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4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精选10篇

  《中间代·代表作》是一本由薛忆沩 / 冯唐 / 苗炜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一):中间代,文学与生存现状——评《代表作,中间代》

  《代表作,中间代》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是一本合集,十篇小说来自十个作家。这十个作家就是所谓“中间代”,也就是七零后或接近七零后。我刚刚翻看了一下,这十个人里除薛忆沩没有写明出生年、苗炜生于1968年之外,其余八人都是七零后。这也就是书名“中间代”的含义。

  而“代表作”三个字,是说书里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作家自己选出来的最满意的作品也就是说,这本书里的小说不论外界怎么看,至少在作家自己心目中是水平最高的,或是最看重的。于是,这本书的代表性也就不言而喻。虽然不能说它能够代表当代文学的水准,但是这本书所云集的作家都是有生力量,所以它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当今文坛现状的。

  而我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最关注的点不是他们写的如何,而是他们都在写些什么。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他们关注什么。因为就短篇小说来说,题材往往比技术重要。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短篇小说的短,所以也颇为考验作家的功力,不过在这一点上,入选本书的十位作家的功力都不弱,也就不需要特别去考察了。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文字也跟着爆炸的时代,做一个合格的文字工作者简直就是基本生存条件之一。然而也正是因为此,有时候也会感觉作家们的文字都差不多。往往翻开一本文学杂志从头看到尾都觉得是一个人写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能够反应文学现状的不是作家们怎么写,而在于他们写什么。“写什么”的问题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这代表了作家们的艺术品味、价值取向和对生活世界的看法。

  在本书的十篇小说中,“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几乎就没有,虽然有几篇写得天马行空,但也只是表现在情节的初始架构上,小说内部的起伏则不多,没有一篇能够让人在读到结尾的时候赞叹一声“原来如此”的,普遍都写得比较平。我想这可能和当下的文学价值取向有关,“欧·亨利式”结尾毕竟早已是明日黄花。不过,当整本书看下来都比较平淡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无趣,平淡不等于都是“真水无香”,也不等于都耐人寻味

  十篇平淡的小说似乎在表明,和讲故事比起来,现在的作家们更愿意去表达一种状态。即便是像柴春芽的《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这样有一个鲜亮的结尾的小说,其结尾的华彩也是为了表达状态而非情节需要。表达状态本身倒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只有状态而没有故事,就会显得比较虚。雷蒙德·卡佛是表现状态的高手,但是他的小说你读完之后可以说出他在讲什么,而这本集子里的一些小说你根本无法说清作者在讲什么。阿丁的《你进化得太快了》倒是能够让人讲出小说的主人公去做了什么,但它仍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的象征性意味过于明显,也就让情节像轻烟似的不踏实。冯唐的《安阳》也是一样,小说初看上去很热闹,但作家的目的似乎就是带你进入一种状态,而非要给你讲述一个故事。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不完全是故事,所以也要允许一些小说没有故事,如果能够把状态表现得好,也不失为一篇精彩的小说。

  从小说的题材来看,有三篇是脱离现实或基本脱离现实的,这个数字不算多,所以也可以让人欣慰一下。巧合的是,这三篇脱离现实的恰恰就是本文上一自然段所提到的三篇小说,也就是没有特别完整的故事的小说。也许有人会认为,脱离现实可以更容易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些,然而事实是,这些脱离现实的作品更容易写得比较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现实本身往往更为厚重

  其他七篇小说中,苗炜的《星期天早上的远足》、路内的《四十乌鸦鏖战记》和曹寇的《小镇夜景》则都是以回忆或是纪念为主。不知道为什么,七零后的人是老去得最快的一代人,早早地就开始怀旧和纪念。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三篇小说写得都比较绵密,尤其是路内的《四十乌鸦》,写得很幽默,一些零零碎碎的情节构成了一副青春的画卷。苗炜的《星期天》则是那种在短篇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追忆一个人物的小说。小说给了很多的铺垫,似乎预示着会有一个出人意料而的结局,而读者会发现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就是它并不出人意料。

  阿乙的《先知》也是以写一个人物为主,但更多的似乎是为了阐明一种哲学思想,而这种思想在阿乙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里也有很详尽的表现,可见作家乐此不疲

  完全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只有三篇。其中瓦当的《圣诞快乐》写的是那种都市情感纠葛,坦白地说,这个题材已经很泛滥。记得有批评家说过,现代人过于无所事事,所以一次情感出轨就是世界末日。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倒是直面人生,很容易引起共鸣;李师江的《巩生与彩霞》则是这个集子里唯一一篇直面社会底层人生活的小说,在一堆又高又飘的作品里砸出一个大坑。

  七零后,中间代,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是最接近生活现实和人生沉重的一群人,然而我们的作家们却鲜有真正直面现实的作品,这是当今文坛最值得警惕和深思的地方。没有现实性,文学就飘在空中,很容易被风吹散。这本中间代的代表作,让我们看到了作家们的活力和功底,却也让人对中国文坛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一丝隐隐的忧虑。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二):尚未进入窄门,只是走上窄路

  如果挑选十本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小说集《夜晚的语言》应该占据一席之地。这本选集让我知道,除了余华、苏童和格非,还有李洱、韩东、东西、毕飞宇,还有朱文、西飏、吕新、刁斗……2000年时,这些60年代作家正是中间代,他们对叙事技巧井喷式的集体展示,不但是给汉语读者的巨大福利(很难想象余华烟一样的语言、吕新水面一样的语言被翻译之后会剩下什么),也是给文学评论者的盛宴。

  阅读《中间代•代表作》——一本和《夜晚的语言》有些相像的集子,可以相当清晰的感觉到70作家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语言普遍更加可译,虽不失个人特色,但远不如60作家浓烈和喧宾夺主;他们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日常,和现实的关系不如60作家来的紧张;他们更加注重表达自身,相较于60作家作品常常给人以“神秘”、“暴力”、“荒诞”等重指向外部的印象,70作家更多给人留下“空虚”、“残缺”、“沮丧”等指向内部的印象。当然,这些倾向是相对的。

  或许与这样的写作特点有关,70作家的作品并不总是透露着不可回避的言外之意,而是与趋于平淡的情节越发贴合在一起,使你完全可以从隐喻和写实的双重角度分别解读。因此,这些作品更依赖“有经验的读者”帮它们从“平庸叙述”的批评中解脱出来,但又必须小心翼翼,避免让“有经验的读者”陷于审美疲劳。尚未进入窄门,只是走上窄路,这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困境。更何况,读者群体早已萎缩,残存的读者有越来越丰富的国外作品可以选择,不会有谁会像十几年前一样,用不明觉厉眼光看待他们了。

  尽管如此,《中间代•代表作》中,大部分作品仍然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印象较为深刻的,有薛忆沩《出租车司机》,路内《四十乌鸦鏖战记》以及李师江《巩生与彩霞》等。

  《出租车司机》一开篇,以“他”为主语的句子扑面而来,出租车司机动作简洁、少言寡语、少有情感流露,仿佛硬汉小说中的角色。随着线索逐渐明了,可以猜测出他似乎刚刚失去亲人,被迫重新开始思考人生。他坐在薄饼店,回味职业生涯中最后两桩有些蹊跷的生意,前一桩,女乘客和电话另一端的人的对话,几乎完美回答了出租车司机的各种疑问,而在后一桩生意里,两个乘客始终未能做到真正的交流,可对话却给人以接龙般的连贯感。出租车司机或许可以从中感觉到,无论是他还是那个话只能说半截的男乘客,他们看似得到回答,可答案其实却与自己无关。或许他还会发觉“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本身暗含的隐喻特征——他们总是不断奔向一个个目的地,可这些目的地从来不是自己的。随着小说的推进,出租车司机悄然改变:他从一个行动的人,逐渐变成一个思考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情感的人。做完最后两桩生意,出租车司机就不再是出租车司机,他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像眼前融化的冰块一样,从小说世界里消失了。

  《四十乌鸦鏖战记》是选集里最为灰暗的。小说讲述了在一场痛彻心扉的寒冷中,四十个男生如何互相取暖的故事。班主任把他们推给了装配厂,而为了让他们闯祸后仍然能够留下来,班主任几乎要给厂长下跪,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心理上,少年们都失去了导师。但对于他们来说,有没有导师无关紧要,眼前最重大的问题是如何挨过冬天和无聊。他们互相捉弄,互相侮辱甚至互相损害,却从来没有出现真正的冲突,好像只要能对抗寒冷,一切都是值得的。在空空荡荡的世界里,想要取暖就只能燃烧自己,但他们的燃烧却是阴燃,不会发光,只冒出滚滚黑烟。当车间主任抱怨他们车出来的都是废品时,毫无疑问,路内想说,他们才是被车出来的废品。值得注意的是,少年中先后有两人离开,他们是最脆弱和最暴力的部分,但“我”却始终称我们是四十人,这无疑是在强调,脆弱和暴力的特质从未离开。路内曾说,年轻根本就不是优点,而是一种残疾,这对于理解《四十乌鸦鏖战记》很有帮助。很难评价路内的文学能力,他的价值更在于其特立独行的三观。

  《巩生与彩霞》则是选集里最为轻快的。因为嫖娼后找零里一张十元钱缺一角,嫖客巩生和妓女彩霞打了一场多回合的话语攻防战。对战中,为了十元钱,诚信、尊严、乡情和亲情先后成为攻击对方的有力武器,结果演变成了一种互相绑架的滑稽局面。为了解决问题,二人又在公德、命运权利和法制这样更高的层面展开博弈,最终形成一纸庄严的契约。所有严肃的字眼,都建立在嫖娼这一前提之下,而解决方案更耐人寻味,双方需要将第三方拉入再一次嫖娼行为来达成最终和解。如果把李师江的黑色幽默仅仅解读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未免可惜。

  相对而言,我不太接受冯唐和柴春芽的作品。我觉得冯唐吸纳了前代作家中最华而不实的部分,而《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或许对作者本人有着重要意义,但这样的题材和写法,对现在的读者简直是一种折磨。至于阿乙选《先知》作自己的代表作,有些意外,因为它似乎不是阿乙的常规套路,内容更让我理解不能。但无论如何,祝福每一个认真写作的人。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三):一本书,一扇门,一代人

  几个月前,我的太太对我说,唉,偌大个中国,怎么一些新生代的作家都没有!想找几本中国文学来看都不行

  我理解她说这话的意思。像我们都把《红楼梦》翻烂、还有甲戌本、庚辰本以及一大堆红学书籍的,绝非是完全意义上崇洋媚外的人,但书多读的是译作,也是无奈之事。如果你说余华、苏童、莫言、贾平凹等,他们的作品基本上已成定式,而且都看得七七八八,没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地方。还有一个问题是,包括陈忠实甚至王安忆等在内,他们的作品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笔下的世界,不是公公烧媳妇,就是妹妹炒蒜薹(可能余华稍好一点)。他们的状态可以用顾城的《一代人》概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只用它寻找光明。因为除了光明之外,找不到别的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当然你可以说,优秀的作家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能够构筑一个时代的背景,如托尔斯泰等等,但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学似乎除了知青、乡土、牛棚之外,就没有别的背景了。

  或者这样说:我们想读一些都市的作品,反映现代中国人心境的作品。中国人现在的心境不是GJM,不是安B,也不是万历、纳兰性德。

  后来樱嫂顺手挑了一本路内的《云中人》。买回家之后,我很快地看完了,还给《音乐时空》写了一个小小的推荐——反倒是她还没来得及去看。这本《云中人》非常好看,且顺着作者的笔,好吧,应该是键盘,我找到了彼此一些共同成长经历,如对Radiohead的沉迷,在村上春树、王小波书中收到的影响,国有制经济瓦解的厂矿生活区等等,以及路内塑造的纯屌丝形象的主人翁。虽然年纪上我和作者还有一段差距,但至少我能感受到他在书写这个时代。后来,路内还在微博上回我了。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是我心目中的新生代作家形象。

  之后我又读到了铁葫芦图书的《代表作:中间代》。这本短篇小说集实际上正正对应我的需求,不论立意、策划、组稿是否和我的出发点一样,但这是一本对位的短篇小说集。

  这里头有十位70后作家的作品。他们是当代文坛的中间代,或者说是成长起来的中坚力量。虽然这是他们自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不是编辑的行为(当然编辑或许会有指向性、方向性的要求),但其作品无不展示了新的时代特征。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很短,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曾想象过出租车司机的生活,而薛的笔墨重点在于司机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的瞬间,作者说故事的方式有点杰克·伦敦的感觉;阿丁的《你进化得太快了》是一个寓言,它像之前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金氏漂流瓶》,只不过电影里男主角过着原始生活是窝囊且被迫的,而书里则是主动的,男一号对女一号所说的“你进化得太快了”有双重的解读含义;苗炜的《黑夜飞行》之前就已经想读,而这次收录的《星期天早上的远足》讲述的是一个沉浸在意淫世界里的人的故事,女主角迷恋甘斯布、追忆似水年华——这些都是所有向往法国文化的人的必需品,但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去叙述意淫女的故事,而是增强了“我”的互动性,成为意淫的一份子。也就是说,“我”自己也享受在这份幻想中,又是一个屌丝形象;路内《四十乌鸦鏖战记》之前已读过,一如他小说中惯用的厂区背景,继续游走于现实和超现实的边缘,反映70后的残酷青春;冯唐的《安阳》令我想起了鲁迅的《铸剑》,以安阳的殷墟出土文物为蓝本,想象了一个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代)的宫廷故事,结合了盘庚迁都、甲骨文与八卦占卜等,语言简洁有力,极具魔幻主义色彩。作为本书唯一一个不以时下生活为背景的故事,冯唐写出了《故事新编》里的那种阴冷和时代性。阿乙的《先知》或许是这十个故事里面最精彩的。被无数读者和媒体称赞的年青一代最好的小说家,《先知》之前收录于《鸟,看见我了》,但闭塞的我一直没有看过。在《先知》里,阿乙塑造了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又一个窝囊废,他模仿了这个废物的笔法,用大量的学生腔、屌丝腔如“爱因斯坦发明了电灯”以及一大堆不合时宜的成语,以一封书信打造了这么个人物形象,用“我发明了雨伞的”方法,论证了一个“真理”:人类一切行为只是为了杀时间。我看来,这个故事的重点并不在于结论本身,而在于作者向我们展示社会中的弱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在长期的被鄙夷状态下扭曲的心理。但作者对其的态度,既非否定,又非同情,只是展示,且突出了弱者在瞬间爆发的张力。

  对于我来说,《代表作:中间代》有点像一张精选集,类似The Best Of British Invasion,它向我打开了一扇门,告诉我,有什么样的中国当代作家是值得去关注的。它完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现在就要去追阿乙的书啦。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四):中间代的诘问与思考

  文/Shirleysays

  《代表作.中间代》共收录了十位作家的作品。惭愧地说,我只读过十位作家里的一半人的作品。薛忆沩、冯唐、阿丁、柴春芽和瓦当,我都是第一次读。按理说,冯唐应该算是有名气的作家了,可我的辨识力偏偏搭错了线,从一开始就认定冯唐不是作家,以为兴趣来了,写一本就完了。谁知,一本接一本地写下去了。所以,跨界写作这股文坛流行风在“中间代”吹得正劲。就像本书里,薛忆沩是IT人士、苗炜是记者、冯唐是大夫、阿丁是麻醉师、阿乙是警察、路内是从工人到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或许柴春芽应该是个法官或是律师。李师江和瓦当是科班出身,但瓦当在书中的个人简介中没有写,大概他觉得这个标签不重要吧。跨界写作,是中间代的一个特点。当然,对于读者来讲,以何种身份写作不重要,好读才是硬道理。

  阿丁的《你进化得大快了》和柴春芽《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两者都是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质疑与挑战。阿丁是行动者,他让小说中的李格林和苏珊身体力行,了断一切尘缘,开始以野果露水为食,以树叶茅草为床的原始生活。野蛮与文明不仅是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是心灵的凶猛撞击。在小说结尾,苏珊像家庭妇女一样拾掇兔子,恰好说明进化就是为了生存,进化的速度没那么重要。陈丹青说得好,活着是中国百姓排在第一位的生存之道。在柴春芽的作品里,旅行者在荒凉的草原上踽踽独行,就是为了寻找内心的理想国,他不禁在心中自我鄙夷:“我,一个脑袋里塞满了钢筋水泥和跨江大桥的怪物”。这与勒克莱齐奥在《非洲人》中所说的,“对于这张生时我得到的面孔,我有话要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身体,我们需要反诘。

  存在感,是现代人最大的焦虑。它往往会被湮没在尘世繁华,而我们全然无知。阿乙的《先知》就是拼命证明存在感的极端例子。它是一封个人的独白,小说的主人公朱求是最终只能以自缢来断绝与尘世的往来,永远不必再焦虑存在感,因为他已经不存在了。路内的《四十乌鸦鏖战记》是充满时代感的存在。冬天的雪、刺骨的冷,以及一群莫西干头的少年,都是绝妙的铁证。

  吴念真的小说是华语文坛公认的底层叙事的典范,坚持“形而下”的叙事理念始终在为吴念真的作品加分。读罢李师江的《巩生与彩霞》,你会发现这个短篇也是底层叙事的奇葩。无论是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故事结构的精致妙巧,还是对现实社会敏锐的洞察力,都显示出李师江驾驭短篇小说的精湛技艺。妓女、嫖客、包工头,都躺倒在一张具有时代烙印的社会大床上,各怀心腹事地捍卫个人利益、与同类博弈,与社会博弈,已经无暇顾及这张床肮脏到何种程度。小人物的笑与泪是现实最通俗易懂的注脚。

  挑战文明、存在感和底层叙事,是阅读本书的关键词。文学的中间代正在用他们的作品呼唤整个时代。无论你身处哪一代,千万不要因低头赶路,而错过他们的声音。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五):也想写一写,半句不怕多

  《中间代 代表作》是一本集结了中国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男性作家的短片小说的自选集。记得很早看电视节目的一个采访,被采访人说自己从不看还在世的作家的作品,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初听下来觉得这句话很屌,很在理。现在读书多了,觉得当时真是“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每个人读书都是有偏好的,不能一概而论,当代的作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诺贝尔奖文学奖也是颁给在世的作者的。

  将许多作者的文章集结出版的书不多,根据搜集主题的不同所选择的作者也有大不同。这本书选择的十位作者也颇受争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70年代的最具代表作家别有他选。本着求同存异的想法,这十位作者的作品也是值得好好去欣赏的。一边读文章一边百度作者介绍,有几位作者也是第一次读其作品。每个人小说就像个人的名片一样,极具个人风格。书的封面由这十位作者的剪影拼接而成,在网络上搜索到得照片也需费力辨识才能对号入座。

  薛忆沩《出租车司机》

  薛忆沩对于一件事情的描述相当细腻,《出租车司机》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主人公怀着巨大的悲伤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诀别,甚至对自己早逝的妻女诀别。走一路,会有一路的回忆触动着你的心。平时走过的街道,因为只道是平常不会多加留意,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任何曾经出现的事物仿佛都是对往昔记忆的触发,让人沉入巨大悲剧当中。

  苗炜《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现代社会的巨大生活压力之下,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得众人追捧。很多人羡慕行者们的生活,爱上看游记,坐在办公桌前羡慕别人的生活。突然想起来之前看的一本小书作者pino写道:再或者,这文章要是等在《梦幻公主》类的玛丽苏杂志,开头也许是这样的:(前省略)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曾与你看的法语电影《L’arnacoeur》,决定买一张飞往摩纳哥首都机场的票。不为远方,只为遇见。可事实上摩纳哥既没有首都也没有机场,这个国家太小了。看到这里我暗自发笑,是啊,我们一直蜗居在自己的小天地,别人将自己的故事描绘的那样荡气回肠,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苗炜在《星期天早上的远足》中塑造的那个女孩季阳,不知道她的那些经历是真实的,那些经历是假的。不同的人得到她不同的叙述,对她有着不同的判断。现世中,认识了解一个人的确很困难,我自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美好。季阳也是一个肆意生活的人,这种态度很让人羡慕。

  冯唐《安阳》

  冯唐是一个太过传奇的人物,

  (待续)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六):新生代而非中间代

  80后作家还没有太出色的,韩寒,郭敬明我不敢恭维,读过韩寒的所有作品,感觉除了文字的讥讽之外,没有思想深度,郭敬明的没有勇气读下去,其他的还没有出色的作品出来。这本小说集的70后作家并非中间代,可以说他们还是中国当今的新生代作家。

  这本小说集各选了每位作家的一篇代表作,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遣词造句非常典雅精致,充满活力,情节曲折生动,思想上富有深度。一部好小说的优点全部具备了。苗炜的《星期天早上的远足〉,曹寇的《小镇夜景》等的特点尤其突出。

  自从马原,格非等先锋作家后,中国文坛长时间沉寂,没有新的面孔

  、优秀作品面试(我这个论断可能太大胆),每天在网络上寻找好的作品,但实在可怜,网络佳作太少,多是意淫之作,读来没有丝毫感觉。如果看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宁可多做点其他活。突然读到这本小说集,非常的震惊,好的作品终于面世了。这里的作者不过小试牛刀,看了苗炜的《黑夜飞行》你会明白一个大师就要诞生了,曹寇的《屋顶的一棵树》是多么的动人心扉。这批作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是当之无愧的新生代,慢慢成为中坚力量。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七):当我了解你以后

  几年前在天涯论坛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你骂我,是因为你不了解我,当你了解我以后——你就会想要打我。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简直想在地上滚上两滚表示自己发自内心的赞同,因为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你骂一个作家是因为不了解他,当你了解他之后,就会想揍他,在我想揍的作家名单里,有大名鼎鼎的王蒙、于丹、方肘子等几位,当然他们与我们今天的这本书没什么关系。

  七十年代生人被称之为中间代其实我是不大赞同的,因为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或者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虽然中间看似横贯着一道改革开放的鸿沟,但先富起来的人好像除了本来就与某一阶级有着紧密联系花开后不败,大多数如昙花一现般占据了社会新闻的头条弄个三八红旗手先进标兵后就迅速的沉寂了下去,甚至赔到裤子没裆的程度,而声称要被要后富的人们的“后”阶段还遥遥无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后几年里,已经是七十的尾巴八十的头了,正如我高中和大学时期曾经无比的崇敬六十年代生人,认为他们无比坚毅的“将国仇家恨集于一生”咬紧牙关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等等。现在回头来看,这种盲目的因为年代历史而不切实际的高举和贬低那个时代的人类都是奇怪而愚昧的。所以七十年代,在我的眼中,也就仅仅是一个年代,如今到以后都很难会让我肃然起劲或不以为然。毕竟——这就是一代人。

  除了阿乙的《下面,我该做什么》和曹寇的《屋顶上的树》,其他几位“中坚”我都没有读过,而前面这两位之所以读过,作为痴迷古典文学的人我不得不坦诚:是因为他俩确实很有名。当然读完后,要表示,他们是不负这名气的。其余的几位呢?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意识流一般的独白让我觉得无比沉闷,苗炜笔下的“我”对季阳似乎本意上是想表达“应该存在一个让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会被肆意言语干涉的社会”,但变成了一种——有的人爱装%逼,有的人爱生活,爱生活的不应该鄙视爱装%逼的……这么一想,作者苦心孤诣搭就出来的情节刻画出的形象让我顿感多余,其他再像路内写出的四十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在工厂里实习冬天差点冻死干出的种种荒谬事令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时光,但仅此而已,他们表现出的荒诞与环境造成的空虚很难引起我们这代人的共鸣;李师江写出的站%街%女彩霞和P客巩生关于“缺了一个角的十块钱”的一本正经争执读起来很有趣,很无奈,很家常。我们不大容易接触到这买卖双方任一,但这两个人的“斗智斗勇”活泼泼的,极生动,甚至能感觉到女人如何失控的鼓噪这发干的两片嘴唇与“维护正义”来讨换钱的男人激辩——凑近书页,性事刚完的男女的唾沫星子都溅到了脸上。另几位,有让我初读哼哼哈哈再读不明所以或是几遍读完了如今合上书本看豆瓣上目录感到茫然的,阿乙和曹寇还是保证以往的一贯水准,读时窃笑,市井小民,鸡毛蒜皮,都如泼楞楞胖头鱼刚被提上水池瓷砖岩壁上,愉快的腥气扑鼻而来,嗨,就这么样,不自主的随着作者发声喊~

  以铁葫芦系小说馆系列编辑的一贯水准,这本中间代不是敷衍之作,所以其中的一些篇目我读的有点累,不过谢天谢地,我了解了之后想要揍的,这本里头还没有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八):泻下一道光芒

  应该都是70后吧,80后作家的文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我会偶尔光顾,其余不屑一顾,别说我自命清高,是他们自视甚高。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最辛苦的一代,是最喜欢回忆的一代。如果说之前我还沉浸在80后的所谓无病呻吟的怪圈里自得其乐,大言不惭。那么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得对70后这个群体肃然起敬(假如我当过兵,我一定会敬个礼,甚至鞠个躬以示敬意)甚至有种为何我不是出生在70年代的喟叹,哪怕现在已过不惑之年。事实上,现如今的人比祖先差远了去了。

  十位作家里竟然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不少人的作品我早有接触,诸如冯唐,这个人跟鲁迅经历有几分雷同,先从医后从文的医生里面写作水平最高的,恰恰印证了“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文笔简练,叙事沉稳,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历史感深厚,对文字的掌控力令人叹为观止,佩服的五体投地,比较惭愧的是没有正面接触过他的文字,都是从其他作家的口中或著作的推荐人里看到“冯唐”的影子。作为同样出于医疗系统的前麻醉医师阿丁,其对文字的把握亦游刃有余,骨子里透出一份破罐子破摔的痞气和才气。作为其代表作《无尾狗》《寻欢者不知所终》,我从字里行间看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沉重的生活阅历。看到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的正是他的文字。一度我看到了瓦当的文风。作为读过他的《到世界上去》的忠实粉丝,我对于瓦当的齐白石般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的功力羡慕不已,更是由衷怀念他笔下勾勒的那个世界。他的《去小姨家》《多情犯》《慢慢无声》我随后就网上搜集保存了起来,更在豆瓣加入了他创建的小组,只是一直敬畏,并不敢发言。苗炜的《黑夜飞行》早就买了,只是还未及拜读,他的一篇《星期天早上的远足》足以让我对看到他的更多的文字充满期待。曹寇的《屋顶长的一棵树》,粗野中饱含深情,透露着对尘世的悲悯。本书录入的他的《小镇夜景》算是其非常雅致的一篇了。我更喜欢他在小说集里描摹的那种乡村大世界,那种处处哀乐弥漫的萎靡气氛。

  这是铁葫芦策划出版的书,本书录入的十位作家除了都是70后这一共同点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是爷们,虽然每人文风各有不同,在文坛又各有千秋,但从各自作品里能轻而易举判断出他们的性别。只是很多时候我反而特别容易把他们的出生年代模糊掉,把他们提到更早的时代。那个高晓松在《如丧》里说到的“春游”时代。因为,或多或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一代人的后代,70后这个群体身上有着更多的矛盾和对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的怀疑和不信任,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过去的沉迷,对于当下的叛逆,对于内心的纠结,都与那个时代大环境密不可分。

  其实说是70年代,但作为伴随他们成长起来的把九十年代,更是让人记忆犹新,等到后来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终于解救出了无数这一时代的青年,他们有了属于自己时代烙印的歌曲和领路人。他们是小镇青年,文身、戴墨镜、骑车、追女生、打架、看录像、抽烟,喝酒,流浪,歌唱,父辈眼里的小青年成了不孝子,成了社会败类,贾樟柯、王小帅的电影更好地诠释了那一代人。后来父辈作古,于是他们成了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现如今10年一代人,一代人有一代人共同的回忆标签。作为70后这个庞大的群体,不同行业不同人物的成就正在不断向他们的父辈证明:他们不是败类,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的,他们做到了。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九):未来的一片森林

  提到中国当代文学,你会想到哪些名字?

  余华、莫言、贾平凹、张承志、王安忆、苏童、格非、张炜……

  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开下去,按照如今的出版“盛况”,成百上千个名字铺展开来应是没有问题,但提起中国当代文学,你首先想起的还是上面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同侪,不是么?至少,要先将他们的名字数过以后,才轮得上其他人。

  要知道,他们的作品是中国文学界研究最多的对象,他们的小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他们在各种讲座场合出现、说话,他们中间的每个人都得过各式各样的奖,其中来自山东高密的莫言拿到了最大的那一个。

  但是,我们同时知道,被谈论和被阅读并不是一回事。只要你有一些逛书店或者逛图书馆的经验,就肯定了解,那些被无数指头翻动折磨,终于封面脱落污迹斑斑的书本肯定不来自于以上名字,它们来自另一边,它们的作者中有韩寒、郭敬明、沧月、蔡骏、辛夷坞、南派三叔这样的青春文学、类型文学的旗手,但更多的是你从未听说过的一大群名字随意模糊不清的作者,它们抢占了更多读者,即使他们从未在主流舆论中声名显赫,从未拿过奖。

  以莫言为代表的在80年代兴起的一代作家,和以韩寒为代表的在上一个十年被市场检验的年轻作家覆盖了“当代文学”这四个字的绝大部分位置。曾经的先锋作家和文学斗士如今莫不在体制内安全的写作,就是在学院里执掌教书。他们混成了文坛大佬,而韩寒则直说“文坛是个屁”,对于他们来说,市场更重要,文学产品和文学作品并不需要清晰分辨,卖得好就是硬道理。消费主义并不会对出版界网开一面。年轻的作者不再自称作家,而是写手,他们卖字为生,文学这个箩筐很大,可以装下很多,甚至更多,他们知道。

  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名字既不在这一边,也不在另一边,他们尴尬的生存于当代文学的缝隙之间,悄然兀自生长。好时候没有赶上,文学被青年们大肆追捧,诗歌和哲学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话中心时,他们还太小,一转眼,他们成年了,一转眼,文学浪潮退下去了,赚钱成为时代的主题,还未来得及站稳脚跟,80后的年轻人便急吼吼的上了位,市场上全是他们的声音。

  这些在文学界长期失声的作者大多为70后,被称为“中间代”或“中生代”,他们与文学亲,但并不以文学为生,他们的作品被发表的机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多,但是他们仍然在写。现在,也许因为前辈后继无力,而后辈浮躁不长进,他们像雨后春笋一样一颗一颗冒出了头。

  2012年10月,作家绿妖在北京某电台主持了一档文学访谈类节目,名字叫《最读书》,采访的就是中生代作家,在这一连窜的名字中,有阿乙,有路内,柴春芽,阿丁,李霄峰,桑格格,徐浩峰等等等等。他们被采访,说明,他们已经被听见。

  在此一诡异的(现在竟然还有聊文学的节目?)聊文学的节目开播前不久,铁葫芦出版了《代表作·中间代》,这本小说集收录了十位中间代男性作家的作品,此前,他们当然都已经出了书,成了名,但这里,他们好似宣誓一样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这份可以数尽的完整名单是:薛忆沩、苗炜、冯唐、阿丁、路内、李师江、柴春芽、瓦当、阿乙、草寇。

  他们果然不同。他们不像八十年代的先锋们一样迷恋形式创新,写作内容也从“寻根”、“乡土”等一些大主题趋于日常、琐碎。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写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失去亲人后的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苗炜《星期天早上的远足》则描绘了一场村上春树式的青春爱情;路内《四十乌鸦鏖战记》像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一样,将视角对准了上个世纪末的青春少年,他们的成长和迷茫;李师江用《巩生和彩霞》直接呈现了一场来自于底层民工和妓女的荒诞却真实的对话;瓦当用《圣诞快乐》演绎了一个中年成功男人的出轨;曹寇则将小镇里的一个无聊夜晚静静写出来:那样一个夜晚里,有这么一群内心正在“肿胀”(冯唐语)的男女四下走着,为着一个可有可无的目的。

  他们也不同于市场机制中打磨出来的青年作家,要知道,韩寒郭敬明等等是几乎不写短篇的。短篇耗费精力,产出比不高,集成一本可以出书的数字比直接上手长篇慢多了,也严酷多了。长篇小说有更多通俗化的可能和路径,但短篇小说这种形式,还始终不离不弃的大致忠于文学本身。

  在这本称为《代表作》的集子里,编选者说:“本书所遴选的作品均为作者自己指定,是作者自己认定最满意的短篇小说,亦即我们所理解的‘代表作’”。虽然话说的陈恳,但整体呈现却并未那么令人满意,如果这些小说果真如此就是这些作家的代表作,那么,他们肯定也代表不了什么。

  虽然在不少小说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才华涌动的气息,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代表作”显然还不够。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文字克制简洁,但对话明显生硬、磕碰,人物情感也不够厚实;冯唐的《安阳》基本就是一次游戏,而且做作无聊;柴春芽《长着虎皮办纹的少年》从头至尾虚弱无力;而阿乙最好的小说绝对不是《先知》。

  整体来看,这仍是一批以文学为志的作者,他们比上一代更懂得现实,懂得作为现代人的内心实质,也比年轻人更成熟,更严肃,但路还很长,尽头还远在天边。虽然他们摆脱了少年憧憬和幻想的浅白故事,但荷尔蒙气味和冲动仍在文字中萦绕不散。不是说荷尔蒙就不好,而是一大片望过去都是勃起的欲望,总归让人觉得单调。

  或许,以后,不会再有一代一代带有鲜明记号的作者群体了,时代的印记在个人身上的痕迹将越来越少,以一个一个人的样貌出现的作家将为常态。到那时,也许,我们会看到曾经在这本书里出现的某些名字,真的长大成为一棵巍峨高阔的大树。

  《中间代·代表作》读后感(十):大多数一般

  文学作品的标准:

  1 语言,趣味

  2 结构,逻辑

  3 思想,情感

  有意思的:

  苗炜:星期天早上的远足

  文字极其流畅,故事结构中正平和,隐含的趣味很有意思。很亲切,但并没有惊艳的感觉。

  曹寇:小镇夜景

  结构很有意思,类似线性又类似平铺的结构——织好一个花心,然后把花瓣一瓣瓣伸展出去。语言有透皮化骨的功力,另,也许是因为夜景,不知怎么的总让我想起卡夫卡的《城堡》。

  路内:四十乌鸦鏖战记

  有趣。

  介于有意思和没意思之间的:

  冯唐:安阳

  外星人投胎占卜师,殷时代的占卜技术。怪力乱神。冯唐本身还不错,但这篇没什么意思,如果喜欢想象力也可以看看。

  没意思的:

  李师江:巩生与彩霞

  欣赏不了方言味道

  柴春芽: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

  结构0分

  薛忆沩:出租车司机

  有情感,逻辑,但拖沓,水分太多

  瓦当:圣诞快乐

  情感太平庸不值一提,其他一般

  阿乙:先知

  鉴于这一本是作者自选集,选出来的作品是作者认为最代表自己的,而在这个严肃而悲悯的短篇中我并没有看出讽谑的味道,所以作者完全认同主人公,所以作者就是个自大的神经病。

  阿丁:你进化得太快了

  情感夸张不知所云,语言结构平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