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10篇

  《乾隆皇帝(全六册)》是一本由二月河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4.00元,页数:3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一):用了很长很长时间才读完这本书

  读康熙的时候,经常熬夜,因为平时上课考级事情太多,晚上临睡前打开看一段,一不小心就会看到下半夜。读雍正的时候,因为篇幅较短,很快就读完了。心中充满嗟叹。说实话,对雍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雍正一生真正获得的温暖太少了。他又不喜娱乐,不贪女色,勤于政务,对人对己要求格外严格。最后他似乎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疲倦时、痛苦时、迷茫时、不安时,有了一个去处,可以暂时把江山社稷放下,专心享受个人都应有的爱情的愉悦。可是老天对他何其残忍,这个他心爱的女人竟然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如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如何面对女儿?如何面对自己?读乾隆,真是用了好长好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几乎没有再读别的书。乾隆年轻真是招人喜爱,励精图治令人振奋。就拈花惹草也显得有趣。可是晚年的乾隆渐渐让我心生厌恶。这本书读到五分之四的时候我几乎要读不下去了。吏治腐败到了无法整治的地步,盛世似乎攀过峰顶后又要走下坡路了,大厦将倾,基业将颓,一股子凄凉意味萦绕文间。

  二月河的文笔不错,但是整本书的文学价值应属中流。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二):康雍乾三部完小结

  随便说几句,历时两个多月,二月河康雍乾三部曲算是全部看完,不是正史、含着玄学、不乏媚俗,但是对人情世情国政也精深、通透、有见解,算是我对这几部书妄下的“考语”。

  从国政说,军务、河务、吏治、盐铜、民生、藩务、商业、邪教等,几大领域贯穿三朝始终,单从一个军务运筹上,以上所说全有展现,各部门协作、联系、制衡甚至掣肘,不同派系明争暗斗,不同主将又不同风格,千百人物千百性格,回想起来,也真浩大酣畅。

  从世情看,民情、匪情、官情、商情、友情亲情、爱情、奸情,纵说写的是几百年前的事,然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世间百态这份情理,也真大同小异

  从人情看, 平民百姓、匪盗邪教、小官小吏、大官王爷、太监后宫、皇子皇上,人人心里所思所想,琢磨揣度,计较算计,也真细致入微

  三大部头,常有读着读着就反躬自省、结合当下的念头,不多细说,就说一条,乾隆朝修圆明园,纵是为皇上骄奢之所,但乾隆为自己开脱,也说是为将银钱还富于民的考虑,就这一层,想到“四万亿”,不说像和珅这样的误国大蠹,倒也真的解决了一些就业民生,若是没看过这观点,真是想不到这一层。

  不同人不同处境不同境界自然想法就不同,但是读书读史能看到的,却是很多的相似和重复,多读多思,融会贯通,大概也就是刘统勋教训刘墉“读书养气”的一层要义。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三):万般端倪与隐藏其中的末日之象

  上一次看这书还是中学。想起来再看,是因为《叫魂》。

  这套书里倒是没有提到“叫魂”,但打着光复汉家天下的“邪教”大抵相同。彼时交通不便信息转到中枢,也难以不叫皇帝大臣掂量事情的轻重缓急到底几何。但这时的天下已经不是乃祖乃父的天下了,一代一代后世看着安定富裕,身在其中才明白总是危如累卵需要小心翼翼对待的。

  可总觉得作者笔下的乾隆皇帝比起雍正虽然多了温柔,但过于自负;要比起康熙,无论是眼界还是洒脱,都是远不及的。爸爸说,因为康熙自幼是帝王教养,又有孝庄太皇太后扶持,但后世皇帝却是没有的。看雍正乾隆,后宫女人年轻时娇憨痴媚,老了都是庸妇,再也没有那样值得尊敬的女子了。

  但看着这里,最喜欢的是海兰察。洒脱快活真是好。剩下的即便是刘统勋之类有能力的人,也是一副奴才相。是帝制的通病,是君权强化的结果么?看着真是叫人尴尬。也不怪各种影视改编删减了。如果书上写的更贴近历史,也是更佩服辛亥革命。那些人,竟然敢甩开皇帝,建立什么”共和“。多大的勇气

  也就更加不会对革命党人的言行刻薄要求。毕竟只是推翻帝制,就需要那时的人们一辈子的勇气了。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四):纪晓岚说:吾皇真乃万古之君也

  大学时,有一个好哥们对二月河的皇帝系列推崇备至,让我很是好奇。原来我也看过根据二月河原著改编的《康熙大帝》,陈道明的老成、干练的精彩演绎了那个早熟、敏感、狠辣的角色,另外对熙朝名臣明珠、周培公等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记得在中学的时候也看过几集《雍正王朝》,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我突然发现雍正才是我们最应该尊重的一个满清皇帝,对于“康乾盛世”有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康熙皇帝晚年的倦政造成的吏治腐败和国库空虚在雍正时期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他提出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很有魄力和具有改革精神的,他个人的生活作风和工作态度,也让我们瞠目结舌,哪里像一个皇帝,俨然一个苦行僧!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一生要以“圣祖”为榜样,实行“以宽为政”,但是最终却使得清王朝由盛而衰。看来制度的力量和改革的实施还是必须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看完这部六卷本的《乾隆皇帝》,的确考验了我的耐心,二月河在这部书写出了比前两部更深刻的思想性,但是故事性实在不具备太多的吸引力。对宫闱生活和斗争的描写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一枝花”缉捕和“金川之战”着墨也很多,但是故事缺乏跌宕起伏过程虎头蛇尾结局不够理想,其中对于乾隆个人能力不足的掩饰和对其判断能力的高估也让人反感,还动不动就是大臣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感叹“奴才万不能及","天威难料”(最多的竟是纪晓岚),有些过了。但乾隆的勤政和对大局的控制能力还是让人佩服的,早年也重用了像傅恒、阿桂、勒敏、李侍尧等一批才俊,另外平定新疆阿穆尔萨纳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和类似于“改土归流”的治理意义很重大,历史学家对清朝的评价最大贡献就是奠定了现在中国广大的版图,乾隆的功劳应该最多。在书中乾隆“中庸之道”的思想很强烈,这也是他学“圣祖”不学“皇考”的原因,但是我觉得他失败之处正在此处,中国人“浑水摸鱼”的思想也是很强烈的,乾隆治下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最后吏治的腐败,历史第一贪官的出现时最好的解释。像钱度的堕落即让人觉得遗憾,这样一个能臣干吏,又是从基层做起,还不是受了环境的熏染?当今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很多干部的腐败也正是出于“水至清则无鱼”的考虑,信奉所谓“中庸之道”的结果。人治社会的弊端可能在当时社会很难解决,但是当今社会却并不是无从做起吧。

  乾隆朝吏治的腐败也直接造成了各种起义,乾隆皇帝经常性的实行税赋减免,却没有成效,盗户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乾隆朝早期由于其父在位时的威慑,政治还算清明,亏空也不再严重人民相对安定(中国农民的忍耐力最强,有口饭吃谁会造反呢),飘高之徒并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很快覆灭,到后来“一枝花”易瑛辗转数省,从穷途末路再次发展壮大,再到林爽文在山东占领州府,后来攻占大半个台湾,以及书中隐藏的一个线索,姚秦创造的天理教在嘉庆朝攻入紫禁城,愈演愈烈,直接耗干了大清的国力,下坡路在所难免。乾隆多次感叹吏治最难处理,一方面是缺乏铁腕治理的决心,对后世“完人”的评价太过在乎(和雍正对于身前身后名的态度反差很大,感觉不像雍正的儿子了),最后空留“十全老人”的笑柄;另一方面缺乏对制度的认识,过于强调个人的魅力和人治(所谓“德化”)的利用,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这就是和雍正皇帝的差距)。

  书中比较欣赏的人物有早期的阿桂、傅恒(当然戴绿帽子除外)、钱度(早期)、海兰察、孝贤皇后、曹雪芹等,傅恒是个几近完美的角色,有胸襟、魄力、涵养、风度,他叫“九全老人”似乎还差不多,若存于现世,也是治国好手,政界翘楚。钱度的干练也许和他的师爷背景有关,也正是如此才能看破很多事情,抓住事情的要害,最后的结局也给人以警示。海兰察风趣、乐观、有胆识,这样的将佐是士兵愿意跟着他拼命的那种,他最后的“隐于朝”和对福康安的告诫也反映了康乾盛世快到尽头。二月河先生原来是搞红学研究的,对于曹雪芹有很深的感情,刻画的曹雪芹也非常真实、可敬,在他家里的几次聚会充分展示了他的人生观和见识,不服不行!这使得二月河先生让傅恒、阿桂,甚至乾隆都成了他的读者,还有一批如刘啸林和敦敏兄弟的超级fans,很多名句在小说中也被用上,虽说有些夸张,但用的情境还是很有些意思的。

  另外就是对于书中对于封建迷信的描写过多,如贾世芳、飘高、易瑛的道术描写让人觉得有些不必要和反感,甚至还出现了宋献策传授易瑛道术的章节,真的让人苦笑不得。书中对于皇帝和大臣的风流韵事的过多描写,有些毁他们的形象(有些属于乱伦,如乾隆对锦霞,和珅对吴氏的女儿等),但也不敢保证没有此类事,但是我感觉在本书中出现只能降低本书的艺术价值。

  读完以后总想写点东西,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越来感觉越差,另一方面是觉得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值得思考。当一个时代到一个所谓“极盛”之时,该如何去做,答案是铁腕和制度,有制度才不生乱,铁腕是保证,想要走“中庸之道”,在平庸的时代也许能够凑效,但是在极盛之世却是不可行的。对于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律和计划行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书生之言,不足以深虑,无聊之语罢了。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五):只是自己的读后感

  有时感觉读一本超长的书对人是一种折磨,《乾隆皇帝》共总6卷,前后读了近70个小时(以每晚有效读一小时计),昨晚读完有三种感觉:1、如释重负, 终于完了!2、意犹未尽,就这么完了?3、最重要的——充满疑惑。难道二月河先生还会出一部《嘉庆皇帝》?感觉有老多人物的命运没有交代清楚,和珅、刘墉、阿桂、福康安、纪昀,今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百度以上这几个人的最终命运,看完了也算解开了这些疑惑。

  也许熟悉了他的写作风格,感觉故事性上没有前两部《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精彩,当然历史小说往往可读性不高,因为往实了写成了历史,往虚了写成了戏说,二月河先生还是很有技巧的,戏说与历史穿插,关于宫闱的存在很多戏说,而对于战争部分特别是平定大小金川、疆乱、缅甸、西藏等还是比较忠于历史的,当然读这种书本来就是想在故事中的人物中得到一些启迪,从这一点上讲足以让人受益匪浅了。

  先说乾隆,虽然这本书写的是乾隆,但我对于他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归纳一下,他10岁以伴读的身份在康熙身边,深受康熙的熏陶很有城府,可以说是天生的政治家,13岁开始就奉旨巡视,到25岁登基时已经历练的炉火纯青,在位60年,实际统治63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最长寿的统治者,关于政治及历史中的东西不去提他,讲后我心目中的乾隆,他情商很高,做事情绪化,很重感情,尤其和孝贤皇后的感情确实很让人感动,很重孝道对母亲可谓百依百顺,修圆明园及南巡本不是他想的那么铺张,但为了母亲还是咬牙坚持做了,当然这样也为后来吏治的腐败及清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写到这儿突然觉得二月河先生为每部书起的名字都是非常贴合乾隆的一生的,风华初露代表了乾隆刚刚上位的时代,而实际上第三部日落长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谓康乾盛世,到乾隆中年的时候因为吏治的腐败而千疮百孔了,乾隆在晚年处理那拉皇后的家务事时,反应出来力不从心感让人感觉也很凄凉,总之看他觉得作为皇帝真的也不容易,有时做事也是权衡再三,夜不能寐,远不像电视上演的那么潇洒风流。

  再说刘统勋刘墉父子,刘墉的名气因为罗锅的原因比他父亲大的多,其实刘统勋也是非常能干的清官,治理河道水患长达三十余年,并始终秉公办事,惩治贪官污吏,可谓治世能臣,对自己的儿子绝对意义上的严父,刘墉一度在他跟前都不敢高声讲话,只是书中讲在他已经患病后一次父子深夜畅谈,流露出一点舔犊之情,他最后死在上朝的官轿里,乾隆闻讯赶来对着轿子鞠躬流泪,作为君王如此也算是对他一生最大的褒奖了。

  作为儿子刘墉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同时又能比父亲稍显灵活,因为父亲的原因他的起点很高,但同样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也干的很苦,刘墉能进军机处完全在于自己能干外加有一颗公心,特别是最后劝乾隆放弃玉玺平安过渡给嘉庆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私意夹杂在里面都不敢逆龙鳞的。

  在读的过程中我在想,如果一个公司有10个人的话,有3人是混世的,有7个人得是干活的,那这个公司效率一般,而如果是3人在干7人在看的话,那累死这3人也是枉然,乾隆年间的军机处就是3人干7人看,刘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了,满朝中真正干事儿没有丝毫私心的就只刘墉1人了。

  想完清官想贪官,在贪官的历史上和珅也算数一数二的人物,和珅的出身很低,上辈是败落的八旗子弟,最早是阿桂的跟班,阴差阳错结识了弘昼,从而走上了人生的坦途,乾隆晚年太偏爱他了,有一说法是大家认为和珅是锦霞的转世,而乾隆一辈子比较愧疚的就是锦霞的死,所以乾隆对于和珅的偏爱有移情的因素,其实如果在疮很小的时候就去捅破它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但历史总不能假设,今天百度了一下和珅在嘉庆四年被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家常竟然是整个清朝10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一句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也许作为乾隆这么聪明的人有可能早就想好了身后事给自己的儿子留了一口肥肉?想起昨天晚上看新闻说是上海滩出了大事,复星系郭广昌被查了,郭广昌一个人牵扯的股票就有20几只,有人说迂回来迂回去还是要挖某人的根子了,这个人还能活着挖出来吗,我们拭目以待,也许他就是当朝的和珅?!

  有太多人值得写,比如纪昀早年风流倜傥,到最后修炼的滴水不漏,昼王爷人称荒唐王爷,其实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还有阿桂、傅恒父子、钱度甚至连曹雪芹、王八耻都值得细细品味,可展开来写确实我的能力难以驾驭,一句话:一切尽在书里了,如果想品还是自己看的好。

  写到这儿,又想起了书中的一个细节:大概是这个样的 ——福康安在自己家演练荷兰大炮被炸到水里,乾隆说洋人做些钟表之类的还是可以的,但多为 奇淫巧计 ,现在看是多么的可笑,如果乾隆眼光再长远一点当时就开始委派福康安去研究这些东西,那几十年之后也许就没有鸦片战争了,当然只能假设,也没有也许一说。

  有种书犹如白开水,淡而无味,看完就看完了,顶多就是浪费了你的时间罢了,而好书的定义不在于你一下子就能接受,甚至看到一定程度还有点痛苦,可看完一段时间你不停的回味,每次回味都有新的启迪和发现,犹如品茶,初入口苦涩,然而入喉后的一丝甘甜和余味让人回味无穷。我不喝酒但听说红酒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也许二月河先生的书更像红酒吧,值得品味。

  2015/12/11 16点05分

  《乾隆皇帝(全六册)》读后感(六):《乾隆皇帝》中的《红楼梦》之“曹帮”

  《乾隆皇帝》是皇帝系列中规模最大但是质量却最差的一部,故事情节散乱,叙事平淡,且颇多前重后轻甚或前后矛盾之处。恐怕是因为前两部太火了,作者急于趁着潮流脱稿故而不甚用心之故吧。

  在《乾隆皇帝》一书中有曹雪芹的直接出现,且是前几部中贯穿故事脉络的一条线索。红学家言贾宝玉乃群芳之贯,而在《乾隆皇帝》的前半部分中,曹雪芹也是群芳之贯。以曹雪芹为中心的勒敏、阿桂、敦敏、敦诚、钱度、傅恒、何是之等人,正是《乾隆皇帝》一书前半部分的主要角色。也就是说,以曹雪芹之死作为此书前后两部分之分界线的话,前半部书其实有两条主要脉络,第一条无疑就是围绕着乾隆本人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第二条便是围绕曹雪芹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两条线泾渭分明而又相辅相成,此笔法实是巧妙之至。故本书前半部的质量也就高于后半部。

  《乾隆皇帝》中与曹雪芹交好之人颇多,有真有假,亦有半真半假,勒敏、阿桂、钱度是否真的与曹雪芹交好也颇为可疑,至少是无史料支撑的,显然作者是对曹雪芹这一脉络做了艺术处理,把一些主角有意拉进了曹雪芹的世界。而其中真正可以明确是曹雪芹挚友的只有何之、敦敏、敦诚三人。

  何之、敦敏、敦诚三人中何之此人为虚构,但说是虚构呢,又不完全是虚构。众所周知,《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下来的版本有十余种,主要分两个系统,一个就是脂评本系统,另一个就是程高本系统,而程高本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脂评本系统演化而来。而脂砚斋是何许人却是到现在也没个定论,在《乾隆皇帝》第一卷第二十回“屠户女督课落榜人 曹雪芹击盂讥世事”中,何之说“我是追随雪芹定了。他写一章,我看一章,抄一章,批一章。这一部《红楼梦》如不能干秋万代传下去,请诸兄抉了我眸子!”可见,何之正是作为脂砚斋出现的。

  关于脂砚斋的身份,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一女性,对应人物正是《红楼梦》中之史湘云,而在现实中她和曹雪芹的关系当为夫妻或者红颜知己。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则一度认为脂砚斋即曹雪芹自己或者是其堂兄弟。《乾隆皇帝》中何之的命名或者说脂砚斋的命名正是在向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先生致敬。胡适,字适之,正对应何之,字是之。

  而敦敏、敦诚则是最实在的历史人物,人皆谓周汝昌先生之“红学”即曹学,而我们目前所能了解到的曹雪芹的生平,主要就来自敦敏敦诚兄弟留下来的一系列著述:敦敏所著的《懋斋诗钞》和敦诚所著的《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只是兄弟二人恐怕绝不像《乾隆皇帝》中所写那样是两个富贵闲人,因为两兄弟均只做过一些税务官、笔帖式之类的小官。所以也就在第三卷第十八回“追往事故交访遗书 感炎凉邂逅车笠逢”后再也没有出场的戏份,只是消失地实在是过于突兀,这也正是《乾隆皇帝》对于人物的结局把控得不甚到位之处。根据余英时先生的考证,在《红楼梦》第十五回宝玉和秦钟一起送秦可卿的殡,经一村庄,见一十七八岁的村姑,名叫二丫头,二丫头纺布给宝玉瞧,临别时还抱着小兄弟来送行。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她去,料是众人不依,少不得以目相送。” 《鹪鹩庵笔麈》中就有这么一笔:

  一日同贻谋游芹城之神山岭,饮龙泉寺溪边,薄醉。睹一女子眉目如画,侧立柴门,徘徊婉转,若不胜情。因与貽谋作无题诗云:转过清溪日已斜,桃花门巷晚停车。春来不愤轻盈燕,又在寻常百姓家。

  《鹪鹩庵笔麈》此则为敦诚少年事,且此事当为众友所知,极有可能,《红楼梦》二丫头一节即曹雪芹由敦诚故事取得灵感进而加工润色而成。

  此外,在《乾隆皇帝》第三卷第十七回“理家事棠儿奖小奴 议政务傅恒敦友朋”一节中,敦敏拿出一首英文诗来说是洋人颂《红楼梦》之作,诗云:

  Ye wise men, highly, deeply learned,

  Who think it out and know,

  How, when and where do all things pair?

  Why do they kiss and love?

  Ye men of lofty wisdom say

  What happened to me then,

  earch out and tell me where, how, when,

  And why it happened thus.

  此诗颇能令人深思,而不料其中文翻译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云:

  嗟汝哲人,靡所不知,靡所不学,既深且跻。

  粲粲生物,罔不匹俦。各啮阙唇,而相阙攸。

  匪汝哲人,孰知其故。自何时始,来自何处?

  嗟汝哲人,渊渊其知。相彼百昌,奚而熙熙?

  愿言哲人,诏余其故。自何时始,来自何处?

  原诗为德国诗人比格尔(1747-1794)所著,以上为英译版,比格尔大抵与曹雪芹为同时代人,故此诗绝非赞颂《红楼梦》之作。为何会出现《乾隆皇帝》中的说法呢。原来《红楼梦评论笺说》中,王国维先生引用了此诗,且那令人拍案叫绝的翻译正是王国维先生的手笔。

  同回中金鉷给傅恒的信中提到一则故事,南京有一女子,酷爱红楼,日日填诗作词,要学红楼十二金钗,渐渐赢弱消瘦,恹恹欲病,家人以为她中了邪祟,悄悄儿一把火把书烧掉了。谁知这女子寻不见书,急得茶饭不思,真个得了痰迷之症,口口声声要去太虚幻景,蓬发乱鬓啼哭‘为什么烧了我的宝哥哥?”医卜祈禳诸法用尽,都如水泼沙滩一般,不到一个月也就香魂缥缈了。金鉷信中叹息,可见《红楼梦》祸殃流毒,误人子弟,还要要傅恒代奏请旨查禁。

  此事见于晚清陈其元(1812-1882)《庸闲斋笔记》卷八之《红楼梦之贻祸》一节:

  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摩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矛”也。丰润丁雨生中丞巡抚江苏时,严行禁止,而卒不能绝,则以文人学士多好之之故。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疾(zhai 寨音。指痨病)。当绵惙(chuo 绰音。绵惙指病情沉重,气息仅存)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杭州人传以为笑。此书乃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楝亭之子雪芹所撰。楝亭在官有贤声,与江宁知府陈鹏年素不相得,及陈被陷,乃密疏荐之,人尤以为贤。至嘉庆年间,其曾孙曹勋以贫故入林清天理教。林为逆,勋被诛,覆其宗。世以为撰是书之果报焉。

  金鉷对《红楼梦》的批评态度与陈其元的看法一般无二。某女痴迷红楼梦一事发生于道光朝还是乾隆朝已无从考证,但《乾隆皇帝》此节是据《庸闲斋笔记》记载而来应属无疑。

  同回中敦敏还提及,某次,勒敏右钗左黛,敦诚右黛左钗,争了一夜,又言茶馆里有为争袭人晴雯好歹砸茶壶扭打到街上。此事亦有原型。

  清末邹弢(1850—1931),与许伯谦相交甚厚,邹言许伯谦“爱友如命,与余交,每以古谊相勖,亦今人中之古人也”。可是两人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看法却截然相反。许伯谦是拥钗派,认为林黛玉尖酸,薛宝钗端庄。而邹弢是拥林派,认为林黛玉天真烂漫,薛宝钗奸诈虚伪。据邹弢在《三借庐笔谈》卷十一里记载:“己卯春,余与许伯谦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两人誓不共谈红楼”。

  以上数则,庶几可窥《红楼梦》魅力之一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