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10篇

2018-01-19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10篇

  《中国是部金融史2》是一本由陈雨露 / 杨忠恕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3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一):书中辑文

  一、楔子

  最低等级的庶人可以获得一顷田。汉简(刘邦)《二年律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土地所有权,此前中国土地所有权属于皇帝或诸侯,这是无数后来者追求的大同世界——耕者有其田。接下来汉文帝信奉无为而治,他放开了帝国对所有产业的管理权,冶铁、煮盐、畜牧、渔业、贸易、手工业,就连铸币权也完全开放,包括普通农人在内的天下人都可以自由铸币。

  掌握权力的封建官僚自身却是一个强势的分利集团,当掠夺财富成本比创造财富的成本更低,封建官僚必然会选择掠夺。这是一个压力单向传导的机制,当压力传导到最末端的小农,普通人甚至连生存都会成为奢望

  整个财富循环逻辑是:耕者有其田、放开经济管制——经济井喷式发展——封建官僚崛起——官商兼并土地——小农成为流民——帝国崩溃,最终的结果:国弱、民贫,官富。

  开元九年,唐玄宗发布了史无前例的“开元限购令”,试图以皇权铁腕牢牢把帝国限定在耕者有其田的轨道。这道命令叫做“检田括户”:禁止一切土地买卖。

  二、宋

  1.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1.1派遣藩将在境内做工程要求方镇派厢军种精壮者到外地修筑水利。

  1.2藩将刚在赵匡胤那里领了工钱,这位皇帝就下诏斥责他执行力太差,治下郡县未能大治。

  1.3赵匡胤给藩将派来一批知县(朝廷的正部级副部级官僚和纪委口的同志),这些监官负责本县税收,从此收上来的钱就跟节度使无缘。

  1.4此时,节度使的厢军已经被调去外地修河堤,根本没有能力反抗。

  1.5有人检举节度使谋反,宋太祖又以“彦卿患疾”,将其软禁洛阳。

  2.要看清一个经济体是否强盛,最精准的数据是有多少中小企业竞争成长、胜出直至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公司

  3.北宋王朝虽然同样也把触角伸向盐、铁等很多行业,但是,大部分时间并没有真正控制这些专营产品生产和销售,最严厉的时候也只是向生产者发放折中(类似今日的配额),生产和销售始终掌握在私商手里。

  推荐阅读:第一步税法《商税则例》

  4.宋初(五代十国),货币五花八门,分为几个大区。随着全国范围的贸易兴盛,商人自己必然追求货币统一,能在全国得到认可的货币是白银和黄金,最重要是白银。

  5.交子在蜀地(使用铁钱)诞生——人类第一代货币。

  5.1存单。最初交子并非货币,而是类似于唐朝邸店开出的一些存款凭证,存钱的邸店逐步发展成“交子店铺”,而且存款者要给交子店铺3%的手续费。

  5.2支付媒介。由于手续分高昂(一存一取6%手续费),于是交子铺开出的交子在当地就成了交易媒介,完成了交子从存单向纸币的关键转变。

  5.3货币创造。银行只要留出日常营运的现金(备付金)就可以把其余的钱用来放贷了。贷款者拿到现金,会将这些钱再存到银行,然后银行在用这些钱放贷;一来二去,本来一块钱的存款可能生产出十块钱的现金,这就是所谓的货币创造。

  5.4北宋蜀地以产桑种植为主,麦子将熟,新丝上市,交子铺就会在没有存款的情况下提前印一批交子,借助自身信誉创造货币用于放贷。到这个时候,交子才是完整意义上的银行券,成为世界最早的货币。

  5.5当年,成都富商商议:市面实力最雄厚的十六家富商出面整顿交子,此后,只有十六家富商可以发行交子,面式统一,持票人可以到十六家中任意一家兑付。

  5.6 2011年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银行界叫苦连天。实际上,即使20%的存款准备金、银行在留出5%的备付金、加上营运现金,银行备付金率不会超过30%。

  5.7后来,陕北交子只是“虚行印刷”,不能兑换铁钱,也不能拿到蜀地的交易货物(应对西夏战争的的货币战争,虚拟货币。

  6.庆历新政

  6.1范仲淹十条施政方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6.1抓权。

  6.2抓权才能搂钱。货币贬值,重农抑商-设立盐铁茶等产业管理机构(禁止私营),催生盐钞。

  6.3建立官营信贷机构,即“回易”。

  7.“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司马光)—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搂钱

  7.1青苗法:县官每年二、六月要向自己辖区的农户发放为期半年的贷款,然后,按40%的年化率向农户收取利息,利随本清。实际上,部分地区青苗法的实际年化率已经高达300%,100%的年化率是常态——新政人物上位,保守派反对,造成大量流民。

  7.2市易法(楼前对象从小农改为大商人):在大城市,商人可以用或无抵押向府衙贷款,官府收取年息二分,而且明令禁止强行向商人分配市易钱—结果:官营垄断工商业

  8.元祐更化

  8.1封建官僚主导经济的本质永远只有一个:以封建官僚的个人意志代替真正的市场,尽最大的可能花最多的钱,办最大的事——那些钱本来应该由每一个百姓决定如何花、如何用、又如何赚!

  8.2司马光-蔡京的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刺激消费。

  8.2.1币制改革:铸造“当五大钱”——通货膨胀。真正的凯恩斯主义的前提是必须有规范的市场。有效的法律制度,并且不能存在一个垄断的强势主体。

  8.2.2市场化:禁榷“禁他家,独王家所有。”——放开盐铁茶,将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留给民间。蔡京创造了“钱引”——私商在获得钱引的同时必须按合同法跟官府签订合同:承认钱引流通时限根本不确定,没人知道钱引何时作废!过期作废,费用自理。

  9.自由的市场+无所作为的封建官僚+良好社会救济制度+崇尚文化的社会风气=繁荣的宋代社会

  10. a.央行不能一直放水,否则通货膨胀带来的结果是掠夺了工薪阶层的财富。b.历代大部分改革起因是税收不足,土地集中,需要重新的财富分配。书本内容有趣的,但是作者随便且贬低的口吻使这本书只能定位于随笔杂谈,少了史书的严谨。

  三、元

  1.元初大通缩——中统钞

  1.1中统元宝交钞,也称丝钞,面值二两相当于白银一两;中统元宝,面值两贯相当于白银一两;中统银货,以黄金为本,黄金等价。

  1.2这种钞票发型比较克制,但是最重要的用途是对蒙古贵族赏赐和贵族间的馈赠——这样导致通货紧缩——对汉人与南人的掠夺。

  2.阿合马

  2.1榷民铁,课盐税——禁止私营,各个环节收归官有

  2.2发行江南会子,江南会子和中统钞兑换比例按50:1计算。

  收回各个行省兑换中统钞的所有贵金属储备-废黜“中统银货”、“元宝钞”,仅留中统钞。中统银货、元宝钞的持有者(蒙元贵族)掀起到指定地点兑换黄金白银-拿出国库中的中统钞到江南大批购买物资,价格公道-大量印刷中统钞,造成通过膨胀(钱不值钱,但货物已经到手)

  2.3平准周急库,即官营小农信贷。借钱给农户买种子农具度过春荒——元代青苗法。

  四、明

  1.扬帆远航、发现新航路是改变世界的创新,必然有着极高的利,就如同后来的蒸汽机、电能、信息技术!就是这种可以统治世界的利润才激发无数人去试错、去创新,在千万次试错中,成功就会是必然的。——但明朝的整个下西洋是另外一套体系:朝贡贸易。得来商品只有一人消费,不考虑成本。

  2.宣德九年,大明的黄金产量达到三百三十五刃,白银产量达到三十二万七千六百零八刃。自此,白银开始登上中国古代货币的历史舞台,直至万历朝推行一条鞭法后完全取代秦汉以来的铜钱,北宋以来的纸币,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

  3.如果把国家民族的历史看成一条时间长河,那么他一定有主干也有支流。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支流,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只能改变水位、流量,无法改变河流的走向。决定河流走向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每个普通人遵从的思维习惯、交易方式乃至生活习惯,这些细枝末节小事正是历史长河的主干。

  4.在人类刚刚走出洪荒的年代,只有足够的贸易才能刺激出更精细、更有效的专业分工,而这一些先决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货币。今天,西方这场持续了一百年的黄金白银流入誉为“价格革命”,意思是黄金白银供应量剧增刺激了国内的需求,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产业相继兴起,这是后来工业革命最直接的诱因。

  5.大明帝国不具备一个真正的国内市场,在投资渠道极为有限的农耕社会,土地便成为一种最好的投资渠道。在原本土地兼并就已经非常猖獗的情况下,新涌入的货币资本致使地价倍增。

  6.奸臣当道、山河残破,说穿了就是有人拿了不该拿的钱,利用手中的权力分走了太多的利益

  7.张居正一条鞭法

  7.1考成法,对官吏“月有考,岁有稽”,KPI。

  7.2为了明确考核指标第二条办法就是——丈量土地,核查财产,向富人征税。

  7.3一条鞭法:由于税制复杂,官僚上下其手的机会就越多。所以一条鞭法就是将所有税收合并到一边,田赋、徭役改为白银缴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标志税收缴纳,强迫使用,国家信用。

  推荐阅读: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二):阳光底下无新事

  宋朝「积贫积弱」而藏富于民,官僚无法集中力量便难以抵御外敌,最后亡于异族之手。

  然而官僚一旦掌握了权力,他们的天性就是把手伸向一切够得着的地方,接着掠夺,直到大厦崩塌。

  元朝的做法更加简单,直接抢劫,反正汉人都是贱民。这样的政权也是很短命的。

  到了明朝,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而一人之天下。明太祖是乞丐出身,并不懂金融,于是官员也要穷,商人也难做,做良民也分分钟被杀。(感觉跟赵国有点类似)

  隆庆开放海禁,出口丝绸陶瓷漆器,换回来的只有白银。以下是引用:

  海外白银集中在少数官商手中,绝大部分会成为窖藏,没有形成新的购买力、没有创造新的市场、也没有带来任何创新……这并不是最坏的结局,更糟糕的是,大明帝国并不具备一个真正的国内市场,在投资渠道极为有限的农耕社会,土地便成为一种最好的投资渠道。在原本土地兼并就已经非常猖獗的情况下,新涌入的货币资本致使地价倍增。我们查到了一些明朝江浙地区的地契交易记录,隆庆、万历年间的土地价格上涨了十五倍左右;京城的地产价格尤其离谱,据《剑桥中国明代史》估计,一套尚书、侍郎的宅邸价值在七千两白银左右,当时一个技艺精湛的手工业者年收入不过只有十二两。

  跟我国前十年十分类似,出口得到美元,固定汇率下只能印钞,大量流动性涌入楼市推升房价

  不管是任何朝代,只要打仗,人民就惨了。现在的中国未来将向何处去呢?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三):当个历史常识看看,挺有意思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最近新出了一本书,题目叫做《天下之财》。作为一个向来以“读史明智”为志向的屌丝,这个“金融史”系列我是有所耳闻的,据说写得也非常不错。人民大学的校长啊、教授啊、博导啊,这么多吓人的头衔,能写出什么来?就算写出来,能说服我这个多少有点历史常识的屌丝吗?

  据说这是陈校长重新解读中国历史的一部力作,我查了查,陈校长是财政金融学院的,大概是金融专业教师,我原以为这是本哗众取宠、写出来沽名钓誉的书,因此以为是教人如何赚取“天下之财”的庸俗历史读物。看来之后才知道,这书还真是一本讲历史的书,而且全是颠覆性观点,说的头头是道。宋、元、明三代财经历史,众所周知,这三个朝代不是比较富裕就是比较牛逼,700年的历史说出来还是挺辉煌的,也是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段。但我确实一直不是很明白这七百年里为什么突然富裕起来,后来又怎么就混成清朝那个鸟样子,说是阶级斗争、说是封建社会走向衰亡,难以说服我。在这个书里,陈校长倒是给了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解释,曰:是让钱闹的!也就是“天下财富”到底要落到谁的腰包里!再通俗点说,GDP大幅增加最后到分到了哪些人手里!

  司马光说: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天底下的钱总是有数的,朝廷当官的搂的太多,老百姓自然就没钱花了。这个话,从儒家知识分子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奇怪,我开始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书把这么一句当成全书的核心句子。原来这个书是借着历史的外衣,讲了讲宋元明的国民收入如何分配,凡是太平盛世,老百姓都是享受到改革红利的,凡是末世乱世,既得利益集团都强大到主宰一切。历史是不是应该这么解释,我不敢下结论,历史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有些偏激,我要说是的!因为作者在书里面明显有一些意气用事的语言句子,想来,大概陈校长也是一位很有性情的活泼的人,时不时都会骂呀,还写到书里了!

  1000年前的宋朝人均GDP居然接近3000美元,怎么到了明朝,大航海一来、海外白银一到,堂堂大明帝国就毁在一个人妖魏忠贤的手里了?

  陈校长的逻辑是从“钱”这个问题出发,以金融学的视角另辟蹊径,用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变迁上找到一个自己理解历史的答案。我坚持认为这个答案并不是历史的答案,而且有些偏激和过分,但是我也不得不说,这么写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

  具体的内容就不剧透了,已经说的不少了。当个历史常识读物看看,挺有意思的。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四):青蚨背上的国运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段文字自司马迁写就《史记 •平淮书》的那天起就成为了历代承平盛世的样式描述。作为治世的标志,金钱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朝代兴盛与否的重要指标。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每一个朝代都奔走在通往 “京师之钱累巨万 ”的路上。《中国是部金融史 2》便是这样一本讲述殊途同归的书。在这部书中,走在殊途上的是宋、元、明三朝。毫无疑问,在中国的朝代更替表上,这三朝都是三个各具特色的朝代。

  有宋一代,“ 积贫积弱”。对辽、对夏、对金战争少有胜绩;留下的靖康之耻、元嘉草草,则举不胜举。不过《清明上河图》中所绘之汴梁富足繁华远逾盛唐。

  蒙元,一代天骄所创,马可波罗笔下的人间天堂。大都甚是繁华,西人不曾见。繁华的背后确有着童谣, “钞买钞,何曾现 ”。

  明,汉人最后一个皇权的朝代。常有 “剥皮实草 ”的演绎,诉说其吏治的清廉。同样伴随却仍然有着坊间关于严嵩、魏忠贤等权奸巨恶的传说不绝于耳。

  “透过古朴的钱眼,看穿迷雾般的历史 ”,《中国是部金融史 2》这样为自己代言。他为我们提供另外一种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朝代转换、王朝更替。

  汉帝国在开创了一代治世范式的同时也肇始了中国专制社会的周期律。 “耕者有其田 →放开经济管制 →经济井喷式发展 →封建官僚崛起 →官商兼并土地 →农成为流民 →帝国崩溃 ”。终至清末,专制社会中的历朝鲜有跳出此规律者。

  随着作者拨开这层迷雾,一部中国史其实是一部金融史。考量一朝的金融政策或者货币政策,考量出的是一朝国运兴衰本源。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 ,止有此数 ,不在民 ,则在官 !”沿着这条道路下去,升斗小民与官家在财货的问题上展开了博弈。有鉴于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将相史,小民的身影更多的时候被遮盖。他们的能量更多的通过经济的形式间接的表达出来,揭竿而起者毕竟是少数。

  “仁者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故以财发身,不仁者则以身发财,菑害并至矣 ”, 《清史稿•祁俊藻传》中的这句话其实放在一个朝代一个国家上面也是同样的妥当。

  宋初三帝奉行清静无为,不抑土地兼并,民间财富创造勃兴。国家不与民争利,所以有 “以财发身” ,所以有汴梁之繁华。虽北逊于辽,西败于夏,但经济战上却靠着薄钱胜之。最终有宋一代成就了中国古典经济的巅峰。

  清静无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时候则是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官僚阶层本身就是一个 “强势分利集团 ”, “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劫掠社会财富 ”。当集官、商 、地主、黑势力于一身的官家豪强形成的时候,国运就基本到头了。“放于利而行,多怨。 ”就是这样情势之下,蒙元亡了,大明也亡了。

  在书中,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货币的重要。我们也能读到那句 耳熟能详的王安石名句。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在追逐金钱的时候,有句名言说道,“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显然,在书中作者也是注意到这一点的。作者在书中着重的指出了道德这个前提,“ 人要有最基本的羞耻感、最基本的道德、最基本的正义精神 ”,否则所有人就随时可能背叛这个社会、背叛这个帝国。但是这个前提是靠什么来维系呢?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给出答案,本书的题旨也不在于此;但这个问题却更让人深思。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五):读懂国民财富聚散之理

  读懂国民财富聚散之理

  文/王传言

  金融历史往往浸透在历史的更迭中,中国历史也不例外。以往,对于中国历史的解读往往聚焦在不同的侧面,比如政治制度、比如文化兴替。这些都没有触及到朝代更迭的内核,而这本《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却将目光聚焦在金融领域,解读的乃是宋、元、明三个历史时期的货币以及金融制度的对与错。在对与错的过程中其实更是表达了国民财富汇聚和分散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往往有着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现代中国的金融制度也有着借鉴意义,而这也恰恰就是这样的书籍能够风靡的真正原因所在。

  国民财富其实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话题,而对于国民财富的解读也是有无数的版本。例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些书籍的解读往往有着深刻的西方特色而变得有些遥远。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宋到明的近七百年间,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在这段辉煌历史时期的金融往事到底如何成为作者的重点抓手。在内容的铺设上,全书涉及了中原王朝财富累积,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财经、金融之战,国家财富的官民间分配与矛盾,财经制度失策及国际贸易保守对王朝的致命打击等丰富内容,这无疑成为独辟蹊径的最佳方式。

  其实,在此之前。作者已经出版了《世界是部金融史》、《中国是部金融史》两部书。而这部《中国金融史2》更是在一系列金融问题中展开的。中国古代的财富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官僚利益集团面对财富时如何抛弃底线与民争利?权相、奸相、顾命大臣、帝国精英如何运用金融、货币杠杆运作天下之财?小民百姓在封建嗜血政策下是如何争取尊严的?这些问题的背后被作者冠之以金融和货币的因素,能够洞悉国民财富聚散的真理。可以说,财富和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本书的主题,也是“天下之财”的归属。可惜的是,700年繁华背后却是一系列的决策失误与机会错失。

  按照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观念,我们不妨看看宋、元、明的几组数字:北宋仁宗年间中国人均GDP折合2280美元、南宋孝宗年间中国人均GDP为2600美元。即使不考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通胀因素,这个绝对数字直至2006年才被突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时,朝廷岁入每年不过60万锭白银,支出却高达300万锭左右,每年赤字高达240万锭。第一代全球霸主西班牙独占了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据说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但是,仅就白银占有率而言,还有一个比西班牙更牛的霸主——大明帝国。这些数字背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国民财富的收支平衡道理,没有这样的道理,再强大的帝国大厦也会灰飞烟灭。

  读史可以知兴替。在尘封的故纸堆中,国民财富聚散的道理散落其间,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试错又无处不在,华夏数千年往事,人们不断寻找着财富天道,先贤在货币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社会实践:宋代出现了人类的第一张纸币交子,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繁花似锦的古代盛世;元代超量发行“至元钞”造成了一场社会大灾难,骁勇的蒙古铁骑竟然终毁于一张薄薄的纸币;明代与西方大航海同处于一个平行的时空,巨量海外白银涌入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为帝国埋下了败亡的种子。这些都为今天的金融制度和货币制度政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养料,能够让我们沿着历史的经验继续前行。

  注:该书评已经刊发2014年4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感谢该版编辑!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六):观点片面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 ,止有此数 ,不在民 ,则在官 !”司马光的这句话已经被梁启超批驳过了。一个积极的经济制度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财富。就如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一样。司马光完全从静态角度来看待财富总量。马克思主义认为,财富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财富并非“物质”,不是“天地所生”。

  王安石所做,是抑制豪强,而豪强又都属于官僚地主阶级。司马光把“民”和“官”对立起来,这个论点被很多人引用。那么请问,大地主和小农是不是都属于“民”呢?抑制大地主帮扶小农怎么就成了聚敛民财呢?王安石和朱元璋把民财聚敛来供自己骄奢淫逸了吗?王夫之的观点不过是一家之言,又怎么能作为至理名言来推崇?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七):流动的信用 不死的欲望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成败兴亡七百年

  流动的信用 不死的欲望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成败兴亡七百年

  因为学医的关系,所以学了中国医学史,而上课时候感触最为强烈和震撼的是宋金元时期的故事:从那时候起,中国医学不再是少数人家传秘辛的传承,有了真正的医学校,让医学作为一种职业而非鬼神的秘密得以更加公开——无需托名“黄帝”,人们可以通过师业传承,获得百姓的认可;而也从那时候起,公开的方剂和成熟的定制剂型变成了百姓“简便廉验”的“家中常备”……我以为这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就能够获得社会分工后的更加精细化和多元化的职业和成熟的社会结构。

  然而没有什么是偶然的,也没有什么是必然的。《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通过不会欺骗我们的经济数据的推演,以及记载在史书上那些无法被主观设定左右的财政政策和施政纲领,给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样一段从巅峰到衰落的“帝国的午后”时光。成败兴亡七百年,从不再“均田”却多次逃出亡国泥沼的读书人能够与君王平起平坐的年代,从尽管强大却没能守住“长生天”庇佑的黄金铁骑,从一个破产小农出身到专制敛财的疑心君王……本书中,很多对于君主的观点和国家的观点与我们的教科书有出入,但是却让我们不禁怀疑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到底有多少。如果宋朝那么“积贫积弱”,那么真的会能够让“四大发明”中那么重要的科技成就出现么?如果元朝真的是一种对宋朝无能统治的报偿,那流民四起与民怨沸腾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明朝一位无产阶级出生的君王真的能够代表小农的利益,那么为什么清兵入关前,亡国的起义烽烟早已点燃?这是一本更为详细而全面的历史书,用更加客观的角度,给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思路,让我们看到财富的创造、天才的设想、智慧的迸发、人性的贪婪……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火热而新鲜的时间。

  “天下之财,岂有止数,不在民,则在官。”这是司马光的一句写于《宋史》中“本该垂名千古”的话,也是写在本书腰封之上的全文的精神所在,两位作者老师是用这句话的精神,阐释了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两宋人民的富裕、社会创造的丰富在于政府的权力的狭小、人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的规范和限制,信用成为了人们传递财富的最好背书;可是正是因为欲望的无穷无尽,当渴望获得绝对权力以攫取绝对的利益的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么等待百姓和这个国家的,将是无法逆转的令人伤感的衰落。

  在我专业的医学史的课堂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本专门为民众所谱写的政府信用背书的药物参考,人们可以用之来解决家庭常用的问题。这本药用成剂曾经有政府组织的药物的贩卖,标准化、简便化——而今想来,这是因为在那个“清静无为”的朝代,商品化和城市化的华夏大地上,曾经有过的精神。《局方》中有味叫做“龙血竭”的药品,在那个时代就是一味能够为普通人知晓和使用的进口药物(产地主要是东南亚),但是上世纪80年代前,这都是一味紧缺的药材。这中间千年的变革里,到底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流动的信用VS不死的人性的贪婪,当二者演绎在这700年的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到底有怎样惊心动魄却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事情呢?

  好书一本,一个午后,足以读这悠悠往事了。

  y 林怿

  2014年4月23日9:58:38

  写于御庭园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八):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随想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随想

  一部《中国是部金融史2》,融合了历史与金融,揭示了历史、政治事件背后官民“天下之财”分配本质,“两把钥匙”看透世界,堪称“纵览千年金融的沧桑史卷”,这也许就是其被冠以2014年“两会”期间最值得期待的“金融史记”之原因了。

  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金融历史的背后,既决定着国家、王朝以及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财富和国民收入再分配,是《中国是部金融史2》的主题,也是“天下之财”的归属。历史经验表明,国强不等于民富,而民富则几乎没有国不强之理。尽管不少人说,“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但是,这句话是错的.

  “所谓盛世,不过是给大部分人一个公平赚钱的机会,而皇权和小农最后无论如何变招,都会被霸气外露的封建官僚逼入绝境。在盛世与乱世的循环交替中,以货币为工具的金融是那双看不见的手。”

  “透过古朴的钱眼,看穿迷雾般的历史。”《中国是不金融史2》通过探讨封建社会国家机器对“天下之财”的分割问题,进而从不同角度论证金钱作为“背后的力量”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揭示出中华文明的盛衰密码和进退定律。

  文/刘英团

  (另有精华版,转载请致函致电索取)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九):自由与公平

  看到有网友说“挑战传统历史观”,颇不以为然,经由文人儒士等利益集团的手笔、描写帝王将相的史书已经把真实的历史改的面目全非了,李世民、朱元璋父子都是有名的篡改历史的人物,中国传统历史观是做道德评判的,而对社会、历史、经济的演变及发展规律很少提及,站在发展规律的角度上、道德评语往往的确需要重新认知与修改。

  作者基于货币轨迹论述历史,非常具有启发性,尤其是对两宋、明朝的经济和商业活动作出了非常漂亮的论述,其中很多观点与《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论述也是相吻合的,说明无论站在经济角度、还是站在社会政治角度,结论也并不是完全矛盾的,比如在东林党的定性及论述上。另一方面,诚如作者所言,这样的角度在涉及某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的把握上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个人觉得,作者对于宋高宗赵构的拔高就并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岳飞等人的土地政策也并非就是一般意义下官商利益集团的那般罪大恶极——彼时除了经济因素外、政治诉求也是重要影响因子。

  最后,作者在两宋时期的大量论述中无不体现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思潮(这一点在第一册书中也大量提及和反应),诚然,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的确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市场也并非就是万能的,作者也反复提及“一旦解除关于土地交易的禁令”,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活动就接踵而至,进而小农群体失去生活和生存根本、最后动摇国之根基。

  可见,自由主义的市场化是需要的,有监管、有调控的宏观计划与干预手段也是必需的。个人觉得,用现代金融学理论的话语来表述,政府与市场不过是两种组织方式而已,而人性却是同一的,同样一批人组织成“市场”形式就一定效率高、万能而不出问题吗?反之,同样一批人组织成“政府”形式就一定低效或高效吗?

  关键是机制设计和制度约束,争论二者效率孰高孰低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明晰二者的权责范围和权利义务边界,属于自由的市场经济活动和自发的商业活动的就交付市场去处理、政府无需插手,杜绝官商利益垄断集团以及“与民争利”的局面出现,而关于提供公共产品、保证公平原则、财富再分配、以及现代金融中至关重要的金融监管等问题方面,则交付政府予以监督和管理。

  因此,经济活动并不是一味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市场需要自由环境,而政府则需要依靠强硬手腕与措施保证公平环境。

  这也就牵涉到哲学意义上“自由”与“公平”之争的命题上来。而最重要的是,对待二者,是要辩证、客观、理性的。

  《中国是部金融史2》读后感(十):中国是部金融史《天下之财》

  中国是部金融史《天下之财》

  这套书的全称就叫做《中国是部金融史》这是第二本,讲述的内容是从宋朝到明朝。估计如果这套书起名叫“中国金融史”,那肯定没有几个人会感兴趣,不过这本书可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教材,而是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的对历史的解读,这个比较让人喜欢。

  大部头的中国历史也曾经硬着头皮看过几部,但是印象并不深刻,倒是保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就是因为里面有柏杨对历史的评说吧。历史再经常,如果缺少了有人给你讲,给你评,那也容易变得枯燥无味。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从经济和金融角度来评说历史的,而且评得很精彩。我更感兴趣的是宋代部分,尤其是一上来就讲王安石,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背过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等等,家里还有一套他老人家的《王文公文集》,上学的时候经常给读成“王文”“公文集”。

  王安石一直是正面人物,变法吗,就是改革,只要是改革都是好的,这叫做法家,没想到王安石在宋以后的历史上基本都是反面角色,直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时,才为他翻案,因为康梁也要变法。

  以前看到的都是变法的好处,没想到变法也有缺点,要不怎么几乎所有的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呢。用书中作者的话讲,变法就是搂钱。而祖宗之法,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法就是禁止子孙后代搂钱,因为天下之财就那么多,你搂走了,老百姓就没有了,一旦放开一个缺口,下面的官吏们搂起来就没有了底线,于是老百姓就成了流民,流民泛滥,就要改朝换代了。中国历史就是在这样进行着循环。开国皇帝都知道这一点,知道自己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所以对子孙千叮咛万嘱咐的,可是过了百十年,这些子孙们总觉得搂钱怕什么,天下这么太平,搂点就搂点,完全罩得住,于是口子就一点一点的打开了。

  可是最终的结果呢,挺可怕的。也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可能王安石比较单纯,并不知道变法的结果,只是想要让国库丰盈起来,不过反对他的司马光、苏轼、还有包拯这些人看得更清楚罢了。

  果然青苗法一出,农民纷纷破产,青苗法是什么呢?就是为农民提供贷款,青黄不接的时候,春天贷款买种子,种下去,等到秋天收获了,换回来。表面上这法律多好啊,完全是为民着想啊。反动派司马光也知道,但是他们更知道青苗法一旦出笼,下面的官吏会如何执行呢?看看吧,真吓死人了,知道利率是多少吗?国家规定百分之二十,够吓人了吧,不过执行其实可以达到多少吗?百分之一百到三百,百分之三百就是借一百还四百,这贷款还有人借吗?这不是高利贷吗。不借!那可不行,必须借,那就借吧,还不起啊,还不起人家有办法啊,还有保甲法,你不还,就连座,而且县老爷不可能挨家挨户收钱,保甲里面有一个甲长,他就负责了,一般都是地痞流氓,贷款到他手里,都不发给农户,自己贪污了,而利息你必须还,结果就相当于给农民加了一道重税。赵匡胤的祖宗之法里有一条就是不许加税。于是只能卖房子卖地,成为流民。于是北宋末年《水浒传》里描写描写得很详细了。当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在搂钱的时候,很难想象还会有人为这个国家卖命。军人也有家,当家都没有以后,军人们还会为国家卖命吗?于是梁山的敌人,并不是官兵,官兵不堪一击,他们的对头是祝家庄,扈家庄,就是地方土匪和土豪小军阀,他们之间互相打来打去的。

  可是等金兵一到,大宋百万雄狮听到鼓声就溃不成军了。可怜的还是百姓啊。怎么评价王安石呢?还是司马光们看得更清楚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