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声浪传播》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声浪传播》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9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声浪传播》读后感精选10篇

  《声浪传播》是一本由南方日报出报社著作,38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声浪传播》读后感(一):竞争中倾听品牌声音

  说起这本书,我是辗转几则才接触到它的。刷中国广告新闻时候了解作者李泊霆,被名字的解说所吸引,淡泊于心,雷霆于行。猜想究竟本人是否与名字所解析的涵义相一致呢?于是就搜索了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了解到他是香港大学的IMC硕士以及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从他发起的“不在城市”公益环保活动中发现他是一位具有环保责任意识企业家,渐渐对这个人产生敬佩之情。

  这本书标榜是继马化腾互联网+》之后的首部品牌新思维论著,说实话,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我而言,具有十分大的吸引力。读完之后可以领会到这是一个中国本土营销人对品牌的思考实践的结晶。

  很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在品牌的探讨上,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依据。书本以提出的“五步走”策略——原点、发声、回声、无声、无声崇拜为中心理论,结合大量的具体广告品牌案例逐一剖析了声浪品牌传播原理的内涵和立足点,强调该理论在品牌案例中是如何帷幄运筹,紧握品牌生命线的。下笔愁苦没有鲜活例子的童鞋们,(敲黑板)你们懂的。

  给我比较强烈感觉是,这本书的理论把消费者的声音放在至高无上地位,强调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即是声音的传递,即便面对声场中海量的噪声的干扰,也要让微弱的声音最终成为声浪,拍打沟通双方的心房,以致引发共鸣。纵观现在的互联网市场,能把消费者心声放在心里的企业,才会真正的承担社会责任,心怀梦想无所畏惧

  反观,3.15消费权益者日开展以来,多少企业因为贪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肆意侵犯消费者权益。搬起石头砸向自家品牌,从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致命的错误。此类事件多如牛毛。在这里我看到了《声浪传播》力图把品牌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关心呵护消费者心声,洞悉事物规律结构后,步步为营,不急不躁,为企业、品牌提供框架性的战略思考。作者用大量实战成绩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品牌的成长之路,成长脉络,品牌的发声轨迹方法启迪“声浪传播”的真实价值所在

  略有不足的是,我觉得该书对品牌塑造的具体操作上还不够深入,想要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解析。可能要经过深刻的思考才能读懂其中涵义把,本人学识有限,还待提高哈哈哈。

  《声浪传播》读后感(二):声浪的声音很特别

  作为一个营销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挺喜欢营销,喜欢品牌,喜欢广告。在一个与同学的聊天中无意间接触了“声浪传播”这个名词的出现,当时呈现的是两张脸——“懵逼脸”“好奇脸”,因为这个理论名称并没有接触过,而理论的名称又别有一番风味。

  好奇癌一犯,我就想找度娘治一治,没想到,其背后奥秘还挺多的。声浪传播是一个理论,也是一本书,一家公司。它是我们国内少有的本土化理论,专门打造品牌。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香港大学整合营销传播硕士与中山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有十年以上的广告行业背景,资深品牌营销专家李泊霆先生,关于这个理论的著作已经有两本。

  终于,耐不住寂寞的我买了第二本著作回来品读,第一感觉,这很个性。不知道是我原先对于这个理论名称的偏好给这本书加分还是怎样,通读一下目录就让我脑补了一个画面,声音从源头细水长流般慢慢传播,声音越来越空泛,最后传来的是那一曲美妙的回声,就如同少数名族的姑娘在空旷的山头唱山歌一样

  书中运用了物理学声的传播,包括发声体即企业,传播介质即各种媒介,接受体即我们的消费者,同时以五个区“原点区、发声区、回声区、无声区、无声崇拜”来阐述整个传播的过程

  这本书是有融合了《定位》和《整合营销》的一些理论,但是通过理论的包装整合会显得更加有趣,更加容易理解。回想起自己学过的知识,其实还是有点像打补丁一样,这里一块,那里一块。而《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有自己的理论构架,很精妙的把整个传播理论的内容串联起来,这样也能很好的让我们内心构成一个知识框架,比较有条理。

  说到内容,我觉得除了有自己的理念系统外,还有一点我比较欣赏的就是它不像其他书一样全都是理论化的文字,而是增加了很多案例进行剖析,从而为声浪传播理论提供论据,而且有很多案例是它们公司自己实战的,这显得更加有力整体来说内容比较有趣,容易理解而不会枯燥乏味,也许这会是一个趋势,这可能会更加满足消费者的口味。

  还有就是,整本书有两百多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百页左右是在介绍原点区,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作者本人对于品牌原点是比较重视的,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营销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可能会有很多企业会想着投机取巧,尽快分一杯羹先而忘却了企业的本质,品牌的本质,这样注定走得不远。无论世界怎么变,产品服务质量永远基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才是发展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声浪传播》读后感(三):品牌的再生

  终于看完这本书了,上一次拿到这本书还写过几句话评价这本书,这次认真读完后,似乎更有底气和大家分享下这本书了.

  书开头先以基本原则和具体概念解释声浪传播李坤,再以充实商业案例具体点拨分析,让人更加深入了解品牌推广的必要元素,让我深深感受到构建一个品牌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力。好的品牌传播就像赋予产品第二次生命,使得其扎根市场,茁壮成长,反之,粗糙的品牌推广则有可能扼杀原有品牌资本,使其陷入深渊。

  说到品牌传播传播,大多数人可能单纯理解为企业湾仔形象的打造,其实不然。企业品牌的推广需要依托于产品基础之上,需要根据产品特色、个性企业背后倾力打造的文化体系的附加价值来体现。这是本书的观点,我也很认同。要做品牌推广很容易,要形成声浪传播却很不简单,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纷繁社会中让我们发出的声音得到最大的广度宣传?声浪传播认为应该从原点开始打造品牌的根基,没有根基宁可不发声。发声需要从消费者内心开始,到消费者共鸣为止。讲究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共鸣,从声浪的创意波、文化波、和能量波的关系层层递进,最后直击消费者内心。形成对品牌的无声崇拜。

  书里面可能最为经典的是原点区打造的概念了,这是很多急功近利的企业可以参考借鉴的,没有原点区就不要盲目发声,显然这点是很好的,借用作者的一句话:做好品牌传播是一项美好事业

  《声浪传播》读后感(四):品牌时代的发声

  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让消费者注意并记住自己,应该是每一个品牌营销都会去思考的问题

  书中讲述了营销传播的五个不同层次,对我有所感悟莫过于第五个;诚实可信。这是一个站在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最核心角度和立场,提出的对品牌和企业关于对”真实感“的要求。这种真实的文中指出应该是在品牌的初创的时候,所赋予的理念和意义,改创造什么,品牌需要什么样的发声,什么样的发声才是真实感,书中为我们详尽的罗列; 出来,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点。还有几个点也感悟深刻的就是在众多的发声中学会让品牌产生”共振“成为声浪,以情动人。然后让声浪成为圈层,文化感悟,增强体验,声浪的正向传播,公关塑造品牌形象,和声浪的双向传播,利用公关社区,意见领袖引导消费者,达到无声崇拜的品牌的最高境界

  还在读中,有新收获再分享吧

  《声浪传播》读后感(五):文化底蕴里的精神诉求

  每一次下班回家,拖着疲惫身子躺在床上,两眼空洞地看着天花板,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内心焦躁无比,对待事情毫无头绪,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上班族下班后的倦态吧。打开电视,正播放着出自康美药业的《康美之恋》MTV,优雅美丽的女主李冰冰和沉重俊气的任泉,共同演绎了在桂林神奇秀丽的山水间相互爱恋,共同创业感人故事

  这和我平时看的广告有很大的差异,《康美之恋》给我更多的感受是桂林的优美山水环境,男主和女主之间的情谊突出了这个广告的深刻的人文情怀引人入胜,无法排斥。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面,何处去搜寻内心的一方净土,我想这样的情感诉求贯穿于每一个都市人的心中。如果有一种物品抑或是一个地方,能轻易地呼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我想大概这就是一种精神共鸣吧。

  如今,很多企业为了吸取眼球,不惜花重本请大牌明星,或者制作一些低级趣味的恶俗广告,以换取曝光率。切切实实用文化来感染人的企业和产品却是凤毛麟角。而品牌文化是品牌所凝练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它超越时空的界限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

  文化底蕴是一个企业和品牌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本土可乐永远都无法超越可口可乐的原因。缺乏文化底蕴,也就是缺少了该品牌所具有的生命力。因为有文化底蕴,能激发人们的精神诉求,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才得以源远流长

  《声浪传播》读后感(六):声浪传播

  我是一个大四的学生,抽到一篇论文题目叫“一个品牌应该如何强大起来”,这个题目说难不难,但是说容易也不容易,后来我们学校老师有跟我们推荐一本书---声浪传播(李泊霆著),我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获益良多,我很同意书里的一个观点,品牌是需要以小见大的,在现在这个社会每天都有新的产品出现,而为什么消费者需要你,这就是关键之处。如果你将品牌做得很大,但根本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那么,一切也只是徒劳。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就是我需不需要,以前和现在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我们才是品牌需要转变的因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就是生活细节中能都起作用的产品。品牌给予“我们”的其实就是:故事、形象、联想,不需要大,只需要“我们”需要。

  《声浪传播》读后感(七):声浪理论支撑起一个营销世界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去参加一个数字营销的比赛也是够作的。不过大学就是一个要用学习来挥洒青春的时代嘛!不主动寻找机会学习怎么对得起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

  哈哈!有人说我这句话真的装逼装到一个境界了——“学习一个学科,从接触到了解再到运用,你因为容易啊?”营销专业的同学也不服了——“你说学习就让你学习了,那我们这些专业的人以后还有得混吗?”

  好咯!怪我too young too 单纯咯!要不然你推荐一本能让我快速掌握品牌和营销精髓的书咯~(请看我的认真可爱脸)

  好吧!以上内容都只是我幻想出来的,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找书学习的辛酸史~鹅已!

  图书馆就是就是浩瀚的书海,书柜前的地板都快被我踏破了宝宝还是觉得我的方案缺了一条线。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豆瓣关于营销的推荐数目上看到了《声浪传播》这本书。哟西!宝宝缺的就是一个理论的支撑!哈哈!用老一辈的话来讲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天啊!原来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啊!)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全书都是用一个理论来支撑,从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打造到传播再到用户的信息反馈,借用的是声音的传播规律和特征,对应品牌声音的发声原点、发声区和回声区,结合当下热门案例,将整个品牌传播的规律特征和关键要领做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那些零散的词汇,比如“企业家品牌效应”、“品牌再定位”、“借势营销”,还有我们熟悉的“自媒体”、“大创意”、“微电影”、“真人秀”等,都可以做在这本书找到它的理论支撑。看完这本书也觉得,确实只有将它们用理论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玩转互联网时代。

  总的来说呢~这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理论著作,而且案例分析超!级!多!对于那些相关专业或是跟我一样爱作的人,我还是挺推荐你们看这本书滴!科科~

  《声浪传播》读后感(八):人不要怕出名,猪不要怕壮

  品牌声浪决定企业发展。在喧嚣的世界中,人要不怕出名,猪要不怕壮。在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的中国,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品牌的营销胆识和专业的品牌运营体系。《声浪传播》这一本书讲述了许多品牌营销的知识和理念,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如何进行品牌传播。

  这本书提出了品牌在“互联网+”时代的五步走策略——原点、发声、回声、无声、无声崇拜。品牌并不是单纯抓住一两个点便能做强做大的,它需要系统规划,并清楚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做法。在这本书里,作者从自己的视角系统地梳理出了一个品牌成长的脉络,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品牌之道。

  除了体系化的品牌理念,本书还有很多生动的案例,语言不会过于深奥,简明易读。

  《声浪传播》读后感(九):这是一本有情怀的书

  与《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结缘是去年刚毕业时候在一家日用品公司任职文案策划。上司是我的老乡,在他的办公司里遇见这本书,随手便翻了翻。上司倒是蛮欣喜,直接把书送给我让我回去好好看看,说这是在品牌塑造、管理方面值得一看的书籍。

  于是这本书就这样落到了我的手上。广州三元里村出租房光线很暗,周末借着难得的日光。我在窗台上品读着这本书。作为一个有情怀的广告人,这本散发着人文关怀的品牌管理书籍颇有几分吸引我。扉页上作者说要感谢这个社会,因为社会赠予我们如此宽广的市场,让品牌声浪散播高远。然后是作者对自己理论的自述:“一个品牌就是一个生命体,声浪传播学就是试图描绘品牌生命的发展轨迹。”将品牌拟人化,着实给人几分亲近感。其次作者站在互联网+的高度上对品牌管理提出的新思维,或许这对我以后写品牌策划案有一定的帮助。

  细细品读完这本书,却发现得到的收获又不仅仅是对品牌管理的理解,还有思想以及人性。作者说品牌的管理的根本始于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一切从心发声,才能洞察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其实,做品牌需要了解洞察消费者,而与人交往无异乎此么?我们常说的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体谅乃至洞察他人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在这本书作者用讲品牌生命体的发展也在向我们传递着为人处世的哲人思想。

  关于品牌的发声,作者李泊霆先生认为品牌的发声的基础是要构建好自身的品牌原点。如硬件部分的产品、员工、CIS 和软件部分的企业文化等。构建好品牌原点才能发出响亮、持续的声浪。用书里一句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把脚劲练好了,才能行千里。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审视自己,我们一直在对社会呐喊,我们自身的原点是否已修炼足够?在如此宽广包容的时代,千里马怀才不遇的悲剧很难重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沉淀自己、充电自我、夯实自身、用真材实料争取实至名归。

  在品牌管理上,很多企业都在盲目发声,用声音的广度去影响消费者,如恒大冰泉。但这样的做法往往是不尽人意的,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发声区、回声区就是希望告诉我们一个品牌该如何发声、让声音成为声浪,最终达到消费者的共鸣。作者认为发声需要找到最契合消费者发声渠道,才能更好的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说话的艺术:把话说到心坎上,让声音留白,给人思考缓冲的时间,一切不要太着急,沉淀是夯实基础,发声传递的是心声。

  浮躁是现代人难以避免的一个心态。哪怕是在学习。不少书籍的阅读往往也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一本书的好坏评判,不单单在于它是否传递给我们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我们生活态度、心境修炼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很幸运能遇见这本书,不仅对品牌管理加深了思考,更是对人性思维的一次洗礼,能像作者一样以哲人的思想品味生活。

  《声浪传播》读后感(十):最小的声音形成声浪

  声浪传播这本书在我看来,无非是用最小的办法做到最大的效果,对于品牌而言,首先要敢于发声,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印象,其次才到讨论回声的事宜,回声就是占据消费者内心的黑洞,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热爱,最后达到品牌的无声崇拜。

  我很认同书里面的的一个难点,在于品牌是需要以小见大的。在这个社会总每天可能都有新产品出现,如何让消费者需要你,这是关键之处。书里面谈到,品牌是个有个性的东西,虽然子啊整合营销传播中也说了品牌个性,但本书却告诉我们本书为什么为什么品牌是个有个性的人,只有凸显出和别人明显的差异化,才能彰显自己的特色。因此,做品牌必须是需要带入个人情感的,才能鱼人产生共鸣。借用书里的一句话叫做:品牌的形成始于消费者内心,而又以引起消费者共鸣为止。本书的一个优点在于娓娓道来品牌的人性化,在严密的逻辑理论下增添了许多有人性化的案例。包括作者的语言也亲民,通俗易懂。我想能写出这样的品牌传播学相关的书的作者,应该也会是一个有情怀的策划人吧(策划狗自动归类)

  还在看,对一些品牌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帮助,不算是特别出彩这本书,但是也能看到作者满满的诚意和为自己理论创新的不懈努力。凭着这一点,给个赞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