半边天——《天空的另一半》

  我并非女权主义者,亦非直男癌,所以我能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角度来看待为女性赋权这件事。

  书的开篇,讲述了一位从12岁起就被迫卖淫的女子艰难的一生。在印度,种姓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有些低阶的种姓就只能以卖淫、小偷小摸等见不得光的“事业”为生。据研究发现,在性方面最为严格保守的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反而是从妓人数特别多的国家。或许正是因为当地的年轻男子很少跟女友上床,通过娼妓来发泄性欲就变成是社会可以接受的。

  这种不言而喻的社会默契隐含的意思是:上层阶级的女孩保有贞洁,而年轻男子在妓院得到满足。

  社会刻意地忽略那些未受教育、低种姓阶级的乡下人。在印度,对于被贩卖的女孩进行的审查还不如盗版DVD来的严格,道理就跟200年前容许把黑人当做奴隶的原因一样:受害者从不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人。

  除了被迫卖淫,强暴也是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有证据表明,在非洲,21%的加纳妇女表示,她们的初次性经验是被强暴;17%的尼日利亚妇女说,在19岁之前,她们曾遭受强暴或强暴未遂;21%的南非妇女表示,她们在15岁前被强暴过。

  甚至,强暴已经半公开的成为了一种压制女性的手段。

  在肯尼亚,女性竞选公职的障碍之一是24小时贴身保安的高昂费用。因为政敌会派人强暴她们——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特别能够让女性候选人因受辱而身败名裂。

  在埃塞俄比亚的乡下,要是年轻男子看上一个女孩,但是付不起聘金,或是他认为女方家人可能不会接纳自己,他就会召集朋友一起绑架并强奸这个女孩。如此一来,他立刻取得谈判优势,因为女孩破了身之后就很难嫁给别人。

  我在读到这些数据的时候觉得简直难以置信,这些事情不是发生在几百年前,而是时时刻刻就在另一些国度发生着。女性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挣扎着,一个女孩只需要每月几美元的花费就可以拥有良好的教育,可那些家庭中掌权的男人却宁愿把钱花在买糖和喝酒上。相对的,有数据表明,让女性掌管经济则会有更大的比例的用于储蓄和子女教育上。

  中国作为女性赋权最成功的国家,当年毛泽东的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谓真正帮中国女性翻身做了主人。谁曾想到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女人就从缠着小脚,恪守三从四德成为了上得厨房,下得厅堂的新时代女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在统计学上为女性赋权也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手段。有数据表明,赋予女性更多的权利无论对于家庭、公司、国家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女性在做决定时往往更为细致,也更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从女性角度出发看到的问题往往能够更好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本书旨在通过一组组真实的数据,让人们更深刻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女性、教育女性、赋权女性,从而让整个世界更为美好。

  (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兜帅宫,欢迎关注和转载。)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五):拯救女性

  拯救女性

  “过去五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二十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所著的《天空的另一半》中有很多悲惨的例子:在印度,女子因嫁妆不够而被处罚或因男人想要再娶而“火烧新娘”的事件,大约每两个小时就会发生一起;在过去的几年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与拉瓦尔品第,至少有五千名妇女因“不听话”而被家人泼硫酸,或浇油后点火焚烧,尤其是前者的摧残和折磨几乎殆尽了人的尊严。

  然而,女性问题几乎还没有出现在全球的议题里。比如,美国在对外援助中,特别针对妇女的不到百分之一。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通过一套性别不平等的评估方法,深切地提醒我们性别不平等所包含的风险———“超过一亿的妇女失踪”。

  发表于8月1日《文汇读书周报》第07版:新阅读

  发表时,有删节!

  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4-08/01/content_190540.htm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六):Half the Sky, when will sun shine?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七):别只看眼睛能看见的

  《天空的另一半》,在开始时震撼,在中间时恐惧,在结束时愧疚。

  我知道性别不平等,但不知道如此严重。我知道有女人卖淫,但不知道是如此多的非自愿的少女;我知道生产时可能有危险,可从没听过瘘管;我知道“女性割礼”,从《沙漠之花 》里,却没想到竟有主动要求这么做的女人。

  书中提到的女性问题,主要包括人口贩卖(卖到妓院)、性暴力、孕产妇死亡和日常性别歧视。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拜出版审核制度,我看到的是删减版的内容,删除了涉及到的中国的负面信息和整个第九章(讲的是伊斯兰国家里的女性歧视现象),于是在读每一章的时候,我都在想:中国会有这种现象吗?

  书中列出了大量的事实,作者也说了,人们看到数据产生的同情心不如真实的尤其是个体案例,于是每一章每一个小节都有这样的例子。世界上竟有这样生活的人!我的一件衣服的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美国的中学生就开始组织慈善活动而我们的却在因为脚上的鞋子不是耐克和父母发脾气!我们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学习,和学习无关的都是没用的吗?这样只会培养越来越多自私的人。

  新闻里从不会报道这些,长期生活在城市里让人以为中国真的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了,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好像也在让我们和负面信息脱节,这才是更可怕的一面。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八):女性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以前读书的时候读到maternal mortality、 family planning这些词的时候,觉得它们只是一些指标和一些会在考卷上出现的名词解释,阅读此书,你会发现这些名词背后包含的这些指标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女性的意义。

  在一些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因为是女性,她们会被当作货物一样买卖;因为是女性,她们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于分娩或产后感染;因为是女性,她们没有话语权,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们中许多人陷在深深的绝望里,根本看不到出路。

  庆幸的事,在书中我们看到已经有一些人或者一些机构为努力改变这些女性的命运而奋斗。在贫穷的国家,可能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策略,就能改变许多女性的命运,比如鼓励女孩接受更多的教育,教给她们一技之长,提供小额信贷等。

  “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性别歧视,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度,表现是不同的。但即使是在经济十分发达的地方,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只是变得没有那么粗鲁。

  中国女性从裹小脚、童养媳、纳妾等种种对女性不公的过去一路走来,到现在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力。中国在女性平权的道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为了要一个儿子继承香火使女性沦为生育机器的现象依然存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对女性的道德绑架依然存在。因此,每个女性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做出的努力都是有朝一日实现女性平权的铺路石,正因为我们是女性,我们更应该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在被偏见充斥的社会中随波逐流。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sensitive.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strong.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九):回响的丧钟。

  我最难忘的,是开头这样一句话——“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中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好似丧钟,悬于耳畔。 在世界的另一半,还有这样一个惨无人道的人间,女性如玩物,如器具,甚至谈不上附属,仅仅是存在这世间,或许也无半点身份的证明。这不是性别歧视啊,分明是对女性的身心猎杀。我们谈论人间,谈论人性,谈论我们周遭一切,与此同时,十三岁的少女辗转多国为妓,十五岁的母亲比比皆是,因为生产萎管而难以自理的女性正苦苦挣扎,接受外阴切除的女性面临痛苦的感染。 重男,世界重之如山,在眼前;轻女,世界轻之如尘,看不见。 一个个故事串联在一起,就成为众多国家所谓的文化里的脓疮。 知识改变命运,书中多次写到给予女孩教育后她们的惊人改变,由此推之对家庭,社会,乃至于国家的巨大效益。冷冰冰的数据比人情更温暖,人道的先锋寻找着适当的方法。什么让人成长呢?痛苦么?成功么?是机会均等的公平啊! 我们明知公平不可全然实现,却仍有人奋然前行。像沙滩上的小男孩说出“能救一个是一个”时的坚毅。我突然想到鲁迅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强奸,杀害,暴力相向正将女性逼入绝境,知识的输入将成为她们爆发的原动力。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里没有女性的功绩,这样的文化本身就是残缺,可惜啊可惜,太多这样文化仍洋洋得意。而从古至今,压迫女性的,不仅是男性,女性自己也成为帮凶。 整书读完,我总想问,天空下的另一半,还算不算人间?天空下另一半的女性,前路又在哪里?

  《天空的另一半》读后感(十):近在身边的行动

  2016.9.23——2016.9.25读完

  读这本书的缘起:

  始于旅途,读于火车旅途,终于人生的旅途

  始:今年从云南参加田野营返回江西的火车上,我在读《麦芒上的圣言》,对面铺上的女孩正翻看这本书。漫长的旅途中,我们在读书间隙开始聊起了手中正看着的书。她是一位年轻的高校老师,毕业不久,平时住在远离市区的校区,不太离开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觉得自己的生活相对比较满意,对于书中描述的女性遭受压迫的经历表示吃惊和不解。

  我简单跟她分享了在云南学习田野调查亲身经历到的一些妇女受到压迫的现实情况,她说听到有人这样讲,才觉得书中的生活似乎离自己更近一些了。

  而这本书,之前我在一个好书推荐上看到过简介,一直想有机会找来读一读,这次正好跟这位老师借了来,打算好好看看。

  读:9月23日要出差,往来旅途需要乘坐火车合计24小时,趁机带上这本书。两个晚上,如饥似渴读完。

  读后,掩卷长思,竟不知要说些什么,绝望与希望两股力量在心中并存。

  本书描述的是作者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的实际经历,作为《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他们走访了一个又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采访一个又一个因性别歧视而遭受迫害女性,有的妇女因为种种努力改善了处境,有的人面临的伤害还在继续……

  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妇女的压迫随处可见而,包括妇女自身在内的人们对于这些迫害也是习以为常。在那些地方,妇女还是会被当作私人财产卖掉,在战争和种族冲突中妇女会被强暴和成为泄愤的对象,非洲目前还存在的给女性造成极大身心伤害的外阴切割陋习,在医疗资源极不完备的地方孕产妇的死亡也是分分钟都在发生……恐怖的数字统计:“每四分钟,一名印度女孩死于性别歧视;每一分钟,一名孕产妇死亡;每十秒钟,世界某处有一名女孩被强制切除外阴,而且大多没有打麻药。”

  12世界女性面临的问题有;

  一、性贩卖(sex trafficking)及强迫卖淫;

  二、性别暴力(包括荣誉谋杀及集体强暴);

  三、孕产妇死亡率(可避免,却依然每分钟都在夺走一名妇女的性命)。

  书中不仅有翔实的数据,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

  柬埔寨女孩拉思和印度妇女米纳哈西纳怎样艰难地逃离被贩卖的妓院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

  印度的苏妮塔和巴基斯坦穆赫塔尔为了让更多的女性不再遭受自己曾遭受的暴力和虐待创办女性学校改变更多女童的命运;

  索马里的埃德娜修建医院,挽救了更多孕产妇的生命;

  扎伊尔玛在奇迹基金会小额信贷的协助下则成为家中的经济支柱,实现自身价值,赢得所有家人的尊重;

  11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说过:“对于女孩教育的投资,很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投资里具有最高回报率的。问题不在于国家是否有能力从事这项投资,而在于国家是否负担得起不教育更多女孩的后果。”

  2001年世界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通过权利、资源和言论上的性别平等促进发展》表示“推动性别平等是对抗全球贫困问题的关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结:“赋权妇女有助于提升经济生产力,减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健康及营养水平,增加下一代受教育的机会。”

  难能可贵的是,对女性遭遇的不公待遇,此书作者不仅指出问题根源所在,还给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通过一个个案例,证明“女人不是难题,而是解决之道;女孩的苦境不再是悲剧,而是契机”P35

  “妇女运动的议程应广泛、保罗万象,同时着重关注日常生活的四大可怕事实:孕产妇死亡、人口贩卖、性暴力以及造成女孩死亡率远高于男孩的日常性别歧视。解决这些挑战的工具包括女孩教育、家庭计划、小额金融和各方面的赋权”P259

  在第十三章的你能够做什么中,作者指出在女性议题遭遇边缘化的今天,妇女面临暴力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原则和具体步骤:

  原则:致力于建立横跨自由和保守界线的广泛联盟;抗拒吹嘘的诱惑(不要相信人道主义界关于女性研究的夸大结果);帮助女性不代表忽略男性;美国女性主义必须把眼界放宽。

  步骤:帮助女孩教育运动,赞助贫穷国家碘化盐预防孕婴智力障碍,改善孕产妇护理条件(根除产妇的瘘管),亲身观察和体验贫穷。

  这些建议建立在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基础上,非常中肯。

  书的最后列出几十家国际上专门做援助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公益组织。

  然而,一名中国人,我觉得仍然还不够的是,在我们国家辽阔的土地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女童和妇女遭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迫。

  作为一名公益从业者,体验受助对象的贫穷状况确实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年五月,跟几位同事一起去四川凉山拜访当地的公益组织,交流学习。我们实地走访布拖县,当地人面临的经济贫穷、教育缺失、医疗条件落后等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所幸的是,在政府的扶贫投入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我的同伴们在那片土地上开办女童班,为孩子寻找援助,默默耕耘,用教育、耐心和爱心一点一滴做出改变,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看到这些努力会得见成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