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练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练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4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练琴》读后感精选10篇

  《练琴》是一本由(美)格伦•库尔茨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练琴》读后感(一):当我练习时

  这是一段练琴的故事。它从停止练习开始,更多地与放弃有关。

  对于想要演奏乐器的人来说,这本关于古典吉他的书并不包含练习的技巧,虽然它的名字就叫做“练琴”。与演奏的精湛无关,毕竟“练琴者”格伦•库尔茨放弃了演奏的梦想。然而他对自己音乐梦想的反思,却使得这一历程仍然精彩纷呈

  这是一本那些所谓的梦想家无法赞同的书,如果成功便是指实现抱负的话。这样的价值观无可挑剔人们向着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一个商人或钢琴家。因为正确人生似乎总与进步有关,恰如扬•马特尔借漂流于太平洋上的少年“派”之口说道:“但是我们必须选择向前。选择怀疑作为生活哲学就像选择静止作为交通方式”。独自漂流在大海上的少年需要这样一种饱含着希望、努力和目标的哲学来提醒自己生命意义,而在生活中人们工作、饮食并实现一个又一个愿望,以此彰显人生的价值

  练琴也是这样一件与进步有关的事情,如库尔茨所说:“一个达到完美的缓慢过程”。然而,当终日的刻苦练习无法获得突破,当练琴者开始怀疑练习的意义,技巧和领悟力的极限便清晰无比地预言了未来成功的不可能。于是,练琴成为了一个谎言,“在那里,你确信任事物都可以重来,你在那个世界里有足够的时间来达到完美”。这个被刻苦练习与美妙前景包围着的世界,仿佛一座“苦修塔”,而其内部则无比舒适安逸。从事一件自己热爱的事业,将全部时间都花在如何使自己做得更好上。这还是苦修吗?不如说这是一种幸福。一切的选择都是自己做出的,练习成为了证明自己正在苦修的仪式,也由此偏离了“练习”的本义。

  “我们谈起练习这项工作,好像把说出这件事所带来的快感当成了我们的目标。”生活里有太多理想主义者和梦想家,他们日复一日学习某个领域知识,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活在自己的梦想中而已。梦想的世界是那么闪耀、幸福,并充满了安全感,它是我们逃避现实、逃避自我的保护伞。“因为我还在努力学习着。”“我想再多练习一会儿。”......如果我们不能在练习的同时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使自己能够对周围的人更有益,那么这些话就只是借口和谎言。翁贝托•艾柯曾在地铁里观察到一名终日沉浸于阅读里的人,那人声称自己不为了什么而就是在阅读。“我当时在想,现在也还在想同一个问题:他究竟是一个理想的读者,还是一个完全反常的读者?”艾柯的疑惑也是将练习当作借口和逃避的理由的人们应当问自己的问题。

  库尔茨在《练琴》中写过这样一段往事。他的老师让他暂时放下巴赫而听一首卡彭特的流行歌曲。作为一名未来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他起先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噪音。而随着态度的转变,他对音乐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终于从曾经瞧不上的流行音乐中听出了可贵而感动东西。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曾如此?一味地陷入自己所热衷的事情,并同时武断地在它与其他事情中间建立一座高墙——一座由无知、自我以及过于执着铸成的高墙。这座高墙妨碍了我们的进步,使我们远离真正的“练习”。它使练习成为阶梯,只为帮助我们登上那座叫做成功的虚幻的大厦。我们忘记去体会过程的美妙,于是练习成为乏味、困难,甚至平庸的事情。我们每一日地憧憬着未来,却忽略了最精彩的人生便在于日常的平凡之中。

  “由于害怕变得平庸,我一直都听错了声音,所有的练习都走在了错误道路上。”后来,我们放弃所爱之物,停止练习,转而从事另外一些看似与曾经的梦想无关的事情。然而,更好的人生也往往从这一时刻开始。正如库尔茨所言:“悖论的是,失去音乐使我的人格变得完整。”梦想还是那么完美,一如永远动人的巴赫的乐章;朝向梦想的努力练习也仍然是必要的。而练习者却在经历了对所爱之物的追求与放弃之后,以一个新的自我重拾了曾经的热爱。

  在一个新的世界里,“练习”是一种自我的完成,一份诚挚的纪念,一段如歌的行板。当我练习时,我徐步而行于思想与现实交错的小路,原初的梦想仍然光芒闪烁,但它已不再是我的阻碍。梦想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盏明灯。我向着光亮前行,不为到达,只为更好地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练琴》读后感(二):当你开始、放弃或回归时,你的故事就开始了

  关于练习的故事,它们的大纲无非如此:我们想要演奏一些高于我们的东西,于是我们朝着目标努力。最终,经历千辛万苦,我们获得一个更高层面的能力。这个过程往往用这样一句谚语来表述:熟能生巧。几乎每个人都这样说。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思想,直到我们自己有了孩子再把同样的观念灌输给他们。

  很不幸,这句谚语其实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样说或许更为真实:练习使人养成习惯。你既可以练习完美的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轻松地习得错误和坏习惯。熟能生巧这句谎言最近又被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加拿大畅销书作者代表作《异类》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译注。改头换面提了出来。他说:如果你想掌握任何一项技艺,只需进行10000小时的练习就足够了。这真是一句令人感到舒适又实用的谎言。这句话鼓励我们坚持下去。(我们都相信这个故事,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挫折感和绝望退出。)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探究练习深层次的神秘之处——如果你真的希望如此,为了使你的练习真使你更好,而不仅仅使你更习惯于什么——你便不能简单重复这种虚构的故事大纲。你必须转而审视你自己的练习故事。

  当我开始写作《练琴》一书时,我已经放弃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这个追求十二年之久。我从小就演奏吉他,十几岁的时候决心认真对待音乐,后来又成为了音乐学院学生,抓住所能找到的机会参加任何小型音乐会,在这一切之后,我成为一个音乐会古典吉他演奏家的梦想崩塌了。在那令人痛苦的一刻,我意识到——或者可以说,因为演奏拙劣,我让自己确信——我永远也不可能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演奏音乐,我永远不可能制造出我脑中那完美的音乐。如果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我的想象,那我根本办法坚持下去,所以我退出了。

  整整十二年,我都不敢再去触碰吉他。哪怕是在电台里听到我曾经演奏过的音乐都会使我在身心上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我把音乐从我的生命中放逐了出去。我重新回到学校求学,尝试不同的工作,拥有不同的身份。我几乎不再谈起我曾经作为一个吉他演奏家的生涯。

  但是某一天早晨,我却惊奇地发现,不演奏音乐甚至比想要演奏还要痛苦。我又从壁橱里翻出我的吉他。我给吉他换上了新弦,把指甲磨光,试着让身体调整到以前很熟悉现在却觉得尴尬的姿势。我尝试着用曾经觉得很自然的方式去活动我的手指

  这简直太糟糕了,我几乎丧失了演奏的能力。我的手已经不再是二十五岁时的那双手,我的耳朵好似塞满了棉花一样。时隔多年,当我再一次抱起吉他,我不得不面对我已荒废多年这一事实——不仅仅是弹奏的技艺,也包括以前音乐之于我的所有意义,还有我所有投入在聆听、练习、演奏上的努力和爱。

  那天早上,我又把吉他放回了壁橱。直到几个月之后,我才鼓起勇气再一次去尝试,并且,在又过了许多时日之后,我才能真正承受与音乐、自我,以及每天的失望的重逢。

  再一次怀抱这件乐器,我被迫重新面对之前音乐生涯中犯下的错误。不,不仅仅是音乐生涯:而是我练琴的故事,我的音乐梦想,我追求心目中完美的梦在我放弃时都崩塌了。因为我无法奏出心中那完美的音乐,每一个音符对我来说都像是个错误。每当我演奏,那就好像是进一步证明了我不够好,永远都不够好。“熟能生巧”这句谎言毁掉了我从自己演奏的音乐中获得快乐的能力。

  当我再一次重新审视我的练习,当我终于注意到我的练习中发生了什么时,我发觉我演出了一个关于失败的故事。每天每夜,每一分钟的努力我都在不断加强这个毁灭性的暗示——你永远都不够好——直到我无路可逃,索性放弃音乐。

  所以练习是一个关于进步的故事,一个达到完美的缓慢过程。但是练习也包含了一个相反的故事,一个关于被恐惧和自我批判吞噬,直面不可逾越的缺陷以及无能的故事。你想要表现得好,但你却做不到,并且可能永远也做不到。

  大多数人——包括我——都发觉这种困境使人灰心丧气。但事实上,只有如此,你关于练习的故事才真正开始。如何应对这样的处境决定了你的练习是否会成功;你的练习是否将你引导至一条未知的自我提升之路,让你陷入死循环,永远困在同样的缺陷中,犯着同样的错误,遭受同样的打击。

  当退出多年之后重回音乐,我又变成了一个初学者。但是我对于琴房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有了新的认知。最为重要的是,我认识到,现在必须为我的练习建立起一个新的故事。我别无选择。我的新故事里除了我之前怀揣的爱、野心艺术追求之外,还必须包括失败、挫折、失望和损失。

  这本书是我那段生命旅程的记录。或许这不是一个关于练习的真实故事,但是至少对我来说,比起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那些虚构故事要好些。因为达到完美并不是练琴的目的。(那是圣徒和僧侣的目标。)练琴的目的是提升你做音乐的能力;用音乐将人们联系起来,与人交流;发现只有音乐才能表达的、你的经验的维度。所有花在重复练习音阶和练习曲上的时间,所有的错误与挫折都只为这一个目标服务:当你演奏时,将你的触弦、技巧、内在的听觉变得更敏锐,将它们赋予围绕着你与你的听众们产生的音响振动。

  练习是一个当你抱着你的乐器坐定时便开始的故事。同理,当你想要把某件热爱的事物做得更好时——无论是音乐、体育、成为一个好的家长,或只是享受生活——它便诞生了。你所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带你到达那遥不可及的完美境界。但是如果你关心你自己,聆听自己,练习就能提升你做出当下音乐的能力,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方式。当我说这是一本关于练习的书时,我指的是所有人类活动中的基本元素——重复与发展区别。对我来说,我用了半辈子才领悟这一点。我不得不爱上音乐,不得不忍受失去它的痛苦,不得不最终找到回归的道路。你的故事不会和我一样。只有你们自己的实践才会揭示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格伦•库尔茨《<练琴>中文版序》

  《练琴》读后感(三):不止是练琴

  音乐学院的演奏专业总让人联想到鲜花、访谈和CD封面,明亮温暖的音乐厅,一两声因安静而放大了存在感的咳嗽和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走到台前为人熟知的大师们即便有低谷也被成功的辉煌所冲淡,十足幸存者谬误。那些最终无缘舞台的演奏者怎样有相似的奋斗经历却一步步偏离了梦想,这正是《练琴:重回音乐》讲述的。

  一本古典吉他的解读之作、一本有关练琴的心路历程么?当知识看或故事看都好,不过另一层次可以引起共鸣的和乐器没太大关系

  某一天走路回家,灯火通明的大厦楼下,下班的人们正鱼贯而出,快递员正倚在三轮车前做最后的清点,我突然意识到,对成功的渴望和对现实的焦虑所干扰到的感受与专注,对于对任何从小学习一门技艺并寄托梦想于此的人都有加倍放大效果。练习付出的时间越多,越是重担和诅咒,毕竟“练”这个动词无论放置在什么名词之前,都意味着枯燥的重复。

  日复一日的重复,那些年长的人也没见成为生活家。你不懂专注于技艺令你遗忘目的从而达到道境,搞错了过程和目标的关系,你先前往往不懂,后来呢,后来没得选择。

  “由于害怕变得平庸,我一直都听错了声音,所有的练习都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

  “在你钟爱的事物里,只有极少数会在你失去它时使你失魂落魄,彻底失望。”

  “悖论的是,失去音乐使我的人格变得完整。”

  库尔茨的坦诚让我读着读着像也如此活了一回,经历了他的兴奋骄傲,纠结与迷茫,还有失魂落魄,最终平静下来。像也步入中年,回忆11岁的自己练《哭泣的杨柳》时,客观又宽容

  不知道人是否需要真的失去什么才能使人格变得完整,还是说偏执的才是真理,他说不要放弃梦想我就继续着,可这船会沉吗。放松、放松。

  还要夸夸翻译,第二遍读完它,看得很慢,是对好书的格外优待。

  《练琴》读后感(四):在音乐里参悟人生

  不得不承认,对于音乐,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那些复杂的乐理和音符,我从来是读不懂的。然而,库尔茨的这本关于音乐的书,却在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决定读它,不是出于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的好奇,而是因为看到了这本书的简介,这不是一本只关于音乐的书,它更关乎人文,书写人生,参悟奋斗、成长与梦想。音乐之中,实在是有一番大智慧的。

  库尔茨是一个有音乐素养和音乐梦想的人,同时也在历经一番成功与失落后转向了人文领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兼有音乐与文学两个方面的素养。在这本书里,他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练琴的人生故事,并对音乐与文学做了一番深刻的阐释。他认为,二者都是揭示生活的本质。

  音乐与文学,从来都是相容的。中国古代文论,似乎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文学是自音乐而生的。古典文学里,多少动人的诗篇都是那时候人们的咏而歌。正是二者的相辅相成,才有了《李凭箜篌引》这样将文学与音乐契合得美轮美奂的作品。

  《练琴》也是这样一本用文学形式诠释音乐与人生的书。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我们的“音乐”,属于我们的少年梦想,所以,他展示的人生轨迹,会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练琴是各种情感交织的漫长的路。

  年少的时候,库尔茨怀揣着成为一位音乐家的梦想,开始了兴奋与痛苦交织的练琴生涯。他并不神圣化自己的努力,他认为音乐是神圣的,但是练习却只是世俗,只是让自己置身于日常生活之中,做着琐碎的准备,弹着日复一日的音符。可是为什么要练习?他说,“练习是一个将自己的手指注入灵魂的过程。”真心地投入练习,会让人生产生一种力量,会将这些“每天反复的日常工作变成一条道路,把那些杂音变成曲调,把那些最深最痛的失望转变成你前行的理由”。所以,他坚持着日复一日的练习,从历史上那些音乐家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了自己的艺术家之道不懈努力着,他梦想着有一天周游世界,用音乐向全世界的人表达情感。就这样每天练习一小步,库尔茨的人生形成了一段旅途。

  练习与刻苦无关。库尔茨引用了一位哲人的话,说,“并不仅仅是教育或者刻苦使得人们能够如此热忱地投入到一项工作中去。而是喜悦,是一种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人类因为这项工作而产生自然情感。”在生活中,我们会觉得为很多事情忙碌很辛苦,感叹“何时忘却营营”。古来圣贤也不断告诫我们要刻苦努力,才能实现远大的志向。然而,库尔茨却给了我们另一种声音。只要真心投入,练习与刻苦无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要为一件事情付出,我们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投入。倘若总是与这件事情有一段不肯相容的情感距离,那么每一份努力,同时也会成为一种折磨。

  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太执着的梦想追求,往往会因为一些似乎无力扭转的坎坷让自己心灰意冷。库尔茨便是如此,他放弃音乐,转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向。然而经历了十年与音乐无关的生活,库尔茨又回归音乐,回归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我们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可是每次回想,却总是带着些许遗憾。或许,放弃了梦想,我们依然会拥有一种成功且适合的生活,但是却不复再有那份曾经追求的炽热。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回归,不是带着少年时的心情,而是一种历尽千帆后的返璞归真。比如,中国古代,许多人都怀着一份归隐山林的志向。很多避世者,一开始就选择了归隐山林。但是,有另一种隐者,却是经历了宦海沉浮后,才想起自己“性本爱丘山”的。这时候的回归本真,和一开始又是另一番境界。

  库尔茨的回归音乐正是如此,再次拿起尘封的吉他,心境已经与年少时很不一样。年少的时候,只是一股炽热的追求。可是,繁华落尽,不再只是追求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真正踏着了脚下的土地。当他再次拾起年少时的梦,心中是一种宁静,一种真正的和谐。

  大概每一个重拾自己年少时的梦想的人都是如此,他们感念这梦想曾经激励着自己去努力,去奋勇向前,却又不再去执念于此,所以也不复有那求之而不得的痛苦。这时候,儿时的梦想会变为我们平淡生活的点缀,让我们在纷繁的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和谐。

  我们总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重拾年少的梦想,但是,是以不一样的心境,书写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练琴》读后感(五):练琴,无关梦想、天赋与荣耀

  《练琴:重回音乐》不是一本教授琴技的书。主人公———也就是作者的故事是从“坐定”练琴开始。格伦·库尔茨8岁开始学习吉他,高中毕业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学习。经历了短暂的荣耀,以及大学毕业在维也纳的两年游学经历后,他不无伤心地发现自己并无成为演奏家的天赋,最终放弃了挚爱的古典吉他,转向文学领域并成比较文学博士。而当远离了音乐的他再次拿出吉他,一切似乎又豁然了。

  《练琴》打破了那些光晕和神话,也拉近了读者与主人公、与艺术的距离:一个追求音乐的普通人,向大家揭开光彩背后的灰暗和悲伤,也揭开一个“失败”的古典吉他演奏者的心灵历程。如果说格伦·库尔茨在成为一个著名钢琴演奏家的梦想上是失败的,那么在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音乐这件事情上,无疑给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上了一课。音乐是什么?音乐绝不仅仅是指法练习。对于所有音乐爱好者来说,音乐是音乐之外的东西。音乐的本质是揭示。这正与文学的本质殊途同归。

  只告诉我们什么是音乐,对于本书的意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作者更想阐释的是,练习和演奏音乐究竟意味着什么。同其他练习一样,练琴也是一种训练。库尔茨通过自己走进、放弃以及重回音乐的半生经历告诉读者,什么是练习———练琴是一种冒险,是对人格的考验。如何坚持他们的热爱,来打消任何会断送他们音乐道路的一丝丝怀疑。

  听起来很励志。然后揭开梦想之后的现实———生活的本质,好像却是失望。但是,不要以为作者在给你灌一碗所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心灵鸭汤。当我们说理想和现实,似乎在埋怨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是悔恨当初没有全力以赴。说得好像如果勤奋一点就一定能获得什么大成就似的。

  于是问题来了,“一万小时理论”成立吗?天才之为天才的特性在何处?《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格拉德维尔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这也是本文想要击毁的所有真相之一:练琴,正如所有妄图通往成功的练习一样,往往被比喻为铺起成功之路的基石,我们永远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巴赫那句“如果你花了跟我一样的时间来练习,你也会成为巴赫。”

  不。库尔茨用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正如练琴是他与自己和解的方式一样,练习只是一个人逃避现实时间的梦想国度。在那里,你确信任何事物都可以重来,你在那个世界里有足够的时间来达到完美。只要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重复,同时心怀诚意。这一赤裸裸的真相,让我们正在从事或“练习”的事情都不可避免地被否定、被搁置了。我们正在从事的事情只是一种填补材料而已,而如果这仅仅是一种缺失性需求,那必将是不堪一击甚至是罪恶的———平庸之恶、堕落之恶。

  库尔茨很快给了读者当头一棒———在经历了年少短暂的辉煌之后,他在通往古典吉他演奏家的道路上依然荆棘遍地。练琴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音乐专家吗?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熟能生巧是句谎言。”那么练习是为了什么?既然库尔茨这样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经由这么多年的苦练,尚不能达成所愿;平庸者如我,岂非更是螳臂当车、注定成为失败者?

  正如库尔茨一样,大多数人在面临困境时都会灰心丧气。“我奋力地战斗,想要拉近距离,直到最后,刻苦地练琴变成了一场无意义的抗争。”然而经历了炼狱之苦的库尔茨在《练琴》中告诉读者,唯有面临如此的绝境,关于练习的故事才真正开始。也只有此时,我们才开始真正思考练习的本质,而不是被一个莫须有的目标,编造着一个多数人都在编造的奋斗者的动人故事。早在探究天才与庸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就说过:“制造神话与热爱传奇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最终获得了成功,你的所有过去都将成为成功的注脚,你的特立独行将是天才的隐喻;反之,如果你不敌现实和时间,别说你的过去会令无数人为之叹息扼腕———更多的情况将是无人关注,甚至连反面教材也算不上。

  库尔茨将这一切嵌入书中,正如他嵌入自己充沛而又矛盾的情感。“练习,是我每天早上坐定以后与自己进行的一种交易。”这种在某种程度上自欺欺人的交易就是:只要我认真工作,喜悦和技艺的不断娴熟就会随之而来。即使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也必须接受这种交易。“我被迫努力工作。”巴赫曾经说过。无数人也确信他承诺的那句“谁要是和我一样勤奋也会和我一样成功”。

  无论是神话、传奇还是成功,似乎跟音乐本身,跟我们自己———我们的时间和心灵———相去甚远。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练习使你更好,你必须转而审视自己的练习。当然,这个练习的故事绝对可以放之四海。包括我们这些在办公室里消耗掉大半生命的人,在库尔茨眼里,我们每天八小时的工作一样是一种练习。

  (刊于《南方都市报》周向荣)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5-04/12/content_3407109.htm?div=-1

  《练琴》读后感(六):真实的心里描述

  这哥哥都可以去做心理教师了。

  基本明白失败时候想什么,放弃时候想什么。

  放弃了以后怎么做。

  美国也是好国度。不练琴了还可以写小说文章赚钱。

  我国不成,不练琴了就是作死。

  我也喜欢弹吉他,普通的民谣。我明白在弹奏中会有私心杂念。

  觉得乐谱的自己的距离太遥远。巡天遥看一天河。

  然后觉得猴年马月才能到这个境界。

  想啊想,恐惧焦虑,算了还是不弹吧。

  正确的想法是神马都不要想,好好弹,每天弹。那天就发现。

  其实距离也不远。

  好鸡汤,好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