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10篇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本由韩国辉 / 左小祖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一):我真的没有在说你、

  有一个有意思现象,随便是谁好像出去旅游一圈回来都可以出一本书的样子,那些有些名气的所谓的“旅行家”的书我也看过不少,可能是我太奇怪,他们路上的故事并不能吸引我,而我其实经常看书看到睡着,那些路上的故事都是我的催眠剂。

  我喜欢旅行,因为浅薄的自己,更因为自己实在太过平凡想要不一样部分充实自己的生活,而我平时的旅行就是作者笔下的“懒”。我讨厌路上嘈杂的一切,只想到一个没人找得到我的环境中去舒服的睡上两天。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你待够的地方到别人待够的地方去待着,可以不用去看什么景点,只要能让心情放松,从平时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逃离出来对我来说就够了,我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我不爱看那些旅行的故事,说到底还不是谁爱上了谁,谁又离开了谁。可能是我读的太少,才会觉得这一本书是我读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的书,它没有故事,它都是见解。我跟着他的步伐走着看着,看着我没看到的世界好像真的出现在我眼前。他写到巴黎,我就好像在身在埃菲尔铁塔之下;他写到伦敦,我好像就真的在和英国人谈论天气;他写到日本,我好像就刚刚鞠了一个90度的躬……

  我走过的路太少,但这本书让我有更想出去看看的欲望,不只是书里说的那些,北京的拥堵、上海的洋气、香港的繁华、海南的潮湿、……如果我也可以走的更远,我也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哪怕只是懒懒的睡上一觉。

  旅行本身就鼓励伟大梦想,这一点和这个时代精神不谋而合。但旅行毕竟是生活的一部分,逃不开平凡,能遇见平凡是好事,能为平凡而感动更是好事,毕竟,哪儿来那么多伟大与梦想呢?我似乎没有更多资格去认同书中的偏见,虽然我已经不能赞同作者观点更多,但或许你可以呢?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二):一本轻松的旅游笔记

  如果说最开始我是因为左小咒而想看的这本书。

  那看后我觉得文字质量要比左小咒的图画更让我喜欢。

  可以说这是一本旅游随想录。里面写了很多有意思东西

  作者本人的脑洞开的不大不小,正合适!哈哈这点真令人喜欢!

  最爱【东张西望】和【伦敦不会人来疯】这二大块。

  真的,很多地方写的很有意思~让喜欢旅游但现在忙成狗根本时间去的我禁不住总是浮想连篇~

  但是讲真,觉得左小咒的配图真是画蛇添足了!!!

  不是说他画的不好,而是每当看到喜欢的地方再一看到他的图,分分钟出戏~也是醉了~

  越往后读我越想,如果是配成同期档的旅行图片,我不知道要多喜欢这本书了!噗~

  虽然如此,仍然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三):这碗心灵硫酸,我干了,你随意

  其实这是一本励志书,但不是那种鸡汤型的。

  韩大叔是旅游卫视的当家人,书里他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觉得蛮真诚的这个人。十五年前,他从东北老家带着五千块钱,只身闯荡海南,在那个岛上不认识一个人。在海南电视台,从底层做起,做过主持人和编导,后来成了电视台的一把手。对于这中间的艰辛,作者只字未提,他只是轻描淡写说,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来了海南。

  再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他去了很多国家、很多城市。书里谈了很多他对城市的个人理解感受,以及一些见闻。可以看出,韩大叔是稀有的生活家,文字很有味道,细而不腻。字里行间,流露了他对生活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在我看来,他提供了一种如何与世界相处的视角,那就是,对于世界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偏见”和好奇心。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父母、家人、老师同事朋友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生活态度轨迹。能遵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非易事。但其实我们内心明白,所谓的约定俗成答案,往往都是扯淡。是啊,去他的别人怎么看,去他的标准答案,做自己才是正道。

  不得不说,韩大叔这碗心灵硫酸真是酸爽,我干了,你随意!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四):旅行的记忆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游记,没有攻略,没有照片,只是聊聊故事,说说笑话,还有一幅幅有点坏的小画,看着不累,在某个阳光午后品杯茶,或在某个阴雨天里喝点儿酒,就着这本小书,也是个惬意事儿

  以前旅行,总喜欢搜集各种攻略,去哪些景点,逛哪些名胜,都要提前安排好行程,每天干什么都得有计划,以为这样就会给旅途省下很多时间,可以轻松些。但其实每每这样的旅行结束后,却一点儿也不轻松,反而很累,因为每天都在赶时间,赶着欣赏各种美景,生怕错过攻略里的推荐,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一些。而很多年后,再回忆曾经去过的那些目的地,那里的风景长得什么样,已经不记得了,剩下的是被忘在抽屉里的纪念品。反而是旅途中偶尔的小插曲,偶然间闯进旅行计划中的那些人,还仍然记得,很久很久之后回想起来时会不自觉嘴角上扬。

  几年前去奈良,在从一个目的地赶去另一个目的地时,经过一条巷子,路过一家小食品铺,门口摆着的一个小小的摆着手的招财猫吸引了我,店里没有人,可以摇铃呼叫店主,我拿着招财猫摇响了铃,出来一个老奶奶,我问价钱,她笑眯眯地摇摇手,说了一串日语,我没听懂,她又说了一个带着日式口音的英文单词,重复了好几遍我才明白,是“present”,礼物,她意思是这家店只卖吃的,这只小招财猫是店里的摆设,不卖,但她会送给我。现在,这只小猫就摆在我家的窗台上,跟那天一样摆着手,蠢萌蠢萌的。我已经记不清在奈良去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景色了,但那天在这家小店里发生的每个细节,老奶奶不标准的英文,店里的陈列,我都记得很清楚

  现在旅行,不做攻略,简单了解下要去的地方,就出发了,每天随着心情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东西,偶遇的人和计划外的事,成了碎片式的记忆,却让我的旅程更丰满,更闪亮。

  这本书也不是流水账似的游记,作者的文字里全是那些城市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带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或者如他所说,是各种各样的偏见。伦敦人拐弯抹角,巴黎人傲慢自大,曼谷人是天生的乐天派,日本人礼貌却隐忍,上海人真的洋气么?北京的笑话有些我居然才知道。在伦敦等着被梁朝伟投食的不只有鸽子,可能还有小公园里的一群鸭子,莱斯特城的骨灰级球迷是真的会把骨灰埋在球场……

  我喜欢这样的偏见,甚至有冲动想要快点去这些城市看一看,看看这些地方这些人是否跟他说的一样,我想到时候,我也会有我自己的偏见了。

  作者还有一种旅行方式,或者说是生活态度,我也很认同。不是去旅游,走起来,别停下,也不是闲在家,懒洋洋,睡大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去一个美一点的地方睡觉,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待着,什么也不做,也是旅行。

  旅行可以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也可以是一场平淡的出走啊。

  在帝都待久了,在人群中,在车流中,在雾霾中,在热闹的一景一物中,某一个时点,会很想离开,随便去什么地方,不熟悉的,不认识的,待着就好,就这么虚度时光。待满血复活后,再继续冲入生活的洪流中。

  左小的画儿配着这些文字,别致得有趣。听过左小的歌,不知道他还会画画儿,有些浮夸得天马行空,有些又写实得真真切切,左小的画儿也一如他的歌一样,有些坏坏的,有点儿小荒诞,很有意思。

  忙忙碌碌中,何必太正经,无须太敏感,有趣儿才是正经事儿。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五):真正的行者,不在于走过了多少地方, 而在于成就了多少次全新的自己

  这本书是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摇滚艺术家左小祖咒首部跨界作品。此书分享了多篇关于“城市偏见”的随笔,打破了约定俗成的城市谣言和旅行意义。假“偏见”之名,潜行人文关怀之事,为读者打开正确的旅行方式。

  全书共计二百多页,文章短小精炼,因为是随笔,各章节之间独立而又统一主题,即使只有十分钟也够看完一个小章节。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 文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就“城市偏见”的话题而言,作者指出了巴黎的挤、东京的泪、曼谷的笑等50个关于城市的谣言与偏见。例如,这位旅游界的文艺逗比大叔在对伦敦这座城市的理解上,令我深有同感。

  正如韩国辉所言,伦敦是给人以距离感的,和英国人一样。英国人都会在一开始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距离感。微笑话语、手势,方方面面都会与人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所以英国会时常给人一种冷漠感觉。但是如果碰到伦敦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无论是天气、人群还是街道,伦敦总会笑脸相迎

  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旅行从来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满足内心小小的虚荣,更不是诸多城市间肤浅的游走,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看世界,去探索未知,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这点恰巧与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

  作者在快慢之间这章指出, 如果总是浅游,即使你去过成百上千的城市,效果也仅仅相当于把这些地方的名字都数了一遍。在国内,直到现在都非常流行一种“游”:7天欧洲5国游,10天欧洲8国游,15天欧洲11国游。算下来,差不多一天走一个国家,在一个城市停留的时间有的甚至只有两小时。最后,这种旅行被总结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真正的旅行不是一种因未知而造成新鲜感的“求多求全不求深”的浅游浮观,而是一种在熟悉中寻找陌生、探索未知、了解全新自己的方式。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真正的行者,不在于走过了多少地方,而在于成就了多少次全新的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是行走在人世

  生活的本身,不仅是不断地体味发现而是体味后的升华,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脚步更加坚定眼神更加专注,心智更加成熟,在不断探索中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六):只想证明你去过法国?那你就去和埃菲尔铁塔来张合影吧

  去法国旅行的人,十有八九第一站是巴黎,而到了巴黎的人,绝大多数又不会错过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在成为法国象征的那个瞬间,她就被迫和法国打了个包。”韩国辉、一个逗比文艺大叔如是说。

  于是,在埃菲尔铁塔前,游客利用视觉差并配合角度,或踮起脚尖,“倚靠”在埃菲尔铁塔边,或抬起手掌,成为“托塔李天王”。这样的场景,在巴黎人民的眼中已见怪不怪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七):没有梦想,何必远航

  为了看左小祖咒的画,对这本书起了兴趣几经周折拿到这本书,正赶上每半月一次的出刊,昏天暗地的采访、写稿和出刊,终于忙完,抬头一看,外面已是满天满地的雨水——南京每年一度的梅雨季又到了。这种天气真是不想出门,或者出了门就不想回家,总之,这是最适合读书的天气。

  于是找了一个不用工作的下午,泡杯拿铁,享受着空调,翻开了这本“心灵鸡汤”。

  我不愿用编辑的推荐语“心灵硫酸”来总结这本书,毕竟作者韩国辉的笔触是温柔的,一向乖张的左小祖咒也收起了那副混不吝的模样,插画显得明快可爱的,有些配色甚至有梵高的味道。这么一本文字柔软、插图可爱的书,怎么会是硫酸呢?如果说它是心灵鸡汤,那也应该加个引号,因为它有内容,并非空谈。作者韩国辉旅游卫视总裁的头衔明晃晃地耀人眼睛,而这位大叔他居然不说教、不吹牛,只安安静静地讲他的人生故事,讲他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那些大城中的小事被放大了。这是一本旅游攻略吗?当然不!它不教你如何订酒店逛景点,也不告诉你哪家餐厅好吃哪个买手店时髦,这种旅游攻略,韩国辉是不屑写的。真正优质的大叔从不说教,也不炫耀,他们只讲故事,那些鲜衣驽马在他们口下只是寻常,原本一件挺装逼的事被大叔扯开了,一扯开就变得薄,变得稀松了,稀松之后就显得平常,乍一看,仿佛没什么大不了,那万里之外的大沙漠和千里之外的马奶酒似乎都发生在眼前,原本属于它们的壮丽辽阔的大背景被隐去了,读者透过作者的眼睛,看到的是美好,而掩卷遐思才惊觉那些飞沙走石是被作者挡在了书外啊!在韩国辉的旅行故事里,旅行是最不重要的,行万里路也不那么重要,远方的日出并不比眼前的一盏灯光更美,这位旅游卫视的老总在教我们如何看清脚下路。

  还是开篇大冰的推荐语写得漂亮,:“去他的罗盘,每个人都有自己头上的北斗,不论是层云万里这人眼,还是繁星满天乱人目,善于独立思考、自主体验的人自有慧眼,自然的间。看得清才知道往哪儿走、怎么走,佛则遑论知行合一乎。”你要去哪里,你想去哪里,不要找别人要答案,“没有梦想,何必远航。”

  除了内容,值得一提还有这本书的装帧,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之外的视觉美感体验。左小的插画配得很有意思,丰富了文字之外的阅读层次。中信出版社出版,大社的用纸和字体向来考究,我尤其喜欢这本书的配色,翠绿和米白搭配出干净又欣欣向荣的气息,内页插画也选用高级灰、藏蓝色为底,一点点阴郁的气质使这本书更像艺术品。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八):记忆中的某段旅途

  看到书里关于内蒙古的那段 不经意就想到了十几年前自己去过的内蒙古 没错 和书里说的一样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酒 还是白色的 第一顿欢迎宴上献完哈达酒就上来了 一杯接一杯 着实被吓到 不过几天下来竟然也习惯了 某一次大家喝得兴致太高 我还被他们邀请唱歌 也不知道是紧张的缘故还是酒精的作用 唱着唱着快哭了 现在想来都是有趣的经历 当时连行李箱也没有 带着两个包就出远门了 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 几个姑娘挤着一个蒙古包 一早天还没亮就爬去草原上看日出 在悬崖边骑马 妈呀 为了紧紧夹住马镫 不至于被马甩下去 最后脚都淤青了 别人吃不惯的羊杂牛杂 我吃得津津有味 回来以后才知道整个人像充过气一般 我还记得微醺后的那根冰棍 沙漠里面的那张大合影 还有那条哈达是不是还在我的抽屉里?

  我突然发现旅行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被计划 我只是跑到另一个地方 另一个国度生活了一段时间 这种难忘即使没有被记录 也还是会被记下来~美好![爱你]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九):你瞅啥,说的就是你

  对于游记类的书籍,我向来不屑。那些无非是以过来人身份自称的所谓经验和套路。旅行嘛,要的就是放松和随心所欲。可明知《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本游记书,我为什么要读呢?因为我是左小祖咒的迷妹啊!身为左先生的脑残粉,岂能错过它呢?原本是冲着左小祖咒的插画而翻开的书,打着"耐性子读吧"的心态。未曾想,这本书有毒啊?不仅有辣眼睛的插画,更有辣心的文字!每读到认同的观点时,总会不由得赞叹起一身鸡皮疙瘩,大快人心,因为和周围持相同观点的人实属太少,却竟在书中遇到想法一致的作者。作者的文字魅力还在于获取读者认同感的同时对此观点加以深度阐述,以轻松的调性引导读者自觉体悟。所以这本书,除了被左先生一贯怪力乱神充满魔性的插画诱惑以外,更被它的另一位文字作者——韩国辉先生,那抹成熟的思想魅力所倾迷。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由文字和插画两部分组成。插画作者左小祖咒,内地独立音乐人、艺术工作者、作家。作品《我也爱当代艺术》应邀参加美国佛罗里达、纽约等国内外多个展览。文字作者韩国辉,旅游卫视董事长、总裁。曾从事制片人、主持人、编导和摄像工作,并成功打造《周游天下》《第一超模》《鲁豫的礼物》等节目,自称二流的旅行者,三流的作者,四流的文青,五流的"颜值担当"。

  一位是1970年,一位是1976年。一位以绘画发声,一位以文字表达。两位40多岁的大叔把对世事的思考与理解以不同的呈现方式珠联璧合于此书中。对读者而言,用读一本书的时间,去体验两种感受,不失为一件趣事儿。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本旅行随笔,书中分享了作者对于50座城市的观察和思考。更直接的说它讲的是一些观世界后的世界观。作者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真诚,使游记读起来原汁原味,很多都是旅行后的匆匆记录,未做修改。这也许就是"观世界后的世界观"的一种最好的姿态。

  虽然从宣传到封面装桢一直在强调"偏见"、"心灵硫酸"等痞玩的字眼。但千万不要被这些略带挑衅的关键词吓到,这只不过是一种区别于主流属性的标签,假"偏见"之名,潜人文关怀之事。通过旅行中的所闻所见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而思考出的道理。当两位同频率的作者遇到同频率的读者时,"偏见"就不能称之为偏见。因为不认同的才叫偏见,拍手称赞的那是道理。

  quot;我又不是在说你",说的是一种大众现象。书中很多提及的现象,实则就是我们游客自身的常态: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太过渴望成功的心态,将旅行衍变成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文化和情怀早被挤到了边缘。一个旅行者真正需要的更多是走过与感受,而不是停留与拍照分享发朋友圈炫耀。我们仅仅需要的只是在路上打开感官,经过的风景都应该仔细的去端详去感悟。让一个城市有魅力的常常不是那些冰冷的建筑和浮夸的雕饰,而是感受当地人们的生活,这更像一个好奇的旁观者来到别人生活的地方,因为城市不同、风俗不同、饮食不同,你总能找到别人生活中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而正是这些地方,构成了旅行的意义。所以做旅行计划旅行攻略,反而会把旅行当作任务,划分轻重,往往会忽略掉最值得感受到的部分。

  quot;我又不是在说你",说的还有所到之处。太游客导向的地方会太相似,太刻意的地方会太作假,太对人胃口的地方会让人没胃口。就国内而言,不知从什么时候,小镇们都开始长得一模一样,街边放着的歌,咖啡店的名字格调,小吃店种类,往往大同小异。这些看起来已经失去了它们自身应有的特点,看起来就像是假的,死的。

  quot;我又不是在说你",说的是关于理解的认知。旅行会磨尖眼睛,好处是你能看得更准更毒,坏处是它会戳破好感,扎碎幻象。因为去过的地方多了,坐标系的各个象限的点画的就远了,要是一个城市能耐不够,或者在这个城市的时间不够,它就很难让你惊艳。理解城市是一件再私人不过的事儿,人们各执一词很正常。所以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我又不是在说你。

  对于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左小诅咒的插画,排版时一定用了不少心。阅读顺序无论先插画对应阅读文字,还是先阅读文字再对应插画,总会惹来几分痞怪和兴致,嘲讽中带着些许小情绪,抽象与具象相融合,应和着文字,别有一番玩味儿。不愧是两位品质级文艺大叔的联手之作。这就是成熟感的调侃魅力吧!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其实说的就是你!我们总是把旅行和生活分得太清,旅行和生活实则是一种平衡和融合。

  引用这本书的最后一段文字来结束这篇书评:"生活就像一次漫长的"出走",一路的风景应接不暇,我们常常因为感觉太过丰富而顾此失彼。而这段漫长的"出走"中的很多"生活的片段"方是真正的旅行。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十):上车,走吧!

  文/艾晨

  一些还算有趣的文字,再加上一些猥琐的图,这就是《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的全部。作为一本旅行书,别看书名满满的鸡汤味,事实上,里面真的是鸡汤,而且,还净是些坏鸡汤。什么叫坏鸡汤呢?简单概括就是,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诸如行程、攻略之类东西的人,还是换一本书吧;指望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诸如人生感悟、建议的人,也趁早放弃吧,这本书里有的只是满满的不合时宜。

  这些不合时宜,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偏见。

  偏见是什么?不管是城市里的人,还是城市外的人,都会对一座城市有自己的印象。这座城市有很多好吃的,这座城市是艳遇之都,这座城市是宜居城市,等等等等。这种莫名其妙的、刻板的印象,就是一种偏见。而偏见的结果往往就是,你没发现这座城市里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你更没在这座城市里艳遇过,甚至你在每一座城市里看到的,都只是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

  可是,不管是偏见还是所见,一座城市真的能用那么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概况吗?我还未曾远行过的时候,在一本杂志看到一篇大概叫《喜欢武汉的100个理由》的文章,天知道20岁之前离开最远的地方都没超过100公里的我,当时怎么就那么深信不疑呢?以至到若干年后,当我在晨光中站在武汉的土地上,感受着满城的拥堵和修修补补,内心居然充满欢喜;甚至再若干年后的今天,我还未第二次踏足武汉,心里依然还印刻着对武汉的那种喜欢。完全不可理喻的事情不是吗?可这就是事实。

  作者在这本书里也写了50个关于城市的谣言和偏见。喜欢拐弯抹角的英国人,没人了解的巴黎人,在桥上无声哭泣的日本人,还有曼谷人的笑,香港的 “港味”,海南的老爸茶……很多很多。也许对找一本书打发时间的你来说,多少还有点用处,知道些趣闻;对于一个即将出发的人来说,就没什么用了。要知道,出门在外方成“旅”,驻足书前,看得再多,也还是别人的风景。

  开头就说了,这本书里充满了鸡汤味。和其他旅行类书籍众多美图、细微琐事不同的是,这本书在三言两语说完所见之后,就唠叨起所感了。自然,对于经历了那些旅行的作者来说,这些所感当然是重要的。因为那是旅途最珍贵的收获。但是对于尚未决定好要不要出发的人来说,这些感触是不必要的,我甚至怀疑它们能不能打动、吸引人,促成一场实际的旅行。

  当然,我的怀疑不是刻薄的批评,全无恶意。因为我能感觉到文字背后,作者其实满脸坏笑,仿佛在说,你看,气到了吧?有什么好气的呢,我又不是在说你。是啊,不管是未曾出行就被剧透的气急败坏,还是一言不和被说中的恼羞成怒,都没什么好气的。每一场旅行都是独家专属,再有所见有所感,幼稚的也好深刻的也好,都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亲身抵达也许都只是“看上去很美”,更不用说纸上谈旅了。对于那些一生仅此一会的地方,一生仅此一会的旅行,出发比什么都重要。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人生有两种书是不必要的。一个就是鸡汤,你怎么能指望别人为你的人生增加营养呢?还有一个就是旅行书,旅行不就是一半靠攻略一半靠乱走吗?攻略能让你明确方向,乱走能让你遇见未知。这才是旅行的味道。

  你要知道,作者写这本书,其实是想“用偏见打破偏见”。怎样形成自己的“偏见”呢?去经历。所以,放下这本书,上车,走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