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给无神论者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写给无神论者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给无神论者的读后感10篇

  《写给无神论者》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2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一):看完《写给无神论者》,我却开始信神了

  这是一本收获完全超出预期的书。

  看了不少的书的我,第一次感觉被一本书给撩到了。而且撩得极富技巧,又有分寸感。

  我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对未知和茫茫宇宙存有敬畏,又怀疑各种教义的天然正确性:既不相信各派宗教里具象成人形的超自然力量,也对宗教的繁文缛节、不宽容的教条心存质疑;但又不能笃定地宣称只相信唯物主义。所以,我翻开这本书,初衷是为了找到信与不信的建议。却未曾想,等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内心充盈着对宗教种种用意和形式理解。怀揣着这种被提醒的理解,看到了宗教圆熟的智慧、于细微之处对人之脆弱性的重重关照。这令我想到自己于他人而言的意义: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宽容。

  更未曾想,德波顿的逻辑结构和流畅表达给我带来的抚慰和启发。

  世俗社会成熟要求是:你要学会自己消化,总不能所有琐碎都向人表达。于是我们都闭口不谈其实一直在攻击我们的自我评判,转而展示经简化、省略和剪辑后的美好片段。这又影响朋友圈,他们也压抑下暗涌的情绪,展示着剪辑后的生活。毕竟,我们要在群体表现得体与正常

  德波顿看到了我们的无助。当然他说,宗教早洞悉了这一切。于是,他通过理清前提:“智慧无关教义”,抛开宗教的超自然力量和神化的演绎去汲取有益部分。我们可以学习宗教在布道讲经、唤起信众远行求法、精进道德、营造团体精神、锤炼思想启发智慧上的观念做法

  然后他分别从“群体、和善、教育温情、悲悯、视角、艺术建筑、体制”九个维度探讨宗教对其中意义的理解和做法,结构性地展示了宗教直面人性弱点、不回避世道艰难的坦诚态度,以及和风细雨又一点点助推的精进方式。全书看完,你会觉得,宗教理解你的程度,便是你将自己的信念托付于它的程度。

  德波顿非常聪明地在宗教与读者(大部分是无神论读者吧)之间起到沟通解释作用。他的成功在于,先让你放下偏见,再展呈出有益的价值,然后告诉你,你不用非此即彼地做决定,你其实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宗教这一人类共同财富中有益的部分丰富你的生活,而不是以偏概全地忽略到其中其实相当精深的价值。这也是所有沟通调和的最佳范式吧。

  我很少如此推崇一本书。但它确实给我了种种意料之外的收获:通达的世界观、精妙严谨的逻辑、旁征博引精彩春风化雨般的表达。

  我知道那些暗涌的、卡壳的认知和心结依然会在,不过逐个被看到被抚慰的过程,就是人生始终要追求精进的意义吧。不管这抚慰来自宗教、来自一本书、一段话,还是来自一个爱人一个朋友、甚至是作为我的观察者的那个自己,都是一种还好有你的幸运

  如果你也一样需要一个懂你沉默的朋友,就看看《写给无神论者》吧。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二):不仅仅写给无神论者

  这不算严格意义的书评,更多是一篇读后感,所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吧。(对其他宗教还不了解,所以这篇读后感主要围绕基督教来写。)

  从第一次参加教会活动到现在已经不下五年,现在每个星期两个晚上的bible study,周六参加团契,但是,仍然没有信基督。

  可以说我是一个顽固的非信徒,也是一个热忱的慕道友。

  对于这两个矛盾身份,我已经走过了最纠结的阶段。所以看到阿兰的这本书,过去思考过的问题一下子被牵扯了出来。他将宗教中传授的真理和信仰,和礼仪、道德、艺术、聚会、智慧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区分开来,正好解释了我那两个看似矛盾的身份为什么可以共存:这是一种一边贪婪地撷取仪式和教导中的智慧、友爱和安全感,一边又对它教义中的真实性无法确信的状态;这是一种仰慕中掺杂着怀疑的状态。

  其实,一个人在了解了圣经主旨和基督教历史之后,是可以将宗教礼仪、道德教育这些表象和与本质的教义分开的。本质来说,基督教是要修补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以来人上帝之间被割裂的关系,也是整本圣经的主线。圣经历史上,一开始人们能够理解并且遵循神的旨意,但是在传授教义的过程中混杂了人片面的理解和撒旦的教唆,经过多代人的扭曲,人们逐渐背弃神的教诲,曲解神的旨意;然后上帝一愤怒,就把人区分开来,灭异端,再立正统,然后又开始新的循环(but 启示录预言,到了耶稣第二次降临,这个循环就会终止,人和上帝再都不分开了=v=)。

  而传说中的耶稣基督就是2000年前立下来的正统。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也在重复:初期的教会比较纯粹,但是到了基督教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信徒迅速增多,同时成了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于是就多了很多繁复的礼仪,不是出于圣经的解读以及道德教条,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宗教改革。现在即使经过分裂、改革的教会还是会残存一些当年罗马教会的礼仪、观念和教条。

  了解了这些,就能够区分出“广义”的宗教和“狭义”的宗教。狭义的宗教就是最本质的信仰/真理(基督教里就是耶稣和上帝的拯救),而广义的宗教则包括了在核心信仰/真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现实中很多人被基督教吸引是因为那些外在的美好,例如免费的晚餐热情的款待、赞美诗的感动、弟兄姐妹之间的关怀、道德的约束、自己被改变的生活等等。很多人不喜欢基督教可能是对教义的不认可,例如不科学的七天造天地万物,耶稣死而复生,人生而有罪;也可能是因为基督徒外在的表现,例如传道中突兀的热情,基督徒道德上的自负、对他人妄加道德判断、令人费解的狂热。这一里一外往往揉在一起、相互作用,对于一个刚刚接触或者没有仔细思考过宗教问题的人,也是很难辨认清楚的。于是便有了不坚定的信徒和存有偏见的非信徒。

  1923年,佛教研究者欧阳竟无说,佛教直到最近两百多年,才形成宗教,本质上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虽然本人觉得佛教传讲的西方极乐世界,事实上已经超越了教育了,但是由这句话来看,佛教对信仰的教育和外在的仪式的区别是看得比较透的。宗教和信仰本来就不一定完全重合。

  既然阿兰这本书将宗教的外皮剥出来分析,那么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可以借着这本书做一番审视:你信仰/讨厌一个宗教,是因为它的本质还是它的外在?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是不是能够尝试从宗教的真理智慧或者外在的美好中有所得着?在西方近两千年中,有那么一本书和一个犹太人给了人们无数的灵感、智慧、希望和慰藉,听着就像是一个巨大文化的宝藏。而作为一个基督徒,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没有那些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得着,能不能因为“这是真理”而坚守,能够完全地自己交托在上帝手中,能够为上帝的国而舍弃自己的时间、财富和人际关系吗?Bible study里老师问过两个问题:can you live for Jesus? Can you die for Jesus? 第一个问题很多基督徒会说是,但是第二个问题往往就犹豫了,但是本质上它们是一个问题。基督徒,你能够做到么?

  所以说,这本书,不仅仅写给无神论者,也是写给有神论者的。

  不过仔细推敲的话,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这个区分也是有问题的。在这有和无之间,有没有一种中间状态?

  先说一个小故事。在一次朋友聚餐中,大家不知道怎么讨论起了外星人。自然有人相信有人不信,大家便争论了起来,不可开交。然后一个小哥说:既然我们无法推断也无法论证,为什么一定要下一个结论呢?承认自己不知道不就完了吗?

  每次我内心在有神无神中间纠结的时候,我就想起那天小哥说的话:我不是有神论者,也不是无神论者,我只是不知道而已,并且乐于向各种宗教请教。幸运的是,宗教一般都“好为人师”。

  如果硬要给我下个定义的话,算我是个选择恐惧患者吧。

  : 在豆瓣的第二篇书评,再次献给英伦阿兰小哥!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三):边读边写(1)

  1 关于人性

  宗教将人看作是脆弱易折和孩子气十足的,世俗社会却鼓吹成熟独立,便是无神论者羞于承认和谈论精神困境原因。后者在现代精英话语里被津津乐道。世俗意义上的成熟,往往只是伪装得精妙的幼稚。成熟不是能够战胜,而是敢于承认;不是抗起,而是放下。在自成体系又坚不可摧价值观之上,沟通很难。我们的社会太缺乏理性精神的洗礼和宗教情怀的浸思维定势的痛苦,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理解,又能够理解呢。

  2 关于教育

  谈到教育,德波顿针对世俗大学只教人谋生不教人生活,即使人文科也只传授知识避而不谈智慧的情况,建议借鉴宗教方法,开设以下课程:「独处,重新思考工作,改善与孩子的关系,重建与自然的联系,面对疾病」等,再有便是组建「关系研究系、死亡研究所、自知之明中心」。太喜欢这样疯狂有趣想法了。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四):每个人的三部分:身体头脑灵魂

  普天下凡人都可分为三部分:身体、头脑、灵魂,每一部分都必须由恰当的场所加以悉心照料。

  这是本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的一句话

  照料这三部分的场所都分别是哪些呢?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以及体育运动和医疗有关的一切都是给身体的,包括医院饭店酒店房子车子以及所有娱乐场所。学校书店图书馆歌厅电影院展览馆博物馆等都是给头脑的。而只有宗教聚会场所是给灵魂的。

  所有预备给身体的地方强调的总是物欲的释放、感官的享受,和精神的逍遥,而不是对心灵需求的真正满足

  给头脑准备的场所通常仅仅能使我们机械地获取信息简单积累知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比以前富有了,受教育程度高了,获取的知识多了,但我们的道德水准却下降了。从道德的角度来衡量,很多人甚至变成了有知识有头脑的流氓、强盗和渣滓。

  受唯物主义思潮影响,中国的无神论者可能是全球最多的。这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就是,我们给身体的照顾实在是太多,给头脑的少,给灵魂的就少之又少,只照顾身体的人多,照顾头脑和灵魂的人少。

  看看我们的周围,很多人的一生都只是在花费心思如何照看好自己的身体,至于头脑如何就漠不关心,更别提灵魂了。

  有些人,在吃饱喝足性爱之后,会读书看报观影听歌上网浏览,给脑袋填进一些知识、信息或文化。

  而只有少部分人试着将三者都照顾好,在给三者的资源配给上掌握平衡

  也许正是为此,很多人高声呼吁,国人需要信仰,因为我们的灵魂需要救赎。

  ----

  以下是一些有价值数据

  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思想

  截止2009年底,世界人口69亿左右。其中天启一神教占39亿以上

  世界4大主要思潮,超越区域性和民族性的世界性思潮:

  1、基督宗教思潮(包括天主教50%左右、东正教10%左右、基督新教和其他独立教宗教派等40%左右), 拥有23亿左右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3.3%。主要流行于欧洲、南美洲、北美洲 、大洋洲、非洲中 南部地区、东南亚和西亚。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的主要思潮之一。

  2 、伊斯/兰教思潮(包括逊尼派90%左右、什叶派9%左右、伊巴德派和其他独立教团组织等1%左右),拥有16亿左右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2%。主要流行于西亚、中亚、东南亚、南亚、非洲北部、中西部和东部、 欧洲东部、巴尔干半岛地区等。在57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认同者。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思潮。

  3、唯物主义思潮(无神论30%左右、无固定宗教信仰的不可知论70%左右),拥有13亿左右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8%。主要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北美洲、前苏联区域等少部分来自欧亚美澳洲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在4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认同者。是世界上最具时代性的主要思潮之一。

  4、佛教思潮(包括大乘佛教40%左右、小乘佛教和其他宗派和宗室等60%左右),拥有4亿左右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8%。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东亚、南亚、少部分来自美欧澳洲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在10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认同者。是世界上最悠久深远的主要思潮之一。

  其它部分影响的思潮:

  5、印度教思潮(包括所有印度教所属的教派和宗室等),拥有超过10亿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4.5%。主要流行于南亚、少部分来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在3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认同者。是世界上认同者第三多的宗教,也是世界上认同者第四多的思潮。

  6、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思潮,拥有超过1亿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主要流行于东亚、少部分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公民。在东亚的中国有10%左右的认同者(其中很多认同者是表现在民族习惯性的信仰和仪式上)。

  7、犹太教,拥有不到0.2亿认同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0.3%。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主张和犹太教有渊源。在1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的认同者:西亚的以色列(犹太教徒占本国人口的71%左右 、穆斯林占本国人口的27%左右、基督徒占本国人口的2%左右)。

  8、神道教等民族性、原始宗教性思潮合计总数超过1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几乎完全局限在本民族和本地区内传播。拥有0.5亿左右认同者。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五):《写给无神论者》:我们都需要宗教

  作为一名从小就被灌输无神论思想的中国人,对于宗教这一事物,就犹如伊甸园里的禁果,既好奇又敬畏。在中国谈论宗教话题,还需分外小心。然而,随着自己的成长和更多的了解接触,我对宗教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佩服,我佩服信徒能够严守戒律,佩服他们能把教义、历史和文献熟记于心,像是某领域的研究专家,佩服他们在外界质疑和挑战中仍然能信念坚定。除此之外,我甚至开始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懂得与人分享内心的感受,羡慕他们拥有坚定信念,想羡慕他们心中常怀希望……

  前任老板显然是个无神论者,但他也不时感叹,现在很多人因没有宗教信仰,不相信“因果报应”、内心没有敬畏,做出了不少泯灭良心、伤天害理的事。虽然不能保证拥有宗教信仰就必定不会做坏事,但至少,他们的心中是有一种长期的、成熟的、有效的思想不知不觉地起着作用,天堂和地狱,可能就在这一念之间。

  我不敢说,现在社会的道德已经十分败坏,但既然存在着一种已被证明有效的“思想控制”方法,为什么我们要完全摒弃甚至消除呢?就因为它当中那“超自然”的信仰前提吗?能不能“存在某种方法,既可以与宗教打交道,又可以不必要接受其超自然的内容”?

  英伦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的《写给无神论者》中,就引导读者暂时忽略宗教的超自然内容,思考其对人的群体交往、教育、心灵慰藉、艺术以及建筑等的有益之处,给予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文中写作“无信仰者”,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不太准确,至少他们信仰共产主义)一份关于宗教用途的指南。

  《写给无神论者》与作者的其他著作(如《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旅行的艺术》)风格类似,以人类社会常见现象为题材,表达自己在这些题材上的思考和见解。作者的想法并不都是标新立异的,道理似乎都在日常中,却总能给读者恍然大悟的惊喜,或者这就是善思考与不善思考、留心生活与浑浑噩噩的区别吧。

  说回宗教这个话题,这本书除了详细地阐述了宗教信仰对人的心灵和群体交往的影响,还注意到了宗教在教化思想、灌输信念、行为形成上的成功方法,并提出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应该在内容上和方法上向宗教借鉴。宗教的“布道”,“就其本质而论,假定其听众在某些要紧的方面正处于迷失的状态”,因此,基督教希望“培养、确保、抚慰、引导我们的灵魂”,宗教不一定教会我们如何谋生,但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生活。而学会如何生活,正是现代教育所忽视的,但恰恰是每个人的迫切需要。有信仰的人,宗教从某程度上就可以弥补了教育在这类需求上的不足,但如果是无信仰者呢?所以作者提出,教育应该更多地关心人的内心需求,如思考人生、独处、关系改善等。

  我们都知道“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也明白“尊老爱幼”的品德,可是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会因各种理由而推倘。可是,宗教就很轻易地做到了。宗教可以让信众每天在其教义下规矩生活,可以让信众及其家人在特定日子里相互坦诚相互致歉……..并且长期地、大范围地影响着世界上数以上亿的人。通过生动流畅的表达、不断地重复、和日常活动结合、营造特定时刻和场所等方式,宗教有效地帮助信徒对抗惰性,逐渐建立起坚定而持久的宗教“习惯”。这些方法不仅值得教育家们借鉴,作者认为还可以用于品牌形象建设和消费行为养成上,难怪这么多潮流品牌的追随者疯狂程度堪比宗教狂热者啦!

  我之所以对宗教越来越感兴趣,除了因为“禁果诱惑”外,还因这一年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顺,并且感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难平静,性格也变得越来越不和善。我慢慢开始接受一些励志文章和心灵读物,希望借助这些正能量能调适心中的郁闷。但似乎作用不大,我仍然脾气暴躁,抑郁多虑,时而自我安慰,时而又焦虑万分。我开始羡慕有信仰者的内心平静和积极友善,希望能像他们那样,有股力量能带领自己走出阴霾。可是,我清楚地相信,世界上并无所谓的“神”存在,因为这不科学,不理智。因此,我无法像信众那样,加入某个宗教,相信某个神灵。

  在读完《写给无神论者》后,这个矛盾似乎可以解决了。撇除“超自然”的部分,宗教的有益部分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我们可以借助类似的内容和形式,让自己的心灵或行为在某程度上“宗教化”,从而了解自己的内心,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提到,宗教的优势或者说它之所以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于它毫不避讳地承认即使是成年人“孩子般的需求依然顽固地留存在我们的心智中”,每个人都需要慰藉、指引或安抚。可能正因为这一点,宗教才能“满足人类心灵中的普遍需求”,经久不衰。

  现代社会,科学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捷,可人的心灵似乎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迷惘。人们坚信科学的世界没有鬼神,也就等于将宗教拒之门外,同时也将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心灵调适方法拒之千里。既然我们的教育提倡辩证,那么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宗教。

  我不敢保证我会始终是个无神论者,我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加入任何宗教,当我的心有一天崩溃到让我感觉不可救药的时候,可能唯一能抚慰我的就只剩下宗教了。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六):Notes

  不过,教会所做的并非只是宣告说世俗的成功无关紧要,它还是用了各种方法让我们想象到,没有世俗成功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幸福。 25

  在高傲自大的时刻,七宗罪之一的傲慢——奥古斯丁教义中所谓骄傲——会主宰我们的个性,将我们闭锁起来,从而脱离周围人群。当我们心心念念之事无非是夸耀自己如何顺风顺水呼风唤雨时,在他人眼里我们便变得了无趣味,你不过把周围人当作了炫耀自身的对象。只有敢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忧虑和懊悔时,友谊才会有成长的机会,弥撒仪式便鼓励人们抛别傲慢。 27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弥撒应已成功地把我们从习以为常的自我中心主义刀刃上解救了下来。 29

  因此,仪式就是要调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有节制的、经常也是美好动人的净化过程。仪式划出一个空间,在此范围内,自我中心的要求可以得到尊重,但也需要得到驯化,这样才可以处置并保障群体的长远和谐以及持久生存。 49

  宗教固然告诫我们要礼貌待人,要互相敬重,要彼此诚信,要冷静自制,但它们也知道,假如不让我们时不时出点小轨,我们的身心也一定会被毁掉。 53

  一个良好的群体也会接受我们心中不愿意归属群体的那些方面,它也会通达地认识到,人们可能无法忍受一个永远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群体。如果我们设有自己的博爱盛宴,那么我们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愚人盛宴。 56

  然而翻来覆去地重申我们天生纯洁却会造成我们身心崩溃,因为我们会对自己无法达到高不可攀的完善水平而生发出无穷的自责和悔恨。结果是,坦诚普天下人都有罪反而是个更好的起点,可以从此迈出走向美德的碎小步子。72

  不管招生手册讲得多么的天花乱坠,现代大学似乎很少有兴趣向学生传授情感方面或者伦理方面的生活技能,更不会教他们如何去关爱邻居,如何令世界在自己离开时比到来时更加幸福。 92

  假如我们如今哀叹这个书山书海的时代,那是因为意识到,要想最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智力和情感,并不是靠阅读得更多,而是靠聚焦某些书籍,加深理解并时而复习。 125

  我们谅必愿意用一些很容易散架的平装书去交换几册精良的经卷,这些精装书卷,通过其材料的厚重、版式的雅致、插图的精美,传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书中的内容能在我们的心灵占有一个恒久的位置。 126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七):《写给无神论者》一些杂感

  看到这本书的作者:阿兰 德波顿,觉得有些亲切,因为朋友曾经送我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他写的。

  这本书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有些枯燥,大概意思就是宗教的那部分神话的部分的确不理智,然而宗教也有很多有益的地方。直到看到“教育”部分:宗教在教育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教育也可以借鉴宗教的一些形式——才渐渐被吸引,或者说认同作者的一些观念。这也是第一次用一种客观的心态去稍微深入地理解宗教。

  小时候就受环境影响,婆婆和外婆都信佛,或者说信神,然而母亲是个无神论者,觉得老一辈的是迷信,所以觉得求神保佑确实不靠谱。再者,初二那年,外公病重,外婆为了安抚他的情绪一直播放着佛堂里面的“阿弥陀佛”歌,后来外公去世做法事,也一直播着这个歌,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听到这个歌就难受,佛堂的什么东西都会引起我那段记忆。所以对寺庙有种畏惧。直到来到杭州,周围很多人都喜欢去逛逛寺庙,而我也慢慢反思,那么多人信佛或者不信佛,都喜欢去逛逛寺庙,相信存在即是合理,而我对寺庙的恐惧也是来自自身的经历,而不是寺庙或者佛教本身。尝试着放开心去体验,慢慢会觉得佛像不是那么恐怖,佛教音乐也越来越能够接受了。渐渐地,对佛教本身也不那么排斥。

  对基督教的印象还停留在半路上、食堂里面遇到基督教徒来宣传基督教,带着浓厚的拉入教的那种想法,所以从内心还是感到排斥。再者,现在很多极端分子似乎都受到某种教的鼓动,让不了解宗教的人会认为宗教本身有种蛊惑人心的魔力。

  对伊斯兰教的印象更浅,记得大学本科有个伊斯兰同学,常年都戴着头巾。在小时候,和婆婆一起“误入”一伊斯兰教家庭,吃饭前各种祷告,还在头上撒了些“圣水”。

  因此,对宗教一点也不了解。而自己也是个无神论者,所以觉得有神的思想都是有些愚昧的。但我依然相信“存在即有其合理之处”,宗教存在了那么多年,在当今这个科技社会,依然有很多人信教,所以宗教本身会有其迷人之处。

  《写给无神论者》给人一种比较全面、客观又特别的来看待宗教的视角。宗教的作用其实就是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救赎。这种作用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出来。感触比较深的是关于个人与群体、教育、温情、艺术方面。

  “由于自我惯于将所遇到的一切东西都当作工具来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它一般不会关心身体,除非身体有利于自我去实施其寻欢作乐的计划。“---------这句话让我想起彭曾经对我说过的,但是我当时嗤之以鼻的话,她说是我平时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引起的那些肿瘤。当然在医学书上找不到纤维瘤是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而导致的这样的结论,只不过我开始反思,自己确实没把身体当回事。它的正常工作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很寻常的一件事,而只有当它不正常工作给我带来痛苦的时候似乎才意识到它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才会去反思,然后下定决心要怎么怎么的,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平时是怎么样的还是怎么样。所谓的自爱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现在才有意识到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和心灵的感受一样,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值得并且应该去认真关爱。

  宗教教人们怎么去爱、去感悟、去生活,这些作用在经典名著中也有,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似乎也能吸收到营养。好遗憾的是每本书留下的印象都好少,更多的是跟感情、人性相关的带给心灵震撼的部分,也确实起到对心灵的一时”救赎“作用,一些主人公的性格、品质也确实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只不过,还是觉得这些作用现在看来有些片面,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去修正。比如,在初中阶段读的《红与黑》,主人公的不服输,不怕权利,不惜手段往上爬的这种精神确实给了我很大动力,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努力学习上。在高中阶段看的《傲慢与偏见》,觉得女人的优雅很重要,那时候觉得语文老师就是典型的代表,只不过高中的所有重心都落在了学习上,what a pitty!本科阶段读的《飘》,斯佳丽的勇敢、倔强、在逆境中不服输的精神确实影响了我很久,这些优秀的品质连带着一些其他的不那么优秀的品质也影响着我,汗。。。比如急功近利,比如猛撞。不过,瑞特的爱她就连她的糟粕之处也喜欢的这点也让人印象深刻。以前觉得这是不是有些盲目甚至无可奈何,现在才发现,每个特质在有些方面可以叫做优点,而表现在另一些方面那就叫缺点,关键是你看中哪些方面。研究生阶段,当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心中的偶像转为王守仁,这个集智慧、大爱、聪明于一体的人。然而,这些”偶像“们,也只是在某些方面给予一个方向指导。(此刻有些疑惑,不知道是我内在的三观选择了偶像还是偶像指导了我)。所以,是否在看书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分析下人物的性格、品质,而不是有些懵懂地崇拜。

  宗教也会在你痛苦的时候告诉你,你并不孤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在遭遇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这样的一种思想不会让自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其实人的这些痛苦都是在所难免,不必那么大惊小怪,不必那么惴惴不安,就像其他的经历一样,都会经历,也都会过去。大到这么一个人,就像沧海一粟,短短几十年而已,拥有的不过是场经历。

  这本书也告诉我,艺术品的欣赏更多是一种心灵感悟,那些年份、派别都不那么重要的。只不过这种感悟也是一时的,转个身那一刹那,不知道还能留下多少印记。人都是健忘的,是不是对于在乎的品质应该经常提醒下,直到形成习惯。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八):我承认自己的无知软弱幼稚无能,我相信人都有原罪

  很多年前,我们就反复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信仰。”那时候就反复求索:何为信仰?如何才能有信仰?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都不信的时代和国度,自以为是地认为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与宗教最近的接触,不过是到教堂走走,或装模作样地在佛像面前举几个躬,出个香火钱罢了。

  我曾经很羡慕教徒,他们起码“有信仰",他们无论何时都能有个精神寄托。多好啊。我也曾考虑过要不要去信奉一个宗教,让我在痛苦时有所安慰,在得意时不至于骄傲。但从小受科学论影响的我,就是固执地不会相信那些超自然现象。在非宗教环境下长大的我们还有信教的可能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写给无神论者》乍一听似乎是会给人洗脑的内容,但其真正内容是“把智慧从超自然现象中分离出来”。作者很明显阅读了大量宗教内容,将其总结归纳用最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宗教中的智慧传递出来。

  我恍然大悟,我们大可以跳过不愿意相信的超自然的故事,去寻找真理。有圣经研究说过,整本圣经其实是一部充满隐喻的故事书,重点是学到被隐喻的真诚的劝戒,我个人愿意去尝试那些劝戒,好或不好,需要行动去测试,好就变成自己的信仰、处事的原则、对人对事的态度,作者说,这是任何一所学校无法教授的。

  任何宗教的最终目的是“教育”。何为教育?我高中第一个语文老师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读书时期,你学的除去所有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育。“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书中德波顿的口气有点冲,但直接易懂,常常忍不住心坎一热,似乎找到知己,对其一倾苦闷。

  我终于不再为自己没有具体的信仰而慌乱,我承认自己的无知软弱幼稚无能,我相信人都有原罪。一旦接纳了不好的自己,相信我能获得更好的自己。[微风]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九):《写给无神论者》

  《写给无神论者》Alain de Botton一篇关于宗教的随笔集。作为一个因为制度而导致的无神论者国度,如今,随着四十年前的十年动乱结束,点滴冰封解冻。作为一个曾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之一,我也照着无神论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来陪养的。所以,这书名,注定是吸引无神论者的。。显然,作者绝不会考虑证明宗教教义本身的逻辑合理性,如果那样,一定会有无数的谢尔顿出来批判的,作者这本书是从我们人类个体本身的思考局限,来表述曾经的宗教给予普通众生的心灵平复。虽然经过文艺复兴启蒙,到工业革命生长,到如今当下的信息时代,科技证明了我们的很多疑问也顺道儿让宗教的部分颜面扫地,但关于人独处及与群体间与这一生无数偶然与必然事件给个体带来的悲欢离合,科学可以逻辑推理分析验证,确不能让个人的心灵平静,于是,宗教还在,还在慰籍我们焦虑不安的灵魂,让它安定。可以说,我们从科学角度觉得宗教信仰是不合逻辑的,可是从人类脆弱敏感的内心来说,宗教符合逻辑。所谓,“存在既是合理”,在这里不是随便说说。。观,当下中国大陆,可以说,对于旧信仰,人人内心瓦解,共产主义关于最后人类社会的终极,一如皇帝的新衣,口号震天,心照不宣。布尔什维克急需有真正的大师推起自身继续发展的逻辑,自马克思已降,身后无大师传承。而过去中华民族的,“儒,释,道”,也被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抽了一个大耳光,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我们也统一了思想。所以,在这个神州,在这个时代,旧日的,祖先的,异族的,没有了方向。各种没有土壤,各种焦虑,打开网络面对的都是各种明明暗暗的心跳加速。我们虽然披着现代的外衣,灵魂确依然需要安慰,并且并不需要逻辑证明合理。。一如看到很多并不年轻的人们,见天为了两性感情置其他不顾,从来没有接收过信仰,不论新旧,心灵虚脱的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亩园,可是毕竟你们已经不是年轻人了,既然都是而立,甚至不惑之年的,我看,既然已经因不读书而空虚,不如自己找个信仰吧,毕竟你们根本算不上如,谢尔顿,莱纳德,那样的无神论者。。

  空虚更多的属于,什么都不相信包括他自己,的人。。。。。。。。

  Richthoffeni..2014.10.27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十):德波顿的疲态

  本书内容2星,另加1星感情分,不枉我追他十年。

  德波顿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得说自己很不喜欢这本书。但凡喜欢只需一个理由,不喜欢却有无数个理由。这里,只简略提一些。

  “我们绝不缺乏可用来取代宗教圣典的文化材料,只是我们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这份材料。我们不愿意以足够宗教的方式来看待世俗文化,换句话说,我们不愿意将其视为人生指南之源。”

  德波顿所谓的宗教的方式是什么?

  由于世俗的文化作品中同样能找到宗教经文圣典中具备的某些特质,因此“无神论者就应该像信教者那样,带着同样的自发性和严格度去开发利用其文化”,“照着文学艺术中的训导去生活”,从而”令世界在我们离开时比我们到来时更加美好、更加幸福“。(P.97) 换言之,文化替代经文。(P.94)

  人文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仅以为将其传授之内容披挂上“塑造人性,改造世间”的光环,便能摆脱“羞于言表”的尴尬地位 ,便能成功地克服对“技术”的依赖,从此不再为稻粱谋,进而治好世界性的“现代功利病”,恐怕也天真了吧。这种在故纸堆中谋划“开发利用”的作为本身难道就真如德波顿所言,不附带一点点功利?况且,阅读是否能成为“治病”的方式,还得取决于“病人”的态度——是否自认身负“原罪”。以文化”精髓“为“训导”,多么荒谬的实用主义!

  德波顿自言出身在一个不信教的犹太人家庭,而且从小就被灌输了“信教可耻”的思想。然而,德波顿父亲的墓碑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而当年不信教的小孩也转而在教义中寻找出路。这样的今昔之比不得不引人深思。

  纵观这些年来德波顿的作品,只觉得如今才子已老,疲态尽显。当年的意气风发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教条本本,读来无趣又难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