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忆似水年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追忆似水年华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忆似水年华的读后感10篇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本由[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0元,页数:27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一):个人一些读后感

  全书读下来,最让我有感情的是三部分,第一部分,斯万之恋,描写斯万追求奥黛特而不得的痛苦心境,第二部分,阿尔贝蒂娜之死,死后马赛尔内心对感情的重新认识和忏悔,第三部分,书的末尾,马赛尔在一切物是人非以后对往事重现时空不再的幡然醒悟。有书评说前两个部分都是病态的扭曲之爱,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行为可能是扭曲的,但是在连篇累牍的心理描写中可以说是极其细腻,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面对外物,倏息之间脑海百转千回,最终化归沉默。原来的思想已逝,都被现在的我所替代。作者厉害之处在于用长篇的句幅将这些心理变化都描述了出来,关于爱,或者说爱嫉妒,性嫉妒的描写细致入微,我个人认为,非常贴切,非常真实,以至于有段时间我没办法直视其中的文字那段时间刚好我非常痛苦,每次打开读到一种描述,总是和自己的痛苦联系起来,使得这些描写显得更加真实,也恰好呼应了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的,读者看他的这本书,并不是看他,而是看读者自己的记忆和体会的映射。

  第二部分作者一面说自己不爱阿尔贝蒂娜,一边囚禁她,在我看来纯属弱智的行为。她死后又开始在描述里面说我原来深深爱她,我真是鼻孔朝天喷气,你要说是反映真切的心理变化,那我也没话说。这篇的精髓在于她死后,作者对于感情的重新认识,也是事无巨细的描述了爱情的变化过程,从拒绝,到承认,到痛苦,到麻木,直到最终遗忘这一切,从悲苦中脱离自我,随似水年华逝去,同样是因为个人体会,我认为这两章对于爱情和爱情心理(虽然是单一的从男方的角度)的描述是极其细致,极其真实的,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体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描述和概括的,总而言之,是我读到过的对爱情最细致的描写。

  第三部分属于点题,在前面数百万字的铺垫以后,作者终于开始对追忆似水年华这个题目进行阐述,对这种感觉理解,或者说概念进行揭示,和爱情无关,超脱一切,时间累积生命,记忆唤回体验。

  其他章节,比如说对男同,女同,sm,上流社会,家谱,沙龙,派对谈话等等等等的描写,很多章节我都觉得相当无聊,如果说作为时间经历积淀的铺垫,作为时代风貌的记录,那也就这样吧。虽然有时候作者有些含讥带讽,但说实话,并不是带有明显的批判眼光,如果较真起来,我反而觉得文中的我有些自恃聪明对社交环境的一切带有淡淡的鄙夷,却并不是那种对立的鄙夷,因为他自己的表现也是其中的一员。总而言之,没啥意思。我可以代表我自己说,一半以上的文字全是废话。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二):挥之不去的气味记忆(生物心理学)

  为什么人类对于嗅觉记忆十分敏感?这和我们的生存也息息相关。相比于视觉,闻到风中传来的血腥味往往意味着附近有猛兽出没,这让我们的祖先更加警觉,也更能够提防可能随时出现的危险。如果对食物特有的气味更敏感,我们的祖先也会增加生存的概率。 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最为人称道的“麦德兰场景”里,叙事者普鲁斯特在品尝麦德兰小蛋糕时,感到“一种舒坦的快感”,普鲁斯特想要知道这种奇妙的感觉从何而来,然而这种感觉却在第二口第三口中越来越淡薄。他苦苦思索第一口蘸茶点心带给他的强烈感觉,“这渺茫的回忆,这由同样的瞬间的吸引力从遥遥远方来到内心深处,触动、震撼和撩拨起来往昔的瞬间”,最后,回忆终于“从混沌的黑暗中浮升起来”,“浮升到清醒的意识表面”,他终于不自觉地记忆回放,回想起小时候礼拜天去教堂做弥撒之前,姨妈给他吃蘸茶的小蛋糕的情形,大街小巷和花园此时都从他的茶杯中脱颖而出。麦德兰的滋味从此镌刻在普鲁斯特的脑海里,让他日后一尝到这种“精致的欢愉”就会想到永远逝去的童真、亲情家人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三):直觉主义和印象主义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

  quot;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

  “ 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描绘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见的那些情感人物,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

  quot;他像同时代的几位哲学一样 ,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或歪曲的世界。他能高翥远翔,从而像飞跃沙漠的飞行员隐约看到在地面上看不出来的埋在沙子底下的城廓一样,看到事物蕴藏的秘密。"

  在读者阅读这部鸿篇巨著之前后,都不难在各种各样的媒体里找到以上对普氏的由衷赞美。可是并不代表每个读者都能读懂和领悟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精神和意象。

  我是昨天晚上将最后一卷最后一页仔细阅读完成的。今天查阅读笔记,是2月2日将普鲁斯特带回家里的,历时将近四个月,将这部大部头啃了下来。因为自我感觉和普氏有部分相似之处,所以在第一二卷的阅读中,我是怀着欣喜若狂的心念在咀嚼这从来没有感知过的美味中度过的。第三卷始,已经开始出现审美疲劳。随后的同性恋者模式记载,虐恋模式开启,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一直到作者在盖尔芒特亲王府举办的化妆舞会前的那一大段意识流动,我才又找到了一二卷里那熟悉的欣喜感觉。直到最后阶段,普氏自己在文中对自己作品人生的解析。我也有了原来如此的感慨。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是由法国意识流代表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__1922年)历时十四年之久呕心沥血之作。对普氏而言该作品既是其人生意义之全部所在。

  作者并未给文中主脚起一个名字,所有文中主脚的出场.体验以及意识流动,皆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完成的。读这本书就特别能理解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中心论点-----世界的存在是以"我"的意识为支柱而存在的。通过"追忆"这一独特角度,普氏在写作技巧上进行了崭新的尝试,创作目标更多的转向关注人物的精神领域。借助回忆,(一种味道,一道风景,一种浮动的暗香都是其追忆模式开启的阀门)普氏轻而易举让读者追随着"我"的意识跳跃时空的限制,随时复原过去某个时刻。读者就好像落在普氏礼帽上的一颗尘粒,随他去他的似水年华里徜徉......

  大部分读进去了的读者可能都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感受。普氏是一个才华横溢极度感性甚至敏感到了痛苦状态的人。文中对景物,对人的感觉,对往事的印象的描写,无不给人以细腻到家的感觉。再加上文中数不胜数的明喻,像蓝黑海面上那一浪浪的波涛冲刷着堤岸,又好像老师在黑板前讲得眉飞色舞,用各种不同的解法给你灌输同一个知识点。«追忆»并不以情节取胜,情节反而有些乏善可陈。那些无聊的沙龙社交活动甚至让人昏昏欲睡。由于本人性取向正常,又无好奇心。因此只要提到夏吕斯男爵大人和他的男朋友的情节,都是我头大如斗的时候。

  个人认为,和历史上那些极度敏感感性的高才一样。普鲁斯特就是上帝造人时的失误。本应给普通人浇上一勺意识让其用于感知世界。轮到他们时,上帝打了个盹,浇过了又浇了一勺。如果再浇一勺,恐怕普鲁斯特都能带着人类找到回去的路了。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理性其实是走入了迷途,理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确定无法解决人类的困境。而一切艺术,美学几乎均来源于直觉以及印象。普鲁斯特虽没有明喻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用心的读者自会感知。

  我和普鲁斯特差不多同龄(忽略世纪差),22年还有六年。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四):心中的宇宙

  Ⅰ

  世界上两个宇宙,一个在于我们身外,一个在于我们心中。

  普鲁斯特曾言,空间有几何学,时间则有心理学。康德亦说过,时间为内部现象的直接条件。如果说个体在物质层面存在的尺度是空间;那么,在精神层面存在的尺度,则是时间。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时间,并非仅指物理世界里的时间概念;更多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时间概念。在物理世界中,人类通过对事件顺序的排列、对比推导出时间的概念。这使得物理学中的时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现象的制约与局限。而当时间呈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时,则崭露出全新的本质

  ------------------------------------------------------------------------------------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是由《似水年华》启发而来:个体的一切精神特质,究竟是完全先天地寓居于内心之中;抑或是不可避免地要从生活得现象的激流里,而不是从先天的本心中,无休无止地衍生出更替不绝的精神、情感、个性?

  我们不得不先摒弃暧昧而刻意寻求平衡的观点:个体的精神特质,既有完全先天的部分,亦有源于后天经验中的部分。通常,平衡意味着皆不可得、远离真实;另一方面,一旦我们承认这一观点,就将不可推卸地进一步考察个体的哪些精神特质属于先天部分、哪些精神特质属于后天部分——在混沌而充斥不确定性的感性世界,试图将每一条源流都厘清,是不切实际、近乎不可能的。

  通过大量生活的经验,我们通常是要在以上的选择题中选出后者(记为B)为正确选项:个体的精神特质,并不是寓居于先天本心之中,而是源于后天的种种现象与经验。

  然而,一旦我们将B作为正确的事实。首先就将面临一个至关重要、不能忽视的问题:倘若个体的精神特质源于生活的种种现象与经验,并时刻不断地受其摄动。那么我们便可以说,个体是处在于持续不断的流变和转换之中。由此,处在每一个时段的个体相互之间都将产生益愈扩大的鸿沟。这就导致一个难题:我们将如何再定义,个体之为个体?倘若个体存在于时间之中,自身不断受到摄动而由此不断地产生变动。那么我们将如何再把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共同的概念来看待?由此,如果承认B为事实。我们自身的存在性质便要受到一番尖锐的质疑、解构。

  这第一个问题虽然并非针锋相对的于B之反驳,但却是B成立的前提下产生的一个不容回避、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着手寻求清晰答案、解释的过程里,我们也可以对A、B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一整个抉择问题的内在蕴含有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而我们还要先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是对B的本身的驳难与质疑:个体的精神特质处在变化之中不可否认,但这丝毫不能证明这些变化的根源是外在的种种现象、经验;相反,这种种变化,还昭示出了植根于个体之前状态、基础中的特征。

  让我们从生活里寻找例证。当一个人的性格发生变化,无论在外人看来如何的感到不可思议,但对于他本身而言,这些变化则都是完全不值得诧异的。因为只有合乎情理、自然而然的变化,才能真正地成为他性格、精神特质的一部分。这里的“合乎情理、自然而然”,让我们感到一种警觉: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倘若是不自然、不符合其自身情理的性格变化,则终究是某种现象强加于个体身上的外来属性——一旦受到个体自身精神的批判、质疑,受到被唤起的真实特质的冲击,便会为之取代;又或者,这些不自然的变化,只是个体对外有意识所展现的一种假象罢了。

  于是我们还得澄清“自然而然、合乎情理”这一用语的概念是什么。查阅词典:自然而然,指“自由发展,必然这样。亦即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合乎情理,则是“符合人情事理,符合事情的正常发展规律或原理”。然而将这两个概念应用到上文的论述之中,则出现了棘手的循环论证:人精神特质变化之自然而然、合乎情理,是由于其符合正常发展规律,并且因而具有着某种必然性。这虽然是对B的否定,但其本身并没有对这一否定本身做出具体解释、论证。所以还不足以构成一种绝对的批驳。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寻找一种更为合适的表述。所谓的自然而然、合乎情理,亦即指这些变化的性质与内容都可以在之前的、本来的状态中找到根源。因为这种种的精神变化,倘若是与之前的、本来的状态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则无法真正在个体的精神世界里获得兼容、并存;依循此理向前追溯,则最终得出A的结论,亦即得出对B的否定——倘若是如此缘由,那么我们以上的对B之否定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确立。

  我们从问题1中看到B在个体之定义中所产生的矛盾,从问题2中看到B本身的一个矛盾。但初步通过这两个矛盾的指出,我们还并不能够完全的将B给彻底否定;但一方面而言,其根基已经受到了动摇,这一动摇使常识再次暴露其荒谬性、不可靠性。

  无论我们精神世界的所有内容,是完全先天便已经寓居于我们的本心之中;还是要不可避免地由经验和现象所提供、创造;又或者是通过一条折中的路径:后天经验提供素材和刺激,使得先天的一部分得到自我发现与衍生,一部分则受到强加而暂时性的蒙蔽——我们都可以先放下这个趋向冗长的问题。

  --------------------------------------------------------------------------------------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间概念运用到外部宇宙之中,便被用以作为物理事件的记录、测量之尺度;而当运用到内部宇宙之中时,则构成了个体精神世界之基本条件,并产生种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且,又由于物理世界的种种外部现象,是不可避免地要预先受到内部现象的作用,故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内部现象的摄动。所以,内部宇宙的时间概念便由此而居于物理世界的时间概念之上,并对之产生种种影响,发挥种种作用。

  ——————————————————————————————

  Ⅱ

  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哈姆雷特》

  正如叔本华所言,敏感是天才的必备素质,亦是天才的独特能力;超常的感觉能力,“造成对精神、甚至肉体痛苦的极度敏感”,“大大加强头脑里面事物的各种表象”,这些表象再“由于头脑强有力的想象作用而生动活泼”。(《人生的智慧》)于此,普氏便是无二典例。十几年的封闭生活,不仅未使他的精神力出现丝毫的衰颓与麻木,反而是为普氏全面地检验、考察、掌握内部宇宙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当无与伦比的感性能力、洞察力、判断力和激情被运用到个体的自身精神世界之中,内部宇宙的无限性便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来。

  ——相对于人的肉体,人的精神似乎要更有资格享有无限性的赞誉。因为人的肉体是无法避免的要由于自身性质的种种限制,而最终趋向衰弱和消亡;然而精神之衰弱和消亡却并不是因其自身性质的局限,而是由于源自肉体的影响。从这一方面而言,人类的精神世界昭示出某种意义上的无限性。因为精神运动几乎是永无休止、持续不断、不存在疆界的,不会由于自身的性质而停止、终结。

  当普鲁斯特沉浸于变化无穷、包罗万象的精神世界之时,他最大的敌人也同时浮出了水面:时间。无论在物理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之中,时间都显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侵蚀能力。然而,在物理世界之中,被销蚀的事物或许还能够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修复、重现、寻回;但是,在精神世界之中,层出不穷的感情、念头一旦随时间消逝,便往往会由于遗忘而永远沉寂于晦暗的深渊之中,并且被种种新的情感、念头替换——即使是寻回的途径似乎都连同着湮灭在一片飘渺之中。对于卧病难起、并且又是如此热衷于精神活动的普鲁斯特而言,这无异于一种必须面对的挑战;倘若他不能够找到一种解决的方法,则他构筑的整个宏大宇宙便将因时间这个摧毁一切的魔鬼,而趋向不可逃避的坍塌与寂灭。

  终于,他发现,似乎再也无法寻回的种种感情,其实可以通过种种与之对应的特殊感觉来唤起相关的记忆,从而在心中获得重现。就像在秋日的一阵连绵细雨中,远山的草木清香,让一段沉寂多时、似乎永不会再次浮现的记忆,倏忽间涌入脑海,原本晦暗的印象一一变得清晰,曾经心中的种种思绪重现仿佛昨日。玛德莱娜甜饼,就是让普鲁斯特重拾往日的一阵清风。当他重新确认自身精神宇宙的绝对性、无限性之后,便同时获得了著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契机。

  ——————————————————————————————

  Ⅲ

  几乎从未有过一本书,像《似水年华》这般,将人的精神世界做了一番如此宏大广博而又深辟入微的洞察与呈现。正如对于自然科学家而言,要清晰、妥当、确切、全面地描摹外部宇宙是一件如此浩大繁复、错综复杂、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对于文学家而言,内部宇宙的考察和呈现也同样如此:因为内部宇宙是以截然不同于外部宇宙的方式进行运动和变化。相对于外部宇宙而言,内部宇宙更明显地处在无边不可测的混沌、无序,以及不确定性之中,对之进行厘清和探究的方法与途径是如此晦暗不明,极容易陷入种种的谬误与偏见。

  普鲁斯特是最早敢于直接尝试,并且彻底地接受这方面种种挑战的人之一,或许也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

  他是如此的敏感。书中无处不在的浩荡语流,将生活之中种种现象的精神根源一一娓娓阐述。“澹漫弥流,无所底极”用来形容是再好不过。普鲁斯特的心理分析,往往是漫不经心,却又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地将他人内心隐秘的精神活动给清晰分明而优雅从容地揭示了出来。也只有一个极度敏感、内心极其丰富的人,才会拥有如此超常的洞察力:似乎他人的精神活动不仅在他人自身中进行,还同时在普鲁斯特的心中进行;一种超脱而凌驾于不同个体精神差异之上的同理心,和敏锐而无所不至的洞察力相结合,使得普鲁斯特在揭示他人的情感、思想时,就仿佛像是在阐述自己的情感、思想时一般自然天成。

  他又是如此的忧郁。激荡汹涌、无穷无尽、重叠交映的情感和思绪,未有一刻能够停歇,将他的神经折磨得脆弱不堪。超常的感觉能力一方面大大强化了个体的精神力,一方面也大大强化了种种表象的痛苦作用。

  ——————————————————————————————

  初稿暂撰于11.15午。二稿撰于11.21午。待补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五):追忆似水,拥抱年华

  相信我们对这部世界名著并不陌生,尤其是这个极富文艺气息的名字,让人有即刻开卷的欲望。然而,即使是最忠实的读者,也难免要对它的内容评头论足。如果说读者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它读完,那么他甚至还要用同样长度的时间去迷茫一番。为什么,不是因为内容深奥,而是因为这书实在是长的没边。我说的长并不是指故事内容,而是那些让你怎么也读不懂的冗长句子。在这本书的第五卷中,他为了描写一把座椅,竟写了足足50行。更让人难解的是,他为了写如何睡不着觉,竟花了30页纸。要想看完这么一部书,如果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去静静地品读,怕是难以明白故事的含义。

  翻开书页,我们或许会大呼上当,这明明就是社交生活的写照,为什么要与似水年华这样唯美的词句扯上关系呢?对于作者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他生活的深刻痕迹,而对于读者来说,似乎只能从中了解到他在社交上是如何地风光与失意。这些看似无聊的事情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再来点夹叙夹议的感概,一同构成了这部百万字的煌煌巨著。

  当然,这不过是评论家们戏谑的说法。如果把这本书删减成一本袖珍小册放到现代社会出售的话,那么作者或许就会成为你的知音。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快,来不及仔细思考,反而这样的小情调易于被人们所回味。

  然而,书中的繁冗琐事并非是要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繁琐无聊,而恰恰是生活的重心所在。试想,当我们现在回忆少年时代曾做过的傻事,你会不会忍俊不禁的窃笑?当我们回想父母与我们在车站作别时不舍的神情,你是否会抑制不住泪水的流露?没有真切地感受生活,你察觉不到生活的节奏。正如你不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好书,你也无法对书中的故事深受感动。

  或许日后我们可以这样说,普鲁斯特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只不过他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每个人都有许多看似无聊但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事,往昔的岁月虽然难以追回,但是人人都想拿来回味。正是这些已被我们忽略的“碎屑”构成了我们曾经的生活,直到我们回首时才发现,原来逝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这是一部风趣的书,然而里面不乏一本正经的教诲之言;这也是一本乏味的书,然而却记录着日常生活的滴滴点点。可见,这并非是一部感叹韶华易逝的感伤回忆,而是一个切切实实,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他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停止生活的浪费,该怎样去领略生活的美妙。要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诀有时是从各种形式的痛苦中获取智慧。失落,伤心,这些都可以成为领悟的契机。

  如今的我们忙着致青春,忙着传递正能量。可是,一个不能立足当下的自己,你拿什么去向青春致敬,一个不能咀嚼生活的人,又怎样把正能量传递到人生的未来呢?普鲁斯特告诉我们的人生箴言不是艰深晦涩的哲理,也不是说教式的俗语。而是告诉我们:带着我们梦想与对生活的领悟,义无返顾地向前走。并且这一点永远要记住。我们要学会如何从往事中汲取智慧,如何从生活中珍惜现在。唯有如此,我们未来的希望才不会绝望,我们人生的光芒才不会迷茫。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六):追忆,往事的遗失和再现

  实在疼得不得了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写书评...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父亲Adrien Proust是个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法国外省人,他的家族都是普通人,从来没有出过名人,他的父母也是安分人,希望儿子从事平静的教师工作,而Adrien却立志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医学学生,后来成了在职业上有所作为的优秀医生,娶了富有的妻子,有两个儿子,美满的家庭。他进入过欧亚大陆最原始的地区,不是为了冒险,而是为了探索霍乱病传播的路径,普法战争的艰难时期,他仍然坚守岗位,因为治病救人乃是作为医生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普鲁斯特医生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发生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的一份子,科学方面的各种巨大成就似乎昭示着新时代的诞生,在这个更美好的时代,科学可以将一切纳入它的体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

  而马塞尔,似乎在很多方面和父亲完全相反,没有对科学膨胀的信任,数次对医学的怀疑(特别是第五部),而他的父亲和弟弟罗贝尔都是医生。当我阅读普鲁斯特的传记,我惊叹的总是他的父亲几乎完美的成功——尽管没有在文学上具有突出地位的儿子,很多人也许不会知道普鲁斯特这个姓氏意味着什么。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出世就差点成为一个失败,他是在普法战争中出生的,他的父母担心这个孩子会夭折,对他百般呵护。他年幼的时候得了哮喘病——这个疾病终身伴随着他,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痛苦。长大之后,父母希望他从事正经的工作,但是他痴迷于社交,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他通过关系找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没有薪水,尽管如此,从业被他一步步推迟,最后干脆辞职了。这一个人生插曲也反映了他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那就是缺乏意志力,他是20世纪痴迷于描写意志缺乏的作家之一,正如卡夫卡在文章里说的:“一切困难都在摧毁我”,普鲁斯特小说的男主也总是试图写作又完全失败:写作的任务太庞大,对于羸弱的神经来说难以承受。早年他在上流社会过着优游卒岁的生活,出入所有的社交沙龙,认识所有的社交名人,甚至那些尊贵的皇室贵族、外国亲王。但是正如他的朋友在那本回忆性质的小书《普鲁斯特之夏》里表现的,他经常担心自己一事无成“这又有什么用呢”,在《追忆》的原著里,他甚至公然奚落那些社交人士,他们的鼠目寸光、自私狭隘,没有巴尔扎克描写贵族时那种钟情的目光,贵族们也只是会让人打哈欠而已。早年他也是从事过学术的,普鲁斯特研究罗斯金,他把罗斯金的两本书翻译成法语,他的英语不够好,他的母亲和朋友可以帮助他理解原文的意思。这总让我想起小说中的花花公子斯万:斯万闲暇时候研究维米尔。但是罗斯金最后把他搞得有点厌烦了,所以这方面他也没有继续下去。在写作方面,很多伟大作家在年轻的时候就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之后一直笔耕不缀,而且创作可以分成不同思想内容、深浅不同各种时期。普鲁斯特不同,他年轻的时候也许没有人相信他有写出巨著的意志,事实却证明他一辈子都只是在为一部作品努力:最初在《驳圣伯夫》中是一个基本雏形,他多年的生活、痛苦、欣悦,最后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难以企及的完美作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小说之一。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奇特的小说,它具有回忆录式的外壳,从追忆往事开始。这意味着从小说开头,叙述者就已经垂垂老矣,用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童年。很多方面它的确类似于回忆录,因为我相信普鲁斯特曾经以某种方式经历过他笔下的一切。但是它又完全不同于回忆录,不仅仅是因为往事进入小说的各种扭曲变形。我相信写回忆录的人都有一个前提:坚信自己经历了不平凡的事情,这些事情会永垂不朽,所以回忆录应该以事件为主但是《追忆》中不停涌动的只有思想,缺乏事件,或者说事件微不足道,而思想如同河流般源源不断。《追忆》使大部分读者敬而远之的原因在这里:主人公不停思考,他思想的范围非常广泛,一切艺术、医学、政治、战术、音乐、哲学,都可以用来类比,《追忆》打开的是一个思想的新世界,虽然他没有采用T.S.艾略特或者乔伊斯那样令人难堪的引用方式。

  《追忆》中的场景都是来自于叙述者的回忆,那是多少有点怪异的回忆方式,《追忆》的回忆总让人觉得同一场景不断重复、情节断裂无法衔接,就好像是普鲁斯特描写事件时,就好像它们是一帧一帧的画面,而他无意让它们快速播放,无法形成画面连续的错觉,就好像是哪里出了问题。小说中那些著名的人物也是如此:圣卢、阿尔贝蒂娜、盖尔芒特公爵夫人、夏吕斯男爵,他们就好像是多面的怪物,每次出现你只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某个侧面,而普鲁斯特要的是他们的重影。西方文学中有着崇拜理念的倾向,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一个影子,理念世界才是完美的,模仿现实的艺术家和追求真理的哲学家比起来是次等的存在,而对奥古斯丁来说,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比起来是次等的。这种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那些19世纪的小说家,虽然在柏拉图看来只是理念的模仿者,但是他们和柏拉图在本质上却有相似,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描写现实,像摄影机一样客观地收录现实。

  普鲁斯特的小说看起来继承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因为在《追忆》中人们仍然可以得到不错的社会风俗画。但是普鲁斯特笔下的现实,让人觉得十足地怪异。首先,这些“现实”都是也已逝去的回忆,其次,就这些回忆的性质而言,普鲁斯特大大发挥了记忆的主观性,事件不仅仅是客观的事件,因为经历事件的人是主观的,思考事件的方式是主观的,特别是经历事件的人是有情绪的。比如热恋中的斯万,奥黛特明明不止一次地背叛他,但是出于爱,他不愿意戳穿,甚至陷入自欺欺人的怪圈,想要知道事实、知道被背叛的事实后又加以拒绝。普鲁斯特的主人公绞尽脑汁想要追忆往事,但是他找到的却不是往事本身,而是几幅被缩减的画面、几帧幻影。不仅仅回忆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回忆本身变成了值得怀疑之物,而且通过小说主人公数次怀疑阿尔贝蒂娜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回忆,其实都是主观构建的产物,是虚假的艺术品,是生活在人的想象中的。而事情的真相,已经永远地不可知了。

  你可以从《追忆》的每一页中体会到这种焦虑,构建事实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实际上无法实现的焦虑。让我们严肃地考虑回忆录这种东西的可行性。用回忆录来记录人生、达到不朽是可行的吗?《追忆》当然不同于任何回忆录,它没有记载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大事,它的乐趣就是不断重复不断挖掘的自身,假如普鲁斯特有更多的时间,我相信他还会按照步调继续扩充这部小说的。人无法用回忆录留下人的本质、人的精华,人的经历乃是不可客观解释的,但是《追忆》确实寄托着普鲁斯特扬名的愿望,代表着他的不朽,精雕细刻的让人难以企及的文学丰碑。但是小说中的幻灭感,是普鲁斯特钟爱的作家巴尔扎克很少体现的,巴尔扎克似乎对自己的职责非常自信。和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比起来,是一种色彩上的不同。

  有人说《追忆》是一个主人公由幼稚逐渐成长的故事(成长小说),我觉得这个主人公的弱点在于它倾向于活在自己的想法里,他从小阅读过多的书,对理念有忱挚的爱,在他的想法里,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是理念在现实中的体现,直到他渐渐接触事实,发现现实生活中没有艺术作品中的完美感情,这种过程让主人公显得是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追忆》数次描绘那种理想破灭的幻灭感,不管是初入社交界还是初次陷入爱情,他总是充满了幻想,甚至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直到虚幻的光芒失去,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幸福都只是自己期望的投影而已。这总让我想起《black》的歌词“不知不觉我的脸被阴影笼罩 你是否还会在光亮中出现”。但是普鲁斯特是热爱艺术之人,当他发现现实的幻灭,就会走向艺术的完美,《追忆》本身不就是艺术上的完美之作么,体现了他的艺术野心吗?

  但是艺术是真的不朽吗?我对此非常纠结。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不能解决人巨大的生存焦虑:人生于尘土,最后也会复归尘土,任何哲学、宗教都不能彻底解决人最终会化为虚无的结局。《追忆》并不是有宗教色彩的作品,普鲁斯特在《追忆》的第五部中也体现了这种艺术终究无法永恒的担忧,小说中的画家埃尔斯蒂尔去世了,最后还在思考画作上的一小块细节,正如普鲁斯特临终前还在修改这部《女囚》。当主人公看着故事女主阿尔贝蒂娜兴高采烈地收集艺术品,不无感慨地说,沉迷于艺术的人是真正的俘虏。从某种程度上说,追忆是一部想象之书,是存在于普鲁斯特心中的,他曾经的期待,他将这些在现实中会幻灭的幸福感统统记录了下来,做出了普通人没有做到的事情。也许它不能真正不朽,正如普鲁斯特自己说的,假如人类灭亡,它也会随之消亡,但是它很接近不朽,它将会在我们长久在我们心中引起同感。

  看了宇文所安的《追忆》之后脑洞出来的思路,感谢这本书~

  看过的传记什么,没有都特意写出名字~

  不要把它挪用为作业或者随便拿走哦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七):第四卷杨松河翻译部分,建议请别的翻译家重译!

  太生气了。最近有闲暇陆续重读这本著作,读到第四卷,简直看不下去了,不知道以前自己是怎么囫囵吞枣看完整部的。以现在科技的进步,谷歌翻译做出来的东西都要比这个杨松河的译本好吧。

  第四卷《索多玛和戈摩尔》的译者有两位,前半部译者许均,后半部杨松河。从本卷第二部第二章开始出现杨松河的名字,译文就开始变得难以卒读起来。到后来杨松河单独翻译的部分,简直变得粗糙不堪起来。

  本来不喜欢在书上乱写乱花,但实在因为讹误太多,忍不住红笔修改一下,改到后来都懒得细看了,译文实在经不起推敲。随便就刚刚读过的几页举几个例子,希望本书编辑再版时重点勘误一下杨松河译文部分,或者请别的翻译家重译。

  七卷本第四卷(下同)429页:“……就像孩子们的所作所为一样,孩子们因父母吵了一架,就被禁止向同学们问好,可孩子们呢,遇到同学的时候,总不免要抬起头来,然后又落入家庭教师的严厉管教之下。”前半句主语是孩子们,后半句转折主语又是孩子们,这翻译是不是太拗了?

  432页:”……您与德·加迪尼昂夫人不同,没有理由要装着不食人间烟火,因为她想通过穿灰色衣装对德·阿代斯反复灌输她的思想。”不知道是不是语序安排的问题,这句话的翻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436页:“又如外甥以其情妇的名义发出邀请,我外叔公以莫雷尔的名义经常请我来同他们一起吃晚餐。”关系太混乱了。

  同页:“后来,小提琴师的恼火,竟发展毫不掩饰、甚至溢于言表的地步。”

  437页:“然而,不管后来这一幕幕场面有多么令人难受,应当承认,最初,法兰西民族人的天性描绘出莫雷尔的形象,赋予他的迷人外表,简朴,开诚布公,有独立自豪感,这种独立的自豪感似乎得益于无私精神。”“有多么”、“民族人”是哪里的汉语?把原作漂亮的长句翻译得这么破碎、口语,最后成了一个杂糅的病句,译者你翻译时喝多了吗?

  病句太多了,同一页:“……但也难免不时常露出马脚。”到底是“不时”还是“常”?

  “对莫雷尔来说,凡涉及音乐戏剧学院和音乐戏剧学院名声有关的问题,一切都必须让步(但音乐戏剧学院也许更为严重,暂时不会提出来)。”括号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38页:“他考虑到莫雷尔的名为夏尔斯(Charles)……”Charles按照法语的发音,通常都翻译为“查理”,因为结尾的S是不发音的,本书对莫雷人指称其名时通常翻译做“夏利”,也算接近吧,这里怎么又变成了夏尔斯?

  同一页:“当然,面对某个他不认识的一种对手……”要“某个”就别要“一种”了好嘛!

  439页:“这种萎靡症便随处会作孽起来……”调整成“便会随处作孽起来”是不是更通顺一些?

  同一页:“在此期间,仿佛他是与一位上流社会人士打交道,德·夏吕斯先生继续施加他的愤愤不平,不管是真的还是装的,但已经无济于事了。”这句话的前面是在说莫雷尔,所以“在此之后”出现的“他”很容易让人以为就是代指前面的莫雷尔,读下去才发现,原来这是对西方语言主从句结构的粗暴硬译啊。

  紧接着还有一例,前面在描述夏吕斯,然后来了这么一句:“(夏吕斯的)这种痛苦真叫人于心不忍,以至于,由于我们,她和我,本打算在东锡埃尔打发一天时间,我便对阿尔贝蒂娜耳语说……”请自行脑补法语原文或英语译本。

  后面把“巴尔贝克”翻译成“阿尔贝克”这种错误都不算什么严重问题了。因为当你反反复复读到一段段像下面这样糊里糊涂乱七八糟的译文,简直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买了本盗版书了:

  443页:“倘若他只一味在光顾荒淫无耻之徒中寻欢作乐,这种荒淫无耻之徒有一种积习,不回人家来信,不赴约,事先也不打招呼,事后又不道歉,由于每每涉及欢爱,曾给他带来多少激动,然而,过后,又给他带来多少气恼,多少难堪,多少愤怒,以至于,有时甚至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连篇累牍地写信而懊恼,为大使们和亲王们一丝不苟,有函必复的认真态度而叹息,如果说他们惋惜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给了他一种宁静。”

  我有一个老外朋友在学汉语,在北京呆了一年多,他的汉语老师告诉他不要怕出错,要勇敢地说,于是他爱上了用汉语发朋友圈。

  他发的朋友圈大概就是这种汉语。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八):年华似水,足待整修

  大概就是这么种性质的书,别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写就,而你得闲了来读,各自不同的年纪翻开来看,见到的尽是不同故事。《追忆似水年华》,漂亮得看一眼就能记惦一生的书名,真拿在手上,却是两百多万字、整七卷本(法文版原书为三十卷)的大部头,望而生畏的大概为数不少,真去一字字读完的就更不多了:书这玩意儿,一旦厚起来便产生某种权威感,且给人“似乎无比艰深”的第一印象。加之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开篇的“贡布雷”这节中(至关重要的开头部分),光是失个眠、上下楼梯就洋洋洒洒几十页,还都是密密麻麻、动辄横跨半页的长段落,难免让初读者心生怯意。

  真读进去也不至于就觉得“不错”了,毕竟人的记忆多少散漫,抵不住三千页的琐碎纷至沓来。译林版的《追忆》,八九年六月出第一卷时,家里便赶紧买来,连我也赶紧读了,却不知所谓,只觉高深。当年《追忆》的出版可算大事件,上了新闻联播,书刚运进新华书店即被哄抢一空。意识流文学的翻译引进,国内出版界一直未曾间断,不过诸如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上海译文,1981)或者克洛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漓江,1987)等等,尽管不坏,却也并非这一类型中的一流杰作,且翻译大多不甚理想,多年来也没积累起多少人气(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自然不算)。《追忆》全译本打响声势后,意识流在国内突然呈现出爆发式的流行,连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译文,1996)、伍尔夫的《海浪》(外国文学,1993)这种公认晦涩的作品也全数引了进来。流行至今不衰,《追忆》自然功不可没。

  八九版《追忆》译本并非完美无缺(本来如此,译本哪来的完美,“信达雅”三者能居其二,已属不易),毕竟卷帙浩繁,译者数量也多(七卷共十五位译者合译),尽管当年校译工作已属严谨,不止分派了统一译名表和各卷注释,译者与译者之间,也多次组织了传阅和评点会议,但仍遗留了大量问题。全书数百名人物,主角马塞尔、阿尔贝蒂娜、圣卢等人的译名自然全无问题,可各卷中穿插出现的配角们就命途多舛了。比如德夏吕斯男爵Palamède,在八九版中就有“巴拉梅德”和“巴拉麦德”这两种译法,甚至昵称都有两个;男爵的同性恋伴侣夏尔•莫雷尔,昵称“夏利”,第四卷中却被不同译者译为“夏丽”,到第七卷又变成“夏尔莉”。

  花名绰号方面,比如奥黛特被称为la dame en rose即“粉红女郎”,在书中出现了“粉衣女郎”、“粉衫女郎”、“穿玫瑰色裙子的女子”、“粉裙夫人”等不同译法,实际上原文却只一种。注释典故上的误谬,如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错为《名言录》,圣经《创世记》被误为《创世纪》,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朱生豪译本)音译为“凯普来和蒙太玖家族”等等,都是不该有的失误。至于文中出现“丁是丁卯是卯”、“黄牛”、“先不先”、“泥牛入海”等过于中式的俗语和成语,多少有译者个人风格烙印在内,到底太“非普鲁斯特”了一些,译者之间“各自为政”的残迹难以抹除,令人遗憾。

  2012年6月的译林新版,也不至于能完全抹平这些遗憾:众编辑参照二十多年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种种修改意见,作了一次性修订,并将版式调整得更适合阅读。至少人名、地名、书名、昵称、绰号方面已无甚问题,大部分“非普鲁斯特”的文法也得以订正,语序及用词细节同样经过大规模调整,使全文文脉通顺,读来更为流畅。然而,出于改版疏忽,第一卷正文前86页字号稍大,每页文字相对其它减少一行(其它为26行每页),翻阅时稍感别扭。译文方面,毕竟并非重译,尽管已费力统合全书风格,细处(单论中文)可谓无懈可击,但全七卷读完,仍有“稍不尽意”的失落感。如书中修订拉辛悲剧Phèdre,希波吕托斯和剧名定译“淮德拉”(八九版中以剧名《费德尔》译法出现多次)倒是准了,注释中却又添新错。各译者在理解文意上出现的错误,在新版中也未作修改,如原文中le Point du jour这一实际位于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的地点,徐和瑾译为“破晓车站”,而袁树仁则译作“日角”,均不注释,难免令读者感到困惑。

  市面上能找到的《追忆》译本,徐和瑾先生的单译本同样由译林出版,目前才出到第三卷;周克希译本有一、二、五卷,但出版方却前后换了几家,有碍收藏;台版联经(1990)同样由多人合译,且新版(2010)已更换为译林八九版译文,显然不太值得入手。听说陕西师大的桂裕芳版本(2008)也好,却只单独出了第二卷,且封面上希尔贝特的样子,着实不太讨喜。译林新版虽非最好,但确实是整个华语世界唯一的全译本,装帧也足够漂亮,再印时若能修正第一卷的排版错误,便值得购入珍藏。

  实话实说,其它语言版本的《追忆》,翻译出版道路大部分都不算顺遂。目前最受公认的英文版《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照样是合译。企鹅出的新译本《In Search of Lost Time》虽然号称“更忠于原文”,却常被诟病“失了风韵”。总之译本这种事,太较真反而什么都没办法读了。目前的各种《追忆》(除原文外),足不足待追忆我不知道,“足待整修”总是没错的——于是只管取来读了便是:需知年华似水,巨著种种,人生不同阶段去读,自有其不同韵味在。

  (刊于《南方都市报》 GB21书评版)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九):从“追忆似水年华”中寻找生活之美

  我过去的二十年都生活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无知无识当中。但却从不认为这有多可怕,就像普鲁斯特说的是强大的习惯遮蔽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只有丧失生机的、毫无趣味可言的生活,它们是那么微不足道,在普鲁斯特眼中显得如此特别的云层的变化、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一块小点心的味道以及各种各样光线的明暗游移、山楂花的某种姿态,这种种的能够唤起他对美的思考、对存在的感知、对生活真相的发现,在我们看来并不意味着什么,甚至对于我们身边的人,也往往是从他与自身的联系上来作出极富功利性的评价。生活在初时只是我们被迫接受的客观物体,后来它与我们融为一体,最后就变成了我们自己。

  然而,我们对于自己也看不明白,感知到的乐趣、痛苦、哀伤仿佛并非发自我们内心,因为它如此短暂,如此流于表面。这些感受来的快也去的快,从不给我们时间去细细品味,进一步挖掘这其中所包蕴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或者它持续了很久,但我们感到的忧伤或者快乐就像吞没一切的海水,将我们吞没在里面,以至于竟认为自己本来就是水中的生物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灵,那颗敏感的、天真的、充满着美的知觉的心灵却一直好好安放在那里,它睁着渴望的双眼望着我们,期望我们有朝一日能够开采它,就像普鲁斯特对于自己的身体内丰富的精神矿脉感到自己或许已没有多少时间去将它整个儿的开采出来了,他希望能将它完好无缺的奉献给后人,他那么急切、焦虑,认为对于人的精神来说,这个终会消亡的肉体却限制了它们将自己神秘的光芒照射在更多人身上,无限的精神却必须要依赖有穷的肉体方能生存实属悲哀。不幸的是,我们对这颗拥有发现美的一切工具和途径的心灵却视而不见。我们看不见它,因为我们自以为现实生活不需要它,现实生活需要的是符合逻辑的,用所谓“理性精神”来命名的一切概念和思维方式。

  我想起马塞尔对埃尔斯蒂尔的那幅巴尔贝克海滩画的描写,这段对印象派油画的解读让我首次认识到“印象”这个词的意义。那海天不分的色彩,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隔着一大段距离的悬崖和教堂,很多人第一眼看去可能会觉得怪异,他开动自己的智慧,妄图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其中到底做了怎样巧妙的安排,运用了怎样的透视法则,结果却是徒劳无功。因为作者在作这幅画的时候正好做了和那个人截然相反的路——剔除摒弃掉所有智力对于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干扰,用纯然第一眼看到时,在智力还没来得及出来对“悬崖”、“大海”、“教堂”作出普遍意义上的辨别时捕获到的一定程度上说是人的视觉所造成的错觉画面,即人们在看到某样事物时的“第一印象”,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为我们的视觉——在没有智力的指导下——所扭曲、颠倒。树看起来像人,隔得很远的房屋看起来像连成一体的山脉,倒映在水面的夕阳像是河流本身的颜色,或者是水底下某种还不为人知的金色水草,总之,他它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贫乏的生活“印象”截然不同,甚至可说是另一种与“原来”的它毫不相干的新的事物了。

  生活的美总是事先就存在的,美作为一个大的整体,需要我们去一点一点拥抱她,就像拥抱一个青春美好的少女。但如果我们只用智力的眼睛来观看世界,显然这些大自然中的如初浴少女般的美便只能成为一堆徒具形式意义的符号、概念。“只受理性辖制的生活是浅表的、乏味的,人的生命在其中不能得到真正的展现。”而美又总是要隔着一段距离才能显示出她的魅力来的。小马塞尔还在贡布雷的时候曾经一度喜爱在梅塞格利丝那边和盖尔芒特那边散步。夕阳西下,他走在田间的小道上幻想着能与偶然邂逅的村姑发展出一段露水姻缘。不是因为她们有何惊人的美貌或者自身有何迷人的风姿,马塞尔为之所深深吸引的(甚至可以说终生他都臣服在这种魅力之下)正是她们拥有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他不曾体验过的生活。在这些村姑、少女的生活中,他——马塞尔是一个真正的局外人,他为她们神秘而多姿的个人生活排除在外,只能通过想象去猜测她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是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这些在其本人看来可能枯燥乏味至极的生活经过马塞尔的幻想一润色,立刻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少女们处在这一圈想象的光辉笼罩之下,全身都散发出足以吸引任何绅士的迷人魅力。马塞尔沉浸在美的幻想当中,真可以说是如痴如醉,所以当他在想象中神秘莫测的梅塞格利斯那边的山楂花下看到希尔贝特,当他在美丽的巴尔贝克海滨看到阿尔贝蒂娜那一伙少女之时,他简直可以说是立刻进入到爱情的状态当中了。

  爱情,这让人又甜蜜又痛苦的病,斯万曾经因为对奥黛特的爱情而宁愿放弃上流社会的地位,可事实证明他的爱情说到底竟像是一场笑话——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他娶的却并不是他原本喜欢类型的女人,而奥黛特最后成了福什维尔夫人,他曾经抱在膝盖上用那么慈祥的微笑注视着的女儿最后将她的姓都改掉了——他好像从来不曾出现在这对母女俩生命中似的,连最后一点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去了。死去的人总是会忘记的,曾经嫉妒的恨不能将喜爱的人儿锁在自己可知的囚牢中的爱情有朝一日总是会被毫无痛苦的遗忘的。时间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或者不如说是习惯的力量,让我们坠入爱情深渊的是它——斯万的问题用习惯便可轻松解答,因为那些我们喜欢的类型的女人往往对我们的一片痴心视而不见,她高高在上的姿态自然不可能介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而那些属于我们原本不喜欢类型的女人却一再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到最后,我们竟然处在了没有她们便无法活下去的尴尬境地(马塞尔的爱情在某些方面无疑是斯万的翻版)——让我们重回人世的也是它,阿尔贝蒂娜死了,奥黛特是朵人尽可夫的交际花,然而,一时的痛苦终将为习惯的力量所平息,我们不再想起她们了,她们死了,成了任何一个与我们毫无瓜葛的人。我们重又爱上了与当年的她们相似的少女们,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爱的不是那个特定的人,而是那些新鲜美妙的青春,是这种青春散发出来的美的香气。

  或许回忆正是保存美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在回忆中,那些死去的人们才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而只有无意识的回忆——就像从玛德莱娜小点心中回忆起来的莱奥尼姨妈房间的气味,从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中回忆起威尼斯的教堂——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生命的绵延。自我总是在不断死去,不断新生,那个过去的“我”已经死了再也不可能回来,而现在的“我”如果不借助于回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重新体味到当时的感觉的。我们通过回忆一次次的重生,正是如此,我们的生命才可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中不至于失落、断层,才可在永恒的宇宙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同时回忆又像一层少女脸上的面纱,朦朦胧胧中给予我们无限幻想美的权利。这种由回忆造成的距离,往往与真实差之千里——马塞尔在还未进入盖尔芒特社交圈的时候曾对盖尔芒特公爵夫人抱有的像仰望一个女神似的膜拜爱恋之心在他终于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实际生活情况后立即荡然无存——然而经过它的包装,却又给了现在的“我”当初的“我”不曾发现的美,现实中的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也许已经令人感到厌倦,记忆中的她却又如当初他幻想中的女神一般连同盖尔芒特一边一起继续对他施加着诱惑。又或者,回忆就像一个宝库,生活的真相以隐晦的方式躲藏其中,我们会发现突然有时候在不知觉中记起来的一件事却能够解开一个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真正的乐园是已经失去的乐园”。在回忆中体会到的乐趣是多么巨大啊,遗憾的是这些乐趣永远都不能转化成从现实世界中体会到的乐趣。即使时间可以退回过去,如果生活能够重来一遍,我们仍会同以前一样乏味、无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乐园之所以称其为失乐园,正是因为在对失去的美的回忆中我们才重新回到了那个拥有无限永恒之美的伊甸园。

  普鲁斯特给了我另一双眼睛来看待生活,这双眼睛多么宝贵,生活在这双眼睛里不再显得无聊乏味,反而因为时不时的发现新的或者生活的神秘莫测或者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感到无穷的乐趣。这种在发现美的时候产生的心灵的悸动是以前的我从不曾体会到的,即使不能一下子就从生活无聊的囚笼中挣脱出来,至少让我学会了宽容看待身边的一切。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十):书摘 《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一)

  读到二册一半的位置,居然整理出了1.2w字的书摘。想想还是也在豆瓣留个档。

  1、《追忆似水年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

  2、普鲁斯特的一个独到之处是他对材料的选择并不在意。他更感兴趣的不是观察行动本身,而是某种观察任何行动的方式。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

  3、“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普鲁斯特以一千种方式重复这一想法。“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人们期待着痛苦以便工作。”他被逐出童年时代的伊甸园,失去了幸福,于是就企图重新创造幸福。

  4、假如假以天年,允许我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必定给它打上时间的印记:时间这个概念今天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迫我接受它。我要在作品里描写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比他们在空间中占有的微不足道的位置重要得多,即便这样做会使他们显得类似怪物……

  5、就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

  6、任何东西只有在其永恒面貌,即艺术面貌下才能被真正领略、保存。

  7、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进入的世界。

  8、克洛德•莫里亚克强调普鲁斯特独特的欢乐概念很有见地:“因为和普鲁斯特在一起,我们除了知道感情有间歇,更知道幸福也是时而袭来,时而消失的这一阵阵欢乐的清风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艺术。大艺术家“为我们掀开丑恶与无聊的帷幕的一角,我们由于隔着这道帷幕才对世界失去好奇心”。

  9、人生中有些出神入化的时刻,当前偶然获得的感觉使过去重现,于是我们快乐地感到自身存在的持久性;不过一个人一生中罕遇这种时刻。那么怎样才能在每一页书上都把被囚禁的美释放出来呢?这里用得着风格:“在一项描写中,人们可以无穷尽地罗列位于被描写地点的各种物体;但是真相仅在作家择定两件不同的物体、指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的那个瞬间开始披露。艺术世界中这一相互关系类似科学世界中唯一的因果关系。作家还需要用美丽的风格形式的圆环把这两件物体关闭在内,他甚至围住了生命,当他举出两种感觉的共同特点,用一项隐喻把两件物体结合起来,从而显示它们的本质,使它们摆脱时间的影响,并用词的组合形式的不可描述的锁链把它们拴在一起……”

  10、就像有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生活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

  11、等我半夜梦回,我不仅忘记是在哪里睡着的,甚至在乍醒过来的那一瞬间,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当时只有最原始的一种存在感,可能一切生灵在冥冥中都萌动着这种感觉;我比穴居时代的人类更无牵挂。可是,随后,记忆像从天而降的救星,把我从虚空中解救出来:起先我倒还没有想起自己身在何处,只忆及我以前住过的地方,或是我可能在什么地方;如没有记忆助我一臂之力,我独自万万不能从冥冥中脱身;在一秒钟之间,我飞越过人类文明的十几个世纪,首先是煤油灯的模糊形象,然后是翻领衬衫的隐约的轮廓,它们逐渐一点一画地重新勾绘出我的五官特征。

  12、那是乡绅家常见的那种房间。世界上有些地方,大气中或海面上游动着亿万种肉眼看不到的原生动物,它们在闪光、在散发出芳香。那两间房内也一样,也有千百种气味令人心醉,那是从品德、智慧和习惯中散发出来的芳香,氤氲中悬凝着一个人内心深处隐而不露、丰富至极的全部精神生活。

  13、我听到姨妈在里面房内低声地自言自语。她说起话来总是轻声细语,因为她认为自己头脑里有什么东西已经破碎,在里面飘浮着,她若大声说话,那东西就会移动,但是她又忍不住长久的沉默。

  14、这座建筑可以说占据了四维空间——第四维就是时间,它像一艘船扬帆在世纪的长河中航行,驶过一柱又一柱,一厅又一厅,它所赢得、所超越的似乎不仅仅是多少公尺,而是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它是胜利者。它把严酷粗野的11世纪,隐匿在厚实的墙壁中,沉重的拱梁下填满了大块碎石,把风洞堵得严严密密,只有门廊附近登上钟楼的楼梯才在墙上破开一条深深的槽口,露出一点往昔的遗迹。

  15、即使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看,我们谁都不能构成在人人眼中都一样的物质的整体,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社会人格,其实是别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甚至例如被我们称之为“看望熟人”那样简单的行为,就部分而言,也具有智力的性质。我们用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他的一切概念,来充实我们所见到的这个人的音容笑貌。

  16、烦恼既消,平静使我感到异常的喜悦,那种异样的感觉,不亚于期待、饥渴和如临深渊的恐惧。

  17、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不过当时谁都没有这么说罢了。谁都没有指出错误的根源,因为倘若说穿,我或许会认为自己情有可原,或者甚至认为自己本来就没有能力克制。

  18、我仿佛觉得自己忤逆不孝,偷偷地在她的灵魂中画下第一道皱纹,让她的心灵长出第一根白发。

  19、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混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也许,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平庸、猥琐、凡俗。这股强烈的快感是从哪里涌出来的?我感到它同茶水和点心的滋味有关,但它又远远超出滋味,肯定同味觉的性质不一样。

  20、倘若我在内地的哪一座大城市,或者在巴黎我不熟悉的哪一个地段,为我“指点迷津”的路人把远处某家医院的钟楼或者某所修道院里高高顶着僧帽帽尖的钟楼作为标志指给我看,告诉我该走那条街,我的记忆会立刻在那钟楼的楼身,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同我所钟爱、现在已经消失的钟楼的外貌,多少有相似之处。如果那路人回过头来,看看我有没有走错路,他会惊讶地发觉,我已把该走的路和该办的事置诸脑后,一连几个钟头呆立在钟楼前苦思冥想地追忆,而且在我的内心深处感到从遗忘中夺回来的地盘逐渐变得结实,并得到重建。于是,我大概比刚才问路的候更为焦虑地在问自已的道路,我转过一条街……但是……这是在我自已的心中寻问。

  21、此外,还有一群苍蝇,像演奏夏季室内乐般在我的眼前演奏它们的小协奏曲,倒跟你在盛夏季节偶尔能听到乐师们演奏的曲调并不一样,但是能让你接着联想到人间的乐声;这种音乐由一种更加不可缺的纽带把它同夏季联系在一起:它从晴朗的日子里诞生,只能同晴朗的日子一起复活,它蕴含着晴朗的精魂,不仅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唤起晴朗的形象,还能证实晴朗已经归来,确实就在外面,而且已弥漫人间,唾手可及。

  22、我的思想不也像一个隐蔽所吗?我躲在里面感到很安全,甚至还可以看看外面发生的事情。当我看到外界的某一件东西,看到的意识便停留在我与物之间,在物的周围有一圈薄薄的精神的界线,妨碍我同它直接接触;在我同这种意识接上关系前,它又仿佛飘然消散,好比你拿一件炽热的物体,去碰一件湿淋淋的东西,炽热的物体接触不到另一件东西上的潮湿,因为在触及前水分总是先已气化。我在读书的时候,我的意识同时展现出多种不同的情景,它们斑较杂陈地仿佛组成一幅五光十色的屏幕,上面展示出埋藏在我内心最深处的种种愿望,乃至于我在这花园角落里眼前所见的纯属外观的各类景象之中,最切近我内心深处、并不断活动着又统帅其余一切的,是我的信念和我的愿望:我相信我正读着的那本书里有丰富的哲理,蕴藏着美,我但求把它们占为己有,不管那是本什么书。

  23、小说家的创举在于想到用数量相当的抽象部分,也就是说,用灵魂可以认同的东西来替换灵魂无法看透的部分。书中人物的举止和感情在我们的内心控制了我们呼吸的急缓和目光的张弛,那么,表面上的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

  24、我们力求在因此而变得可贵的万物中重新找到我们的心灵曾经投射其上的反光;我们失望地发现在自然中万物仿佛失去了原先在我们的思想中由某些相近的观念所赋予的魅力;有时我们把这种精神力量全都化为光华熠熠的机敏,以影响我们明知在我们身外却又无法触及的他人。

  25、有些东西的内在的美,我一直还看不透,例如松林,霰雪,巴黎圣母院,《阿达莉》或《淮德拉》,他每当讲到这些,他都绘色绘声地以形象来引爆那种美,来打动我的心扉。所以我感到:宇宙之大,区区感官岂能得窥全豹,倘若没有他的引领,天地间有多少方面是我的残弱的感知所无从分辨的啊!

  26、我真是一心只求爱上她了。为了产生爱情,必须有许多条件,其中最必不可少也最不费周折的要求,就是相信爱情能使我们进入一种陌生的生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即使自称以貌取人的妇女,也能在她所看中的那个男人的身上,发现一种特殊生活的气息。所以她们爱军人,爱救火队员,因为他们的制服使他们的外貌显得更可亲些;女士们认为在盔甲之下能吻到一颗与众不同、勇于冒险、侠骨柔肠的心。

  27、然而,这种常规生活那年却受到了一次骚扰,就像一颗长在暗处的果实,尽管无人理睬,却自发地生长,直到果熟蒂落。

  28、这倒并不是说勒格朗丹怒斥别人附庸风雅是言不由衷。他无法知道自己也是那种人,至少靠他自己无法办到,因为我们向来只知道别人热衷于什么,至于自己醉心之所在,我们略知的一二也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七情六欲只通过间接方式、只通过想象影响我们,而想象早已用体面得多的中间动机替换掉了原始动机。勒格朗丹的势利之心决不会直接鼓动他去结交某位公爵夫人,而只会让他充满想象,使那位公爵夫人在他眼里显得集优雅品质于一身,他去接近她还自以为是仰慕一般俗人所无法赏识的她的才思和德操之类的动人品质,只有旁人才看清他其实同一般俗人不相上下,因为旁人了解不到他的想象力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他们只看到勒格朗丹高攀贵族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应的原始动机。

  29、炎热的下午,我看到那同一股轻风从极目处吹来,把远方的麦梢压弯,然后像起伏的波浪驰遍寥廓的田野,接着它暖暖乎乎地、悄声细语地伏到我脚下的野草丛中。我与她共有的这一片平原仿佛使我们更接近,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我当时想,这股轻风曾从她的身边吹过,风的悄声细语传来了她的某些消息,只是我听不懂罢了。所以,风吹拂过我的跟前时我拥抱了它。

  30、斯万跟她一样,都觉得这茶是弥足珍贵的,而爱情也如此需要通过一些乐趣来证实它的存在,来保证它能延续下去(要是没有爱情,这些乐趣就不成其为乐趣,也将随爱情而消失)。

  31、有些人的身体缺乏灵活性,当他们要躲避一次冲撞,把他们行将烧着的衣服从火苗边拽开,要作出一个紧急的反应时,他们却不慌不忙,先把原来的姿势保持一会儿,仿佛要从这个姿势中寻得一个支点,一股冲力似的。

  32、通常,别人跟我们是如此无关,以至当其中有一个人能主宰我们的哀乐时,我们就会觉得他仿佛是属于另一个世界,满身都是诗情画意,能把我们的生活化为一片我们与之同在的感情的海洋。他深深地感觉到,他那份爱情是在别处无法找到与之相应之物的东西,是除了他自己以外再也没有人能验证的东西。

  33、我们有时说一件事情,并不因为这件事情是真的,而只是因为说了痛快,而且当我们自己说的时候,还仿佛觉得这话是出之于他人之口。这种情况,我们自己也并不时常意识到。

  34、这时那个小乐句在小提琴部高出两个八度颤抖的震音的陪送下出现了——这就像是在山区,人们在高得令人晕、仿佛是凝滞不动的瀑布背面,看到在两百尺之下,一个正在散步的孤独女子的纤小的身影。这乐句在那透明连绵、高昂而汹涌澎湃的背景之中,从遥远的地方款款而来,优美无比。斯万这时心底里在跟这个乐句窃窃私语,仿佛它是他爱情的知情人,是奥黛特的一个朋友,来嘱咐他不必把个福什维尔放在心上。

  35、有一些不同凡响的作家,他们的任何大胆言论都激起公众的反感,因为他们不屑迎合公众的趣味,不为公众提供他们习以为常的老生常谈;斯万之所以激怒维尔迪兰先生,也是这个道理。跟那些作家一样,正是斯万言语中的不落俗套使别人觉得他别有用心。

  36、这种堕入情网的乐趣,仅仅是为了爱情而活着的乐趣,他有时也怀疑它是否现实,但他作为精神享受的爱好者而为此付出的代价越多,就越是觉得它的价值高昂。

  37、这时候,他的醋意为这发观而大为兴奋,这醋意似乎有它自己独立的生命,自私心很强,对一切足以滋养它的东西全都贪而食之,甚至是损害斯万自己也在所不惜。

  38、这是因为,跟斯万的预料完全相反,奥黛特的同意使得他心里的盘算乱了套。有些人占有一种东西,为了要知道如果他一时失去了这样东西,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他就把这样东西从他脑子里排除出去,让脑子里的其他东西都保持原样。然而少了一样东西并不仅仅意味着这样东西的不存在,并不只是一个部分的缺乏,这是整个其余部分的大动乱,这是一个无法从旧态中预见的一个新的状态。

  39、这时候去看她这个念头就跟刚撒手的橡皮筋或者从刚打开盖的气压机中出来的空气一样,猛一下从远处闯进现在这个领域,来到立即有可能实现的领域。

  40、当他抬头看到桌子上奥黛特的相片时,或者当她来他家看他时,他很难把这照相纸上的或者那有血有肉的面容跟在他心头的那份难以平静的痛苦的不安心情之间划上等号。他几乎是不胜诧异地心想:“是她!”就像是有人突然把我们身上的某种疾病拿到体外来给我们看,而我们觉得它跟我们所闹的那种病并不相像一样。他试图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是有点像爱情、像死亡的东西,而不是跟疾病的概念依稀相似的东西;那是我们经常对之表示怀疑,经常予以深究,唯恐掌握不了它的实质的东西——那是人的品格之谜。而斯万的爱情这个病已经大大扩散,已经跟他的一切习惯、一切行动,跟他的思想、健康、睡眠、生活,甚至是身后的遗愿如此紧密相连,它已经跟他合而为一,不可能从他身上剥离而不把他自身整个毁坏,用句外科大夫的话,他的爱情已经无法再动手术了。

  41、斯万过去那些兴趣的衰退也不是绝对的,而他之所以要体味体味这新的乐趣,那是为了能以一时躲避到他自己心中还没有被他的爱情、他的忧伤触及的那些屈指可数的地方。

  42、他就像我们家的弗朗索瓦丝知道她来日将用绣了她自己的姓名,没有打过补丁的细布(或者缝补得如此精巧,显示出那双巧手的高超技艺)裹了入验时同样感到安慰——这是她的心神往已久的裹尸布,虽不值钱,但已经足够体面,可以心满意足了。

  43、奥黛特这时的内心生活,她憧憬的那个未来,斯万是但愿能够与她共享的。

  44、其实当斯万多了解一点情况的时候,他也并不就舒坦些。知道一件情并不等于阻止一件事情发生,不过我们所知道的事情,我们总可以把它们掌握住,虽不是掌握在手中,至少是掌握在脑子里,在那里,我们就可以任意予以支配,这种情况给了我们一个幻觉,仿佛对它们能有所为。

  45、这种无休无止、毫无变化、毫无结果的活动,对他来说是一种如此严酷的必需,以至有一天,当他看到腹部长了一个肿块的时候,他都为这也许是个致命的肿瘤而高兴万分,心想从此就可以不必再做任何事情,听凭这疾病的支配,成为它手中玩弄的对象一直到那为时已经不远的末日。在这个时期,他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却时常但愿死期早临,而这与其是为了摆脱这深刻的痛苦,倒不如说是为了摆脱他所作的努力的单调乏味。

  然而他还是希望能活到他不再爱她的时候,那时她就没有任何理由向他撒谎,他也就终于可以知道那天他在下午去看她的时候,她是否正和福什维尔睡觉。

  46、不过多年所受的凌辱却使她的脊梁挺直了起来,就好像是不幸长在崖边的树木为了保持平衡而向后往斜里生长一样。

  47、两眼则投出那不再去追究所受的痛苦也不想去加以控制,只满足于说一声“这又有什么办法”的受苦受难的人的茫然的目光。

  48、说这种话,得有未堕入情网中人的那种清醒才行,这样的人认为一个有才智的人只能为值得为之憔悴的人才憔悴。

  49、音乐会继续进行,斯万知道他在这个新节目没有结束以前是脱不了身的。跟这些人一起被囚禁在这间屋里,他感到痛苦,他们的愚默和可笑刺痛着他的心,更何况他们不知道他在爱着一个人,而且即使知道,也不会感到兴趣,只能是笑他幼稚,惋惜他做出这等傻事;他们把他的那份爱情表现为只为他一个人存在的主观状态,缺乏任何外在的东西向他证明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他特别感到痛苦的是,他的奥黛特决不可能来到,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东西对她都一概陌生,她完全不能涉足这个地方,而他还要持续流放下去,以至于乐器的声音简直要使他叫喊起来。

  50、心理的习惯、季节的印象、皮肤的反应,这些东西构成一张大网,在一连好几个星期当中把他的整个身子都罩上了。在那时,他尝到那些除了爱情别无他事的人的种种乐趣。

  51、当年这乐句曾跟他谈起过悲伤的事,他自己虽未被波及,只见到乐句带着微笑把它们在它曲折湍急的激流中冲泻而下,而现在这些悲伤的事却是他亲自尝过的了,而且没有希望得以摆脱。这乐句仿佛也像当年说到他的幸福时一样,对他说:“这有什么关系?这算不了什么。”斯万心里第一次浮现对这位凡德伊,对这位本身多半也曾尝过苦涩滋味的,从不相识的崇高的兄长的怜悯与柔情;他度过了怎样的一生?他是从怎样的痛苦中汲取了神般的力量,汲取了无穷的威力来创作的?

  52、而这时他自己早已分裂成为两人,以至在等待他即将面临这乐句的时刻到来时,不禁哽咽起来,就像我们在读到一行美妙的诗句或者听到一个伤心的消息时那样——而且并不是当我们只身独处的时候,而是仿佛在把这诗句或这消息告诉给我们的朋友们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我们自己成了一个情绪能影响他们的第三者。

  53、他心想,人总是生在祸中不知祸,他们也决不像他们自己所想的那么幸福。

  有时他盼望她在意外事故中没有痛苦地死去,因为她是从早到晚总在外面,在街上,在大路上的。当她安然无恙回来时,他不禁赞叹人的身体是如此灵活和结实,总能摆脱一切灾难(自从斯万有了这个隐秘的念头以后,他觉得这样的灾难是数不胜数的),使得人们天天都能几乎不受惩罚地从事他们撒谎、追求欢乐的勾当。

  54、这就表明,即使他们并不是不可能做出可耻的行动,至少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的那个生活的必然是要求我们跟并非不可能做出可耻的行动的人们交往的。

  55、他清楚地知道,人们的生活充满着矛盾,这是一条普遍真理,但具体到特定的人身上,他就把对方生活中他所不知道的部分,设想成跟他所知道的那部分完全一致,他借助于对方跟他讲的话来设想他没有跟他讲的那些话。

  56、总之,他撒起谎来并不亚于奥黛特,因为他比她更不幸,也不比她少自私些。

  57、阿尔弗雷•德•维尼在《诗人日记》里那几句话,他原先读的时候是无动于衷的,现在却觉得其中含有何等痛苦的真实:“当你觉得爱上了一个女子的时候,你应该自己问问:她的周围环境怎样?她的经历如何?生活的幸福全系于此。”

  58、后来,无论是金屋餐厅这个名称也好,布洛尼岛这个名称也好,慢慢地都不再叫他伤心了。这是因为我们心目中的爱情和醋意都并不是一种连续的、不可分的、单一的激情。它们都是由无数昙花一现的阵阵发作的爱欲和各种不同的醋意构成的,只不过是由于它们不断地聚集,才使我们产生连续性的印象,统一性的幻觉。

  59、就跟那位直到进了法国国境才醒的旅客一样,当斯万偶然在身边找到福什维尔曾是奥黛特的情人的证据时,他发现自己毫不感到痛苦,他的爱情现在已经离他而去了,只是为它永远离开他时没有跟他打个招呼而感到遗憾。

  60、从前他也常不寒而栗地想过,有朝一日他也许会不爱奥黛特,他暗暗说应该警惕,一旦感到他对奥黛特的爱要离他而去时,就要把它紧紧抓住,拽将回来。可随着他爱情的衰退,保持爱情的愿望也随之衰退了。人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说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人而继续听从不复存在的那个人的情感。

  61、这些话穿透斯万沉浸其中的睡眠之波,在到达他的意识之前却产生了偏离,就像是一道光线在水底显得像是一个太阳一样。

  62、种种偶然的机会使得我们跟某些人相逢,这机会并不跟我们爱他们的时间相一致,可能发生在爱情还没有开始以前,也可能在爱情已经泯灭以后又再重现;事后回想起来,在我们一生中后来注定要成为我们意中人的最初出现总是有预告或先兆的意义的。就这样,斯万常常回顾在剧场碰见奥黛特时她的形象,在那个晚上,他是根本没有想到以后会再见到她的;现在他也想到德•圣德费尔特夫人家那个晩会,他那晚把德•弗罗贝维尔将军介绍给德•康布尔梅夫人。我们生活中的利害关系是如此复杂,以至在同一情况下,尚未到来的幸福的基础已经在我们正在受着的痛苦加剧时奠定,这也并不罕见。

  63、他这个人虽然渴望能欣赏生命丰富多彩的创造,却无法对一个难题(例如到底什么应该是最该企求的东西)长时间苦思冥想,只好认为在那晚感到的痛苦跟尚难预料然而已在萌生中的乐趣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只不过这痛苦与这乐趣之间的平衡太难保持了。

  64、其次,既然我期待从拉贝玛的表演中得到高贵和痛苦的某些方面的启示,如果女演员用她卓越和真实的艺术来表演一部有价值的作品,而不是在平庸粗俗的情节上添点儿真和美,那么,这种表演会更加卓越和真实。

  65、我所期待于这场演出的,不是乐趣,而是其他,是比我生活的世界更为真实的世界的真理。这些真理,一旦被我获得,便再也不会被我那闲散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小事所夺去,即使这些小事使我的肉体承受痛苦。

  66、我想向他解释我的梦想。我激动得战栗,唯恐全部话语不能最真诚地表达我曾感觉到、但从未试图向自己表明的东西。

  67、因果律最终能够产生几乎一切效果。包括原先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效果,这个规律有时进展缓慢,由于我们的愿望——它竭力使它加快,结果适得其反——以及我们的存在本身而更加缓慢。因此,只有当我们停止希望,甚至停止生存时,它才得以实现。

  68、在这种时代,你们会和我一样认为作家应该是另一种人,,而不是学究,因为学究热衷于对纯粹形式的优劣作空洞无用的讨论。但你已经表现出和他一样的缺点——将铿锵的词句违反常理地先排列起来,然后才考虑其含意。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吧!

  69、我们再不妨想想那些旅游者,他们对每天的日程感到厌烦,但对旅行的总体美却兴奋异常。我们不妨问一问,既然各种概念共同生活于我们头脑里,那么,在使我们幸福的概念之中,有哪一个不是首先像寄生虫一样从邻近的不同概念索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呢?

  70、他说我的兴趣不会改变,我的生活将会幸福,这些话在我身上引起两点十分痛苦的猜想。第一点就是我的生活已经开始(而我每天都以为自己站在生活的门槛上,生活仍然是完整的,第二天凌晨才开始),不仅如此,将来发生的事与过去发生的事不会有多大差别。第二点猜想(其实只是第一点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我并非处于时间之外,而是像小说人物一样受制于时间的规律,而且正因为如此,当我坐在贡布雷的柳枝棚里阅读他们的生平时,我才感到万分忧愁。从理论上说,我们知道地球在转动,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觉察,我们走路时脚下的地面似乎未动,我们坦然安心地生活。

  71、我感到、预感到,元旦这一天和别的日子并无区别,它并非新世界的第一天——在那个新世界里,我将有机会重新认识希尔贝特,如同创世时期那样,仿佛过去的事都未发生,仿佛她有时使我产生的失望及其预示未来的迹象统统不存在了。在那个新世界中,旧世界的一切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一点:我希望得到希尔贝特的爱。我明白,既然我的心希望在它周围重建那个未曾使它得到满足的世界,那就是说我的心并未改变,因为我想希尔贝特的心也不可能改变。我感到新友谊与旧友谊并无区别,正如新年和旧年之间并不隔着一道鸿沟。我们的愿望既无法支配又无法改变岁月,只好在岁月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对它换一个称呼。

  72、此时此刻,希尔贝特的信也许不是我所需要的。在紊乱的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愿望互相干扰,因此,幸福很少降临在恰恰渴望它的愿望之上。

  73、我们以一种探索的、焦虑的、苛求的态度去看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等待那句使我们对第二天的约会抱有希望或不再抱希望的话语,而在这句话来到以前,我们或同时或轮流地想象欢乐和失望,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所爱的人时,我们的注意力战战兢兢,无法对她(他)获得一个清晰的形象。既然没有能力描绘痛苦思念的对象,人们便谴责自己不感觉痛苦。我也如此,既然我想不起希尔贝特的面貌,我几乎相信我忘记了有她这个人,我不再爱她。

  74、神经过敏者也许是极少“倾听内心”的人,虽然这和一般的看法相反。他们在自己身上听见许多东西,后来发觉不该大惊小怪,从此便听而不闻。

  75、这时,希尔贝特递给我"我的茶",我不停地喝着,其实一杯茶就足以使我在二十四小时内失眠。因此母亲常说:”真麻烦,这孩子,每次从斯万家回来就生病。"然而,当我在斯万家时,我明白自己喝的是茶吗?即使我明白,我也会照样喝,因为就算我在刹那间恢复了对现在的辨别能力,我也恢复不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将来的预见。我的想象力无法达到遥远的时间——只有到那时我才能产生睡觉的念头和睡眠的需要。

  76、我不禁感慨起来:思想、推理、心,都没有能力导致任何交谈,没有能力解决任何困难,而生活,在你根本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困难。

  77、在凡德伊奏鸣曲中,最先被人发现的美也是最快使人厌倦的美,而原因大概是这种美与人们已知的美最接近。然而当这种美远去以后,我们爱上某个片段,对它新颖的结构迷惑不解,我们无法辨识它,无法触及它一丝一毫。我们每日从它身边走过而毫不觉察,它自我保存得十分妥帖。在它本身的美的魔力下,它变得不可见,始终不可知,一直到最后它才走向我们,而我们最后离开的也是它。我们对它的爱比对其他一切的爱都长久,因为我们花了更长的时间才爱上它。

  78、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其实,我们愿意让自己的欢乐保持其全部意义,我们愿意就在触摸这些愿望的同时——为了确信这的确是它们——让它们依旧保持不可触及的特征。

  79、既然人的语言与心灵相通但又不像文体一样表达心灵。

  80、我所感到好奇的,我所热切要认识的,都是我相信比我自己还要真实的东西,都是具有这样一种优点的东西,能向我显示某个伟大的天才的一点思想,显示自然不假人手而自行展现出来的力量或美惠。正如留声机唱片中孤立地播放出来的先妣美妙的 噪音并不足以减轻我们失去母亲的痛苦一样,用机械模仿出来的暴风雨也跟万国博览会上光彩夺目的喷泉一样引不起我丝毫兴趣。为使暴风雨绝对真实,我也要求这海岸是一条天然的海岸,不是哪个市政府临时挖出来的一条土构:大自然在我心中激起的种种情怀,使我觉得它跟人用机械创造的东西截然不同。大自然带上的人工印记越少,它给我心的奔放留下的余地越多。

  81、这是因为,时常在某个季节的某一天,我们觉得它是另一个季节迷了路的一天,它使我们生活在那个季节,立即想起并且渴望那个季节特有的乐趣,把我们正在做的梦打断,把幸福日历中某一章的一页斯下,或者移前,或者挪后。

  82、再说,就从单纯数量的观点来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日子也并不都是相等的。要度过一天,对像我这样多少有点神经质的人,就跟汽车一样,有着几种不同的"排挡"。有些日子坎坷不平,艰难险阻,爬起来是无休无止,而有些日子则是缓坡坦途,可以唱着歌儿全速俯冲。

  83、当我一早走进客厅去亲吻妈妈时,她早就整装待发,漆黑的发髻已经梳就,又白又胖的好看的双手犹有肥皂的香泽,只见钢琴上直挺挺地立着一个尘埃的光柱,又听得窗外有手摇风琴演奏《阅兵归来》这个曲子,我这才意识到就在昨晚,寒冬已经逝去,出人意料地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当我们吃午餐的时候,住在我们对面的那位太太一开窗,就在刹那之间使得一道阳光从我椅子旁边掠过,一步就横扫整个饭厅,就在那儿开始午休,过了一会儿又回来继续休息。

  84、得等到那时候,弗朗索瓦丝才能到校门口来接我,一起走过那染上金色阳光,行人熙来壤往的街道,向香榭丽舍走去;马路两旁的阳台,像是被太阳从墙上卸了下来,冒着热气,像金色的云彩一样在房屋前面飘荡。

  85、这是因为,我的父母不具备爱情赐给我的那种补充的、瞬时的感觉,所以发现不了希尔贝特周围任何新的品质——这就跟颜色领域里的红外线一样,在感情领域中也是属于肉眼所不见的一种。

  86、其实,只要我不再盼望信,我就不会再等待了。尽管你知道你还爱着的女人对你无动于衷,你却仍然赋予她一系列想法——即使是冷淡的想法——赋予她表达这些想法的意图,赋予她复杂的内心生活(你在她的内心中时时引起反感,但时时引起注意)。对希尔贝特在元旦这一天的感觉,我在后来几年的元旦日都有切身体会,那时,我根本不理睬她对我是专注还是沉默,是热情还是冷淡,我不会想,甚至不可能想到去寻求对我不复存在的问题的答案。我们恋爱时,爱情如此庞大以致我们自己容纳不了,它向被爱者辐射,触及她的表层,被截阻,被迫返回到起点,我们本人感情的这种回弹被我们误认为对方的感情,回弹比发射更令我们着迷,因为我们看不出这爱情来自我们本人。

  87、后来几天里,我哭了许多次。这是因为,我放弃希尔贝特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出自真心诚意,我一直盼望在新年收到她的信,眼前这个希望破灭了,而我又来不及准备另一个希望,我像服完了一小瓶吗啡而手头又没有第二瓶吗啡的病人一样痛苦异常。但是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而这两种解释并不相互排斥,因为同一种感情有时包括相反的因素,那就是在我的内心中,对希尔贝特来信所抱的希望曾使她的形象离我更近,当初我急于见她,我如何见到她,她如何待我,凡此种种所引起的激情曾再次涌上心头。

  88、毫无疑问,此刻我憎恶这个念头:有一天我会对另一个女人产生同样的感情。这念头从我这里夺去的不仅仅是希尔贝特,还有我的爱情和痛苦,而我是在爱情和痛苦之中,在眼泪中努力确定希尔贝特的意义的,现在却必须承认这爱情和痛苦并非她所专有,它们迟早会献给另一个女人。

  89、我们永远超然于具体对象之外,当我们恋爱时,我们感到爱情上并未刻着具体对象的名字,它在将来,在过去,都可能为另一个女人(而不是这个女人)诞生:而当我们不恋爱时,我们以明哲的态度对待爱情中的矛盾,我们随兴所至地高谈阔论,但我们并不体验爱情,因此并不认识它,因为对爱情的认识具有间歇性,感情一出现,认识即消亡。

  90、我常常给希尔贝特写信,在信中我没有选用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词句,而仅为我的眼泪寻找最温柔的河床,因为遗憾和欲望一样,并不试图自我分析,只要求自我满足。

  91、你对自己说永不再见你所爱的女人,如果这话不完全属实,那么,你说愿意再见她也不全是真话。人们之所以能忍受和所爱的人分离,正是因为他们相信这只是短暂的分离,他们想到的是重聚的那一天。

  92、不过,维持现状的倾向偶尔被突然冲动所打断,而我们毫不在意地听任冲动的支配,因为我们知道在多少天、多少月里我们曾经做到、并仍将做到放弃它。在积蓄的钱袋即将装满时,人们突然将它倒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